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第八课时

合集下载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8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8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八课时导学案主备人:程云五年级学生姓名:一、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探究问题,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二、自主学习:1、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我们知道分子可以看成(),分数线可以看成(),分母可以看成(),分数值相当于除法中的()。

用字母可以写成:a÷b=a/b(b≠0)猜想: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分数中是否有类似的规律?2、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里“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的数都可以呢?请举例说明。

三、合作学习:1、你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很相近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2、你能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同的分数吗?汇报例2完成的结果。

四、我的疑惑《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八课时教案主备人:程云五年级一、教学目标:1、经历分数基本性质的建构过程,归纳概括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3.让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探索、发现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预习(或课堂)导入:2、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中《自主学习》的内容。

3、合作学习:完成导学案中《合作学习》的内容。

4、展示交流: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5、巩固提升(课堂练习或检测):a 、我们班52的同学参加了舞蹈小组,104 的同学参加了书法小组, 哪个小组的人数多?b 、教材第58页,第1题。

C 、教材第58页,第7题。

四、板书设计:分数的基本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优秀4篇)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优秀4篇)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优秀4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作者漂亮的编辑给大伙儿收集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优秀4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篇一《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学生在充分认识了分数的意义和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75页—76页《分数基本性质》。

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谈一下教学过程设计及设计意图。

一、说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属于概念教学。

《分数基本性质》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还是约分、通分的依据。

二、说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清楚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这些都为本节课学习做了知识上的铺垫。

分数的。

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却没变。

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掌握新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综合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与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或分子)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初步养成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在自主探究中正确认识与理解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3.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养成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与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四、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本课我主要采用猜想验证与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

在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采取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观察、分析。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8课时∣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8课时∣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8课时∣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初步认识,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比较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数量关系,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初步认识: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比较和计算。

2. 分数的应用: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3. 分数的简单运算: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能够正确进行分数的混合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应用,分数的简单运算。

2. 教学难点: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教学视频,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

2. 新课:讲解分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

3. 实践:让学生进行分数的比较和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分数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定义,分数的读写方法。

2. 分数的应用:实际情境中的分数运用。

3. 分数的简单运算: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分数的混合运算。

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分数的比较和计算。

2. 提高练习:分数的应用题。

3. 拓展练习:分数的混合运算。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完成。

2.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教学效果是否良好。

3. 学生学习情况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导入1. 利用生活实例:选择学生熟悉的场景,如分蛋糕、分水果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分数的概念。

2. 提问引导:通过提问,如“如果要把一块蛋糕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多少蛋糕?”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意义。

3. 利用多媒体:播放与分数相关的动画或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材分析一:本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通过本单元内容的教学,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技能,为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答分数应用打好基础。

二、本单元教学内容:1、分数的意义2、真分数和假分数3、分数的基本性质4、约分5、通分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三、教学主要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真分数、假分数。

2、过程与方法:可以比较分数的大小,熟练地展开分数与小数互化、假分数与整数和带分数的互化、约分和通分,可以解求一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可以用分数科学知识化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单元知识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遇到问题会仔细地去分析、比较、思考、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四、本单元重、难点分析及关键:1、重点: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

2、难点:理解单位“1”,分数单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约分与通分的方法,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有限小数。

3、关键: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本单元科学知识就是下一单元的关键基础。

五、教材表明1.本单元内容的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就是学生系统自学分数的已经开始。

内容包含:分数的意义、分数与乘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小公因数与约分后,最轻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

《2.2分数的基本性质》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沪教版上海六年级第一学期

《2.2分数的基本性质》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沪教版上海六年级第一学期

《分数的基本性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作业的练习,巩固学生对分数知识的掌握,提高其数学应用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基础练习:(1)认识分数:通过练习题,让学生熟悉分数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2)分数的分类:练习区分真分数、假分数及带分数,并掌握其转化方法。

2. 分数的基本性质练习:(1)约分与通分:练习约分与通分的方法,掌握最简分数与最简公分母的概念。

(2)分数的大小比较: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学会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较分数的大小。

3. 应用拓展:(1)结合生活实际,设置应用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探讨分数的其他性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他人答案。

2. 基础练习部分要求准确无误地完成,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3. 在应用拓展部分,学生需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记录下解题过程和思路。

4. 作业需字迹工整,格式规范,答案清晰。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分数的概念及基本性质的掌握情况,解题思路的正确性及解题过程的规范性等。

3.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指出问题并给予指导。

五、作业反馈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2. 对于共性问题,可在课堂上进行集体讲解;对于个别问题,可进行个别辅导。

3.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困惑,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4. 定期收集学生的作业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意见,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和作业设计。

通过以上的作业设计方案,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整word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下册教材目录

