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4课时(五章6发射产生)
第23课 太空一日-七年级语文下学期课件

同年11月7日,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 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200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14年9月15日, 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
烧灼:烧烫(人的皮肉)。高温炙烫。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应付自如:形容处事从容不迫,毫不费力。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PART
05 文体知识
THE HEADLINE
自传
自传是传记的一种。不同的是,传记以记叙人物生平 事迹与心得为主,而自传则是以记述自己的生平事迹为主。 自传体作文是传记的简要形式——小传的一种。
快速浏览课文,概述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读法指导:“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马上想到“我”为什么会以为自己要牺 牲了,很快提取主要信息,遇到第一次意外:共振叠加,“五脏六腑似乎都要 碎了”,所以“我”以为自己要栖牲了。在朗读时,要读出作者的害怕和紧张。
PART
06 感知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以为要牺牲了,顽强忍受。 靠意志克服,最终得以适应。 很紧张,边听边看,冷静观察。
第四次 第五次
返程时舷窗出现裂纹。 抛伞开伞时飞船晃动很大,折磨人。
紧张、担心,通过观察判断应该没事。
让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感到紧张, 重视这个过程。
PART
07 写法探究
THE HEADLINE
1.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篇幅来写起飞时共振所带来的痛苦?
第23课《太空一日》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把握文 章的主要内容和结 构特点
2
学习运用心理描写 表现人物性格的方 法
3
体会作者严谨、科 学的态度,感受文 章字里行间蕴含的 情感
4
体会作者对祖国、 航天事业、亲友的 热爱,树立为祖国 民族建功立业的远 大志向
01 作者简介
杨利伟,1965年生于辽宁绥中。中国共产党 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宇航员。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神舟五号”载人飞 船进入太空,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同年 11月被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颁获“航 天功勋”奖章。
)山脉
( mò )脉脉含情
( yùn 晕
( yūn
)红晕 )头晕
05 词语解释
➢ 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
轮廓
➢ 形容处事从容不迫,毫不费力。
应付自如
➢ 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
➢ 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耐人寻味
本末倒置
➢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2.在叙述中穿插说明。 这篇课文展现了我国宇航员首次太空飞行的一些经历,从表达方式上来看以叙述 为主,但行文中也穿插了一些说明性的文字。如课文第二部分“我看到了什么”中的 前三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性的文字。 3.语言生动、准确严谨 作者运用准确而生动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在太空的所见所感,科学性与人文性巧 妙结合,使人读来如临其境。又用大量的数字、精确的时间以及大量的表估计猜测的 词语,叙事的同时,又向读者普及了航天知识。
作用: 真实地再现了杨利伟在飞船升空过程中 的感受,表明航天工作的危险性,也表现了 杨利伟无所畏惧、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 。试着在文中找一些例子,体会航天员严谨、科学的 态度。
【精编版】2019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培优补差第二课堂等

【新教材】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计划(含教材分析培优补差等)XX高级中学高一历史组XXX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二、教学任务和目标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完成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的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上学期。
三、教材分析《中外历史纲要(下)》总共分九单元,23课,讲述的是世界历史,课本按单元学习主题编写,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
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的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重点及难点:如何认清世界历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高一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敏捷,有的学生也喜欢刨根问底,也有的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是置之不理,提不起兴趣来,学习目的不明,缺乏主动性,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本期我担任高一年级3个班的历史教学,整体水平不错,但是个别同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还有待提高。
五、教学方法和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加强同科老师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品德社会六年级上册《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教学设计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教学设计教学主题:通过“神五”、“神六”、“神七”飞船的成功发射,让学生感悟到科技的突飞猛进,感觉到祖国的日益繁荣。
