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论文:超声检查乳腺肿瘤超声弹性成像

合集下载

乳腺良恶性肿瘤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的价值探讨

乳腺良恶性肿瘤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的价值探讨

乳腺良恶性肿瘤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的价值探讨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病变定性方面的临床价值。

方法:入选我院2016年6月起1年期间通过行超声弹性成像发现乳房肿瘤的女性患者共286例,共340个病灶,待患者行手术后,将术前弹性成像结果与病检报告比较。

结果:根据病检结果,对于某一乳房病变,可采用超声弹性成像定性的敏感性为93.7%,特异性为75.7%,准确性为82.4%。

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房发生肿瘤时进行定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乳腺肿瘤;诊断;鉴别[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476-02纵观我国乃至世界的疾病谱,女性乳房发生肿瘤的发病率逐年提升,且其好发年龄逐渐年轻化,其中,良性病变尤以纤维腺瘤为著(占75%),恶性病变尤以乳腺癌为著(占98%)。

基于此现状,寻找一些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无创性、可重复性的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比较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拟诊结果与术后病检诊断结果,计算该技术在对乳腺占位性病变定性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从而评价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分辨乳腺良恶性病变方面的临床指导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入选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通过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为乳腺肿瘤的女性患者共286例,所有患者病灶总数共计340个,患者年龄为39.5±22.5岁,平均年龄达42岁,肿块最大直径10~100mm,并对这些患者行手术治疗,将超声弹性成像结果与术后的病检诊断比较。

1.2方法利用飞利浦iu机器PHILIPS IU-Elite,浅表探头是L 12-5,探头频率9~13MHz的多普勒超声仪对患者进行检查,首先在常规模式下记录占位病变所处方位、病变个数、形状、直径、内部回声、血流分布情况,观察频谱特征。

其次将超声仪模式调整到弹性成像模式,所有病灶范围包含在取样框(即感兴趣区),同步观察二维与弹性图,比较病灶区及其毗邻组织的硬度。

乳腺超声诊断弹性成像概述

乳腺超声诊断弹性成像概述

乳腺疾病的超声弹性成像(一)概述生物组织的弹性与病灶的生物学特性紧密相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组织分子构成、组织构成形式,以及ROI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某些正常组织和病理组织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弹性差异。

临床医师通过触诊发现乳腺肿瘤,就是利用手指的触觉定性地判断正常乳腺组织与肿瘤组织之间的弹性差异,从而判断有无肿块,以及进一步判断肿块的良恶性。

因此,乳腺组织的弹性信息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传统的成像模式如CT、MRI和二维或彩色多普勒超声都无法直接提供组织弹性这一基本的力学属性信息。

近年来,弹性成像发展迅速,尤其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半定量或定量研究组织弹性信息的方法,引起了广泛关注。

1991年Ophir首先报道了定量测量软组织应变与弹性模量的方法。

Krouskop等研究显示乳腺显微组织的硬度是脂肪组织的10~100倍,而浸润性导管Ca的硬度则远远超过了正常乳腺组织的硬度。

为了更好的理解超声弹性成像的原理,首先介绍一些弹性成像中的基础术语。

(1)应力与应变应力(stress)是指力作用于物体,当作用力与弹性平衡时弹性体所呈现的力。

应变(strain)是指外力作用于物体,产生形态或提及的改变。

应力与应变式描述物体弹性(elasticity)的基本物理量。

(2)弹性系数(modulus of elasticity)弹性系数(modulus of elasticity)为一常数,为应力与应变之比(应力/应变)。

在弹性成像中,通常采用杨氏系数(Young’s modulus, 线性伸长系数)。

杨氏系数=应力/应变=F×L/A×△L(F:外力;L:线原长;A:截面积;△L:伸长长度)。

组织被压缩时,只内所有的点都会产生一个纵向(压缩方向)的应变,如果组织内部弹性系数分布不均匀,组织内的应变分布也会有所差异。

弹性系数大的区域,引起的应变比较小;反之,弹性系数小的区域,相应的应变比较大。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比较【摘要】本文比较了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详细介绍了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和常规超声技术,分析了它们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比较、优势和局限性。

