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内分泌功能的发现及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内分泌肾内科治疗

内分泌肾内科治疗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其心理状 态和需求。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 和干预,减轻心理压力。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家庭支持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患者的心理干预过 程,提供情感支持和帮助。
其他非药物辅助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
物理治疗
根据中医理论,采用针灸、推拿、中药等 非药物治疗方法,缓解症状和改善预后。
生素、微量元素等。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
饮食调整
遵循低盐、低脂、低糖原则,减轻肾脏和内 分泌系统负担。
戒烟限酒
戒除不良嗜好,减少烟酒对身体的损害。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安排日常活动, 避免过度劳累。
适当运动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提高身体素质。
心理干预对改善预后影响
心理评估
生物制剂治疗
03
介绍生物制剂在内分泌肾内科领域的应用,如利妥昔单抗等生
物制剂在治疗自身免疫性肾脏病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精准医疗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发展,未来内分泌肾内科治疗 将更加注重个体化、精准化,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新型药物研发
针对内分泌肾内科疾病的发病机制,研发更加高效、低毒的新型药 物,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定期监测患者血钾、血钠、血钙等电解质水平,及时发现并处理电解质紊乱。
对因治疗
针对导致电解质紊乱的原因进行治疗,如调整药物剂量、改善肾功能等。
慢性肾衰竭进展延缓途径
控制原发病
积极治疗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原发病,如高血压、 糖尿病等。
肾保护治疗
采用肾保护药物、营养支持等手段,保护残存肾 功能,延缓肾衰竭进展。

内分泌腺知识

内分泌腺知识
综上所述,垂体是人体内最主要的内分泌器官,结构复杂,分泌的激素种类多,作用广泛,并且能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图36甲状腺的组织结构 甲状腺关于甲状腺的位置和功能,已经在课文中讲过了。这里主要介绍甲状腺的内部结构,以及它所分泌的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主要由许多腺泡组成。腺泡壁是一层上皮细胞,腺泡中央为腺泡腔,内含胶质,腺泡之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
性腺性腺在男性为睾丸,女性为卵巢。它们除产生生殖细胞外,还具有内分泌功能。
睾丸在性成熟时开始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有促进精子生成,促进男性生殖器官发育并维持其正常活动,激发和维持男性第二性征等作用。
卵巢分泌雌性激素和孕激素。雌性激素能促进女性生殖器官、乳腺导管发育,激发并维持女性第二性征。孕激素能促进子宫内膜增厚和乳腺腺泡的发育。
胃肠道黏膜中的内分泌细胞胃肠道黏膜中的内分泌细胞能分泌胃泌素、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促胰酶素和抑胃肽等多种胃肠激素和肽类物质。近几十年来,胃肠激素的研究有很大进展,胃肠器官在人们心目中已不仅是消化器官,而且还是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内分泌器官。近年来,在脑组织中发现有多种胃肠激素,而原先存在于脑组织中的肽,也在胃肠道内存在。这种双重分布的肽,被称为脑—肠肽。
胸腺胸腺位于胸骨的后方,紧贴气管和大血管的前面,由两叶组成。图37不同年龄期的胸腺示意图 腺体大小随年龄而改变,幼年时期,腺体逐渐增大(图37),在青春期以前生长到最大限度,以后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小。胸腺主要由淋巴细胞和上皮网状细胞构成。它是一个淋巴器官,但上皮网状细胞能分泌胸腺素,所以有人将胸腺归属于内分泌器官。胸腺素有刺激淋巴组织生长的作用,并促使其生长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在幼年时胸腺促使这种免疫功能的发育,在成年时帮助维持这种免疫功能。进一步阐明胸腺与免疫功能的关系,这对于器官移植等研究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内分泌学总论PPT课件

