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挖掘机负荷传感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小松挖掘机ls阀工作原理

小松挖掘机ls阀工作原理

小松挖掘机ls阀工作原理小松挖掘机的ls阀是一种重要的液压控制元件,它主要用于调控液压系统的压力。

在挖掘机的工作过程中,液压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负责驱动和控制挖掘机的各个液压执行元件,如液压缸和液压电机等,以实现挖掘、提升和回转等功能。

ls阀的工作原理基于负载敏感性原理,它的主要作用是根据液压系统的负载情况来自动调节液压系统的压力。

具体来说,当液压系统的工作负载增加时,液压系统内的油液压力就会升高,导致ls阀的弹簧受到压力的作用而收缩,从而使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降低;相反,当液压系统的工作负载减小时,液压系统内的油液压力就会降低,导致ls阀的弹簧扩张,从而使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升高。

通过这种方式,ls阀可以根据液压系统的负载情况自动调节液压系统的压力,以确保液压系统能够以合适的压力工作。

ls阀通常由阀体、阀芯、弹簧和调节螺钉等组成。

阀体是ls阀的外壳,它起到固定和密封的作用;阀芯是ls阀的关键部件,它通过与阀体的接触来控制液压系统的压力大小;弹簧是ls阀的负载敏感元件,通过收缩和扩张来调节阀芯的位置;调节螺钉是用来调节弹簧的预紧力,从而改变ls阀的工作压力。

在ls阀的工作过程中,当液压系统的负载增加时,液压系统内的油液压力升高,ls阀的弹簧受到压力的作用而收缩,从而使阀芯的位置发生改变。

当阀芯的位置改变后,通过ls阀内部的流道来调节液压系统的压力,使之恢复到设定的工作压力。

相反,当液压系统的负载减小时,液压系统内的油液压力降低,ls阀的弹簧扩张,阀芯的位置再次发生改变,通过调节流道来调节液压系统的压力,使之达到设定的工作压力。

总体而言,ls阀以其负载敏感性的工作原理,能够精确地调节液压系统的压力,确保液压系统能够以合适的压力工作。

在小松挖掘机中,ls阀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挖掘机的工作效率,还提升了挖掘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挖掘机液压工作原理

挖掘机液压工作原理

挖掘机液压工作原理挖掘机是一种重型工程机械,广泛应用于土方工程、公路建设、矿山开采等领域。

而挖掘机的液压系统是其重要的工作原理之一,它通过液压传动来实现各种机械运动,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反应灵敏等优点。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挖掘机液压工作原理。

首先,挖掘机液压系统主要由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等组成。

液压泵负责将机器的动力转化为液压能,提供给整个液压系统;液压缸则是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机械运动;液压阀则起到控制液压系统流量、方向等作用。

其次,液压系统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液体不可压缩的特性,通过液压泵将液体压入液压缸,从而推动液压缸的活塞运动。

具体来说,当液压泵工作时,液体被吸入液压泵内,随后被压缩并排入液压缸,从而推动液压缸活塞运动。

而液压阀则起到控制液体流动方向、流量等作用,从而实现对液压系统的精确控制。

再者,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液体传力”,即通过液体在密闭管路中的传递压力来实现机械运动。

这种工作原理具有传动平稳、反应灵敏、传动效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工程机械。

最后,挖掘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对于挖掘机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液压系统设计和优质的液压元件选用,可以有效提高挖掘机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因此,对于挖掘机液压系统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对于提高挖掘机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挖掘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挖掘机能够正常工作的重要基础,它通过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等组成,利用液体不可压缩的特性,实现了机械运动的精确控制。

深入理解和掌握挖掘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对于提高挖掘机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挖掘机的液压系统

