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新老建筑的共存——英国老建筑改造案例

合集下载

国外老旧小区改造案例

国外老旧小区改造案例

国外老旧小区改造案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国外许多老旧小区面临着破败、拥挤和设施陈旧的问题。

为了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许多国外城市开始进行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

下面列举了10个国外老旧小区改造的案例。

1. 荷兰鹿特丹住宅改造项目荷兰鹿特丹市的一个老旧住宅区通过拆除和重建的方式进行改造。

新建的住宅采用现代化的建筑设计,配备先进的设施和绿色的公共空间。

改造后的小区不仅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还增加了社区设施和社交活动的场所。

2. 英国伦敦老旧公寓楼改造伦敦市中心的一栋老旧公寓楼经过改造,成为了现代化的住宅区。

改造后的公寓楼安装了节能设备和智能家居系统,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公寓楼的外立面进行了修复和翻新,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

3. 美国纽约老旧公寓大楼改造纽约市曼哈顿的一栋老旧公寓大楼进行了综合性的改造工程。

改造包括建筑外立面的修复、电梯和管道设备的更新、室内空间的重新设计等。

改造后的公寓大楼提供了更加现代化和舒适的居住环境,吸引了更多的居民入住。

4. 澳大利亚墨尔本老旧小区改造墨尔本市的一个老旧小区通过改造,打造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住宅区。

改造包括对公共空间的重新规划、绿化植被的增加、交通设施的改善等。

改造后的小区成为了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来访。

5. 德国柏林老旧建筑改造项目柏林市的一处老旧建筑经过改造,成为了一个集文化、创意和居住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群。

改造后的建筑群内设有艺术工作室、展览空间、咖啡厅等,吸引了艺术家和创意人士前来工作和居住。

6. 加拿大多伦多老旧公寓改造计划多伦多市的一家房地产开发商进行了老旧公寓的改造计划。

改造后的公寓引入了可再生能源系统,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公寓的室内空间进行了重新设计,增加了公共设施和社交空间,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7. 日本东京老旧住宅区改造东京市的一个老旧住宅区进行了综合性的改造工程。

改造包括建筑外立面的修复、设施设备的更新、交通道路的改善等。

国外旧改成功案例分析

国外旧改成功案例分析

国外旧改成功案例分析目录1. 欧州成功案例 (3)1.1 英国伦敦里维尔城改造案例分析 (3)1.1.1 背景概述 (4)1.1.2 改造方案设计 (5)1.1.3 改造成果及影响 (7)1.2 瑞士苏黎世旧城改造案例分析 (8)1.2.1 背景概述 (9)1.2.2 改造方案设计 (10)1.2.3 改造成果及影响 (11)1.3 法国巴黎马雷区改造案例分析 (13)1.3.1 背景概述 (14)1.3.2 改造方案设计 (15)1.3.3 改造成果及影响 (17)2. 美洲成功案例 (18)2.1 美国纽约下城酒吧街改造案例分析 (19)2.1.1 背景概述 (21)2.1.2 改造方案设计 (21)2.1.3 改造成果及影响 (23)2.2 巴西里约热内卢老城改造案例分析 (24)2.2.1 背景概述 (26)2.2.2 改造方案设计 (27)2.2.3 改造成果及影响 (28)2.3 墨西哥墨西哥城历史城中心改造案例分析 (29)2.3.1 背景概述 (30)2.3.2 改造方案设计 (32)2.3.3 改造成果及影响 (33)3. 亚洲成功案例 (34)3.1 韩国首尔兴京地区改造案例分析 (36)3.1.1 背景概述 (38)3.1.2 改造方案设计 (39)3.1.3 改造成果及影响 (40)3.2 新加坡莱佛士初创区改造案例分析 (41)3.2.1 背景概述 (43)3.2.2 改造方案设计 (44)3.2.3 改造成果及影响 (45)3.3 日本东京神田地区改造案例分析 (46)3.3.1 背景概述 (48)3.3.2 改造方案设计 (49)3.3.3 改造成果及影响 (50)4. 总结与展望 (52)4.1 国外旧改成功经验总结 (53)4.2 对中国旧改的启示 (54)4.3 未来发展展望 (55)1. 欧州成功案例汉堡市位于德国北部,是德国第二大城市和最重要的海港和最大的外贸中心、德国第二金融中心,同时是德国北部的经济和文化大都市,有着“世界桥城”的美称。

