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阳极泥的形成
铜阳极泥中金银分析

铜阳极泥中金银分析摘要:在电解精炼粗金属时金、银则留在阳极泥内,并获得相对富集。
所以,阳极泥是从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回收副产金、银等贵金属的重要原料。
其中对的金银的分析是提供回收的可靠依据。
关键词:贵金属金银分析一、阳极泥概况铜阳极泥是由粗铜阳极在电解精炼过程中不溶于电解液的各种物质所组成。
来源于硫化铜精矿的铜阳极泥,一般含Au0.2%~1.5%,Ag5%~20%,Cu10%~20%,并含有一定数量的Se、Te、Sb、Pb、Bi、As等,但铂族金属很少。
由杂铜电解所产的铜阳极泥,则含Au、Ag相对较低,而含Pb、Sn较高。
在国外,铜阳极泥是向大型化集中处理的方向发展,便于强化过程和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例如,美国年产铜200万t的铜厂有30个,而阳极泥处理厂只有5个。
我国则以中、小冶炼厂分散处理为主,技术与经济指标相对较低。
较典型的处理铜阳极泥的硫酸化焙烧-湿法冶金和全湿法冶金的工艺流程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湿法处理工艺流程图2 铜阳极泥全湿法处理工艺流程二、取样方法均匀原料的取样只需要考虑取多少量的试样才能满足所要求的代表性,或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取样。
这种取样与原料的粒度无关,也不需要取多个样,其代表性只与其质量有关。
此类原料取样的经验公式如下:m=Ks/R2 (2-2)式中m为取样质量;R为相对取样误差;Ks为取样常数(Ks是置信度为68%、取样误差为1%时所需的试样质量,可用两种方法估算其值,一种是当取样量为m,重复多次测定,计算相对标准偏差(SR),以SR代替R,按式2-2计算Ks,这是一个近似值;一种是用待测物质的物理及化学特征来估测Ks)。
如果混合物中待测元素大部分存在于混合物的次要成分中,则用下式计算:Ks=104(w-w1)(w2-w1)d3ρ/w2 (2-3) 式中w为待测元素在混合中的总含量;w1为待测元素在主成分中的含量(含量较少);w2为待测元素在次要成分中的含量(是占总量的大部分);ρ为富含待测元素的次要元素的密度;d为富含待测元素的次要成分的颗粒大小。
铜阳极泥全湿法处理工艺研究

铜阳极泥全湿法处理工艺研究铜阳极泥全湿法处理工艺研究摘要:铜阳极泥是铜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含有大量有害元素。
为了有效处理铜阳极泥,保护环境,并实现资源化利用,本研究对铜阳极泥的全湿法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
通过实验室试验和工业试验,得到了一套全湿法处理铜阳极泥的工艺流程,并对处理后的产物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铜阳极泥,全湿法处理,工艺流程,资源化利用1.引言随着铜产量的增加和电解工艺的普及,产生的废弃物也越来越多。
铜阳极泥是铜电解过程中生成的一种废弃物,主要成分为铜、铅、锌等有价金属和砷、镉、汞等有害元素。
由于其含有大量有害元素,直接堆放或处理可能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因此必须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
全湿法处理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处理铜阳极泥的方法,通过湿法处理可以将有价金属和有害元素分离,实现资源化利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铜阳极泥全湿法处理工艺的研究,找到一套高效、环保的处理方法。
2.实验方法2.1实验材料铜阳极泥样品,含有铜、铅、锌、砷、镉、汞等元素。
2.2实验流程(1)样品预处理:将铜阳极泥进行破碎和研磨,得到适合处理的颗粒度。
(2)酸浸:将样品与稀硫酸反应,将金属离子溶解在溶液中。
(3)沉淀:加入适量的碱性物质,使金属阳离子生成金属氢氧化物沉淀。
(4)过滤:将沉淀分离出来,得到含有有价金属的沉淀。
(5)焙烧:对沉淀进行高温焙烧,将金属氢氧化物转化为金属。
