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青少年心理
第八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心理产生:得意、沾沾自喜;或自卑、羞怯、不安、焦虑
2、 强烈的成人感与独立意识突出表现
成人感突出、模仿、夸大、要求得到权利、尊重。若得不到满足便产生逆反 ,反抗过度会引起适应不良,影响他人对自身的评价。处理不当会引起心理的 紧张和矛盾。
3、身心发展的不协调:
(三)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特点:
在校青少年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趋势: 初一年级开始掌握。 初三年级迅速发展,转折期。 高中趋于占优势。 原因: 初一知识简单、缺乏深度和广度;初三知识变得系 统、深刻;高中知识更加复杂深刻。 初一独立性差,初三开始克服依赖性,高中开始独 立自治。
三、青少年思维监控的发展
四、青少年创造思维的发展
发展速度不均衡,高二是高峰期,初一和初三是低谷期。
补充:少年期思维品质的发展
少年期思维品质存在着明显的矛盾性 ㈠深刻性和表面性共存 ㈡批判性和片面性共存 ㈢思维的自我中心再度出现 初中生思维的自我中心:和幼儿相比,能区分自己与别人的 想法,但不能明确区分他们自己关心的焦点与他人关心 的焦点是不同的。 表现在: 1.假想观众(由于别人的过度关注):当初中生和别人在一 起的时候,每个人都在欣赏着自己,而并不过多地去关 心别人,事实上。他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观众和演员。 2.个人英雄: “个人寓言”(个人虚构):唯一独特的自我 ,夸大自己的感受: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出现偏差,认为 自己独一无二,与众不同。 “你们怎么能了解我的感 受呢?”
第三节
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情绪的特点 三、道德的发展 四、人际交往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
3岁左右是自我意识的第一个飞速发展期 少年期是自我意识的第二个飞速发展期 主动关心内心世界及内心世界丰富导致的个性的暂时不平衡表现为 1、自我中心,唯我独尊 2、个性上的主观偏执、清高 3、压抑、孤独、神经敏感 青年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表现: 1、独立意向发展 2、自我意识成分分化 3、强烈的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4、自我评价的成熟 5、有较强的自尊心 6、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
《青少年心理卫生》全书整理

---------------------------------------------------------------最新资料推荐------------------------------------------------------ 《青少年心理卫生》全书整理青少年心理卫生第一章青少年心理卫生概述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卫生第二节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第三节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第四节青少年心理卫生研究的方法第二章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第一节青少年的生理发育特点第二节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第三节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第三章青少年的性心理卫生第一节青春期性心理发展第二节青少年的早恋现象第三节青少年常见的性心理问题和辅导第四节青少年的性教育第四章青少年的个性与心理卫生第一节个性概述第二节青少年个性的发展特点第三节青少年常见的不良个性第四节青少年良好个性的自我塑造第五章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卫生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第二节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第三节青少年常见的自我意识偏差第四节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完善第六章青少年的情绪与心理卫生第一节情绪概述第二节青少年情绪的发展特点第三节青少年常见的情绪问题第四节青少年情绪的调节第七章青少年的意志与心理卫生第一节意志概述第二节青少年意志品质的发展特点第三节青少年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第四节青少年的挫折教育第八章青少年的学习与心理卫生第一节青少年学习心理概述第二节青少年的学习心理特征第三节青少年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第四节青少年的学习心理辅导第九章青少年的人际交往与心理卫生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第二节青少年人际交往1 / 2的特点第三节青少年常见的人际交往问题第四节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心理辅导第十章青少年的生活习惯与心理卫生第一节吸烟与身心健康第二节过量饮酒与身心健康第三节网络成瘾与身心健康第十一章环境与青少年心理卫生第一节家庭与青少年心理卫生第二节学校与青少年心理卫生第三节社会与青少年心理卫生第十二章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第一节心理危机概述第二节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危机源与表现第三节危机干预的理论和技术第四节青少年的自杀行为与预防第一章青少年心理卫生概述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是相对生理卫生而言的,它的基本含义是维护心理健康。
《青少年心理发展》课件

目录
青少年心理发展概述青少年认知发展青少年情绪与社会性发展青少年个性发展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01
CHAPTER
青少年心理发展概述
青少年通常指处于12-18岁年龄段的人群,是儿童向成人过渡的一个阶段。
青少年阶段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时期,他们面临着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巨大变化,同时还要面对日益增长的责任和期望。
情绪调节能力差
青少年在面对情绪问题时可能因为缺乏有效的调节方法,导致情绪失控或持续处于不良情绪状态。
网络依赖严重
青少年在网络使用方面可能因为缺乏自控力,过度依赖网络,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网络游戏成瘾
青少年在网络游戏方面可能因为沉迷其中,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网络色情成瘾
青少年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逐渐从依赖走向独立,亲子关系发生显著变化。
家庭关系
与同龄人建立亲密的友谊关系,对同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
同伴关系
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平等和互动。
师生关系
青少年逐渐掌握更多的社交技巧,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交往。
社交技能的提高
青少年开始形成独立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更加客观和全面。
缺乏学习动力
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因为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动力,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不理想。
学习方法不当
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因为没有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理想。
01
02
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因为所学内容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脱节,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不理想。
学习与兴趣脱节
第八章-青少年心理发展-简

青春的美好与烦恼
• 你的青春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映象 呢?