旧建筑改造造价经典案例

旧建筑改造造价经典案例

旧建筑改造造价经典案例旧建筑改造是指对已存在的建筑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以满足新的需求和功能。

下面列举了十个经典的旧建筑改造造价案例。

1. 巴黎卢浮宫:卢浮宫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博物馆,但它最初是一座古老的城堡。

在20世纪80年代,对卢浮宫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增加了新的展览空间和设施。

该项目的造价约为2亿美元。

2. 纽约帝国大厦:帝国大厦是纽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在20世纪80年代,对帝国大厦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使其适应当代商务需求。

该项目的造价约为5亿美元。

3. 伦敦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在1990年代,对大英博物馆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增加了新的展览空间和设施。

该项目的造价约为4亿英镑。

4. 上海外滩18号:外滩18号是上海的历史建筑,曾经是一家著名的银行总部。

在21世纪初,对外滩18号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复和改造,将其改造成一个豪华酒店和商业综合体。

该项目的造价约为1亿美元。

5. 悉尼歌剧院:悉尼歌剧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在20世纪90年代,对悉尼歌剧院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造和现代化升级,使其更适应现代舞台表演的需求。

该项目的造价约为3亿澳元。

6. 北京故宫:故宫是中国古代皇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在21世纪初,对故宫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和改造,以保护和恢复其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产。

该项目的造价约为1亿元人民币。

7. 东京银座大街:银座是东京的繁华商业街区,拥有众多的高档商店和百货公司。

在20世纪90年代,对银座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造和现代化升级,使其更适应现代购物和娱乐的需求。

该项目的造价约为1亿美元。

8. 柏林勃兰登堡门:勃兰登堡门是柏林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在21世纪初,对勃兰登堡门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和改造,以恢复其原貌并增加新的游客设施。

该项目的造价约为1亿欧元。

9. 莫斯科红场:红场是莫斯科的中心广场,也是俄罗斯最著名的地标之一。

国外老旧小区改造案例

国外老旧小区改造案例

国外老旧小区改造案例1. 法国马赛老旧小区改造法国马赛市政府通过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将原本破旧不堪的建筑转变为新的现代化住宅。

改造过程中,市政府注重保留原有建筑的历史特色,同时加入现代化的设计和设施,提升了整个小区的居住环境和品质。

2. 德国柏林老旧小区改造柏林市政府对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改造,包括建筑外观、绿化、交通等方面。

改造后的小区变得更加美观,绿化环境更好,交通更便利。

同时,市政府还注重社区建设,提供更多的公共设施和社会服务,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3. 美国纽约老旧小区改造纽约市政府通过对老旧小区进行全面改造,提升了居住环境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改造过程中,市政府注重改善建筑的能源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设备,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4. 英国伦敦老旧小区改造伦敦市政府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了建筑的外观和内部设施。

改造后的小区更加现代化,居住环境更好,同时增加了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5. 澳大利亚悉尼老旧小区改造悉尼市政府通过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了小区的建筑外观和绿化环境。

改造后的小区更加美观,同时加强了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提高了居民的满意度。

6. 日本东京老旧小区改造东京市政府通过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了建筑的外观和内部设施。

改造后的小区更加现代化,增加了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市政府还注重保留小区的历史文化特色,使改造后的小区具有独特的魅力。

7. 加拿大温哥华老旧小区改造温哥华市政府通过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了小区的建筑外观和绿化环境。

