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与中国贸易简介

合集下载

中国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发展状况及提升路径

中国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发展状况及提升路径

中国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发展状况及提升路径1974年5月31日,中马两国政府宣布正式建交,开启两国关系发展新纪元,马来西亚成为东盟中首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20__年5月31日,在两国建交30周年之际,两国政府宣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__年10月4日,两国领导人又一致同意将“战略合作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中马经贸合作五年规划(20__—20__)》,计划至20__年双边贸易额将达1600亿美元的目标。

20__年11月23日,两国政府再次发表《联合声明》,并签署《关于进一步推进中马经贸投资发展的合作计划》。

一、中马双边贸易合作发展状况(一)贸易总量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资料:20__年,中马双边贸易额为94.25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马来西亚出口32.21亿美元,自马来西亚进口62.04亿美元。

20__年,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达142.70亿美元,飙升51.41%,马来西亚首次成为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中第一大伙伴。

20__年,中马双边贸易合作因世界经济危机而遭致下挫,下滑幅度为2.98%。

20__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建成,推动中马双边贸易走出世界经济危机阴影,并驶入“快车道”,增长率为42.86%,其中,中国自马来西亚进口增长率高达55.98%。

20__年,中马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确立为双边经贸合作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再次掀起双边经贸合作新高潮,双边贸易刷新历史最高记录,并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1060.84亿美元,增长率为11.87%。

但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普遍下跌。

20__年,中马进出口贸易首次出现了近十余年来的“双降”局面,双边贸易总额为972.91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马来西亚出口439.91亿美元,同比下降5.10%,自马来西亚进口533.00亿美元,同比下降4.23%,中国对马来西亚贸易逆差93.10亿美元(见表1)。

马来西亚在中国促销海产品

马来西亚在中国促销海产品

促 进机 构 ( MA T R A D E)高 级 贸易 委 员 A b u 次活动的 目的和方式。此外 , 宣传活动还将
B a k a r Y u s o f 表示 , 希望通过促进活动可以增 延 伸至 各大卖 场 , 尤其 是来 自马来 西 亚 的百
加 中国地 区马来 西亚 餐厅 的客流量 、 同时为 盛集团, 店内将举办马来西亚食品品尝会。
下 属 的马 来 西 亚 对 外 贸 易 促 进 机 构 ( M A — 渠道宣传推广“ M a l a y s i a K i t c h e n ” 促销活动 。
T R A D E) 主 办 的 贸易 促 进 活动 , 旨在加 强 马 A b u B a k a r Y u s o f 表示 , 通 过媒 体宣 传 马来 西 来 西 亚海 产 品在 中国 的出 口贸易 。 该 活动命 亚 产 品的方式 是 非常有 效 的 。 委员会 已经在 名为“ Ma l a y s i a K i t c h e n ” 。 马来 西 亚对 外 贸易 知 名 杂志 T i me O u t 刊 登 宣传 广告 ,描 述此
马来西 亚海 产 品在 中 国的 出 口下 滑 , 但 通 过 中 国的出 口。虽然 2 0 1 2年 马来西 亚海 产 品 马来西 亚海 产 品供应 商 的反馈 , 对 中国 出 口 在 中 国出 口贸易减 少 , 但 这 与 中国整体 进 口 的马来 西亚 海产 品供 应商 数量 正在 增 加 , 他 下 滑有 关 。2 0 1 2年 中 国海 产 品整 体进 口额
市场增 加 马来西 亚加 工产 品 , 以及 原产 马来
西 亚 的农产 品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b u B a k a r Y u s o f 认 为 , 中 国 与 东 盟