教材分析:《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日益繁荣的祖国》中第二课《中华民族圆了“飞天梦”》的第二课时的内容。
本单元中我们将通过祖国建设的突飞猛进以及中华民族圆了“飞天梦”,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来增加学生的爱国热情。
结合9月份刚刚飞天的“神七”,对比已发射的“神五”“神六”来进一步领会到我国航天科研的神速,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学习英雄们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从而进一步增加学习的动力。
学情分析:科技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
六年级的学生善于观察,热爱生活,时常还自发地思考着人的品德与社会的关系,但从六年级学生的思维状况分析,学生形象思维依然占主导,因此我们还是要通过一些形象感性的知识去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感悟到社会的巨变以及巨变的原因。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在载人航天方面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2、了解航天英雄的感人事迹,学习英雄们勇于克服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3、知道和平利用太空资源造福全人类是我国探索太空奥秘的目的。
教学重点:了解中华民族在载人航天方面的成就,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我国探索太空的目的。
教学准备:网上下载的神五、神六、神七飞船的影像资料。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收集有关图片,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集体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题(说飞船喜事)同学们,我国现在喜事连连,继奥运会、残奥会之后,我国在9月份又有一件什么喜事啊?对,“神七”又神奇地飞上了太空,谁说说你所知道“神七”的一些什么?(通过师生对话,开门见山,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水到渠成导入课题)二、自主预习课文(读飞船文字)请学生打开教材P38——P40页,用自己最喜爱的方式自主预习课文,主要回答:你读了课文后有哪些收获?请在全班交流。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中考一轮复习--知识点记忆--第23 课时 守望精神家园+第24 课时 建设美丽中国

第23 课时守望精神家园1. 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 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 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价值、重要性)(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2)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5. 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重要性)(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6. 如何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指导思想)(2)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推陈出新)(3)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继承发展)(4)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博采众长)7. 青少年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1(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8.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9. 爱国主义精神的本质和重要性。
(1)本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2)重要性: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经济学基础》第五章成本理论

学习的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你将 知道企业的成本包括哪些项目? 能够给出短期成本的概念、变化规律和它们之间的
关系,能够说明为什么边际成本曲线总是与U型的 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后者的最低点 能够给出机会成本这一概念的定义,并在厂商和个 人管理决策过程中的运用 知道各种收益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知道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2020/10/23
18
短期边际成本的计算公式:
SM C SQTC SQ T2 2 C Q S1T1 C
在短期生产中,FC=常数
SM S Q C T (F C Q C V ) C V Q V C Q 2 2 Q V C 11 C
当ΔQ 0时,则:
2020/10/23
SMClimSTCdSTC Q0 Q dQ
(一)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C
STC VC
1、短期总成本STC、固定成本FC、 变动成本VC
FC
FC
C0
2、SAC、AFC、AVC的变化规律 3、SMC的变化规律
Q
SMC SAC
AVC
S1
2020/10/23
S2
0
AFC 2Q 1
(二)各种成本曲线的相互关系
1、STC、FC、VC的关系
三者的关系是:总成本与 可变成本平行,且高一个 固定成本的值。如图中,
MR=△TR/△Q
2020/10/23
28
一、收益与利润含义
(二)利润
利润(用Π表示)是指收益减成本的余额 Π=TR-TC
三种经济利润 : 第一、厂商获得的经济利润大于零,或称为正的利润。
即:TR-TC>0 获得正的利润 第二、厂商获得的经济利润为零,或称为利润为零。
【数学】用空间向量研究夹角问题第三课时课件23-24学年高二上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最后,我们可以去求与的夹角大小.
