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调研考试学科质量分析表

合集下载

2015学年度中学质量分析报告

2015学年度中学质量分析报告

我校质量分析报告概述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我学七、八年级共有4554人参加义务教育阶段质量监测。

通过对整体答题情况和各学科考生水平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一、总体情况全校考生总成绩略呈正偏态分布,低分段人数多于高分段人数,且两端的人数较少,大部分学生属于中等水平。

其中,七、八年级英语卷的平均得分率最低,仅4.348%和1.1818%,难度较高;七年级语文卷的平均得分率最高,但也只有37.68%;其余科目的得分率均在0.4左右。

整体偏难。

八年级生物的平均得分率最高,但也只有39.09%;其余科目的得分率均在0.3左右。

整体偏难,在达标情况上,数学、英语几乎没有达到优秀的考生,除语文、生物外,其他科目的及格率均小于37%,及格率太低;数学和英语的低分率均较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方面需要控制学生的流失,一方面需要狠抓初中的教学水平。

在各乡镇中学方面,我校的整体水平偏上,但其在英语科目上水平较弱;需要提升。

二、学科分析1、七年级语文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我校七年级参测语文科目的学生共138人,语文卷满分100分,最高为86分,考生分数整体呈正偏态分布,人数分布较集中的分数段为40-70分,占到了总人数的64.5%,60分以上(及格水平)的学生占到了37.68%,对于学期考试,该卷整体难度适中。

我校在语文科上七年级的平均分差异偏大,最高平均分与最低平均分相差84分.优秀率为0%,我校的良好率为1.15%,2、七年级数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我校七年级参测数学科目的学生共137人,数学卷满分100分,最高为85分,考生分数整体呈正偏态分布,人数分布较集中的分数段为40分以下,占到了总人数的76.8%,60分以上(及格水平)的学生占到了10.14%,对于学期考试,该卷整体难度适中。

我校在数学科上七年级的平均分差异偏大,最高平均分与最低平均分相差82分.优秀率为0%,我校的良好率为2.17%。

二年级数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质量分析成绩统计表

二年级数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质量分析成绩统计表

小学数学学科二年级期末质量检测分析表学校(章)2015年7月1日班级考试人数A等标准A等率达标标准达标率得分率2.1 52 90 82.69% 60 100% 93.14% 2.2 55 9089.1% 60 100% 94.65% 2.3 54 9090.74% 60 100% 94.9% 2.4 51 9084.31% 60 100% 92% 合计212 90 86.71% 60 100% 93.67%试题质量分析本次期末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抓住了本年级本册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以及数学能力的检测,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本学期是二年级的第二学期,学生对数学概念还待进一步延伸,出题时应避免出现偏题难题,应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

总体而言,本次试卷难度适宜,题量适中,且题型设计很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符合教学要求,和教材做到了很好的衔接,是一份很不错的试卷。

错题分析1.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

部分同学口算能力较差,审题不扎实,比如:“280-230=250”或“280-230=500”等;列竖式计算的题目出错较多,尤其是连加连加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在连续借两次数位时,部分学生容易混淆;学生的验算意识不够强,部分同学不会运用验算自我检查试卷。

2.万以内数的读写。

第一大题的第一小题:五千四百六十四写作:( ),部分同学未看完整数字,写成“5460”.3.万以内数的按顺序计数。

第一大题第二小题中与3070相邻的两个数,部分学生写成“3060和3070”,或在遇到进位时不知道如何按照顺序计数。

4.长度单位的应用。

如“大头针长约20()”,部分学生填写“厘米”。

5.绘制图形不规范。

部分学生未用直尺绘制图形。

6.两步解决问题。

如第六大题第一小题,部分同学不能清楚表达每一步的意义。

检测成绩分析按版块进行,包括A 等率达标率得分率待优生情况等本次考试四个班共212人参加考试,平均优等率是86.71%,其中三班的优等率是90.74%,一班和四班优等率较低,应引起任课老师足够重视。

