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课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课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课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细胞课时一:细胞的基本单位教学目标- 了解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学重点-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学准备- 课本- 图片或模型展示不同类型的细胞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如“我们的身体是由什么构成的?”2. 展示细胞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不同类型的细胞。

3. 向学生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4. 解释细胞的功能,例如细胞膜的作用是包裹和保护细胞。

5.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例如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差异。

6.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

教学延伸- 请学生自行查找并报告一种特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作业完成课后题第1、2、3题。

课时二:细胞的各种结构教学目标- 了解细胞的各种结构和功能- 掌握细胞器的名称和作用教学重点- 掌握细胞器的名称和作用教学准备- 课本- 图片或模型展示细胞器教学过程1. 导入:复上节课所学的细胞基本结构。

2. 向学生展示细胞器的图片或模型,并介绍各种细胞器的名称和作用,如细胞质、线粒体、高尔基体等。

3. 解释细胞器的功能,例如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

4. 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不同细胞器在细胞中的位置和形态。

5.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例如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

6.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与学生分享关于细胞器的有趣事实。

教学延伸- 请学生自行查找并报告一个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作业完成课后题第4、5、6题。

第二单元:遗传与进化(继续编写其他课时的教案)...(继续完善其他单元和课时的教案)总结本教案包含了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课的全部内容,旨在帮助教师有效教授该课程,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的基本知识。

课程内容覆盖细胞、遗传与进化等重要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拓展,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 掌握基本的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实验内容1. 第一章: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1.1 实验材料:洋葱表皮、显微镜1.2 实验步骤:制作洋葱表皮切片,观察植物细胞结构。

2. 第二章: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2.1 实验材料:口腔上皮细胞、载玻片、盖玻片、染色剂2.2 实验步骤: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制作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3. 第三章:观察酵母菌的发酵现象3.1 实验材料:酵母菌、葡萄糖、显微镜3.2 实验步骤:培养酵母菌,观察酵母菌的发酵现象。

4. 第四章: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4.1 实验材料:植物叶片、载玻片、盖玻片、染色剂4.2 实验步骤: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结构。

5. 第五章:探究种子呼吸作用5.1 实验材料:种子、水、澄清石灰水5.2 实验步骤:观察种子的呼吸作用,验证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

三、实验要求1. 学生必须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

2. 学生要爱护实验器材,实验完毕后及时归还。

3. 学生应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记录。

4. 学生需在实验报告中写出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四、实验评价1. 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2. 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五、实验时间安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2课时3. 第三章:1课时4. 第四章:2课时5. 第五章:2课时六、第六章:探究光合作用的原理6.1 实验材料:绿色植物叶片、黑纸片、透明塑料袋、光照设备、二氧化碳气体6.2 实验步骤:将绿色植物叶片的一部分遮光,用塑料袋封闭,观察光照和遮光部位的气体变化,验证光合作用的原理。

七、第七章:制作人体骨架模型7.1 实验材料:人体骨架模型材料、工具7.2 实验步骤:按照骨骼结构,组装人体骨架模型,加深对骨骼结构的理解。

八、第八章:观察动物的解剖结构8.1 实验材料:动物尸体、解剖工具8.2 实验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剖动物尸体,观察其内部器官和结构。

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

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

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精选5篇】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调查方案、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会做调查记录,同时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描述部分所调查生物的特征三、课前准备:帮助学生分组,确定调查范围。

了解要调查的生物状况,并查找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把全班同学分成八个小组,选出小组长,说明本节调查课的目的,步骤,各小组自由选择调查范围(不可在教学区)然后汇报到老师处,每小组长把组员的名单交到老师处。

强调调查范围的要求是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2、注意事项:如安全、不伤害动植物、不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等。

应特别关注一些小生物。

如树皮上、草丛中的小生物和天空中飞行的生物。

3、据报告册P2~3内容进行调查,并及时记录,布置作业是星期四交齐。

4、纪律要求:出入教室不可吵,不可影响其他班同学。

各小组提前十分钟回到教室,各小组要跟老师对好时间,要求本小组长组织好纪律。

5、利用下课前十分钟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调查的生物,(可按P9的分类方法)并对个别小组作出表扬。

