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模式的分类
中美庭审制度的比较

中美庭审制度的比较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一、诉讼模式的比较刑事诉讼模式是指采用何种庭审的方式。
从一国的庭审方式上可以辨别出该国是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
此外庭审方式也决定了诉讼中各诉讼参与人的地位。
美国是典型的对抗制诉讼模式国家,我国采用混合式。
(一)对抗制诉讼模式众所周知,美国实行的是当事人主义审判模式,而对抗制诉讼又称“当事人主义”。
在法官、检控方、辩护方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
法官处于中立位置,是三角形的顶端,而检控方和辩护方两者处于平等的地位,相当于三角形的两个底角。
其特点是:(1)法官在整个诉讼中不主动调查证据,询问证人,或讯问被告。
其主要职责是维持法庭秩序,根据控辩双方的激烈辩论,发现事实真相,运用法律专业知识,来决定被告是否有罪、无罪。
(2)鉴于法官的消极地位,诉讼程序由检察官迈开第一步,接着就是律师出示证据,豍检控方和辩护律师在整个庭审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对抗制认为,案件的事实真相只有通过双方对程序和事实的充分辩论,才会显现出来。
(3)实行陪审团制度。
由一定数量的非专业人士(通常为12人)组成陪审团,对案件事实的有无进行裁决。
豎(二)混合式诉讼模式与对抗制诉讼模式相反的是纠问式。
司法机关不是采取“不告不理”,而是“不告也理”的原则,即司法机关积极发挥能动性,主动追究犯罪。
此外,法官也不再是一个消极的旁观者,而是集审判、侦查职能于一身。
被告是审判的对象,拥有有限的权利。
混合式诉讼,是兼采对抗制和纠问制的诉讼模式。
我国采用的就是这种诉讼模式。
法官在整个庭审过程中可以询问证人,盘问被告人,甚至可以依职权调取证据。
我国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的第191条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合议庭对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
同时我国的庭审模式还具有对抗制的特征。
民事诉讼模式

第一节 民事诉讼模式概述
1、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事诉讼模式
(1)英美法系
(2)大陆法系
2、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事诉讼模式
第二节 民事诉讼模式的比较
一、两大法系国家的民事诉讼模式
英美法系民事诉讼模式的特征(当事人主义)
1、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继续与终结,取决于当事人的 意志
二、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分类 1. 按气流方向分类
按废气进入涡轮的气流方向可分为轴流 式和径流式两种增压器。
径流式涡轮增压器工作时, 柴油机排出的废气 进入增压器涡轮壳后, 沿着垂直于增压器转子轴线 方向流动; 轴流式涡轮增压器工作时, 其废气进入增 压器涡轮壳后沿着平行于增压器转子轴线方向流动。
径向式涡轮增压器的特点是流量小、效率高、 加速性能好、体积小、结构简单。 车用柴油机大 都采用径向式涡轮增压器。
轴流式涡轮增压器的特点是流量大、效率高、 压力升高比大, 适用于中、大型柴油机。
2. 按压力升高比分类
增压器压气机的出口 压力与进口 压力之比称为 压力升高比。 简称压比。 用 πκ 表示。
康明斯 KTA-2300 型柴油发动机。
斯太尔 15 系列六缸直 列水冷式柴 油发动机。
三、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的选择 1. 发动机最大功矩 Temax及相应转速 nT
四、发动机的悬置
发动机是通过悬置元件安装在车架上,悬置元 件既是弹性元件又是减振装置,其特性直接关系到 发动机振动向车体的传递,并影响整车的振动与噪 声。 合理的悬置不但可以减小振动、降低噪声以 改善乘坐舒适性,还能提高零、部件和整车寿命。
1、在诉讼资料和证据资料的收集上,法官 起着积极的作用(职权探知主义)
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

针对我国法治进程不断推进的现状,我们不仅要努力克服当前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下存在的弊端,更应该努力寻求一种新的诉讼模式以适应当代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需求,针对这一情况,不少学者提出了构建和谐主义诉讼模式的构想,在法官与当事人之间是一种互动和协作的关系,诉讼是法官与当事人共同促进的作业。法院和当事人之间以及双方当事人相互之间的自主对话与交流、充分协商与沟通,是和谐主义诉讼模式运作的基本机制,不仅仅要在法律程序上解决纠纷,还要让社会关系恢复到或者达到一种真正的和谐状态。和谐主义诉讼模式将司法诉讼作为一项所有人均可接近和享有的社会福利,是一种恢复性司法,着眼于当事人争议的彻底消解。它是实现诉讼程序从对立走向合作、从对抗走向协商的新型纠纷解决机制,代表了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的正义观,体现了当事人双方诉讼地位的实质性平等和当事人意志表达的真实自由,充分兼顾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的平衡,是对传统诉讼理念和诉讼哲学的超越,是诉讼功能、诉讼价值的本旨性回归。因此,可以说,司法和谐是诉讼的理想模式与圆满状态,是当前社会纠纷解决的最佳机制,是每一个到法院打官司的诉讼当事人之福,是他们所喜闻乐见的全新的司法改革举措。虽然当前的现状面临很多的问提,但是每一个司法工作者都应该孜孜以求不懈努力的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为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不懈努力。
民事诉讼模式的类型