• 朝气蓬勃、充满幻想、冲动、反叛、 品尝初恋的甜蜜、幸福与苦涩……
青少年是主观上的成人——“成人感”
• 青少年最突出的外 部表现是:
• 身体迅速发育 • 朝气蓬勃 • 热情奔放 • 冲动叛逆
也是一个人发育好坏的标志。
3、第二性征的出现 第二性征是指性发育的外部表现。
(二)生理机能的变化
• 1、心脏的成长 • 2、肺的发育 • 3、肌肉的力量 • 4、脑和神经的发育 • 脑重:12岁为1400克 • 脑电波:13~14岁脑已基本成熟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 身心发展“不平衡” • (一)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 • 1、外形上的成人——成人感 • 2、性的成熟——性好奇、性冲动(性
•
反抗情绪
• 青少年反抗情绪表现的时机
• A、心理性断乳(独立意识)受到阻碍:成人 过分关心
• B、自主性被忽视,感受到被妨碍:仍然被成 人支配
• C、人格的展示受到阻碍 • D、当成人欲强迫其接受某种观点时,他们拒
绝盲目接受。
反抗情绪的表现形式
• A、态关键是——家长与老师的教育理念与机智
逆反心理
• 逆反心理是描述青少年由于自身成熟而 产生的独立或自重的要求,以及对上一 代的不满、反抗的矛盾情绪。
• 逆反心理的出现有其主客观原因。 • 在教育中注意方法,做到平等尊重…青
少年的逆反心理是可以克服的。
第二节 青少年思维的发展
第三节 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 青少年的个性的显著特点: • 不平衡性、极端性或偏执性
青少年心理学

青少年心理学青少年时期是指一个人从儿童期向成年期过度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充满活力,创造力和探索成年生活的渴望。
但这一阶段也涉及到各种问题,需要我们对青少年心理学有更深刻的认识。
一、青春期的认识与发展在生理上,青春期是一个人从儿童期向成年期过度的关键期,身体各方面都有很大变化。
在心理上,青春期也是个人心智发展的最重要时期,成长成为一个成熟和自主的成年人。
青春期的认知能力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开发出一种能力,可以权衡和分析一些抽象和复杂的类型任务,如逻辑推论,理论模型和系统性思维。
二、从家庭、学校和社区支持中获取建设性支持青少年需要得到最大的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支持,以应对儿童期到成年期的转变。
父母需要对孩子进行沟通,建立情感联系,并为他们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
学校可以通过提供安全的环境、鼓励活动参与和提供合适的课程,支持他们平衡学术、社交和体育活动。
社区还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学习机会、社会活动和义工机会等。
三、青春期问题及其管理虽然青春期是一个健康成长的阶段,但青少年也会面临各种问题,如情绪问题、家庭问题、社交问题和身份危机等。
因此,青少年需要得到适当的心理支持,并获得正确的指导和支持,以应对这些问题。
可以通过建立一些青少年咨询服务、提供一些培训和支持,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管理和解决他们的问题。
四、总体的关键要素青少年需要这些因素来帮助他们健康地成长:1. 安全的社会环境 - 青少年的家庭、学校、社区和文化环境都需要是安全的,并且需要提供他们适当的支持和资源,以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压力和挑战。