三、课堂练习,形成应用:
本课重点是应用向量的线性运算和模长运算来解决夹角问题:
1:如图,二面角 − − 的棱上有两个点A,B,线段BD与AC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
两个平面内,并且都垂直于棱 。若AB=4,AC=6,BD=8, CD =2 17, 求
1:如图,二面角 − − 的棱上有两个点A,B,线段BD与AC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
两个平面内,并且都垂直于棱 。若AB=4,AC=6,BD=8, CD =2 17, 求
平面与平面的夹角. 第41页
解: 由图可知: = + +
所以||2 = + 2 ∙ + 2 ∙
因为 ⊥ , ⊥ ,所以 ∙ = 0, ∙ = 0
又因为AB=4,AC=6,BD=8, CD =2 17
所以68 = 36 + 16 + 64 + 0 + 0 + 2 ∙ 6 ∙ 8 ∙ < ∙ >
1
即 < ∙ > = −
2
所以 < ∙ > = 1200 即 < ∙ > = 600
=
=−
3
3
∙
4
1
4
1
解得: ∙ = −
2
2
3
即异面直线AN与CM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三、课堂练习,形成应用:
本课重点是应用向量的线性运算和模长运算来解决夹角问题:
1:如图,二面角 − − 的棱上有两个点A,B,线段BD与AC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
第23课《太空一日》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探“英雄”
让我们了解杨利伟的事迹,思考他是如何成就了如今的事业? 1.沉着处置空中特情 1965年6月21日,杨利伟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一个教师 家庭,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他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弟 弟,全家五口人和和睦睦,过着舒心平静的生活。 1983年夏季,杨利伟考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八飞行 学院。在四年学习中,他的学习训练成绩一直很优秀, 每个科目都是第,强中挑强。“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准备阶段,经专家 组无记名投票,杨利伟以其优秀的训练成绩和综合素质,被选入 “3人首飞梯队”,并被确定为首席人选。
英雄的成长都是一路艰辛,一路汗水,不断学习,不断超越。
扩展延伸
1.摘抄令人感动的句子并学会运用。 2.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已发射升空,请你联 系实际为此写一段话。
杨利伟明白,自己碰上了严重的“空中停车”故障,飞机的一个发动机 不工作了!紧急关头,杨利伟异常冷静。他一边向地面报告,一边按平 时训练的要领做一系列动作。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飞机开回 去! 他稳稳地握住操纵杆,慢慢地收油门,驾驶着只剩一个发动机的战机一 点点往上爬升、爬升。500米、1000米、1500米,飞机越过天山山脉, 向着机场飞去。快接近跑道时,剩下的一个发动机也不工作了。他果断 采取应急放起落架的措施,将完全失去动力的战鹰紧急降落在跑道上。
整体感知
读“英雄”
快速浏览全文,注意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作者自述发射瞬间痛苦难忍; 第二部分:作者所见到的太空奇景; 第三部分:作者在太空遭遇恐惧敲击声生死惊魂; 第四部分:作者自述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学生速读全文,勾画令人感动的语句,并简要点评。 (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 利伟还活着!” 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S-200A超声脉冲产生控制电路 6/6板
6/4板/253/244/3494/75372
HP1-16 CNT1-16 接收6/5板3494/孔径变换/相 位调节
16个 9122 电路