马来西亚与中国贸易简介讲解

马来西亚与中国贸易简介讲解

政治制度:君主立宪议会民主制联邦国家;
【国会:最高元首、上议院、下议院】
【内阁:25个部门、31名部长、40名副部长】 官方语言:马来语,通用英语。
货币:马币也称林吉特、令吉 (1美元=3.8令吉) 国徽:中间为盾形徽,上面绘有一弯黄色新月 和一颗14个尖角的黄色星,盾面上的图案和颜 色象征马来西亚的组成及其行政区域。盾面下 部中间的图案为马来西亚的国花──木槿。两侧 红舌马来虎后肢踩着上书写着格言“团结就是 力量”金色饰带。
北与泰国 接壤
东临 南海
东马位于加里曼 丹岛北部,与印 度尼西亚、菲律 宾、文莱相邻
西濒马六 甲海峡
南与新加坡 隔峡相望
地理优越 位于东南亚核心地带,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成为进入东盟市场和前往中东的桥梁。 交通发达 巴生港濒临马六甲海峡,东南亚集装箱重要转运中心,西港深水港优势突出;95% 贸易通过海运完成。 8个国际机场,马来西亚是东南亚重要空中枢纽之一; 国内高速公路网,铁路网贯穿半岛南北;
行政区划
13个州(西马的柔佛、吉打、吉兰丹、马六甲、森美兰、彭亨、槟城、霹雳、 玻璃市、雪兰莪、登嘉楼;东马的沙捞越、沙巴); 3个联邦直辖区(首都吉隆坡、兰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纳闽);
简介
中文名称:马来西亚联邦 英文名称:Malaysia 简称:大马 首都:吉隆坡
主要城市:马六甲、槟城、新山、 关丹、古晋 主要民族:马来人(61.8%)、华人 (22.6%)、印度人(6.7%) 主要宗教:伊斯兰教(国教)、佛 教、道教、印度教
5.United States 8.1 %
3.Europe Union 10.8 %
1.China 15.2 %
4.Japan 10.3 %
2.Singapore 13.3 %

中国与马来西亚的经济合作

中国与马来西亚的经济合作

中国与马来西亚经济合作的前景与限制因素分析[摘要]:通过阐述中国与马来西亚经济合作发展的基础、现状和前景,以及通过对限制因素的分析,了解马来西亚的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与中国有哪些合作的可能性和互补。

特别是在东盟合作的驱动下,赢来了中国与马来西亚很大的合作机会。

[关键词]:合作前景限制因素互补[前言]:中国与马来西亚一直关系良好,各方面都有合作,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方面。

马来西亚也是东盟中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近年来,中马在各方面加强合作,马政府也积极引进中国在马的投资,颁布了很多优惠政策,比如减免关税、所得税等。

中国政府也加大对马的投资合作,中马高层往来频繁,各领域友好合作不断深化。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与契机,为中马关系拉开友好合作的序幕。

一、中马合作发展的基础1.马来西亚资源丰富马来西亚位于赤道附近,属热带雨林气候,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棕榈油及锡的出产国,也是优质热带硬木、石及天然气的重要出产国;此外,还盛产可可、胡椒、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渔业资源也丰富,除各种鱼类外,马来西亚海岸还产龙虾。

而我国却非常稀缺橡胶、锡和天然气,在这这些资源上可有很大的合作发张前景。

2.交通便利全国有良好的公路网,公路和铁路主要干线贯穿马来半岛南北,航空业也较发达。

飞机、铁路、汽车、渡轮和水翼船等交通工具设施较完善。

比如航空,马来西亚航空运输相当发达,除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提供飞越全球110条国际航线外,另外还有50多家国际航空公司飞抵马来西亚。

铁路网,从马来西亚半岛北部延伸到南部,从东伸展到西,为旅客提供便利的交通。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与它的交通发达程度直接挂钩,这些良好的交通为马来西亚吸引很多的外商投资,为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

3.政治基础奉行独立自主、中立、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视东盟为外交政策基石,优先发展同东盟国家关系。

重视发展同大国关系。

中马两国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往来。

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研究

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研究

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研究作者:仵洋来源:《商场现代化》2013年第30期摘要: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双边经贸往来愈加密切,当然这中间也有一些阻碍,面对持续低迷的世界贸易,中国与东盟应加紧联系排除阻碍,加大经济合作范围,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持续繁荣。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贸合作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互为邻国,双边经贸历史悠久。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往来更加紧密,经贸关系更加重要。

