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军神
(整理)三年级上第20课《军神》主备:俞晓阳.

1、出示学程单,组织学生初读感知第一自然段,进行个别辅导。
2.交流展示:
(1)读书点评:读书很用心很投入!这段话共有5句,第一句是个长句子,读时可稍作停顿,指名读。
(2)第二句,谁也能这样读准确流畅?
(3)这段文字通过描写人物哪些方面的内容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小结:写人的记叙文,作者通常通过对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等的细致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4)年轻人找著名的外科医生沃克先生治眼睛,沃克医生是什么态度?
(5)指导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
※不同人物说话的语气是不一样的,沃克医生和年轻人分别是怎样的语气呢?
※指名朗读,引导其余学生静静倾听并组织交流。
(6)从沃克医生果断的话语中,你知道了什么?
3.这段话中还有哪些语言也能感受到军人“伤势虽重,但很镇定”?请同学们再回过去读读第一句话,你还会有新的发现呢!
⑴“头缠绷带”:可引导学生联系刚才故事介绍和生活所见,感受伤势很重。
⑵“走进”:伤势这么重,可不是别人担架抬进来的,而是自己走进来的,表现十分镇定、勇敢!)
4.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沃克医生的果断,年轻人的镇定与平静。
一、揭题导入,预习反馈
1.小朋友们,先看老师写一个字。板书:神
2.在你眼里,神是怎样的?
教学
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三上
《军神》
共几课时
2
课型
阅读
新授
第几课时
2
教学
目标
1.通过品读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及情绪变化的词句,感悟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初步感受侧面烘托手法的妙处。
20.军神课件

1916年的一天,一位头缠绷带的 年轻人走进了重庆城里一家德国人开 的诊所。他对诊所的主人——著名的 外科医生沃克先生说:“我的眼睛被 土匪打伤了,请您给治治。”沃克医 生查看了他的伤势,冷冷地问:“你 叫什么名字?”“刘大川。”“干什 么的?”“邮局职员。”“不,你是 军人!”沃克医生有些不悦地说, “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
找一找
反映刘伯承意志坚强的语句
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 这次却双手微微颤抖。他对年轻人说: “你要是挺不住,可以叫出声来。”
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 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手术结 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找一找
反映刘伯承意志坚强的语句
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 这次却双手微微颤抖。他对年轻人说: “你要是挺不住,可以叫出声来。”
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 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手术结 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找一找
反映刘伯承意志坚强的语句
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 这次却双手微微颤抖。他对年轻人说: “你要是挺不住,可以叫出声来。”
侧面描写
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 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手术结束, 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数刀数
沃克医生擦着汗,对年轻人说:“我 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年轻人脸色苍白, 勉强一笑:“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沃 克医生吓了一跳:“一共多少刀?”“72 刀。”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 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 板!你是一位军神!” 沃克医生关上手术室的门,俯下身子 亲切地注视着年轻人:“请告诉我,你的 真名叫什么?”“刘伯承。”
“神”的字义:
• (1)特别高超; • (2)精神; • (3)神气; • (4)聪明、机灵。
苏教版语文20、军神

3.学生互相观摩生字的书写并改进。
4.同桌间练写觉得难写的其他生字。
设计意图: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教师指导、学生练写、互相观摩”等多种形式的结合将写字落到实处。
2.学生交流对“神”的感悟。
3.揭题:在现实生活中,有神吗?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取名也是一个神,这个神很特别,是什么神呢?齐读课题。(补充板书:军神)
4.交流:学生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简单介绍刘伯承。教师适当补充。
5.设疑:刘伯承和你我一样,都是平凡的人,他有血有肉,他不会长生不老,那他怎么会成为军神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教师听写词语。
2.指学生读课文,回顾课文的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听写课文中的几个词语,可以检测学生词语的掌握情况,将识词落到实处。
二、精读课文,感悟“军神”
过渡: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求治——术前——术中——术后”,这些环节中,刘伯承和沃克医生分别是什么态度?你有什么感受?(完成学生活动卡设计)
(2)课堂交流。
(3)联系自己生病的经历,说说刘伯承忍受的是怎样的痛苦。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从中感悟刘伯承的“军神”形象。
(5)小结。
4.导学“术后”部分。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病人在一声不吭地忍受着手术所带来的痛苦时,还在默默地做着一件什么事?自己读一读第5自然段,你发现了吗?(相机出示刘伯承的生平照片)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创设情境,由“神”的谈话导入新课,意在激起学生情感,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好知识和情感的铺垫。
