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探讨

合集下载

山洪灾害成因及防治的相关探讨

山洪灾害成因及防治的相关探讨

侵害, 给当地经济建设 和人民生命 财产 安全带来 威胁 。因此 山洪灾害 的成 因研 究 以及 防御 措 施 的研究一直是 当地 防洪减灾 的重 要 内容。文章集合阜 康市 的 自然环境 和气候情 况 , 对该 地
区山洪灾 害成 因 、 特点以及对山洪灾 害进行 防治 的措施加 以论述 , 期望 能够为做好 山洪灾害 防 护工作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
东西宽 7 6 k m, 总面 积 l 1 7 2 6 k m 。 2 ) 地 形 地貌 因 素 。 山区 层 切 割 强 烈 , 夏 季暴 雨
及长时间的降雨形 成洪水 , 一般来说 降水 随着海 拔
阜康市域 内 自西 向东 有七 条河 流 ( 1 0个 山洪 的增 大 而增 大 , 由于 强 烈 的构 造 运 动 及 地 表 径 流 的 沟) : 水磨 河 、 三工河、 四工 河 、 甘河子 河、 白杨 河 、 西 侵蚀作 用 , 形 成 沟 深 山陡 的 地 貌 景 观 , 形 成 山洪 沟河、 黄山河。阜康市域 内的自然灾害中 , 山洪灾害 灾害 。 是 发生 频次最 高 山洪灾 害 多 源 于暴 雨 , , 危 害 最 大 的 3 ) 溪 河洪水 发 育特征 。温度 回升 过 程 中溪 河洪
1 山洪 灾 害 的成 因 和 特 点
水迅 速 汇集 的 3— 4月 份取 决 于 积雪 厚 度 、 汇 水 区 面 1 ) 气象因素。阜康市属大陆性干旱气候 , 由于 积, 地形坡降比大 , 春季温度迅速 回升并具有 以下特 受地 形 的影 响 , 易 发 生 春 季 季 节 性 积 雪 融 水 与 降水 征: ① 积雪 区由于春 季气 温 回升 时 间相 对较 长 , ② 春 形成 的混 合 型 洪水 。总 的降 水 量 是 山 区 多 , 季 节 性 [ 收稿 日期 ] 2 0 1 7— 0 5—1 6 [ 作者 简介 ] 陈超 ( 1 9 8 4一) , 男, 江 苏海 安人 , 工程 师 , 研 究 方 向为水利 工程 建设 管理 。

武冈市山洪灾害的特点、成因及防治措施

武冈市山洪灾害的特点、成因及防治措施

武冈市山洪灾害的特点、成因及防治措施湖南省武冈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刘青林摘要:本文系统总结了武冈市山洪灾害的危害性和基本特点,并深入分析了导致山洪灾害频发的成因和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武冈市;山洪灾害;特点;成因;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8-0019-0002一、引言武冈市位于湖南省的西南部,东北与隆回、洞口两县接壤,东南与新宁相邻,西南与城步县毗连,西北与绥宁县相依,北与洞口县交界。

地跨北纬26°32′42″—27°2′9″,东经110°25′26″—110°1′58″,东西宽60.8公里,南北长54.43公里。

全市总面积1539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街道),有299个村、16个社区(居委会),共计82.92万人。

境内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有大小溪流150条,其中河长5公里以上的55条,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60条(其中,100平方公里以上的7条)。

各类水利设施2.2万余处,其中水库125座(中型水库2座,小Ⅰ型水库28座,小Ⅱ型水库95座),山塘19777口,河坝1588座,机电泵站487处8263KW。

二、山洪灾害的特点及成因(一)山洪灾害的基本特点1.季节性强,频率高山洪灾害主要集中在汛期,尤其是主汛期更是山洪灾害的多发、频发期。

据统计,武冈市5-7月份发生的山洪灾害达到全年山洪灾害的90%以上。

2.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山洪主要发生于山丘区,特别是暴雨中心区,暴雨时极易形成具有冲击力的地表径流,导致山洪暴发,形成山洪灾害。

3.来势迅猛,成灾快山丘区因山高坡陡,溪河密集,降雨迅速转化为径流,汇流快、流速大,降雨后几小时即成灾受损,防不胜防。

4.破坏性强,危害严重山洪灾害发生时往往伴随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并造成公路中断、耕地冲毁、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等,因而危害性、破坏性很大。

邵阳山洪灾害成因及对策探讨

邵阳山洪灾害成因及对策探讨

邵阳山洪灾害成因及对策探讨邵阳是湖南省的一个城市,也是湖南省重要的经济中心。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邵阳遭受了多次山洪灾害的打击,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本文将探讨邵阳山洪灾害的成因,并提出应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

