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婴转运型救护车技术配置要求

合集下载

救护车管理规范

救护车管理规范

救护车管理规范一、引言救护车作为医疗急救系统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承担着运送病患到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救护车的高效运作和安全性,制定救护车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救护车管理规范的要求和标准。

二、救护车配置要求1. 车辆配置救护车应具备以下基本配置:- 车辆应为专用救护车,具备运送病患所需的设备和空间。

- 救护车应配备专业医疗器械和药物,以应对急救情况。

- 救护车应配备通信设备,确保与医疗机构和急救中心的有效沟通。

- 救护车应配备GPS导航系统,以便快速到达目的地。

2. 人员配置救护车应配备合格的医护人员,包括至少一位合格的驾驶员和一位合格的医生或者护士。

他们应满足以下要求:- 驾驶员应持有相应的驾驶执照,并具备驾驶救护车的经验。

- 医生或者护士应持有相关的执业证书,并具备急救技能和丰富的医疗知识。

三、救护车运行要求1. 日常维护为确保救护车的正常运行,应定期进行日常维护,包括但不限于:- 定期检查车辆的机械状况,确保发动机、制动系统、轮胎等部件的正常运行。

- 定期检查医疗设备和药物的有效性和完整性,确保在急救情况下能够及时使用。

- 定期清洁车内环境,保持救护车的卫生和整洁。

2. 紧急出车当接到急救呼叫时,救护车应迅速出车,确保及时到达现场。

在紧急出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要求:- 驾驶员应熟悉最短路径和交通状况,以选择最快捷的路线。

- 救护车应开启警示灯和声响设备,以提醒其他车辆让行。

- 医护人员应随时保持与急救中心的沟通,提供病情信息和接收指导。

3. 病患运送救护车的主要任务是将病患安全运送到医疗机构。

在病患运送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要求:- 医护人员应根据病情对病患进行适当的监护和护理。

- 救护车应保持平稳行驶,避免急刹车和急转弯,以减少对病患的伤害。

- 救护车应保持清洁和卫生,以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给病患。

四、救护车安全管理要求1. 驾驶员安全驾驶员是救护车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注意以下安全要求:- 驾驶员应按规定佩戴安全带,并遵守交通法规。

救护车主要技术规格及参数

救护车主要技术规格及参数

救护车主要技术规格及参数(一)车型:使用国内知名品牌车辆改装的救护车车辆外形尺寸(mm):长≥5300,宽≥2000,高≤2470废气排放标准:国五(二)发动机燃油种类:汽油工作方式:直列4缸,涡轮增压排气量(ml):≥1997最大功率(kw):≥145(三)底盘轴距(mm):≥3300总质量(kg):≥3300整备质量(kg):≤2260油箱容积(L):≥80轮胎规格:215/75R16LT(四)空调:原厂前后独立空调;医疗舱安装有电动排风系统,具有吸气、排气双功能,保证医疗舱内的空气流动。

(五)车辆标准配置承载式车身结构,前置前驱,四轮盘刹式制动,驾驶座安全气囊,ABS+EBD,车内中控锁及遥控钥匙,电动车窗,后开双门,中门上车踏板一套。

(六)其它:最高车速(km/h):≥155变速器:5档手动(七)车身及医疗舱:车辆顶盖采用流线型设计;车身腰部贴红色彩条及急救标示,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外观。