20 军神

20、军神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揭题导入1、板书课题,学生随教师书空。
2、齐读课题,简要谈谈读后的感受。
3、大屏幕出示刘伯承元帅生前的一组照片,简介元帅生平。
(刘伯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他在硝烟与战火中度过了几十个春秋,戎马生七十多年,他为中国革命事业,解放事业新中国的建设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他的一充满了传奇色彩。
人们不仅尊称他为“军神”,还有人称他为“武神”“教书先生”“编外参谋”等,这每一种称呼的后面,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那么,《军神》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点评:真实的照片,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让刘伯承元帅光辉而活的形象印入学生的心田,心油然升起一种崇敬之情,带着这样的情感走入文本,为后面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
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急于探求军神”背后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看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3、简单交流读后的感受。
(点评:对于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来说,学生很容易就能了解故事的梗概。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可以训练学生快速捕获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习惯。
)三、锁定重点,品读“军神”内涵1、再次快速浏览全文,到沃克医生称赞军神刘伯承的话,并画下来。
(大屏幕出示重点句: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2、齐读这句话,体会沃克医生说这句话时带着怎样的感情?(惊讶、激动、美、崇敬……)3、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读这个句子!4、引导质疑:此刻你最想弄明白什么?(学生问题预设:沃克什么会惊呆了?为什说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称他为军神?……)5、引导学生自主解疑:其实这些“为什么”的答案就在课文之中,只要我们用心去读课文,去体会,你一定会从文中找到答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阅读讨论、合作解疑;教师参与讨论。
)(点评:带着自己的疑问与文本进行全身心的对话,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能力和阅读经验,进行自我解疑的尝试,是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自主实践过程。
苏教版三上20军神

20 军神教学内容: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句子,感悟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
3. 了解间接描写的作用,试着练习运用间接描写。
教学重难点:1.通过精读,理解军神的含义。
2.学习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教学准备:1. 前置性作业。
2. 查找刘伯承的有关资料,加深对刘伯承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1.揭示课题。
板书:刘伯承二、直接感悟刘伯承的意志坚强。
前置性作业交流:你们觉得刘伯承是个怎样的人?找出课文中直接描写刘伯承的相关句子,抓住关键词来说说你的理解。
交流:找出直接描写刘伯承的句子,通过刘伯承的神态、语言、动作,抓住“坚决、恳切、平静、一声不吭、勉强一笑”等关键词语,感悟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体会刘伯承的意志坚强。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刘伯承的神态、语言、动作,体会到刘伯承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刘伯承,所以这些句子属于直接描写人物形象的。
但我们发现这篇课文还有很多描写沃克医生的句子,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呢?二、由沃克医生侧面感悟刘伯承的意志坚强。
1.例子:沃克医生愣住了:“你,你能忍受的了吗?” 引导学生通过“愣住”侧面感悟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小组合作:找出文中写沃克医生的句子,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具体写沃克医生的表现?1. 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颤抖。
他对年轻人说:“你要是挺不住,可以叫出声来。
”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床单,汗如雨下。
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对比朗读体会间接描写的作用。
2. “不,你是军人!”沃克医生有些不悦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
”沃克医生关上手术室的门,俯下身子亲切地注视着年轻人:“请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通过沃克医生前后态度变化感悟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学习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小结:像这种通过沃克医生来衬托主人公刘伯承的坚强意志的描写我们成为间接描写。
2021年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9.军神(共20张PPT)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 医生额头上汗涔涔的,双手有些颤抖。 “要是忍不住,你可以哼叫。”他告诉 病人。
病人一声不哼。他双手紧紧攥住 身下的白垫单,手臂上青筋暴起,崭 新的白垫单居然被他抓破了。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 医生额头上汗涔涔的,双手有些颤抖。 “要是忍不住,你可以哼叫。”他告诉 病人。
沃克怔住了:“你,你能忍受吗? 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 肉一刀一刀割掉!”