2. 强大的正面关系 - 青少年需要与父母、朋友、老师和教练等有积极的关系,所有这些都可以提供支持、表扬、鼓励和指导。
这些关系可以强化青少年的感觉,让他们感觉被重视、被认可和被支持。
3. 健康的生活方式 - 青少年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当的锻炼和避免吸毒等不健康的习惯等。
发展心理学(第八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三)网络成瘾
①定义 ②主要表现 ③原因分析 ④网络成瘾的判断
二、内部失调
青春期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 以及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应,青少年会产生 困扰、绝望、悲观等消极的情绪,因此极 易产生内部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青 春期精神分裂和自杀倾向等。
(一)焦虑和抑郁
• 抑郁常用来描述一种普
• 自杀原因之二 ︰学业成绩压力
• 学业成绩绝对可以影响青少年自杀态,因 为青少年的父母都期望子女在学业的成绩 有所突出,故母长期都给予压力,一些学 生便会因成绩差及愧对父母,因为眼前的 失利而走上绝路。
• 自杀原因之三 ︰解决困难问题能力较弱
• 自杀危险度高的青少年,自我形象低,同 时青少年正在摸索阶段在处理问题时不懂 变通,不懂思考其它解决问题的方法,又 对其他人的提议诸多挑剔,常孤立自己, 令自己在事情上不能处理,想不通,选择 自杀结束生命。
④心理上的自我满足。
(二)游戏成瘾
游戏本身有其积极的 一面,但由于青少年 的自制力比较差,社 会技能和自我保护意 识较弱,更容易沉溺 于游戏中。 玩游戏成瘾者与那些 精神活性物质成瘾者 有许多相似之处。
主要表现
持久地渴望或难以控制或减少玩电子游戏, 为了满足强烈的玩电子游戏的冲动而放弃重要的 社会角色和其他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停止电子游 戏活动后则会出现生理和心理的不良反应。
这主要就是孩子的早期教育或早年的 创伤没有及时得到解决,从而导致问 题出现。
成长的烦恼。这主要包括如何与人相处得更好、
如何与异性交往、如何适应环境、怎样与老师交往等等。 出现这方面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性格的缘故, 有的是早年与小朋友交往经验很少,有的是父母本身言传 身教的缺失,而更多的则是父母没有完成好自己的角色。 比如缺少父母的爱,就容易出现青春期异性交往单一的倾 向,如果没有一个好父亲的角色,男孩子就可能女里女气 和缺少责任感,而女孩子就很容易造成将来的婚前性行为 等等不良后果。可以说,青少年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 于家长缺乏科学教子的意识、知识和方法,至今很多家长 不太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而只关注学习结果,太关注自 己的面子,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长,因此会影响到孩子的价 值观、人生观、性格、人生目标的确立。
第八章_青少年心理的发展

异性效应:由于异性在场而引起的微妙的影响效果, 具体表现为相互显示、相互约束与相互激励。
2、性别角色的发展
①对自身性别的接受。
②对自身外部性别特征的认识和评价。
③对两性性别特征(行为、性格和能力)的认
识和评价。
17岁男孩为何想变性?
