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半结肠切除术手术记录
右半结肠手术记录

术中发现:肿瘤可触及、质地硬、边界不清,单发,约5.0×4.0×4.0cm大小,病灶中心位于横结肠近肝区,浸润浆膜层,结肠中动脉旁淋巴结肿大,肝、脾、腹盆腔及腹膜未见明确转移及种植灶,腹腔无腹水。
术后切开标本见肿瘤向管腔内生长,侵及肠管一圈,肠管明显狭窄。
手术程序(步骤):1、仰卧位,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
2、取上腹正中切口逐层切开入腹,探查如上述。
3、打开侧腹膜,游离升结肠,结肠肝曲,横结肠右半,并切除幽门右侧的大网膜。
4、距回肠末段20CM切断小肠,近端予荷包缝合后置入强生29#吻合器抵钉座,收紧荷包线,留待吻合。
距结肠肝曲15CM切断横结肠及横结肠血管左支,近心端双重结扎血管。
在根部切断结扎右结肠血管,楔形切除小肠系膜,取出病变送病理检查。
5、远端横结肠距断端6CM经对系膜侧与小肠断端行强生29MM吻合器吻合顺利。
检查吻合口通畅,无出血,无狭窄,无漏。
断端和吻合口分别予浆肌层缝合加固。
6、术区止血,封闭系膜裂孔。
7、冲洗术野,置引流管一根于右结肠旁沟经切口右侧戳孔引至体外。
8、检查无活动性出血,冲洗腹腔,清点纱布、手术器械无误后,逐层关腹。
9、术中失血约30ml,术毕,术后安返PACU。
手术顺利,麻醉效果良好。
送检标本:结肠肿瘤及淋巴结。
1、仰卧位,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
2、取右侧经腹直肌切口入腹,探查如上述。
3、吸尽腹水,电刀游离肠粘连,于回肠距回盲部20cm切开肠管减压;4.打开侧腹膜,游离升结肠,结肠肝曲,横结肠右半,并切除幽门右侧的大网膜。
5、距结肠肝曲15CM切断横结肠及横结肠血管左支,近心端双重结扎血管。
在根部切断结扎右结肠血管,楔形切除小肠系膜,距回盲部20cm处切断回肠,取出病变送病理检查。
5、远端横结肠经对系膜侧与回肠断端用切割闭合器行侧侧吻合;检查吻合口通畅,无出血,无狭窄,无漏。
断端和吻合口分别予浆肌层缝合加固。
6、术区止血,封闭系膜裂孔。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范本模板】

烧伤扩创、冲洗患者取仰卧位,打开包扎敷料,见创面水肿,仍有水泡形成,基底红白相间,右肘局部苍白,换药彻底清除水泡及部分皮肤腐皮,稀释碘伏湿敷消毒,磺胺嘧啶银烧伤膏外擦面颈胸部创面,行暴露疗法,右上肢予百多邦外敷后行包扎疗法,无菌棉垫覆盖包扎固定.换药完成,病人安返病房。
阑尾(逆切)麻醉生效后,病人取平卧位,术区常规碘伏消毒,铺无菌单。
取右下腹部“麦氏”切口,长约4。
0cm,依层切开入腹,铺保护巾,探查见:阑尾位于盲肠后位,长约8cm,直经约1。
2cm,阑尾外观充血水肿明显,尖端化脓与后腹膜紧密粘连,腹腔内有炎性积液约50ml,未见穿孔,术中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局限性腹膜炎。
逆切法阑尾切除术:于阑尾基底部7号线结扎,并于其远端约0。
3cm处切断阑尾,残端碘伏消毒,1号线距阑尾根部约1。
0cm 盲肠壁上浆肌层荷包缝合,包埋阑尾残端可靠,用止血钳分段钳夹阑尾系膜并剪断,4号线缝扎后再结扎一次,直至将阑尾完整切除。
用盐水纱布蘸净腹腔积液,查无活动性出血及异常情况,清点手术器械及敷料无误后,逐层关腹,术毕。
术中麻醉平稳,生命体征平稳,无副损伤,出血约10。
0ml,术后将切除阑尾予病人家属看后送病理,病人平车安返病房.贲门肿瘤切除+食管--胃吻合+胸腔闭式引流术1。
患者取右侧卧位,碘伏常规消毒铺巾;2.取左侧第7肋间中前切口,长约20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电凝止血,切开胸壁各层及肋间肌(第七肋间),电凝止血,开胸器撑开,显露胸腔.3.探查:显露食管下段及胃,探查发现贲门部可触及约7x6x5厘米肿块,胃小弯受累,膈肌下和脾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肿块后与胰腺、腹主动脉无明显粘连.4。
