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联理论视角看《阿甘正传》中的幽默及其作用
从关联理论视角看电影幽默——以《阿甘正传》文本为例

正如人 类学家马 里诺维斯基 指出 的那样 ,文化语 境 对 一 句 话 或 一 个 语 篇 的 正 确 理 解 起 着 关 键 性 的 作 用 。 在 文 化 交 流 性 比较 强 的 口译 中 , 译 员 经 常 也 会 遇 到 那 些 喜 欢使用 文化意蕴浓 厚的说话人 ,他们所使 用的俗语 、习 语 、成 语 等 都 蕴 涵 深 厚 的 文 化 意 义 。译 员 在 处 理 这 类 词 语 或 短 语 时 ,必 须 要 深 入 其 文 化 语 境 , 了 解 其 文 化 背 景 以及与 其相关 的生活习惯 、思维方式 、表 达方法等 , 以 做到准确传达说话人的意图。 【 例4 】 喊破 嗓 子 不 如 甩 开 膀 子 。
Ta l k i ng t h e t a l k, i s no t g oo d a s wa l k i n键词1 关 联 理 论 ;幽 默 ; 《 阿 甘 正传 》 【 中 图分 类 号 1 H0 。 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9 . 6 1 6 7 ( 2 0 1 3 ) 0 9 — 0 0 3 6 . 0 2
口 引 言
作 为 一 种 日常 现 象 , 幽 默 日益 成 为 人 们 生 活 中不 可 或 缺 的一 部 分 。学 会 幽 默 将 对 人 的 一 生 有 重 大 意 义 。 列 英 语 学 习者 来 说 , 学 习 英 语 的 言语 幽 默 有 助 于 提 高他 1 『 : 的英 语 学 习 兴趣 ,促 进 他 们 的英 语 学 习 。 ( 1 )什 么 是 言 语 幽默 ? 幽 默 ,作 为 一 门学 科 已被 研 究 了数 千 年 , 但 如 何 确 切地定义 “ 幽 默 ” 却 是 仁 者 见 仁 ,智 者 见 智 。 1 7世 纪 末 , 《 牛津英汉词典》将幽默概括为 : a . 行 为 、 谈 吐 或 文 章 的 品 质 ,他 们 逗 人 快 乐 ; 怪诞 、 诙谐、滑 稽、可笑、有 趣。 b . 察 觉 什 么 是 荒 谬 的 或 逗 人 发 笑 的能 力 ,在 谈 吐上 、 写 作 上 或 其 他 构 成 中 表 达 ,或 作 为 主 题 的 表 述 及 滑 稽 想象力。 ( 李军华, 1 9 9 6 : 5 ) 刘乃实博 士在其 《 言 语 幽 默 的 图论 模 型 》 一 书 中 粕 幽默定义为:
阿甘正传细节分析

阿甘正传细节分析1。
阿甘和对丹中尉说自己要做船长时,丹中尉嘲笑说如果阿甘做了船长自己就会做太空人,这为以后也埋下了一个小伏笔,因为最后丹中尉的假腿就是用造航天飞机的材料做的。
2。
阿甘最后和珍妮举行婚礼时,丹中尉是站在最后,其他人都是座着的。
对于失去双腿的人,能够站立着就是幸福。
3。
阿甘在住宾馆的时候打电话叫人到对面楼去查看一下,他被楼对面的手电桶光照的眼睛睡不着,这其实就是着名的”水门事件”,导演巧妙安排了甘作为检举人,我们可以在后面马上看到尼克松辞职的一幕。
4。
阿甘跑步时被溅了一脸泥水了吗?阿甘用路人递过来的背心擦脸,从此就有了文化衫。
要知道在这之前是没有在背心上印字或图案的。
5。
丹把赚的钱投资苹果电脑了吗?阿甘居然说是投资水果行业,真是搞笑。
6。
这部片子最搞笑的是:阿甘在美式足球比赛中,当他得分后冲向场外时,看台上飘下一张标语:STOP!7。
一开始阿干还小得的时候他妈指着电视上那个跳摇摆舞的说“少儿不宜”。
之前这个人还在阿甘他们家投宿过。
这个人就是猫王。
呵呵~没想到他也客串了一把。
的确在那个时候,猫王最先引导了扭臀的时尚,不过一开始大部分美国人都觉得这个招牌动作是很下流的。
8。
拿背心擦脸的那个不只是文化衫那么简单。
擦出来的印记就是着名的品牌smile啊,那个人就是创始人。
呵呵~原来也是阿甘指引他了9。
阿甘在集会上碰到一个黑人在滔滔不绝的演说,以前不知道是什么人,后来看了丹泽尔华盛顿的片子后知道是黑豹党。
10。
阿甘到白宫作客,洗手间里有一张梦露的相片。
11。
影片中你还可以看到:鲍勃·霍普(Bob Hope),美国喜剧演员,生前得到1500余个奖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因此称之为“最受尊重的娱乐界人士”。
2003年7月27日去世。
另外还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美国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
还有一处大家更熟悉的,阿甘在退伍之后回到家,他妈妈给他准备的球拍是“毛主席”牌的,上面有个很大的毛主席头像。
《阿甘正传》人生启示录

《阿甘正传》人生启示录《阿甘正传》是一部备受观众喜爱的电影,讲述了一个智商低下却拥有坚韧毅力的男主角阿甘在人生道路上经历的各种起伏和奇迹。
本文将通过剖析电影情节和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探讨《阿甘正传》所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一、机遇与努力并存在《阿甘正传》中,阿甘遭遇了许多机遇,这些机遇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乱世中偶然获得的橄榄球选手身份,还是成为跑步传奇的暴风雨,这些机遇为阿甘带来了成功和名誉。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阿甘只依赖于机遇。