学科考试质量分析表精品

学科考试质量分析表精品
学科考试质量分析(供参考)
试卷分析
难易度
区分度
信度
效度
一分三率
年级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差生率
备注
题型及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失分率高的题型
原因
各校突出的问题
改进的措施及建议
教师考试质量分析表(供参考)
任教
学科
任教班级
学生人数
各分数段学生人数








优秀率
后进







90
|
100
80
|
89
70
|
学校学科组长考试质量分析表(供参考)
试卷分析
难易度
区分度
信度
效度
一分三率
年级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差生率
备注
题型及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失分率高的题型
原因
各年级突出问题
改进的措施及建议
7960Biblioteka |6950
|
59
40
|
49
40以下
试卷内容分析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教学改进措施
注:试卷内容分析从试卷的难度、效度、信度、区分度及题型走向、试题来源、课标要求、整体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学生答题情况主要从失分较高的题型深入分析,找出根源;改进措施一定要针对试卷内容分析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采取针对性有效措施。

2015学年上学期 八年级英语学科试卷质量分析表

2015学年上学期 八年级英语学科试卷质量分析表

22.5
31%
本大题共15个小题,其中第8题、第13题稍有难度,其它各题都是基础的基础,总体失分原因是:短语和单词背的不够熟练以及。主要失分题:8.12.13.20题;部分考生有漏选现象。加强短语和单词的背诵与应用教学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30
21%
阅读理解质量分析:满分30,6-20的居多,最高24分,读审题不认真,态度不端正,不少同学判断正误都填ABCD,55-65题做得相对较好,判断正误失分多
4、循序渐进,加强训练,提高写作技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按“句---段---篇”的训练程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平时的训练时,要分阶段进行,有内容,有侧重。要学生学会谋篇布局的能力,找准切入点。要学会互评作文。同时教师应加强辅导,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技巧,注意书写习惯,增强写作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7.5
16%
书面表达部分中常见错误形式:
1.时态错误。a.时态混淆b.时态前后不一致c.主谓不一致
2.句子结构错误。
3.单词错误
4.不会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表达的能力较差;
5.思路不清晰。
6.语言的基本功不扎实,病句较多;
书写习惯不好,卷面不整洁。
三、学生答题主要优缺点
1、学校两极分化明显。因此如何有效地抑制两极分化,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的转化提高,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对大多数学校来说,任务依然艰巨。
2.试题的选材有一定的时代感和知识性,在选材中既注意了所选材料在题材和体裁上的多样性,又注意了所选材料的思想性和教育性。
3.试题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我们今后的英语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六、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英语老师要更好地把握《英语课程标准》对日常教学的指导。英语测试强化“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这一原则,基础知识的考查从注重语言形式转变为注重语言意义,并要求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其特定的含义,在情景设计上更加灵活和实用。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在注重语法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增加综合性与语境化的因素。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语言的应用价值。

14-15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表

14-15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表
三角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系列三角变换公式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0
13
18
空间直线位置关系;斜二测画法;证明位置关系,求线线角
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
6
15,16
22
直线与圆;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解无理方程,轨迹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
算法初步、计数原理、统计与概率
5,9
14
一、试题情况
1、本次试卷的突出特点是基础性和典型性,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数学素质,突出了主干知识,考查的是最基本的公式、最基本的方法。
2、本次试题难度为0.59,符合高考难度要求,题目不偏不怪,区分度较好,有较强的层次性。
二、试题考查的知识分布
主干知识
选择题题号
填空题题号
解答题题号
考查的知识点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18题:是立体几何题目,考查了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和两条异面直线成角的计算问题,提供的图形特殊,题目比较基本。学生平均得分在9分左右,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一是个别学生不会做角,二是推证位置关系时思路不清晰。后期复习中,一是要重视特殊平面图形性质的复习(如特殊三角形、特殊四边形以及圆的基本性质),二是要加强位置关系证明思路的培养和训练,三是强化立体几何位置关系证明的规范表述训练。
第20题:是数列题,主要考查了等差、等比数列的基本运算,涉及到了知数列的前n项和求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分组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题目比较基本。学生平均得分在8-9分,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一是在知数列的前n项和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时,忽视了n=1的讨论,二是分组后公差和公比求解错误,三是公式记忆不对。后期复习中,一是要加强对基本运算公式的记忆,二是加强常规方法的教学,三是要在学生易出错的知识点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湖北省武汉市2015届高三2月调考物理质量分析会报告