(完整word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下册教材目录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第三单元《认识小数》
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
第五单元《找规律》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七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一)》第八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第九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二)》第十单元《统计》
第十一单元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方程》
第二单元《确定位置》
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
数字与信息
第四单元《认识分数》
第五单元《找规律》
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
球的反弹高度
第七单元《统计》
第八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
奇妙的数学密铺
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十单元《圆》
画出美丽的图案
整理与复习。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分数”的第一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材内容包括:分数的定义、分数的表示方法、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其运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分数的分子、分母及其相互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分数知识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分数的基本性质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分数的分子、分母的相互关系及其在分数简化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直尺、挂图。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分数简化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一个苹果,将其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2)将这个苹果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3)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这两份苹果,引出分数的定义。

2. 例题讲解(1)讲解分数的表示方法,分子、分母的含义。

(2)通过示例,讲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举例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2)引导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简化分数。

(2)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分数简化的一般步骤。

5.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2)教师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分数的定义2. 分数的表示方法3. 分数的基本性质4. 分数的简化方法七、作业设计(1)$\frac{12}{18}$(2)$\frac{20}{30}$(3)$\frac{45}{60}$2. 答案:(1)$\frac{2}{3}$(2)$\frac{2}{3}$(3)$\frac{3}{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较好,但在分数简化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分子、分母的约分方法掌握不牢,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目录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第一课时精打细算 (2)第二课时打扫卫生 (4)第三课时打扫卫生试一试 (6)第四课时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8)第五课时谁打电话的时间长试一试 (10)第六课时人民币兑换 (12)第七课时人民币兑换试一试 (14)第八课时除得尽吗 (16)第九课时调查“生活垃圾” (18)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第一课时轴对称再认识(一) (20)第二课时轴对称再认识(二) (22)第三课时平移 (24)第四课时欣赏与设计 (26)第三单元倍数与因数第一课时倍数与因数 (28)第二课时 2, 5 的倍数的特征 (30)第三课时 3 的倍数的特征 (32)第四课时找因数 (34)第五课时找质数 (36)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一课时比较图形的面积 (38)第二课时认识底和高 (40)第三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42)第四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试一试 (44)第五课时三角形的面积 (46)第六课时三角形的面积试一试...... 48 第七课时梯形的面积 (50)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第一课时分数的再认识 (52)第二课时分数的再认识(二) (54)第三课时分饼 (56)第四课时分数与除法 (58)第五课时分数与除法试一试 (60)第六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 (62)第七课时找最大公因数 (64)第八课时约分 (66)第九课时找最小公倍数 (68)第十课时分数的大小 (70)第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第一课时组合图形的面积 (72)第二课时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 (74)第三课时公顷、平方千米 (76)数学好玩第一课时设计秋游方案 (78)第二课时图形中的规律 (80)第三课时尝试与猜测 (82)第七单元可能性第一课时谁先走 (84)第二课时谁先走试一试 (86)第三课时摸球游戏 (88)第八单元总复习第一课时数与代数 (90)第二课时图形与几何 (92)第三课时统计与概率 (94)五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导学案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第一课时精打细算班级:姓名:座号【知识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6~8题,开展“探索与实践”“评价与反思”活动,并完成P71的第9、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用不同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来做这几个不同分母的公分母。

2、使学生能灵活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

3、让学生能灵活地解决有关分数大小比较的题目。

4、使学生能在指定的图上自由设计出不同的图案,并用分数来表示,再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说出与它相等的分数。

5、通过游戏让学生体会分数大小比较的不同策略,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练习与应用。

1、做“练习与应用”的第6题。

把下面每组分数通分。

4/5和5/7 5/6和7/9
4/3和13/12 21/10和7/4
指名板演,其余在书上完成。

完成后要求说出是怎样来通分的。

是用什么数来做两个不同分母分数的公分母。

(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做“练习与应用”第7题。

用你喜欢的方法比较每组分数的大小。

5/12和5/17 5/6和7/9
7/15和2/3 4/7和3/8
学生独立完成。

做完指名说说是怎样来比较大小的。

3、做“练习与应用”第8题。

三本书原来各有120页。

现在《动物王国》还剩1/4,《植物世界》还剩1/3,《地球故事》还剩2/5。

哪种书卖出的本书最多?
学生各自读题,理解题目的意思。

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要求哪种书卖出的本书多,也就是求哪种书剩下的最少。

学生各自完成后订正。

二、探索与实践。

1、做课本P71的第9题。

在书上的正方形纸上设计图案,并涂上颜色,再计算涂色部分占这张正方形方格纸的几分之几?你还能说出和它相等的分数吗?
学生先四人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然后各自动笔画一画。

画好后写出相应的分数。

再想一想与它相等的分数有哪些。

全部完成后交流。

2、做P71第10题。

一个转盘上有1、3、4、6、8、9六个数字与一个指针。

(1)每人转2次,将得到的两个数组成一个真分数。

(如果两次转得的数相同,再转一次)(2)估计两人组成的分数哪个大,先估计正确的,得10分。

重复做几次,看谁先得到50分。

(3)先估计两个分数的大小时,你应用了哪些策略?
学生取出自己做的转盘。

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先2人转,另两人记录每次得到的两个数组成的真分数。

看谁得分先达到50分。

得出两个不同的真分数再进行大小的比较。

完成后指名说说是怎样来比较分数大小的。

三、评价与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重点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要求他们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