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九
(完整word版)声律启蒙全文注音版

声律启蒙全文注音版yún duìyǔxuěduìfēng wǎn zhào duìqíng kōng lái hóng duìqù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yàn su niǎo duìmíng chóng sān chǐjiàn liùjūn gōng lǐng běi duìjiāng 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dōng rén jiān qīng shǔdiàn tiān shàng guǎng hán gōng liǎngàn xiǎo yān yáng 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liǔlǜyīyuán chūn yǔxìng huāhóng liǎng bìn fēng shuāng túcìzǎo 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xing zhīkèyīsuōyān yǔxībiān wǎn diào zhīwēng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yán duìgéyìduìtong bái sǒu duìhuáng tóng jiāng fēng duìhǎi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wùmùzǐduìyúwēng yán xiàng lòu ruǎn túqióng jìběi duìliáo 雾,牧子对渔翁。
《声律启蒙》译文

声律启蒙一东其一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译文云对雨,雪对风,傍晚的红日对晴朗的天空。
飞来的大雁对远去的燕子,回巢的鸟儿对鸣叫的昆虫。
三尺长剑,六钧硬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有乘凉的清暑殿,天上有寂寥的广寒宫。
河岸晨雾缭绕,岸旁杨柳格外青翠;花园里春雨迷蒙,杏花显得分外红。
清早行色匆匆的旅人,两鬓斑白,饱尝风霜之苦;傍晚溪边垂钓的渔翁,穿T牛蓑衣,静坐在烟雨之中。
其二沿对革,异对同。
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译文沿袭对革新,迥异对相同启发老翁对黄发儿童。
凉凉的江风对蒙蒙的海雾,放牧的儿童对打鱼的老翁。
颜回居住在陋巷,阮籍痛哭于穷途,冀北对辽东。
池中有供人洗脚的水,门外是顶头的风。
梁武帝经常在同泰寺讲经论佛,汉高祖曾在未央宫设宴作乐。
世事烦心,懒得抚弄七弦名琴;白发满头,羞于再照青铜古镜。
其三贫对富,塞对通。
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
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芟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译文贫穷对富贵赭塞对畅通,山林老翁对溪边幼童。
雪白的鬓发对乌黑的眉毛,洁白的牙齿对鲜红的嘴唇。
天空辽阔无边,阳光温暖和煦,佩剑对弯弓。
溪中流水清澈碧绿,树间落花鲜艳通红。
野外渡口烟雾迷蒙,燕子在细柳碧杨中穿梭;园中荷塘香风习习,鱼儿在红花绿叶间嬉戏。
女子的眉毛纤细,额下好像新生了一弯月牙儿;男儿的志向远大,胸中好像涌现着万丈长虹。
声律启蒙二冬其一春对夏,秋对冬。
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
舞蝶对鸣蛋。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声律启蒙原文译文对照

声律启蒙原文译文对照一东1————————注释————————1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
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1。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2。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3。
————————注释————————1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 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1。
白吏对黄童2。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4。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6————————注释————————1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
革:变化、变革。
2黄童:黄口之童,即儿童。
声律启蒙【全文注音】直接打印版

yī一dōng东yún 云duì对yǔ雨,xuě雪duì对fēng 风,wǎn 晚zhào 照duì对qíng 晴kōng 空。
lái 来hóng 鸿duì对qù去yàn燕,su 宿niǎo 鸟duì对míng 鸣chóng 虫。
sān 三chǐ尺jiàn 剑,liù六jūn 钧gōng 弓,lǐng 岭běi 北duì对jiāng 江dōng东。
rén 人jiān 间qīng 清shǔ暑diàn 殿,tiān 天shàng 上guǎng 广hán 寒gōng 宫。
liǎng 两àn 岸xiǎo 晓yān 烟yáng 杨liǔ柳lǜ绿,yī一yuán 园chūn 春yǔ雨xìng 杏huā花hóng 红。
liǎng 两bìn 鬓fēng 风shuāng 霜,tú途cì次zǎo 早xing 行zhī之kè客;yī一suō蓑yān 烟yǔ雨,xī溪biān 边wǎn 晚diào 钓zhī之wēng翁。
yán 沿duì对gé革,yì异duì对tong 同,bái 白sǒu 叟duì对huáng 黄tóng 童。
jiāng 江fēng 风duì对hǎi 海wù雾,mù牧zǐ子duì对yú渔wēng 翁。
yán 颜xiàng 巷lòu 陋,ruǎn 阮tú途qióng 穷,jì冀běi 北duì对liáo 辽dōng东。
《声律启蒙》译文

