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式支座制作安装工艺
桥梁支座施工工艺

桥梁支座施工工艺1.板式橡胶支座安设板式橡胶支座由多层橡胶片与薄壁板镶嵌、黏合、压制而成。
安装前,应将垫块顶面清理干净,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抹平,且检查顶面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板式橡胶支座安装前还应对支座的长、宽、厚、硬度、容许荷载、容许最大温差及外观等进行全面检查,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则不得使用。
板式橡胶支座安装时,支座中心尽可能对准梁的计算支点,必须使整个橡胶支座的承压面上受力均匀。
如就位不准或与支座不密贴时,必须重新起吊,采取垫钢板等措施,并应使支座位置控制在允许偏差内。
不得用撬棍移动梁、板。
为保证板式橡胶支座安装准确,支座安装尽可能排在接近年平均气温的季节进行,以减小因温差变化过大而引起的剪切变形。
梁、板安装时,必须细致稳妥,使梁、板就位准确且与支座密贴,勿使支座产生剪切变形;就位不准时,必须吊起重放,不得用撬杠移动梁、板。
当墩台两端标高不同,顺桥向或横桥向有坡度时,支座安装必须严格按设计规定进行。
支座周围应设排水坡,防止积水,并注意及时清除支座附近的尘土、油脂与污垢等。
2.盆式橡胶支座安设盆式橡胶活动支座分为固定支座、双向活动支座和单向活动支座。
安装前应将支座的各相对滑移面和其他部分用丙酮或酒精擦拭干净。
盆式橡胶支座各部件进行组装时,支座底面和顶面的钢垫板必须埋置牢固,垫板与支座间平整密贴,支座四周探测不得有0.3mm以上的缝隙,支座中线、水平、位置不得有大于2mm的偏差,当支座上、下座板与梁底和墩台顶采用螺栓连接时,螺栓预留孔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前应清理干净,采用环氧砂浆灌注;当采用电焊连接时,预埋钢垫板应锚固可靠、位置准确。
墩顶预埋钢板下的混凝土宜分两次浇筑,且一端灌入,另一端排气,预埋钢板不得出现空鼓现象。
焊接时应采取防止烧坏混凝土的措施。
盆式橡胶固定支座安装时,其上下各部件纵轴线必须对正。
3.球形支座安设球形支座由顶板、底板、凸形中间板及两块不同形状的聚四氟乙烯板组成。
球形支座出厂时,应由生产厂家将支座调平,并拧紧连接螺栓,运输安装过程中防止发生转动和倾覆。
加工支座的工艺方案

加工支座的工艺方案
加工支座的工艺方案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材料特性选择,以下为一种常见的工艺方案:
1.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常用的材料有铸铁、铸钢、不锈钢等。
对于不锈钢材料,可以先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机械性能。
2. 设计制图: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制图。
确定支座的形状、尺寸和孔位等。
3. 加工预处理:将材料进行切割、锯切或其他预处理工艺,将原材料削除多余部分,准备加工。
4. 机械加工:采用数控加工设备或传统机械设备,根据制图,进行铣削、钻孔、车削、切割等工序,精确加工支座的各个面和孔位。
5. 表面处理:使用研磨、抛光等工艺,对支座的外表面进行处理,提高加工质量和美观度。
6. 质检:对加工好的支座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尺寸精度、表面质量、材料成分等,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7. 组装:按照设计要求,将支座与其他部件进行组装,如螺栓、垫圈等。
8. 表面涂装:对支座进行喷涂或电镀等表面处理,增加其抗腐蚀性和耐磨性。
9. 包装和出厂:对加工好的支座进行包装,标记相关信息,如尺寸、材质、数量等,准备出厂交付客户使用。
桥梁支座施工工艺