内分泌学总论PPT课件

04
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液、尿液等标本检测激素、代谢物等 指标,以评估内分泌功能状态。
影像学检查
借助超声、CT、MRI等技术观察内分泌腺体 的形态和结构,辅助诊断病变。
功能试验
通过给予促激素或拮抗剂等手段,观察内分 泌腺体的反应,判断功能状态。
病理学检查
通过组织活检或细胞学检查,明确病变性质 和病因。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
01
环境因素对内分泌 系统的影响
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污染物等可 能干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 影响人体健康。
02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的识别与评估
研究如何识别和评估环境中潜在 的内分泌干扰物,降低其对人类 和生态系统的风险。
03
政策与公众健康
加强政策制定和公众教育,提高 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认识和防 范意识。
详细描述
下丘脑位于丘脑下部,是内分泌系统的控制中心。它通过释放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抑制激素来调节垂体 前叶和后叶的激素分泌。这些激素进一步作用于其他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以维持机 体内环境的稳定。
甲状腺激素
总结词
甲状腺激素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生长 发育的重要激素。
VS
详细描述
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 腺原氨酸(T3),它们在促进新陈代谢、 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等方面发挥重要 作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促甲状腺激 素(TSH)的调节,而TSH则由垂体前叶 分泌。
03
内分泌疾病的分类与症状
生长异常
总结词
生长激素缺乏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等。
详细描述
生长激素缺乏症是由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导 致的生长发育迟缓,巨人症则是由于在生长 发育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骨骼、内脏 器官和软组织过度生长,肢端肥大症则表现

“肾”与“肾脏内分泌物质”关系的研究进展

“肾”与“肾脏内分泌物质”关系的研究进展

Re s e a r c h Pr o g r e s s o f Th e Re l a t i o n s h i p Be t we e n“ Ki d n e y ”a n d“ Ki d n e y En d o c r i n e S u b s t a n c e ’ ’
( 1北京 中医药大学东直 门医院 肾病科 , 北京 , 1 0 0 7 0 0; 2山东 大学齐鲁 医院中西医结 合科 , 济南 , 2 5 0 0 1 2 )
摘要
慢性 肾脏病 是一组进行性发展 的高发病 率、 高致残 率、 高消费率 、 高死亡率的疾病 群 , 其病情反 复 , 给 患者及其 家庭带 来
t y r a t e ,h i g h r a t e o f c o n s u mp t i o n a n d h i g h mo r t a l i t y .Du e t o t h e r e p e a t e d i n c i d e n c e ,i t b r o u g h t g r e a t e c o n o mi c a n d me n t a l b u r d e n t o p a — t i e n t s a n d t h e i r f a mi l i e s ,a n d e v e n t h e c o u n t r y .Ho w e v e r ,t h e s e i r o u s h a r m t o h u ma n s o c i e t y b y C KD i s n o t y e t c a u s e d s u ic f i e n t u n d e r — s t a n d i n g a mo n g s o c i e t y,g o v e r n me n t a n d t h e p u b l i c ,a n d l a c k o f a w a r e n e s s .I t a l r e a d y h a d t h e e l a b o r a t e r e c o r d s o f t h e k i d n e y a n d r e n a l

肾肽的谜底

肾肽的谜底

肾肽的谜底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肾肽的发现背景
2.肾肽的功能与作用
3.肾肽与肾脏疾病的关系
4.肾肽研究的意义和前景
正文
一、肾肽的发现背景
肾肽,是一种在肾脏中产生的生物活性多肽,其存在及功能在近年来的科学研究中逐渐得到了揭示。

这一发现要追溯到上世纪 90 年代,科学家们在研究肾脏生理功能时,意外发现了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学活性的多肽物质,这就是肾肽。

二、肾肽的功能与作用
肾肽在人体内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肾脏的调节作用。

科学研究发现,肾肽可以有效改善肾脏的滤过功能,从而防止肾脏疾病的发生。

同时,肾肽还可以调节肾脏的内分泌功能,维持肾脏的正常代谢。

三、肾肽与肾脏疾病的关系
肾肽对肾脏的调节作用,使其在肾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研究发现,肾脏疾病患者的肾肽水平通常低于正常人,这使得他们的肾脏滤过功能受到影响,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通过提高肾肽水平,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肾脏疾病。

