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法律环境案例分析答案10-2

合集下载

环境法案例分析题

环境法案例分析题

一、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题,42题12分,43题8分,共20分)42、某化肥厂通过专用明渠向长江排放生产废水,渠道附近洼地有许多被当地农民承包的鱼塘。

1998年6月暴雨连天,加上汛期来临,上游洪水使江长猛涨,提外水面逐暂接近堤内地面,致使排污渠内废水自然入江受阻,漫溢流入鱼塘。

鱼塘承包人遂与化肥厂交涉,要求采取措施,阻止废水漫溢致鱼死亡。

化肥厂对此请求并未予理睬。

数日后鱼塘里出现死鱼现象。

于是鱼塘承包人联合向化肥厂提出排除废水侵害和赔偿死鱼损失请求,并报告当地环境保护部门,要求处理此污染纠纷。

化肥厂在鱼塘承包人提出赔偿请求后,立即在排污渠入江闸门处安装了两台大功率水泵,将废水扬高排入江中。

在环境保护部门处理纠纷期间,当地暴雨不断,长江洪峰多发,以至外洪内涝,排污渠与鱼塘水面连成了一片。

鱼塘里的鱼部分被大水冲走,剩下的也被废水呛死。

对此,鱼塘承包人要求化肥厂赔偿其全部财产损失。

化肥厂则以洪水、暴雨为不可抗力为由拒绝赔偿。

问:1、鱼塘承包人要求赔偿的全部财产损失可以包括哪些损失?2、化肥厂能否以不可抗力为由拒绝赔偿?为什么?43、1998年10月,杜某为了牟取暴利,窜入某自然保护区内猎捕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雪豹2只。

后杜某将捕杀的雪豹皮高价卖给了境外商李某。

李某在出境时携带的雪豹皮被海关查获。

在海关人员的盘问下,李某交代雪豹皮是从杜某处购买的。

杜某遂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并承认了捕杀雪豹、出售雪豹皮的事实。

问:1、杜某和李某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哪些法律?该违法行为与我国参加的哪个国际公约有关?2、杜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是,请列出具体罪名。

3、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是,请列出具体罪名。

答案:42.(1)鱼塘承包人要求赔偿的全部财产损失可以包括:购买鱼苗费用(1分)、鱼塘经营费用(1分)、鱼塘承包费用(1分)、污染清除费用(1分)和出售鱼产品预期收入(1分)。

(2)化肥厂不能以不可抗力为由拒绝赔偿全部损失。

案例分析及答案

案例分析及答案

案例分析及答案1、农民郭某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挖了一个养鱼池进行甲鱼养殖。

某食品有限公司的废水排放渠距离养鱼池只有50米远。

郭某听说食品有限公司排放的废水中有很多营养物质,于是萌发了引废水养甲鱼的想法。

一天夜里,郭某偷偷扒开食品有限公司的排污渠将废水引入自己的养鱼池。

第二天郭某养的甲鱼开始死亡,五天内全部死光。

经评估,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

郭某认为损害是由食品有限公司废水污染所致,于是依据《水污染防治法》关于“造成水污染危害的单位,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失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的诉讼。

人民法院以该案属于环境污染案件,尚未请求环保部门处理为由,裁定不予受理。

问:(1)人民法院的裁定是否合法,为什么(2)食品有限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答:(1)人民法院的裁定不合法。

因为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第41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民事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环境监督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食品有限公司不用承担赔偿责任。

首先应明确的是污染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我国法律规定的环境侵权责任是无过错责任制。

即因污染环境而给他人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即使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过失,也要对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除非具备免责条件。

而我国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为:(1)不可抗力;(2)因受害人自身引起的;(3)由第三者的故意或过失引起的。

因此,食品有限公司不用承担赔偿责任。

2、某市甲养殖场承包了水库的600亩水面养殖淡水鱼。

乙造纸厂位于距水库2000米处,自投产后第一年有一定数量的污水沿河道排入水库。

甲养殖场共向水库投放鱼苗10万尾,投资8万元。

1989年10月,甲养殖场工作人员发现水面上漂浮了很多死鱼,经打捞共有1000余条。

养殖场当即通知乙造纸厂,并要求赔偿损失。

经济法学案例分析及答案可变更撤销合同6篇

经济法学案例分析及答案可变更撤销合同6篇

经济法学案例分析及答案可变更撤销合同6篇篇1经济法学案例分析及答案可变更撤销合同一、案例背景在经济活动中,合同是一种重要的法律工具,用于明确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双方当事人可能会面临需要变更或撤销合同的情况。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分析,探讨在经济法学的框架下,合同可变更与撤销的法律依据及相关问题。