桥梁支座施工工艺
桥梁支座施工工艺是指在桥梁的建设过程中,对于桥梁支座的安装和调整过程中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和方法。
下面是桥梁支座施工工艺的一般步骤:
1. 检查设计和制造质量: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对支座进行检查,包括检查支座的设计图纸和材料质量。
2. 地基处理:在支座施工之前,需要对桥梁的地基进行处理,确保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 安装支座: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图纸,在桥墩的支座座面上安装支座。
支座的安装需要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确保支座的精确安装。
4. 调整支座:安装完支座后,进行支座的调整工作,包括调整支座的高度、水平度和倾斜度,以确保桥梁的平衡和稳定。
5. 固定支座:在支座调整完成后,需要对支座进行固定,以防止支座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偏移或移动。
6. 检查和测试:支座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支座的检查和测试工作,包括检查支座的固定情况、测量桥梁的水平度和倾斜度等。
7. 完善施工记录:在整个支座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详细的施工记录,包括支座的安装和调整情况,以备后续的维护和检查。
综上所述,桥梁支座施工工艺是桥梁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工艺流程进行施工,以确保桥梁的安全和稳定。
支座生产流程

支座生产流程
1. 原材料准备
- 选择合格的钢板或钢管等原材料
- 检验原材料尺寸、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等指标
2. 切割加工
- 根据设计图纸对原材料进行切割
- 采用等离子切割、火焰切割或锯床切割等方式
3. 焊接组对
- 将切割后的零件进行焊接组对
- 采用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焊接方式
- 确保焊缝质量和尺寸精度
4. 热处理
- 对焊接组对后的支座进行热处理
- 提高支座的强度、韧性和抗拉应力等性能
5. 机加工
- 对支座进行车削、铣削、钻孔等机加工
- 确保支座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6. 防腐处理
- 采用喷塑、热镀锌或其他防腐方式
- 提高支座的耐腐蚀性能
7. 检验和包装
- 对支座进行尺寸、外观等检验
- 合格产品包装、入库
- 不合格产品返修或报废
以上是支座生产的基本流程,具体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需要根据产品规格和客户要求而定。
桥梁支座安装施工工艺

桥梁支座安装施工工艺桥梁支座安装施工工艺一、工艺流程1、板式橡胶支座安装2、盆式橡胶支座安装(1)、螺栓锚固盆式橡胶支座安装(2)、钢板焊接盆式橡胶支座安装3、环形支座安装(1)、螺栓连接球形支座安装(2)、焊接连接球形支座安装二、操作工艺1、板式橡胶支座安装(1)、垫石顶凿毛清理:人工用铁錾凿毛,凿毛程度满足“桥梁混凝土施工”关于施工缝墩台的有关规定。
(2)、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上标明的支座中心位置,分别在支座及垫石上划出纵横轴线,在墩台上放出支座控制标高。
(3)、找平修补:将其墩台垫石处清理干净,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将支承面缺陷修补找平,并使其顶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4)、拌制环氧砂浆①将细砂烘干后,依次将细砂、环氧树脂、二丁酯、二甲苯放入铁锅中加热并搅拌均匀。