救护车前后保险杠及车身整体均为白色漆面,且确保上户。

驾驶室与医疗舱之间设有整体式隔断总成,将整个车厢分为两个前后独立的区域,分隔墙设有铝合金观察窗,窗户上安装可推拉的透明玻璃,便于观察。

医疗舱前部安装一个医生座椅,座椅两侧安装医药柜。

医疗舱右侧安装一个单人座椅和一组两人长排座椅,带舒适靠背、软坐垫及安全带,座椅下方为储物柜,可放置物品。

医疗舱左侧安装一组医疗器械柜,中间预留医生操作平台。

医疗舱左侧安装一组控制面板总成。

医疗舱两边的墙壁、门、车顶及所有内饰采用高分子材料。

医疗专用地板采用耐酸、碱,防火、防滑、防静电、防霉、防菌地板。

医疗舱内安装一组对讲系统,前后双控。

医疗舱内所有医用柜系统采用新型环保材质,板材厚度15mm。

所有柜门要求带安全锁止装置。

医疗舱顶部安装安全扶手,黄色喷塑。

医疗舱内设有集中供氧系统,包括2个10L氧气瓶,氧气瓶上配有减压阀、氧气终端、呼吸机终端、氧气管路等中央供氧系统。

仪器符合国家标准,保证使用安全。

救护车及车载设备基本参数要求

救护车及车载设备基本参数要求

附件1救护车及车载设备基本参数要求
一救护车方案车型参数及配置
便携式转运呼吸机参数
1、适合成人、儿童、婴儿(体重5公斤以上)使用需求;
2、驱动方式:电动电控,内置涡轮压缩机,无须空气压缩机或高压氧气源驱动,无氧气条件下
能正常通气,保证病人安全;
3、中文操作界面,》6英寸彩色触摸屏,方便医护人员使用;
4、压力控制模式:A/CMV、SIMV、SPONT
5、容量控制模式:A/CMV、SIMV、SPONT
6、有PEEP/CPAP压力支持PSV通气模式,窒息后备通气功能;有无创通气功能;
7、有压力触发(-9.9 - 0.1 cmH20 )和流速触发(1-10升/分)触发方式;
8、电源范围:100〜240VAC内置电池可持续工作>4小时,电池报警情况下可使用20分钟以

9、氧浓度:21〜100祠调
10、体积小、重量轻,配车载固定架及携行包,携带方便。

全套转运装备不超出7Kg ;
三除颤监护仪参数
四心肺复苏仪(胸腔按压机)基本参数:
六电动吸痰器参数:
七多通道微量注射泵
八履带式缓降楼梯担架椅参数
九自动上车担架
十急救箱
卜一喉镜
十二简易复苏球
1成人、儿童、新生儿型各一
2带贮氧袋、开口装置
3带大小各型充气面罩
十三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

医院救护车配置技术指标及说明

医院救护车配置技术指标及说明
(三)
监护型急救车特制抢救舱
监护型急救车特制抢救舱分为急救药柜、器械柜。药柜位于救护舱左侧后部,可放置盐水瓶、盐水袋、针盒等急救药品;器械柜位于救护舱左侧后中部,采用优质防火板和玻璃钢材料制造,由专用铝合金材料封边,并圆角处理。所有材料均阻燃、防水、可消毒。
(四)
电器控制柜
器械柜上部为电器控制区,安置了吸氧接口、吸引接口、12V电源接口等控制面板(设有照明、杀菌灯、吸引器、排风等开关),功能集中控制,操作简便。
02
上楼梯软担架
上楼梯软担架,供楼梯及不易转弯处使用。
03
铲式担架
铲式担架可以在无需抬起或移动病人的情况下,将病人置担架内或从病人身体下抽出担架,从而避免了病人因抬起或移动所造成的进一步伤害,特别是脊椎受伤的病人。
04
担架平台
担架平台用于将自动上车担架固定在平台上面,并在担架上车时起导向作用,内置铲式担架,从而大大节省了担架的放置空间,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
车辆型号监护型救护车车外廓尺寸长宽高mm499018552300发动机排量2295cc燃油种类无铅汽油轴距2455制动前盘后鼓电子式abs轮胎规格195r75r16铝合金钢圈最大爬坡度满载3310最大功率132ps11最小转变直径1112油箱容量75l13变速器五档手动机械式14最高车速150kmh15车身高强度防撞车身抗扭独立车架16车架型圆型车架全方位抗变形17空调暖气前后独立控制大功率空调和暖气中央出风救护车专用增强型空调
4990×1855×2300
3
发动机排量
2.295cc四缸M161G23D
4
燃油种类
无铅汽油
5
轴距
2455
6
制动
前盘后鼓,电子式ABS

救护车配备标准

救护车配备标准

救护车配备标准救护车是医疗急救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配备标准直接关系到医疗急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救护车配备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基本的要求大体相似。