结论部分讨论了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前景,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并总结评价了两种技术的优缺点。

通过本文的对比分析,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选择,在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提供更准确和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乳腺癌、诊断比较、技术介绍、优势、局限性、前景、未来研究、总结评价1. 引言1.1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以及改善治疗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超声成像技术在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及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常规超声检查已经成为临床上常见的诊断手段。

由于乳腺组织的复杂结构和乳腺癌病灶的隐匿性,传统超声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通过测量组织的硬度和弹性参数,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更准确地识别乳腺组织中的异常病灶,提高了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和准确率。

比较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传统的常规超声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有助于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诊断方案。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比较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其在乳腺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差异。

通过对两种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分析,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更可靠的乳腺癌诊断信息,帮助提高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和准确性。

本研究旨在全面评估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潜力,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乳腺癌的早期治疗和提高患者生存率。

通过对两种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比较,可以揭示出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临床医学提供更好的诊断工具和方法,从而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中应用论文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中应用论文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情况。

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所收治的301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553个病灶的超声弹性成像图、随访结果以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在本研究中,超声弹性成像的评分标准为:良性病变为1-3分,恶性病变为4-5分,在弹性评分中小于4分为良性病变,大于或等于4分为恶性病变,其准确度为9459%,特异性为9310%,敏感性为9637%,在本研究的良性病变组中,弹性应变率的比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进行诊断的过程中,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肿瘤病变诊断的正确性、特异性以及敏感性,这种诊断方式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乳腺肿块;良恶性病变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71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99-01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日渐复杂化,乳腺癌的发生率正在逐年增加,目前,乳腺癌已经成为了女性恶性肿瘤中的首要疾病[1]。

本研究将将我院所收治的301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所收治的301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她们的年龄为21-77岁,平均年龄为433岁,其中418个实性低回声病灶,135个无回声/中囊性病灶,在超声显示下有553个病灶,360个临床扪及病灶。

12 方法对本研究的301例患者的553个病灶的超声弹性成像图、随访结果以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让患者取仰卧位使其乳腺充分显露出来,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来对患者的病患部位进行详细的扫查,以此来对患者的后方声衰减、内部回声、边缘边界、病灶大小以及病灶位置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

《两种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对乳腺肿瘤诊断的意义》范文

《两种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对乳腺肿瘤诊断的意义》范文

《两种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对乳腺肿瘤诊断的意义》篇一一、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已成为乳腺肿瘤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该技术通过测量组织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形变程度,评估组织的硬度,从而为乳腺肿瘤的诊断提供依据。

本文将探讨两种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概述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检测方法,通过测量组织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形变程度,评估组织的硬度。

该技术可以反映组织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在乳腺肿瘤的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判断肿瘤的性质、大小和位置具有重要价值。

三、两种超声弹性成像参数1. 硬度指数:硬度指数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中常用的参数之一,它反映了组织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形变程度。

硬度指数越高,说明组织越硬,可能存在病变。

在乳腺肿瘤的诊断中,硬度指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良恶性,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2. 弹性比值:弹性比值是指肿瘤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形变程度之比。

该参数可以反映肿瘤组织的硬度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差异,对于判断肿瘤的性质和大小具有重要价值。

在乳腺肿瘤的诊断中,弹性比值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肿瘤的大小和范围,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四、两种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意义1. 提高诊断准确率:通过结合两种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医生可以更全面地评估乳腺肿瘤的性质、大小和位置,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硬度指数和弹性比值可以反映肿瘤组织的硬度和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差异,为医生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2. 辅助治疗方案选择:两种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可以为医生提供有关肿瘤性质的重要信息,从而帮助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医生可以根据硬度指数和弹性比值制定更为积极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3. 监测治疗效果:在乳腺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定期评估肿瘤的硬度指数和弹性比值,以监测治疗效果。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疾病应用论文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疾病应用论文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关键词超声检查弹性成像乳腺肿块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197常规超声检查是乳腺疾病最常用的检查手段,是根据乳腺肿块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进行鉴别,但常规超声无法提供组织弹性方面的信息,而组织的弹性信息对于疾病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超声弹性成像能反映组织硬度方面的信息,为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提供了新的途径。

