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访视工作职责

合集下载

产后访视年终总结

产后访视年终总结

产后访视年终总结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妇幼保健服务也进一步得到了改善和完善。

其中,产后访视是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综合保健的重要措施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育安全的更加关注,产后访视也逐渐成为了妇幼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19年度将要结束之际,我们对产后访视的年度工作进行了总结,以期对未来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概述产妇在分娩后,身体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需要特殊的护理和照顾。

产后访视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妇幼保健措施,针对产妇分娩后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进行检查和指导,旨在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水平,同时为家庭带来幸福和温馨。

二、工作内容在2019年度,产后访视工作的具体内容如下:1.了解分娩情况及产程细节,了解产妇的身体状况和孩子的出生情况,对产妇的生育心理进行安抚和协助。

2.进行针对产妇和婴儿的身体检查,包括妇科、产科、乳腺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项目。

3.对产妇的母乳喂养进行指导和帮助,解决母乳喂养中出现的问题;引导产妇和家人进行科学的喂养和照顾。

4.了解产妇和新生儿的接触情况,针对产妇和新生儿的情感关系进行指导和帮助。

5.了解产妇和家人对卫生保健的认识和需要,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和指导;为家庭制定个性化的健康计划和保健方案。

三、工作成果在2019年度,我们对产后访视的工作取得了以下成果:1.提高了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水平,减少了不必要的并发症发生,为家庭带来了安心和满意。

2.摸清了产后访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通过总结和反思,不断完善和提高工作方案和流程。

3.加强了家庭的卫生保健意识和能力,促进了家庭的整体健康状况的改善,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卫生保健服务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四、工作展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产后访视的重视和关注,尤其是在分娩高发期,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更为有效和细致的保健工作。

同时,加强对家庭的宣传和教育,营造良好的健康环境,实现全民健康,为建设健康中国而努力。

产后访视

产后访视


3、婴儿含接的正确姿势:乳头及
大部分乳晕都含入小嘴,腮帮鼓起、有节
奏地吞咽
母乳喂养技术指导之二
4、喂哺“全奶”:前奶,哺乳前带水样的乳汁,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乳糖、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后 奶,哺乳终末白色乳汁,含有较多脂肪。所以,喂奶 应注意吃空一侧,随后再吃另一侧,两侧交替。这样, 婴儿能摄入母乳中所含全部营养成分。
初访的重点
• 初访的重点是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指导,发 现高危产妇,注意监测产妇的血压、子宫 复旧情况、预防产褥感染,高危新生儿, 注意新生儿的各种特殊生理状态,如生理 性黄疸(生后第2—3天出现,第4—5天达 高峰,第7—14天消失,早产儿第10—20 天消失)、乳腺增大(男、女皆可发生)、 假月经(母体雌激素对胎儿的影响)、口 腔黏膜上皮珠:俗称“马牙”(上皮细胞 堆积所致)等。
5、乳头皲裂:轻者继续哺乳(哺乳完毕后,用 食指轻轻地按压婴儿下巴,然后,涂上后奶,暂时暴 露乳头,使其干燥,利于愈合);重者停止哺乳。

6、乳房红肿:毛巾湿敷、按摩、轻轻拍打、挤
奶。

7、挤奶方法:大拇指和食指分别放在乳晕两侧,
向胸内挤压,依次挤压所有的乳窦。
母乳喂养指导注意事项
• (A)指导时,产妇的提问要耐心倾 听,不要急于插话,话头一打断,表 达就不够全面,影响指导效果;
心,消除不良情感和心情,减轻产妇的心理压 力)。
产后抑郁的6原因:
• (4)睡眠不佳 • 很多产妇无论白天晚上都是自己
带孩子,容易产生委屈、烦躁、易怒 的情绪,甚至在繁忙的夜晚和寂寞的 清晨,产生对丈夫和无辜宝贝的怨恨。 (指导科学睡眠产后夜晚睡8小时,午 睡1小时,一天的睡眠时间即可保证)。
产后抑郁的6原因:

