面瘫的全科治疗

合集下载

周围性面瘫风寒证型患者优化治疗方案的效果比较

周围性面瘫风寒证型患者优化治疗方案的效果比较

第39卷第6期2021年6月CHINESE HEALTH CARE中华养生保健作者简介:杨奇君(1982.9-),女,回族,籍贯:北京市,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全科。

资料显示[1],周围性面瘫,又称为Bell 麻痹或面神经炎,该病在临床上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因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发,从而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

主要临床症状有口眼歪斜,无法完成抬眉、闭眼以及鼓嘴等[2]。

该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并没有特定发患者群以及年龄要求,而且绝大多数患者为单侧性。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周围性面瘫临床治疗中,多采用中医疗法,效果较为显著[3-4]。

基于此,本文主要就76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对比温针灸与常规针刺对周围性面瘫风寒证型患者的临床效果,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2月~2019年10月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医院收治的76例周围性面瘫风寒证型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32.43±2.54)岁;观察组患者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25~57岁,平均年龄(33.83±2.18)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0.05),有可比性。

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纳排标准纳入标准:临床诊断为周围性面瘫风寒证型;发病时间在1周内;自愿配合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高血压、冠心病以及严重心律不齐者;中耳炎、乳突炎等为诱因发病者;不遵医嘱者。

1.3方法在治疗前,医护人员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常规检查。

其中包括:心率、血压等检测。

另外,医护人员应当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避免患者由于紧张情绪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在针灸过程中,主要针灸穴位包括:患侧风池、颊车、阳白、鱼腰、地仓、四白、攒足以及足三里等。

对照组接受常规针灸治疗。

患者取坐位,医护人员对针灸穴位进行皮肤消毒,并使用一次性针灸针进行针刺,得气后留针10~15min,平补平泻法进行行针,每隔10min 行针1次,每次针灸行针3次。

面瘫的治疗方法

面瘫的治疗方法

面瘫的治疗方法
面瘫是一种面部肌肉运动障碍,常常导致面部表情和说话困难。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面瘫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恢复面部功能。

1.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病毒药物,如抗病毒素,以治疗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面瘫。

此外,还可以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来减轻炎症反应和促进神经再生。

2. 物理疗法:常见的物理疗法包括颜面肌肉按摩、面部肌肉运动训练和电刺激。

这些疗法可以帮助加强面部肌肉,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并促进面部血液循环。

3. 针灸治疗:针灸可以刺激面部经络和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流动。

针灸治疗还可以改善神经功能,促进面部肌肉的恢复。

4.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药结合西医治疗可以综合调理全身和面部功能。

中药可以通过改善体内气血运行和调整脏腑功能,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

5. 营养补充:合理的饮食和营养补充对于面瘫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维生素B12、维生素E和ω-3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可以帮助面部肌肉的健康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6. 心理支持:面瘫可能对患者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如自尊心下降和社交困难。

及早的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应对困境,增强自信心,提高康复效果。

总之,面瘫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最适合的治疗方法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因进行选择。

及早诊断和治疗是恢复面部功能的关键。

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全 科 医 生 处 方 手 册

全 科 医 生 处 方 手 册

一、面神经炎我喜欢用的处方如下:1.强的松30毫克,每日一次.2.ATP20毫克,每日3次.3.地巴唑20毫克,每日3次.4.维生素B12两支肌注,每日一次5,维生素B1一支肌注,每日一次.二、面神经炎的治疗:面神经炎的治疗,早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为主,后期以促进神经机能恢复为其主要治疗原则。

(一)激素治疗:强的松(20-30mg)或地塞米松(1.5-3.0mg)1/d,口服,连续7-10天。

(二)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可用706代血浆或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静滴1/d,连续7~10天,亦可加用脱水利尿剂。

(三)神经营养代谢药物的应用:维生素B150-100mg,维生素B12100μg,胞二磷胆碱250mg,辅酶Q105-10mg等,肌注1/(四)理疗:茎乳孔附近超短波透热疗法,红外线照射,直流电碘离子导入,以促进炎症消散。