目前中国已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地。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简称东盟,其前身是由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

截止2011年东盟由最初的5个成员国发展为10个成员国,除了2002年才正式成立的东帝汶为东盟候选成员国外,东南亚地区其他10国家全部是东盟成员国,其人口达6.01亿,成为一个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区域性组织。

近年来,东盟积极开展多方位外交,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历史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历史悠久。

早在汉代,随着中国航海技术和造船水平的提高,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形成,东南亚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当时朝廷派遣黄门(汉代皇帝近侍内臣的衙门)中官,率领招募来的商人水手携带大批黄金丝绸,远航海外购买海外的珍珠宝石和各种珍奇异物,中国与东南亚的海上交通贸易正式开始。

在随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时期里尽管中间经历了明朝的海禁和清代的闭关锁国等情况,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一直有着密切的经贸往来。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战乱频仍,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大批迁移的目的地。

在很多描述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中,经常可以听到有人说:“某某又去南洋发财。

”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60年代由于中国与东盟的政治原因,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的经济关系中断。

1975年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总额仅为5.23亿美元,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很低。

出口贸易流程及费用

出口贸易流程及费用
2.收到提单,箱单,发票,原厂地证,资质证书等文件。
3.按当地海关要求或找报关行准备,提交报关资料,交港口费,进口税,海关报关费,滞港 费(如有)。 (国外公司支付港口费,进口税费,报关费用,滞港费等)
4.办理拖箱查验手续,联系集装箱货车,将集装箱运至工地,海关查验完成后,下货完成后 退回集装箱。或办理港口查验手续,港口开箱查验,由货车分车托运集装箱货物(不推荐, 但有时必须采用。) (直接拖箱去工地的拖箱手续费,集装箱车来回运费,下货人工费叉车费等)
7. 通知供货商按时到指定码头送货按装箱方案装箱。(或厂家工厂装箱。) (采购及验收人员出差费用)
8. 收货后与供货商核对并结算采购账目,注意所有材料付款均由出口代理公司支付,所有资 料公司名称均为出口代理公司名称,不能出现悉道科技公司名称。此时供货商不能先开发票。 (物资材料费由出口代理公司垫付,之后我方与出口代理公司对账。)
9. 按装箱实际明细确定最终报关资料,交给出口代理公司。
国内部分
第一部分:国内部分(费用主要支付给出口代理公司) 查验退税阶段 10.货代公司安排报关,海关查验。 (如海关查验,需要支付查验费用,如查验有问题,需要支付公关费用。)
11. 如通过查验,海关放行,根据报关单准备给供货商的开票资料,注意开票资料中名称数 量规格单位要和报关单上一致。供货商必须开出与报关一致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与供货商 的开票沟通需在准备报关资料的同时完成,避免供货商无法开票的情况发生)
钢铁业是马来西亚重要的基础性产业,在马来西亚,光中资钢铁企业就有:济南钢铁 集团,中国首钢集团等,马来西亚国家目前产能过剩,钢材主要出口往印尼、韩国、 中国和新加坡,当然中国也是马来西亚重要的进口国,大量从中国进口廉价钢铁,废 钢等。 近年来,国外廉价钢铁产品大量涌入导致马本地业者经营压力增加,钢铁厂纷纷促请 政府实施贸易保护措施。 2012年6月26日,马贸工部对原产于或出口自中国、韩国、印尼、中国台湾和土耳其等 国家和地区的钢盘条发起反倾销调查;7月27日,马政府又对原产于或出口自中国台湾的 热轧钢卷发起反倾销调查。 自2013年2月1日起,马政府取消18个等级钢铁产品的免税进口政策,其后不久停止发 放临时进口准证(Temporary Certificate of Approval)。此外,马政府也表示将加大强制性 标准执行力度,阻止国外低品质产品进入本地市场。 2014年,马来西亚对从中国进口的钢绞线等品种进行了多达4次的反倾销调查(裁定), 2015年4月28日,马来西亚对原产于中国的冷轧不锈钢板和涂/漆/彩色涂层钢卷发起反 倾销立案调查