挖掘机的液压系统
液压泵与液压马达原 理上是可逆的,但结 构略有不同。 挖掘机的先导泵一般为齿轮泵。
液压泵——轴向柱塞泵
挖掘机的主泵一般为柱塞泵泵。
液压控制阀
1. 流量控制阀 2. 压力控制阀 3. 方向控制阀
流量控制阀
• 主要控制流过管路的流量,通过 对流量的控制还可以对回路的压 力产生一定影响。注意节流会产 生损失。
液压回路的合流
• 合流:一般用于双泵和多 泵系统中。用合流阀或者 使两个回路中相应的换向 阀同时动作,让两个泵同 时向一个执行元件供油以 提高该执行元件的运动速 度,从而提高作业效率。
主控阀杆 泵1
合流阀杆 泵2
挖掘机液压回路合流:
动臂提升,斗杆、铲斗都实现双泵合流。
动臂提升合流
两泵在阀后实现合流,提高动臂提升速度
曲线上),每个泵就可传递发动机功率的50%,即才能全部利用 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全功率控制变量泵
特点: 1. 两个泵由一个直接作用的调节器来调节,控制压力为两泵负载 压力之和,尽管两泵负载压力不等,但两个泵的输出流量相等 。 2. 只有当P1+P2在恒功率的压力范围内(即功率点在恒功率双曲 线上),每个泵就可传递发动机功率的50%,即才能全部利用 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b c d ef g




A

B
a
KAWASAKI
B → A解锁
B → A解锁:c口封闭, B →a →b → 与g不通
g → f → e → d →环槽i → h→油箱
b c h die f g 有



A

B
a
液压蓄能器
原理:气体被压 缩后储存能量。 作用:吸收液压 膜片 振动和冲击并且 可以作为应急能 源使用。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液压系统是一种利用液体传递能量并实现各种机械运动的系统。

液压系统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航空航天、冶金设备等领域,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液体的压力传递力量和控制机械运动。

本文将介绍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相关组成部分。

一、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两个基本原则:压力传递原理和压力控制原理。

1. 压力传递原理压力传递原理是液压系统工作的基础,它通过液体的压力传递力量。

在液压系统中,液体被泵入主压力线路,产生压力。

这个压力作用于液压活塞上,使其产生力,并将力传递给被控制的机械装置。

液体在系统中的传递速度快,因此能够实现高速运动。

2. 压力控制原理液压系统还依赖于压力控制原理来确保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压力控制主要由压力阀完成。

在液压系统中,通过调整压力阀的开度,可以控制系统中的压力大小。

这样一来,液压系统就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力量的传递和控制。

二、液压系统的组成部分液压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下面将介绍其中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液压泵、液压缸和控制阀。

1. 液压泵液压泵是液压系统中的心脏,它负责将液体从液压油箱中吸入,并通过压力的形式送入主压力线路。

液压泵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齿轮泵、柱塞泵和叶片泵。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机械力的作用,将液体压缩并推动到系统中。

2. 液压缸液压缸是液压系统中的执行元件,它接受液压泵输出的压力,并将其转化为机械能。

液压缸由一个活塞和一个活塞杆组成。

当液压泵输出的压力作用于液压缸的活塞上时,活塞会受到力的作用而产生运动。

3. 控制阀控制阀是液压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它用于控制液体的流动方向和流量大小。

常见的控制阀有单向阀、溢流阀和比例阀等。

通过调整控制阀的位置和开闭状态,可以实现液体的流动控制和压力控制。

三、液压系统的应用液压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优势在于传动力大、反应迅速、控制方便等。

以下是液压系统在几个领域的应用举例:1.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在挖掘机、起重机等工程机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小松挖掘机ls阀工作原理

小松挖掘机ls阀工作原理

小松挖掘机ls阀工作原理小松挖掘机ls阀工作原理涉及到液压系统、油液控制和机械传动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小松挖掘机ls 阀的工作原理。

