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课件3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下历史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2024成都中考复习课件)

(2020·山西) 右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人民英雄纪 念碑。碑身正面的题词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底座 上的十幅浮雕(如金田起义、武昌起义、南昌起义、胜利 渡长江等)反映的史实见证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历程。 建立此碑的意义在于( C ) A.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精神,珍惜美好生活 D. 宣告中华民族以独立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政协会议在应征的数千件国旗图案中,对上海的曾
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图案进行修改,然后将它确定
为国旗图案。五星红旗象征全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
下的大团结。
国徽图案因应征的方案不够理想,便邀请专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另行设计。1950年6月,国徽审查小组确定了著名
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等人设计的国徽方案。国
新中国成立前,新政协筹备会向国内外发出了征集国歌词谱、国旗和国徽图案 的启事,得到热烈响应。著名画家徐悲鸿推荐以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曲《义 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这首歌的歌词为:“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 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 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 前进!前进!前进!进!”有人提出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否过 时,周恩来认为这首歌在历史上起过巨大的作用,尽管现在新中国成立了,但今后 还可能有战争,还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因此还要居安思危,还是用原词。这样, 政协会议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之前,将这首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 式将它定为国歌。
课本P4——相关史事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举行第一次全
【精品推荐】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新人教版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10.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我国的下列历史事件中,没有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是(
)
A.农业合作化 B.对手工业的改造
C
C.土地改革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1.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
)
A.新解放区 B.经济特区
A
C.少数民族地区
D.边远地区
封建剥削土地制度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1952年底 全国大陆完成土地改革 (除部分少数民族外)
1950冬 分批进行 土地改革
1950年 颁布《土地 改革法》
地主所有 农民所有
(土地私有制未变)
比较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
类
不同点
相同点
别
名 称
土地 地主阶级 占有者 与农民关系
)
D
9.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
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
A.新中国成立 C.稳定物价之战
B.土地改革的完成 D.西藏和平解放
B
所属级
贫农、中农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85.5
土地占有比 人口比重
重
45.2
92.1
土地占有比 重 91.4
改 4.法令及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革 5.具体做法:
6.成果: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
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7.意义:①②③
土地改革的原因 所占农村人口比例
占有土地比例
20-30%
90%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作业课件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3课 土地改革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 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的多余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地主兼营的 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不得没收。”由此可见,土地改 革的根本目的是(D )
A.消灭地主阶级,清算其历史罪行 B.使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C.有限保护地主,防止社会暴乱 D.促进经济恢复发展,巩固新生政权
3.1952年底完成土地改革后,广大农民获得的最重要的土地权益是( A ) A.土地所有权 B.土地使用权 C.土地管理权 D.土地经营权
4.下表是湖南省溆浦县在新中国成立初土地改革前后各阶级土地占有情况统计 表,从该表可以看出,溆浦县在土地改革中( C )
①地主阶级基本被消灭 ②富农利益得以完全保存 ③中农利益没有受到损害 ④贫农受益最大
8.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 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见了天”。材料表明土 地改革( A )
①得到农民的拥护 ②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实现了工业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背景篇——土地制度 深恶痛绝】 材料一 如图。 (1)材料一与新中国成立前的哪一经济制度有关?这一制度给新中国带来怎样的 影响?为此,党和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 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土地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B) A.彻底废除了中国2 000多年的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B.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 C.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D.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
第2课_新中国政权的巩固_课件

第一学习主题
第2 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1950年10月~1952年底
公安部部长罗瑞卿作镇压反革命的动员报告
第一学习主题
第2 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1951年2月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首恶者必办 胁从者不问 立功者受奖
川东匪首黄云卿被人民解放军剿匪部队捕获
第一学习主题
第2 课
第一学习主题
第2 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Biblioteka 第一学习主题第2 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新中国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中国 面临帝国主义的颠覆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破坏,共产党领导 人民进行了巩固政权的斗争,粉碎了敌人的进攻,稳定了国 家形势,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创造了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 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A
B
材料一: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 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材料二:它(抗美援朝战争)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 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①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抗美援朝战争
3、结果: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4、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 5、意义: 1、目的:为了满足广大人民对土地的要求
土地改革运动
2、时间:1950.6——1952年底 3、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意义
1、时间:1950.10——1952年底
八年级历史下册_第一单元第2课巩固新政权的措施中华书局版武春华[1]_3
![八年级历史下册_第一单元第2课巩固新政权的措施中华书局版武春华[1]_3](https://img.taocdn.com/s3/m/bc5bd10c10a6f524ccbf85c3.png)
C)
2、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运动取得的成果不包括 ( D)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巩固了人民政权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读下段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 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 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 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 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 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 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 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 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 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请回答:(14分) (1)材料一 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指什么?“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
思考与讨论
1950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 局会议上说:“我们认为应当参战, 必须参战,参战利益大,不参战损害 极大。”他这么说的根据是什么?
提示:美帝国主义出兵朝鲜并入侵我国 台湾海峡,对我国领土主权构成了严重 的威胁。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全是密 切相关的。要保证国家的安全与国内的 经济建设,就必须出兵朝鲜,保家卫国。
分得土地的农民兴高采烈
本课知识结构
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1953年7月,彭德怀 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到达朝鲜, 取得上甘岭等战役的胜利,战斗 英雄邱少云,黄继光等 意义: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 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950年6月,公布《中华人民 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 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1953 年春,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村基 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课件 (共39张PPT)