四、肾肽研究的意义和前景
肾肽的发现和研究,为我国肾脏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未来,随着对肾肽的研究深入,我们有望开发出更加有效的肾脏疾病治疗药物,从而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人体解剖学中的肾脏功能

人体解剖学中的肾脏功能

定期检查
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 和血压,以预防肾脏损伤。
通过尿液检查、肾功能检查等定期检查, 及早发现肾脏问题并及时治疗。
THANKS
肾结石
肾结石是在肾脏内形成的坚硬 晶体,可能导致疼痛和尿路感
染。
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是一种尿路感染,可 能导致发热、腰痛和尿液异常 。
慢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指肾脏功能 逐渐下降,可能导致疲劳、食 欲不振和水肿等症状。
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指肾脏突然 停止工作,可能导致恶心、呕 吐、头晕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人体解剖学中的肾脏功 能
目录
Contents
• 肾脏的概述 • 肾脏的过滤功能 • 肾脏的排泄功能 • 肾脏的内分泌功能 • 肾脏功能的异常与疾病
01 肾脏的概述
肾脏的位置和结构
位置
肾脏位于腹部的两侧,靠近பைடு நூலகம்主动脉 和下腔静脉。
结构
肾脏由肾皮质和肾髓质组成,肾皮质 是过滤血液的部分,肾髓质负责尿液 的浓缩和排泄。
02 肾脏的过滤功能
过滤过程
血液流入肾脏
血液通过肾动脉流入肾脏,进入 肾小球。
过滤作用
肾小球内的毛细血管壁形成滤过膜 ,血液中的水分、电解质和部分小 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 形成原尿。
过滤效率
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较高,能够 过滤掉大部分大分子物质和细胞, 只允许水和部分小分子物质通过。
过滤功能的调节
03 肾脏的排泄功能
排泄过程
过滤血液
肾脏通过滤过作用将血液中的水 分、代谢废物和多余物质过滤出 来,形成尿液。
浓缩尿液
肾脏通过重吸收作用将尿液中的 水分和营养物质重新吸收回血液 ,使尿液浓缩。

肾脏尿酸转运体的研究进展

肾脏尿酸转运体的研究进展
一、OATs家族 OATs为有机阴离子转运体(organicaniontrans porters,OATs),都是溶质载体家族 22A(solutecarri er22A,SLC22A)亚 家 族 的 成 员,OATs家 族 成 员 具 有高度的同源性以及相似的结构特点,都为 12次跨 膜结构域的具有 540~560个氨基酸的跨膜转运蛋 白。OATs家族成员大多位于人体的上皮细胞屏障 系统中。目前发现的 OATs成员包括 OAT1OAT10 以及 URAT1。其中 OAT1OAT4和 URAT1主要表 达在肾脏,发挥转运尿酸的功能。 有机阴 离 子 转 运 体 1(organicaniontransport er1,OAT1)最早 从 小 鼠 体 内 克 隆 出,也 称 为 新 型 肾 脏转运蛋白 (novelkidneytransporter,NKT)(Lopez Nieto等.1996)。OAT1是由 SLC22A6基因编码的 含 550个氨基酸具有 12次跨膜区的蛋白,OAT1大 多数表达于肾脏近端小管的基底膜面上,但也可见
有机阴 离 子 转 运 体 2(organicaniontransport er2,OAT2)最初 被 认 为 是 新 型 肝 脏 转 运 蛋 白 (novel livertransporter,NLT),因为它最初是在大鼠的肝脏 中 被 发 现 的 (Simonson 等.1994)。 OAT2 由 SLC22A7基因编 码,高 表 达 于 肝 脏 与 肾 脏,在 其 它 组织也有广泛分布,如肺、脑、小肠、心脏、眼角膜上 皮等部;近来有研究表明 OAT2在人体红细胞内表 达,并与环核苷酸运输相关[5]。目前 OAT2在不同 种属的肾脏定 位 研 究 结 果 不 一 致,Cheng等 (2012) 研究表明 OAT2位于人类肾脏近端小管基底膜上, 而 Ljubojevic等(2007)在大鼠肾脏的定位研究发现 OAT2仅 仅 表 达 于 肾 脏 的 近 端 小 管 顶 端 膜 上,而 Kobayashi等(2005)揭示 OAT2位于小鼠肾脏的近 端小管顶端膜上以及集合管上。OAT2的底物包括 水杨酸盐、前列腺素 E2、二羧酸盐、乳酸盐、尿酸等, OAT2以琥珀 酸 或 延 胡 索 酸 作 为 交 换 底 物,驱 动 细 胞外阴 离 子 进 入 细 胞 内[6]。目 前 认 为:在 人 类 中 OAT2可能介导有机阴离子从血液中进入近端小管