一、液压系统液压系统是小松挖掘机ls阀工作的基础。

液压系统配备了液压泵、液压缸等元件,能够将动力传递到液压执行器上。

液压系统通过控制压力和流量来实现工作机构的运动。

其中,小松挖掘机ls阀作为油液控制的核心部件,起到控制流量和压力的重要作用。

二、油液控制油液控制是指通过调节阀门开关和调整阀芯位置来控制液压系统的压力和流量。

小松挖掘机ls阀通过调整阀芯位置来实现对油液流量和压力的控制。

当阀芯处于不同的位置时,油液的流动路径和流通面积也会有所不同,从而改变油液的流速和压力。

小松挖掘机ls阀的工作原理如下:1. 当液压泵向液压缸提供压力油液时,压力油液通过小松挖掘机ls阀的进油口进入阀体内部。

2. 进入阀体内部后,压力油液通过流量控制阀和压力控制阀进行调节。

流量控制阀通过调整阀芯的位置来改变液体的流量大小,从而控制液压缸的速度。

压力控制阀通过改变阀芯的位置,使回油口与进油口相连或者封闭,从而控制液压系统的压力。

3. 应用液压控制的力和运动传导,阀芯推动组成阀门的零件,从而改变液压挖掘机液压系统的工作方式,例如实现液压缸的伸缩或旋转。

小松挖掘机ls阀在工作过程中,通过不同的阀芯位置调节油液的流量和压力,从而控制液压系统的工作。

通过合理的调节和控制,可以使液压系统能够稳定、高效地工作,为挖掘机提供动力,并能够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需要。

小松挖掘机ls阀的主要适用场景包括各类土方作业、岩石破碎、挖掘和抓取等,同时还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矿山、建筑工地等工程领域。

小松挖掘机ls阀作为液压挖掘机的核心元件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中,小松挖掘机ls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断在技术和性能上进行改进和创新,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要求。

液压挖掘机工作原理

液压挖掘机工作原理

液压挖掘机工作原理
液压挖掘机通过利用液压系统来实现挖掘、起重和移动等操作。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液压系统、动力系统和操作系统三个部分。

液压系统是液压挖掘机的核心部分。

液压系统由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油箱和液压管路等组成。

液压泵将液压油从油箱中抽取并压力输送到液压缸中,推动液压缸进行各种动作。

液压马达则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用于驱动挖斗、回转等部件的运动。

动力系统是提供液压挖掘机所需能量的部分。

典型的液压挖掘机使用内燃机作为动力来源。

内燃机经由传动装置与液压泵相连接,使液压泵获得动力。

内燃机的功率和扭矩决定了液压挖掘机的工作能力。

操作系统是液压挖掘机操作和控制的部分。

操作系统由控制柜、手柄、控制阀组成。

通过手柄操作,控制阀开启或关闭液压泵与液压缸之间的液压通道,实现挖掘机的运动。

不同手柄的操作会控制不同的液压缸,从而实现各种挖掘动作。

整个工作过程中,液压泵经由液压管路向液压缸提供高压液体,推动液压缸的活塞运动。

当液压油进入液压缸的一侧时,液压缸另一侧的液压油返回到油箱内,从而使液压缸产生推力或拉力。

通过控制液压泵的工作和手柄的操作,液压挖掘机可以进行各种挖掘工作。

总体而言,液压挖掘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液压系统的运作实现
动作控制,并通过内燃机提供动力,通过操作系统控制操作。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液压挖掘机具有强大的挖掘力和灵活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工地、矿山和道路施工等领域。

挖掘机液压系统介绍ppt课件

挖掘机液压系统介绍ppt课件

阀原理图(31)
资金是运 动的价 值,资 金的价 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负流量控制(32)
资金是运 动的价 值,资 金的价 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1
资金是运 动的价 值,资 金的价 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简略原理图(00)
资金是运 动的价 值,资 金的价 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回转马达
资金是运 动的价 值,资 金的价 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回转马达外形(01)
资金是运 动的价 值,资 金的价 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资金是运 动的价 值,资 金的价 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液压系统概述
行走:直行功能, 大臂提升:2-泵流, 大臂下降:油量再生, 大臂:保持功能, 大臂:优先, 小臂收进和伸出:2-泵流, 小臂:持功能小臂收进: 油量再生, 回转:对于小臂优先
泵外形
资金是运 动的价 值,资 金的价 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液压挖掘机原理

液压挖掘机原理

液压挖掘机原理
液压挖掘机是一种利用液压系统进行驱动和操作的工程机械设备。

它采用液压油流传动动力,实现挖掘和装卸工作。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液压系统:液压挖掘机的核心是液压系统,由液压泵、液压马达和液压缸等组成。

液压泵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通过液压油管路传到液压马达和液压缸,驱动挖掘机各个部件的运动。

