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访视工作制度
产后家庭访视

有异常情况的新生儿
• 脐部感染:保持脐部干燥,,若出现分泌物,有95%的酒精擦;脐根出现红肿或分泌物带臭 味局部处理后即送医院就诊。
• 黄疸:生理性黄疸不需处理;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奶;病理性黄疸需转医院治疗。 • 鹅口疮:用3%苏打水清洗口腔患处
• 红臀:勤换尿布,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臀部,然后用红臀软膏涂臀 部。
新生儿常见异常情况
产妇的分类处理
康复正常者 进行常规产褥卫生、母乳喂养、产后营养、产后心理指导。
有一般异常情况者的处理
• 子宫复旧不全:适当活动、取半卧位,可用些子宫收缩剂,口服抗生素防感染。 • 会阴伤口愈合不良或硬结:局部可用50%硫酸镁是热敷,并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 痔疮:要适当多吃纤维素含量较多的蔬菜,每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发生便秘。如有便秘, 可用一些缓泻药如液体石蜡油。
产后家庭访视
产褥期是指产妇分娩结束到全身各系统 (乳房除外)恢复到非妊娠状态,一般约6~8 周。
孕产期系统保健服务中,要求在产褥期内 进行两次产后访视和产褥期保健指导。
服务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访视包装备 1、必备物品: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75%酒精、酒精棉球、消毒棉签、一次性中单、 一次性消毒手套、婴儿秤、布兜、电筒。 2、附带物品:两把镊子、拆线剪刀、处方、母乳喂养指导资料、一次性鞋套等。
四、访视记录 访视结束后把观察和检查的情况做好记录。
分类评估的依据
通过以上观察和检查进行评估和分类 • 正常 • 有一般问题 • 有重点问题
危急征象 产后高热 、寒战 产后大出血
产褥期危急征象及其提示的疾病
提示疾病 产褥感染 晚期产后出血
• 脐部感染 • 黄疸 • 鹅口疮 • 红臀 • 有先天性疾病 • 听力筛查有问题
产后访视和新生儿访视

常见问题的处理
产后便秘:鼓励下床运动,多次蔬菜水果。 痔疮:适当多吃纤维素含量较多的蔬菜,保持大便 通畅。 会阴伤口愈合不良:保持外阴清洁,鼓励下床活动, 促进分秘物及恶露排出,指导合理饮食,促进伤口愈 合。 母乳喂养困难:如因为乳腺管阻塞并有疼痛肿块, 乳汁不足而引起喂养困难,可以通过热敷和按摩使乳 管通畅,增加母乳次数,指导哺乳方法等进行处理。
病理性黄疸: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
每天多喂多排大小 便,适当的给宝宝 照太阳光。
母乳性黄疸:大约1%母乳喂养可发生母乳
性黄疸,血清胆红素可达20mg/dl,于4-12 周后下降。
脐部护理
脐部有分泌物提示有轻 微感染;若出现脐部红肿, 有黄色分泌物说明脐部发 炎。
处理:
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最重要。 用75%的酒精消毒。 脐根出现红肿或分泌物带 有臭味应即刻送医院就诊。
产后访视和新生儿访视
产后家庭访视
目的:
做好产褥期保健,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 理指导,促使产妇顺利康复、新生健康成长。
时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接到分娩医院发出的产
妇分娩信息后,先联系产妇,得知产妇和新生儿出 院后,要在出院后七天内到家中进行产褥期的保健 服务。
方式:社区医生在与产妇及其家属电话沟通取得信
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和判断婴儿是否吃到足够乳汁 一、正确的喂养姿势 1、母亲的体位要舒适,全身放松。 2、母婴必须紧密相贴(胸贴胸、腹贴腹、婴儿下巴紧 贴母亲的乳房)。嘴与乳头在同一水平上。
二、正确的含接姿势和方法
哺育时母亲应将正个乳房托起,用乳头去触婴儿 面颊或口唇周围的皮肤,引起觅食反射。当婴儿张 口时,将整个乳头和几乎全部乳晕送入口中。每次 喂奶左右乳房轮流吸允,一侧大约10分钟,最多不 超过30分钟,每次都尽量排空乳汁。如果一侧乳房 有皲裂、乳腺炎等,应先让婴儿吸允正常一侧乳房 后再吸允另一侧乳房。
产后访视活动方案

