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林电价规则与键价理论_邵美成
电力市场理论——第四部分

4)合理收益原则
制定分类和分时电价,公平合理地分摊用户的用电费用。
5)合理收益原则
电价的制定,应有利于改善国家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有利于电力的有 效使用。电价能给用户以正确的用电信号。鼓励用户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 方式用电。 如: 分时电价——削峰填谷; 功率因素调整电价——鼓励用户进行无功补偿; 可中断电价——鼓励用户承担系统备用。
综合成本法具有以下特点:
1)做出计算期内的电力发展规划和资金规划。
2)计算周期较长,相对稳定,有利于避免因投资高峰带来的电价波动。 3)只根据以往账面计算折旧费,无法体现未来通货膨胀、能源和环境开支的增 加等因素,有可能导致折旧费不足和企业资金状况恶化。
边际成本法
根据计算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边际成本法和短期边际成本法。 1)长期边际成本法(Long Run Marginal Cost Method) 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由于未来微增负荷的持续增长所产生的微 增成本,称为长期边际成本。长期边际成本法定价的理论依据是从 全局考虑使社会总效益Bf最大化,数学表达有:
用电电价结构:可以分为一部制电价、两部制电价和三部
制电价。
调节电价结构:可以分为峰谷电价、丰枯季节电价、功率
因数调节电价。
电价结构与电力市场模式紧密联系!
如:发电侧竞争的电力市场——上述三者均可。 输配分离的零售型电力市场——实时电价或发、输、配三段式电价。
三、电价的计算方法
1)电价的计算步骤
电价计算需要四个基本步骤:
S.T.
Wg.t =Wd.t +Wl.t PLoad PLoss PGmax P P max line
其中, k为用户编号;t为时段编号;Cw.d为电量成本(运行成本);Wk.d为用户 k在t时段的用电量; Wg.t为发出的总电能;Wd.t为用户消耗的电能;Wl.t为系统 的电能损耗;PG.max为系统发电总出力;Pload为系统总负荷;Ploss为系统总网损; Pline为线路实际潮流;Pmax为线路允许最大传输容量。
Bond Valence Method及其应用

Bond Valence Method及其应用20世纪20年代末,Pauling在大量含氧酸盐结构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关于离子化合物的五个规则即鲍林规则。
而鲍林规则中的电价规则是其核心,电价规则指出在一个稳定的离子晶体结构中,每一个负离子电荷数等于或近似等于相邻正离子分配给这个负离子的静电键强度的总和。
电价规则对键价理论的影响很大,键价理论继承了电价规则中将原子的价分配在它所连的各个化学键上这一基本概念,同时允许(阴阳离子)所连键的键价因键长不等作不均匀的分配,从而弥补了电价规则将电价均匀分配在所连诸键上的不足之处。
20世纪70年代,Brown 等提出键价理论[5](Bond-Valence Theory),该理论是建立在大量已知晶体结构数据的基础上,是了解键强弱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将晶体中的键价与键长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提供了一种揭示晶体结构与电子结构相互关系的方法。
在Pauling离子晶体电价规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键价理论[2],可应用于晶体结构的解释和预测以及原子(离子)微环境的研究,包括确定原子的种类和价态与判断配位原子的类型和配位饱和度等。
这一键价理论有如下特点[3]:(1)基本概念清晰简练;(2)使鲍林第二规则(电价规则)向更定量的方向发展;(3)所用数据以大量实测立体结构的信息为基础;(4)方法简单易行,便于在科研工作中应用推广。
键价理论中键与价的基本概念[3](1)在键价理论中,将在化学反应中保持不变的最基本的实体称作原子。
在由Lewis酸(阳离子)与Lewis碱(阴离子)组成的离子性化合物中,每个原子均各具一个或若干小整数作为原子价以作为该原子成键能力的量度。
荷正电者为酸价,荷负电者则为碱价。
(2)化学计量要求离子性化合物中的总酸价与总碱价的绝对值相等。
(3)化学键与近邻原子键合的原子数称为该原子的配位数,此数亦为该原子参与化学键的成键数。
(4)键价理论认为,原子的价将分配在它所参与的诸键上,使每个键均具有一定的键价S,并符合价和规则。
鲍林电价规则

鲍林电价规则
鲍林电价规则是指一种电力公司制定的电价收费规则,主要针对不同时间段和用电量的用户收取不同的电费。
鲍林电价规则的主要目的是鼓励用户在用电高峰时段减少用电,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根据规定,用电高峰时段的电价较为昂贵,而在低谷时段和普通时段的电价则相对较低。
此外,鲍林电价规则还为用户提供了一系列的用电建议,如在高峰时段减少用电、选择高效低耗电器等,以帮助用户降低用电成本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该规则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有效地提高用户的用电意识,同时也有助于电力公司的能源节约和减排工作。
- 1 -。
价键理论概述