声律启蒙一东其一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译文云对雨,雪对风,傍晚的红日对晴朗的天空。
飞来的大雁对远去的燕子,回巢的鸟儿对鸣叫的昆虫。
三尺长剑,六钧硬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有乘凉的清暑殿,天上有寂寥的广寒宫。
河岸晨雾缭绕,岸旁杨柳格外青翠;花园里春雨迷蒙,杏花显得分外红。
清早行色匆匆的旅人,两鬓斑白,饱尝风霜之苦;傍晚溪边垂钓的渔翁,穿一件蓑衣,静坐在烟雨之中。
其二沿对革,异对同。
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译文沿袭对革新,迥异对相同,白发老翁对黄发儿童。
凉凉的江风对蒙蒙的海雾,放牧的儿童对打鱼的老翁。
颜回居住在陋巷,阮籍痛哭于穷途,冀北对辽东。
池中有供人洗脚的水,门外是顶头的风。
梁武帝经常在同泰寺讲经论佛,汉高祖曾在未央宫设宴作乐。
世事烦心,懒得抚弄七弦名琴;白发满头,羞于再照青铜古镜。
其三贫对富,塞对通。
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
佩剑对弯弓。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译文贫穷对富贵,堵塞对畅通,山林老翁对溪边幼童。
雪白的鬓发对乌黑的眉毛,洁白的牙齿对鲜红的嘴唇。
天空辽阔无边,阳光温暖和煦,佩剑对弯弓。
溪中流水清澈碧绿,树间落花鲜艳通红。
野外渡口烟雾迷蒙,燕子在细柳碧杨中穿梭;园中荷塘香风习习,鱼儿在红花绿叶间嬉戏。
女子的眉毛纤细,额下好像新生了一弯月牙儿;男儿的志向远大,胸中好像涌现着万丈长虹。
声律启蒙二冬其一春对夏,秋对冬。
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
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声律启蒙》全文

《声律启蒙》全文《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声律启蒙》全书分上下两卷,上下卷各15篇。
作者简介车万育(1632~1705年),字双亭,号鹤田,湖南邵阳人。
康熙甲辰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
康熙二年(一六六三),与兄万备同举湖广乡试,1664年成进士,选庶吉士。
性刚直,直声震天下,至性纯笃,学问赅博。
善书法,所藏明代墨迹最富,有萤照堂明代法书石刻十卷。
《宝庆府志》简介诗词和对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两千多年来一直薪火相传,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因此,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分为上下卷。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根据清代纪昀(晓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记载,此书原名为《声律发蒙》,作者为元代的祝明,两卷,只收有平声30个韵部的字;在流传和使用的过程中,各朝各代又对其进行过多次的增删修改和整理,所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中所收的明朝涂时相刻本便有五卷,平、上、去、入四声106个韵部都已收入。
声律启蒙全文详解

《声律启蒙》详解全文方育龙一东11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
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一东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1。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2。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3;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注释————————1、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 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1。
白吏对黄童2。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4。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6————————注释————————1、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
革:变化、变革。
2、黄童:黄口之童,即儿童。
黄,黄口,雏鸟的喙边有一圈黄色的边,长大就消失,故以黄口喻指年龄幼小的。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

声律启蒙全文注释版本《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其作者为车万育,全文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对于学习诗词格律、对仗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全文及注释: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注释】“云对雨,雪对风”:云、雨、雪、风都是自然现象,常常在诗词中相对应。
“晚照对晴空”:傍晚的阳光对应晴朗的天空。
“来鸿对去燕”:飞来的大雁对离去的燕子。
“宿鸟对鸣虫”:栖息的鸟对鸣叫的虫。
“三尺剑”:古剑长约三尺,这里指侠客的武器。
“六钧弓”:钧是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约三十斤,六钧弓指拉力很强的弓。
“岭北对江东”:岭北和江东是地理方位。
“人间清暑殿”:人间有清暑殿,是古代帝王避暑的宫殿。
“天上广寒宫”:天上有广寒宫,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地方。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描绘了清晨两岸烟雾中杨柳的翠绿和春雨中满园杏花的红艳。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形容了一位旅途奔波、两鬓斑白的早行者和一位在溪边身披蓑衣、冒雨垂钓的老者。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注释】“沿对革”:沿是沿袭,革是变革。
“异对同”:不同与相同相对。
“白叟对黄童”:白发老人对黄发儿童。
“江风对海雾”:江上的风与海上的雾相对。
“牧子对渔翁”:放牧的孩子对捕鱼的老人。
“颜巷陋”:孔子的弟子颜回居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却安贫乐道。
“阮途穷”:魏晋时期的阮籍常常驾车随意行走,走到路尽头就哭泣返回,形容处境艰难。
“冀北对辽东”:冀北和辽东都是地区名称。
“池中濯足水”:池中的洗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