②环氧砂浆的配制严格按配合比进行,强度不低于设计规定,设计无规定时不低于40MPa。
③在粘结支座前将乙胺投入砂浆中并搅拌均匀,乙二胺为固化剂,不得放得太早或过多,以免砂浆过早固化而影响粘结质量。
(5)、支座安装①安装前按设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有关规定对产品进行确认。
②安装前对桥台和墩柱盖梁轴线、高程及支座面平整度等进行再次复核。
③支座安装在找平层砂浆硬化后进行;粘结时,宜先粘结桥台和墩柱盖梁两端的支座,经复核平整度和高程无误后,挂基准小线进行其他支座的安装。
④当桥台和墩柱盖梁较长时,应加密基准支座防止高程误差超标。
⑤粘结时先将砂浆摊平拍实,然后将支座按标高就位,支座上的纵横轴线与垫石纵横轴线要对应。
⑥严格控制支座平整度,每块支座都必须用铁水平尺测量其对角线,误差超标应及时予以调整。
⑦支座与支承面接触应不空鼓,如支承同上放置钢垫板时,钢垫板应在桥台和墩柱盖梁施工时预埋,并在钢板上设排气孔,保证钢垫板底混凝土浇筑密实。
(6)、其他板式橡胶支座安装①滑板式支座安装滑板式支座的不锈钢板表面不得有损伤、拉毛等缺陷,不锈钢板与上垫板采用榫槽结合时,上垫板开槽方向应与滑动方向垂直。
卧式容器的支座

卧式容器的⽀座卧式容器的⽀座浏览字体设置:- 11pt + 10pt12pt14pt16pt放⼊我的⽹络收藏夹⼀、卧式容器的⽀座卧式容器的⽀座有三种:鞍座、圈座和⽀腿。
㈠鞍式⽀座鞍座是应⽤最⼴泛的⼀种卧式容器⽀座,常见的卧式容器和⼤型卧式贮槽,热交换器等多采⽤这种⽀座。
鞍式⽀座如上图所⽰,为了简化设计计算,鞍式⽀座已有标准JB/T4712-92 《鞍式⽀座》,设计时可根据容器的公称直径和容器的重量选⽤标准中的规格。
鞍座是由横向筋板、若⼲轴向筋板和底板焊接⽽成。
在与设备连接处,有带加强垫板和不带加强垫板两种结构。
鞍式⽀座的鞍座包⾓为120°或150°,以保证容器在⽀座上安放稳定。
鞍座的⾼度有200、300、400和500mm四种规格,但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改变后应作强度校核。
鞍式⽀座的宽度b可根据容器的公称直径查出。
鞍座分为A型(轻型)和B型(重型)两类,其中重型⼜分为BⅠ~BⅤ五种型号。
其中BⅠ型结构如BⅠ型鞍座结构图所⽰。
A型和B 型的区别在于筋板和底板、垫板等尺⼨不同或数量不同。
BI型鞍座结构图鞍座的底板尺⼨应保证基础的⽔泥⾯不被压坏。
根据底板上螺栓孔形状的不同,每种型式的鞍座⼜分为固定式⽀座(代号F)和滑动式⽀座(代号S)两种安装形式,固定式鞍座底板上开圆形螺栓孔,滑动式⽀座开长圆形螺栓孔。
在⼀台容器上,两个总是配对使⽤。
在安装活动⽀座时,地脚螺栓采⽤两个螺母。
第⼀个螺母拧紧后倒退⼀圈,然后⽤第⼆个螺母锁紧,这样可以保证设备在温度变化时,鞍座能在基础⾯上⾃由滑动。
长圆孔的长度须根据设备的温差伸缩量进⾏校核。
⼀台卧式容器的鞍式⽀座,⼀般情况下不宜多于两个。
因为鞍座⽔平⾼度的微⼩差异都会造成各⽀座间的受⼒不均,从⽽引起筒壁内的附加应⼒。
采⽤双鞍座时,鞍座与筒体端部的距离A可按下述原则确定(见上图):当筒体的L/D较⼤,且鞍座所在平⾯内⼜⽆加强圈时,应尽量利⽤封头对⽀座处筒体的加强作⽤,取A≤;当筒体的L/D较⼩,/D较⼤,或鞍座所在平⾯内有加强圈时,取A≤。
桥梁支座施工工艺

桥梁支座施工工艺桥梁支座是桥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重、减震和传递力的功能。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桥梁支座的安装和调整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对桥梁支座的施工工艺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支座的准备工作在开始支座的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支座的选择、材料的准备以及施工图的编制等。