US/6-2电平转换器 (-150V/+8V)
医 用 超 声 诊 断 仪
第五章
医 用 超 声 诊 断 仪
第五章
形成隔直流电容C17的电压Vc1(约 125V)向换能器T放电,此时T被激励发 送振动超声波
医 用 超 声 诊 断 仪
第五章
发射脉冲产生电路 实质只是一个 探头各个振子产生 超声振动波发射
接通
定时 断开
医 用 超 声 诊 断 仪
第五章
2、典型发射脉冲产生电路分析 ( EUB-240B超)
隔直流电容C17 隔离二极管D1和D17
医 用 超 声 诊 断 仪
第五章
回波信号幅度较小(为几十微伏级),并不能使它 们导通,因此在接收状态,二极管D1、D17均处 于截止状态。与非门IC3。在此仅作为反相驱动 器,为开关管TR1提供正极性的触发脉冲。
医 用 超 声 诊 断 仪
第五章
CTS-200型B 超的发射脉冲 产生和接收的 前置放大器电 路
医 用 超 声 诊 断 仪
第五章
医 用 超 声 诊 断 仪
第五章
医 用 超 声 诊 断 仪
第五章
医 用 超 声 诊 断 仪
第五章
医 用 超 声 诊 断 仪
第五章
医 用 超 声 诊 断 仪
第五章
医 用 超 声 诊 断 仪
第五章
医 用 超 声 诊 断 仪
第五章
医 用 超 声 诊 断 仪
学习情境二
超声波的产生工作原理
(1)触发脉冲未到来之前---电容C17充电到接近+125V (2)触发脉冲到来时—开关 管TR1饱和导通,电容器 C17经阵元T及TR1构成回路 而放电,125V电压加在阵 元(探头)T上,产生超声 波振荡 (3)触发脉冲后沿结束时,超声 脉冲不是同时结束,因分布电容 CO的存在,所充的电荷不会立刻 消失,而是经T缓慢放电而导致激 励脉冲后沿拖长
医 用 超 声 诊 断 仪
第五章Leabharlann (B)理想电 子门开关频谱
电子开关的截止和 导通状态是探头振 子激励脉冲电压, 它直接影响超声波 发射的性能
(A) 理想电 子门开关电 压波形
医 用 超 声 诊 断 仪
第五章
触发脉冲后沿到达 时,场效应管TR1立 即截止,振元T所获 激励脉冲应为一规 整的负方波 当TR1截止时,C0充得 的电荷不会立即消失, 而是经T缓慢放电,因 此使振元所获激励脉冲 的后沿拖长。,这将导 致激励时间增长,使仪 器的距离分辨力变坏
阻尼电阻R0并在 回路两端,增加 阻尼降低Q值,改 善图像分辨率 换能器等效为一个低 品质因素的LC回路 ,因内阻的存在 ,产 生一衰减震荡
医 用 超 声 诊 断 仪
第五章
电路工作原理
V(125V) 通过R1限 流电阻对C1隔充电 到Vc1(125V)
当高速电子开 关K断开时
当高速 电子开 关K接 通时
K是电子开关
R1xC1的乗积形成对V=125V的充电时间常数 对于B超是由系统的最大脉冲重复频率所决定的
医 用 超 声 诊 断 仪
第五章
R1xC1的乗积形成对V=125V 的充电时间常数,对于B超是 由系统的最大脉冲重复频率 所决定的
开关导 通电阻 (R2) 值应小 于5Ω
L0/C0网路是为了获得最佳的脉冲宽度 和最高接收灵敏度,满足图像分辨率 的要求
与非门IC33
开关管TR1
电子开关的截止和导通,形成隔直流电容器的充电 和放电,使探头振子产生非激励震荡或震荡,发射 超声波脉冲
探头 中的 振元T 是负 载
医 用 超 声 诊 断 仪
第五章
触发信号 是由聚焦 电路输出 的延时脉 冲 电子开 关TR1
采用了能耐受高电压
导通时阻抗很小 截止时呈现高阻抗
C0存在,C17放电期间, C0也被充电
产生激励脉冲的补偿
阵元两端并联电阻 加大阻尼
缩短衰减振荡时 间
医 用 超 声 诊 断 仪
第五章
L0/C0网路是为了获得 最佳的脉冲宽度和最 高接收灵敏度,满足 图像分辨率的要求 阻尼电阻R并在回路两端 ,增加阻尼降低Q值,改 善图像分辨率 换能器等效为一个低品质因素的LC回路 ,因内阻 的存在 ,产生一衰减震荡
第五章
医 用 超 声 诊 断 仪
第五章
医 用 超 声 诊 断 仪
第五章
1、发射脉冲产生电路的基本结构 发射
超声波
接收
压电换能器实现
换能器的能量
由高压脉冲发生 器形成的高压脉 冲而提供的
医 用 超 声 诊 断 仪
第五章
脉冲产生器结构
R1为限流电阻 R2开关导 通时内阻 R0为阻 尼电阻
C1是 隔直 流电 容器
L0、C0组 成匹配网路 T 为 压 电 换 能 器
医 用 超 声 诊 断 仪
第五章
(6)
第 五 章
6、超声发射波产生电路
医 用 超 声 诊 断 仪
第五章
发射脉冲产生电路,它是提供探头振子的激励脉冲
超声发射的功率
影响到超 声仪器性 能 接收灵敏度 探测深度 分辨率 认真对待
“冲击激 励”方法 产生超声 波发射
振子施加单个极性脉冲,使振元 产生持续时间极短的机械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