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6万吨v法铸造生产线安全评价报告

合集下载

铸件厂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铸件厂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前言******项目成立于***年01月02日,是一家专业从事铸铁件铸造的个人独资企业,位于***********。

公司注册资金60万元人民币,占地面积1000㎡,员工总人数13人。

本报告评价范围是******项目的生产装置、物料、公用和辅助工程等配套设施以及安全管理、周边环境、平面布置等。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冶金企业安全管理规定》、《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等法律法规判定,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爆炸、火灾、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温等危险有害因素,依据《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181号)“第九条:对应当进行预评价而未进行预评价的建设工程项目,没有竣工的应当立即进行预评价,已经竣工投产的,必须对其安全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必须限期整改”的要求,对其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评价。

受******委托,***********有限公司承担对该公司的生产经营现状进行安全评价。

***********有限公司组成的评价工作组与该公司紧密配合,对企业的作业现场进行检查,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安全技术服务,对企业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对企业的安全设施、公辅工程、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根据《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编制了《******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本次评价工作得到了******的积极配合与协助,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目录第一章评价目的和依据 (1)1.1安全评价的目的 (1)1.2安全评价依据 (1)1.2.1 法律法规 (1)1.2.2 主要技术规范和标准 (3)1.2.3 有关文件资料 (6)1.3评价范围及内容 (6)1.4评价程序 (7)第二章项目工程概况 (8)2.1项目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8)2.1.1 交通运输条件 (10)2.1.2 自然条件 (10)2.2项目概况 (12)2.2.1项目简介 (12)2.2.2生产规模 (12)2.2.3工艺流程简述 (13)2.2.4 主要生产设备 (13)2.2.5主要原辅材料 (14)2.2.6总平面布置 (14)2.2.7建构筑物 (15)2.3公用辅助工程 (16)2.3.1供电、照明及防雷 (16)2.3.2给排水系统 (16)2.3.3通风除尘设施 (16)2.3.4供暖系统 (17)2.3.5自动控制系统 (17)2.3.6储运 (17)2.3.7检维修 (17)2.3.8消防器材 (17)2.4安全管理情况 (17)2.4.1安全机构设置及劳动定员 (17)2.4.2制度管理 (18)2.4.3安全教育培训 (19)2.4.4安全投入 (19)第三章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20)3.1工艺流程 (20)3.2物料 (21)3.3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26)3.3.1危险有害因素按类辨识 (26)3.3.2危险有害因素按生产工艺过程辨识 (29)3.4自然条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31)3.5人的失误 (31)3.6腐蚀危害 (31)3.7总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3)3.7.1 总平面布置 (33)3.7.2 厂区道路 (33)3.7.3 建(构)筑物 (33)3.8周边环境及自然条件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4)3.8.1 周边环境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4)3.8.2 自然条件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4)3.9变(配)电装置火灾危险性分析 (36)3.10物料和成品存储、装卸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6)3.1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37)第四章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的选择、确定 (39)4.1评价单元的划分 (39)4.2评价方法的选择、确定 (39)4.2.1 评价方法的选择 (40)4.2.2 安全评价方法简介 (41)4.3各评价单元选取的评价方法 (45)第五章定性定量评价 (47)5.1系统的预先危险性分析 (47)5.1.1 预先危险性分析简介 (47)5.1.2 预先危险性分析 (47)5.1.3 预先危险性分析结果 (60)5.2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 (60)5.2.1 方法介绍 (60)5.2.2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内容及评价结果 (61)5.2.2 评价小结 (63)5.3安全检查表评价 (63)5.3.1评价方法简介 (63)5.3.2安全检查表法评价 (64)5.3.3 检查小结 (77)5.4事故案例类比分析 (78)5.4.1典型事故案例 (78)5.4.2 事故的发生原因及人的失误分析 (87)第六章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92)6.1隐患整改情况检查 (92)6.2对策措施与建议 (93)6.2.1安全管理单元对策措施及建议 (93)6.2.2总平布置对策措施及建议 (94)6.2.3生产工艺装置(设施)单元对策措施及建议 (95)6.2.4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防范措施及建议 (96)6.2.5职业卫生单元对策措施及建议 (97)6.2.6 事故应急救援方面对策措施 (98)6.2.7 中频炉熔炼作业安全对策措施 (100)6.2.8 混砂、造型作业安全对策措施 (100)6.2.9出铁水、铁水运输与浇铸操作安全对策措施 (101)6.2.10去毛刺、打磨、抛丸作业安全对策措施 (102)6.2.11涂装作业安全对策措施 (102)6.2.12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安全对策措施 (103)6.2.13建(构)筑物对策措施及建议 (104)6.2.14特种设备管理安全对策措施 (105)6.2.15固废处理安全对策措施 (106)第七章安全现状评价结论 (107)7.1安全现状概述 (107)7.2安全现状评价结论 (108)F1附件、附图 (109)F1.1附件 (109)附件1营业执照 (109)附件2土地租赁合同 (110)附件3环评合同 (112)附件4保险清单 (114)附件5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证书 (115)附件6特种设备合格证书 (117)附件7安全管理网络图 (118)附件8安全管理制度清单 (119)附件9安全操作规程清单 (121)附件10应急预案 (122)附件11劳保用品发放记录 (124)F1.2附图 (126)附图1厂区平面布置图 (126)附图2地理位置图 (127)第一章评价目的和依据1.1 安全评价的目的******项目在役装置安全现状评价是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办字[2004]30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等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09]159号)、《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2009]第26号)、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江苏省冶金企业安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暂行)》(苏安监〔2009〕230号)等法律法规的具体表现,充分反映了******认真落实《江苏省加强冶金行业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意见》和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认真负责的正确观念和态度。