“试试看吧。”
病人平静地回答:“先生,眼睛离 大脑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神 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
沃克怔住了:“你,你能忍受吗? 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 肉一刀一刀割掉!”
“试试看吧。”
课文中的“军神” 是指刘__伯__承__,这 是_沃_克__医__生__对他 的敬称。
(★☆☆)
“啊!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 块会说话的钢板!如果你是一位军人, 那么,你就是一个‘军神’!”
为什么称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 的钢板呢?从文中哪里表现出答:“先生,眼睛离 大脑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神 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
刘伯承(1892-1986),原名明昭, 四川开县人。1916年3月率四川护国军 第四支队北上讨伐袁世凯。在攻占丰都 时,头部中弹,右眼致残。当时,北洋 军阀控制着政府,刘伯承隐瞒身份秘密 到重庆接受手术。1923年被誉为“川中 名将”。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他不但有勇,更 善用谋,人称“儒将”。1955年被授予 元帅军衔。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三年级上册第7 单元集体备课

3、多媒体映示“练习四”:
请在人物语言的前面或后面加上合适的提示语。
担心承受损坏外科
镇定职员崭新伤势
了不起男子汉
3、反复朗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读后检查: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参与评点。
4、快速朗读(或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读后检查:
①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描写了年轻军人刘伯承负伤后到医院求治,坚决不用麻醉药,忍受巨痛接受手术的故事。)
在通往乡间的小路上,我遇到了一个大约六、七岁的小男孩,他蹲在一滩积满了雨水的水塘边,细雨不停地飘落在他身上,头发梢上,不断地滴着雨水,可他好像什么也没觉得。
我()地问:“小弟弟,你在干什么呀?”
“造桥呗。”他()。
“造啥桥啊?”我()地又问了一句。
“造大桥。”他边回答,边()。
“哦,‘大桥’造好啦!大家可以过桥了!”小男孩()。
②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小英因为身有残疾非常自卑。
③练习朗读体会小英自卑地原因。
⑵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的小朋友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①小英为什么把头低了下去?
②练习朗读,体会小英自卑的原因。
⑶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红了?
①讨论让学生明白:犹豫慢吞吞是小英不愿意让人看到他的样子。眼圈红了说明小英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第【1】篇〗《军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精读,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2、文章大量写了沃克医生情绪、神态的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教学准备视屏资料,刘伯承介绍军神同步练习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找到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是军神的句子。
(三)抓住重点句子研读课文1、读句子: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2、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找到文中的有关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3、学生自学准备。
4、集体交流,点拨评议,指导感情朗读。
5、小结:课文除了直接写到刘伯承的表现外,还用大量的篇幅写了沃克医生情绪、神态的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四)总结,升华观看视屏,谈谈感想。
(用自己的话夸夸被称作军神的刘伯承。
)(五)布置作业课外阅读有关伟人的故事五、板书设计军神沃克医生冷冷→柔和→肃然起敬↓↓↓刘伯承病人→军人→军神从容镇定意志如钢反思与评析:本课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围绕关键句子,也就是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赞叹:“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进行细细品读,体会洛克医生为什么会这么说。
通过在读中找句与词数次感受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每次学生理解的境界都有新的上升。
本课在板书设计上非常清晰,有针对性,学生看了一目了然。
先知道刘伯承是军人,但知道他不是普通的军人,而是军神,从手术前不用麻醉药,手术中一声不吭,手术后数刀数来表现他是军神。
以个人以为本课以自读个别读为主,进行读中感悟,齐读较少。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重点指导读准“绷”字的读音,正确书写“衷““和”祥”两个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军神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一类生字并规范书写,会认10个二类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悦”“镇定”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人物对话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抓住人物的对话、神态和动作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4.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来表现人物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抓住人物的对话、神态和动作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2.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来表现人物的写法。