产后访视活动方案一、背景介绍产后访视活动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定期接受医护人员的探视和询问,以保证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促进母婴健康。
产后访视是监督产后身体恢复和早期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健康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产后访视活动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二、产后访视活动方案制定1. 目的产后访视活动的目的在于检查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提供产后护理指导,促进产妇和新生儿的康复和健康发展。
2. 参与人员产后访视活动的参与人员包括医生、护士、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和家庭成员。
医生和护士负责进行健康检查和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负责组织和协调访视活动,家庭成员提供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和支持。
3. 频率和时间安排产后访视活动应在产妇出院后的第3天、第7天、第30天和第42天进行,以确保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测。
4. 活动内容产后访视活动的内容包括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检查、产后护理指导、母乳喂养指导、产后心理健康评估等内容,确保产妇及新生儿的全面健康。
三、产后访视活动实施1. 活动流程1)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提前通知家庭成员和医护人员,确定访视时间和地点;2)医生和护士依次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3)医生和护士根据检查结果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4)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
2. 资源保障为确保产后访视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包括医疗器械、药品和资料的准备、医护人员的培训和配备等。
3. 数据录入与分析对产后访视活动的数据进行规范、及时的录入和分析,为改进活动效果和提高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四、总结与展望产后访视活动是保障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规范地制定和实施产后访视活动方案,可以提高产妇及新生儿健康的整体水平,促进母婴健康发展。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活动方案,提高活动的覆盖率和质量,以更好地服务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产后访视

产后访视工作一、产后访视人员工作职责1、认真学习贯彻《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按照其规定开展产后访视工作。
2、入户访视时应佩带携带产后访视专用包。
3、按程序、按要求对母亲和婴儿做好产后2次家庭访视,并掌握孕产妇动态情况。
二、产后访视对象、时间及程序1、产后访视对象:居住在本市母亲与新生儿。
2、产后访视时间:第一次家庭访视:产后7天或出院3天内;第二次家庭访视:产后14天;第30天产妇及婴儿回分娩医院或地段(社区)进行第三次访视。
有特殊情况应酌情增加访视次数或转医院诊治。
产后42天回医院检查。
3、产后访视程序:①核对:医院访视人员每天应对产妇分娩日期、地址和联系电话。
②转出转入:将产妇按住址分类,通过电话或网络转给责任单位;接受转入的产妇。
③按时到产家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2次家庭访视,有异常情况应酌情增访或督促其到医院就诊。
④督促母婴产后30天回分娩医院或地段注射第二针乙肝疫苗及体检;督促产妇产后42天回分娩医院检查,并将婴儿转至儿童保健系统。
⑤访视人员每访视母婴1次,应收回1张产后访视卡,禁止访视1次收2张卡。
三、产后访视内容及要求1、产后访视要求:先洗手,后检查;先小儿,后成人。
采用“看、问、听、查、指导”等方法对产妇、婴儿及生活环境给予指导。
2、访视内容:①看:《孕产妇保健手册》所记载的孕期、产时的第一手资料,有无高危情况,现为产后多少天;休养环境是否整洁、安静、舒适、温度是否在24-26℃,空气是否流通,尤其是热天空调房,与外界温差不宜超过7℃;产妇和婴儿的被褥是否合适,特别是婴儿被褥的保暖性能是否良好;婴儿一般情况,精神状态、吸吮能力等;产妇的一般情况、精神面貌、情绪状态是否良好,有无贫血面容。
②问: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大小便及一般情况,并按访视卡内容询问产妇及婴儿有关内容,以及上次访视后、本次访视前有无异常情况或疾病发生等。
③听:产妇及家属提出的有关问题并给予解答。
④查:按访视卡中的内容及要求进行检查:婴儿体温、体重测量(14天访时,应注意新生儿是否恢复出生体重;满月访时,应注意新生儿增重是否超过600克)、面容是否红润,黄疸有无消褪、有无湿疹、脐带有无出血、有无分泌物渗出、有无红臀,大、小便是否正常,母乳喂养的体位、含接姿势是否正确等等;产妇体温、血压测量、乳房有无红肿、硬结、乳头有无裂伤、乳汁量的多少、子宫底高度是否正常,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情况,有无红肿及分泌物,恶露的颜色、量是否正常、有无异常臭味。
社区医院月子随访制度范本

社区医院月子随访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更好地关心和指导产妇在月子期间的身体恢复和新生儿护理,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生活质量,积极推行社区医院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将医疗服务延伸至家庭,特制定社区医院月子随访制度。
二、随访对象所有在社区医院分娩的产妇及新生儿均为月子随访对象。
三、随访内容1. 产后身体恢复情况:了解产妇产后身体的恢复情况,包括子宫复旧、切口愈合、乳汁分泌等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2. 新生儿护理:指导产妇及家属正确进行新生儿喂养、换尿布、洗澡、抚触等护理操作,解答有关新生儿生长发育、预防接种、智力开发等方面的问题。
3. 家庭卫生与营养:指导产妇及家属注意家庭卫生,确保居住环境整洁、舒适,提供科学的饮食营养建议,帮助产妇制定合理的营养食谱。
4. 心理健康:关注产妇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产妇适应产后生活,解答产妇在心理、情感方面的问题。
5. 育儿知识:为产妇及家属提供育儿知识,解答有关婴儿睡眠、哭闹、行为发育等方面的问题。
四、随访方式1. 电话随访:社区医院工作人员定期通过电话与产妇取得联系,了解产妇的恢复情况和需求,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2. 家庭访视:社区医院工作人员定期到产妇家中进行访视,面对面了解产妇的恢复情况和需求,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3. 网络咨询:社区医院可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等方式,方便产妇及家属在线上咨询相关问题,医院工作人员及时给予解答。
五、随访时间1. 产后1周内:进行第一次随访,了解产妇及新生儿的的基本情况,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2. 产后1个月:进行第二次随访,了解产妇身体的恢复情况,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3. 产后3个月:进行第三次随访,了解产妇身体的恢复情况,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六、随访人员社区医院指定具备丰富临床经验和母婴护理知识的医护人员负责月子随访工作。
七、注意事项1. 随访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尊重产妇及家属的意愿,保护他们的隐私权。
2. 随访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重沟通技巧,用语文明、态度热情,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产后访视制度