改造后的小区更加美观,同时加强了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提高了居民的满意度。

市政府还注重改善小区的交通状况,提供更多的便利设施和交通工具,增加了居民的出行选择。

8. 荷兰阿姆斯特丹老旧小区改造阿姆斯特丹市政府通过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了建筑的外观和内部设施。

改造后的小区更加现代化,增加了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国外老旧城区公园改造案例

国外老旧城区公园改造案例

国外老旧城区公园改造案例
嘿,大家知道国外那些老旧城区公园的奇妙变身吗?这可真的太有意思啦!
就拿德国柏林的一个老旧公园来说吧,以前那简直就是破败不堪呀,设施陈旧,道路坑坑洼洼的。

但是你能想象到经过改造后的它是什么样子吗?哇塞,那简直是焕然一新!他们铺上了崭新的草坪,就像给公园穿上了一件漂亮的绿衣裳。

游乐设施也都重新更换了,孩子们在那里玩得可开心啦,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
再说说英国伦敦的一个老旧城区公园,之前那里冷冷清清的,没什么人去。

可经过精心改造后呀,就如同灰姑娘变成了公主一般!他们增加了很多特色的景观小品,让人感觉仿佛走进了一个艺术的世界,很多人都慕名而来,难道你不想去看看吗?
还有法国巴黎的一个老旧公园,曾经也是一副衰败的模样。

但现在呢,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绝佳去处!大量的花卉被种植起来,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开放,那场面真的太美啦!就好像是上帝打翻了调色盘在这里呀!
这些国外老旧城区公园的改造,不就像是给这些地方注入了新的生命吗?让它们重新焕发出了光彩!这也让我想到了我们身边的一些地方,如果也能这样用心去改造,那该多好呀!老旧城区公园的改造,真的是一件超棒的事情,它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城市更加有魅力!我们真的应该多多借鉴这些成功的案例呀!。

国外老旧小区改造案例

国外老旧小区改造案例

国外老旧小区改造案例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国外的老旧小区面临着破旧不堪、设施陈旧等问题。

为了提升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许多国外城市都进行了老旧小区的改造工程。

以下是一些成功的国外老旧小区改造案例:1. 美国纽约公园谷小区改造纽约公园谷小区改造工程是美国政府为了改善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而进行的一项重大工程。

该小区原本是1950年代兴建的经济适用房,如今已经破旧不堪。

改造工程中,政府对小区建筑进行了全面翻新,修补了外立面、更换了老旧的窗户和门,增加了绿化和公共休闲区域,提升了小区的整体环境。

2. 英国伦敦东区奥运村改造英国伦敦东区奥运村是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而建的临时住宅,赛后被改造成永久性住宅。

改造工程中,住宅单元被重新设计,增加了更多的阳台和绿化区域,提升了居民的居住体验。

此外,改造工程还建造了新的商业中心、学校和医疗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条件。

3. 法国巴黎贫民窟改造法国巴黎的贫民窟是欧洲最大的城市贫民区之一,长期以来面临着犯罪率高、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法国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贫民窟改造工程。

改造中,政府拆除了老旧的建筑,建造了现代化的住宅和公共设施,并增加了社区服务中心、职业培训机构等,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

4. 澳大利亚墨尔本老旧小区改造澳大利亚墨尔本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采用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改造中,政府注重节能环保,增加了太阳能电池板、雨水收集系统等设施,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了小区的能源效率。

此外,政府还改善了交通和公共交通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条件。

5. 德国柏林东部老旧小区改造柏林东部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在改造中,政府对小区的建筑外立面进行修复,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格和特色。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小区的绿化和公共空间建设,增加了儿童游乐设施和社区活动场所,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6. 加拿大温哥华老旧小区改造加拿大温哥华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注重社区参与。

国外老旧小区更新的案例

国外老旧小区更新的案例

国外老旧小区更新的案例
在国外,老旧小区更新是一个常见的城市翻新项目。

下面是一些国外老旧小区更新的案例:
1. 伦敦,英国:伦敦的老旧小区经历了大规模的更新,以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

