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

合集下载

非牛顿流体力学研究进展

非牛顿流体力学研究进展

非牛顿流体力学研究进展摘要对非牛顿流体流变学特性的正确理解程度直接影响我们对非牛顿流体本质特性的理解,所以研究非牛顿流体的流变学特性有助于人类更好的驾驭非牛顿流体,对建立非牛顿流体的本构方程、从数学上描绘非牛顿流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来,国内外学者从非牛顿流体不同的应用范围对非牛顿流体的流变特性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比如对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溶液流变特性的研究、对食品生产辅助材料流变特性的研究、以及对聚合物溶液和石油等流变特性的研究等。

关键词:非牛顿流体;本构方程;流变特性前言非牛顿流体是不服从粘度的牛顿定律的流体。

非牛顿流体力学是研究非牛顿流体的本构方程,材料参数(函数)的测量和非牛顿流体的流动等的学科。

在国内由于国民经济的急需,非牛顿流体力学日益受到科技界的重视,不少单位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1978年全国力学规划认为非牛顿流体力学是必须重视和加强力量的薄弱领域,此后非牛顿流体力学有了很大的发展。

1979年后在北京、成都、青岛等地举办了多次讲习班。

许多国外非牛顿流体力学家、流变学家访问了中国并举办了讲座。

1982年4月召开的第2届全国多相流体力学、非牛顿流体力学和物理一化学流体力学学术会议,同第l届会议相比,非牛顿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显著。

1983年10月第2届亚洲流体力学会议上,中国宣读了8篇非牛顿流体力学方面的论文。

1985年11月在长沙召开的第3届全国流体力学会议和第1届全国流变学会议上,宣读了非牛顿流体力学论文几十篇。

目前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正逐渐形成非牛顿流体力学研究和教学的基地。

非牛顿流体力学研究进展自然界最常见的流体以空气和水为代表,通常被认为是牛顿流体,它们的主要特征是切应力和切应变率之间的关系服从牛顿内摩擦定律,在流体力学的发展史上,经典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局限在牛顿流体的范畴,迄今为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应该指出的是,在自然界和工程技术界,还存在一系列形形色色的非牛顿流体,比如油漆、蜂蜜、牙膏、泥浆、煤水浆、沥青和火山熔岩等,它们往往具有与牛顿流体不同的本构方程和流动特性。

第十二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会议手册

第十二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会议手册

第十二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会议手册1. 介绍第十二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会议手册,作为本次会议的重要文献和指南,对于参会者了解会议议程、演讲内容、主题和重要信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会议的门户和桥梁,为与会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指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第十二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会议手册,为您解读其中的重要内容和价值。

2. 会议手册内容概述第十二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会议手册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会议日程安排、主题演讲、分论坛议程、参会者名单、主办方信息等多个方面。

会议手册通过清晰的布局和详尽的资料,为与会者提供了便利和指导。

在会议手册中,我们可以找到与会学者的学术简介、专业领域、学术成果等重要信息,这对于了解会议参与者的学术背景和动向非常有帮助。

3. 会议手册的深度和广度深度和广度兼具是评价一份会议手册的重要标准。

在深度方面,会议手册提供了对于每个演讲环节的详细介绍和内容概要,涵盖了流体力学领域的前沿研究和重要进展。

会议手册还对分论坛的专题和专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提供了丰富的学术信息和交流评台。

而在广度方面,会议手册涵盖了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工程应用的多个领域,展现了流体力学学术的全面性和多样性。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我个人对第十二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会议手册的观点和理解,我认为这份会议手册不仅仅是一份指南,更是对于流体力学领域发展现状的重要记录和总结。

通过阅读会议手册,我对于当前流体力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会议手册也为我提供了与国内外同行学者交流的机会和窗口,有助于我拓展学术视野,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总结第十二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会议手册作为一份重要的学术文献,为流体力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它的深度和广度兼具,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内容和交流评台。

我对会议手册的个人观点和理解是,它不仅仅是一份会议指南,更是对流体力学领域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重要记录和反映。