难点:学习抓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来表现人物的写法。
三、教学评价设计:1.通过检查学生预习、针对学困加强指导训练方式落实字词、读书的教学目标。
2.在读书感悟中,采用多种形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鼓励性的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准备:完成预习单教师准备:1.设计预习单;2.制作教学课件;3.课前查看预习单,了解学情,调整教案。
4.熟读课文,查阅“军神”的相关课程资源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揭题导入。
1.谁能说出共和国的十大元帅?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共和国的元帅之一刘伯承的故事,题目是《军神》。
2.板书课题,学生随教师书空。
注意“神”的偏旁是“示字部”、一点。
齐读课题。
3.大屏幕出示刘伯承元帅生前的一组照片,简介元帅生平。
(刘伯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他在硝烟与战火中度过了几十个春秋,戎马生涯七十多年,他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人们不仅尊称他为“军神”,还有人称他为“武神”“教书先生”“编外参谋”等,这每一种称呼的后面,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那么,《军神》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真实的照片,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让刘伯承元帅光辉而鲜活的形象印入学生的心田,心中油然升起一种崇敬之情,带着这样的情感走入文本,为后面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
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急于探求“军神”背后的故事)(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借助预习单检查(课件出示)(1)读准字音伤势镇定损伤颤抖崭新勉强不禁擦着汗麻醉药头缠绷带邮局职员晕过去指名检查,重点突出学生读错的字音,结合组词引导学生识记字形。
(2)读好长句子一位头缠绷带的年轻人走进了重庆城里一家德国人开的诊所。
他对诊所的主人——著名的外科医生沃克先生说:“我的眼睛被土匪打伤了,请您给治治。
”指名读长句子。
教师示范朗读,破折号停顿的时间不要超过顿号停顿的时间。
(3)指名分段读课文。
重点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
读错的地方纠正。
(4)再读课文,初步读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共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交流汇报(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概括每段的段意。
)教师板书:求治——术前——术中——术后再次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刘伯承元帅年轻时一次眼睛负伤后,坚持不用麻醉药,忍受巨大疼痛接受手术治疗的故事。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精读感悟,感受人物形象1.再次快速浏览全文,找到沃克医生称赞军神刘伯承的话,并画下来。
(大屏幕出示重点句,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军神”是什么意思?(通过查字典,理解“军神”是指有超凡能力的杰出军人。
)2.齐读这句话,体会沃克医生说这句话时带着怎样的感情(惊讶、激动、赞美、崇敬……) 。
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读这个句子.3.引导质疑:此刻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问题预设:沃克医生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称他为军神?)4.引导学生自主解疑:其实这些“为什么”的答案就在课文之中,只要我们用心去读课文,去体会,你一定会从文中找到答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阅读讨论、合作解疑;教师参与讨论。
)(带着自己的疑问,与文本进行全身心的对话,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能力和阅读经验,进行自我解疑的尝试,是语文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自主实践过程。
同时,个性化的学习,也需要群体合作,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精读感悟,感受人物形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的研读成果,进行集体交流。
1. 指导阅读直接写刘伯承的内容。
(1)预设汇报一:出示并引导学生理解:要动手术了,可年轻人却坚决不愿意使用麻醉药。
他恳切地对医生说:“眼睛离脑子很近,我担心使用麻醉药会损伤脑神经。
”沃克医生愣住了:“你,你能忍受得了吗?”年轻人平静地说:“能。
”(从刘伯承主动要求不使用麻醉药和“平静地说”体会到对手术中要忍受的痛苦,刘伯承已做好了准备。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从哪些方面来体现刘伯承意志的顽强?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语言”。
)(2)预设汇报二:出示并引导理解:年轻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色床单,汗如雨下。
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从“一声不吭”“紧紧抓住”“汗如雨下”“竟被抓破”体会到刘伯承在手术中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体会到他意志多么顽强。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从哪些方面来体现刘伯承意志的顽强?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神态”“动作”)(.播放电影《青年刘伯承》“手术台上”的片断。