2. 液压马达:液压马达是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通过液压油流的压力驱动其转动。

液压马达一般安装在挖掘机的回转系统和行走系统中,分别用于实现挖斗的旋转和移动。

3. 液压缸:液压挖掘机的液压缸可分为主油缸和副油缸。

主油缸通常用于实现挖掘斗的前后运动,而副油缸用于控制挖斗的倾斜角度和打破地面等工作。

4. 操纵系统:液压挖掘机的操纵系统包括操作杆、液控阀和控制器等。

操作杆由操作员通过手柄操纵,通过液控阀控制液压系统的流量和压力,从而达到对挖掘机各个部件的精确操纵。

5. 液压油:液压挖掘机使用液压油来传递能量和润滑。

液压油在液压系统中起到传动力和润滑摩擦件的作用,同时还能冷却系统和防止氧化,提高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6. 动力来源:液压挖掘机的动力来源可以是内燃机或电动机。

动力源经由传动装置带动液压泵的转动,从而产生液压能。

基于以上原理,液压挖掘机能够通过液压系统实现各个部件的运动和工作,从而完成挖掘和装卸等工程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四)旁通阀的结构原理及功能
LS回路中的PLS油 压从a孔和b孔溢出, 将PLS油压的升压 速度变缓,防止了 油压的急剧变化
在经主滑阀节流孔 d→LS梭阀→LS旁 通阀→油箱的LS回 路中,节流孔d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S梭阀之间产生有 效的压力下降(压 力差)
以上两点提高了执 行元件或操作阀的 动态稳定性
在主泵输出压力达到一定值时,通 过PC阀对主泵排量进行控制,使其 在某一流量以内,保证主泵的吸收 功率不超过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在负载增加发动机转速下降时,通 过改变PC-EPC电磁阀的电流值, 控制主泵排量
(九)PC阀的工作原理1/2
PC阀阀芯的移动取 决于主泵压力 PP1+PP2+PC-EPC 输出压力与弹簧压力 的比较
向右旋转时压差上升,
备注
向左旋转时压差下降 边测量压差,边进行调
600