唐少强 -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唐少强 -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唐少强
学历:
1985-1990 中国科大 理学士(数学) 工学士(无线电电子学) 1990-1992 中科院数学所 硕士研究生 导师:肖 玲 研究员 1992-1995 香港科大 哲学博士(数学) 导师:谢定裕 教 授
工作经历:
2005.82005.91997-2005.7 2002.9-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教授 博导 北京大学工学院 院长助理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副教授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A3(正高职)岗
国际学术报告
2005 年 2 月 美国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4 年 10 月 美国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Irvine 2004 年 10 月 美国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at Long Beach 2003 年 7 月 美国 Wright State University 2002 年 7 月 美国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brook, Brookhaven National Lab 2001 年 5 月 德国 Konstanz University
SCI 总他引次数:34
获得奖励:
1997 北京力学会 优秀青年论文奖 1999 北京大学 安泰奖教金
1999 北京大学 优秀主干基础课程数学分析及习题 (彭立中主持)
2000 北京大学周培源教学奖(集体奖) 2002 北京大学“十佳教师”(理科第一名) 2002 北京大学 “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理科) 2003 北京大学 正大奖教金 1998 年 意大利国家研究中心博士后基金(满分第一名) 1999 年 法国国家研究中心 CNRS-Wong 基金 2000 年 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 DAAD 基金

中国力学学会发展史

中国力学学会发展史
“ 国中学生趣味力 学制作邀请赛 ”、 “ 国深空轨 全 全 道 设计竞赛 ”;并不定 期举办 区域性趣 味力学竞 赛、
济 的结合 ,推动力 学为 国民经济建 设服务 ,为加速 实 现我 国社会 主义现代化做 出贡献 。 中 国力学 学会 现有 团体 会员 单位 4 余 个 ,有 个 O
专iI 栏 On cm u
The i or oft hi H st y he C nese oci y S et of
Theor i et caland ppled echani A i M cs
【 国 力学学 会 发 展 史 l 】
中国力学学会 供稿
中 国力 学学会在钱学森 、周 培源、钱伟长 、郭永 中 国力学 学会 主办 的学 术期 刊有 1 种 ,其 中英 7
除 申请承办大型 国际组 织例会 外,例 如:2 1 0 2年承办 “ 2 第 3届世 界力学 家大 会 (C I 2 1 )”、2 1 02 03 年承 办 “ 1 国际断裂大会 (C I )”,还不 定 第 3届 IF3 期 地承 办 I T U AM 专 题研讨 会和 暑期 学校 ,并 与 国际 学术组织共 同主办 学术会议及组织 中国力学学会 自成 体 系 的系列 国际会 议。多年来在 国 内召开 了百余 次不 同学科不 同规模 的 国际学术会议 ,提高学科 的国际影
中国力学学会是 由全 国力学科学技 术工作者 自愿 结 成的、依法登记注 册的、非营利 的学术性法人社会 团体 ,是发展我 国力学科技事业的一支重要社会 力量 , 是中 国科学技 术协会 的组成部分 ,任 务是 团结和组 织 全 国力学科 技工作者开展 国际、国 内学术交流 ,促进 民间科技合 作和交流 ;创 办力学刊物 ,促进力 学学科
中国 力学 学会 每 年举 办 各 种类 型 的 国 内学 术会 议、讲 座,促进全 国力 学工作者之 间的学术交流 ;每

参考文献表示例(顺序编码制)

参考文献表示例(顺序编码制)