铸造安全生产评估报告

铸造安全生产评估报告

铸造安全生产评估报告铸造行业作为一种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生产活动,其安全生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铸造行业的安全生产,需要进行评估工作,归纳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本次铸造安全生产评估报告将主要从安全管理、操作人员素质和生产设备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首先,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许多铸造企业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在事故发生后无法从根本上找到责任人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安全投入不足,对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不够,员工对危险的认识不足,难以应对突发事件。

其次,操作人员素质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铸造行业中,职工技术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工人缺乏相关经验和技能,对于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流程了解不深。

同时,一些工人缺乏正确的安全意识,容易对安全规定和操作要求持漠视态度,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最后,生产设备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一些铸造设备老化严重,维护不及时,存在安全隐患。

另外,一些设备操作界面复杂,操作难度大,容易引发误操作和事故。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首先,需要加强铸造企业的安全管理。

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强化管理流程和责任追究机制,从源头上控制事故的发生。

其次,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

加强对新员工的培训,定期开展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最后,要加强设备的维护与更新。

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老化设备,确保生产设备的安全可靠。

通过本次铸造安全生产评估报告,我们发现了铸造行业安全生产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信在铸造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铸造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将会不断提高,为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生产安全现场评估报告

生产安全现场评估报告

生产安全现场评估报告这是关于生产安全现场评估的报告:评估日期:xxxx年xx月xx日评估地点:xxxx工厂评估人员:1. xxx(评估负责人)2. xxx3. xxx评估目的:对工厂的生产安全现场进行全面评估,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改善意见,以确保员工和设备的安全。

评估内容及结果:1. 生产场所评估:- 工厂内部道路状况良好,无明显破损或障碍物;- 生产车间区域清洁整齐,没有积存可燃物或易燃物;- 生产设备与通道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没有阻碍疏散的障碍物;- 仓库存放物品整齐有序,无超载或堆放不稳定的情况;- 消防设施完善,灭火器、消防栓均可正常使用。

2. 作业行为评估:- 员工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情况良好,戴着安全帽、安全鞋等; - 工作人员对设备操作熟练,遵循操作规程,没有违规操作; - 作业现场无烟火现象,禁止携带易燃物进入作业区域。

3. 安全管理评估:- 工厂制定了安全操作规程,流程清晰明确;- 员工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紧急疏散预案完善,员工熟悉疏散路线。

评估结论:工厂的生产安全现场管理较好,生产区域整洁有序,员工遵循安全操作规程,设备运行正常。

然而,仍需改进以下方面:1. 安全意识培训: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的重视程度。

2. 定期巡检:建立定期巡检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3. 安全设施更新:根据需要,适时更新、维修和更换消防设施。