亦可用晶体管脉冲治疗机刺激面神经干,以防止面肌萎缩,减轻瘫痪侧肌受健侧肌的过度牵引。

(五)针刺治疗:取翳风、听会、太阳、地仓、下关、颊车、并配曲池、合谷等。

(六)血管扩张剂及颈交感神经节阻滞:可选用妥拉苏林25mg或烟酸100mg,口服,3/d 或患侧颈星状神经节阻滞,1/d,连续7-10日。

恢复期除上述治疗外,可口服vitB1、vitB8各10-20mg,3/d;地巴唑10-20mg,3/d.亦可用加兰他敏2.5-5mg,肌注,1/d,以促进神经机能恢复。

此外,保护暴露的角膜,防止发生结、角膜炎,可采用眼罩,滴眼药水,涂眼药膏等方法。

对长期不恢复者可考虑行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面神经减压术,或者行神经移植治疗,一般取腓肠神经或邻近的耳大神经,连带血管肌肉,移植至面神经分支,一般报道有效率约60%左右。

面神经炎的预后及预防:增强体质,寒冷季节注意颜面及耳后部位保暖、避免头朝风口窗隙久坐或睡眠,以防发病或复发。

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是否及时和得当。

面瘫的自我治疗方法

面瘫的自我治疗方法

面瘫的自我治疗方法
面瘫是一种面部肌肉受损导致面部表情失调的症状。

虽然面瘫通常需要医生的治疗,但自我治疗也可以帮助促进康复和改善症状。

以下是一些面瘫的自我治疗方法:
1. 面部肌肉锻炼:进行面部肌肉锻炼可以帮助恢复面部肌肉的功能。

如挤压眼睛闭合时眼睑、拮抱面部的皮肤等。

2. 热敷: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在面瘫部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紧张,并缓解面部疼痛。

3. 面部按摩:轻轻按摩面瘫部位,可以促进血液流动和肌肉放松。

4. 面部表情训练:反复练习各种面部表情,如微笑、眨眼等,可以帮助加强面部肌肉的控制能力。

5. 合理休息:给面瘫部位提供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避免疲劳和过度使用面部肌肉。

6. 饮食调理:保持饮食的均衡,摄入足够的营养素,如维生素
B、C和E,有助于神经修复和肌肉功能恢复。

7. 心理调适:积极面对面瘫症状,保持良好的心态。

可以通过放松训练、深呼吸和冥想等方法来减轻焦虑和不良情绪对面瘫康复的影响。

请注意,这些自我治疗方法并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在进行任何自我治疗之前,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的建议。

全科临床路径治疗带状疱疹面神经炎的效果

全科临床路径治疗带状疱疹面神经炎的效果

全科临床路径治疗带状疱疹面神经炎的效果发布时间:2022-09-14T03:54:55.153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1期作者:蔡佳[导读] 究全科临床路径治疗带状疱疹面神经炎的效果。

方法:这次的研究一共将58例该患者选进,研究的时间里最初是2020.1月,最终是2020.12月。

蔡佳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梅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14112【摘要】目的:探究全科临床路径治疗带状疱疹面神经炎的效果。

方法:这次的研究一共将58例该患者选进,研究的时间里最初是2020.1月,最终是2020.12月。

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不同的2组,即研究、对照组,各有29例。

对前组实施全科临床路径的方式治疗,后组进行常规治疗的方法,最后观察治疗的效果。

结果:治疗之后,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存在差异。

结论:对该患者实施全科临床路径治疗方式有着良好地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全科临床路径;带状疱疹面神经炎;临床疗效带状疱疹面神经炎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可引起面神经以及全身其他部位神经的损伤。

带状疱疹病毒是一种嗜神经病毒,可以在面神经以及面神经以外的其他部位感染神经导致神经炎症,出现相应的症状[1]。

患者在感染之后表现除面神经炎外,部分患者耳周围也会出现带状疱疹的皮肤改变及皮肤的疼痛,紧接着出现面神经炎。

临床路径是指针对一种疾病构建一套规范化而且标准化的治疗程序,也是属于综合性治疗的模式,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规范且高效的医疗模式。

基于此,本文以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全科临床路径对该患者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纳入58例患者,纳入时间2020.1月~2020.12月。