17岁的曾俊,是成都一所艺术学校音乐专业学生。“巧笑倩 兮,美目盼兮。”用《诗经》里的这句诗来形容曾俊一点也不为 过——细长的眉毛,小巧的鼻子,红润嘴唇,特别是当他浅浅一 笑时,小小的嘴角轻轻上扬,耳上的两只耳环便忽隐忽现,说起 话来也轻言细语,难怪周围同学常常会打趣他说:“这么好的五 官长相,如果换成女儿身,简直就是另一个天仙妹妹。”同学们 并不知道,这些无意中说出的话,正好说中了曾俊多年来无法吐 露的心事:自从上中学开始,自己就没有一天不在梦想做个女人。 曾俊的老,所以刚一出生便备受长辈 们的宠爱,父母更是把他当作了掌上明珠。那时候,爸爸常常出 去打工,一年才能回家1次。这样,在曾俊的成长过程中,他的 童年几乎全是在女人堆里度过的:跟妈妈上山做农活,和邻居家 的女孩子一起玩耍、做游戏……说来也怪,成天生活在女人堆里 的曾俊,长得也越来越如同女孩子一样眉目清秀,连性格也没有 男孩子的那种顽皮。
①结构上
a. 脑重量基本成熟
新生儿 6个月 1岁 2-3岁 7岁
9岁 成人
390g 700-800g 900g 1000g 1280g 1350g 1400g b. 脑细胞形状、大小仍在发生变化 c. 神经纤维髓鞘化逐步完成 d. 大脑各区逐步发育完成
②机能上
a. 条件反射形成、抑制机能均增强 b. 符号、抽象思维能力提高 c. 意识性、计划性明显提高
二、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
性心理:个体对性及与性有关现象的理解、体验和态度。 (一)性成熟广泛影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各方面 1、性兴趣的产生 2、导致情绪、行为的波动 3、性冲动与自慰行为的出现
第八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心理成熟的有限
青春期的标志:
生理标志:性发育 心理标志:成人感
一、青春期生理发展的特点
身体外形的变化
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
身体机能的增强
性的发育与成熟
青春期的生理发育变化
身体外形的变化
身高的增长
第二生长加速期
体重的增长
体重增长的性别差异
第二性征的出现
喉结、嗓音、体形的变化
头面部特征变化
青春期的生理发育变化
身体外形的变化
身高的增长
第二生长加速期
体重的增长
体重增长的性别差异
第二性征的出现
喉结、嗓音、体形的变化
头面部特征变化
青春期的生理发育变化
身体外形的变化
身高的增长
第二生长加速期
得单纯直接,家富把若男带进一个她向往不已的自由世界,若男不理父
母的反对,坚持与家富在一起。他们偷尝禁果,若男意外怀孕,家富母
知道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当场晕倒,家富父更激动得要拿刀斩亲儿!
家富和若男带着有限的现金,来到一条荒废的村落,这个地方虽然
没有自来水,没有电,但环境清幽,恍如世外桃园,家富和若男决定住
少年期个体的形象思维趋于成熟,抽象逻辑思 维开始占优势。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学生的抽象 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初中生 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优势地位,但有时思维中 的具体形象成分还起作用。
青年早期个体的形象思维已完全发展成熟,抽 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也进入成熟期。到高中二年 级时,经验型向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化, 标志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属于理论型, 高中生已能在头脑中进行完全属于抽象符号的推 导,能以理论作指导去分析、解决各种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
• 成人感是指青少年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渴望参 与成人的活动,要求独立,希望得到自尊的体验; 其行为表现为:
• • • • 凡事不再征求成人的意见,自己开始做主了; 自己的心扉也不再向成人敞开了,有了自己的小秘密; 希望与他人建立一种新型即平等的人际关系; 反感成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视;出现了抗拒心理和行为。
• (1)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的假设 性、预计性和内省性
经验型
理论型
(2验型,需要感性经验的 直接支持; • 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属于理论型,即他们已经能用 理论作指导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知 识领域。
• 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进入关键期。
• 幼稚性表现在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 辩证思维刚开始萌芽,带有很大片面性和表面性。
• 心理冲突和矛盾的表现
1 反抗性与依赖性
心理断乳期
• 心理断乳期:即从青春期到青年初期的这一年龄段, 意指从这时起个体将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保护及对之 的依恋,逐渐成长为独立的社会成员。
2 闭锁性与开放性 3 勇敢和怯懦 “初生牛犊不怕虎” 4 高傲和自卑 5 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