4. 安全演练:定期组织安全疏散演练,提高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反应能力。

经评估人员讨论,以上为本次生产安全现场评估报告。

希望工厂能够重视评估结果,及时采取改进措施,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评估人员签名:1. xxx2. xxx3. xxx。

XXX铸造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XXX铸造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XXX铸造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一、项目概述二、项目安全预评价内容1.建筑物和设备安全评估:包括铸造车间、仓库、机械设备等的安全性评估,确保建筑物和设备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2.人员安全评估:包括员工的培训、安全操作许可证、劳动保护等,确保项目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能力。

3.火灾安全评估:对项目中的火灾防控措施进行评估,确保防火措施符合法规要求,并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事故。

4.环境安全评估:评估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包括废水、废气、噪音等的排放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

5.交通运输安全评估:评估项目的交通运输安全风险,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的交通事故风险,提出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

6.人为因素评估:评估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人为错误和事故风险,包括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等,提出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

三、评价结果根据综合评估结果,XXX铸造项目的安全预评价结果如下:1.建筑物和设备安全:项目建筑物和设备符合相关安全标准,不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

2.人员安全:项目员工已接受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许可证,具备基本安全操作能力。

3.火灾安全:项目已配备火灾报警设备,并制定了灭火预案,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事故。

4.环境安全:项目将配备废水处理设备和废气处理装置,确保废水、废气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5.交通运输安全:项目规划了合理的交通路线,建设期和运营期将实施严格的交通管理措施,尽可能减少交通事故风险。

6.人为因素:项目将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以减少人为错误和设备故障的风险。

四、建议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能力。

2.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筑物和设备,确保其安全性能。

3.按照法规要求,购买合格的消防器材,并加强火灾安全培训。

4.安装监测设备,对废水、废气、噪音等进行实时监测。

5.实施严格的交通管理措施,包括交通标线、交通警示牌等的设置,定期开展交通安全培训。

6.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落实安全责任制,防范人为因素风险。

生产安全评价总结汇报材料

生产安全评价总结汇报材料

生产安全评价总结汇报材料生产安全评价总结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将向大家汇报本次生产安全评价的总结。

首先,我们对本次生产安全评价的目的进行了明确。

评价的目标是全面掌握我单位生产安全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资产安全。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生产安全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了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防护设施和装备、员工安全培训情况等多个方面。

我们分别对生产车间、办公区域、仓库和生产设备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检查,并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全面了解了各个环节的安全状况。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安全隐患和问题。

首先是企业在生产车间和仓库的安全标识不够明显,员工容易对危险区域和安全出口产生混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其次是个别员工的安全意识不强,容易忽视安全操作规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另外,部分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及时,存在故障隐患,需要加强设备管理。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优点和亮点,比如企业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非常重视,员工的安全意识有所提高,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率较低。

基于评价结果,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改进措施。

首先,我们将增加车间和仓库的安全标识,明确危险区域和安全出口,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其次,我们将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另外,我们将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及时进行设备维修和更换,减少故障的发生。

最后,我们将建立定期的生产安全检查制度,加强对各项安全措施的监督和落实。

综上所述,本次生产安全评价让我们全面了解了企业的安全状况。

通过评价发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资产安全。

谢谢大家!。

铸造企业安全评估报告

铸造企业安全评估报告

铸造企业安全评估报告铸造企业安全评估报告评估单位:XXX安全评估机构评估日期:XXXX年XX月XX日评估目的:本次评估旨在评估铸造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设备设施及生产过程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提高企业的安全性和应急能力。

评估范围:铸造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生产设备、作业环境、员工培训、应急预案等方面。

评估方法:1. 查阅企业的安全管理手册、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以及应急预案等文件。

2. 检查企业的消防设施、防护设备、安全标识、安全通道等设施设备的完好性和合规性。

3. 调查企业的员工培训情况、安全意识及安全生产实践。

4. 参观企业的生产车间、仓库,了解生产过程及现场安全管理情况。

5. 针对企业的风险点和隐患进行现场检查和分析。

评估结果:1. 安全管理体系评估:根据与企业的文件和资料比对,发现企业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并设立了安全管理部门。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文件更新不及时,员工对安全制度和规定的理解存在偏差等。

