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校史示意图
中国海洋大学校史

中国海洋大学历史沿革私立青岛大学
1924年8月,直系军
阀要员、青岛胶澳商埠
督办高恩洪创办私立
青岛大学,校址为德国
侵占青岛后所建的俾
(私立青岛大学校门)
斯麦兵营,设工商二
科,1928年5月停办。
国立青岛大学
1929年,南京国民政
府教育部决定在原私
立青岛大学校址筹建
国立青岛大学,并在济
南分设实习工厂和农
业试验场。
1930年4
月国立青岛大学正式
(国立青岛大学时期校门)
成立,任命杨振声为校
长,设文、理两个学院。
国立山东大学
1932年9月,南京国
民政府将国立青岛大
学改为国立山东大学,
任命赵太侔为校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后,国立山东大学奉命
迁往安徽安庆,不久又
迁往四川万县,在青岛
(国立山东大学校门)只留下校产保管委员
会。
抗战胜利后,1946
年国立山东大学在青
岛复校。
山东大学
1951年3月,位于济
南的华东大学迁至青。
开展爱校荣校实践活动2000

开展爱校荣校实践活动2000今年,是xxxx大学建校97周年。
为进一步加强校史校情教育,充分激发学生的爱校情怀和荣校热情,引导学生以奋斗的姿态担当伟大复兴使命,xxxxxx 积极响应学校号召,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中国xxxx校史馆,举办校园摄影大赛、朗诵大赛、歌曲大赛,召开校园发展学生研讨会等方式,深入开展“我与海大同发展我与新时代共奋进”爱校荣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xxxx学院校史馆参观活动11月4日下午xxxx学院中国xxxx校史馆参观活动在崂山校区校史馆举办。
学院2021级部分本科生、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班主任、辅导员助理杜思懿担任领队。
学生们到达中国xxxx校史馆后,首先进行了自由参观,对校史馆中的陈列展品及校史故事进行了初步了解。
随后,在校史馆专业讲解人员的带领下,学生们更加仔细地对中国xxxx校史进行了学习。
学生们详细地了解到中国xxxx自1924年建校以来经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山东xxxx、青岛xxxx、中国xxxx时期已走过97年的辉煌历程,期间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培育出众多栋梁人才。
接下来,学生们参观了东方红二号和东方红三号模型,讲解人员为大家讲述了中国xxxx建设与改革过程、学科体系调整与规划、本科生、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等校史知识,使学生们更加坚信,在一代又一代海大人的不懈努力下,中国xxxx将拥有更加辉煌的发展前景。
活动最后,学生们与讲解人员进行了充分交流,讲解人员对大家提出的疑问一一耐心进行解答。
海洋生命学院第一届“海大菁心吾爱吾校”校园发展学生Workshop11月7日晚,由海洋生命学院团委主办,海洋生命学院学生会承办的一届“海大菁心吾爱吾校”校园发展学生Workshop通过线上会议方式举行,学院学生兼职辅导员代表、学生兼职团干部代表、学生团、班骨干代表、学生组织、社团负责人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学院辅导员xxx主持。
青岛高校的前世今生

青岛公办高校的前世今生要开学了,这几天在火车站这片儿老是能看到大批拖着大大的行李箱,由至少一名家长陪同来报到的新大学生。
家里将近有十年左右没有孩子参加高考,所以对高考和高校不怎么关注。
这两天跟朋友说道起来,仔细数数,原来被认为高校贫乏的青岛,居然也在快速成长为一个高等教育的重要地区。
不过受制于整个山东省的高等教育比较羸弱的现实,青岛再怎么扑腾,也闹不起太大的动静来,但对比于前些年的青岛自身来说,这些年来,青岛的高校发展算是很突飞猛进了。
略微查了查资料,好像目前的驻青高校数量在30所以上,当然,这里面是各种的鱼龙混杂,如果用“公办”和“本科”这两条死标准来筛选,这个数字一下子就会缩减成8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大学。
要说起青岛现在这些大学跟青岛的渊源,错综复杂。
在青岛的时间超过半个世纪以上的,未必是青岛亲生的,比如青岛科技大学;而要杀进青岛来的外来户,却是数十年前的青岛之子,比如山东大学。
在这里不是想说青岛高校的历史,我感兴趣的是当下这8所公办本科高校在青岛的地理分布,一一列出来,还是很有意思的,能从这个侧面反映出青岛发展的趋势出来。
说青岛高校的发展,就得先说说青岛自身的发展。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青岛开始了城市规模大扩张的历程,先是东部大开发,再是崂山和城阳的发展,然后是胶州湾西海岸的发展成了重中之重,现在又在向青岛的县级市推进。
从青岛高校的发展来看,也契合着这个节奏1.青岛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高校,全都都在94年区划之前的老城区里,这包括:当时的青岛海大,在鱼山和青岛山的山坳里;当时的青岛建工学院(青理工),在抚顺路东头;当时的青岛化工学院(青科大),在郑州路西头;当时的青岛医学院(青大前身之一),在黄台路西头;当时的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大前身之一),在抚顺路西头。
这大致上就是青岛还没有大发展之前的高校格局,用红色字体表示。
青岛理工大学校园地图