临床常用保护肾功能药物研究进展

临床常用保护肾功能药物研究进展

临床常用保护肾功能药物研究进展肾脏疾病在临床十分常见,改善肾脏功能是预防和治疗肾脏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

目前临床常用保护肾脏的药物主要有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前列腺素、卡培立肽和阿司匹林,其机制与降低血脂、改善内皮的功能、减缓肾间质炎症和纤维化过程、抑制尿蛋白的重吸收、降低血压和改善血流动力学等有关。

然而应该注意到这些药物使用不当也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其适应症、疗程和剂量合理使用才可以充分发挥其肾功能保护作用。

标签:肾功能;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机制肾脏是维持内环境稳定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肾脏主要通过过滤血液中的杂质、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产生尿液经由后续管道排出体外,同时通过内分泌功能调节血压发挥功能。

肾脏疾病在临床十分常见,目前认为肾脏疾病的主要病因是免疫异常、肾脏产生大量超氧化物、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药物损伤。

改善肾脏功能是预防和治疗肾脏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

现将临床常用的保护肾功能的药物综述如下。

1HMG-CoA还原酶抑制剂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被广泛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在保护肾功能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

大量的队列研究、meta-分析和权威组织的声明都确认了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以减缓1-3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减少蛋白尿,并可适度延缓病理过程。

研究显示大剂量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疗法与中剂量疗法相比,大剂量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以显著增加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与安慰剂组相比,大剂量和中剂量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以显著减缓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降低,而低剂量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则没有该作用。

该结果提示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对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具有剂量相关性。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高剂量和中剂量HMG-CoA还原酶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低剂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 许多内分泌激素降解场所 肾功能不全时这些激素的半衰期明显延长,从而引 起代谢紊乱。 ⑤ 肾外激素的靶器官
如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等。可影响及调节肾脏功 能。
① 分泌肾素、前列腺素、激肽 肾素(英语:Renin),也被称为血管紧张素原酶,是第
一个被分离出来的肾脏激素。
分泌:肾脏球旁器的颗粒细胞经刺激分泌
功能: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组成部分。 发现:肾素最早于1898年由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学院 生理学教授Robert Tigerstedt发现、描述并命名。
肾素前体由40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包括分别包含20和46
个氨基酸的前/后片断。成熟的肾素包含340个氨基酸残基, 分子量为37kD。
① 分泌肾素、前列腺素、激肽
姓 名 学 号
肾脏的基本生理功能有以下五点:
分泌尿液,排出代谢废物、 毒物和药物
肾脏的基本生理功能有以下五点:
分泌尿液,排出代谢废物、 毒物和药物
① 分泌肾素、前列腺素、激肽 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肽—缓激肽—前 列腺素系统来调节血压。 ② 促红细胞生成素 刺激骨髓造血。 ③ 活性维生素D3 调节钙磷代谢。
③ 活性维生素D3 1913年,美国科学家Elmer McCollum和Marguerite Davis 1921年,Elmer McCollum 命名
1923年,威斯康辛大学Harry Steenbock
1928年,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Adolf Windaus chemical structure 1945年,专利权到期,美国佝偻也基本病消失
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水平,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③ 活性维生素D3
③ 活性维生素D3
维 生 素
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自身合成很少,食物获得 没有特异性