中国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李航宇秦小辉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9年第02期摘要: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与马来西亚经贸合作日趋密切,双边贸易发展迅猛。

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的现状,从货币结算、商品结构、对马投资等方面指出了中马双边贸易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可为中马政府以及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马双边贸易问题对策中国与马来西亚经贸往来的历史十分悠久。

500年前,我国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其中有五次抵达马来西亚,带去了大量商品,与当地人民结下了友好情谊。

1974年5月31日,马来西亚与中国建交,马来西亚是东盟首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

中国与马来西亚在政治上的信任不断加深,高层领导交流频繁。

近些年来,两国的双边贸易增长迅速,中国已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而马来西亚也是中国在东盟最为重要的经贸伙伴之一。

一、中国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的现状中国商务部亚洲司数据(表1)表明,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区全面启动后,中马双边贸易进入“快车道”。

2010至2013年间,中国对马来西亚进出口总额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2010年中国与马来西亚进出口总额为742.15亿美元,同比增长42.8%,其中,出口238.06亿美元,同比增长21.3%,进口504.1亿美元,同比增长55.9%。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马来西亚期间,两国共同签署了《中马经贸合作五年规划》,该规划涵盖制造业、工业园区、交通等诸多领域,掀起了中马经贸合作新的高潮。

2013年中国与马来西亚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11.88%,其中,出口459.33亿美元,同比增长25.78%,进口601.43亿美元,同比增长3.17%。

2014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2014至2016年间,中国对马来西亚进出口总额均出现负增长,2016年中国与马来西亚进出口总额下降至868.8亿美元,同比下降10.7%,其中,出口376.6亿美元,同比下降14.4%,进口492.1亿美元,同比下降7.6%。

中国与马来西亚的经贸关系

中国与马来西亚的经贸关系

中国与马来西亚的经贸关系作者:田园园来源:《环球市场》2017年第12期摘要:中国与马来西亚的经贸关系可追溯到?2000?年前。

?20?世纪? 70?年代两国贸易额开始迅速增长。

在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一带一路”的施行下,中马双边贸易迎来了极大的机遇同时也由于某些历史残留因素存在很多的挑战。

关键词:中国;马来西亚;经贸关系;政策导向;历史因素一、中马建交前的两国贸易在 2000 多年前,中国与马来西亚就开始了友好交往: 1:早期经贸历史:大约在公元 1-2 世纪中国先人已经携带瓷器到达马来半岛南部,与当地居民进行了最早的商品交换;之后的公元 10-14 世纪,也就是中国的宋元时期,随着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大批中国商船前往南洋,与包括马来半岛在内的各国进行商品的贸易;随后在15 世纪初,此时马来半岛南部建立了马六甲王国,时值中国明代期间,双方关系密切。

当时中国明代使节郑和七下西洋( 1405-1433年),有五次到过马六甲王国,推动了双方的经济贸易往来,至今在当地仍能找到许多历史遗迹。

封建时期的两国贸易已经截止,转眼间到了殖民主义时代的来临,在 19 世纪初-1957 年马来亚联合邦独立,这一个半世纪里,英国殖民者从中国广东、福建引入约 900 万名华工到马来亚拓荒,种植橡胶,开采锡矿,修建港口、公路、铁路、桥梁,后大部分人留居当地,成为今日的马来西亚华族。

他们为发展中马关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至此双方一直保持着经济贸易关系。

在 1957-1974中马建立外交关系,在这将近 20 年的时间里,中马双方由于冷战的原因并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但是民间的间接贸易从未中断,成为维系两国关系的基础。