(6)水溶性有害元素处理:将过滤液中的砷、镉、汞等有害元素进行处理,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7)金属回收:将焙烧得到的金属进行回收利用。
3.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室试验和工业试验,我们得到了一套全湿法处理铜阳极泥的工艺流程,并对处理后的产物进行了分析。
3.1金属回收率经过实验,我们发现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金属回收率可以达到90%以上,其中铜的回收率最高。
3.2有害元素处理效果经过处理,砷、镉、汞等有害元素的浓度得到了明显降低,满足了环境排放标准。
4.结论本研究通过对铜阳极泥全湿法处理工艺的研究,开发了一套高效、环保的处理方法。
铜阳极泥脱硒工艺现状和趋势

铜阳极泥脱硒工艺现状和趋势概述铜阳极泥是铜电解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废物,通常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如铜、铅、锌、镍等。
在废物处理过程中,除铜外,脱除硒也是很关键的一步,因为硒是一种有毒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
因此,铜阳极泥脱硒工艺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状目前,铜阳极泥脱硒主要采用物化和生化两种方法。
物化法物化法是指通过一些化学反应将硒从铜阳极泥中去除。
主要采用的化学反应有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复合沉淀反应等,通常使用的化学药剂有碱、酸、硝酸、亚硝酸等。
物化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处理速度快、反应条件容易控制,但其缺点是药剂价格昂贵、反应产生的废物难以处理等。
生化法生化法是指利用微生物代谢作用去除铜阳极泥中的硒,主要采用的微生物有嗜硒菌、嗜硒蟹杆菌等。
与物化法相比,生化法对环境的污染更小,但是工艺复杂、时间长、特别是微生物菌种的选定和保持较为困难。
趋势目前,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政府对环境污染治理的要求越来越高,铜阳极泥脱硒工艺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未来,该领域的趋势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物技术应用未来,生物技术将在铜阳极泥脱硒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生物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脱除硒,同时还有助于降低处理成本、提升处理效率、降低能耗等方面。
目前,利用生物技术处理铜阳极泥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有望取得更好的成果。
合理处理废弃物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保的重视,铜阳极泥脱硒工艺将逐渐向着绿色、环保、高效、智能的方向发展。
合理处理废弃物,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将成为未来铜阳极泥脱硒工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增加循环利用铜阳极泥本身是一种可回收资源,循环利用对于环保和经济发展同样重要。
未来,随着铜阳极泥脱硒工艺的发展,增加循环利用将是该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结论铜阳极泥脱硒工艺在未来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通过对现有工艺的整合和创新,依靠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合理处理废弃物的实施,以及增加循环利用等措施的推广,我们有望更好地实现铜阳极泥脱硒工艺的环保、高效、绿色发展。
粗铜精炼阳极泥主要成分

粗铜精炼阳极泥主要成分
粗铜精炼阳极泥是一种精细的复合材料,由高纯度的硫酸铜、活