他在每一个机会面前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奋斗,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机遇和努力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二者合一,才能取得成功。
二、坚持与耐心在阿甘的一生中,他遇到了许多挫折和困难。
无论是生活上的困窘,还是妻子的离开,阿甘总是能够以乐观和坚定的态度面对困境。
他从不放弃,总是保持耐心和坚持,为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不断努力。
正是这种乐观和坚持的品质,让他一步步走向成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三、友情和爱情的力量《阿甘正传》中充满了温暖和感动的友情和爱情。
在电影中,阿甘与他的朋友布巴、珍妮和他的母亲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他们相伴相随,给予了阿甘无尽的鼓励和支持。
无论是布巴那份纯粹的友情,还是珍妮对阿甘的深情厚意,这些都是阿甘成长道路上重要的力量源泉。
友情和爱情在人生中都具有巨大的力量,它们能够给予人们勇气和力量,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追寻自己的幸福。
四、被接纳和包容阿甘天真善良,心地纯净,不会给他人带来伤害。
尽管他智商低下,但他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和喜爱。
这主要归功于他独特的个性和无私的行为。
《阿甘正传》告诉我们,不管一个人的条件如何,只要我们能够真心地对待他人,尊重他人,就能够得到别人的接纳和包容。
五、跨越种族和社会界限在《阿甘正传》中,阿甘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他没有任何偏见和歧视。
这种宽容和平等的心态让他能够和不同背景的人和谐相处。
这也提醒我们,能够消除甚至跨越种族和社会界限,尊重每个人的平等和尊严,是一个成熟和进步的社会应该具备的价值观。
喜剧片_阿甘正传_英语幽默透析

一.引言被誉为“美国现实寓言”的喜剧片《阿甘正传》是当代电影中最受欢迎,同时也极具争议的影片之一。
故事讲述了具有神秘魅力的主人公阿甘,从智商只有75分而不得不进入特殊学校,到橄榄球健将,到越战英雄,到捕虾船船长,到跑遍美国……。
他在毫不知觉的情况下,懵懵懂懂地卷入了美国现代历史中诸多重要事件中,并以先天缺陷的身躯,达到了许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许终其一生也难以企及的高度。
影片除了让观众深刻体味了阿甘传奇的人生之外,另一个看点就是电影幽默欢快的整体基调。
在喜剧框架中轻松搞笑地讲述普通人物的日常生活,结尾皆大欢喜,对待人生的态度也基本是积极的(参见Andrew Lynn, 2006:360-361,转译霍斯亮)。
阿甘这位可爱的愚者使得电影充满了趣味和幽默。
但是幽默是每个民族共有的,不同民族的幽默感差异却很大。
幽默往往与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社会观念、政治制度、文化习俗等有密切的关系。
《阿甘正传》这部西方影片在中国深受欢迎,但是有些中国观众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做为幽默的接受者,不能为影片中幽默的言语所感染,无法体会幽默所传递给我们的人生真谛。
在中国有许多学者运用言语行为、会话含义、礼貌原则和关联理论等语用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英语幽默话语。
但是对于《阿甘正传》这部影片中围绕愚者阿甘产生的幽默言语这些理论似乎失去了其强有力的阐释功能。
本文将借助传统的幽默理论和反讽对《阿甘正传》影片中的英语幽默进行透析,旨在帮助观众更好地欣赏《阿甘正传》这部伟大的影片以及其它喜剧影视片,深刻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幽默。
二.传统幽默理论和反讽1. 喜剧与幽默英语中幽默(humor)一词来自拉丁语,意思是“湿润”(moisture)。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新版)把“幽默”定义为“the qualityin something that makes it funny”,林语堂说,现在我们所说的幽默,是Humour的音译,“若必译其意,或可作‘风趣’、‘谐趣’、‘诙谐风格’,实多只是指一种作者或作品的风格(林语堂,1995)。
电影评析:深度解读《阿甘正传》的内涵与情感

标题:深度解读《阿甘正传》的内涵与情感简介《阿甘正传》是一部经典的电影作品,讲述了一个智商低下的男子阿甘·富勒通过自己的坚持不懈和乐观向上的态度,在生活中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成就。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深入探讨该片带给观众的内涵与情感。
1. 情感表达《阿甘正传》以其温馨而动人的故事情节而闻名于世。
电影通过细腻而真实地展现人物之间复杂而纯真的情感交流,引发观众对爱、友谊、家庭和生命意义等主题的反思。
其中,阿甘与他最好的朋友巴巴对峙是关于友谊与勇气、支持与互助之间微妙关系最具代表性的场景之一。
