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中的异象.pptx

合集下载

证券市场中的异象

证券市场中的异象
经验证据
– 麦诺和普雷斯科特(Mehra and Prescott,1985)的 研究结果显示,从美国股票市场的历史数据来看, 股票回报率比长期国债回报率平均高7%左右。
– 坎贝尔和科克伦(Campell and Cochrane,1999)在 另一项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使用1871年至 1993年的年度数据,他们发现标准普尔500指数的 收益率比短期商业票据的收益率高3.9%。
证券市场中的异象
王志强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证券市场中的异象
1
证券市场中的异象
异象(anomaly)
– 相对于有效市场假说而言
1. 整体市场中的异象 2. 市场交易中的异象 3. 市场定价中的异象 4. 封闭式基金之谜 5. 其它异象
证券市场中的异象
2
回顾:有效市场假说EMH
证券市场中的异象
9
2.1 交易动机与过度交易(续)
经验证据
–现实经验告诉我们,交易者之所以能够达成交 易,其原因在于交易者对证券的未来收益和风 险有不同的预期。
–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市场中一 天成交7亿股,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呈现出“非 理性”的过度交易倾向。
证券市场中的异象
10
2.2 交易策略与交易倾向
–然而,有意思的是持续了七十年的小公司元月效应似乎在 最近十五年中消失了。
证券市场中的异象
19
3.2 市盈率效应
市盈率效应(price-earnings ratio effect)
–是指具有低市盈率的股票或投资组合的未来收益率 往往能超过具有高市盈率的股票或投资组合的收益 率,其表现要好于市场平均水平。
买入决策
–一些经验研究结果发现,投资者在买入证券时表现出一

证券市场中的异象

证券市场中的异象
问题:当封闭式基金关闭时,为什么基金股票的价格上 涨,从而消除折扣?
2 封闭式基金之谜
行为金融学解释:
(1)套利的有限性
在现实中,套利既需要套利者付出成本,又需要其承担风险。由于套 利的有限性,封闭式基金折价的问题没有被消除。
(2)噪音交易风险
如果噪音交易者的交易是随机的,即他们彼此之间是独立的,那么整 体而言,噪音交易对市场的影响将会非常有限,因为会相互抵消。但布拉 德·巴伯等证明噪音交易是系统性的,因此,噪音交易风险是系统性风险。 所以噪音可以较好地解释封闭式股票
1
CRSP股票 20年期国库券
1个月期国库券
0.1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在1926至1999年期间, 尽管美国经历了经济大 萧 条 ( The Great Depression 19291933 ) 和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 1939 年 9 月 1 日—1945年9月2日 ), 投资组合的加权平均回 报率仍比国债回报率高 出7.1%。同时,从历史 走势看,股票回报率的 波动比国债回报率的波 动大得多。
1 股票溢价之谜
二、短视性厌恶损失 Shlomo Benartzi, Richard Thaler,1995 利用展望理论中 关于厌恶损失的理论来解释股票风险溢价现象。(厌恶损失, 心理会计) “短视性厌恶损失” 是指厌恶损失与短决策评估期限的 结合导致决策者放弃一个长远上更好决策的现象。 由于短视性损失厌恶使得投资于股票要有更高的收益率。 问题:如果投资者每隔多长时间对自己的投资结果进行 评估,才会宁愿投资债券而不是股票?
引导案例:金融资产的回报率差异
1926年的1美元投资于不同的金融资产上,到1999年12月能获 得的回报如下: a. 投资于小公司股票在1999年底时能够获得6600美元的回报; b. 投资于标准普尔股票组合(S&P stocks)能获得3000美元的 回报;

我国股市异象

我国股市异象

我国股市异象异象一:股票市场上的“春节效应”是指春节刚刚过后股票收益往往表现较好的一种现象。

从中国股市的发展历史来看,春节过后沪深股票市场中大部分股票都会呈现出上涨的趋势,上海和深圳综合指数每年的前几个月都会在上年年底的基础上有较大的提升,为此我们用历史数据描述了中国股市的“春节效应”。

由于我国的春节多在每年二月份,因此,我们在下图中比较了2001年到2008年每年2月份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同年平均收益率的关系,来检验中国股市是否存在“春节效应”。