现就超声弹性成像的原理、优越性、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标准及应用进行综述。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检查40例(55个)乳腺肿块患者。

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7岁;55个病灶病理类型包括良性病变34个,其中浆液性乳腺炎2个,乳腺纤维瘤21个,囊性增生伴腺瘤样结节形成9个,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个;恶性病变21个,其中乳腺导管内癌5个,浸润性导管癌10个,黏液癌6个。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仪器和方法:超声仪器应用日立彩色超声二郎神,线阵探头,频率6~13mhz,配有弹性成像软件。

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双侧乳房。

首先采用实时二维灰阶超声检查,对双侧乳房进行横、纵各切面扫查,寻找病灶区域;描述病变声像图特征;测量病灶大小。

其次进行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了解病变血供特征,并进行频谱多普勒参数测定。

然后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根据病灶的大小合理调节roi范围(roi应调节至病变区面积的2~3倍以上,至少≥1.5倍),通过探头施加一定的压力,待代表压力与压放频率的综合指标显示在2~3时,认真分析弹性成像图,采用双幅实时显示,同时观察二维图与弹性图,比较病变区域与周围组织硬度。

弹性图借助彩色编码,以红、绿、蓝色分别显示病灶与周围组织相对硬度,绿色表示平均硬度,红色表示较平均硬度软,蓝色表示较平均硬度硬。

根据弹性图中病灶区域显示的不同色彩细致观察,参照日本筑波大学植野教授提出的弹性成像评分5分法[1]进行评估:①1分:肿瘤全体发生变形,图像显示为绿色;②2分:肿瘤大部分发生变形,但小部分没有变形,图像显示为绿色和蓝色马赛克状,以绿色为主;③3分:肿瘤边界发生变形,中心部分没有变形,图像显示病灶周边为绿色,中心为蓝色;④4分:肿瘤全体没有变形,图像显示病灶整体蓝色;⑤5分:肿瘤全体和周边都没有变形,图像显示肿瘤和周边组织为蓝色。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逐渐上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也逐渐增高[1],2020年女性乳腺癌已超过肺癌成为最常见的癌症[2]。

虽然我国乳腺癌发病率较低,但我国乳腺癌的疾病负担仍在逐年增加[3]。

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不清,可能与生殖、遗传、内分泌、饮食、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4,5]。

乳腺结节生成伴随着相应的病理变化,然而这些病理变化可能不会引起常规超声(US )显示的解剖学、组织运动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但通常会改变组织的基本弹性[6]。

超声弹性成像(UE )由Ophir 等[7]最早提出,经过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多种弹性成像技术,主要包括静态/准静态弹性成像(RTE )、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 )和剪切波弹性成像(SWE )等。

弹性成像技术可以通过测量组织杨氏模量值及剪切波传播速度(SWV )定量评估组织的硬度,弥补了US 的不足,为乳腺结节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RTE1.1RTE 的基本原理RTE 对组织施加恒定外力,收集超声射频回波信号来估计轴向组织位移和应变,利用经典的时延估计技术,对采集的射频回波信号在少量准静态变形前后的帧进行自相关分析,用彩色编码沿小数据段或感兴趣区域的差分位移并转换成彩色图像,以直观反映被检组织的实际硬度。

1.2UE 评分(ES )在UE 中,用彩色图像表示组织的弹性系数大小,即组织的硬度。

红色表示组织弹性系数小(硬度小),蓝色表示组织弹性系数大(硬度大),绿色表示组织弹性系数中等(硬度中等)。

有学者提出5分评分法,将乳腺肿块对应的颜色赋予分值表示[8],具体如下:1分:病灶表现为绿色;2分:病灶表现绿色和蓝色相间;3分:病灶周围为绿色,中央为蓝色;4分:整个病灶表现蓝色,但其周围区域不包括在内;5分:病灶及其周围均表现蓝色。