二、案例分析小明与某公司签订一份购买合同,约定小明购买公司的产品1000台,总价为10万元。

然而,由于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小明无法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数量履行合同,希望能够与公司进行合同的变更或撤销。

公司认为小明应当履行合同,否则将面临违约责任。

针对上述案例,我们需要分析以下几个问题:1. 小明申请变更合同的法律依据是什么?2. 公司拒绝变更合同的合法性如何?3. 小明申请撤销合同的法律依据是什么?4. 公司拒绝撤销合同的合法性如何?三、分析与解答1. 小明申请变更合同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根据《合同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等原因,致使合同履行的交易性基础发生重大变化,可以请求变更合同。

在本案中,小明无法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数量履行合同,符合《合同法》规定,有权请求变更合同。

2. 公司拒绝变更合同的合法性如何?公司拒绝变更合同的合法性应当在于变更请求的合理性。

在本案中,小明无法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数量履行合同是由于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具有客观合理性,公司应当根据双方的协商和实际情况考虑是否同意变更合同。

3. 小明申请撤销合同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根据《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有以下情形之一,且合同未生效或者有其他合法理由时,可以请求撤销合同:(一)抗辩合同效力的法定情形;(二)合同的成立、变更或者履行,违反法定的意思表示形式、程序或者有违背事实情况隐瞒的。

在本案中,由于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小明无法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数量履行合同,符合《合同法》规定,有权请求撤销合同。

4. 公司拒绝撤销合同的合法性如何?公司拒绝撤销合同的合法性应当在于撤销请求的合理性。

环境法案例分析题

环境法案例分析题

一、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题,42题12分,43题8分,共20分)42、某化肥厂通过专用明渠向长江排放生产废水,渠道附近洼地有许多被当地农民承包的鱼塘。

1998年6月暴雨连天,加上汛期来临,上游洪水使江长猛涨,提外水面逐暂接近堤内地面,致使排污渠内废水自然入江受阻,漫溢流入鱼塘。

鱼塘承包人遂与化肥厂交涉,要求采取措施,阻止废水漫溢致鱼死亡。

化肥厂对此请求并未予理睬。

数日后鱼塘里出现死鱼现象。

于是鱼塘承包人联合向化肥厂提出排除废水侵害和赔偿死鱼损失请求,并报告当地环境保护部门,要求处理此污染纠纷。

化肥厂在鱼塘承包人提出赔偿请求后,立即在排污渠入江闸门处安装了两台大功率水泵,将废水扬高排入江中。

在环境保护部门处理纠纷期间,当地暴雨不断,长江洪峰多发,以至外洪内涝,排污渠与鱼塘水面连成了一片。

鱼塘里的鱼部分被大水冲走,剩下的也被废水呛死。

对此,鱼塘承包人要求化肥厂赔偿其全部财产损失。

化肥厂则以洪水、暴雨为不可抗力为由拒绝赔偿。

问:1、鱼塘承包人要求赔偿的全部财产损失可以包括哪些损失?2、化肥厂能否以不可抗力为由拒绝赔偿为什么?43、1998年10月,杜某为了牟取暴利,窜入某自然保护区内猎捕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雪豹2只。

后杜某将捕杀的雪豹皮高价卖给了境外商李某。

李某在出境时携带的雪豹皮被海关查获。

在海关人员的盘问下,李某交代雪豹皮是从杜某处购买的。

杜某遂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并承认了捕杀雪豹、出售雪豹皮的事实。

问:1、杜某和李某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哪些法律该违法行为与我国参加的哪个国际公约有关?2、杜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是,请列出具体罪名。

3、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是,请列出具体罪名。

答案:42.(1)鱼塘承包人要求赔偿的全部财产损失可以包括:购买鱼苗费用(1分)、鱼塘经营费用(1分)、鱼塘承包费用(1分)、污染清除费用(1分)和出售鱼产品预期收入(1分)。