青岛理工大学校园地图青岛理工大学有3个校区,分别为市北校区、黄岛校区、临沂校区,市北校区地址为青岛市市北区抚顺路11号、黄岛校区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嘉陵江路777号、临沂校区地址为临沂市费县经济开发区东外环1号。
北校区1、地址:青岛市市北区抚顺路11号2、邮编:2660333、相邻街道:东临山东路,南院与北院中间为抚顺路。
4、校区周围环境:位于青岛市市北区,靠近市北区家乐福、延吉路万达等购物中心,较为热闹繁华。
图片来源于:百度地图黄岛校区青岛理工大学黄岛校区位于开发区长江中路黄金地段,校区前临滨海大道,占地600余亩,约146.30万平方米,设四方、黄岛、费县三个校区。
而新的校区建成后将逐步实现学校主校区逐步西移的发展规划,尤其等学校二期建设好后。
图片来源于:百度地图临沂校区临沂校区现占地700亩,建筑面积15.46万平方米,设有临沂市工程结构防灾减灾与防护技术重点实验室、临沂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治理重点实验室、临沂市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等7项市级及以上科研平台,电子图书和网络数据全部共享校本部图书馆资源。
为提升办学规模和层次,校区正在建设位于临沂市主城区的新校区。
临沂校区设有5个教学系(部)、11个职能部门,开设土木建筑类、机械电子类、管理工程类本科专业16个、专科专业15个,均为青岛理工大学优势专业。
图片来源于:百度地图校内公共设施学校分南北校区南校区主要有科技楼、科技广场、图书馆、教学楼、建筑馆、实验室、操场等。
北院则是生活区,有1—4号公寓楼以及食堂、澡堂、礼堂兼电影院。
而在山东路上还有宏业公寓,给一部分专业的同学提供住宿。
1、图书科技大楼青岛理工大学的图书馆环境还是很不错的,规模也不算小;图书馆馆舍总面积达18900平方米,阅览座位达到2400多个。
在里面自习时间很惬意的事情,而且青岛理工大的自习室众多,图书馆也不是特别挤。
每次看到有的学校学生早起去图书馆排十几米的队,我都心里得意的想着:为啥一定要去图书馆,咱们自习室这么多!!!图书馆里面桌子和椅子都很大,坐起来很舒服,所以通常情况下,图书馆自习的人都不少。
青山翠谷中的“红顶、黄墙……”——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山地校园规划设计.doc

青山翠谷中的“红顶、黄墙……”——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山地校园规划设计摘要:通过对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新校区山地地形分析,阐述了崂山校区山地校园规划设计手法: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同时建筑传承学校历史文脉-“红顶、黄墙”,从而规划设计出富有特色的山地校园。
关键词:崂山校区;山地校园;规划设计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opographic factors on the newcampus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in Laoshan mountain,the planning scheme is discussed. The style of the newcampus is a typical mountain campus of originality. On one hand, the buildings are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which based on the feature of the mountains, and distributed in groups, on the other hand the new campus has the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ld campus: red roof and yellow wall.Key Words: Laoshan mountain, campus, planning and design中图分类号:TU984.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422(2006)03-0008-04随着“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进入了一个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致使高校教学资源出现超负荷运转,高校不得不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来适应不断扩大的办学规模趋势。
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环境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以培养人才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这些新理念影响着校园建设与规划,高校也为建设特色大学、品牌大学寻求新途径。
凝固的历史——市南区的文化地图

凝固的历史060——市南区的文化地图青岛的政治中心1897年青岛开埠后,德国殖民当局的所有行政司法等机关,比如德国胶澳总督府、胶澳帝国法院、胶澳警察局等都设在市南区所在的欧人区。
当时,青岛是一座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城市,许多国家都在青岛设立领事馆。
建国前有英国、美国、俄国、法国、丹麦、挪威、瑞典等十多个国家在青岛设立领事馆或总领事馆,这些外国驻华机构绝大多数位于市南。
沂水路因为曾经有英、美等多国领事馆在这条路上,还被称为领事馆一条街。
从1949年到1992年,位于市南区沂水路11号的胶澳总督府旧址曾作为青岛市政府办公大楼使用。
青岛的经济中心上世纪初,市南区集中了青岛最重要而且数量最多的商业企业。
比如掌握山东腹地经济命脉的德华山东路矿公司、全权代理汉美轮船业务的亨宝公司、德国最大洋行之一的礼和洋行、专门经销西药的医药商店。
对青岛经济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青岛总商会、三江会馆、工商学会等也都在市南。
大量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中外商行在市南扎堆,春和楼、谦祥益、盛锡福、亨得利等诸多中华老字号商家鳞次栉比。
上世纪30年代兴起的银町大厦、百货公司等也在市南拉开了青岛现代商业的大幕,东海饭店等现代化酒店最早出现在市南,以国货公司为代表的华商发动的国货运动风起云涌,这些统统将中山路造就为青岛最早的商圈和商业中心。
金融方面,早在德占时期,代表外资实力的德华银行和华资利益的谦顺银号就已经扎根在市南。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大陆银行,东莱银行,金城银行、明华银行、青岛地方银行等十多家中资银行在中山路开设,形成了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资本引擎,同时大大带动了青岛民族工业的腾飞。
青岛的文化中心1909年,市南出现了青岛第一座现代大学: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又称德华大学,位置就是今天的青岛铁路分局。
德华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所中外合办的高等学府,为青岛也为中国培养了大量人才。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在今天中国海洋大学校址成立,后改名国立山东大学。
民国二十三所教会大学踪迹