评分≥4分为恶性,<4分为良性。

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发现该评分不适用于某些病灶,因此国内有学者在5分法基础上总结经验,提出了更为准确的改良5分法[9]。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乳腺肿瘤是女性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良性和恶性肿瘤。

乳腺肿瘤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期至关重要。

传统的乳腺肿瘤诊断方法包括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和乳腺磁共振等。

这些方法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完全满足临床需求。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帮助提高乳腺肿瘤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通过对乳腺肿瘤的诊断方法、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临床研究案例分析以及技术优势与局限性的探讨,全面评价该技术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和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相较于传统乳腺肿瘤诊断方法的优势和特点,评估其在鉴别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分析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和进展,总结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

3. 讨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和改进措施。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分析,可以全面评价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更有效的诊断手段,从而提高乳腺肿瘤患者的诊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1.3 研究意义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重大威胁。

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传统的乳腺肿瘤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磁共振成像等,然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准确性和敏感性。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作为新兴的乳腺影像学技术,具有无创、简便、可重复性高等优点,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该技术可以评估肿瘤的硬度、弹性等生物力学特性,提高乳腺恶性肿瘤与良性病变的区分度,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依据,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检查论文:超声检查乳腺肿瘤超声弹性成像【中文摘要】与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

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长期以来,触诊是临床医生在乳腺疾病诊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

通过触诊,临床医生可以感知肿块质地、活动度及其与周边的关系等,从而判断肿块的良恶性。

然而,触诊只能触及到较大或位置表浅的病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生的主观经验,并且得到的只是一个定性信息。

常规超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主要从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方衰减、和淋巴结有无转移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但是仍有一些病变不能通过这种方法得到明确诊断或判断其良恶性,比如早期病变虽有组织的弹性改变却没有或仅有不明显的超声表现。

1991年Ophir等学者首次提出了“弹性成像”的概念,期望能准确反映组织的质地,得到的与病理组织结构有关的信息,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近年来,超声弹性成像虽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对弹性图像的分析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

本研究的为比较超声弹性成像测值(包括面积比和直径比)及Itoh评分法对乳腺实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收集2010年9月~2011年2月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乳腺外科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56例女性患者,共62个实性肿块。

患者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35岁。

术后病理证实恶性病变21个,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4个,浸润性小叶癌4个,髓样癌3个;良性病变41个,其中乳腺腺病3个,脂肪瘤2个,纤维腺瘤36个。

病灶最大直径范围为44~344mm。

2.方法使用GE LOGIQ E9和Philips iU22 xMATREX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分别为6-15MHz和5-12MHz。

患者取仰卧位,先行乳腺常规扫查,发现病灶后切换至弹性成像模式,探头尽可能轻触肿块,方向与皮肤保持垂直,肿块尽可能调至取样框中心位置,取样框大小调至肿块面积2倍左右。

获得弹性图像后,根据Itoh等提出的5分法,对病灶进行评分,1~3分考虑为良性,4~5分考虑为恶性。

然后在弹性成像模式和灰阶模式下测量病灶面积(分别为A1和A0)和最大横径(分别为d1和d0),其比值(A1/A0和d1/d0)由超声仪器计算系统自动测出。

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病灶在弹性图与灰阶图上的面积和最大横径进行t检验;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弹性成像测值和Itoh评分法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进行χ2检验。

P0.05)。

乳腺恶性病变在灰阶图和弹性图上的面积分别为2.78±1.26 cm2和4.03±1.90 cm2;直径分别为2.08±0.68cm和2.76±0.64cm。

恶性病变在灰阶图和弹性图的面积和直径测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如将两者进行联合诊断,其准确率提高。