支座的选择应根据桥梁的类型、跨度大小和荷载情况等因素来确定。
同时,还需准备好支座所需的材料,如钢板、橡胶垫片和锚固设备等。
此外,还需要编制详细的施工图,明确支座的安装位置和调整要求,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支座的安装支座的安装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和设计要求进行。
首先,需要确定支座的安装位置,然后进行基础的处理和清理。
在基础上设置模板,以便准确安装支座。
然后,根据支座的要求,在模板上安装预埋件和辅助设备,如校正螺栓和定位桩等。
待这些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开始安装支座了。
支座的安装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即初安和终安。
初安是指将支座临时安装到预埋件上,通过调整校正螺栓和定位桩来使支座达到预定的位置和高度。
而终安则是指将支座进行最终的调整和固定,以确保其能够承受桥梁的荷载。
三、支座的调整支座的调整是确保桥梁支座能够在桥梁荷载作用下正常工作的关键步骤。
在调整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对支座进行水平和垂直的调整,以保证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在水平调整方面,一般使用水准仪和调整螺栓来完成。
通过调整螺栓的松紧程度,可以调整支座的水平度。
在垂直调整方面,一般使用液压顶千斤顶来完成。
通过对顶千斤顶的升降调整,可以使支座达到预定的高度和位置。
四、支座的固定支座在安装和调整后,还需要进行固定,以确保其能够稳定承受桥梁的荷载。
将支座与基础、钢梁和构件等进行紧固连接,是支座固定的主要方法。
在固定过程中,需要使用螺栓、焊接和锚固等方法,将支座与相关部件进行连接。
特别是在焊接支座与钢梁等构件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性。
(完整版)桥梁支座安装施工工法

桥梁支座安装施工工法QYGF15-2009技术与试验中心一、前言支座是梁式桥梁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桥梁上、下部结构的连接点,是在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
其作用是将上部结构的荷载顺适、安全地传递到桥梁墩台上去,同时保证上部结构在荷载、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因素作用下的自由变形,以保护梁端、墩台帽梁不受损伤。
二、工法特点本工法介绍了支座垫石的浇筑、支座的安装。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板式橡胶支座、四氟滑板橡胶支座、盆式橡胶支座、球冠支座、球型支座。
四、工艺原理1利用液压顶升和抱箍支撑体系进行支座更换。
2 采用临时支座实现体系的转换。
五、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1 常用支座1.1 支座分类1.1.1 按照制作所用的材料,桥梁支座可分为钢支座、橡胶支座、混凝土支座和铅支座。
其中橡胶支座通过滑板移动或橡胶的剪切变形来实现水平移动,利用橡胶的不均匀弹性压缩实现转动,是近年来最常用的一种。
1.1.2 按照支座所采用的结构型式,支座可以分为板式橡胶支座、盆式橡胶支座、球冠圆板式橡胶支座及减震支座等。
1.1.3 按接触形式可分为面支座,如板式橡胶支座;线支座,如弧形钢板支座。
上支座为平板,下支座为弧形钢板;点支座,如球面支座。
将支座上、下两部分的接触面分别做成曲率半径相同的凸、凹的球面支座。
2 支承垫石2.1 支承垫石的平面尺寸大小应能承受上部构造荷载为宜,一般长度与宽度应比橡胶支座大10cm左右。