建议: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及时更新文件、加强员工对安全规定的培训和沟通。

2. 设备设施评估:企业的消防设施、防护设备、安全通道等设施设备基本齐全,但存在一些设备老化、维护不及时的问题。

同时,一些设备的安全保护措施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建议:制定设备巡检计划,加强设备维护,修复和更新老化设备,完善安全保护措施。

3. 生产过程评估: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存在一些操作规程不规范的情况,操作人员对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的掌握不够熟练。

此外,一些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储存和管理方面也有待加强。

建议: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强化操作规程的执行,完善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管理措施。

4. 应急预案评估:企业的应急预案基本齐全,但在演练和应急响应的准备方面有待加强。

企业的应急响应人员的培训和应急设备的检查维护等方面也需要加强。

建议: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加强应急响应人员培训,确保应急设备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安全生产评估报告

安全生产评估报告

安全生产评估报告安全生产评估报告一、评估目的本次安全生产评估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足,为企业提供改进和提升的建议,确保员工的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评估范围本次评估针对企业的生产设备、安全防护措施、岗位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三、评估方法1.实地考察:对企业的生产、仓储、办公等区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现场实际情况。

2.问卷调查:针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意识和行为情况的调查。

3.文件资料审核:通过审核企业的安全生产相关文件,了解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

四、评估结果根据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文件资料审核,我们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了全面评估。

评估结果如下:1.生产设备安全:企业的生产设备整体状况较好,设备完好率高。

但在设备维护和保养方面存在不足,部分设备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修,存在安全隐患。

2.安全防护措施:企业制定了相关的安全防护制度和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部分员工未按要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安全隐患较大。

3.岗位安全教育培训:企业注重岗位安全教育培训,但培训内容和形式有待改进。

培训内容需要更加贴近实际操作,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4.紧急救援措施:企业建立了紧急救援预案,但预案的完善程度有待提高。

针对不同的紧急情况,应有详细的处理方案和演练计划。

五、评估建议基于评估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和提升的建议:1.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进行设备检修,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2.加强员工安全防护意识的培养,提高员工的个人防护用品佩戴率,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3.改进岗位安全教育培训,提供更加实际和全面的培训内容,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法,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4.完善紧急救援预案,对不同的紧急情况制定详细的处理方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员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应对。

六、总结通过本次安全生产评估,我们发现了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了相应的改进和提升建议。

铸造安全生产评估报告

铸造安全生产评估报告

铸造安全生产评估报告根据对铸造企业进行的安全生产评估,总结如下:首先,铸造企业存在一定的安全生产隐患。

在对企业进行现场观察和检查时,发现了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

例如,生产场所存在排水不畅、机械设备维护不及时等问题,这些都可能给工人的生产操作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

此外,在对企业的消防设施进行检查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灭火器材配置不合理、疏散路线不明确等。

这些问题需要企业及时解决,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其次,铸造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亟需完善。

在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估时,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企业未能完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缺乏明确的安全岗位责任和管理流程。

此外,企业的安全培训工作也存在不足,特别是对新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够,导致部分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因此,铸造企业需要加强对安全管理的关注,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

最后,铸造企业的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监管存在一定缺陷。

在对企业的应急预案进行评估时,发现了一些不足。

例如,企业的应急预案编制不完备,缺乏具体的应对措施和演练计划。

此外,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也存在问题,监管部门的巡查频率较低,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抽查力度不够。

因此,铸造企业需要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工作,同时监管部门也需要增加对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综上所述,铸造企业存在一定的安全生产隐患,安全管理体系亟待完善,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监管缺乏有效措施。

为了提高铸造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企业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潜在危险的排查和处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做好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工作。