(2)化肥厂不能以不可抗力为由拒绝赔偿全部损失。

商法案例分析

商法案例分析

商法案例分析概述:本文将通过对商法案例的分析,探讨商业纠纷解决的相关法律问题与实践经验,并对商业法律环境中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解读和评价。

案例背景:某公司与合作伙伴签订了一份供应合同,合同约定了供应数量、质量、价款支付方式等条款。

然而,由于某些原因,合作伙伴未能按照合同履行义务,导致公司遭受了经济损失。

公司决定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案例分析:一、合同解读与履行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

在本案中,供应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但其中的条款如何解读以及履行义务的方式,将成为纠纷解决的关键。

二、违约责任合同中约定了供应数量、质量等具体要求,如果其中一方未能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则可能构成违约行为。

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违约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包括赔偿损失和履行相应义务等。

三、故意违约与过失违约在本案中,合作伙伴未能履行合同义务,行为是否属于故意违约或过失违约将对双方的法律责任产生影响。

如果能够证明合作伙伴的行为是故意的,公司可以要求其承担更大的法律责任;如果是过失行为,责任的大小将会有所区别。

四、损失赔偿计算公司遭受经济损失后,应该如何计算赔偿金额成为争议焦点。

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受损方可以要求违约方赔偿实际损失,但具体计算方法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综合考虑。

五、证据的提供与使用在商业纠纷中,充分准备和充分利用证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公司在诉讼过程中应确保能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合作伙伴的违约行为,例如合同、交易记录、通信记录等。

同时,在法庭上也需要正确运用证据来支撑自己的主张。

六、解决途径根据案情和实际情况,公司可以选择诉讼或非诉讼的解决途径。

在选择途径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时效性、效果等因素,权衡利弊,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结论:商法案例分析涉及到众多的法律问题和实践经验。

通过对合同的解读与履行、违约责任、故意违约与过失违约、损失赔偿计算、证据的提供与使用以及解决途径的探讨,能够更好地理解商业纠纷解决的法律原则与应用。

企业员工法律案例培训(3篇)

企业员工法律案例培训(3篇)

第1篇一、培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员工由于法律知识不足,往往会导致自身权益受损,甚至可能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

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法律素养,增强企业法治化管理水平,特举办本次企业员工法律案例培训。

二、培训目的1. 提高员工法律意识,使员工了解国家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2. 增强员工维权能力,使员工在面对合法权益受损时,能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3. 预防企业法律风险,提高企业法治化管理水平。

4.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培训内容1. 劳动合同法案例分析(1)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过程中的法律问题案例一:甲公司招聘乙为员工,双方签订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

合同约定乙每月工资为5000元,乙方工作满一年后,甲方将给予乙方1000元的年终奖。

然而,乙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现甲方并未按照约定支付年终奖。

乙遂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甲方支付年终奖。

分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2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本案中,甲乙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但甲方未按照约定支付年终奖,侵犯了乙的合法权益。

乙可依法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劳动合同解除过程中的法律问题案例二:丙公司因经营不善,决定裁员。

在裁员过程中,公司决定与丁解除劳动合同。

丁认为公司未按照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合同,遂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分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本案中,丙公司未按照法定程序解除丁的劳动合同,侵犯了丁的合法权益。

丁可依法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 侵权责任法案例分析(1)用人单位侵权责任案例三:戊公司员工在上班途中,遭遇车祸,导致重伤。

戊公司认为员工在上班途中发生事故,应由员工自行承担。

柯达案例分析(终板)

柯达案例分析(终板)

柯达破产分析目录案例概述3 一.简介1.公司介绍3 2.发展历史3 3.销售领域4 4.柯达现状4 二.宏观环境分析1.经济环境5 2.技术环境5 3.社会文化环境6 4.政治法律环境 7三.微观环境分析1.行业背景7 2.竞争者状况分析 73.企业内部分析8 四.柯达swot 分析1.企业内部优势(Strengths) 9 团队成员:迟雅璐 杨舒涵 郝梦笔 田赛 2022年4月25日2.企业内部劣势(Weaknesses) 93. 企业外部环境机会(Opportunities) 104.企业外部环境威胁(Threats) 11 五.柯达给我们的启示和教训 10案例概述北京时间1月19日午间消息,柯达周四宣布,柯达及其美国子公司已经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

柯达表示,此举在于加强其在美国和海外的资产流动性,将非战略知识产权商业化,妥善解决遗留的负债问题,并使公司专注于最有价值的业务。

分析:一.简介1.公司介绍伊士曼柯达公司由发明家乔治·伊士曼始创于1880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