kg/cm2 调整后将螺母锁紧
(5.75±0.75kgm)
(12V) 测量时专用工具见左表
14×1.5
(八)PC阀的结构与功能
a:卸油口 b:PC阀信号压出口 c:自泵压入口 d:另泵压入口 e:PC-EPC输出压入口
LS阀的工作原理 2/2
当A0×PP=A1×PEN时,伺 服活塞处于平衡位置,斜盘 倾角保持不变,LS阀芯停止 在中位(即D口到E 口和D口 到C 口的节流开度几乎相等)
伺服活塞平衡时, △PLS=22.5~7.5kg/cm2, 与LS-EPC输出压力 PSIG=0~30kg/cm2成比例 变化
(十五)动臂再生回路
在动臂下降时, 若缸头压力小 于缸底压力, 则单向阀打开, 增加流向缸底 的回油流量, 提高下降速度 及节能
若缸头压力大 于缸底压力, 则再生回路单 向阀关闭
(十六)斗杆再生回路
在斗杆挖掘作业时, 若缸头压力大于缸 底压力,则再生回 路单向阀打开,增 加流向缸底的回油 流量,提高油缸速 度
调整时,松开锁紧螺母A和 B,旋转调整螺钉
向右旋转调整螺钉,使油泵 的吸收扭矩增大;向左旋转 调整螺钉,使油泵的吸收扭 矩减小
每旋转1圈调整螺钉的调整 量为:伺服柱塞移动 1.5mm
调整后拧紧锁紧螺母:螺母 A的力矩3.5±0.5kgm,螺 母B的力矩10.25±1.25 kgm
(十一)压力补偿阀的结构原理及功能
PC-EPC电磁阀输出压力 与电流值大小成正比
当负载增大,发动机转 速下降时,输入电磁阀 的电流增大,PC-EPC输 出压力增大,使PC阀阀 芯往右端移动,使C口与 B口接通,高压油经B口 →C口→LS阀→伺服活 塞大端→ PEN压力增大 →使斜盘倾角减小→排 量减小;反之,则PEN 下降,排量增大
反映了操纵杆行程的大小 PLS油压的流向:①流向压力补偿阀 ②流向主泵LS阀 ③流向卸荷阀
④流向LS旁通阀 ⑤流向合流分流阀
(五)LS阀的结构与功能
a:PLS压入口 b:自泵压入口 c:LS阀信号压出口 d:PC阀信号压入口 e:卸油口 f:LS-EPC信号压入口 g:自泵压入口
LS阀感知负载及操作手 柄行程大小,对主泵排 量进行控制
CLSS工作原理(⒊压力补偿控制)
压力补偿阀安装在主控制阀的出口侧,用来平衡负载 当两个执行元件一起动作时,通过压力补偿阀使每个滑阀入口压力和出
口压力的压差相等,保证泵的流量按照每个阀的开口面积成比例分配而 不受不同负载的影响
(二)主泵(1/2)
主泵由两个变量 斜盘柱塞泵、两 个PC阀、两个LS 阀、一个LS-EPC 阀、一个PC-EPC 阀组成
PEN标准参数值:伺服柱塞输入压力PEN 约为主泵压力PP的3/5
压力表A、B:799-101-5002,量程为 600kg/cm2
压力PEN的测量及PC阀的调整2/2
PC阀调整的判定条件:在 负载增大时,如果发动机转 速明显下降或工作装置速度 明显降低,并经测量油泵输 出压力和LS压差正常时,应 对PC阀进行调整
LS阀感知LS-EPC电磁阀 输出压力,控制主泵排 量,实现微操作性能
(六)LS阀的工作原理 1/2
△PLS=PPPLS,LS阀根 据△PLS大小 改变主泵斜盘 倾角从而控制 主泵排量
△PLS减小, LS阀芯右移 →D口与E口接 通→伺服活塞 大端油压减小 →使斜盘倾角 增大→排量增 大
△PLS增大, LS阀芯左移 →D口与C口接 通→伺服活塞 大端油压增大 →使斜盘倾角 减小→排量减 小
a:主泵泄油口 b:前泵Pen油压检测口 c:前泵压力入口 d:前泵输出油口 e:后泵输出油口 f:后泵Pen油压检测口 g:Psig油压检测口
h:后泵PLS压输入口 i:PC-EPC电源插头 j:LS-EPC电源插头 k:前泵PLS压输入口 m:主泵吸油口 n:EPC输入油压检测口
主泵(2/2)
1:压力补偿阀 2:安全吸油阀 3:安全吸油阀 4:斗杆再生回路单向阀 5:吸油阀 6:动臂再生回路单向阀
(四)PLS压力的产生
主控阀阀芯移动时,主泵压力通过输入孔a进入c口,产生PLS油压通过 LS梭阀被送进LS回路
输入孔a直径较小,起着节流的作用 PLS压力从主控滑阀节流取出,PLS大小反映了滑阀的位置状态,因此也
主泵将发动机输出的 机械能吸收转变成为 液压能,按照负载大 小输出压力油
通过改变斜盘角度可 改变压力油的输出量
改变操作手柄行程大 小,斜盘角度相应改 变;手柄在中立位置 时斜盘角度最小,主 泵排量最小
负载达到溢流压力时 主泵排量最小
(三)主控制阀(1/5)