下面将从车辆、医疗设备和人员配备三个方面来介绍救护车的配备标准。

首先,救护车的车辆配备标准。

救护车的车辆应当具备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快速、稳定地抵达现场。

车辆应当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测和维护,保证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正常运行。

此外,救护车应当配备GPS定位系统,便于调度中心对救护车的位置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以提高急救的效率。

其次,救护车的医疗设备配备标准。

救护车内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满足常见急救需求。

比如,急救箱、氧气瓶、除颤器、担架等设备都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救护车内还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急救药品,比如止血药、镇痛药、抗生素等。

这些医疗设备和药品的配备应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规划,以确保在急救过程中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医疗救治。

最后,救护车的人员配备标准。

救护车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医护人员,他们应当具备相关的急救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救护车上,至少应当配备一名具备急救资质的医生或护士,以及一名驾驶员。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可以配备其他专业人员,比如呼吸治疗师、麻醉师等。

这些人员的配备应当根据救护车的类型和任务进行合理规划,以确保在急救过程中能够进行专业的医疗救治。

总的来说,救护车的配备标准直接关系到医疗急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当充分考虑到车辆、医疗设备和人员三个方面的配备标准,以确保救护车能够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快速、安全地进行医疗救治工作。

希望各地医疗急救部门能够重视救护车的配备标准,不断提高配备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急救服务。

救护车辆配置标准,覆盖

救护车辆配置标准,覆盖

救护车辆配置标准,覆盖一、概述救护车辆配置标准,覆盖是针对救护车配置、覆盖范围、使用规范等方面制定的标准体系。

本标准旨在确保救护车辆的配置合理、覆盖全面,提高救护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救护车辆配置标准1.车辆类型与数量:根据地区人口、医疗资源、灾害事故等实际情况,合理配置不同类型的救护车辆,如普通救护车、重症救护车、专用传染病救护车等。

同时,根据服务需求,合理配置救护车辆的数量。

2.车辆性能:救护车辆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能和舒适性,如制动系统可靠、转向灵活、悬挂系统稳定、噪音低等。

车内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如呼吸机、心电图机、除颤仪等。

3.人员配备:救护车辆应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急救员等。

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处理各种紧急情况。

三、覆盖范围1.区域划分:根据行政区域划分,合理规划救护服务覆盖范围。

根据人口分布、交通状况等因素,确定不同区域的救护服务需求,合理配置救护车辆数量。

2.服务质量:救护服务应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救治服务,包括快速响应、及时救治、安全转运等。

同时,应注重患者隐私保护,尊重患者权益。

3.紧急呼叫:救护服务应提供24小时紧急呼叫服务,包括电话呼救、网络呼救等。

应建立完善的紧急呼叫系统,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四、使用规范1.响应时间:救护车辆应尽快到达现场,一般情况下的响应时间应不超过XX分钟。

对于特殊情况,如交通拥堵、突发事件等,应及时调整响应时间。

2.救治流程:救护车辆应按照规定的救治流程进行操作,包括快速评估病情、紧急救治、安全转运等。

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救治质量和安全。

3.交接手续:救护车辆到达目的地后,应与接收单位进行交接,包括病情状况、救治情况、交接意见等。

交接手续应清晰明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五、其他事项1.培训与考核:救护服务单位应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应对救护车辆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