性矿物和有机溶剂组成。
硫酸铜是绝大多数占比最高的原料,其余成
分比例仅占少量,最常使用的成分包括苯甲醇、煅烧硅酸钡、硅酸钠
和一氧化碳等,可以针对每种不同的电解铜电流的要求,添加不同的
耐蚀及导电剂,以增强粗铜精炼阳极泥的性能。
首先,硫酸铜作为粗铜精炼阳极泥的主要原料,其中硫酸铜有两
个重要分子结构,一是铜离子,它具有极强的电解质性质,可有效促
进电解铜的释放;另一种是硫酸分子,可以抑制铜的容易氧化的特性,保护电解铜的质量。
其次,煅烧硅酸钡及硅酸钠是主要用于加强粗铜精炼阳极泥性能
的芯片。
煅烧硅酸钡的特性类似于硫酸铜,可以有效地改善铜的分解性,提高铜的吸附与释放量;硅酸钠是碱性添加剂,可以在高电位条
件下有效抑制铜的氧化反应,以维持电解液和粗铜精炼阳极正常工作
所需的电位平衡;苯甲醇是水溶性有机试剂,可以抑制电解液中金属
成分过度氧化,并避免阳极析出不平衡物质,提高各种添加剂的反应
活性,从而促进活性矿物过滤,同时还能减少回流中的灰尘分散,减
少运行损失。
最后,一氧化碳是必不可少的组分,可以用来消除过氧乙酸酯的
存在,防止氧化铜在电解过程中的形成,从而更好的保护铜的质量。
综上所述,粗铜精炼阳极泥中使用的原料比例不一,但都有其独
特的功能。
硫酸铜、煅烧硅酸钡、硅酸钠和苯甲醇以及一氧化碳等都
能够增强粗铜精炼阳极泥的性能,为铜的质量奠定基础。
阳极泥

阳极泥
性泥状物。
一般为灰色,粒度约为100~200目。
其中各个组分多以金属、硫化物、硒碲化合物、氧化物、单质硫和碱式盐形态存在。
液固比
单位体积(多指水)对应的质量,也可以直观认为是水里加入某种物质后的溶液密度。
多被利用来快速求浓度。
液固比与重量百分浓度的关系为:
液固比 = 液体重量 / 固体重量 = (100 - 浓度)/ 浓度
重量百分浓度等于液固比的倒数,乘以100%
液固比(liquid–solid ratio)
矿浆中水溶液质量与固体物料质量的比值。
是湿法冶金浸出过程一个重要的技术经济参数。
在一定的浸出剂浓度下,大的液固比可降低矿浆的粘稠度和浸出液中有价金属离子浓度,有利于提高固液相之间的传质速度,从而有可能提高浸出率。
但液固比过大会导致浸出和液固分离设备负荷或浸出剂的损耗增加,在经济上未必有利。
因此,最佳的液固比值,往往需要通过试验研究确定。
从铜阳极泥中加压酸浸预处理回收铜的新方法,属于铜电解过程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的湿法冶金方法领域,其步骤为:(1)将铜阳极泥调浆;(2)筛去阳极泥中大颗粒的沙粒类;(3)将筛过的阳极泥用70g/l~300g/l酸度的硫酸调浆;(4)调浆后将料加入高压釜中,控制温度100℃~160℃,(5)通入压缩空气、富氧压缩空气或工业纯氧,(6)调整压力为0.5~1.2MPa,直接进行酸浸,反应60~90min后出料;(7)渣液进行分离,得到含铜低于0.5%的脱铜渣。
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所需设备少,过程强化,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实现铜阳极泥的浸出脱铜,铜的回收率高,脱铜渣含铜很低;阳极泥中其它有价金属走向合理、集中,有利于综合回收。
铜阳极泥处理技术研究

118科学技术Science and technology铜阳极泥处理技术研究刘吉良(青海西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青海 格尔木 816000)摘 要:在水溶液电冶金这个工程中,会在阳极表面或者在电解池最底部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泥状物质,同时它也是铜电解工程中会出现的一种剩余物质,它含有一些稀有金属,包括金、银、铂、钯、钌、铑等贵金属,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也使得铜阳极泥的价值倍增,从其中可提取贵金属。
本文将通过对到现在为止铜阳极泥处理技术的研究的讨论,讨论过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比如:前期预处理技术以及后期火法处理技术、湿法处理技术、选冶联合处理技术。
通过对各种生产方法的观察与研究,对铜阳极泥处理及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铜阳极泥;处理技术;研究中图分类号:X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02-0118-2收稿日期:2020-01作者简介:刘吉良,男,生于1984年,汉族,青海民和人,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有色冶金。