柯达是“信息影像”行业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这个行业的市场价值达3850亿美元,包括设备(如数码相机和掌上电脑)、基础设施(如在线网络和影像冲印系统)以及服务和媒介(如访问、分析和打印影像的软件、胶卷和相纸)。

柯达利用先进的技术、广阔的市场覆盖面和一系列的行业合作伙伴关系来为客户提供不断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他们对影像中所蕴含的丰富信息的需求。

2.发展历史◆1880年,乔治·伊斯曼在美国纽约州的罗切斯特成立了伊斯曼干版制造公司,利用自己研制的乳剂配方制作照相机用干版胶片。

◆1888年,伊斯曼公司正式推出了柯达盒式相机,和那句著名的口号:“你只需按动快门,剩下的交给我们来做。

”◆1891年,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借助乔治·伊斯曼开发的软胶卷,发明了首款电影摄影机。

柯达公司借此机会进入了电影胶片领域,并一直保持垄断地位至今。

环境法规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法规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法规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以下哪项不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A. 环境质量现状B. 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C. 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D. 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2.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以下哪项行为是被禁止的?A. 排放工业废气B. 排放汽车尾气C. 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D. 排放未经处理的大气污染物3. 以下哪个不是《水污染防治法》中规定的水污染防治措施?A. 禁止直接向水体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B. 禁止向水体排放放射性物质C. 禁止在水体中倾倒垃圾D. 禁止在水体中养殖水生植物4. 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哪项不是固体废物的处理方式?A. 填埋B. 焚烧C. 直接堆放D. 回收利用5. 《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居民区附近进行哪些活动需要采取噪声控制措施?A. 建筑施工B. 交通运输C. 商业活动D. 所有以上选项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我国《环境保护法》中规定的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7. 阐述《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对大气污染源的控制措施。

8. 描述《水污染防治法》中对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9. 某工厂未经环保部门审批,擅自排放废水,导致附近河流水质严重恶化。

请分析该工厂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

10. 某城市居民区附近新建了一个大型工厂,工厂排放的噪声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请分析工厂的噪声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噪声污染的措施。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D4. C5. D二、简答题6.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污染者负担、科学管理。

7. 《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对大气污染源的控制措施包括:限制或禁止排放大气污染物、推广清洁能源、加强大气污染监测和信息公开等。

8. 《水污染防治法》中对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包括:加强水体污染源控制、推广污水处理技术、建立水环境监测体系、加强水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 Audito city of providence
分析:
第一.联邦地区法院裁定原告胜诉。

原告与被告之间存在合同关系,而且是附条件的合同,条件成就之时合同生效。

生效的要件是通过面试之后完成医学检查和心理学测试。

附条件的合同构成的要件是需可能发生的也可能不发生的事实,所以该合同是附条件的合同。

第二,被告方提炼的诉讼要点强调即使他们与原告之间存在合同关系,原告也没有依法的强制执行权,并且只有在原告从Academy毕业并且仍然存在警察机构中存在空闲的职位,他们才会提供为期一年的试用期,然后再决定他们是否获得职位。

但是被告的诉讼观点并不是本案的重点,因为原告方强调的合同工并不是说他们直接成为永久的警察,他们强调的重点是如果他们通过了医学检查和心理学测试是否有资格被Academy录取。

第三,原告与被告之间存在合同是双务合同。

被告方在要约中明确的说:收到letter informing 的申请人如果通过医学检查和心理学测试就可以入选。

双方并不是以默示的推定形式达成协议,而是申请人以沉默形式来承诺的,(这里的沉默形式应该是在特定的情况下,申请人没有做出拒绝的意思表示,则应视为承诺。

沉默形式是“不作为的默示”,等同于承诺的意思表示,所以原告与被告之间合同成立。


第四,合同成立后满足生效要件则存在法律强制力。

合同的法律强制力不仅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还对包括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效力。

本案产生的原因是新任的警察局长违反合同条款改动了筛选的进程,导致了本来已经收到被告方letter informing的学生失去了在Academy就读的权利,新任的警察局长违反了申请人与city providence之间的合同。

与申请人产生合同关系的是罗德岛的city providence , 并不是新任警察局长本人,所以新任警察局长本人无权撤销已经生效的合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