新生儿救护专用车辆配置参考标准和医疗设备技术参数规格

新生儿救护专用车辆配置参考标准和医疗设备技术参数规格
新生儿救护专用车辆配置参考标准和医疗设备技术参数规格
一、专用车辆配置参考标准
名称
配置标准
车辆
监护型救护车
高性能基础底盘改装,改装标准参考上海市院前急救救护车标准。
电动上车担架及新生儿转运系统平台
每辆车配置2台电动上车担架和1套新生儿转运系统平台。其中,1台电动上车担架安装在救护车上(标准配置),另1台电动上车担架及新生儿转运系统平台放置在对口定点医院。新生儿转运系统平台需根据医疗设备配置情况定制。
吸入潮气量,分钟吸气量,Vti/kg,MVi/kg;
呼出潮气量,分钟呼气量,Vte/kg,MVe/kg;
呼吸频率,吸气时间,呼气时间,Ti/Tot,FiO2;
波型,压力,流速,容量(包括ATC插管);
冻结,测量,重叠,参考对比,同屏显示三个波形。
新生儿
空氧混合仪
1.采用机械膜片平衡原理,氧浓度和流量分开调节、互不影响。
和数值、脉搏、设定温度、电池状态、电池充电状态、电池低电量、交流
电源工作、电池直流工作、外部直流电源工作指示器。
16.主机内含可监测暖箱罩内氧浓度功能,且监测氧浓度数值在暖箱一体化
面板上可直接显示,该暖箱上有氧浓度传感器转换数据线及接口(不可外
加设备实现此功能)。
17.主机重量≤45KG,箱体规格(长×宽×高)≤1300×550×500mm。
2.2技术参数:
2.2.1吸气压力(PIP):0-60mbar。
2.2.2压力支持:0-60mbar。
2.2.3 PEEP(EPAP):0-40mbar。
2.2.4 CPAP:5-30mbar。
2.2.5上升时间:0-2000ms(手动或自动)。
2.2.6 潮气量:2-500ml。

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标准---精品模板

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标准---精品模板

《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征求意见稿)》说明
根据中国医院协会急救中心(站)管理分会医疗装备学组2012年工作计划,由武汉市急救中心负责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标准的起草工作.为此经过分析与研究现有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的现状与欧、美救护车标准及我国现有救护车标准,主要参考《BS EN 1789- 2007+A1欧洲标准医疗车辆及其设备道路救护车》和《WS/T 292—2008 救护车》卫生部标准中,医疗设备配置方面的要求,初步拟定了《救护车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征求意见稿)》。

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优化人员和设备配置的要求,提高院前急救资源的使用效率。

我国救护车分类已进行多年,因未进行院前急救分级或无分级标准,实际操作存在困难.此征求意见稿将救护车分为三类,需要采取院前急救分级,如英国院前急救分级标准:一级为紧急的、危及生命的;二级为紧急的、不危及生命的;三级为不需要立刻临床治疗的.可采用医疗急救优先级调度
系统(MPDS)对院前急救任务进行分级。

对不需要医疗治疗、仅需要救护车转运的,可以医疗救护员承担。

通过相关法规可使医疗救护员承担更多工作。

如:德国B型救护车主要为高级医疗救护员承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监护功能
1
ECG(心电监护):可3、5、10级导联
2
ECG灵敏度:5、10、20 及 40 mm/mv 用户可选
3
ECG波形的速度:25 mm/秒
4
心率范围:30-300bpm±10%
5
心电图冻结:可根据需要冻结心电波形,专用窗口观察,不影响实时监护
6
屏幕:高分辨率LCD ,分辨率:320x240像素,尺寸:120x89mm
车顶前部采用冲压成型钢制凸台;LED警示灯具为分体嵌入式,警示灯具壳体均为注塑成型件;整体呈流线型设计,外观与原车车身造型融合为一体
车顶尾部采用冲压成型钢制尾翼;集成两侧流线型LED警示灯具、后向嵌入式LED警示灯具、内嵌式尾门LED照明灯及倒车摄像头。
3
医疗舱车门
3.1
医疗舱右侧必须设置带推拉玻璃窗的侧滑门
2.6 上升斜率: off,5-45min
2.7 潮气量: 2-2500ml
2.8峰流速: 260L/min
2.9流速波形: 方波, 递减波, 递减50%2.10呼吸频率: 1-150bpm
2.11吸气时间: 0.1-10sec
2.12吸呼比: 1:599-49:1
2.13流速触发: 0.1-20L/min
自主呼吸:(SPONT)窒息后备通气
无创通气: CPAP, S, S/T, T, P-A/C
压力调节目标容量(PRVC)
二、技术参数
2.1吸气压力(IPAP): 0-80mbar
2.2压力支持: 0-80mbar
2.3PEEP(EPAP): 0-40mbar
2.4CPAP: 4-30mbar
2.5 上升时间: 0-2000ms
一、除颤
1
波形:智能双相截断指数波,根据患者的阻抗实施能量补偿
2
除颤类型:同步/异步
3
除颤方式:手动除颤
4
输出能量:最大能量不小于200J,不小于16档能量调节
5
能量调节:主机面板按键调节和除颤手柄按钮调节
6
除颤手柄功能:成人、儿童一体式;调节除颤能量;充放电;实时打印
7
充电时间:全新的电池组充电至200J,小于5秒;使用交流电,充电至200J小于10秒
4
符合欧盟救护车标准EN1789