图中我们看到年平均收益以2006年为转折点,之前一直为负,之后则出现直线上升的趋势,此时中国股市进入了又一轮辉煌的牛市,2008年又有明显的回落。

而各年的2月份平均收益率则波动比较大,2001年最低,为-6.4%,其他年份则全部为正收益,即使在2002年到2005年的熊市阶段也是如此,2007年达到最高点,有18.4%之高,也远远领超年平均收益。

从整体上看,两者走势基本相同,在年收益率达到最低点的2001年,2月份的平均收益率也处于最低点;而在刚刚过去的一轮牛市中,中国股市在2007年迎来了最高峰,该年的2月份平均收益率也达到最高点。

图中,除2001年和2006年之外,显然2月份平均收益率曲线大多数时间都处于年平均收益率的上方,也就是说2月份的平均收益率均要高于年平均收益率。

可见,在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着明显的“春节效应”这一异象。

异象二:“规模效应”是指股票投资收益率随公司相对规模的上升而下降,尤其是市值较小的公司股票投资收益率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现象,又称为“小公司效应”(smallfirmeffect).90年代中期,国内学者开始针对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以及规模效应展开研究.由于我国深沪两地证券市场的交易规则和运作机制相同、市场背景和投资者构成又极具共性,大多数实证研究均假设上海市场的研究应该能够反映中国股市的整体状况.2000年及以前的国内研究,以宋颂兴和金伟根(1995)、周文和李友爱(1999)、陈君宁和马治天(2000)为代表.他们通过不同时期不同样本的统计分析,得出沪(深)市存在规模效应的结论.但由于市场发展本身的限制,这些统计样本的数量、期限和选择标准均不尽完善,实证结论的统计缺乏稳定性和可靠性.2000年以后的研究中,杨朝军,蔡明超,傅继波(2001)对1993年至1998年的沪市进行资本资产定价的横截面研究;陈收、陈立波(2002)采用CSMAR数据库系统自1992年起共8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汪炜、周宇(2002)以沪市股票为对象建立小公司资产组合,分析这一资产组合在1997—2001年中的股价变动情况;这些研究得出共同的结论:我国证券市场存在显著的小公司超额收益. 张祥建、谷伟、郭岚(2003)选择沪市所有A股为样本,以流通市值来衡量公司的规模,检验得出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沪市股票(组合)的平均收益与公司规模之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通过逐月横截面回归分析进一步检验了公司规模对股票收益的解释能力,证明了沪市“规模效应”的稳健性. 刘蕾,马栋(2004)通过对1997~2002年上海股市收益率数据分别按照β、规模、账面/市值比进行排序、分组,并进行横截面回归检验,发现β与股票组合收益之间缺乏显著的相关性,相反流通市值和账面/市值比这两个易于测度的变量对收益率变化具有显著的解释作用,收益率与规模强负相关,与账面/市值比强正相关,这一结论也说明上海股市存在规模效应.异象三:日历效应在许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意大利、荷兰、比利时、日本、新加坡等,股市一月的收益率要远远高于其它月份,尤其是小市值的股份更为甚。

证券市场中的异象43页PPT

证券市场中的异象43页PPT
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证券市场中的异象PPT课件

证券市场中的异象PPT课件

股票溢价之谜
行为金融学的解释: 一、噪声交易风险 价格受到噪声交易者心理情绪影响的资产必然要比那些没有受
到这种影响的资产为投资者带来更高的回报。 同债券相比,股票的价格受到噪声交易者心理情绪影响的程度
可能要大一些。因此,股票的实际回报必然高于他的内在价值所应 提供的回报。
股票溢价之谜
行为金融学的解释: 二、短视性厌恶损失
股票溢价之谜
为什么股票的收益率会高于无风险证券的收益率呢?
一般的解释: 股票相对与无风险证券承担了更多的风险,由于风险溢价的存 在,股票应该获得更高的收益率。
的确,从短期来看,股票市场回报率存在的风险很大,因此股票必须提供更高 的回报率来吸引投资者。
但是,股票短期风险并不能对股票溢价做出完整的解释。 因为,有些人会进行长期投资以期望用投资的未来收益来度过晚年。从长期 来看,固定收入的长期债券比股票拥有更高的风险。因为虽然消费者价格指数每 月变动小,但是长时间内变化是很大的,因而存在很大的购买力风险。 所以从风险的角度无法解释股票溢价之谜,也无法解释股票的长期收益率高于债 券,而在长期风险低于债券的条件下,人们还是会大量的投资于债券。
市场指数平均收益 率
7.4% 9.3% 8.2% 12.6%
无风险证券平均收益 率
1.3% -0.5% -0.9% 1.3%
风险溢价
6.1% 9.8% 9.1% 11.3%
由此表可以看到: 股票溢价不仅发生在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同时印度等新兴 国家的证券市场均存在显著的股票溢价。由以上可得高股票溢价是具有普遍 性的。
过去的100多年也存在这样的风险溢价,并且呈现上升的趋势。第二次世 界大战以后,股票溢价变得更加显著,股票和无风险证券收益率之差高达 约8.63%.