使用随机数表法的方法分成不同组(对照、研究)。

然后前面一组里有16和13例的男、女性;年龄里最小的在41岁,最大的在79岁,平均是(60.00±10.00)岁。

面神经炎PPT课件

面神经炎PPT课件
中药:灯盏细辛 穴位贴敷:迎香、地仓、四白、额、肝、脾
、肾等 红外线照射:右侧面部 平衡火罐、走罐 针灸:风池、太阳、底、地仓、四白等
21
护理诊断
1.焦虑 2.自我形象紊乱 3.知识缺乏 4.潜在并发症:语言交流障碍、进食困难、
角膜炎、口腔感染
22
护理措施
1.心理疏导 尽量将患者安排单间或其他面瘫患者房间,应主动关心体贴患者
16
既往史:查出血压升高1年余,未规律诊治,妊娠时查出血 糖偏高,为口服降糖药物。无心脏病史、脑血管疾病史, 无肝炎,结核,疝疾病史,预防接种随当地进行,无手术 史,外伤史,输血史,献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生于洛阳市,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疫区,疫情, 疫水接触史,无牧区、矿山、高颖区,低典区居住史,无 化学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有毒物质接触史,无吸烟眼的患者必须注意眼睛的清洁卫生,避免粉尘 等人眼,不用 脏手帕擦泪,擦拭眼泪时尽量闭眼由上眼睑内侧向外下侧轻轻擦拭,每晚入 睡前使用金霉眼膏,以防止角膜炎或暴露性角膜炎。
面瘫患者应注意不能用冷水洗脸 避免直接吹风 注意天气变化 及时添加 衣物 防止感冒。
23
护理措施
3.自我按摩: 1、枕额肌额腹 2、眼轮匝肌
概念
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歪嘴巴"是以面部 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 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 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患者 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 动作都无法完成。
4
5
6
7
8
中医辩证
风寒型: 面部受凉史,多突然起病,一侧面部板
制、麻木,口眼歪斜,漱口漏水吃饭夹食 ,眼睑闭合不全,迎风流泪,可伴有患侧 舌前部2/3味觉消失或减退,听觉过敏等症 ,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全科医生临床处方用药经验

全科医生临床处方用药经验

全科医生临床处方用药经验写一下我治面瘫吧:我用简单的方法,治好了许多面瘫患者。

一、常规的抗病毒,抗炎治疗。

我常用青霉素800万,利巴韦林0.6静脉滴注。

二、早期应用激素,加地塞米松10mg静滴3-5天。

三、神经营养支持,维生素B1,B12口服或肌注。

四、针灸治疗。

取患侧阳白,四白,攒竹,迎香,下关,地仓,颊车,翳风,健侧合谷穴,每日一次,留针二十分钟。

五、局部热敷。

这么简单的治疗,专门少的钞票,一样可在十天到十五天痊愈。

在临床中治疗痛经都喜爱用什么药来治疗?-----------由于痛经者多有情绪.我多釆用颅通定用于痛经而止痛.(对症处理)---------- 临床中治疗痛经我喜爱用口服药(一样不肌注):元胡止痛片4#PO去痛片1#PO 较剧烈或对上述药无效者:曲马多1#PO------------------------------痛经病人用消心痛片舌下含化,也可用CO氨基比林肌注。

--------------------------我来讲一下痛经的治疗体会:大多数痛经我用下方肌注:庆大霉素8万2 ML氨基比林(上海) 2ML654-2针10毫克一日一次即可止痛,必要时候能够两次.病人不愿肌注的口服用下方:颠茄2片地巴唑2片双氯灭痛2片元胡止痛片4片一日三次,大多数轻症病人一日即好.关于难治疗的,我常用中药来辨证,差不多方如下:当归15克红花15克乌药30克元胡10克川楝子10克香附18克益母草30克其他的随证加减。

--------------------------痛经的处理是:硝苯地平舍下含服,是甜的,成效专门好也专门快,加消炎痛一片口服。

-----------------------痛经,我爱用元胡止痛片3片,注射一只VitK3。

在临床中对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慢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常用什么药缓解疼痛?------------ 对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慢性腰扭伤,常用双氯芬酸钾缓解痛疼.25mg~50mgtidpo对坐骨神经痛常用骶管注射缓解痛疼.-------我喜爱用曲马多1#Tid p.o扑热息痛1#Tid p.o如此对病人的胃肠道刺激小、价钞票比较低、成效还行。