这些更新包括改善建筑结构、安装新的能源和排水系统以及提供更现代化的公共设施。

2. 阿姆斯特丹,荷兰:阿姆斯特丹市政府采取了措施,将老旧小区更新为可持续发展的住宅区。

他们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自行车等方式,减少了污染和交通压力。

3. 巴塞罗那,西班牙:巴塞罗那的老旧小区更新项目集中在城市的郊区。

该市政府与私人开发商合作,重建了老旧建筑,提供了更现代化的住宅,并改善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4. 纽约市,美国:纽约市的老旧小区更新主要集中在布鲁克林和皇后区。

通过改善建筑外观、更新基础设施和增加公共绿地,这些更新项目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为社区创造了更多的活动空间。

这些案例表明,国外城市通过老旧小区的更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并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城市更新拆除重建的国外案例

城市更新拆除重建的国外案例

城市更新拆除重建的国外案例国外的城市更新拆除重建案例众多,下面将列举10个不同国家的具体案例。

1. 纽约,美国纽约曼哈顿的高线公园项目是城市更新的典范。

该项目将废弃的高架铁路改造成了一个线性公园,为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和社交活动的场所。

高线公园的建成不仅改善了该地区的环境质量,还促进了周边房地产的发展。

2. 伦敦,英国伦敦东区奥运村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遗产项目,将原本废弃的工业用地改造成了一个现代化的住宅区。

奥运村不仅提供了大量的住房,还配备了公园、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了优质的生活环境。

3. 柏林,德国柏林市中心的波茨坦广场重建项目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更新工程。

该项目修复了二战期间被摧毁的建筑,还修建了一座新的文化中心,成为了柏林市的新地标。

波茨坦广场的成功重建为柏林带来了更多的游客和商业机会。

4. 巴塞罗那,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奥林匹克村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遗产项目。

该项目将原本废弃的港口区域改造成了一个现代化的住宅区和公园。

奥林匹克村的建成不仅改善了该地区的居住条件,还提升了巴塞罗那的国际形象。

5. 多伦多,加拿大多伦多的金融区重建项目将原本老旧的工业区改造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商业中心。

重建后的金融区拥有高楼大厦、购物中心、餐饮娱乐等设施,成为了多伦多的商业中心和旅游景点。

6. 悉尼,澳大利亚悉尼港区重建项目将原本废弃的港口区域改造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中心。

重建后的港区拥有高楼大厦、购物中心、餐饮娱乐等设施,成为了悉尼的商业中心和旅游景点。

7. 上海,中国上海浦东新区是中国城市更新的典范。

该区域在1990年代开始规划和建设,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商业金融区。

浦东新区的发展不仅提升了上海的国际形象,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8. 东京,日本东京银座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商业区,经过多次的城市更新,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购物和娱乐中心。

银座地区的更新项目不仅改善了该地区的商业环境,还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
在伦敦,数百年来形成的近乎杂乱的街道并没给现代生活带来过多负面影响,反而为城市增加了历史性、场所感。

伦敦街头多为四、五层的传统砖石建筑。

许多建筑的外观十分破旧,但室内大都经过了改造。

市中心的质量较好的老建筑被成片保留下来,其间穿插着新颖别致的玻璃电话亭。

远离市中心的许多老建筑仅保留古典式外墙,室内全部拆除,由钢网架玻璃顶覆盖,外部加建玻璃拱廊。

这些由砖石建成的带有柱式、檐口的古典式立面与钢架玻璃顶、玻璃拱廊的组合毫不生硬。

从以下几个有代表性的建筑,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英国新老建筑的共存方式。

大英博物馆扩建工程——整体保留,局部加建法
大英博物馆位于伦敦市中心,这座希腊复兴式建筑是由史莫克于1823年设计、1850年建成的,其主立面是高大的爱奥尼柱廊,中心入口处的山花上装饰着精美的高浮雕。