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安全生产规范执行。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铸造企业的安全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产6万吨v法铸造生产线安全评价报告目录1 概述 (1)1.1安全现状评价的目的 (1)1.2安全现状评价的原则 (2)1.3安全现状评价的范围 (2)1.4安全现状评价的程序 (3)1.5安全现状评价的依据 (4)1.5.1安全现状评价的直接依据 (4)1.5.2安全现状评价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依据 (4)1.5.3安全现状评价的技术性标准依据 (5)1.5.4安全现状评价的其他依据 (7)2 企业概况 (9)2.1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 (9)2.2企业概况 (9)2.2.1区域自然条件 (10)2.2.2企业立项依据 (13)2.2.3企业选址及周边环境132.2.4企业总平面布臵 (13)2.2.5生产规模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3)2.2.6工艺流程 (14)2.2.6.1熔化工艺流程 (14)2.2.6.2制芯工艺流程 (14)2.2.6.3造型及砂处理工艺流程 (14)2.2.6.4精整修整工艺流程 (14)2.2.7主要原材料、产品及副产品 (16)2.2.8主要生产设备、设施 (16)2.2.9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16)2.2.9.1供电 (17)2.2.9.2供水排水 (17)2.2.9.3消防 (17)2.3项目单位组织机构 (17)3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 (18)3.1自然危险、有害因素 (18)3.1.1地震灾害 (18)3.1.2地质灾害 (18)3.1.3雷电灾害 (19)3.1.4洪水灾害 (19)3.1.5高温和低温气候危害 (19)3.2生产工艺中的危险、有害物质特性 (20)3.2.1冲天炉煤气的危险特性 (20)3.2.1.1煤气中毒 (21)3.2.1.2煤气着火 (23)3.2.1.3煤气爆炸 (23)3.2.1.4职业性接触一氧化碳的限值 (24)3.2.2高温铁水的危险特性 (24)3.2.3高温铸件的危险特性 (24)3.2.4油漆及溶剂的危险特性 (25)3.2.5压缩空气的危险特性 (25)3.3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辨识 (25)3.3.1火灾伤害 (25)3.3.2爆炸伤害 (26)3.3.3中毒与窒息伤害 (27)3.3.4化学腐蚀伤害 (27)3.3.5高温灼烫伤害 (27)3.3.6触电伤害 (28)3.3.7物体打击伤害 (29)3.3.8机械伤害 (29)3.3.9起重伤害 (30)3.3.10车辆伤害 (30)3.3.11高空坠落伤害 (31)3.3.12坍塌伤害 (31)3.3.13淹溺伤害 (31)3.3.14雷电伤害 (31)3.3.15静电伤害 (32)3.4作业场所有害因素辨识 (32)3.4.1高温危害 (32)3.4.2毒物危害 (33)3.4.3生产性粉尘(包括烟尘)危害 (35)3.4.4噪声和振动危害 (36)3.4.5热辐射危害 (37)3.5主要危险源辨识 (38)3.6重大危险源辨识 (39)3.6.1生产装臵 (39)3.6.2工业管道 (39)3.6.3锅炉 (40)3.6.4压力容器 (40)3.7易制毒化学品辨识 (40)4 安全现状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选择 (42)4.1评价单元划分 (42)4.2评价方法选择 (42)4.3评价方法简介 (44)4.3.1安全检查表(SCL) (44)4.3.2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46)4.3.3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 (47)4.3.4事故树分析(FTA) (51)4.3.5危险等级划分及计算方法 (52)5 安全基础管理评价单元 (55)5.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管理网络 (55)5.2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安全管理制度 (56)5.3安全基础管理评价单元存在的问题 (59)5.4评价分析与单元小结 (59)6 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评价单元 (60)6.1厂址选择 (60)6.2周边环境 (60)6.3平面布臵 (60)6.4职业危害 (60)6.5劳动安全及作业环境评价单元存在的问题 (64)6.6评价分析与单元小结 (64)7 设备和设施安全评价单元 (66)7.1生产系统存在的危险物质 (66)7.2生产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66)7.3生产系统存在的主要危险源 (66)7.4生产系统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 (66)7.4.1煤气作业分类 (67)7.4.1.1煤气作业注意事项 (67)7.4.1.2煤气爆炸事故树分析 (67)7.4.1.3煤气燃爆事故树和成功树的建立 (68)7.4.1.4最小割集计算 (68)7.4.1.5结构重要度分析 (68)7.4.1.6分析结论 (68)7.4.1.7预防措施 (69)7.4.2涂装作业 (69)7.4.2.1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69)7.4.2.2预防措施 (70)7.5设备和设施安全评价单元存在的问题 (74)7.6评价分析与单元小结 (75)8 总体分析与评价 (76)8.1企业危险等级 (76)8.2安全评价得分 (77)9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78)9.1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的对策措施与建议 (78)9.2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78)9.3事故预防的安全技术措施 (80)9.3.1预防建筑物地基湿陷的安全技术措施 (80)9.3.2预防煤气中毒的安全技术措施 (81)9.3.3预防铁水爆炸的安全技术措施 (81)9.3.4预防炉底烧穿的安全技术措施 (82)10 安全现状评价结论 (83)附件1 概述1.1安全现状评价的目的安全现状评价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在系统生命周期内的生产运行期,通过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设施、设备实际运行状况及安全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及其危险度的评价,查找系统运行中存在的事故隐患并判定其危险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使系统在运行期内的安全风险控制在安全、合理的程度内。