产后访视制度

产后访视制度

产后访视制度
一、中心住院分娩的产妇,按中心内接送制度由保建科人员陪送回家,沿途对上一次出院的产妇进行家访,并做好家访记录。

二、根据实际情况,产后家访三至五次,(产后7天、14天、28天、3个月、4个月)有异常情况增加访视次数。

三、严格按“山西省卫生厅妇幼处”、“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制定的产后访视内容进行细致访视,不得走过程。

四、要尽量做家属工作,使其主动为新生儿办理“婴幼儿保健卡”,并做好科学育儿的宣教工作。

五、对建立保健卡的新生儿要按3:2:1体检,上门或者持卡来我中心都要热情服务,并免收挂号费。

产后访视和新生儿访视

产后访视和新生儿访视

常见问题的处理
产后便秘:鼓励下床运动,多次蔬菜水果。 痔疮:适当多吃纤维素含量较多的蔬菜,保持大便 通畅。 会阴伤口愈合不良:保持外阴清洁,鼓励下床活动, 促进分秘物及恶露排出,指导合理饮食,促进伤口愈 合。 母乳喂养困难:如因为乳腺管阻塞并有疼痛肿块, 乳汁不足而引起喂养困难,可以通过热敷和按摩使乳 管通畅,增加母乳次数,指导哺乳方法等进行处理。
病理性黄疸: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
每天多喂多排大小 便,适当的给宝宝 照太阳光。
母乳性黄疸:大约1%母乳喂养可发生母乳
性黄疸,血清胆红素可达20mg/dl,于4-12 周后下降。
脐部护理
脐部有分泌物提示有轻 微感染;若出现脐部红肿, 有黄色分泌物说明脐部发 炎。
处理:
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最重要。 用75%的酒精消毒。 脐根出现红肿或分泌物带 有臭味应即刻送医院就诊。
产后访视和新生儿访视
产后家庭访视
目的:
做好产褥期保健,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 理指导,促使产妇顺利康复、新生健康成长。
时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接到分娩医院发出的产
妇分娩信息后,先联系产妇,得知产妇和新生儿出 院后,要在出院后七天内到家中进行产褥期的保健 服务。
方式:社区医生在与产妇及其家属电话沟通取得信
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和判断婴儿是否吃到足够乳汁 一、正确的喂养姿势 1、母亲的体位要舒适,全身放松。 2、母婴必须紧密相贴(胸贴胸、腹贴腹、婴儿下巴紧 贴母亲的乳房)。嘴与乳头在同一水平上。
二、正确的含接姿势和方法
哺育时母亲应将正个乳房托起,用乳头去触婴儿 面颊或口唇周围的皮肤,引起觅食反射。当婴儿张 口时,将整个乳头和几乎全部乳晕送入口中。每次 喂奶左右乳房轮流吸允,一侧大约10分钟,最多不 超过30分钟,每次都尽量排空乳汁。如果一侧乳房 有皲裂、乳腺炎等,应先让婴儿吸允正常一侧乳房 后再吸允另一侧乳房。

产后访视

产后访视

产后访视工作一、产后访视人员工作职责1、认真学习贯彻《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按照其规定开展产后访视工作。

2、入户访视时应佩带携带产后访视专用包。

3、按程序、按要求对母亲和婴儿做好产后2次家庭访视,并掌握孕产妇动态情况。

二、产后访视对象、时间及程序1、产后访视对象:居住在本市母亲与新生儿。

2、产后访视时间:第一次家庭访视:产后7天或出院3天内;第二次家庭访视:产后14天;第30天产妇及婴儿回分娩医院或地段(社区)进行第三次访视。

有特殊情况应酌情增加访视次数或转医院诊治。

产后42天回医院检查。

3、产后访视程序:①核对:医院访视人员每天应对产妇分娩日期、地址和联系电话。

②转出转入:将产妇按住址分类,通过电话或网络转给责任单位;接受转入的产妇。

③按时到产家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2次家庭访视,有异常情况应酌情增访或督促其到医院就诊。