重量:设备和电池小于等于6.9 kg

尺寸:195 mm高x249mm长x310 mm宽
十一
售后:主机免费保修不低于2年,机器维修期间提供备用机替换式服务
注:★项目为必须满足项目,如有任一项未满足,则为废标。
8.2
车顶尾部风翼两侧安装LED爆闪灯各1只,尾部采用嵌入式LED后向爆闪灯左右各1只
8.3
驾驶室内与医疗舱之间需设有免提对讲系统,驾驶员对讲器设置在驾驶员左后方
9
氧气系统
9.1
医疗舱可放置10L氧气瓶2个,氧气瓶固定装置采用专用固定支架;
9.2
必须安装氧气汇流排系统,汇流排需采用专用铜管材料,接口要求为公制罗纹;可通过面板上的气阀控制手柄在两个连接的氧气瓶之间实现无缝转接(不间断供氧系统);
12.3
在医疗舱后外部上方设有LED场外照明灯2盏
13
输液系统
13.1
在医疗舱内饰顶需设有 2只折叠式输液挂架,需满足病人上躯干及腿部输液要求
14
安全要求
14.1
医疗舱内表面无尖锐物,所有医疗设备的挂钩、托架应紧贴舱壁安装,周围有保护措施
14.2
在医疗舱顶部及上下车处需有安全扶手
14.3
医疗舱内所有座椅及长条座柜均需配有安全带
2
电池容量:在在20°C中实施超过130次200J电击,实施监护,可以超过150分钟,
实施监控并运行起搏器,可以超过120分钟
3
12V电池供电或220V交流供电

环境条件
1
工作温度:电池组工作监控仪模式与除颤模式中的温度为0°C与50°C
2
存储温度:-20°C到60°C
3
防水性能:IPX2(设备附件连接以后)
3.工作电源:DC24V,8.8Ah ,锂离子充电电池
4.充电装置:工作电源AC100V~240V
5.输出电源:dc28V 2A
6.正常工作条件:
a) 环境温度:5℃~40℃
b) 相对湿度:≤85%
c)大气压力: 86kpa~106kpa
d) 电源:工作状态时为内部电源DC24V±2.5 V;充电状态时为ac100V~240V 50/60Hz
16
车载设备参数
★16.1
电动上车担架
配备1台电动担架,安装婴儿培养箱,呼吸机。
1.外形尺寸:长约1980mm(±5mm以内),宽约595mm(±10mm以内)
2.床面离地可调高度:高位1070mm(±10mm以内)±10,低位360mm(±10mm以内),背板角度调节范围≥(0°~65°),股板角度调节范围≥(0°~20°)

具备血氧饱和度监护功能,可选配AED自动除颤功能
四、打印机:纸宽50 mm
五、数据存储:内置存储器:可记录所有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事件与长达16个小时所有参数的监控,可以打印;
储存卡储存:仅用在AED模式下,记录连续的ECG信号、事件及音频