湖北省武汉市2015届高三2月调考物理质量分析会报告

(5)2014年——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定性了解
2015年——删除“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定性了解 ” (6)2013年——相对折射率不做考试要求 2014年——相对折射率做考试要求 2015年——删除“相对折射率做考试要求”
点 量 难度
二、注重考查物理学史
识记 理解 应用
三、以中等难度试题为主
33
vA
vA v v B
A B
vB
vA vA
A
vB
v
vB
C
C
两根弹簧串联
• 21、 (2014年浙江卷21题)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 两根弹簧如图1连接起来进行探究: (1)某次测量如图2所示,指针示数为 16.00 cm。
钩码数 LA LB
1 15.71 29.96
2 19.71 35.76
21046
10991
10996 11056 11007
政治
历史 地理 文综
48.59
38.99 46.31 133.79
89
81 90 242
0.49
0.39 0.46 0.45
0.34
0.34 0.36 0.30
14.59
13.75 14.76 37.15
67
57 66 182
1226
1179 1199 1153
40
33 41
17079
17006 17165
21
12 19
21100
21235 21080
理综
文科总分
语文 数学 英语
162.22
380.65
98.48 74.86 76.56
289

2015.7质量分析报告

2015.7质量分析报告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本学期的学生期末测试已经落下帷幕,我校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此次任务。

此次考试由教研室统一组织对一到五年级的语数英、科学、品社五门学科进行测试,另外对六年级的语数进行了抽测。

我校学生全员参与考试。

为保证我校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务处统一做了监考安排和阅卷安排,考试期间组织严密,并由校领导实施巡视,在考试期间没有发生学生违纪行为。

考试后分学科按指定地点进行阅卷,保证了批卷过程的严谨、认真。

考试后,各任课教师对本学科、本班学生的答题情况、成绩进行试卷分析,找出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落实改进的措施测试后的质量分析如同一面明镜,不仅显示了测试中学生知识掌握应用的情况,还反射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更让我们更为清醒地认识到——一份耕耘,换来一份欣喜的收获;一份付出,换来一份真诚的回报。

现对我校的各科成绩做如下分析汇报:一、试卷来源及试卷评价:本次考试的试卷由各旗直小学的一线权威教师分年级、分科目命的题,由教研员统一审题,纵观整个试卷,本期末测试卷是一份精心设计有价值的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期中测试卷相比,试卷题量、难易更为合理些。

有一定的层次性,分值分配合理,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归纳,能较全面的检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考试成绩分析:我将各班级的试卷,成绩,质量分析进行认真分析汇总、排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从各年级学科成绩统计结果看,大部分班级的各门学科都不错比期中考试成绩进步了很多,尤其是三二班的语文进步最多。

一二班、三一班、三二班的整体成绩较为突出,语数两科都高于旗直小学的均分,四一班的的数学成绩特别突出,高于旗直小学均分。

五年级的语文也很理想,四年级的语文在进步的基础上比较均衡。

尽管各班成绩都有进步,但也存在者这样的问题,不同学科之间差异较大。

如二年级的语文高于数学,三二班的语文高于三一班的很多,四年级的语文高于英语,六年级的语文高于数学很多。

2015年科学质量分析表

2015年科学质量分析表
关于试卷的建议
本次试卷难易程度适中,共有五大题型,填空、判断、选择、连线和简答。个人觉得,判断题和选择题的题量较少,简单题的题量过多。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特点。在科学的试卷方面,建议能主要考察学生的常识性问题,而不是专业理论题,那适合初高中生。
提高质量措施
1、认真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开好科学课,保证科学学科的课时。
2015年晋江市和森道实验小学五年级科学科质量分析表