证券投资市场中一些异象的前景行为金融学解释

证券投资市场中一些异象的前景行为金融学解释

证券投资市场中一些异象的前景行为金融学解释1. 引言1.1 证券投资市场的异象证券投资市场的异象指的是一些不符合理性经济学假设、无法被传统金融理论完全解释的现象。

这些异象在市场中时有发生,给投资者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

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得投资者难以准确预测市场走势,决策过程充满挑战。

证券投资市场的异象主要包括市场泡沫现象、投机行为、信息不对称等。

市场泡沫是指资产价格出现明显超过其内在价值的情况,投资者在短时间内疯狂追逐热门资产,导致价格虚高。

投机行为则是指投资者出于投机目的进行短期买卖、频繁交易,而非基于价值投资的长期持有。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参与者之间信息水平不对称,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优势,导致市场不公平。

金融学解释证券投资市场的异象对于投资者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能够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市场运行规律和参与决策,降低投资风险。

行为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的一个分支,从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的角度解释投资者的行为,揭示了市场异象背后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

通过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投资者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投资偏见和错误决策,提高投资决策的理性性和准确性。

【内容结束】1.2 金融学解释的重要性金融学能够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市场中的异象。

通过金融学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投资者可以对市场中出现的泡沫、投机行为、信息不对称等现象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避免盲目跟风和投机行为,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稳健性。

金融学解释的重要性还在于其对市场参与者行为的影响。

金融学通过研究投资者的行为偏好、心理因素和决策方式,揭示了人们在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认知和行为偏差,从而为投资者提供了更科学的投资建议和决策依据。

金融学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异象的深刻解释和理解,引导投资者制定更加理性和有效的投资策略。

通过学习和应用金融学的知识,投资者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的脉搏,降低投资风险,实现投资目标。

2. 正文2.1 市场泡沫现象市场泡沫现象是指在证券投资市场中出现的一种投资热情过度和投资价格脱离基本面的现象。

股票市场诡异现象

股票市场诡异现象

股票市场诡异现象股票市场中的诡异现象股票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投资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股市交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令人困惑的、不符合逻辑的现象,这些现象被称为诡异现象。

这篇文章将讨论股票市场中的一些诡异现象,并尝试解释它们背后的原因。

1. 股票价格的异动股票价格的突然跳变是股票市场中最常见的诡异现象之一。

当某些股票的价格突然上涨或下跌时,投资者常常会感到惊讶和困惑。

这种价格变化的背后可能是一些实质性的因素,如公司的业绩表现或行业趋势的变化,但有时也可能是没有任何明显的原因。

这种情况下,突然的价格变化可能是由市场情绪或投资者的行为引起的,这种行为往往是非理性的,缺乏任何实质性的基础。

2. 卖空攻击卖空攻击是一种对股票市场的恶意攻击。

在卖空攻击中,投资者会依赖于股票价格的下跌来从中获利。

他们会借入股票并立即卖出,希望股价下跌时再买回以实现利润。

这种策略可能会导致一些压力,使股票价格暴跌,迫使其他投资者将它们的股票出售,最终导致股票价格更加下跌。

尽管这种策略经常被批评为不道德,但它在股票市场中仍然非常普遍。

3. 公司收购另一个常见的诡异现象是公司收购事件。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得知某个公司正受到其他公司的收购攻击,经常会看到该公司股价上涨。