电刀游离食管下段,将食管及周围软组织部分游离,用食管带向外侧牵拉,打开膈肌,环切贴于肿瘤的食管裂孔膈脚部分,在胃小弯切断肝胃韧带,自幽门沿胃大弯向左游离胃结肠韧带,注意保护胃大弯血管环,切断胃脾韧带,将胰体前面的后腹膜及胃底与膈肌间的腹膜切开,切断缝扎胃左动脉,将附近肿大淋巴结彻底清除,在贲门上约3cm处切断食管,碘伏纱消毒断端,用橡胶套封闭食管近端,防止术野污染,远端10号丝线结扎,并用无菌纱垫保护,用直线切割吻合器(编号YZB/USA 4839-2008)切除贲门肿瘤并吻合正常残胃组织,在食管近端留置荷包(7号线),切开荷包缝合线下方1.5cm食管组织,消毒,用25号一次性使用圆形吻合器(编号YZB/USA 0865—2010)将胃大弯前壁与食管吻合,吻合顺利,将胃管及营养管消毒剪开,分别放入胃及十二指肠第二段,4号线间断缝合加固吻合口,1号线包埋之,4号线固定胃与膈肌,7号线缝合膈肌,胃与周围胸腔组织固定数针,吸净对侧胸腔积液,并从左第八肋间腋前线放胸引管1根(32#),清点器械及敷料无误,检查术野无明显出血点,依次关胸,术毕.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中出血约400ml,尿量200毫升,补液2500毫升,术毕安返病房.阑尾切除术麻醉生效后,病人取平卧位,术区常规碘伏消毒,铺无菌单。
手术记录:右半结肠切除

手术记录:右半结肠切除
术前及术后诊断:
术前诊断:右半结肠癌
术后诊断:右半结肠绒毛状腺瘤,部分区域上皮内瘤变,部分区域高分化腺癌手术方式:
患者行开腹右半结肠切除术,手术过程中,术者仔细分离并切除病变肠段,同时切除淋巴结,并进行肠管吻合。
麻醉方式:
患者行全身麻醉联合连续硬膜外麻醉。
手术经过:
手术开始后,术者首先进行常规消毒和铺巾,然后切开腹部正中线,入腹后首先进行探查,确认病变位置。
在分离右半结肠的过程中,术者特别注意保护肠系膜血管,避免损伤。
随后,术者仔细清扫了相关淋巴结。
在切除病变肠段后,术者进行了肠管吻合,确保吻合口无张力,吻合口通畅。
手术过程中,术者不断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保持手术野清晰。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术者精细操作,尽量减少创伤。
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术后禁食,待肠蠕动恢复后逐步恢复饮食;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腹腔引流情况;
4.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5.术后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总之,本次手术过程顺利,术者严格遵守无菌原则,精细操作,完整地切除了病变肠段并清扫了淋巴结。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生命体征稳定。
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与剥脱术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改良式乳腺癌根治术甲状腺囊肿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脾切除术疝高位结扎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臀部包块切除术胃癌根治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严重脱垂性痔的吻合器治疗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肝顶包虫病破裂感染破内囊摘除,引流术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弓下吻合术全胃切除空肠代胃空肠食管吻合术包皮环切术腹腔镜转开腹胆囊切除腹腔镜转开腹胆囊癌根治术胆囊癌根治术腹腔镜转开腹胆囊切除,肝血管瘤切除手辅助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左肝切除术,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清扫扩大性胰十二指肠除术 (Whipple手术), Child消化道重建(捆绑式胰肠吻合,Roux-en-Y胃空肠吻合),部分横结肠切除术,结肠结肠端端吻合术肝门胆管癌根治术(左半肝+肝管汇合部+胆囊切除,右肝管-空肠Roux-n- y吻合术,右肝内胆管置管外引流)胃囊肿内引流术,囊壁活检胰十二指肠除术胰十二指肠除术 (Whipple手术)剖腹探查,脾切除术剖腹脾脏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肝脏组织活检术胸腔镜辅助食道平滑肌瘤切除术+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近端胃大部切除 + 食管胃端侧吻合术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Roux-en-Y 吻合,脾切除)近端胃癌根2式胃次全切除术胃癌根治术 (远端胃癌根2式胃次全切除术),胆囊切除胃癌姑息切除术,远端胃次全切除,毕Ⅱ式吻合,肝门部淋巴结无水酒精注射回肠肿瘤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结肠癌根治切除术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直肠dixon根治切除术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左侧甲状腺腺叶大部切除术中冰冻右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加左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甲状腺峡部切除加右侧腺叶部分切除术,术中冰冻术中冰冻、双侧甲状腺及峡部全切除术右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术你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你应该努力去做一个勤奋的人!————朱光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与剥脱术】麻醉起效后,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于腹股沟韧带下方3~4cm处,以卵圆窝为中点作一与腹股沟韧带平行的斜切口,长约6cm。
手术记录模板

肠梗阻手术经过:1、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仰卧位,常规碘伏消毒术野皮肤,铺无菌巾单.2、取左、右腹直肌切口,长约数字cm,切开皮肤,电刀依层次逐层进腹。
探查:腹腔有少量腹水,小肠高度扩张,积气和积液,距屈氏韧带、回盲瓣数字cm有一束带压迫空、回肠形成机械性梗阻,去除粘连束带后游离出小肠,见被压肠管明显狭窄,肠壁厚,未见明显坏死,将小肠积液挤入结肠,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检查无活动性出血,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逐层关腹。
(机械性肠梗阻)取左、右腹直肌切口,长约数字cm,切开皮肤,电刀依层次逐层进腹.探查:腹腔内有臭味,切口下无粘连,但回肠有两处与盆底粘连,空肠与部分回肠高度扩张,直径约数字cm,内充满液体,总量约数字ml。
肝脾无异常。
锐性剥离回肠与盆底之粘连,发现一处大约在空回肠交界处,另一处距回盲部约数字cm.分离过程中较底位粘连之回肠浆膜面有多处破损,逐决定在此处先戳孔减压。
从浆膜破损处小肠切开肠壁,放入吸引器头,吸出扩张段肠管积液近数字ml.游离该段肠管系膜,切除肠管约数字cm,行手工端端吻合,浆肌层包埋。
修补空回肠交界处粘连小肠之破损浆膜。
距屈氏韧带数字cm处缝荷包,戳孔向远端置入数字号导尿管一根行空肠造口,肠壁隧道包埋后经左上腹戳孔引出,固定,肠管吊置.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盆腔置乳胶引流管一根,从右下腹引出,固定。
查无活动出血,清点器械纱布无误,逐层缝合腹壁各层,结束手术。
(粘连松解,肠腔减压、回肠部分切除吻合)取左、右侧经腹直肌切口,长约数字cm。
探查见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淡血性、脓性、粪样液体,量约数字ml,吸尽渗液。
盆腔及小肠、结肠系膜血管周围未及转移肿大淋巴结,肝脏亦未及肿瘤转移灶。
见近端小肠明显扩张,内有大量肠液及气体,表面明显红肿、充血,表面有大量脓苔附着.升结肠、盲肠及横结肠降结肠空虚。
自回盲瓣向近端逐次锐性分离小肠粘连至近端空肠。
距屈氏韧带、回盲瓣约数字cm见约数字cm小肠被一索带绞窄,小肠已缺血坏死.距坏死小肠近、远端约数字cm小肠破损.决定行坏死小肠切除吻合。