④督促母婴产后30天回分娩医院或地段注射第二针乙肝疫苗及体检;督促产妇产后42天回分娩医院检查,并将婴儿转至儿童保健系统。

⑤访视人员每访视母婴1次,应收回1张产后访视卡,禁止访视1次收2张卡。

三、产后访视内容及要求1、产后访视要求:先洗手,后检查;先小儿,后成人。

采用“看、问、听、查、指导”等方法对产妇、婴儿及生活环境给予指导。

2、访视内容:①看:《孕产妇保健手册》所记载的孕期、产时的第一手资料,有无高危情况,现为产后多少天;休养环境是否整洁、安静、舒适、温度是否在24-26℃,空气是否流通,尤其是热天空调房,与外界温差不宜超过7℃;产妇和婴儿的被褥是否合适,特别是婴儿被褥的保暖性能是否良好;婴儿一般情况,精神状态、吸吮能力等;产妇的一般情况、精神面貌、情绪状态是否良好,有无贫血面容。

②问: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大小便及一般情况,并按访视卡内容询问产妇及婴儿有关内容,以及上次访视后、本次访视前有无异常情况或疾病发生等。

③听:产妇及家属提出的有关问题并给予解答。

④查:按访视卡中的内容及要求进行检查:婴儿体温、体重测量(14天访时,应注意新生儿是否恢复出生体重;满月访时,应注意新生儿增重是否超过600克)、面容是否红润,黄疸有无消褪、有无湿疹、脐带有无出血、有无分泌物渗出、有无红臀,大、小便是否正常,母乳喂养的体位、含接姿势是否正确等等;产妇体温、血压测量、乳房有无红肿、硬结、乳头有无裂伤、乳汁量的多少、子宫底高度是否正常,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情况,有无红肿及分泌物,恶露的颜色、量是否正常、有无异常臭味。

产后访视制度讲解

产后访视制度讲解

产后访视制度讲解第一篇:产后访视制度讲解产后访视制度一、访视时间及次数一般两次。

如母婴有异常情况,酌情增加访视次数。

初访:产妇出院后3—7天内。

如果产妇住院≥7天,由产科填写第一次访视记录,保健科在产后14天内做初访。

第二次访视:分娩后28—30天。

二、产后访视要求(一)着装要求:每次须穿产后访视服装、戴胸牌。

要求干净整齐,仪表大方。

如果访视了传染病家必须换洗衣服。

(二)行为举止要求:文明礼貌,端庄大方,动作轻巧、准确,工作态度严谨、认真。

工作时不宜化浓装,不留长指甲。

进门后必须先洗手再看产妇及婴儿。

(三)访视基本内容1、了解产褥期妇女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特点2、识别和处理母亲和新生儿存在的问题3、为夫妇提供避孕方法的信息、咨询和服务4、为母亲和新生儿提供健康促进计划,包括鼓励母乳喂养、计划免疫、母子保健指导等。

5、为产妇及家属提供咨询电话号码。

6、对妊娠合并性病的产妇及新生儿加强随访。

7、做产后访视记录(含所需时间)。

三、产后代访制度1、孕妇在早孕建册时,保健科医生要向孕妇宣传产后保健、新生儿期及婴幼儿系统保健管理的重要意义要求,并了解其产后休养所在地,对非本地段休养者发给代访信,并叮嘱其分娩出院后立即将代访卡交到产后休养居住地保健科,以获得访视。