参考文献表按顺序编码制组织时,各篇文献要按正文部分标注的序号依次列出。

1)普通图书著者.题名[M].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城市名):出版者(可以是学术团体),出版年.[1]姚成玉,陈东宁.Word的深度——论文写作规范及编排精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2]孔祥东,王益群.控制工程基础[M].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蒋有绪,郭泉水,马娟,等.中国森林群落分类及其群落学特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4]瑟里岑T A.液压和气动传动装置的可靠性[M].曾德尧,译.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9.[5]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 and Institutions. Names of persons: national usages forentry in catalogues [M]. 3rd ed. London: IFLA International Office for UBC, 1977.[6]汪昂.(增补)本草备要[M].石印本.上海:同文书局,1912.2)论文集、会议录著者.论文集或会议录题名[C].出版地(城市名):出版者(可以是学术团体),出版年.[1]中国力学学会.第3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天津:[出版者不详],1990.[2]LU Y X, WANG Q F, LI W, et al.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Fluid Power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ICFP 2009)[C].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3)科技报告著者.题名,报告编号(如果有)[R].保存地(城市名):保存者(可以是学术团体),年份.[1]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Guidelines for Handling ExcavatedAcid-producing Materials,PB 91-19400[R].Springfield: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1990.[2]白永秀,刘敢,任保平.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研究中心,1998.[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 report of WHO ScientificGroup[R]. Geneva: WHO, 1970.4)学位论文著者.题名[D].保存地(城市名):保存者(一般为大学或研究机构),年份.[1]Calms R 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Berkeley:Univ. of California,1965.[2]姚成玉.液压机液压系统模糊可靠性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06:1-127.5)专利文献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1]姚成玉,赵静一,陈东宁.利用密闭液体的万向传动机构:中国,200520024948.7[P].2006-11-15.[2]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26.[3]Koseki A, Momose H, Kawahito, et al. Compiler: US, 828402[P]. 2002-05-25.6)标准标准提出者(一般为标准化组织).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1]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GB/T 5795-1986 中国标准书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6.7)专著(包括图书、会议录、论文集等)中析出的文献(从整本文献中析出的具有独立篇名的文献)著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专著责任者.专著题名.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起止页码.[1]黄蕴慧.国际矿物学研究的动向[M]//程裕淇.世界地质科技发展动向.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38-39.[2]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C]//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3]张忠智.科技书刊的总编(主编)的角色要求[C]//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建会十周年研讨会论文汇编.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辑学会学术委员会,1997:33-34.[4]国家标准局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GB/T 2659-1986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S]//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委员会.文献工作国家标准汇编:3.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8:59-92.8)期刊中的析出文献作者.题名[J].期刊名全称,年,卷(期):起止页码.[1]姚成玉,赵静一.基于T-S模型的液压系统模糊故障树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9,20(16):1913-1917.[2]涂群章,龚烈航,王强,等.模糊综合评判法及其在液压系统油液性能评价中的应用[J].机械,2002,29(2):15-16,41.[3]朱钒,张志,张道富,等.国内外液压机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机床与液压,2000(1):6-7.[4]LIN C T, WANG M J. Hybrid fault tree analysis using fuzzy sets[J].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Safety, 2007, 68(3): 205-213.[5]IPPOLITO M G, MORANA G, SANSEVERINO E R, et al. Ant colony search algorithm for optimalstrategical planning of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systems expansion[J]. Applied Intelligence, 2005(23): 139-152.9)报纸中的析出文献作者.题名[N].其他责任者.报纸名,年-月-日(版次).[1]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2]傅刚,赵承,李佳路.大风沙过后的思考[N].北京青年报,2004-11-20(15).。

岩土工程期刊目录

岩土工程期刊目录

1. Acta Mechanica Sinica (力学学报) 0567-77182.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固体力学学报) 0894-91663.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岩石学报) 1000-05694.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中国机械工程) 1000-93455.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1671-36646.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英文版) 1002-07057.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流体力学杂志) 1001-60588.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 and mining sciences (国际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9.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 (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10.civil engineering (土木工程)11.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岩土与地质环境工程)12.geotechnique(岩土)13.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加拿大岩土杂志)本学报是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的国内物理力学与工程类影响因子最高的国家矿业工程、建造科学与水利工程类核心期刊;2001 年为双月刊,2001 年为月刊,国内外公开辟行;以反映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的新成就、新理论、新方法、新经验、新动向,促进我国岩石力学学科发展和岩石工程实践水平的迅速提高为宗旨。