这些情感表达为观众提供了触动心灵、引发共鸣和深思熟虑的机会。
2. 内容分析《阿甘正传》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了历史事件与社会问题。
从种族歧视、战争对社会的影响,到政治腐败和媒体对人性的冷漠等议题,该片通过阿甘这个普通人物的视角,深入触及了人们内心最敏感的地方。
电影中几位关键角色的发展和变化,以及他们在历史时刻中所处的环境背景,都给观众提供了思考与讨论社会问题的契机。
3. 主题解读《阿甘正传》探索了一系列核心主题,并带来了对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观的深度反思。
其中,爱、命运与缘分是最为显著且广泛讨论的主题之一。
电影通过展示阿甘与他周围人物之间相互依存和实现自己潜力的动人故事,传递出了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慈爱与希望的信息。
同时,《阿甘正传》还挖掘了独立、忍耐和坚持不懈等品质在个人成长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总结《阿甘正传》作为一部深具情感表达、内容分析与主题解读的经典电影,通过真实而温暖的故事情节引发观众对人类情感、社会问题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无论是其独特的情感表达、深入分析的内容还是挖掘的主题,都为观众带来了一次深度且有益的体验。
这部电影不仅记录着一个普通人物阿甘的传奇故事,更传达了珍视生活、欣赏每个瞬间以及拥抱自己潜力的重要性。
(字数:约550字)。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幽默言语研究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幽默言语研究摘要:至今研究者们已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幽默是如何产生和如实现的问题。
其中由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赖斯提出的合作性原则被广泛地应用于分析幽默言语并且取得了许多成果。
虽然大多数的幽默言语确实违反了合作原则,但是违反合作原则的幽默语言并不意味着能够达到幽默的效果。
本文主要探讨了从关联理论视角下分析幽默言语行为,以黄西的脱口秀为例,一个拥有中国式英语口音的移民却在西方的脱口秀中脱颖而出。
他对于幽默语言的仔细推敲并结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得他的幽默风格更具有研究的价值。
因此本文探讨了在关联理论视角下以黄西白宫脱口秀为例研究幽默言语。
关键词:关联理论黄西脱口秀1 关联理论在1986年,斯帕泊和威尔逊合著的《关联:交际与认知》出版,标志着关联理论的正式诞生。
关联理论从语言哲学、认知心理学、交际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对语言交际做出解释。
1.1明示——推理交际关联理论认为交流的过程实际上是明示-推理的交际。
从说话人角度而言,交际是一个明白无误的示意过程,即交际时说话人用明白无误的明说表达自己的意图。
但从听话人角度而言,交际又是一个推理过程,即从说话人通过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
斯帕泊和威尔逊将明示-推理交际解释为“就是说话者给出一个刺激,使得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都清楚交际者意欲通过这一刺激向听话者表明一组假设。
”(斯帕泊和威尔逊,2001:63)说话人和听话人在交流中都很重要:说话人参与明示过程;听话人参与推理过程。
说话者的目的可以分为信息目的和交流目的。
斯帕泊和威尔逊将信息目的定义为“使得听话者清楚向听话者表明一组假设”(斯帕泊和威尔逊,2001:58)并且把交际目的定义为“交际目的是使得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都清楚了解说话者有信息目的。
”(斯帕泊和威尔逊,2001:61)实现一个成功的交际是通过在交际中说话人和听话人完成他们的任务。
1.2关联性和关联原则斯帕泊和威尔逊认为关联理论包含两个原则。
《阿甘正传》分析

《阿甘正传》分析一、故事分析:整个故事可以分为七个部分,这七个部分是弗勒斯大半生的总结。
1、儿童时代:儿童时代的故事很简单,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事情。
一是介绍弗勒斯自身的条件:身体问题和智力问题。
弗勒斯的腿部健壮有力,但是脊椎弯曲,身体的缺陷让他不得不用矫正器矫正。
弗勒斯的智力是75,低于人类平均智力80的标准,为此他无法正常的在公立学校念书,母亲为了让儿子能够像正常人那样生活学习,不惜对学校的校长进行性贿赂。
因此弗勒斯才得以上学,才有了后来与珍妮的故事,这是第二方面的事情。
2、学生时代:上小学的时候弗勒斯因为自己的缺陷受尽同学的欺凌,但是也训练和加强了他跑步的能力,当他挣脱掉矫正器时,一个崭新的弗勒斯便诞生了,这也是他日后充满传奇生活的开始。
凭借在跑步上的优势,弗勒斯顺利的进入大学,然后顺利的毕业。
3、服役时期:这一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越战时期,应征入伍后,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个不嫌弃他、比他的话还多的出身于捕虾行业的巴布,两人关系紧密。