2、各保健科在接到代访信后两天内,必须入户按常规进行访视,将结果填写在《档案》上,并填写代访信各项内容,结案后由受保健者将回执返回户口所在地保健科。

3、收到代访信回执后要登入围产保健登记册和儿童花名册中。

4.将代访信回执贴在《档案》上,保存10年。

第二篇:产后家庭访视制度产后家庭访视制度一、根据产后访视要求,定期到产妇家中进行访视,认真填写产妇及婴儿访视记录表。

二、接收保健手册后于一周之内进行第一次访视,一周后及分娩后第二十八天分别再访视一次。

三、访视内容:产妇:观察体温、血压、乳腺、子宫复旧、会阴、恶露、大便等情况是否正常。

新生儿:观察体温、体重、喂养、吃奶、口腔、皮肤、脐部、大便等有无异常变化。

产后访视制度

产后访视制度

产后访视制度
1、产科应对在医院分娩的产妇安排专人负责产后访视工作。

2、产妇分娩住院期间,医生应随时进行访视(每天巡视检查不得少于6次),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认真的询问和检查,及时发现产后危险因素,确保产后母婴安全。

3、产后访视一月内不得少于3次,访视时间:产后7天、14天、28天。

4、产后访视内容:了解产妇一般情况,包括精神、饮食、睡眠、大小便、血压、体温等,检查子宫硬度及有无压痛、会阴伤口愈合情况、观察恶露量及性状;了解乳汁分泌情况,指导产妇正确哺乳、鼓励母乳喂养4-6个月:指导产褥期卫生,防治产后并发症。

5、新生儿访视:观察一般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体温、体重、肚脐观察、黄疸测试及全身各部位检查);指导计划免疫、新生儿护理及科学育儿。

6、产后访视时应对产妇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和科学育儿知识教育,为产妇提供计划生育咨询指导和技术服务。

7、认真填写好产后访视记录,详细记录检查所见的产妇和婴儿情况。

孕产妇产后访视工作制度

孕产妇产后访视工作制度

孕产妇产后访视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提高孕产妇产后康复质量,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发病率,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范围内所有孕产妇产后访视工作。

三、工作职责1. 认真学习贯彻《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其规定开展产后访视工作。

2. 负责对孕产妇进行产后访视,了解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 负责对孕产妇和新生儿进行家庭访视,监测生命体征,检查身体恢复情况,提供康复指导和护理建议。

4. 负责对孕产妇和新生儿进行心理疏导,解答疑问,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5. 负责对孕产妇和新生儿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素养。

6. 负责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信息登记和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工作程序1. 第一次家庭访视:在孕产妇出院后7天或3天内进行。

主要了解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基本情况,提供康复指导和护理建议。

2. 第二次家庭访视:在孕产妇出院后28-30天进行。

主要检查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 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增加访视次数,或转医院诊治。

4. 产后42天,孕产妇应回医院进行检查。

五、工作内容1. 核对信息:访视人员应每天核对孕产妇的分娩日期、地址和联系电话,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2. 家庭访视:访视人员应到孕产妇家中,对孕产妇和新生儿进行体检,了解健康状况,提供康复指导和护理建议。

3. 健康教育:访视人员应向孕产妇和家庭成员提供健康教育,提高健康素养。

4. 心理疏导:访视人员应关注孕产妇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5. 信息登记:访视人员应及时将访视情况记录在产后访视随访记录表上,确保信息的完整性。

六、工作考核1. 产后访视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满意度将作为评价访视人员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

2. 访视人员应按时完成产后访视工作,确保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3. 访视人员应积极参与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访视人员岗位职责
1、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并按照其规定开展产后访视工作。

2、积极参加市、县卫生系统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获得《梧州市产后访视证》,方能上岗。

3、按程序、按要求对母亲和婴儿做好产后一月内的三次家庭访视,和产后42 天全面检查。

认真填写《梧州市孕产妇系统保健手册》及产后访视记录表。

4、尽可能参与建立《梧州市儿童系统保健手册》,督促家长自觉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和胆红素测定,并填写听力筛查表,参与健康教育和儿童建册及体检工作。

5、做好人群监测工作,核实妇幼卫生等相关信息,特别是孕产妇、婴儿及5 岁以内儿童死亡监测、出生缺陷监测信息。

6、指导社区妇幼人员做好社区妇幼卫生工作。

7、做好妇幼卫生相关健康教育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