主控制阀由整体式六联滑阀、合流 分流阀、备用阀(可选件)组成
(一)CLSS的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
CLSS——由主泵、主阀、 各执行元件(油缸等)组 成
功能1:实现对主泵的变 量控制,使液压系统的吸 收功率与发动机的输出功 率达到最佳匹配
功能2:操纵性能不受负 载影响,实现精确控制, 使挖掘更平稳
功能3:具有在复合操作 时只是按照滑阀的开口面 积决定流量分配的性能
P5:自动臂PPC阀
P3:自右行走PPC阀
P1:自铲斗PPC阀
P-1:自备用PPC阀
P-3:自备用PPC阀
P-5:自备用PPC阀
主控制阀(2/5)
A1:至铲斗油缸头 A2:至右行走马达 A3:至动臂油缸底 A4:至回转马达 A5:至左行走马达 A6:至斗杆油缸底 B1:至铲斗油缸底 B2:至右行走马达 B3:至动臂油缸头 B4:至回转马达 B5:至左行走马达 B6:至斗杆油缸头 PLS1:至后泵LS阀 PLS2:至前泵LS阀 BP1:动臂提升PPC输出压 A-1、A-2、A-3、B-1、B-2、 B-3:至前端可选件
主控制阀(3/5)
PS:自合流分流电磁阀 BP7:自回转行程限位电磁阀 BP2:自行走PPC阀 BP3:自行走PPC阀 CP1:至CP2口 CP2:至CP1口 P-2、P-4、P-6:自备用PPC阀 P2:自铲斗PPC阀 P4:自右行走PPC阀
P6:自动臂PPC阀 P8:自回转PPC阀 P10:自左行走PPC阀 P12:自斗杆PPC阀 1:斗杆滑阀 2:左行走滑阀 3:回转滑阀 4:动臂滑阀 5:右行走滑阀
(七)LS阀压差△PLS的测量及LS阀的调整 1/2
使用压力表A测量主泵 压力PP,同时使用压力 表B测量PLS压力,计算 得出△PLS
使用压差表可直接测量 △PLS
测量条件: ①油温45℃~55℃ ②操作方式H/O ③燃油控制盘最大油门
压差△PLS标准值: 控制手柄中位时为 30±10kg/cm2; 在速度Hi档行走空载并 且行走控制受柄至半行 程位置时为 22±1kg/cm2
6:铲斗滑阀 7:备用滑阀 8:备用滑阀 9:备用滑阀 10:滑阀弹簧
主控制阀(4/5)
1:LS梭阀 2:LS选择阀 3:卸荷阀(铲斗组) 4:主溢流阀(铲斗组) 5:卸荷阀(斗杆组) 6:主溢流阀(斗杆组) 7:合流分流阀(主) 8:合流分流阀(LS) 9:弹簧 10:弹簧 11:LS旁通阀
主控制阀(5/5)
若缸头压力小于缸 底压力,则再生回 路单向阀关闭
(十七)合流分流阀
先导压力PS为合流分流电磁阀输出压力; PS关闭时,主滑阀在弹簧力作用下左移,油口E和F相通,主泵合流;同时,
(十二)卸荷阀的结构原理及功能
操作手柄行程在中 立位置时PLS=0, 主泵油压克服弹簧 设定压力值 (40±10kg/cm2) 使阀芯左移,经卸 油口a流回油箱, 此时主泵排量最小
操作手柄移动时, 产生的PLS油压经b 口进入阀芯左端, 使阀芯右移关闭卸 油口
(十三)主溢流阀的结构原理及功能
CLSS工作原理(⒈斜盘倾角的控制)
LS阀压差△PLS=PP-PLS;当△PLS大于LS阀的设定压力时, 伺服活塞向小端移动,主泵排量减小;当△PLS小于LS阀的 设定压力时,伺服活塞向大端移动,主泵排量增大
CLSS工作原理(⒉切断控制)
当主泵压力达到一定值时,通过PC阀引入主泵压力→LS阀→伺 服活塞大端→斜盘倾角减小→主泵排量减小,控制主泵的吸收 功率不大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当主泵压力达到弹簧设定 压力(325kg/cm2)时,针 阀打开,使主阀芯两端形 成压力差,主阀芯右移, 油溢流回油箱
先导压力作用于活塞上, 便上升为二级溢流压力 (355kg/cm2)
二级溢流压力执行条件: ①车辆行走时 ②回转锁紧开关 ON 时 ③微操作模式(L/O)时 ④左操作手柄触式开关功 能执行时
TS:至油箱 PP2:自前主泵 PP1:自后主泵 CP4:至CP3口 P7:自回转PPC阀 CP3:至CP4口 T:至油箱 P11:自斗杆PPC阀
PX1:自2级溢流电磁阀 PX2:自2级溢流电磁阀 P9:自左行走PPC阀 BP6:自回转行程限位电磁阀 SA:压力传感器安装口 BP4:自快速模式电磁阀 BP5:自快速模式电磁阀 SB:压力传感器安装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