但是,当收购完成后,如果收购价与市场价相比有明显的差异,这种价格行为就会令人感到困惑。

在这个过程中,有时投资者会采取套利策略,例如购买收购目标公司的股票,并出售拟收购公司的股票。

这种策略可能导致股票价格产生不寻常的波动。

4. 股权投票权股权投票权是另一种在股票市场中出现的诡异现象。

当某个股票的持有人比例较低时,他们可能会通过一种叫做“提交的提议”或“股权投票”的方式影响企业的决策,并迫使企业采取一些不利于股东利益的决策。

投资者之间的这种争斗可能会导致股票价格下跌,这反过来又会引发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其中,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5. 蔚来汽车事件最近,蔚来汽车的股票价格出现了奇怪的现象。

证券投资市场中一些异象的前景行为金融学解释

证券投资市场中一些异象的前景行为金融学解释

证券投资市场中一些异象的前景行为金融学解释金融市场中存在一些与传统理论不符的现象,被称为异象行为。

这些异象行为可能导致市场价格的异常波动和投资者的非理性决策。

行为金融学是研究这些异象行为的学科,它试图通过心理学和经济学的方法来解释这些现象,并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决策策略。

1.超买和超卖:投资者情绪波动导致市场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

当市场情绪过度乐观时,投资者会过度买入,推高股价;当市场情绪过度悲观时,投资者会过度卖出,压低股价。

2.大众效应:投资者倾向于跟风,即在其他投资者行为的影响下作出决策。

当大多数投资者看涨时,其他投资者也会跟随并购买,导致价格上涨;反之,当大多数投资者看跌时,其他投资者也会跟随并卖出,导致价格下跌。

3.捕获亏损:投资者倾向于抛售盈利头寸,而坚持持有亏损头寸,即过早离场盈利、过晚离场亏损。

这是因为投资者更倾向于保持自己的尊严,而不愿意承认犯错。

4.过度自信:投资者倾向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可能会忽视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行为金融学认为,这些异象行为是由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和行为偏好造成的。

一方面,投资者往往受到情绪的影响,情绪波动会导致价格的异常波动;投资者往往受到心理偏差的影响,比如过度自信和大众效应等,从而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行为金融学提供了一些策略来应对这些异象行为。