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能客观地评价乳腺肿块的相对弹性硬度,定量参数面积比和直径比有助于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将定量参数和Itoh评分法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判断,将有助于提高弹性成像对乳腺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英文摘要】Background and objectiveBreast cancer, which seriously threatens female’s health, remains the most commonmalignancy in women worldwide. Early detection,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breast cancer are the ke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survival rate and reduce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For a long time, clinical palp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mean in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diseases. With palpation, the clinician can sense the texture and activity of the mas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surroundings,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ether it is malignancy or not. However, palpation is limited to large and/or superficial lesions, and it is subjective and operator-dependent.Conventional ultrasound can distinguish benign from malignant breast lesions based on the appearance of the lesion, viz. shape, margin irregularity, echogenicity, shadowing,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But there are still a number of diseases cannot be diagnosed by this method or determine their property. For example, there is a change in consistency of primary lesions, but there is no or not obvious change in the ultrasonic performance. Elastography was first described in 1991 by Ophir. It was expected to accurately reflect the tissue’s texture,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tissue’s pathology, to help clinical diagnosis. Elastography has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but analysis methods of elastogramare not uniform.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the size assessment, including the area ratio and diameter ratio, with that of Itoh scoring system with sonoelast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solid tumors.Materials and methods1. PatientsFemale patients referred to galactophore surgery department of Qilu Hospital for operation were recruited for the study. A total of 56 consecutive women with 62 lumps were enrolled from September 2010 to February 2011. Of the 62 lesions,14 were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s,4 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s,3 encephaloid carcinomas, 3 mastopathy,2 adipomas, and 36 fibroadenomas. The mean age of the women examined was 35 years, ranging from 20 to 63 years. The diameter of the lesions ranged from 44 to 344 mm.2. MethodsThe ultrasound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using standard equipment (GE LOGIQ E9 and Philips iU22 xMATRIX) and broadband linear transducers (6-15MHz and 5-12MHz respectively). All the patients were in supine position. The process began with conventional gray-scale ultrasound imaging of the target lesions, then switched to the elasticity imaging mode. Slight manual pressure was applied in a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skin. The lesions were scored with Itoh scoring system. The lesions that scored as 1,2, and 3 wereconsidered to have a higher likelihood of benign result, while lesions graded as 4 or 5 were more likely to be malignant. The area and diameter of the lesion were measured on elastogram and gray-scale ultrasound images. The ratios of the area and diameter were calculated by the computing system of the ultrasound equipment.3. Statistical analysisAll the data were evaluated using SPSS 16.0 software. Measurement data were reported as mean±SD (standard deviation). The area and diameter of the lesion on elastogram and in B-mode images were compared using t test. According to pathologic diagnosis,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the 3 methods was evaluated with Chi-square test. A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was considered when the P value was less than 0.05.Results1. Of the 21 malignant lesions,17 (80.95%) lesions had a score of 4 or 5; four (19.05%) lesions had a score of 2 or 3. Of the 41 benign lesions,35 (85.36%) lesions had a score of 1,2, or 3; six (14.64%) lesions had a score of 4 or 5. The Itoh score of 4 and 5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malignancies compared to benign lesions (P0.05). Malignant lesions had a mean area was 2.78 cm2±1.26 on B-mode images,4.03 cm2±1.90 on elastogram. Malignant lesions had a mean diameter was 2.08 cm±0.68 on B-mode images,2.76 cm±0.64 on elastogram. The mean area and the meandiameter of malignant lesions on B-mode images versus onelastogram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P 0.05). If combined,the diagnostic accuracy wouldimprove.ConclusionSonoelastography objectively reflectsrelative stiffness of breast lesions. The parameters as ratiosof area and diameter on elastogram versus on B-mode images arehelpful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reast lesions. Inclinical practice, if combined the size assessment and Itohscoring system,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breast lesions would improve.【关键词】超声检查乳腺肿瘤超声弹性成像【英文关键词】Ultrasound Breast Tumor Sonoelastography【目录】超声弹性成像测值和Itoh评分法对乳腺实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比较中文摘要6-9英文摘要9-12符号说明13-14前言14-17资料与方法17-18结果18-19讨论19-26结论26参考文献26-29附图29-36文章综述36-46参考文献42-46致谢46-47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47-48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48【采买全文】1.3.9.9.38.8.4.8 1.3.8.1.13.7.2.1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说明】本文仅为中国学术文献总库合作提供,无涉版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