高效能生物活性大分子 内分泌细胞所分泌 靶细胞中发挥作用
③ 活性维生素D3
③ 活性维生素D3
l , 25 –二羟维生素 D3作为配体,与受体VDR结合发挥 作用。受体与配体相结合形成激素一受体复合物,再与细 胞核的维生素D 反应元件相结合,激活或抑制含有维生素 D 反应元件的基因,发挥其调节作用。VDR 在多达三十 个不同组织细胞中表达。20 世纪对维生素D 分子生物学 结构和生物学作用的大量研究证实维生素D 是一种激素而 不是维生素。
红细胞压积及血浆总蛋白浓度增加;
④由于血管外周围阻力下降及循环血量减少, 可使血压下降,故有抗高血压的作用。
② 促红细胞生成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英语:Erythropoietin,简称EPO),
或称红细胞生成素 分 泌:由肝脏和肾合成分泌。 婴幼儿时期主要由肝脏合成 成年后主要由肾脏合成。 功 能:是一种调控血红细胞制造的糖蛋白质激素,骨 髓中血红细胞前驱的细胞因子。 当 今:促红细胞生成素因为层出不穷的禁药事件而为公众 所知。注射人工合成的红细胞生成激素刺激剂(ESA)可以 提高运动员的成绩。这种药物与人体自身合成的促红细胞 生成素有微小的差别,比较容易被检测出。
1988年,Mark J. Koury等和Catherine LaCombe等同时证实在 肾脏细胞、肝脏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存在促红细胞生成素RNA。
1989年,FDA批准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
二十世纪90年代,Epo开始应用于某些骨髓疾病导致的贫血
② 促红细胞生成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作为一种主要由肾 脏成纤维样细胞(I型间质细胞)分泌合成的糖蛋白激素,通过与其 特异性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EPOR)结合而发挥促红细 胞生成作用。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肾小管上皮细胞及其它肾脏 细胞表达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促红细胞生成素可缓解高糖环境
1950年,K.R.Ressman应用外科连接的小鼠实验证实存在体液 调节机制,在实验中,当一只小鼠给予低氧情况时,配对小鼠出 现骨髓红系增生活跃。
1953年,Allan J.Erslev证实在贫血兔子的血浆中存在红细胞生成 刺激活性的物质,并在理论上提出如果这一物质被分离,将有潜 在的治疗意义。 1957年,Leon O.Jacobson、Eugene Goldwasser、Walter Fried和Louis F. Plzak明确肾脏是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器官。
⑤ 肾外激素的靶器官 肾上腺盐皮质激素主要作用为调节水、盐代谢。在 这类激素中以醛固酮作用最强,脱氧皮质酮次之。这些
激素一方面作用于肾脏,促进肾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
并促进钾的排泄,另一方面影响组织细胞的通透性,促
使细胞内的钠和水向细胞外转移,并促进细胞外液中的
钾向细胞内移动。因此,在皮质机能不足的时候,血钠、
血浆量和细胞外液都减少。而血钾、细胞内钾和细胞内
液量都增加。由于血浆减少,因而血压下降,严重时可
引起循环衰竭。
① 分泌肾素、前列腺素、激肽
② 促红细胞生成素
③ 活性维生素D3
④ 许多内分泌激素降解场所
⑤ 肾外激素的靶器官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拮抗剂(ARB) 和肾素抑制剂等RAS 抑制剂在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发挥了不 可替代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新的 RAS 抑制剂问 世,还会有关于 RAS 抑制剂治疗高血压的全新的研究报道,从
而不断地推动高血压治疗的临床进步,为患者带来福音.
① 分泌肾素、前列腺素、激肽
专利
④ 许多内分泌激素降解场所 正常的肾脏是多种肽类激素降解的场所,如甲状
旁腺素、胰岛素、胰岛素原、胰高血糖素、生长激
素、生长抑素、降钙素、C肽、促甲状腺素、催乳素、
促黄体素和胃泌素等。 当肾功能不全时,上述激素灭活障碍,血浓度增 高产生有害作用,如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 代谢障碍及消化道大出血等。
① 分泌肾素、前列腺素、激肽
临床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维持人 体的血压、调节人体水—钠平衡、细胞生长以及心血管微环 境的稳定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如果 RAS过度的激活就会导 致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发生.因
此,抑制 RAS 的过度激活能够促进心脑血管患者病情的改善.
③ 活性维生素D3