配置体外起搏功能,起搏分为固定和按需两种模式

电源
1
-NIMH镍氢充电电池(无记忆性),充电时间3小时
14.4
在医疗舱及驾驶舱各提供一套灭火器及固定支架
15
其他需求
15.1
每车设置不锈钢污物桶、修车工具(每车1套)
15.2
配备电动吸引器1台
15.3
配备国产电动上车担架(可单人操作)1套并安装婴儿培养箱一台和国产铲式担架(附参数16.1)
15.4
配备呼吸机一台(附参数16.2)
15.5
配备除颤监护仪一台(附参数16.3)
9.平均培养箱温度与控制温度之差:≤±1.5℃(环境温度为10℃~20℃)≤±1.0℃(环境温度为20℃~30℃)
10.温度均匀性(床垫处于水平位置):≤1.5℃
11.皮肤温度传感器精度:±0.2℃内
12.婴儿舱内噪声:≤52dB(A)[环境噪音在42dB(A)以下]
13.故障报警:断电、风机、传感器、超温、偏差、低压、系统等
4.可个性化设置医生界面(根据医生喜好设置呼吸机的监测参数和波形,向量环在界面上的位置)并保存在U盘上,以供下次开机导入使用。
5.内置雾化器
6.具备有创通气和无创通气两种功能
一、呼吸模式
1.1容量控制: V-A/C, VC-SIMV, PLV
压力控制: P-A/C, PC-SIMV, PSVbeLevel, APRV
≥149
最大扭矩(N·m)
≥300
★外形尺寸(长*宽*高mm)
≥5341×2032×2480
医疗舱尺寸(长*宽*高mm)
≥2740×1730×1760
★燃料形式
汽油国五
★驱动型式
前置前驱
变速箱
5挡手动
悬挂型式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挂
助力类型
机械液压助力
制动型式
四轮盘式制动
2.改装部分
序号
9.3
即插即用氧气吸入器、呼吸机快速接口
10
换气系统
10.1
顶置电动换气扇,并可将车外新鲜空气吸入,可实现双向换气
10.2
车厢内换气次数>20次/小时。
11
消毒系统
11.1
紫外线消毒灯1只
12
照明系统
12.1
在医疗舱顶部设有照明灯5只,嵌入灯应安装在一体成型内顶对应凹槽内
12.2
在医疗舱内顶前部设有2只手术灯(射灯)
2.14压力触发: 0.1-15mbar
2.15吸呼切换终止: 5-90%峰流速自动同步切换
2.16窒息后备通气: 关闭, 2-100sec
2.17氧浓度: 21-100%
2.18重量: 9.1kg
2.19体积: 35×22×33cm
2.20电源: 100 - 240 VAC 50 - 60HZ/80W
4.3
医疗舱必须用钢板、钢梁做安全加固保证车身强度及安全性
5
左前壁柜及左侧吊柜
5.1
医疗舱左前壁柜2个区域,分别为左上部电源插座、氧气终端立柱墙体(配备1个呼吸机接口、1个氧气吸入器)及台面设备区域;左后为氧气瓶柜、 氧气瓶上部为氧气集中控制系统(2个氧气瓶、氧气终端可同时控制2个氧气瓶);下部为预留设备舱。左侧设备柜底部为暖风管路,中部分2个独立设备舱,用于放置随车物品,台面可放置随车急救设备,如除颤监护仪、心电图机、呼吸机等急救设备,设备舱两侧分别有两个抽屉、带有阻尼功能,进口铰链。
3.2
医疗舱后部必须为对开式尾门,可开启成180°
4
医疗舱要求
4.1
医疗舱须按用户要求进行布局,中隔墙把驾驶舱和医疗舱完全隔离,中隔墙上安装推拉玻璃窗,采用车载钢化玻璃材料。医疗舱内布置左前壁柜、左侧设备柜、左侧吊柜、后向折叠看护座椅蓝色皮革,医疗舱中间区域为担架区及医疗舱前后通道。
4.2
地板:采用PVC医用地板
改装要求
备注
1.
空调系统
1.1
冷暖空调,制冷量≥4.8kW,前后双空调,独立控制
1.2
医疗舱空调暖风
2
车辆外观
2.1
救护车的车身外表颜色为白色和红蓝彩条,车身四周医疗急救标志尺寸大小和颜色按用户提供的方案制作
2.2
医疗舱左侧为盲窗,右侧除推拉玻璃窗外,其余均应为盲窗,盲窗采用一体式平贴铝板材料
★2.3
3.3潮气量:吸入潮气量,分钟吸气量, Vti/kg, MVi/kg呼出潮气量,分钟呼气量,Vte/kg, MVe/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