不久越战爆发,两人被一起派到了战场,成为丹中尉的手下。
一次战斗中,弗勒斯所在的部队遭到袭击,巴布战死,丹中尉失去双腿,弗勒斯也因为在救战友的时候受伤,但却因此受到奖励。
另一个是回国服役时期,受伤的弗勒斯与丹中尉一样,被送回国内。
在此期间他受到总统的接见,被授予奖章,并再次见到了珍妮和已经堕落绝望了的丹中尉。
弗勒斯在医院里意外的发现了自己的另外一项特长:乒乓球,因此他还参加了中美之间的乒乓外交事件等。
4、退役捕虾时期:退役后的弗勒斯遵照答应过巴布要与其一起捕虾的承诺,来到巴布的老家,买下一艘船,开始捕虾生活,后来丹中尉也遵守承诺,来给弗勒斯当大副,但是他们却捕不到虾,直到一场飓风将其他的船都毁坏后,他们才靠捕虾成为了百万富翁。
但是后来母亲病重,弗勒斯不得不回家,母亲去世后他一直在家,一天珍妮出现了,但是没过多久又不告而别。
5、跑步时期:珍妮离开后不久,弗勒斯开始了一个他不知道理由的跑步行动,就是这个没有理由没有计划的跑步,让他成为了全美国的明星,也为再次见到珍妮奠定基础。
关于电影《阿甘正传》中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关于电影《阿甘正传》中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摘要《阿甘正传》是90年代美国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它获得了6项奥斯卡大奖,把离奇的神话际遇、凝重的历史时刻以及普通人的生活故事,融为一体,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多学者对于这部影片都进行过文化及语言方面的分析,但对该影片幽默分析并不多,本文试从语用学的角度,用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及言语行为理论对影片中的幽默进行分析,借此更好的理解、应用语用学理论,并且进一步分析、理解外国电影中的幽默。
关键词语用学;幽默;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言语行为理论《阿甘正传》讲述的是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的美国,是美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年代。
阿甘的成长过程把这一时期的,越战,反战运动,政治暗杀,白官丑闻,性解放,摇滚乐,爱滋病,吸毒等一一呈现。
在各种科学和各门学科普通联系发展的今天,语用学家们对语言学的研究,早已不局限于理论本身了,语用学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翻译、教学、跨文化交流、人际交流等多个方面。
很多语言学家把语用学理论应用于对幽默语言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幽默,尤其是外国幽默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和视野,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所用到的理论框架原则为H.P.Grice的合作原则,Leech的礼貌原则和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合作原则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而在现实生活和影片当中人们又有很多时候故意违反合作原则,而Leech的礼貌原则则是对合作原则的必要补充,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人们要违反合作原则。
由于阿甘的智障,他对很多语言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而这种幽默的产生就是言语行为理论所能解释的了。
由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幽默:一Drill Sergeant:Gump.What is your sole purpose in this army?一Forrest:To do whatever you tell me,Drill Sergeant.一Drill Sergeant:God Damn it,Gump,you are a goddamngenius.That is the most outstanding answer I have ever heard.Youmust have a goddamn IQ ofl 60.You are goddamn gifted,privateGump.这段对话发生在阿甘入伍之后,他和长官之间的对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关联理论自提出以来就表现出强大的解释力,尤其是以其对幽默的解释引起人们的关注。
《阿甘正传》作为一部颂扬真诚和善良的电影,它的幽默之处却常被人们忽视。
本文从关联理论角度对《阿甘正传》的言语幽默进行了新的解读,并探讨了幽默话语在塑造阿甘这一人物形象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关联理论《阿甘正传》幽默
幽默是一种普通的艺术形式,电视、电影、小说中随处可见,作为一种很好的交际方式,它成为美学、交际功能、语用学等广泛研究的对象。