从两千多年前到建立外交关系之时,我们都能很清楚地看出中马双方的外交关系很大成度上受到了历史因素的影响,有的是科技的进步( eg :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促使郑和下西洋和马六甲海峡进行贸易往来)、有的是殖民主义的影响( eg:英国殖民者从中国广东、福建引入约 900 万名华工到马来亚拓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贸易结构】
马来西亚出口贸易产品主要为电子电器、液化天然气、化工产品、石油产品等, 进口产品主要是电子电器、化工产品、机械设备、石油产品、金属制品等。
【主要贸易伙伴】 根据马来西亚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TOP5出口贸易伙伴 分别为:新加坡、中国、日本、欧盟、美国。
5.United States 8.7%
2.政府的支持力度问题
政府原则上不给予外国投资者永久居留权。
3.政策优势问题
已不再享有输美及输欧盟优惠关税。
4.产业限制
基本上已不适合劳动力密集产业的设立。马来西亚劳动力密集产业的定 义系已资本额除以所雇用员工人数,其值低于5.5万林吉特(约合人民币11万 元)
在原有合作下,我们应进一步推动两国的合作。其对策有:
4.Europe Union 8.9%
2.China 12.7%
3.Japan 11.8%
1.Singapore 13.6%
贸易对象国top5——出口
【主要贸易伙伴】 根据马来西亚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TOP5进口贸易伙伴 分别为:中国、新加坡、日本、美国、欧盟。
5.United States 8.1 %
资源丰富 自然资源:橡胶、棕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矿产资源:天然气、石油等,是世界第三大液化天然气出 口国;曾是世界产锡大国,此外还有铁、金、钨、煤、铝 土、锰等矿产; 耕地面积:约414万公顷,占可耕地面积的30.6%。 多元文化融合 一个多元种族融合的大都会,全国有32个民族,华人约占 22.6%,已全面融入马来西亚经济生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 政局稳定 马来西亚注册政党40多个,分为执政党联盟和反党联盟;马 来西亚总理纳吉布领导的执政联盟在今年5月的大选中胜出; 政府先后执行第九个5年计划(2006-2010)和“第三个工业 大蓝图”(2006-2015),在第三个工业大蓝图期间,政府 设定的GDP年均增长速度为6.3%。
【贸易总额】
2012年,马来西亚出口额227 3.88亿美元 进口额196 6.15亿美元
数据库:国际年度数据 地区:马来西亚 指标 农业原材料出口占货物出口比重 (%) 食品出口占货物出口比重 (%) 燃料出口占货物出口比重 (%) 制成品出口占货物出口比重 (%) 矿物和金属出口占货物出口比重 (%) 农业原材料进口占货物进口比重 (%) 食品进口占货物进口比重 (%) 燃 料进口占货物进口比重(%) 制成品进口占货物进口比重 (%) 矿物和金属进口占货物进口比重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1 年 3.16 14 17.8 62.2 2.5 2.5 8.9 11.9 70.4 5.7
对中国出口287.7亿美元,下降4.0 % 自中国进口297.6亿美元,增长20.3% 中国贸易顺差9.9亿美元, 上年为中国贸易逆差51.4亿美元
【货物贸易结构】根据中国海关统计:
对中国出口的5大主要产品
产品类别
贸易额
机电产品
100.9
机械设备
36.5
动植物油
35.6
橡胶及制品
29.6
矿物燃料
23.2
从中国进口的5大主要产品
产品类别
贸易额
机电产品
33.5
矿产品
7.2
动植物油脂
4.46
机械
2.68
橡胶
2.49
【原因】 1.马来西亚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重点 2.中国当前经济结构的互补性 3.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
中马双边合作的主要限制因素
1.南海岛屿争议问题
双边合作关系中两国对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归属问题有争议,且南海问题在 东南亚非常严峻,特别是与几个国家都有岛屿的争议,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对中国 都有防范之心,把中国当成是强大的敌人。这将会是影响两国政治关系的一大因 素。但中国也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调节,双方多次表示,将共同致力于维 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并根据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公认 的国际法准则,积极寻求以双边友好协商和谈判的方式解决有关争议。双方还表 示愿积极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后续行动。