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刘伯承承受的剧烈疼痛,去体会体会他意志的顽强。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和第4自然段。
)(3)预设汇报三:出示并引导理解:年轻人脸色苍白,勉强一笑:“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72刀。
”(从“脸色苍白”“勉强一笑”和“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72刀”体会到他手术中忍受着巨大的痛苦。
进而再次认识到这是从“神态”和“语言”体现刘伯承意志的顽强。
)老师相机引出:据医生介绍,摘除眼球手术要比割口子疼几百倍、上千倍,因为视神经和颅内神经紧密相连……,而刘伯承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整整承受了72刀!他的毅力多么令人敬佩!请同学们再读第四段、第五段,读出你的敬佩之情!2.指导阅读写沃克的内容。
教师引导:我们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抓住了刘伯承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感受到了刘伯承意志顽强,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是一位军神!那么,课文为什么还用大量的篇幅,具体写沃克医生的动作、神态和语言呢?请把这些描写找出来,想一想为什么。
预设汇报一:出示并引导学生理解:“不,你是军人!”沃克医生有些不悦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如此镇定!”(1)引导学生从沃克医生对刘伯承身份的判断,体会到刘伯承伤势很重,他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
他的意志很顽强。
(2)出示刘伯承这次负伤前后经过的资料,让学生体验更加强烈明晰。
(3)从沃克医生的这句话你还能体会到什么?(不悦中含有一定的佩服)(4)能读出你的这种理解吗?学生练习,然后指名展示。
预设汇报二:出示并引导学生理解:沃克医生愣住了:“你,你能忍受得了吗?”(1)从“愣住”这种神态体会到要求不使用麻醉药大大出乎沃克的意料;“能忍受得了吗”体会到沃克的担心。
体现出刘伯承超凡的毅力。
(2)读出这种理解。
预设汇报三:出示并引导理解: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颤抖。
他对年轻人说:“你要是挺不住,可以叫出声来。
”(从“微微颤抖”和沃克的话体会到沃克医生为年轻人不使用麻醉药做手术而感到紧张和担心,反映出做这样的手术,年轻人要承受多么大的痛苦!)预设汇报四:出示并引导理解:沃克医生擦着汗,对年轻人说:“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一共多少刀?”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1)从沃克医生的动作、神态、语言体现了沃克医生的紧张、担心、惊讶和对刘伯承超人毅力的敬佩。
(2)有感情地读第五段,读出沃克医生由衷的赞美!预设汇报五:出示并引导理解:沃克医生关上手术室的门,俯下身子亲切地注视着年轻人:“请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从沃克一生的神态和语言体现出他对刘伯承的关爱、友好和敬佩。
)教师小结:从刘伯承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我们直接感受到刘伯承的超人的意志,这种写法叫“正面描写”;从沃克医生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我们感受到沃克医生的紧张、担心和敬佩,间接地感受到刘伯承超人的毅志,这种写法叫“侧面描写”。
(教师相机板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四)升华情感,小结写法。
1.为了表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课文不仅从正面直接抓住了刘伯承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进行描写,还从侧面抓住了沃克医生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进行描写。
这样,就使文章更加具体、生动、感人。
2.小练笔:你最熟悉的人是谁?他(她)有什么优点?请写出他的一件事,注意抓住他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把内容写具体。
(五)延伸拓展。
这节课,我们读懂了《军神》这个故事。
请同学们课余时间查阅刘伯承的相关资料,看看他还有哪些感人的故事。
(拓展语文学习广阔天地,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此环节设计与开课遥相呼应。
)(六)板书设计:求治语言(正面描写)20.军神术前动作术中术后神态(侧面描写)预习单:一、读准字音伤势邮局职员镇定麻醉药损伤颤抖崭新晕过去勉强不禁擦着汗头缠绷带二、读好长句子1.一位头缠绷带的年轻人走进了重庆城里一家德国人开的诊所。
2.他对诊所的主人——著名的外科医生沃克先生说:“我的眼睛被土匪打伤了,请您给治治。
”三、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尽量有感情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八、课后反思成功之处:本案设计,思路清晰,主线明确,目标定位准确。
老师在教学中,以沃克对刘伯承的态度变化为主线,以“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为问题情境,通过自主阅读,自主讨论,领悟刘伯承勇敢、坚强、镇静的性格。
设计实现了教学从“整体——部分——整体”的理想结构特点,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芝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潜心会文,自悟、自得,与老师的相机点拨,适时指导,和谐而又统一。
这样的教学,学生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同时,在元帅人格魅力的熏陶下,情感得以升华。
不足之处:教学调控不够灵活有效,教学机智有待提高。
同时在时间上没有把握好,因此在分析沃克医生的表现时,分析的不够透彻。
教学建议: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出现的欠缺,教师应及时有效地给予指导评价。
在处理沃克医生的表现时应前后语句结合,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左玲:峄城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