幽默的形式大致可分为情景幽默和言语幽默,本文主要从关联理论的角度,针对言语幽默进行诠释。
一、关联理论
(一)认知环境
所谓的认知环境即语境(context),又称语境假设(contextual assumption),是语言交际的前提。
这里的语境不仅指上下文和说话时的社交环境,还包括双方的各种期待、设想、信念、记忆等。
因此,语境假设并非是固定不变的。
[2]关联理论不仅使用认知语境来代替以前的语境说法,而且指出一个人不仅对他所处的实际语境有所了解,而且具备一种认知环境的能力,这两者加在一起被称为听话人的“总的认知环境”(total cognitive environment)。
这种总的认知环境,对不同的听话人是不同的。
[3]这是因为不同的听话人存在许多个体性差异,他们的逻辑信息(logical information)、词汇信息(lexical information)和百科信息(encyclopedic information)也不尽相同。
不同主体对环境的认知存在差异,那怎样才能达成成功的交际呢?这需要双方的互明机制(mutual-manifest),也就是说双方都努力使自己的话语清楚明白,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意图,从而对认知环境中的事实或假设做出共同的认知和推理。
虽然互明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个体差异,明白程度却各有区别。
因此,交际能否成功进行要依靠听话者对说话人话语的明白程度。
有时正是由于听话人没有明白说话人的意图,因而产生幽默效果。
(二)幽默中的交际主体
1.交际者与明示行为
要使听话者更好地了解说话者的交际意图,说话者往往需要采取一种明示行为(ostension)。
明示行为就是明白无误地示意,说话者通过明示来显现自己的交际意图。
2.交际对象(听话者)与推理
在交际过程中,听话者通过推理了解说话者的交际意图,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由于各人感知能力不同,推理能力也不同。
[4]因此,虽然说话者的信息意图可以改变双方的认知语境,但听话者对话语有自己的理解,他的推断不一定符合说话者的交际意图。
(三)幽默产生的明示―推理过程
交际是一个涉及说与听双方面的互动过程。
说话者和听话者各有自己的任务,说话者的“明示总是为受话者提供相关信息和认知环境。
而受话者就由发话者的明示,激活有关的认知语境,努力寻找关联,并进行推理,以明白对方的交际意图,获得语境效果……交际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双方都遵循了这样的认知模式――相关原则”。
[5]也就是说,交际实际上就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
听话者如何寻找关联并做出正确推理呢?这就涉及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两个概念。
最大关联是指在同等条件下,认知效果越大,关联性越大;加工努力越小,关联性越大。
最佳关联取决于两个前提:具备足够的关联,值得听话人加工处理;与听话人的能力和偏爱相符,
能产生足够的认知效果。
听话者一般根据省力原则,在与命题相关的种种解释中选择最相关、最省力的对象。
从关联理论的视角来看,幽默效应来自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间的反差,反差越大,幽默效应越强,反之亦然。
[6]
二、《阿甘正传》在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幽默
1995年,《阿甘正传》在第六十七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角逐中一举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六项大奖。
影片通过对一个智障者的生活描述,反映了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对美国几十年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作了展现。
影片表现了阿甘许多异于常人推理的言谈和行为,这些令观众莞尔的言语展现了阿甘的简单、真诚、纯洁。
这些言语也成功地塑造了以简单为哲学的阿甘这个人物形象。
在这个场景中,总统说美国很感谢他,并且说他很想知道阿甘的伤疤在哪儿,阿甘信以为真,当场就脱下裤子,把屁股上的伤疤给总统看。
影片中阿甘从小就被当作傻瓜,头脑简单的本性使他对话语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上。
他忽略了总统颁奖这个语境,只根据总统话语的字面含义进行推理。
他具有的语境假设是他屁股上有个伤疤,总统想看(新信息),于是新信息被置于语境(旧信息)中进行推理,根据最省力原则,阿甘找到与问话者具有最大关联的回应,即把伤疤给总统看。
阿甘的诚实行为令观众不禁莞尔。
结语
以上两则例子通过对阿甘话语的推理,解释了不符合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会造成只找到最大关联、但寻求最佳关联失败的现象,于是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的反差引发了幽默效果的产生。
这种言语幽默衬托出阿甘头脑简单、个性单纯,并由此成功塑造了阿甘这一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