2.2 垫石高度应大于6cm,以保证梁底到墩台顶面有足够的空间高度,用来安放千斤顶,供支座调换使用。
2.3 支承垫石内应布设钢筋网片,竖向钢筋应与墩台内钢筋相连接。
浇注垫石的砼标号应不低于C30号或不低于设计标号,垫石砼顶面应预先用水平尺校准,力求平整而不光滑。
2.4 支承垫石顶面标高力求准确一致。
尤其是一片梁的两个或四个支座的支承垫石顶面应处于同一平面内,以免发生偏压,初始剪切与不均匀受力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腿式支座制作安装工艺
1 号料
1.1 按设计图纸、标准图尺寸号料。A型支腿角钢支柱的材料为Q235-A〃F,
B型支腿支柱材料为10号钢,底板、盖板材料均为Q235-A〃F,如需要
可以改为其它材料,但其强度性能不得低于Q235-A〃F或10号钢强度
性能指标,且应具有良好焊接性能,垫板材料一般应与壳体材料相同。
1.2 支柱应平直,且无凹坑和损伤等明显缺陷,支柱直线度允差△L≤
H/1000。
1.3 盖板与圆筒(或垫板)外壁的连接弧线须进行精确放样。
1.4 钢管支柱与封头(或垫板)连接部分须与封头外壁相吻合,须进行精确
放样。
1.5 角钢垂直度允差按型钢相应标准规定。
2 下料
2.1 按号料线剪切和切割垫板、盖板、支柱、底板。直角处制作出R=5~10mm
圆度过渡。
2.2 剪切面允许有深度≤1mm的磕痕和厚度≤0.5的毛刺。切割后,材料表
面均匀光滑,不得有氧化铁等杂物,不得有沟槽、缺肉等缺陷。
3 滚制
3.1 垫板按筒体外径制作。
4 划线
4.1 按设计图纸及标准图进行底板、支柱、垫板的划线,底板上划出螺栓孔、
底板中心线、支柱安装位置线,角钢支柱上划出90°V型缺槽,接管支
柱上划出90°V型缺槽、本身大U型缺槽、底端R3半圆槽。在长条弧
板上进行垫板划线,并划出周边圆角。
4.2 用永久性记号笔标注圆孔、圆角、V形缺槽、大U型缺槽的规格、数量,
并在基准线、基准圆上打上钢印,以便检查机加工误差。
5 钻孔、切割
5.1 按划线要求进行钻孔、切割,保证垫板周边圆角。钻孔粗糙度,加
工后表面不得有毛刺、铁屑等杂物。
5.2 V形、U形开槽及垫板表面须均匀光滑,不得有沟槽、缺肉等缺陷,不
得有氧化铁等杂物,零件加工边缘的表面粗糙度不得低于Ra50μm。
6 组对
6.1 表面打磨干净后,将底板、支柱点焊在一起,待现场焊接。
7 安装划线
7.1 按设计图纸进行支座安装方位划线,划出筒体及封头上垫板的安装位置
线,划出垫板上支柱的安装位置线,划出筒体及封头上支柱的安装位置
线。方位允差为±1mm。
8 安装
8.1 将垫板与筒体、封头点焊在一起,垫板应与壳体外壁贴合良好,最大间
隙不得大于1mm,将支柱与垫板,支柱与筒体或封头点焊在一起,保证
钢管支柱与封头(或垫板)连接部分与封头外壁相吻合。方位允差±2mm。
9 焊接
9.1 焊接程序:沿垫板周边对称焊接垫板和筒体、封头之间角焊缝1遍,
焊角高度4mm,对称交错焊接支柱和筒体、封头、垫板之间角焊缝1
遍,焊角高度4mm ,连续焊接剩余角焊缝,按图保
证焊角高度。焊接采用小规范多层多道焊。
9.2所有角焊缝尺寸均等于较薄件厚度,且为连续焊。
9.3支柱(或垫板)在被其覆盖的壳体焊缝检验合格后进行焊接。
9.4有热处理要求的壳体,垫板与壳体的焊接应在热处理前进行。
9.5垫板与壳体的焊接在最低处留10mm不焊。
10 检查
10.1 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夹渣、气孔和弧坑等缺陷,并不得残留有熔
渣和飞溅物。
10.2 注意控制角焊缝成型,不得出现焊缝粗波纹、焊肉不饱满、余高突
变等缺陷。
10.3 支座组焊完毕后,各支脚底板底面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其最高与
最低相差不得超过3mm。
10.4 支腿与壳体焊后,应与壳体中心轴线平行,其允差Δ<H/500,且不
得大于2mm。
10.5底板地脚螺栓孔直径允差为+1-0,螺栓孔中心圆直径的允差为±2mm。
支腿应均匀布置,两底板地脚螺栓孔弦长的允差为±2mm。
10.6焊缝外观查执行本公司优良焊缝外观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