总结本节课全班同学的表现。

(问题:1、你们组调查了多少种生物?2、你们是按什么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的?分多少类?各多少种?每类选1-2种生物,说说它们的生活环境?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学目标①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③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④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难点和重点重点:①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课前准备学生:各小组准备鼠妇10~16只,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或透明本夹),表,笔,一份实验报告用表。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案演示教学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案演示教学
实验步骤
1、取一条活蚯蚓,观察它的体形,注意观察它身体是否分节。辨认蚯蚓的前端,数数从蚯蚓的前端到环节共有多少节。
2、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右到前触摸蚯蚓腹面,你有什么感觉?用放大镜观察,你会发现蚯蚓的大多数体节都有一圈或几圈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朝向身体的后方。
3、将蚯蚓放在粗纸上,观察它的运动,注意身体的粗细及长短的变化。
实验步骤
1、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就能看到一个个椭圆形的细胞,细胞中有明显的液泡,这就是酵母菌。
2、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有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应观察到的现象
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实验结论
认识了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
一(孔)石桥一(只)船一(颗)枣一(把)伞重—轻圆—扁东—西生—死胖—瘦头—尾宽—窄美—丑进—出臭—香1、本册要求背诵的课文如下:金川初中生物实验教案
人字头:全、会、合()月()日是元旦节。()月()日是中秋节。实验名称
观察蚯蚓(书上9页)
实验目的
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
实验器材
活蚯蚓(自备)、粗纸、棉球、放大镜。
1、
2、又细又长又白又胖又唱又跳又紫又亮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白糖和一小包酵母进行搅拌。
3、将这个杯子中的液体倒入透明的矿泉水瓶内再往瓶子里加一些温开水。
4、
5、空—满干—湿今—古闲—忙天—地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窗台上,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
例一、青+(虫)=蜻赶—干=(走)长长的小路了不起的创举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4)、()一边()一边()。应观察到的现象

(202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202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完整版

比较法
数学模型法
通过对不同物种或不同环境下的动物行为 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行为适应性和进化 意义。
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建立动物行为 模型,模拟其行为过程并预测其行为结果 。
2024/3/26
14
04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2024/3/26
15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藻类植物
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 ,无根、茎、叶的分化
推广生态教育
通过生态教育,提高公众对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意 识,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事 业的发展。
2024/3/26
21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
2024/3/26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等 自然资源,满足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伦理问题
涉及生命尊严、人类生殖、基因 歧视等方面的伦理问题,如克隆
人、设计婴儿等。
2024/3/26
法律问题
涉及专利保护、生物安全、消费者 权益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如基因专 利、转基因食品标识等。
社会问题
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 社会公正等方面的社会问题,如转 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物 技术的利益分配等。
2024/3/26
营养生长
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生长 和发育,为植物开花结果奠定 基础。
生殖生长
花芽分化、开花、传粉、受精 、结果等生殖过程,实现植物 的繁殖。
植物激素调节
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 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生 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

9
植物生长与发育的关系
2024/3/26
相互依赖
土壤

八年级上生物实验教案

八年级上生物实验教案

生物实验教案:观察植物的发芽和生长
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的发芽和生长过程;
2.观察植物发芽和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3.学会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总结。

教学资源:
种子(如:豌豆、葵花等)、盆栽土、透明盖、水、放大镜、毛笔和笔记本。

教学步骤:
1.导入(10分钟)
向学生简要介绍植物的发芽和生长过程,并询问学生他们对此的了解和观察经历。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测。

2.实验准备(15分钟)
将种子准备好,提供给学生不同的种子和盆栽土。

鼓励学生观察并选择他们想要研究的种子进行实验。

3.实验设计(15分钟)
学生设计自己的实验。

步骤可以包括:将种子种在盆栽土中,加适量的水,覆盖上透明盖,并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条件来观察植物的发芽和生长。

4.实施实验(30分钟)
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观察的结果。

指导学生使
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种子的发芽过程,记录每天的变化。

5.结果记录和分析(20分钟)
学生在笔记本上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

他们可以回答以下问题:哪种种子首先发芽?发芽后的植物生长的速度如何?光线、温度和水分是
否影响植物的发芽和生长?
6.总结和展示(10分钟)
学生展示他们的观察结果并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鼓励学
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7.拓展活动(15分钟)。