投资者可以利用超买和超卖现象进行逆向操作,即在市场过度乐观或过度悲观时做出相反的决策。

投资者还可以通过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降低投资决策的非理性。

最重要的是,投资者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心理偏差,并尽量避免这些偏差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行为金融学提供了解释证券投资市场中异象行为的角度和策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市场和做出理性的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 1802-2000年美国证券市场收益
市场指数平均收益率 7.0% 7.9% 8.7% 8.4%
无风险证券平均收益率 2.9% 1.0% 0.7% 0.6%
风险溢价 4.1% 6.9% 8.0% 7.8%
表2 英国、日本、德国和法国证券市场收益
国家 英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时间 1947-1999年 1970-1999年 1978-1997年 1973-1998年
100
10
S&P股票
1
CRSP股票 20年期国库券
1个月期国库券
0.1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在1926至1999年期间, 尽管美国经历了经济大 萧 条 ( The Great Depression 19291933 ) 和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战 ( 1939 年 9 月 1 日—1945年9月2日 ), 投资组合的加权平均回 报率仍比国债回报率高 出7.1%。同时,从历史 走势看,股票回报率的 波动比国债回报率的波 动大得多。
临界期限:评估期大约1年
2 封闭式基金之谜
“封闭式基金之迷”, 是由Zweig(1973)提出的,它 指封闭式基金单位份额交易 的价格不等于其净资产现值。 虽然有时候基金份额同资产 净值比较是溢价交易。但是, 实证表明,折价10%至20% 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2 封闭式基金之谜
封闭式基金的价格波动在其生命周期内呈现 出四阶段特征:
引导案例:金融资产的回报率差异
1926年的1美元投资于不同的金融资产上,到1999年12月能获 得的回报如下: a. 投资于小公司股票在1999年底时能够获得6600美元的回报; b. 投资于标准普尔股票组合(S&P stocks)能获得3000美元的 回报;
c. 投资于“股票价格研究中心”股票组合(Center for Research in Security Prices,CRSP)能获得2000美元的回报; d. 投资于20年期的国债在1999年底时可以获得40美元的回报; e. 投资于1个月的短期国库券在1999年底时则只能得到15美元 的回报。
1 股票溢价之谜
二、短视性厌恶损失 Shlomo Benartzi, Richard Thaler,1995 利用展望理论中 关于厌恶损失的理论来解释股票风险溢价现象。(厌恶损失, 心理会计) “短视性厌恶损失” 是指厌恶损失与短决策评估期限的 结合导致决策者放弃一个长远上更好决策的现象。 由于短视性损失厌恶使得投资于股票要有更高的收益率。 问题:如果投资者每隔多长时间对自己的投资结果进行 评估,才会宁愿投资债券而不是股票?
市场指数平均收益率 5.7% 4.7% 9.8% 9.0%
无风险证券平均收益率 1.1% 1.4% 3.2% 2.7%
风险溢价 4.6% 3.3% 6.6% 6.3%
1 股票溢价之谜
拉吉尼什.梅拉与爱德华.普雷斯科特于1985年首先 提出。
“股票溢价之谜”(equity公平公正 普通股 premium溢价 保险费 puzzle)指股票投资的历史平均 收益率相对于债券投资高出很多,并且无法用标准金 融理论中的“风险溢价”做出解释。
封闭式基金的持有者大多是一些个体投资者。
2 封闭式基金之谜
行为金融学解释:
(3)投资者情绪理论
Lee等人(1991)认为个人投资者的情绪因素是引起 封闭式基金之谜的原因。
投资者为什么要求获得很高的风险补偿才愿意投资 股市呢?
1 股票溢价之谜
行为金融学的解释: 一、噪声交易风险 价格受到噪声交易者心理情绪影响的资产必然要比
那些没有受到这种影响的资产为投资者带来更高的回报。 同债券相比,股票的价格受到噪声交易者心理情绪
影响的程度可能要大一些。因此,股票的实际回报必然 高于他的内在价值所应提供的回报。
引导案例:金融资产的回报率差异
案例思考: 1.收益率差异是否可以用股票的风
险大于国债和国库券的风险来加 以解释? 2.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股票投资 的风险是否大于债券投资? 3.为何小公司股票的投资回报大于 大公司的?
1 股票溢价之谜
时间 1802-1998年 1889-2000年 1926-2000年 1947-2000年
问题:为什么封闭式基金的价格低于它的资产净值 ,而且这种折扣交易是普遍现象?
2 封闭式基金之谜
(3)封闭式基金股票的折扣率(溢价率)波动性很大,不 仅随着时间的不同而不同,而且也因基金的不同而不同。
问题:封闭式基金的折扣率为什么呈现正相关,为什么折 扣率会因基金不同、时间不同而变化很大? (4)当封闭式基金因为各种原因(例如同其他基金合并、 解散、或者转成开放式基金)而结束时,基金股票的价格逐 渐上涨,并最终同它的净资产一致。
证券市场中的异象
1 股票溢价之谜 2 封闭式基金之谜 3 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 4 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 5 规模效应 6 帐面市值比效应 7 日历效应 8 指数效应
引导案例:金融资产的回报率差异
Siegel(1997)作了一个投资于不同金融资产的回报变化情况的统计图。
10,000 1,000
小公司股票
溢价发行 折价交易 折价率大幅波动 折价缩小
2 封闭式基金之谜
1960—1Biblioteka 86年间三大洲公司每年年底的折价率
30
20
10
0
-10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年份
2 封闭式基金之谜
(1)新基金上市时溢价交易,但很快在市场上折扣交 易。
问题:在封闭式基金股票上市时,为什么还会有投 资者认购它呢? (2)封闭式基金股票在市场上以大幅度低于它的资产 净值的价格进行交易。
问题:当封闭式基金关闭时,为什么基金股票的价格上 涨,从而消除折扣?
2 封闭式基金之谜
行为金融学解释:
(1)套利的有限性
在现实中,套利既需要套利者付出成本,又需要其承担风险。由于套 利的有限性,封闭式基金折价的问题没有被消除。
(2)噪音交易风险
如果噪音交易者的交易是随机的,即他们彼此之间是独立的,那么整 体而言,噪音交易对市场的影响将会非常有限,因为会相互抵消。但布拉 德·巴伯等证明噪音交易是系统性的,因此,噪音交易风险是系统性风险。 所以噪音可以较好地解释封闭式基金折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