1852年人们决定在庭院中加建一座图书收藏中心,1857年圆形的中心建成但从未对公众开放。

自1857年以来,大英博物馆就处于不断地扩建中。

尤其是近几十年,参观人数剧增,这对年设计量仅为十万人的老建筑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诺曼为大英博物馆的扩建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保留原有古典式建筑主体,将中间的庭院加盖钢架玻璃顶,玻璃顶的重量由老建筑的内侧墙及圆形图书中心的外侧墙承担。

这样不仅将这个著名建筑完整地保留下来,而且增加了博物馆的面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明亮的广场空间。

2000年秋,大英博物馆中已有150年未对公众开放的庭院成为了一个室内广场。

这个长约100m、宽约70m、面积约2英亩的广场由一个巨大的钢架玻璃顶覆盖,周围新设置教育中心、展览中心等文化设施,中间的图书室已被精心地重建,作为公共参考图书馆而重新开放。

这是一个用较少的笔墨作出改建文章。

没有改建,老馆暮气沉沉;离开老馆,新建部分无法达到现有境界。

设计人充分挖掘了原有建筑的潜力,使老建筑焕发出新的活力。

皇家苏格兰博物馆
新苏格兰博物馆——抽象法
皇家苏格兰博物馆始一座建于19世纪的建筑,位于爱丁堡老城中心。

其北面是著名的议会大街,东侧是爱丁堡大学,西面有五条老城的主要道路在此交叉,这些道路的西边是格雷弗赖斯墓园,著名的爱丁堡城堡就在场地的西面约800m处。

为使这里成为苏格兰的文化中心(网上文化中心),新的苏格兰博物馆选址在皇家苏格兰博物馆与格雷弗赖斯墓园之间这块较小的场地中。

由于场地在城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视觉意义,加之周围的建筑大多已有百年历史且场地狭小,因而这是一个非常难于设计的建筑。

建筑师本森、福赛斯设计了新馆。

首先为节省用地,新馆紧临旧馆建造。

旧馆的西侧端墙成为新馆的内墙,二者之间由一个玻璃顶覆盖。

在室内,这道老墙仿佛成了新馆的展品。

其次为与周围的建筑协调,新馆的北、西立面外贴浅黄色石材饰面,石材的大小与两侧老建筑相同,皇家博物馆那略带倾斜的方石基座部分重现于新建筑的基座中。

这里用的饰面石材是由附近开采出来的一种极富质感的砂岩,爱丁堡城中心的建筑大多由这种砂岩建成。

在爱丁堡有大量尖塔、穹顶和角塔出现在大教堂、礼拜堂和城堡上,形成了极具特色的街道景观。

为与此协调,新博物馆也采用了较为复杂的形体组合:白色粉刷的混凝土内核从入口门厅、侧面的展示空间中升起,直达内凹的屋顶,二者的交接处设置了三条宽1m多的玻璃采光带,采光带下的空间贯穿各层,窄高的空间隐喻着爱丁堡那狭窄的石铺地街巷;顶部为一个露台,它架设在向上翻起的屋顶上。

在这里,视线可以无阻挡地欣赏城市景观,同时悬空的屋顶也为爱丁
堡城市天际线增加了新的元素;角部的圆柱形石塔,不仅成为北、西立面的连接体,而且成为五条道路交叉口上的标志,其功能虽然并不完全是楼梯间,它仍能让人们联想起爱丁堡城市住宅中的鼓形楼梯间,它与800m外的城堡中的半月形塔楼遥相呼应。