价键理论概述摘要:价键理论是指固体或分子中原子的价电子结构和原子与原子之间形成的键以及两者关系的理论。
它是从原子和原子结构层次, 深入了解材料一种重要理论, 能帮助人们设计满足需要的新材料。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 对价键理论及其应用进行扼要地归纳与阐述。
关键词:价键理论共价键键参数金属应用价键理论起源于1916 年美国科学家G1 N1Lew is[1]提出的电子配对理论。
1927 年德国科学家W1 He itler与F1 L London[2]第一个用量子力学处理H2分子, 揭示了共价键的本质。
1930 年前后Pauling[3]和S later[4]等把这个理论发展成为一种全面的键理论, 称为价键理论。
金属的价键理论实质就是用电子配对法来处理金属键。
这一理论在金属材料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能帮助人们从电子结构和原子结构层次了解晶体结构, 并以此寻找需要的金属新材料。
因此, 国内外科学家, 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鉴于价键理论的重要性, 对其发展与应用做扼要的归纳与阐述。
一、键价理论的基本知识1.基本概念价键理论是在Pauling 离子晶体电价规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继承了电价规则中/原子的价分配在原子所连诸键上0的基本概念, 同时允许原子所连诸键的键价做不均匀的分配。
价鍵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价键理论或价键法则中, 将在反应中保持不变的最基本的实体称作原子。
在由广义( Lewis)酸(阳离子)与广义碱(阴离子)组成的离子性化合物中, 荷正电者为正价, 荷负电者为负价。
(2)化学计量要求离子性(或酸碱)化合物中的总正价与总负价的绝对值相等。
即化合物整体保持电中性的原理。
(3)原子以化学键与其近邻原子键合, 其键连原子数称为该原子的配位数, 此数亦为该原子参与化学键的成键数。
(4)价键理论认为, 原子的价将分配在它所参与的诸键上, 使每个键均有一定的键价, 并符合价和规则。
这一概念是价键理论最核心的内容。
第2章 材料的结构--第5节 无机化合物和硅酸盐

(2)用无机络盐的形式表示
书写顺序为: 碱金属的离子→二价的离子→Al3+→Si4+→O2-→OH-, 再把相关的络阴离子用[ ]括起来。例,钾长石可写成 KAlSi3O8,高岭石可写成Al4[Si4O10](OH)8
Z S CN where , S : bonding strength Z : number of valence electron CN : C.N. of cation ion
Z
CN i 1
Si , Z
CN i 1
Si
7
if S1=S2=……=S, Then Z =(CN-)×S=(CN-)×(Z+/CN+)
r 0.85 r
在0.732~1的范 围,所以Ca2+的 配位数为8。
CN+ = 8 CN- = 4
26
萤石影片
27
F-处在Ca2+组成的面心立 方点阵的四面体间隙中,F- 的配位数是4,形成[FCa4]四 面体;F-作简单立方堆积, Ca2+占据立方体空隙的一半, Ca2+的配位数是8,形成立 方配位多面体[CaF8]。
间隙,上层和下层的Zn
离子交叉错开。
21
一个晶胞中占有正负离子的数目各4个。
同型结构的化合物有β-SiC、GaAs、AlP、InSb、 BeS、CdS、HgS、硒化物和碲化物。
22
(4) 六方ZnS(纤锌矿)型
结构中S2-作六方最紧密堆积,Zn2+占据四面体空隙的 1/2,正负离子的配位数均为4。结构由Zn2+和S2-离子 各一套六方格子穿插而成,两个点阵沿c轴错开c/3。
Ti4+:r+/r-=0.436, 在0.414~0.732范围, 所以Ti4+的配位数为 6;
材料科学基础第2章-4