腹腔镜肠切除术记录

腹腔镜肠切除术记录患者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XX手术日期:XX年XX月XX日手术医生:XXX手术前记录:患者XXX于XX年XX月XX日入院,主诉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已持续半年。
经详细的身体检查和相关检验,初步诊断为结肠疾病。
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行腹腔镜肠切除术。
术前准备:1. 输液:术前饱腹即行含糖液体快速静脉输注。
2. 镇痛:术前15分钟口服阿托品0.5mg。
3. 麻醉:患者进行全麻,气管插管。
4. 体位:患者取卧位,傍尿位左侧高抬头10°,双下肢稍稍展开。
5. 皮肤消毒:采用聚维酮碘溶液进行局部消毒清洁。
手术操作过程:1. 切口选择:在脐中线下方约2cm处进行切口,制作腹腔镜入口。
2. 腹腔镜插入:将腹腔镜插入腹腔,观察腹腔内状况。
3. 准备工作:进行彻底的腹腔洗涤,确保手术环境清洁。
4. 发现肠道问题:通过腹腔镜观察,发现患者结肠内有明显的炎症改变和息肉样病变。
5. 结肠切除:根据手术设计,将病变部位的结肠进行切除。
6. 结肠连接:使用无张力吻合器进行结肠吻合术,恢复肠道连通性。
7. 清洗腹腔:进行充分的腹腔冲洗,预防感染。
8. 结束手术:取出腹腔镜,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
术后恢复:1. 观察:手术结束后,患者转入恢复室进行监护,观察生命体征的稳定情况。
2. 饮食:术后24小时内禁食,术后第二天开始逐渐恢复饮食。
3. 活动:术后第一天,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增加术后恢复的速度。
4. 用药: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使用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
术后随访: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症状明显改善。
术后第五天,拔除腹腔引流管,患者自觉舒适。
术后第七天,患者病情稳定,无发热、腹胀、腹痛等不适。
对于术后伤口,嘱咐患者注意伤口卫生,勿碰水,保持伤口干燥,定期更换敷料。
术后并发症:手术中及术后未发现明显并发症,患者手术切口干净,未见红肿渗液。
患者在术后的恢复过程中,未出现腹腔感染、肠梗阻、吻合口瘘等并发症。
普外科所有手术记录

胃部手术常见手术方式胃大部分切除:毕1式胃大部切除术(残胃与十二指肠吻合)毕2式胃大部切除术(缝闭十二指肠残端,残胃与上段空肠吻合)胃癌根治术:按癌肿部位整块切除胃的全部或大部、大、小网膜和区域淋巴结并重建消化道1、胃大部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术后胃出血:术后24小时十二指肠残端破裂:毕2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近期的严重并发症,一般术后3~6日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术后5~7日(有明显腹膜炎症状和体征:高热、腹痛、腹胀,肌紧张)残胃蠕动无力或称胃排空延迟:术后7~10日术后梗阻:输入段梗阻、吻合口梗阻、输出段梗阻倾倒综合征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胃癌姑息切除术,远端胃次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前诊断:胃癌穿孔,局限性腹膜炎术后诊断:胃癌穿孔伴胰腺、横结肠系膜、肝门侵犯,局限性腹膜炎手术方式:胃癌姑息切除术,远端胃次全切除,毕Ⅱ式吻合,肝门部淋巴结无水酒精注射麻醉方式:插管全麻术中所见:腹腔内未见明显腹水,胃小湾侧胃角处后壁巨大溃疡性病灶,6*8cm大小,质硬,浸出浆肌层,侵犯胰腺,横结肠系膜,及肝门。
胃小弯侧,肝门部多枚肿大淋巴结。
,肝脏、胆囊、脾脏、双肾、腹壁及盆腔等未见转移性结节。
手术经过:1.气插全麻,常规导尿,消毒铺巾。
2.取上腹部正中由剑突至脐下1cm切口。
3.逐层进腹,探查腹腔,见肝、胆、脾、腹壁及盆腔未见明显转移。
4.在横结肠上缘剪开胃结肠韧带,见胃后壁肿瘤广泛侵犯横结肠系膜。