羞答答
(三)易出现的心理及行为偏差 1 心理生物性紊乱 • 主要表现为对自己身体机能的异常关注及对某些正
常疾病的过分夸大
2 自杀的倾向及行为 • 性别差异 3 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遗传
案例分析
“我现在完全学不进去,对女生特别恐惧,如果这样下去,高考一旦失 败,一生就毁了!” 武斌 20岁,语气低沉,表情无奈,神情紧张焦虑。生在农村,父母 不善言谈,对孩子很严厉,要求孩子以学业为主,不学习就干活, 不允许玩。常让武斌一人看家,不让他与别的孩子玩。一次,他想 和叔叔的孩子一起上山玩耍,爸爸不同意,武斌闹着要去,结果被 爸爸痛打一顿。在武斌的记忆中,父母稍有不如意,就指责和打骂, 很少表扬。7岁时因为和父母同睡炕上,无意间察觉到父母的性生 活后,常设想男女性活动的场景。初中时常产生性幻想,并伴随手 淫,手淫后有强烈的自责感和羞愧感,觉得自己很下流、挺肮脏。 总感觉班上后排的女生盯着自己,自己非常紧张,也集中不了思想 学习,常以古代有道德的君子来要求自己。吃医生开的百忧解等抗 抑郁药,但没有效果。
• ③稳定性,指个人的价值观形成之后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常
不易改变,并在个人的兴趣、理想、信念和行为上表现出来。
• ④社会历史性,指处于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社会生活环境
中的人的价值观是不同的。
• 根据上述特点,小学生尚没有形成价值观,到初中阶 段,价值观开始萌芽,到高中阶段才初步形成。
二、情绪的特点
(一)情绪表现的矛盾性(两极性)特点
4 头面部的变化(发际后移,嘴变宽而嘴唇变厚)
(二)体内机能的增强
• 心脏压缩机能增强,肺的发育,肌肉力量增强, 大脑容积增长不显著但实际有较大发展
• 心脏到12岁时,达到新生儿的10倍,接近成人的水平
(三)性的发育与成熟
• 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标志着 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 1 性激素的增多 2 性器官的发育 出现第二性征
补:中学生性意识发展的阶段 • 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提出青春期性意识的发展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性反感期(10-12岁) • 该时期的青少年对异性持敌意和反感态度; • 产生了对性的不安、害羞和反感; • 对异性采取回避、粗暴、冷淡的态度; • 对男女生共同从事活动感到反感。 2.向往年长者的“牛犊恋”期(12-17岁) • 该时期的青少年对异性的年长者,像小牛恋母牛似地倾慕其一举一动。 • 在迷恋过程中,引起精神方面的共鸣和喜悦要大于身体接触所带来的喜 悦。 3.接近异性的狂热期(18岁-) • 该时期的青少年一般把与自己年龄接近的异性作为向往的对象 • 在集体活动中,男女青少年都努力想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以吸引对 方的注意 • 此时青少年虽然喜欢与异性相处,但没有固定的交往对象,因此有人也 将此阶段称为“泛爱期”。 4.浪漫的恋爱期(18岁-) • 该时期的青少年喜欢接近的异性对象固定为一个人; • 他(她)们不再对其他异性感兴趣,而且变得不爱参加集体活动了; • 喜欢与自己选择的固定对象单独相处并在相处过程中易产生结婚的幻想。
•
(二)自我概念
• 特点: 抽象,整合性、组织性提高,结构分化 • 影响因素: 生理、认识水平、父母的自我观念(同 向)、成败经验积累
(三)自我评价
• 青年早期开始成熟。 • 整体相对偏高倾向。
(四)自我同一性
• 自我同一性: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与适应之 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能力,是对 “我是谁”、“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适 应社会”等问题的主观感受和意识。
第八章 青少年 心理发展
11、12--17、18 青春期、少年期(初中) 青年早期(高中)
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 发展加速现象 第二加速期:生长发育的鼎盛期, 初步性成熟 时期。 成长加速:身高、体重、肩宽、胸围等加速增 长。 成熟加速: 性功能迅速成熟。 发展加速现象:作为一代人提早达到成人成熟 标准
• (3)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但存在不平衡性 • 创造性思维品质主要通过发散思维的品质来表现,包括
三个方面: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 流畅性发展最快; • 变通性发展较慢; • 独创性发展最慢。
第三节 青少年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青少年个性发展特点: 不平衡性 极端性或偏执性
一、自我意识高涨
• 2.观察阶段 • 3.探索阶段 • 4.定向阶段
• 该阶段个体随着对社会生活的了解,以及自我意识的发展,开始 逐步学习观察社会、观察人的内心世界、观察人生问题。初中生 属于此阶段。 • 该阶段个体随着对人生观察逐渐广泛和深入,便会在观察中思考 入生真谛,探索人生道路,寻求人生价值。大部分高中生属于此 阶段。 • 该阶段个体已经能够有意识地、较全面地认识社会与自我的关系, 并形成较鲜明的认识,显示人生观的初步定向。小部分高中生属 于此阶段。
第二节 青少年认知的发展
一、中学注意力的发展