民事诉讼模式的类型民事诉讼是指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民事纠纷中通过诉讼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种法律方式。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适应不同的诉讼需求和解决不同类型的纠纷,多种类型的民事诉讼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民事诉讼模式,包括简易程序、普通程序、特殊程序和其他类型的模式。
一、简易程序简易程序是指对于争议较小且情况相对简单的民事纠纷,法院可以采取简化诉讼程序进行处理。
简易程序注重简明、快捷和经济的原则,适用于小额财产损失纠纷、租赁纠纷等常见的一般性案件。
在简易程序下,诉讼的流程较为简便,法院可以依据当事人的陈述和相关证据作出判决。
二、普通程序普通程序是指适用于一般性纠纷的诉讼程序,包括民间借贷、买卖合同、侵权责任等类型的案件。
在普通程序下,诉讼的流程相对较为复杂,包括立案、受理、调解、审理和判决等环节。
当事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并接受法庭的审理和判决。
三、特殊程序特殊程序是指适用于特定类型纠纷的诉讼程序,涉及到特殊的法律规定和操作细则。
特殊程序主要包括行政诉讼、知识产权诉讼、劳动争议等。
在这些案件中,法院会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和程序要求对案件进行审理,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其他类型的模式除了上述提到的三大类型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民事诉讼模式。
例如,仲裁程序是指当事人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便于双方在一个独立的中立机构下进行协商和调解。
调解程序是指法院、调解委员会等机构通过调解的方式达成协议,以避免通过诉讼解决纠纷。
总结根据具体案件的性质和纠纷的程度,选择适合的民事诉讼模式非常重要。
简易程序适用于小额纠纷,普通程序适用于一般性纠纷,特殊程序适用于特定类型纠纷。
此外,还有仲裁程序和调解程序可供选择。
当当事人面临民事纠纷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诉讼模式,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对民事诉讼模式的类型有了一定的了解。
不同类型的模式在实践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当事人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纠纷的途径。
民事诉讼模式的类型

民事诉讼模式的类型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事诉讼已经成为了人们解决纠纷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不同的案件和不同的当事人会采用不同的诉讼模式。
本文将介绍民事诉讼中的几种常见模式。
一、普通诉讼模式普通诉讼模式是民事诉讼中最常见的一种模式。
当事人按照诉讼程序,通过诉状或口头陈述等方式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根据诉讼程序进行审理,最终作出判决或裁定。
这种模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民事纠纷案件,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诉讼方式。
二、简易程序模式简易程序模式是一种快速解决纠纷的方式。
该模式适用于一些金额较小或者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案件。
在简易程序中,法院会缩短诉讼期限、简化诉讼程序,以便快速解决纠纷。
当事人可以通过口头陈述或者书面申请等方式提出诉讼请求,法院会在短时间内作出判决或者裁定,以便尽快解决纠纷。
三、仲裁模式仲裁模式是一种非诉讼方式,适用于双方当事人协商达成仲裁协议的情况。
在仲裁过程中,双方当事人会选择一名或数名仲裁员,由仲裁员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
仲裁过程通常比诉讼程序简单,费用也相对较低,因此在一些商业纠纷中较为常见。
四、调解模式调解模式是一种非诉讼方式,适用于当事人愿意协商解决纠纷的情况。
在调解过程中,法院或者其他相关机构会协助当事人进行调解,以便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调解过程通常比诉讼程序简单,费用也相对较低,因此在一些简单的民事纠纷中较为常见。
五、诉前调解模式诉前调解模式是一种在诉讼程序之前进行的调解方式。
在该模式中,当事人可以选择在诉讼之前进行调解,以便快速解决纠纷。
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诉前调解中达成了解决方案,那么就可以避免进入诉讼程序,以便节省时间和费用。
六、和解模式和解模式是一种在诉讼程序中达成和解的方式。
在和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会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以便尽快解决纠纷。
和解过程通常比诉讼程序简单,费用也相对较低,因此在一些简单的民事纠纷中较为常见。
七、执行程序模式执行程序模式是一种在判决或裁定生效后进行的程序。
我国古代流行的诉讼模式