分离胃后壁与横结肠系膜后见肿瘤侵犯胰头部,同时见肝门部多枚肿大淋巴结,难以根治切除,决定行胃癌姑息切除术,远端胃次全切除,毕Ⅱ式吻合,肝门部淋巴结无水酒精注射。
5.分离胃后壁与胰腺组织,游离胃网膜右动脉根部,将胃网膜右动脉由胰十二指肠动脉分支根部离断结扎。
6.游离小网膜,在肝下缘切开小网膜,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肝总动脉旁淋巴结,离断胃右动脉。
7.在幽门右侧约4cm处离断十二指肠。
采用2-0Vicycle线全层连续缝合和丝线浆肌层间断缝合法关闭十二指肠残端。
结肠癌住院志模板

Xxx 1 xxx住院志姓名:xxx 职业:工人性别:xx 家庭地址:xxx年龄:xx 入院日期:xxx民族:汉族记录日期:xxx婚姻:xx 病史叙述者:本人籍贯:xx 可靠性:可靠主诉:右半结肠切除术后x月余,发现结肠息肉x月余。
现病史:患者x月余前因升结肠癌入我院治疗,于xxx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恢复好。
术后病理示升结肠溃疡型中分化腺癌,癌瘤浸透肌层达浆膜,未浸及回盲瓣及阑尾,脉管内未见癌栓。
两侧手术切缘未见癌残留。
淋巴结0/17枚。
1月前复查结肠镜,示结肠多发性息肉,横结肠、降结肠各见1枚0.2*0.2cm无蒂息肉,直肠见1枚2.0*2.0cm带蒂息肉。
(山田Ⅰ-Ⅳ型)。
病理示横结肠、降结肠息肉呈慢性炎。
直肠息肉呈低级别瘤变——绒毛管状腺瘤样结构,上皮轻度异型增生。
现为进一步诊治收住院。
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
否认肝炎及其他传染病史。
预防接种史具体不详。
磺胺类药物过敏。
无外伤手术史。
无输血史。
个人史:出生并生活于当地,否认疫区居住史。
无冶游史。
无烟酒嗜好。
婚姻史:适龄结婚,爱人及孩子均体健。
家族史:否认家族中遗传病史,否认家族肿瘤病史。
体格检查T:36.2℃ P:80次/分 R:20次/分 BP:120/76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正常面容,表情自如,自主体位,步态正常,神志清楚,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色泽正常,未见皮疹,无皮下出血, 毛发分布正常,皮肤弹性正常, 温度正常,湿度正常;全身皮肤未见水肿,双下肢无水肿,无肝掌,未见蜘蛛痣。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大小正常,无畸形,无异常隆起及凹陷。
眼睑正常,结膜无充血水肿,巩膜无黄染,眼球活动好,角膜透明,无浑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双侧对光反射灵敏,调节及集合反射正常存在。
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双侧乳突无压痛,听力粗试无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半结肠切除术
[切除范围]
切除横结肠左段、结肠脾曲、降结肠,并将横结肠右段与直肠近端吻合,对降结肠或乙状结肠癌还应将肠系膜下动脉与静脉分离、结扎、切断,沿腹主动脉旁自上而下清除淋巴结。
[适应证]
1.降结肠癌或乙状结肠癌。
2.降结肠与乙状结肠严重的溃疡性结肠炎或多发性息肉。
3.乙状结肠或降结肠憇室炎并发梗阻者。
4.乙状结肠扭转坏死或狭窄。
[麻醉]同右半结肠切除术。
[术前准备]
1.病人常并发贫血与低蛋白血症,术前应尽可能予以改善。
给以营养丰富而少渣的饮食,术前一日改用流质,必要时输血或血浆。
2.注意检查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凝血机制及有无远处转移。
3.准备肠道3~5日,包括:
⑴如有便秘,入院即可开始用缓泻剂。
⑵术前3日起,每晚用甘露醇口服或灌肠一次,术前晚作清洁灌肠。
⑶术前3~5日口服磺胺类药及灭滴灵等抗生素(于手术前24小时在口服磺胺类药基础上加服新霉素,每次2g,每6小时1次)。
卡那霉素对胃肠道无明显刺激、不易引起腹泻,优于新霉素。
于术前72小时开始口服,每小时1次,每次1g,连服4次,以后每6小时1次,每次1g至手术前。
对年老、体弱、手术前后使用抗生素时间较和者,可同时服用制霉菌素每日3次,每次100万U,以抑制霉菌生长。
口服肠道抗生素者,应同时给予维生素K.