农民
所占农村 人口比例
10%
90%
占有土 地比例
20-30%
70-80%
农民长期遭受地主剥削的根源是什么?
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6月30日
1952年底,全国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历废制为中度除史满,地国意足1实主9土义广47行阶地:年大级农1法农0封民月大民建的纲对土剥》地削土所的地有土的制地要求(原因)
在目前敌人趁着我们严重的危 急,不予我们时间,如要继续 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则只靠 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 此危急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 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 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 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 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1950年10月1日,朝鲜党和政府领导人金日成紧 急致函毛泽东主席,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
1950年中美两国实力对照
中国
美国
钢产量 60万吨 8785万吨
原油产量 20万吨 2.6亿吨
发电量 45亿度 3880亿度
军舰吨位 4万
300万
军用飞机 60架
3.1万架
国民收入 150亿美元 2400亿美元
人均收入 24美元 1600美元
国防开支 10亿美元 150亿美元
①出兵: 困难? 后果? ②不出兵: 后果?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C.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召开
D.1956年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背景(军
事、政治、组织),目的,时间,地点? 4
(P3-4)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P4)4
3、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新中国成立的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巩固政权课件

土地改革
阅读(yuè dú )课本第一个小标 题“西藏和平解放” P8—9 正文,你看到了哪些关键历史 信息?请在课本上标记。
(5分钟)
2021/12/9
第三页,共二十一页。
精彩 回顾 (jīnɡ cǎi)
中国人民解放军如何(rúhé)解放西藏?
2021/12/9
第四页,共二十一页。
1951年10月,解放
军进驻(jìnzhù)拉萨,
西藏和平解放。
2021/12/9
第五页,共二十一页。
看图说 史 (tú shuō)
提示:
《填充图册》P4 1.新中国(zhōnɡ ɡuó)成立时,
是否
解放了全中国?对此, 解放军怎么做?1949
年又取得了哪些成效?
2.广东的解放是在新中
国成立前还是后?
3.地图上找到西藏,说 出西藏解放的时间。
第八页,共二十一页。
西藏和平(hépíng)解放纪念牌
2021/12/9
第九页,共二十一页。
阅读 与思考 (yuèdú)
1 .为什么要稳定物价?(背景:新中国成立初,
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
措施 2.为此,人民政府(rénmínzhèngfǔ)采取了什么
?
3.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2021/12/9
第十页,共二十一页。
三、事件: 土地改革
自主(zìzhǔ)与合作学习(P10—1
1.时间 : 1950、6—1952年底(niándǐ) 2.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tǔdì gǎigé)法》公布
3.结果 :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土地,获得经济利益的农 4.意义 :民占农业人口的60%—70%。
(1)摧毁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阅读(yuè dú )课本第一个小标 题“西藏和平解放” P8—9 正文,你看到了哪些关键历史 信息?请在课本上标记。
(5分钟)
2021/12/9
第三页,共二十一页。
精彩 回顾 (jīnɡ cǎi)
中国人民解放军如何(rúhé)解放西藏?
2021/12/9
第四页,共二十一页。
1951年10月,解放
军进驻(jìnzhù)拉萨,
西藏和平解放。
2021/12/9
第五页,共二十一页。
看图说 史 (tú shuō)
提示:
《填充图册》P4 1.新中国(zhōnɡ ɡuó)成立时,
是否
解放了全中国?对此, 解放军怎么做?1949
年又取得了哪些成效?
2.广东的解放是在新中
国成立前还是后?
3.地图上找到西藏,说 出西藏解放的时间。
第八页,共二十一页。
西藏和平(hépíng)解放纪念牌
2021/12/9
第九页,共二十一页。
阅读 与思考 (yuèdú)
1 .为什么要稳定物价?(背景:新中国成立初,
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
措施 2.为此,人民政府(rénmínzhèngfǔ)采取了什么
?
3.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2021/12/9
第十页,共二十一页。
三、事件: 土地改革
自主(zìzhǔ)与合作学习(P10—1
1.时间 : 1950、6—1952年底(niándǐ) 2.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tǔdì gǎigé)法》公布
3.结果 :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土地,获得经济利益的农 4.意义 :民占农业人口的60%—70%。
(1)摧毁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八下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p