治疗面瘫的土方法

治疗面瘫的土方法

治疗面瘫的土方法
首先,热敷是一种常见的土方法,可以帮助面瘫患者缓解症状。

患者可以用热
毛巾敷在患部,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

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
肌肉疼痛和酸胀感,有助于恢复面部肌肉的功能。

其次,按摩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土方法。

患者可以用指腹轻柔地按摩患部,每
次约10-15分钟,每天2-3次。

按摩可以促进面部肌肉的松弛,缓解肌肉痉挛,有
助于恢复面部肌肉的活动能力。

另外,中医推拿也是一种传统的土方法,对于治疗面瘫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推
拿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调节气血,促进面部肌肉的恢复,缓解面瘫的症状。

患者可以找有经验的中医师进行推拿治疗,每天1-2次,持续一段时间,可以取得
一定的效果。

此外,良好的心态和饮食也对治疗面瘫有着重要的作用。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
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疲劳。

此外,患者还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瘦肉等,有助于促进面部肌肉的恢复。

总之,治疗面瘫的土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却有着一定的疗效。

患者在使用这些
土方法的时候,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相信一定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

当然,这些土方法并不是万能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还是要结合医生的指导,进行规范的治疗,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希望面瘫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拾自信,重新面对美好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
• 处方:地仓、颊车、四白、合谷。 • 随证加减:风寒型加外关 、风池;风热型加内庭、 曲池;湿重加丰隆;肝肾阴虚加太溪、太冲。 • 随症加减:不能皱眉加攒竹;不能蹙额加阳白; 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乳突痛加翳风;人中歪斜加 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舌麻、味觉消失加廉 泉。
面部穴位图
自我护理
加减:面肌抽搐频发加蜈蛇;痰浊阻滞加苡仁、法夏;舌质暗见瘀斑 加桃红。
中药治疗(四)
• 四、瘀血阻络 症状:口眼歪斜,眼睑缩小,面肌抽搐日久不愈,舌质紫 黯、苔薄黄或白,脉弦。 治以活血祛瘀、通络止痉。处以通窍活血汤加减。 桃仁10克、红花10克、赤芍10克、川芎20克、全蝎6克、 白附子6克、白僵蚕10克、丹参30克 加减:外感风寒加芷羌;风热加蝉菊;久病不愈加水蛭、 穿山甲。
中药治疗(二)
• 二、风热中络 症状:突然口眼歪斜,发热恶风,面肌麻木,口苦咽干, 肢体酸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 治以清热祛风,活血通络。 处以柴葛解肌汤合牵正散加减。 柴胡10克、葛根12克、石膏(先)24、甘草6克、白芍12 克、白芷10克、黄芩10克、薄荷10克、白僵蚕10克、白 附子8克、全蝎6克。
• 避风寒,少外出,外出应戴口罩。寒冷刺激可能 使血管痉挛加剧,影响血液循环,对局部炎症、 水肿的吸收及营养供应不利 。 • 适起居。适当休息与睡眠,室内空气保持清新。 • 湿热敷、多按摩,并训练表情肌。对着镜子练习 皱额、蹙眉、闭目、噘嘴等动作,还可嚼口香糖 以加快瘫痪肌群的恢复。 • 滴眼药,护角膜,外出可戴眼罩防沙尘。 • 增营养,饭后漱口。
西医临床特点
• 西医一般根据损伤平面的高低分为三种类 型1.单纯性面瘫2.贝尔面瘫3.亨特面瘫。 • 单纯性面瘫损伤平面较低主要是茎乳孔出 口面神经受损。 • 贝尔面瘫损伤平面较深,影响鼓索神经可 以出现舌前三分之二的味觉障碍,影响到 镫骨肌神经,可出现听觉过敏或耳后疼痛。 • 亨特面瘫,膝状神经节受损出现外耳道或 耳廓出现疱疹。