民国二十三所教会大学踪迹1、燕京大学(Yanching University)燕京大学在1952年被分拆,文、理部分科系并入北京大学、工程科系并入清华大学。
其校址即今天的北京大学主校园--燕园。
2、齐鲁大学(Cheeloo University)1952年9月,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齐鲁大学被解体撤销,其原有各个学院分别并入专业相同的专门学院——神学院和国学研究所撤销,文理学院所属系科,划归当时位于青岛的山东大学(今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和济南山东师范学院(今山东师范大学),经济系与山东会计专科学校组建山东财经学院(后并入上海财经学院,今山东经济学院与该山东财经学院无关),农业专科划归济南山东农学院(今山东农业大学),保留其医学院更名为山东医学院(2000年7月22日,根据国务院调整部属院校管理体制意见,与原山东大学、山东工业大学正式合并,组成新的山东大学),校址由山医接收,今为山东大学西校区。
3、金陵女子大学(Jinling College)1951年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即金陵女大)和金陵大学合并,1952年改为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改名南京师范大学)校址。
1980年代,吴贻芳推动金陵女子学院复校;1987年3月,依托南京师范大学正式成立金陵女子学院。
4、金陵大学(Jinling University)1951年9月,私立金陵大学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原金陵女子大学)合并为公立金陵大学。
1952年院系调整,金陵大学和原南京大学一部组成新的南京大学,新南京大学位于金大鼓楼岗校址。
金陵大学文理学院并入新南京大学。
金陵大学教育系、农学院、农学院林学系、理学院电机系、化工系等系科分出,和南京大学等有关大学相关院系组建了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学院(电机系在今东南大学,化工系在今南京工业大学)等校。
电影与广播专修科迁至北京组建电影学校(今北京电影学院)。
青岛各高校大学生入学宝典真攻略学姐眼里的青岛大学

东校区大多数新生都会分到东校区,位于青岛崂山区,从火车站坐321路公交车直达终点便是。
在这大多数里面的又大多数,在大二的时候就会搬到中心校区。
这是后话。
东校区是青岛大学最新的一个校区。
因为在我们09级还大一的时候,刚刚把某一栋教学楼改成了宿舍。
于是我终于有幸参观到一个宿舍12个人的壮烈情景。
当然,我说的这种情况是男生宿舍。
东校区对面是青大高职学院。
所以当你在学校的门口看见有类似不像学生的人进入也无需惊讶,这毕竟也是青大的组成部分。
因为东校区是新生报到的主要地点,所以一般稚嫩的面孔很常见。
另外不得不提的一点是,青岛科技大学距青大的东校区仅百米之遥。
所以纵然大多数学生都只是新生,但你们的生活并不孤单。
东校区图书馆是近几年新建,很是不错。
里面图书均是新进数目,一定会让热爱读书的同学大饱眼福。
最有特色的莫过于东校区的“水上餐厅”。
因其建于人工湖上而命名。
东校区的餐厅有一大一小两个。
大的三层,坐落于人工湖旁。
另外校门口有一个很大型的被同学们美其名曰“釜山国际美食城”的地方。
说成国际美食城,的确有些夸张,无非是很多摊贩凑到一起卖吃的给学生罢了。
内各种小吃主食饭菜都有,有减肥需求的同学们还是尽早放弃为妙。
餐厅旁边各种店也是一应俱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眼镜店,商场,鞋店等等。
虽然店面小了些但是满足学生的需求还是不成问题。
不过,先不要高兴得太早。
校内一应俱全也并非好事,用脑子想一想也会晓得,若是一出校门百米之内有类似的比较大的用品超市,还用的着在学校内部设立么?东校区地处稍微偏僻些,步行15分钟可到海边,但方圆几里除了学生没有多少市民(这里或许说村民好些)。
所以有很多奈不住寂寞的同学们想出来见证一下城市的繁华,于是大大方方地踏上321路公交车。
话说321路公交车快成神了,每次出车都挤得快要爆掉。
虽然5分钟一班,但学生可不止5分钟一车,特别是周末。
为什么321如此火爆?这里又可以小小郁闷一下,在东校区车站,只有两班公交车,一班321,一班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