初中生的有意注意发展超过了无意注意并且处于优势地位;表现 出以下新的特点: (一)注意目的性逐渐增强,并趋于成熟 (二)注意的稳定性增强,并达到成熟水平(女生高于男生) (三)注意的转移能力增强,并达到成熟水平 (四)注意分配能力逐步发展,但未达到成熟水平(边听边抄笔记)
(嗓音细润、乳房隆起、骨盆变宽、臀部浑圆、皮下脂肪增多,出现阴毛 和腋毛) 3 性机能发育 月经、遗精 青春发育期提前 影响因素:遗传、营养、运动、生活条件、气候环境
二、 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一)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 1.促进了“成人感”的产生和“我”的形象的改变。 2.运动需要显著增强 3.出现了心理和行为上的一些不协调性。 4.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 2.自我否定型。对“现实的我”的认识和评价过低,对
• 3.自我矛盾型。 “现实的我”和“理想的我”通
过斗争很难统一,因此他们的内心矛盾冲突很大。
• 4.自我扩张型。对“现实的我”的认识和评价过度地高
估,以至形成虚妄的判断,同时“理想的我”也是虚假的。因此 他们表现出极度地欣赏自己,妄自尊大。 “理想的我”没有形成,同时对“现实 的我”又极度不满。因此他们表现出极度的自卑,有时也出现放 任自我的行为。
(一)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
青春期是第二次飞跃期
1-3岁:用“我”来标志自己,第一次飞跃; 内心世界的丰富:日记
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 2、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3、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 • 青年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表现: 1、独立意向发展 2、自我意识成分分化(形成自我和超我) 3、强烈的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4、自我评价的成熟 5、有较强的自尊心 6、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
情绪表现中也体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1、强烈狂暴与细致温和共存 2、情绪的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 3、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
• 5.自我萎缩型。
(五)人生观的发展
• 人生观是个体对人生目的和人生 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决
定着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道路,从根本上 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和生命的价值。人生观 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 1.准备阶段
• 该阶段的个体自发接受各种关于人生的观点,自己对人生有一些 零碎的、表面的看法,但来真正思考人生问题,只是为以后人生 观的形成准备条件。小学生属于此阶段。
补:中学生性意识发展的特点 1.渴望了解性知识 • 学习生理卫生知识;读言情小说;看黄色书刊、录像;上黄色网站 2.对异性好奇和爱慕 • 高中生出现了要与异性实际接触的心理需要。这种需要表现为两种方式: • 第一是相互显示; • 第二是感情隐蔽,即在自己喜欢的异性面前交流情感时,常以非常隐晦 的、含蓄的、试探的方式来进行。 3.在异性面前表现紧张和兴奋 • 脸红;气短;动作笨拙 4.性冲动水平显著提高 • 表现为在性刺激的作用下产生强烈的性冲动。引起性冲动的刺激主要两 种: • 客观性刺激(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器官直接感知的刺激) • 主观性刺激(通过性表象、性想象等产生的性刺激)
二、青少年记忆力的发展
(一)记忆容量的发展11.04±0.4 (二)记忆的主要特点
1、自觉运用意义记忆并有效的运用机械记忆 2、多方面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 3、有效的运用各种策略
三、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基本特征
抽象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但仍需要 经验的支持,这时的思维仍属于经 验性的 抽象思维发展的两个阶段:形式逻辑 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 1.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二)中学生辩证思维的发展 • 辩证思维有三种形式,即辩证概念、辩 证判断和辩证推理 (三)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1.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趋势 • (1)总趋势是随年龄增长,创造性思维 能力不断提高。高中阶段处于创造性思 维最佳发展区的前端。 • (2)中学生创造性思维中现实性和目的 性随年龄增长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