2、 电价规则 、 电价规则(pauling第二规则 第二规则) 第二规则
在稳定的离子晶体结构中, 在稳定的离子晶体结构中,位于负离子配 位多面体内的正离子价电荷, 位多面体内的正离子价电荷,平均地分给它 周围的配位负离子。 周围的配位负离子。 静电键强度
Z+ S= C + N
CN+:正离子配位数, :正离子配位数, Z+:正电荷数 : S:正离子平均分配给它周围每个配位负离 : 子的价电荷数 因正负电荷数要中和, 因正负电荷数要中和,所以负离子电价要 等于它周围每个正离子分给它的电价之和。 等于它周围每个正离子分给它的电价之和。
在正离子周围形成一个负离子配位多面体,正负离子之 在正离子周围形成一个负离子配位多面体, 间的距离取决于离子半径之和, 间的距离取决于离子半径之和,而配位数则取决于正负离 子的半径之比。 子的半径之比。 这一规则符合最小内能原理。 根据这一规则, 这一规则符合最小内能原理 。 根据这一规则 , 描述和 理解离子晶体结构时, 理解离子晶体结构时 , 将其视为由负离子配位多面体按一 定方式连接而成,正离子处于配位多面体的中央。 定方式连接而成,正离子处于配位多面体的中央。 首先,由于负离子的半径一般都大于正离子半径,故在 首先,由于负离子的半径一般都大于正离子半径, 离子晶体中, 离子晶体中,正离子往往处于负离子所形成的多面体的间 隙中。 隙中。 正负离子相切时晶体处于低能状态。不相切则处于高能 正负离子相切时晶体处于低能状态。 状态。 状态。 形成低能稳定结构的条件:ri≤r+或r+/ r-≥ ri/ r-(ri rr形成低能稳定结构的条件:ri≤r+或 是间隙半径) 是间隙半径)
5.节约规则——鲍林第五规则 节约规则——鲍林第五规则
鲍林规则与价键理论

资源共享。
感谢各位同学的文字输入〔真正体会到了人多速度快〕,并在此特别感谢马艺闻教师的校对与修正。
?鲍林规那么与价键理论?第一章鲍林规那么§1历史背景与概括1926至1927年间戈尔德施米特〔〕在简单离子化合物构造资料的根底上提出了他的晶体化学定律:晶体的构造取决于组成者的数量关系、大小关系与极化性能..........................[1]。
这一定律抓住了晶体化学的根本要领,思路相当明晰。
但它主要用于二元化合物,对诸如硅酸盐等复杂化合物它虽然正确,却失之过于笼统、不详细,指导作用有甚大局限。
在这个时期,布喇格〔〕[2]和鲍林〔〕在硅铝酸盐的晶体化学研究上获得很大的成就。
1928和1929年间鲍林在戈尔德施米特定律的根底上,结合大量复杂多样含氧酸盐的晶体构造信息,总结了一整套关于离子化合物晶体构造的规那么[3]。
这些规那么将无机化合物晶体化学的研究概况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鲍林规那么的表述中,突出了形成离子配位多面体的原理及制约配位多面体互相连结........................的规律.....................,同时也联络离子晶体构造的稳定性问题。
它将离子晶体构造看作是按照一定方式连结起来的配位多面体的集合............,这种配位多面体以正离子为核心而取诸配位负离子的中心为其顶点。
换言之。
可将正离子周围形成的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看作是根本的“构造元件〞,对“构造元件〞按一定规那么进展“组装〞那么形成离子晶体。
鲍林第一规那么主要涉及配位多面体的几何、物理特性。
第二规那么〔电价规那么〕涉及多面体共用棱和面将降低构造稳定性的问题。
第四规那么涉及怎样的多面体倾向于不共用其多面体几何元素的问题。
第五规那么那么要求同种离子或离子基团在离子晶体构造中结合方式的类别趋于最少。
在这几项规那么中前两项规那么最为重要,它们是这一套规那么的核心。
鲍林规那么乃是大量实测立体构造信息与对晶体能量研究相结合的成果。
能源经济学课件:能源价格

18
7.2 石油输出国组织与国际石油价格
7.2.1 OPEC石油储量 7.2.2 OPEC产量政策及其市场份额 7.2.3 OPEC定价机制 7.2.4 OPEC原油产量与国家原油价格 7.2.5 OPEC对国际石油价格影响简评
19
7.2.5 OPEC对国际石油价格影响简评
21
7.3 能源价格对市场配置的调节
7.3.1 能源价格波动特征 7.3.2 能源价格波动对能源市场均衡的影响
22
7.3.1 能源价格波动特征
能源价格表现出金融化属性,其波动具有金融时间序列的 很多特点。
研究能源价格波动特征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Zipf技术。 Zipf分析技术最早由Zipf(1949,1968)提出,主要运用于
能源经济学
能源价格
1
目录
7.1 能源定价理论 7.2 石油输出国组织与国际石油价格 7.3 能源价格对市场配置的调节 7.4 能源价格与一般价格水平 7.5 能源价格与经济增长
2
7.1 能源定价理论
Hotelling法则:
(Pt1 Pt ) / Pt r
其中,Pt为t时期的资源价格, r为市场 利率 当不考虑开采成本时,资源最优配置 下的均衡价格以市场利率的增长率连续 上升; 当考虑开采成本时,资源价格是指扣 除边际开采成本后的净价格,也称为资 源租金率,资源租金率满足Hotelling法 则。
OPEC产量份额最高时达 到52%,最低时只有 30%左右。
OPEC拥有600万桶/日的 剩余生产能力,可对市场 供需进行调节。
1973 年达到最 大值 52%
2018 年 为 42%
OPEC石油产量份额(1965-2018)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