第十一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

第十一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

韩俊伟
果,并在会议上与众多业界同行分享和交流您的创新思想。
程序委员会 主席: 徐兵 副主席: 王军政、 权 龙、 李永顺、 李松晶、 李宝仁、
重要日期
摘要提交截止..... -•2019.12.01 论文原稿提交..... ・・•-2020.04.15
摘要录用通知 ...............2020.01.15 论文终稿录用 ...............2020.05.15
第十一届至国鴉血传动与径制学朮舎议
2020年 7月22 ~ 24日 中国•上海 /fptc2020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
承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会名誉主席:杨华勇 大会主席:焦宗夏
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是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主办的全国规模的
的科学研究及工程实践的成果开展交流和研讨,促进人工智能和流体传动与控制的交叉融合,推
张人通、 陈鹰、 姜继海、 奚立峰、 翁振涛、 董津宁、
(11th FPTC-2020 ) 动流体传动与控制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在智能、可靠、高效、绿色方面新的研究成

11th FPTC-2020) 2020 7 22-24 王玉明、曾广商、 王长江、
与控制领域最重要的会议。 第十一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 (
将于 年 月
日在上海市举
王庆丰、王祖温、 孔祥东、
行。会议主题是:人工智能+流体传动与控制。通过对该领域内人工智能和流体传动与控制相结合
杜旭东、 沈口国、 宋天虎、
邮箱:
yeyayuqidong@ 。
红、 黄亦翔、 雷军波、
会务组联系方式

中国力学大会2021专题研讨会通知

中国力学大会2021专题研讨会通知
2
姜亦鑫:支吊架用卷边槽钢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性计算
55
,4] 尹凌峰,葛艳丽,唐敢,等.基于直接强度法的冷弯薄壁开口多次卷边槽钢立柱截面形式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16, 33 (1 ): 136-142. DOE+ 10.11776 jc.am.33.01.B166.
,5]王春刚,张耀春•卷边槽钢偏心受压构件极限承载力的直接强度计算方法研究,J] •工程力学,2009, 26(2) : 97-102. ,6]陈明,周绪红,刘占科,等.腹板加强型冷弯薄壁卷边槽钢柱受压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7, 38 (2 ): 3737. DOI: 10.
Steuctuees, 2004, 42(6) : 895-909HDOE: 10H1016 j.twsH2004H01H004H
,11 ] YOUNG B, YAN J T. Design gf colU-formed steel channel columns with complex edge stiXenere by direct strength method, J ]. Journal gf
14006 j...a.gab.2017.02.005.
,7] 宋延勇•冷弯薄壁型钢偏压构件及自攻螺钉连接承载力试验研究,D] •上海:同济大学,2008: 1-143. DOI: 10.7666/d. y1303686. [8] YAN J T& YOUNG B. Column tesis vf colU-formed steel channels wii complex stOfenere, J]. Journal g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2002, 128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pyright © 2014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地址: 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邮政编码:100190 Address: No.15 Beisihuanxi Road, Beijing 100190


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
2018年10月25~28日 浙江杭州

文章编号:CSTAM 2018-A26-B xxxx
标题:模型超燃冲压发动机内着火过程分析
作者:余某某,李某某,张某某

单位: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第十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
2018年10月25-28日 浙江 杭州 CSTAM2018-A26-Bxxxx

1)资助项目
2)Email:

模型超燃冲压发动机内着火过程分析
1)
(段前30磅,2号黑体)

余某某*,2),李某某+,张某某
*,+
(小四仿宋,段前1行,行间距16磅)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海淀区 100190)(6号宋体,行间距16磅)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四川绵阳 621000)(6号宋体,段后12磅,行间距16磅)

摘要(小五黑体) 本文选择氢气及氢气-乙烯混合气体两种燃料在风洞加热器中加热空气来开展氢
气燃烧的研究实验。实验发现, 两种工作气体获得的发动机稳定工作燃烧室压力水平基本一致,推
力收益基本相同,但是,不同加热方式导致壁面压力达到平衡值所需时间明显不同,用氢气加热时燃
烧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较短,而采用氢气-乙烯混合气加热时, 燃烧室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较长,表现点火
延迟时间较长。本文从链传递机理的动力学对这种点火延迟时间的差别进行了讨论, 初步从链传递
步骤的连续性和含C自由基活性阐明了两种加热方式对点火延迟特性的影响。
(小5宋体,段落左右各