4.左侧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者,一期切除手术的危险性大,一般宜先作右侧横结肠造瘘,经2~3周的减压及准备后,再作根治性手术;而右侧结肠癌,可行一期手术,但若病情重危、梗阻严重者,亦应先作盲肠或结肠造瘘。
5.行左半结肠切除术者,术前应安放留置导尿管。
6.手术日晨放置胃肠减压管。
[手术步骤]
以降结肠癌为例。
1.体位仰卧位。
2.切口左侧正中旁切口。
3.探查探查左侧结肠病变性质、大小与活动度,以及淋巴结、肝脏、盆腔有无病变。
4.显露左半结肠用温盐水纱布垫保护大肠与大网膜,用深拉钩向中线拉开,显露左侧结肠[图1⑴].
5.结扎肠系膜血管在十二指肠悬韧带下切开后腹膜,将肠系膜下动脉与静脉分离、结扎后切断,近端结扎加缝扎[图1⑵].随即沿腹主动脉旁自上而下清除淋巴结。
在距肿瘤约5~6cm的上、下两端,用细纱布条穿过肠壁边缘的肠系膜,扎紧肠腔,控制肿瘤部肠内容物,避免上下流动,造成播散。
6.分离左半结肠切开降结肠左侧缘后腹膜,用钝性和锐性分离法,将左侧结肠与肠系膜向中线推开。
分离左侧结肠系膜和显露左侧后腹壁时,应注意避免损伤左肾及输尿管[图1⑶].将脾结肠韧带切开,分离结肠脾曲;将胃结肠韧带左侧部分切开,分离横结肠左段。
分离时注意避免损伤左肾、脾及胰尾[图1⑷].再将盆腔乙状结肠末段的两侧腹膜切开,分离乙状结肠末段。
注意避免损伤膀胱与两侧输尿管[图1⑸].
然后,将左半结肠系膜分离,钳夹、切开后缝扎。
在横结肠中段,用两把十二指肠钳(或全齿直止血钳)并排夹住后切断;在乙状结肠末端用两把直角钳夹住后切断[图1⑹],去除左半结肠。
7.横结肠直肠吻合切除钳夹过的保留端肠壁边缘,肠端用红汞液纱布拭净,然后将横结肠右段与直肠近端行端端吻合(一般采用开放式端端吻合术)。
横结肠右段应尽量分离松弛,直肠近端应保留足够长度,以保证吻合无张力。
先用两针牵引线固定,随即进行吻合。
后壁外层用细丝线作浆肌层间断内翻褥式缝合,内层用丝线(或2-0铬制肠线)作全层间断缝合[图1⑺].前壁内层用丝线(或2-0铬制肠线)全层内翻间断缝合,外层用丝线作浆肌层间断内翻褥式缝合。
8.封闭盆腔腹膜先将盆腔分开的腹膜用细丝线间断缝合,封闭盆腔腹膜,覆盖吻合口;然后,将右侧横结肠系膜与后腹膜用细丝线间断缝合。
在吻合口附近的盆腔内放置香烟引流,自腹壁切口引出。
9.缝合逐层缝合腹壁。
[术中注意事项]
1.当分离左侧结肠系膜、显露左侧腹后壁时,必须避免损伤左肾、脾、胰尾及输尿管;特别在分离乙状结肠末段时,要防止损伤两侧输尿管。
2.当横结肠与直肠吻合时,术野显露常不够满意,需要取头低足高位,帮助显露。
3.操作要仔细、轻巧、稳当,吻合口应无张力,缝扎松紧合适;否则,有发生吻合口漏的可能。
[术后处理]
术后10日内不能灌肠或服用泻药,需要时可服用液体石蜡。
术后2~3日可取出香烟引流。
其余同右半结肠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