面神经炎发病特点
• 面神经炎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40岁最为多见,男 性多于女性,多为单侧。起病较急,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 瘫痪,于几小时内达到顶峰。部分病人在起病前几天有同 侧耳后、耳内、乳突区的轻度疼痛,数日即消失。病侧面 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 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病侧不能作皱额、 蹙眉、闭目和鼓气等动作。鼓颊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 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 间隙内,并常有口水从该处淌下。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 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除上述症状外,如面神经受损 在茎乳突以上而累及其他神经组织时,尚有舌前2/3味觉 障碍、听觉过敏、病侧乳突部疼痛,外耳道出现疱疹等症 状。
加减:头晕目赤加钩菊;风痰阻络加胆星、法夏 ;久病 舌质紫暗加桃红。
中药治疗(三)
• 三、风痰阻络 症状:突然口眼歪斜,面肌抽搐,患侧颜面麻胀感,头重如裹,胸膈 满闷,呕吐痰涎,苔白腻、脉弦滑。
治以祛风除痰通络止痉,处以牵正散合玉真散加减。
全蝎6克、白附子8克、白僵蚕10克、胆星12克、防风10克、白芷12 克、天麻10克、羌活10克、白芥子12克、甘草3克。
面神经炎发病原因
• 不少患者常因感冒、受寒着凉或疲劳后发病。 • 有人认为可能与急性病毒或非特异性感染引起的 免疫或变态反应有关,如疱疹、腮腺炎、麻疹、 流感及风湿等病可并发面神经麻痹。 • 面神经从桥脑发出,经过内听道及岩骨中狭长的 骨性管腔——面神经管,后由茎乳突孔出颅,因 此有人认为可能是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因受风寒 而发生痉挛,导致该神经组织缺血、水肿、受压 而致病,还有外周因素如茎乳突内病变、外伤, 造成面神经压迫或血运障碍。
中药治疗
• 一、风寒伤络 症状:患者出汗受风,或睡眠中发病,醒后发现口眼歪斜, 或肢体拘紧,肌肉关节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治以疏风散寒,通络和营。处以葛根汤合牵正散加减。 葛根12克、麻黄10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防风10克、 甘草3克、白僵蚕10克、白附子8克、全蝎6克。 加减:表虚自汗去麻黄,加芪术;头痛加芷羌;久病不愈、 面肌抽搐加天麻、蜈蚣。
面瘫的全科治疗
—— 三湖医院 王文金
一、面瘫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义
• 面瘫,俗称“口眼歪斜”,也叫“吊线 风” 。以单纯性的一侧面颊筋肉弛缓为主 症,无半身不遂、神志不清等症状。
中医临床特点
• 面瘫常和中风有关,中风分中经络和中脏 腑。 • 风中经络出现口眼歪斜(络脉空虚,风邪 入中),未引起半身不遂(肝肾阴虚,风 阳上扰)。辨证常见风寒证和风热证。 • 风中脏腑后遗口眼歪斜(风痰阻络),无 言语不利(风痰阻络、肾虚精亏、阳亢痰 阻)、半身不遂(气虚血滞和肝阳上亢)。
• 谢谢大家!
西医临床特点(二)
• 面瘫还分中枢性与周围性。 • 周围性面瘫:病变同侧所有的面肌均瘫痪, 常见的病因有面神经炎、脑干肿瘤及炎症 等。 • 中枢性面瘫:病损对侧眼眶以下的面肌瘫 痪,而上面部表情肌运动如闭眼、皱额仍 正常,常伴有面瘫同侧的肢体瘫痪,舌神 经麻痹、不能说话等。多由脑瘤、脑外伤、 手术、脑出血、脑血栓等病引起。
西药治疗
• 减轻神经水肿。可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地米510mg,iv,qd,连用七日。或泼尼松5-10mg,po,tid。合 并感染考虑抗生素。 • 营养神经。B1,B2各1支im,或水维1支iv,qd,或甲钴胺片 po等。 • 扩管,改善局部血运。地巴唑片,15mg,3次,po,或 654-2,10mg,iv。或中药制剂丹参黄芪针,或血塞通。 • 缓解神经受压。甘露醇, 125ml,iv,qd. • 解热镇痛。阿斯匹林片,0.5,tid,或布洛芬片,0.2,tid。 • 抗病毒。阿昔洛韦,0.5,iv,qd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