100
99-90
89-85
84-80
79-70
69-60
59-50
49-40
40分
以下
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
最低分
及格率
%
优秀率
%
总分
人数
1
34
20
5
1
2
100
61
100%
87%
5460
备注
99.5统计在90—99分数段,以此类推
试卷分析
掌握较好的知识技能方法等
2、重视科学学科教学,配备科学教师,稳定科学教师师资,提高科学教师的地位,为科学教师创造发展空间。
3、改善科学课教学条件,建设实验功能室,配齐实验教学所需的器材。
4、关注生活经验,用好用活教材,注重“双基”落实,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5、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教师要精心预设每一节课,找准教学内容的重点,用活教学资源;注重情境教学,问题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本次调考试题,把准知识教学的难度和高度,在试题中对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要求,严格按照课标,着力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和应用能力,将试题内容考查目标与课标要求对号入座,做到知识不离课本,考查不超课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资料方面要重视课程标准和模拟试题
课程标准是处理教师“教”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要讲什么内容,讲到什么程度,依据就是课程标准。
研究两套模拟试题,在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我们教师的复习课,学生对知识的把握都能做到有的放矢。
3.课堂教学要体现新理念
课堂上教师要少讲、精讲,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自己归纳、自己表达,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训练表达能力,在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品质。
4、重视联系实际生活、突出化学应用能力的考查
试卷多处设置了实际应用问题,如第17、18、22、54题,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选择题答题情况:
1. 20题,24题,25题,26题,29题,30题做错的较多,这几道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学习运用能力和学习迁移能力。如:20题除去试剂中的杂质,不紧要求学生要对相关的化学反应非常熟悉,还要能够灵活的运用,24题考查学生的对相关知识点的衔接,既考查了元素的定义,又考查了原子的结构等。
4.强调规范,重视表述
答卷中反映出学生不会审题、字迹潦草、写错别字、化学式书写错或不规范、隐含在图示及表格中的信息不会引用、语言表达不规范等,可以在平时的作业训练及测试评讲中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注意科学性和规范化,以减少答题的失误,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1、立足基础,注重对化学理论、概念、用语等的考查。考查下册内容居多。
全卷立足基础,涉及的知识面广,较好地考查了两个变化、身边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酸,碱,盐等),质量守恒定理、金属活动性、溶解度、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同时试卷还以基本要求为考查目的,考查了
2.其他的选择题相对基础,错误率相对较低。
二.填空题答题情况:
1.51题(1)小题:引起铁生锈的物质有哪些,多数学生只答了水或氧气,这实际属于基础题;(3)小题pH值部分学生大于或等于,这道题很巧妙的将上册氧气的性质和下册酸的性质联系起来,但其实也不难,可学生却容易出错;(4)小题的第二空错误较多,有的学生不会算,有的是粗心,将溶质的质量看成了溶液的质量。
四.计算题答题情况
56题得分率低,大多数学生不会做,不会分析题找不出化学方程式中二氧化碳的质量。






通过此次考试的分析,发现学生基础不够扎实,对酸碱盐以及金属的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但时间很紧,需要理清的知识点很多,需要记忆的更多,各种资料满天飞,借此我的建议是:
1.夯实基础
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如:基本概念,化学用语,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酸碱盐的性质知识点还需加强。
2015届调研考试学科质量分析表
学科:化学(一,六,七,八大题17至54题)(31至50题除外)时间:2015年4月30日
项目
内容






此次调研考试题的命题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严格按照《考试说明》要求的命题模式,保持题型结构稳定,有利于推进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改革和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能力。
2、注重灵活运用知识和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卷创设探究思维空间,让学生进行探究,如第20、23、24、25、27、29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的能力;第53、54题具有探索性,有利于考查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析、探求、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3、重视阅读理解、获取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
从文字、图像、数据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新课程特别强调的,如第51,53,54,56题等,较好地实现了对这方面能力的考查,强调了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要求。
2.52题(2)小题: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太多,错误情况有化学式书写错误,忘记打上沉淀符号或气体符号和配平:(3)小题普遍只选一个答案
三.推断与探究题答题情况
1.53题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属于难题,所以这道题的得分率不高。需要学生把各种物质的化学式都推出来,后面的题才能做出来。
2.54题【实验探究】中稀硫酸写成稀盐酸,【评价反思】(1)小题学生答不全或不会答;(2)小题化学方程式不会书写,或化学式书写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