安全现状评价是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或者生产经营单位的要求进行的,应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基础管理和生产系统设施、设备、装臵及贮存、运输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安全评价。

主要内容包括:1)收集评价所需的信息资料,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2)对于可能造成重大后果的事故隐患,采用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事故模拟,预测极端情况下事故的影响范围、最大损失以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概率,给出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3)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根据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进行整改优先度排序;4)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生产经营单位应将安全现状评价的结果纳入其事故隐患整改计划和安全管理制度,并按计划加以实施和检查。

本次安全现状评价是对某冶铸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V法铸造生产线(一期)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从而验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预防与遏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冲天炉垮塌、铁水爆炸、电气火灾、爆炸、机械伤害、灼烫、触电、坠落、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确保生产系统的安全运行,促进被评价单位此项工作持续改进,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2安全现状评价的原则•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第4.2.2.5条规定了安全评价遵循的原则:安全评价机构、安全评价人员应科学、客观、公正、独立地开展安全评价。

1.3安全现状评价的范围本次安全现状评价主要是对某冶铸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V法铸造生产线(一期)进行现状评价。

本次安全现状评价的范围主要包括:(1)项目的选址、周边环境和总平面布臵。

(2)安全生产基础管理。

(3)重大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配套的公用工程及特种设备、消防系统等。

(5)项目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卫生防范措施。

(6)辨识与分析评价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7)冲天炉工艺装臵、设备、设施。

(8)造型及浇注工艺装臵、设备、设施。

(9)清理工序工艺装臵、设备、设施。

(10)常规安全防护设施。

1.4安全现状评价的程序按照•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和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现状评价的相关规定要求,制定本次安全现状评价的程序。

本次安全现状评价的主要程序包括:前期准备;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风险管理对策措施及建议;做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编制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等。

安全评价的基本程序流程见表1.4。

表1.4安全现状评价程序框图1.5安全现状评价的依据1.5.1安全现状评价的直接依据(1)某冶铸有限公司出具的•安全评价委托书‣。

(2)某冶铸有限公司与临汾天平安全技术评价有限公司签订的•安全评价委托合同书‣。

1.5.2安全现状评价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七十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主席令第二十八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六十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第六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国家主席令第四十二号);(6)•某省安全生产条例‣(2007年12月20日某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7)•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8)•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49号);(9)•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10)•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11)•关于印发†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和†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的通知‣(安监管管二字[2005]11号);(1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0号);(13)•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14)•关于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13号);(15)•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0号);(17)•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原国家劳动部劳部发…1995‟56号);(18)•职业病目录‣(原卫生部、劳动保障部卫法监发…2002‟108号);(19)•关于在全市机械、轻工、纺织、电力、贸易、烟草等行业开展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临安监发…2008‟129号);(20)•关于印发全市非煤矿山、尾矿库、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第三阶段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临安监发…2009‟80号)。

1.5.3安全现状评价的技术性标准依据(1)•机械安全基本概念设计通则‣(ISO/TR12100.2-1992)、(EN292-2.1991);(2)•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4)•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5)•金属切削机床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GB15760-1995);(6)•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1991);(7)•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85);(8)•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1994);(9)•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10)•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11)•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12)•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4)•建筑灭火器配臵设计规范‣(GB50140-2005);(1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7)•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18)•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19)•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2008);(2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23)•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煤尘卫生标准‣(GB16248-1996);(2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25)•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2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27)•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28•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29)•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1-1993);(30)•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2-1993);(31)•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1993);(32)•固定式工业钢平台‣(GB4053.4-1983);(33)•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1983);(34)•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1993);(35)•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36)•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4064-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