正文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铜阳极泥应该是如何形成的?铜电解过程中,在阳极的材料中除了还有大部分的铜金属之外,还存在着一些其它的金属材料或者是其他的元素,他们分别以单质合金或者是化合物的状态存在于电解过程的阳极中。
在电解过程中。
阴阳两极各自发生反应,有部分的金属材料或者是元素因为自己本身不可以离子化进入到电解质溶液中或者有一部分形成了不溶于电解质或者是不容于水的物质,这些所生成的不溶物,会在阳极表面或者是电解池最底面形成沉淀物。
我们知道阳极泥是我国贵金属材料的来源之一,所以说,一般的生产工厂一定会制定相关工艺把沉淀在阳极和沉在电解池最底面的沉淀物利用一定的技术分离出阳极泥[1]。
1 铜阳极泥的成分我们都知道阳极泥是作为铜电解过程中所生成的一种不溶于电解质溶液或水的沉淀物,还必须知道的是阳极泥的成分一般与阳极材料有关,有的也与生产过程中的部分生产技术有一定程度上不可磨灭关系。
精炼铜阳极泥成分

精炼铜阳极泥成分
精炼铜阳极泥是一种用于电化学工艺中的材料,它具有重要的功能和应用。
铜阳极泥的主要成分是铜粉和粘结剂,还可能包含一些辅助材料。
铜粉是铜阳极泥的主要活性成分,它能够提供电子传导和阳极反应所需的铜离子。
铜阳极泥的粘结剂是将铜粉固定在电极上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可以提供良好的粘接性和机械强度。
常用的粘结剂有聚合物、胶粘剂等,它们能够将铜粉粘结在一起,并保证阳极泥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除了铜粉和粘结剂,铜阳极泥还可能添加一些辅助材料,如增稠剂、助剂等。
增稠剂可以提高阳极泥的粘度,使其更易于涂覆在电极上。
助剂则可以改善铜阳极泥的导电性能和稳定性。
精炼铜阳极泥的制备过程通常包括混合、搅拌、过滤等步骤。
首先,将铜粉、粘结剂和辅助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然后通过搅拌使它们均匀混合。
接着,将混合后的阳极泥进行过滤,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
最后,将过滤后的阳极泥涂覆在电极上,并通过烘干等工艺使其固化。
精炼铜阳极泥在电化学工艺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电镀、电解、电池等领域,用于提供电子传导和阳极反应所需的铜离子。
铜阳极泥的成分和性能对于电化学工艺的效果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成分比例和工艺参数。
总的来说,精炼铜阳极泥是一种重要的电化学材料,它由铜粉、粘结剂和辅助材料组成,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和机械强度。
它在电化学工艺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能够提供电子传导和阳极反应所需的铜离子。
通过合理的成分配比和制备工艺,可以获得性能稳定、效果良好的铜阳极泥。
阳极泥

• 氧化精炼 还原熔炼得到的贵铅,金、银的含量一般在35~60% 之间,其余的为铅、铜、砷、锑、铋等杂质。 氧化精炼的目的:为了将贵铅中的杂质氧化造渣除去, 以得到金银总量>95%、适合于银电解精炼的金银合金板。 氧化次序:Sb , As, Pb, Bi , Cu, Te, Se, Ag 前期渣:(除锑、砷、铅) 后期渣:(除铅、铋、铜) 碲 渣:(除碲)
氧化精炼原理: 贵铅氧化精炼是在高于主体杂质金属(铅) 氧化物熔点的温度下进行,并加入熔剂和 氧化剂,使绝大部分杂质氧化成不溶于金 银合金熔体的氧化物,进入烟尘和炉渣除 去。
• 贵铅氧化精炼也是灰吹法。至灰吹后期也加入硝石, 使铜、硒,碲等彻底氧化: 2Cu + 2KNO3 = Cu2O + K2O + 2NO2
硫酸盐化焙烧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Cu+2H2SO4=CuSO4+2H2O+SO2 Cu2S+6H2SO4=2CuSO4+6H2O+5SO2 2Ag+2H2SO4=Ag2SO4+2H2O+SO2 阳极泥中的硒以硒化物(Cu2Se, Ag2Se)存在,这些硒化 物比较稳定,但当它们与硫酸接触时,在低温 (220~3000C)下,发生如下反应: Ag2Se+3H2SO4=Ag2SO4+SeSO3+SO2+3H2O 在高温(550~680)下,SeSO3分解: SeSO3+H2SO4=SeO2+2SO2+H2O