来 功
分:脂溶性维生素,类固醇化合物
源:自身合成 + 食物摄入 能:作为一种激素,调节钙和磷的吸收,促
进骨骼的生长和重构,维生素D可以用来预防小儿佝 偻病和成人骨软化症,维生素D与钙合用可以预防老 年人骨质疏松。 维生素D对神经肌肉功能、炎症都有作用, 还影响许多基因的表达和翻译,调节细胞的增殖、 转化和凋亡。
1977年,Takaji Miyake、Charles Kung和Eugene Goldwasser 从一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尿中提纯出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1983年,由Fu-Kuen Lin领导的研究小组和由Eugene Goldwasser领导的研究小组克隆、表达出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基因。 1986年,美国研究者Joseph W. Eschbach、John W.Adamson等 和英国研究者Christopher G. Winearls等发现重组人促红细胞 生成素可纠正慢性肾脏病导致的贫血。
⑤ 肾外激素的靶器官
甲状旁腺素①与降钙素② ,维生素D代谢产物③一同 调节体内钙磷代谢。 甲状旁腺素(PTH)是由甲状旁腺分泌的唯一活性 物质,它是一种多肽激素。他的生理功能是调节骨、 肾脏、肠道这三个靶器官上的钙运转过程。 降钙素可降低血浆中钙、磷浓度,抑制钙、磷的吸 收,是甲状旁腺激素的拮抗物。其生物活性主要作 用的靶器官为骨、肾。降钙素的分泌情况通常标志 钙水平的升高和降低。
相互制约,血压才能保持稳定状态。
① 分泌肾素、前列腺素、激肽
激肽释放酶(肾脏) 激肽水解酶(肾脏)
生成 破坏
① 分泌肾素、前列腺素、激肽 功 能:①促进小动脉舒张,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
②肾内小动脉舒张,肾血流量增加,改善肾皮
质缺血;
③促进钠、水的排出,水的排出比钠为多,故
尿渗压下降。水、钠排出增加、前列腺素、激肽
成 分 分:脂类 布:首先在精液中发现,故称之为前列腺素。几乎全身组织
均能合成,但以肾脏合成最多
合成场所:主要场所是在肾集合管细胞和肾乳头星状细胞,肾动脉
内皮细胞和肾间质细胞均含有前列腺素合成酶(环氧化酶)。

能:肾脏能产生两种前列腺素:前列腺素A2和前列腺素E2,
前者会使全身血管扩张,降低血管阻力,使血压下降;后者能扩张 肾脏本身的血管,增加肾脏血流量,增多水、氯化钠的排泄,减少 循环血量,也使血压下降。 由此可见,前列腺素与肾素的作用恰好相反,他们相互影响,
1913年,生物学者就从前列腺中提取了一种具有特殊功 能的物质。
1930年,人们发现男性的精液中含有一种能使女性子宫 收缩的物质,然而当时并没有认为这是前列腺素的作用。 奥伊勒-凯尔平(Hans Enler-Chelpin) 1962年,奥伊勒的弟子贝格斯特罗姆(Suue K. Bergstrom)在他的指导下继续从事研究。 现在,不但所有天然前列腺素已能用全合成法制取,还 合成出许多前列腺素类似物,他们常常比天然的前列腺 素有更好的临床应用范围及效果。
1836年,Richard Bright认为贫血是肾功能衰竭的并发症。
1863年,Dvenison Jourdanet命名红细胞明显诸多为红细胞增 多症,并认为与高海拔低氧环境有关。
1906年Paul Camot和C. Deflandre观察到有种激素与红细胞生 成有关。 二十世纪40年代,C.L.Krumdieck和其他研究者发现在贫血或 低氧的血浆中存在一种因子可增加幼稚红细胞的释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