北与泰国 接壤 东临 南海
东马位于加里曼 丹岛北部,与印 度尼西亚、菲律 宾、文莱相邻
南与新加坡 隔峡相望
西濒马六 甲海峡
地理优越 位于东南亚核心地带,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成为进入东盟市场和前往中东的桥梁。 交通发达 巴生港濒临马六甲海峡,东南亚集装箱重要转运中心,西港深水港优势突出;95% 贸易通过海运完成。 8个国际机场,马来西亚是东南亚重要空中枢纽之一; 国内高速公路网,铁路网贯穿半岛南北;
政治制度:君主立宪议会民主制联邦国家; 【国会:最高元首、上议院、下议院】 【内阁:25个部门、31名部长、40名副部长】 官方语言:马来语,通用英语。 货币:马币也称林吉特、令吉 (1美元=3.8令吉) 国徽:中间为盾形徽,上面绘有一弯黄色新月 和一颗14个尖角的黄色星,盾面上的图案和颜 色象征马来西亚的组成及其行政区域。盾面下 部中间的图案为马来西亚的国花──木槿。两 侧红舌马来虎后肢踩着上书写着格言“团结就 是力量”金色饰带。
谢谢! Terima kasih!
3.Europe Union 10.8 %
1.China 15.2 %
4.Japan 10.3 %
2.Singapore 13.3 %
贸易对象国top5——进口
【双边贸易额】2000年以来,中国与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长达30%以上。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
2012年 双边货物贸易额为 比上一年度增长
中马双边合作的主要限制因素
2.华人在马的法律地位不高
马来西亚在五十年代从英国人手中争取独立时,华人祖先以“马来人 的特别地位”来交换华人的公民权。马来人享有经济与教育特权,而 华人在权方面就处于比较底的地位,社会中就形成了马来人掌权,华 人经商的局面。
中马双边合作的主要限制因素
3. 马日关系与马美关系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马来西亚简介
马来西亚贸易环境优势 马来西亚对外贸易状况 中马贸易关系 中马贸易问题及对策
西马约13.2万 平方公里
约600海里
东马约19.8 万亚联邦与新加坡、沙巴和沙捞越组成马来西亚; 1965.8.9 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 马来西亚是英联邦成员国,东盟5个创始成员国之一;
行政区划
13个州(西马的柔佛、吉打、吉兰丹、马六甲、森美兰、彭亨、槟城、霹雳、 玻璃市、雪兰莪、登嘉楼;东马的沙捞越、沙巴); 3个联邦直辖区(首都吉隆坡、兰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纳闽);
简介
中文名称:马来西亚联邦 英文名称:Malaysia 简称:大马 首都:吉隆坡 主要城市:马六甲、槟城、新山、 关丹、古晋 主要民族:马来人(61.8%)、华人 (22.6%)、印度人(6.7%) 主要宗教:伊斯兰教(国教)、佛 教、道教、印度教
1.中马两国应进一步加强两国政治上的友好发展,为双边贸易作下良好的政治环
境基础;
2.加强中马能源合作,如农业上技术合作,自然经济作物的互补,特别中国紧缺
石油、天然气,中马应加强这方面的合作;
3.充分合理利用东盟自贸区这个平台; 4.加强对马的投资; 5.在留学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加强两国留学生的合作; 6.加强两国旅游业的发展和合作。
马日、马美经贸关系密切。日是马第一大外资来源地和主要贸易伙伴,也是向 马提供贷款最多的国家之。另外中国在马出口贸易中排在日本和美国之后,中 国在马的贸易还不是占主要地位的,在东南亚经济上还是日本占主要地位,某 些合作项目上会有所阻碍。
马拉西亚自身的主要问题
1.劳动力问题
近年来马来西亚缺乏一般劳动力及技术人才,且工资逐渐上涨。
【外汇储备】截止2011年底, 1336美元 【外债余额】截止2011年底, 外债余额约合804亿元 【通货膨胀率】2011年,马 来西亚通货膨胀率3.2%
经济基础稳固、经济平稳增长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经 济增长放缓,出口下降,政府为应对危机相继推出 70亿林吉特和600亿林吉特刺激经济措施。 2011年,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马来西亚国内生 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9508美元。 世界经济论坛《2011-2012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 马来西亚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142个国家和地区中, 排名第21位,列东盟国家第二位,亚太区域第六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