③熔炼产物 :贵铅、炉渣、烟尘、锍 作业时间为18 ~ 24h,贵铅的产出率为30% ~ 40%, 典型的贵铅化学成分为(%):Au0.2 ~ 4, Ag25 ~ 60, Bi10 ~ 25, Te0.2 ~ 2.0, Pb 15 ~ 30, As 3 ~ 10, Sb 5 ~ 15, Cu1 ~ 3。 熔炼初期形成的炉渣,流动性好,称为稀渣,稀渣产 出率为25~35%,其中含金<0.001%,银<0.2%,铅 15~45%,返回铅冶炼系统。 熔炼后期渣,粘度、密度较大,含金0.05%~0.1%, 含银3.5~5%,炉渣的其它成分主要是铅、砷、锑的化合 物,还有一些铜、铋、铁和锌的氧化物,后期渣含金、 银较高,返回下炉还原熔炼。烟气经收尘后放空,所得 烟尘作为回收砷、锑的原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有色金属
JIANGXI NONFERROUS METALS
1999年第13卷第3期Vol.13 No.3 1999
铜阳极泥中金银及有价金属的回收
胡少华
摘要:介绍了贵溪冶炼厂铜阳极泥的湿法处理过程,在提取金银的基础上,概述了铜、硒、碲、铋、锑等有价金属的回收及工艺流程。
该工艺适应性强,并且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
关键词:铜阳极泥;湿法处理;有价金属
中图分类号:TF811;TF831;TF832文献标识码:B
0前言
目前,国内外铜阳极泥处理仍以传统的火法工艺为主,因其操作环境差、污染严重、生产周期长、有价金属得不到综合利用等诸多问题而面临挑战。
此外,火法工艺对中小企业来说,投资大、设备利用率低、铅害难解决。
针对这些问题,贵溪冶炼厂在湿法处理铜阳极泥方面作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并取得显著成绩,金银生产已跨入全国生产大户。
随着贵溪冶炼厂二期工程即将投产,铜阳极泥处理量日益增加,如何有效回收铜阳极泥中的有价金属,迅速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已成为贵溪冶炼厂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之一。
为此,在贵溪冶炼厂湿法提炼金银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研究,提出了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和途径,并应用于生产实践,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和明显的经济效益。
1铜阳极泥处理与金银提取及有价金属的回收
1.1原料成分和物质组成
表1列出了目前铜阳极泥的化学成分(其中金银含量略)。
表1 铜阳极泥化学成分%
成分
Cu
Sb
Bi
Se
As
Pb
含量
24.2
4.06
4.32
4.95
6.29
3.56
8.06
铜阳极泥主要物相:金Au、(Au、Ag)Te2;银Ag、Ag2Se、Ag2Te;硒Se、Ag2Se、Cu2Se;碲Te、Ag2Te、(Au、Ag)Te2;铜Cu、CuSO4、Cu2O、Cu2Se;铋Bi2O3、BiAsO4;锑Sb2O3、SbAsO4。
若铜阳极泥的主要成分及主要物相发生明显变化,将直接影响工艺条件的制定和浸出过程中的浸出率。
1.2工艺流程
从铜阳极泥中回收金银及有价金属的工艺流程,见图1。
图1工艺流程
1.3硫酸化焙烧回收硒
由于贵溪冶炼厂阳极泥硒、碲含量高,在硫酸化焙烧过程中,硒以SeO2形式挥发,经水吸收生成亚硒酸,而亚硒酸很容易与烟气中的SO2发生反应,生成粗硒,铜阳极泥经焙烧后,硒的挥发率在98%以上,产出的粗硒易精镏成精硒〔1~2〕,实现硒的回收。
焙烧后的蒸硒渣含硒约0.1%~0.3%,经过焙烧,阳极泥中的铜转化为可溶性的硫酸铜,碲则转化为氧化物,有利于后工序的铜、碲浸出与回收。
1.4低酸浸铜
在蒸硒渣中,加入少量硫酸(或直接用水浸出)进行低酸分铜,铜以硫酸铜的形式尽可能地进入溶液,实现铜与渣的分离。
在实际生产中,为防止银以硫酸银形式溶出,分铜时,须加入足量的NaCl,使Ag2SO4
全部转化为AgCl沉入渣中,避免银的流失。
此外,分铜过程中碲会以硫酸碲形式进入液相,且酸度越高、浸出率越高,为了提高碲的回收率,应控制好反应终点酸度。