课标 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
1.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
背景 2.美军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3.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目的 保家卫国
抗 时间 1950-1953年
美 指挥 彭德怀
援 战斗 邱少云、黄继光
朝 英雄
战
国内:抵御帝国主义侵略,捍卫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
国际: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大大提高了威望
争
。 人民政权
意义 巩固了
,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
知识拓展
不同时期与共产党有关的军队名称变化
国民革命军 工农革命军
1
1924—1927年 国民大革命时期
2
1927年 秋收起义
工农红军
3
1934—1936年 长征
八路军 新四军
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形式,仍是私有制。)
革
1.彻底摧毁了我国2000多年的 封建土地制度 ,消灭了地主阶级
历史 意义
;
土地
2.农民翻了新身生,的得人到民了政土权地,成为_______的恢主复人和;发展
3工.巩业固化了建设
,农业生产得到______________,为国家的
国的 国际 壮大了_世__界___民__主__和___平__和__社___会__主__义__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 成立 意义 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内涵:结束了_被__奴__役___的命运,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 家,人民__当__家__作___主___,成为_国__家_____的主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中方面和“联合国军”代表正式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1953年7月
在他所著的回忆录 《从多瑙河到鸭绿 江》中说:“我是
历史上第一个在没
有胜利的停战协定
上签字的美军司令
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 拉克在协定上签字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朝军民结下了血肉情 谊。图为朝鲜人民热烈欢送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彭德怀
邱少云:宁愿被烈火 吞噬也严守潜伏纪律!
黄继光:用胸膛堵住 敌人的机枪射口!
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
在描述松鼓峰战役时写到: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 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 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 前面…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敌人占领了 山头,勇士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烈士们的遗体, 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 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 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 ,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 ,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 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 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关系
相同点
产品分配
封建 土地 所有制
农民 土地 所有制
地主阶级占 有绝大部分 劳动成果
农民
地主阶级 和农民一样 参加劳动
农民自己 占有 劳动成果
土 地 归 私 人 所 有
经济上整顿经济秩序; 军事上抗美援朝; 政治上土地改革
1952年底,顺利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和发展的任务。
意义:为全国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向工业化目标奋进奠定了基础!
二、抗美援朝
美军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
美国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巡逻,干涉中国内政.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毅然作出
的重大战略决策。
中国政府出兵朝鲜的原因:
①美国侵略朝鲜,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唇齿相 依,我们不能坐视弱小邻国受强国欺凌; ②美帝国主义采取了一系列扼杀新中国的举措, 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③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第2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
国民党政府逃往台湾时,卷去了大陆的金
银和外汇。据统计,从1948年冬天开始,蒋
介石从原中央银行运往台湾的黄金有227.5
万两,银元有1520万元,还有外汇1537万美
元(存在美国联邦银行的)。当时的黄金价格是
每盎司(两)35美元。以上三笔共值10.35亿美
元,相当于现在105.5亿美元。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 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 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 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 业化开辟道路。
1950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 革法》颁布
土改中农民在拔除地主立的界碑
土改中农民在丈量土地
黑龙江勃利县农民从地主家牵 着骡马高兴而归。
四川某地农民斗地主
1.旧中国,农民长期遭受地主剥削的根源是什么? 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2.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必要性是什么? ①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是继续完成民 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②巩固新生政权、发展经济的需要(封建土地 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 ③新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领土 回改 分中 到农 的民 农兴 具高 采 烈
难点探究
土地改革的意义
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 度, 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主人; ③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 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人民政权,为 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类 别 名 称
不同点
土地 占有者 地主 阶级 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
紧迫性:经济秩序混乱,既影响人民生活, 又防碍恢复生产,更有损人民政府的威信 和政权基础。 艰难性: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后,党 和政府还缺乏管理城市、管理经济的经验。
产品
历史最高年产 1949年产量 1952年产 整顿经济秩序的措施: 量(万吨) 量 钢 92 15.8 135 1、严厉打击银元投机;(银元之战) 煤 6200 3200 6649 2、平抑物价;(米棉之战) 粮 15000 11318 16392 3 、统一全国财政经济; 棉 84.9 44.4 130.4
彭德怀说:“西方侵略 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 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 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 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政治上:巩固了年轻的共和国政权 经济上:为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 和平环境 外交上: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思想上: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合作探究 师生互动
三、土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