三角形中厅的使用,不仅为新、老博物馆间提供了一个供市民活动的宝贵空间,而且在复杂的基地中自然形成了入口前的缓冲地带。

更为巧妙的是,在室内,它使人们的视线集中于格雷弗赖斯墓园。

正是在这个地方,苏格兰历史上的重要文件民族圣约于1638年由爱国者签署。

此外,在西侧墙上的圣约文件展示柜旁,一扇小窗正对格雷弗赖斯墓园,这表明设计人已将展品、建筑与城市综合在一起考虑。

新建筑外观并未使用任何传统建筑符号,同传统建筑相同的只是建筑的实体量感。

光滑的石墙上开着狭槽般的窗口,为人们眺望城市提供了富有诗意的景框。

这一抽象雕塑般的建筑非常别致,由于它使场地、建筑性质等各种客观限制因素的合理解决方案,因而它不失个性又与城市特征协调。

对爱丁堡市民来说,它是一个现代化的建筑。

但从某种层面上讲,它一点儿也不现代,因为它深深地根植于传统之中。

这个建筑告诉我们,对传统建筑的尊重不一定局限于立面形似,新建筑的形体、细部、色彩、质感等各方面都可以与老建筑神似。

玛丽科家具制作工作室及住宅——部分保留法
如果前面两个建筑分属国家和地区级,那么下面这个十分平凡的住宅加工作室的新旧建筑共存方式的处理就更值得我们关注了。

这是一座位于伦敦市中心伊斯顿区运河北岸的普通住宅。

场地原为一个被废弃的工厂及两个小屋,西侧有一个区域级花园。

四周建筑以住宅为主,多为传统的英国式砖石建筑,暗红色的砖墙是这一区域的特征。

在英国工业革命期间非常重要的大运河在基地一旁静静地流淌。

为了与环境协调,在重建时,设计人有意将沿运河的拖船路上的红砖墙下部保留下来,原有两层高的小屋的南、西立面砖墙也一同保留下来,被用作新建筑的外墙以保留与周围建筑的一致性,同时留下过去的某些记忆。

这些墙体不再具有承重功能,在工作室及住宅中都使用了新屋顶和新墙板。

新屋顶和新墙板与这些老墙的交界处都是玻璃采光带,从而使老墙体传统符号意味更加显著。

与保留了大部分传统氛围的建筑室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建筑的室内极其现代化。

新的结构重量是由插入老砖墙中的钢框架承担。

在住宅中,由穿孔金属管和钢架组成的内凹式屋顶主要由两对钢柱承载。

从外表看,屋顶使人联想起传统的伊斯灵顿内凹式屋顶;而从内部看,它象一把把独立的雨伞,与围护墙脱离。

工作室部分的内凹式屋顶也支撑在钢柱上,只是在平面上旋转了90°。

住宅部分的第一层主要分布着起居空间,餐厅兼会议室布置在工作室和居住区域的连接处。

第二层包含两个体块,一个是由乳白色玻璃包绕的浴室、更衣室,另一个是主卧室,主卧室设置在悬浮于下部起居室之上的围护体内,贯穿一、二层的中心部分使室内空间上下流通。

工作室维持沿运河一边相邻建筑的高度。

沿运河一侧围护墙的下部为老砖墙,上部为金属墙板,中间为玻璃采光带。

从运河一侧射入的光线使工作室室内生机勃勃。

正是这些被精心保留的老砖墙,使这个平凡的建筑不再普通。

在处理新老建筑关系时,以上几个建筑,有的将老建筑的结构主体完好地保留下来,有的以抽象的建筑造型隐喻传统建筑,有的仅保留了原有建筑的部分墙体。

它们设计的出发点都是让老建筑服务于社会,完善现存环境。

那些被保留下来的部分,创造了一种保持这部分城市肌理平衡的组织,所以它们没有新建筑的唐突感,却具有一种全然自在的优美。

部分老建筑的存在或尊重原有建筑的意识,能使新建筑获得它存在的秩序。

以上几个英国的建筑告诉我们,把重点放在老建筑的改造性再利用上,将帮助我们走出对老建筑的“过分尊重”或无视其存在的怪圈。

总之,巧妙地处理新老建筑的关系,恰恰是建筑创作灵感的源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