一般情况下,控制硫酸终酸为10~14g/L,浸出温度80~85℃,反应时间3h,固液比1∶4~5,铜的浸出率>98%。
过滤后的含铜液经净化处理后,可返电解车间。
为提高电铜质量,该液开路处理,制取碱式碳酸铜,供亚砷酸车间作浸砷剂使用。
1.5碱浸回收碲
脱铜后的分铜渣,用NaOH溶液浸溶,其目的是使碲转化为可溶性的亚碲酸钠,实现分碲。
由于分碲碱浓度高达100g/L,在该条件下,砷的浸出率高达90%、铅的浸出率30%、碲的浸出率86%~90%,过滤后,大部分杂质与金银物料分离,金银得以进一步富集。
在碱浸过程中,大量铅溶出,给分银提供了便利条件。
过滤后的分碲液可净化后直接电积精碲。
1.6金的提取和铋铂钯的回收
分碲渣采用硫酸、氯酸钠、氯化钠分金〔2〕。
使物料中的金以HAuCl4形式溶出,NaCl 的作用在于提供足量的氯离子,在分金条件下,铂、钯、铅、铋也会大量浸出。
为消除生产中的铅害,净化分金液、分金作业终点时,利用PbCl2的特性,采用强制冷却方式使PbCl2重新回到渣中,与此同时,氯化银的转化率高达99%。
分金过程金的浸出率>99.5%,分金液用Na2SO3还原可得纯度99%以上的粗金粉。
还原作业后,铋、铂、钯全部进入金还原后液,先加30%的NaOH中和还原后液至pH为0.5~1.0,改用碳酸钠调pH值至2.5~3,铋几乎全部发生水解、沉积。
沉积的铋渣经转化熔炼,可得纯度很高的氧化铋〔3〕。
其反应为:
BiCl3+2H2O=Bi(OH)2Cl+2HCl
Bi(OH)2Cl+H2O=Bi(OH)3+HCl
2Bi(OH)3Bi2O3+3H2O
除铋后的溶液加锌粉置换,回收溶液中少量的金、银、铂、钯,当回收的铂、钯矿达到一定量时,集中处理提取贵金属。
1.7银的提取及碲的回收
进入银提取工序的银已基本转化为氯化银,用Na2SO3作浸出剂,控制pH为7.5~8.5,银的浸出率高达95%以上。
分银液在碱性条件下,用甲醛还原可得纯度>98.5%的粗银粉。
用Na2SO3分银而不用氨〔3〕,可改善恶劣的操作环境,甲醛还原银快至终点时,通SO2至pH为8~9。
过滤后作母液,返回银的提取工序,随着母液的不断循环,Na+、Cl-浓度随之升高,影响分银,所以一段时间后,应配制新的Na2SO3溶液。
提银后的分银渣几乎富集了所有的铅、锑及少量铋,可采用HCl、FeCl3、NaCl作浸出剂,进行锑的回收,控制HCl为50~60g/L、固液比1∶5、[Cl-]为5mol/L、FeCl为理论量的1.2倍,在80℃温度下反应3h,Sb、Bi的浸出率在90%以上。
含锑液,直接加水稀释,SbCl3发生水解:
SbCl3+H2O=SbOCl+2HCl
控制pH为0.5左右、90%以上的锑析出氯氧锑,经还原熔炼得粗锑,水解沉锑后的溶液,含有少量铋与金还原后液一道回收铋及少量金。
1.8其他金属
(1)砷在整个工艺流程中较分散,回收过程复杂,且经济效益不明显,一般集中于废水处理,在此不作论述。
(2)除分碲过程外,铅几乎不溶出,而大部分富集在分银渣中,消除了生产中的铅害难
题,分锑后的渣除含铅外,还有部分银可供铅冶炼厂予以回收。
2影响部分有价金属回收的因素及讨论
(1)分铜过程中,碲有部分损失,在分铜液的净化过程中,碲进入净化渣,应予以回收。
此外,分碲未浸出的碲,在提金工序中溶出,经锌粉置换进入铂钯矿,可集中处理,提高碲的回收率。
(2)在金还原后液发生水解回收铋的工艺中,应准确控制好pH为2.5~3,若pH>3或更高,容易引起金、铂、钯的沉降,影响还原后液中的贵金属回收。
3结论
(1)该工艺适应性强,强化其中某些工序可处理高硒、碲、锑、铋阳极泥。
(2)该工艺流程,铅几乎不溶出,消除了生产中的铅害难题。
(3)产出的粗金、粗银纯度高,经酸处理或强化洗涤,可不经电解,直接获取成品金银,缩短生产周期,提高金银回收率。
(4)该工艺投资少、见效快,在提取金银的基础上,可综合回收铜阳极泥中的各种有价金属,对企业产品延伸、经济效益提高具有深远意义,值得中小企业借鉴和应用。
作者简介:胡少华(1970-),男,江西高安市人,贵溪冶炼厂工程师,学士,现从事湿法冶炼工作。
作者单位:贵溪冶炼厂,贵溪335424
参考文献
1余继燮主编.贵金属冶金学.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89~100
2黎鼎鑫主编.贵金属提取与精炼.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361~370
3吴锡平.从铅阳极泥中提取金、银等有价金属的研究.黄金,1998,(1):41
收稿日期:1998-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