产后访视制度
1、产科应对在医院分娩的产妇安排专人负责产后访视工作。
2、产妇分娩住院期间,医生应随时进行访视(每天巡视检查不得少于6次),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认真的询问和检查,及时发现产后危险因素,确保产后母婴安全。
3、产后访视一月内不得少于3次,访视时间:产后7天、14天、28天。
4、产后访视内容:了解产妇一般情况,包括精神、饮食、睡眠、大小便、血压、体温等,检查子宫硬度及有无压痛、会阴伤口愈合情况、观察恶露量及性状;了解乳汁分泌情况,指导产妇正确哺乳、鼓励母乳喂养4-6个月:指导产褥期卫生,防治产后并发症。
5、新生儿访视:观察一般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体温、体重、肚脐观察、黄疸测试及全身各部位检查);指导计划免疫、新生儿护理及科学育儿。
6、产后访视时应对产妇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和科学育儿知识教育,为产妇提供计划生育咨询指导和技术服务。
7、认真填写好产后访视记录,详细记录检查所见的产妇和婴儿情况。
产后访视新生儿访视制度

产后访视/新生儿访视制度
1.积极开展产后访视工作,对辖区内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产妇,在出院后一周内到产妇家中进行产后访视、同时进行新生儿访视,进行产褥期健康管理,加强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指导。
2.产后访视实行预约制度,访视人员应注意有关工作礼仪。
3.访视内容应包括:详细询问母乳喂养情况、指导按需喂养;询问产后饮食、恶露、切口情况;新生儿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带是否脱落等情况,给予有关指导、医疗护理等措施。
4.履行告知义务,嘱产妇在产后42天到我院进行健康检查及新生儿满月查体,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异常产妇及新生儿可到原分娩医疗卫生机构检查,我院负责录入电脑系统,做好随访、督促、结案工作,严格做好孕产妇及儿童的系统化管理工作。
孕产妇产后访视工作制度

孕产妇产后访视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提高孕产妇产后康复质量,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发病率,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范围内所有孕产妇产后访视工作。
三、工作职责1. 认真学习贯彻《母婴保健法》、《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其规定开展产后访视工作。
2. 负责对孕产妇进行产后访视,了解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 负责对孕产妇和新生儿进行家庭访视,监测生命体征,检查身体恢复情况,提供康复指导和护理建议。
4. 负责对孕产妇和新生儿进行心理疏导,解答疑问,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5. 负责对孕产妇和新生儿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素养。
6. 负责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信息登记和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工作程序1. 第一次家庭访视:在孕产妇出院后7天或3天内进行。
主要了解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基本情况,提供康复指导和护理建议。
2. 第二次家庭访视:在孕产妇出院后28-30天进行。
主要检查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 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增加访视次数,或转医院诊治。
4. 产后42天,孕产妇应回医院进行检查。
五、工作内容1. 核对信息:访视人员应每天核对孕产妇的分娩日期、地址和联系电话,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2. 家庭访视:访视人员应到孕产妇家中,对孕产妇和新生儿进行体检,了解健康状况,提供康复指导和护理建议。
3. 健康教育:访视人员应向孕产妇和家庭成员提供健康教育,提高健康素养。
4. 心理疏导:访视人员应关注孕产妇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5. 信息登记:访视人员应及时将访视情况记录在产后访视随访记录表上,确保信息的完整性。
六、工作考核1. 产后访视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满意度将作为评价访视人员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
2. 访视人员应按时完成产后访视工作,确保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3. 访视人员应积极参与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访视工作制度
一、按时完成产后访视工作,产妇分娩后一个月内分别于7、14、28天左右进行三次家访。
二、入户后不接听私人电话,不用客户水杯、厕所,不谈与工作无关的话题。
三、按照产后访视流程工作,工作前洗净双手。
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给出建议和指导并做好各项访视记录。
四、认真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科学育婴知识,指导产褥期卫生,防治产后合并症及指导避孕方法。
五、耐心鳃答产妇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为其提供帮助。
六、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介绍新生儿及产后的服务坝H。
七、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建立学习笔记,不断完褥硬折业务知识。
八、按时拿表、销表,认真做好登记并妥善保存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