我国古代流行的诉讼模式古代中国的诉讼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司法制度,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这些诉讼模式的出现和发展,既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公正司法的追求,也反映了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的特点。
本文将就古代中国流行的几种诉讼模式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陈述模式陈述模式是古代中国最早的一种诉讼方式。
在这种模式下,原告和被告分别向法官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证据,法官根据双方陈述的内容进行判断。
这种模式强调公正和客观,法官在判决时主要依靠事实和证据。
陈述模式对于当时的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的合法权益。
二、抵触模式抵触模式是古代中国较为常见的一种诉讼方式。
在这种模式下,原告和被告通过辩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法官则根据双方的辩论结果来作出判决。
抵触模式注重辩证和对抗,双方往往通过激烈的言辞和争论来争夺胜利。
这种模式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也有助于解决争议和纠纷。
三、调解模式调解模式是古代中国另一种重要的诉讼方式。
在这种模式下,原告和被告通过调解的方式来解决争议和纠纷,法官充当调解者的角色。
调解模式注重和解和妥协,双方通过协商和让步来达成共识。
这种模式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重视和平与和谐的价值观,也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的合法权益。
四、质证模式质证模式是古代中国司法实践中常见的一种诉讼方式。
在这种模式下,原告和被告通过质证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法官则根据双方的质证结果来作出判决。
质证模式注重证据和证明,双方往往通过呈现证据和调查取证来争夺胜利。
这种模式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重视证据和真相的价值观,也有助于确保司法公正和权威。
以上所述的几种诉讼模式,都对古代中国的司法制度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们各具特点,既有利于解决争议和纠纷,又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的合法权益。
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借鉴古代诉讼模式的精神,推动司法改革和完善,为人民提供更加公正、高效的司法服务。
刍议民事诉讼的模式

刍议民事诉讼的模式作者:郑盈盈来源:《神州》2012年第17期摘要:本文从民事诉讼模式入手,结合民事诉讼基本模式的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仅供大家学习交流。
关键词:民事诉讼当事人模式引言民事诉讼模式有很多种,有学者认为,民事诉讼基本模式是对特定或某一类民事诉讼制度基本特征的揭示,而对特定民事诉讼制度的揭示不能离开法院和当事人这一基本法律关系的剖析。
也有学者认为民事诉讼模式是一种“动态模式”,不能只反映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否则,就很难作为民事诉讼全体的模式来定位。
还有学者认为,从诉讼法律关系的角度分析包括审判程序在内的诉讼程序,往往难以对一种程序的本质特征加以全面、合理的抽象和把握。
1 诉讼模式的界定我国学者关于诉讼模式的界定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本质属性说。
二是诉讼地位及法律关系说,笔者以为,民事诉讼模式是对特定或某一类民事诉讼体制基本特征的揭示。
也是法院与当事人在诉讼中的相互关系,或者说是法院与当事人之间诉讼权限的配置关系模式。
诉讼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1)主体要素,即当事人与法院。
(2)诉讼权限的配置。
民事诉讼模式实质上表达的是法院与当事人之间诉讼权限的配置关系,不同的配置关系构成不同的诉讼模式。
2诉讼模式的分类关于民事诉讼模式,各学者从不同的依据和视角,对其做出了各种不同的分类。
但多数学者认为当事人主义、职权主义是当今世界上存在的两种主要民事诉讼模式,只是在不同国家这两种模式的强弱程度有所不同。
2.1当事人主义所谓当事人主义,是指在民事纠纷的解决中,诉讼请求的确定、诉讼资料的提出和证据的收集以及证明主要由当事人负责。
该原则要求当事人提起诉讼、确定争点、提出证据给法院等。
由于民事纠纷起因于民事权利义务的争执,便要求贯彻调整司法的原则,国家的干预必然会破坏当事人之间建立在司法基础上的平等关系,不利于纠纷的解决。
而从市场经济的关系来说,由于国家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为只是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并不直接干预社会生活,因此,反映在民事诉讼中,代表国家的法院只能是居中裁判。
我国的刑事诉讼模式

我国的刑事诉讼模式是指在刑事诉讼中的诉讼程序、证据收集和判决方式等方面的规定和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公诉模式:公诉模式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作为公诉人对被告人提起公诉,由法院依法审理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检察机关对案件进行独立的调查和审查,对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提起公诉,由法院独立、公正地进行审判。
辩护模式:辩护模式是指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或其代理人以辩护人身份对案件进行辩护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辩护人为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诉讼和辩护等服务,以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民诉模式:民诉模式是指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或其代理人以民事原告的身份提起诉讼,要求判决被告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被害人或其代理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了其损失或伤害,以便法院判决被告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和解模式:和解模式是指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和被害人或其代理人通过协商和达成和解协议,以达成和解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被害人或其代理人可以放弃起诉,被告人可以认罪悔罪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以达成和解。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刑事诉讼模式是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所规定的程序和方式来进行的,以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公正和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诉讼模式的分类
诉讼是指当事人通过法院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
根据不同的案件性质和权利主张,诉讼模式可分为以下几类:
1. 民事诉讼:主要针对民事关系,即私人之间的法律纠纷,如合同纠纷、侵权责任纠纷等。
2. 刑事诉讼:主要针对犯罪行为,即追究犯罪责任和惩罚罪犯的法律程序。
3. 行政诉讼:主要针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时所采取
的法律程序。
4. 宪法诉讼:主要针对宪法和法律的违宪行为,即公民、法律或其他组织认为某项法律、行政法规或具体行政行为违反宪法的规定而提起的法律程序。
以上四种诉讼模式是最基本的分类方式,除此之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还存在着其他类型的诉讼模式,如商事诉讼、知识产权诉讼等。
不同的诉讼模式有着不同的法律程序和诉讼要求,当事人应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诉讼模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