初中八上生物实验课教案

初中八上生物实验课教案

初中八上生物实验课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和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材料】水稻苗、瓶装蛋白质溶液、试管、酒精灯、密闭容器、水、蓝色溴苯酚溶液
【实验步骤】
1. 将水稻苗放入密闭容器中,加入少量蓝色溴苯酚溶液。

2. 同时在容器中放入少量瓶装蛋白质溶液。

3. 使容器保持在阳光下照射10分钟。

4. 观察水稻苗叶片的变化,记录观察结果。

5. 使用试管进行CO2实验:在试管中装入少量水稻叶片,倒入酒精灯燃烧所释放出的氧气,观察水稻叶片颜色的变化。

6. 结束实验并讨论实验结果。

【实验内容】
1. 光合作用是植物中的一种重要的生理过程,通过进行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利用光能合成
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2.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使用CO2和水,同时放出氧气。

3. 实验中可以观察到水稻叶片的颜色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质。

【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
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对植物的生理过程有更深入的理解和
认识。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八上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八上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八上
学习目标:
1. 了解细胞分裂的意义和过程。

2. 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

3. 能够描述细胞分裂的各个阶段及其特点。

重点难点:
1. 细胞分裂的过程和重要性。

2.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

教学准备:
1. 教材《生物(八年级上册)》;
2. 实验器材:显微镜、玉米根尖等;
3. 复印好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简单介绍细胞和其重要性,引出细胞分裂的主题。

二、讲解细胞分裂的意义和过程(15分钟)
1. 细胞分裂的意义;
2. 细胞分裂的过程: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三、展示有丝分裂显微镜实验(10分钟)
学生观察有丝分裂的显微镜实验,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

四、学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10分钟)
通过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让学生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

五、小组讨论与展示(15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展示自己对细胞分裂的理解,分享意见并相互学习。

六、练习与讲解(10分钟)
老师讲解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练习题作业,并要求学生预习下节课内容。

八、课堂小结(5分钟)
老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引导学生对细胞分裂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对细胞分裂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使学习更加生动和具有趣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用解剖针挑起少许长有孢子的菌丝,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注意观察菌丝有没有颜色,直立菌丝的顶端有没有扫帚状的结构,以及孢子的着生状态和颜色。
应观察到的现象
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实验结论Biblioteka 认识了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
实验结论
了解了蚯蚓的外部形态和运动。
金川初中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书上76页)
实验目的
认识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
实验器材
酵母菌培养液,培养皿中培养好的青霉,吸管,镊子,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放大镜,稀释的碘液,吸水纸。
实验步骤
1、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就能看到一个个椭圆形的细胞,细胞中有明显的液泡,这就是酵母菌。
3、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窗台上,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
应观察到的现象
瓶中的液体有气泡冒出,气球被胀大。
实验结论
了解了发酵的原理。
金川初中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
观察蚯蚓(书上9页)
实验目的
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
实验器材
活蚯蚓(自备)、粗纸、棉球、放大镜。
实验步骤
1、取一条活蚯蚓,观察它的体形,注意观察它身体是否分节。辨认蚯蚓的前端,数数从蚯蚓的前端到环节共有多少节。
2、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右到前触摸蚯蚓腹面,你有什么感觉?用放大镜观察,你会发现蚯蚓的大多数体节都有一圈或几圈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朝向身体的后方。
3、将蚯蚓放在粗纸上,观察它的运动,注意身体的粗细及长短的变化。
4、用手触摸蚯蚓的体表,看看是否有黏液。
应观察到的现象
蚯蚓的腹部有小突起(刚毛),在玻璃板上爬行慢,在纸板上爬行快。
2、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有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3、从培养皿中取一块长有青霉的橘子皮,垫上白纸,用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一条条直立生长的白色绒毛,这就是青霉的直立菌丝,菌丝的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的孢子。
八年级生物实验教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金川初中
2016.12.25
金川初中生物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
认识发酵的原理
实验器材
白糖,酵母,矿泉水瓶1个,温开水,玻璃杯。
实验步骤
1、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白糖和一小包酵母进行搅拌。
2、将这个杯子中的液体倒入透明的矿泉水瓶内再往瓶子里加一些温开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