缩进30磅,行距16磅,段前6磅,摘要正文空一格)
关键词 氢气燃烧,氢气-乙烯 ,链传递机理,加热方式
(小5宋体,关键词后空一格,段前6磅,段后12

磅)

引 言(一级标题段前、段后各8.5磅小四黑体,行距16磅) 获得高焓试验气体是实现地面模拟高超声速飞行状态的关键,由于具有经济、投资少和效率高等优点, 燃烧加热高焓气体在地面模拟尤其是超燃冲压发动机地面模拟中得到广泛运用。(正文5号宋体,行距16磅) 1 试验方法
1.1 二级标题(5号黑体,二级标题,段前5磅)
作者认为,试验气体污染组分对超声速燃
烧的影响有两个方面。燃烧加热高焓气体在地
面模拟尤其是超燃冲压发动机地面模拟中得到
广泛运用。

表1 单栏排不下的表格、公式、图可不分栏(小5黑体,段前8.5 磅)
序号 C 反应 B 反应 A (小5宋体)
A1 1氢气燃烧加热 1 氢气燃烧加热
A1 1 O+H2=H+OH 2 O+H2=H+OH 5.08×10
04
A5 2 H+O2=O+OH 3 H+O2=O+OH
(6号宋体,单倍行距)

待试验气体加热到所需状态时,这时将燃
烧室分为前室和后室的金属膜片瞬时打开,从喷管喷出后,经过发动机模型进气道压缩。 angleratio05101520250.680.70.720.740.760.780.80.820.840.860.880.90.920.940.960.981 图1激波串压升占总压升的比例 (小五宋体, 段前段后各8.5磅) 采用两种准定常气动力方法(细长体理论
和气动导数法)对算例导弹气动伺服弹性稳定
性进行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并对两种方法进
行比较,得到以下结论。
1.2 二级标题
本次试验主要通过天平测量手段,得到发
动机在模拟状态工作时的推阻等特性。本次试
验主要通过天平测量手段,得到发动机在模拟
状态工作时的推阻等特性。

表2 不同加热方式下步骤
序号 反应
A
A1 氢气燃烧加热
A2 O+H2=H+OH 5.08×10
04
A5 H+O2=O+OH 1.91×10
14

2 结 论
为了避免不同加热手段对燃烧点火性能影
响的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5号黑体,段前段后各12磅)
1 Tirres G, Bradley M, Morrison G. Flow Quality Analysis
for Future Hypersonic Vehicle Testing.In: Han ZYed.Proc

of ’97 AETE,Huangshan,1997-10-23~26. Beijing:Science
Press,1997.191~199 (小五宋体,行距12磅)(会议论文集
格式)
2 Liakopoulos AC. Transient flow though unsaturated
porous media. [Ph D Thesi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CA,1965 (学位论文格式)
3 章根德. 固体-流体混合物连续介质理论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
力学进展,1993,23(1):58~67 (期刊格式)
4 Lewis RW, Schrefler BA.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n
porous media. New York: Wiley, 1996(出版书籍)

RESEARCH ON ANN-BASED PREDICTION MODEL USED TO DOUBLE GLOW
SURFACE ALLOYING PROCESSING
(12号 Time New Roman加粗 居中,段前30磅,段后12磅)

WANG Er1 LI Xiaosi
2
(10号 Times New Roman 居中)

(1 Key Laboratory of High Temperature Gas Dynamics, Institute of Mechanics, C A S, No.15 Beisihuanxi Road, Beijing 100190, China)
(2 Hypersonic Research Center CAS, No.15 Beisihuanxi Road, Beijing 100190, China)(8号 Times New Roman 居中)

Abstract(10号 Time New Roman加粗) Research advances and development of hypersonic vehicles in recent years
were reviewed, and relevant technologies of hyersonic vehicles were summarized in the world firstly. Then
flight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in hypersonic vehicles and feasible scheme of TSTO at present were briefly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Finally, the methods of hypersonic flight control were reviewed and the future in this
field was prospected.
(10号 Times New Roman,行距16磅,段前12 磅,段后12磅)

Key words hydrogen burning, hydrogen-ethene , heating methods
(10号 Times New Roman)

备注: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72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