首先,邵阳山洪灾害的成因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在自然因素方面,邵阳地处湖南省的山区,受益于这里的地形和气候,降水量也比较丰富。

在夏季的暴雨季节,大量的雨水会汇聚到山谷和河道中,形成了巨大的洪水流。

而在人为因素方面,邵阳市的人口密度较高,人口稠密区域的建设和发展破坏了大自然的平衡,影响了城市自然水循环,导致了洪水的发生。

面对这种自然灾害,邵阳市政府为了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危害,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要加大山区防洪工程的投入。

加快更新和修复邵阳市内的水利设施,加强对洪水的监测和预报。

通过加强山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保护森林,对裸露的土地进行植物恢复,维护水源地的功能。

其次,要加强对城市排水系统的维护和改造,加强城市的排水能力,提高城市排水的效率和水质。

采取建成含有大规模水库的生态人居区,建设城市生态体系,把人居环境变为自然环境。

此外,邵阳市还应该进一步加强防范意识,提高公众防汛意识和自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汛宣传和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各种社交媒体,方便公众获取防汛信息和安全知识,加强早期预警能力和紧急疏散能力。

对于那些不遵循政府防洪规定的人,应该采取严厉措施,对非法占用山区水源,滥伐林木,违反社区生态规划的行为进行严格惩罚和处罚。

总之,在应对邵阳山洪灾害的过程中,只有加强山区防洪工程建设、保护城市生态建设、提高公众自救能力等措施的同时,也要注意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新区的用地开发,加大对环境破坏者的处罚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这是实现邵阳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美丽邵阳的必经之路。

洪涝灾害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洪涝灾害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洪涝灾害的成因与防治措施洪涝灾害是指由于降雨过多或河流泛滥等原因,导致水位急剧上升,超出河道容量,进而造成严重的灾害。

洪涝灾害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影响。

本文将从成因和防治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洪涝灾害的成因1. 气候因素:气候变化是洪涝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大气水汽含量增加,降雨量增加,降雨强度增大,进而导致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

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洪涝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

地势低洼的地区容易积水,形成洪涝灾害。

而山区则容易发生山洪灾害,因为山区地势陡峭,雨水容易形成急流,引发洪水。

3. 水利设施:水利设施的失修和不完善也是洪涝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河道堤坝破损、排水设施不畅等问题,都会导致洪水无法顺利排泄,从而形成洪涝灾害。

4.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洪涝灾害的发生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过度开发土地、乱砍滥伐、建设不合理等行为,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平衡,增加了洪涝灾害的风险。

二、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1. 加强气象监测预警:通过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降雨情况,提前预警,可以减少洪涝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同时,加强气象科技研究,提高预测准确性,也是降低洪涝灾害风险的重要手段。

2. 改善水利设施:加大对水利设施的投入,加强河道疏浚和堤坝修复工作,提高排水能力,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同时,加强对水库、堤坝等水利工程的监管,确保其安全可靠,也是防治洪涝灾害的重要措施。

3. 生态修复与保护: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可以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恢复湿地、植树造林等生态工程,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减缓雨水径流速度,降低洪水的危害。

4. 合理规划和管理: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避免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建设,减少洪涝灾害的风险。

合理规划城市建设,保留足够的绿地和水源涵养区,可以有效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5. 提高公众防灾意识:通过加强公众防灾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提高人们对洪涝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山洪灾害成因分析——以西藏山南地区琼结县为例

山洪灾害成因分析——以西藏山南地区琼结县为例

山洪灾害成因分析——以西藏山南地区琼结县为例篇一《琼结县山洪灾害的“脾气”:那些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要说这山洪灾害啊,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家伙”。

就拿西藏山南地区的琼结县来说吧,我还真就亲身经历过一次,那事儿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够让人惊心动魄的。

有一年夏天,我正好到琼结县去游玩。

当时天气那叫一个热啊,太阳就像个大火球似的,烤得人恨不得马上找个冰窟窿躲进去。

我和几个朋友一路欢歌笑语,到了一处风景不错的山谷附近。

那山谷啊,周围都是郁郁葱葱的山,山脚下还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溪,看着就让人心情舒畅。

我们正打算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吃点干粮补充补充能量呢。

突然,天空中乌云密布,就像一群黑色的战马奔腾而来。

那架势,感觉马上就要下大雨了。

本来想着赶紧找个地方避避雨就算了,谁知道这雨啊,一下起来就跟泼水似的,根本就停不下来。

没过多久,那小溪的水就开始涨起来了。

一开始还没太在意,以为就是下大雨涨点水,很正常嘛。

可谁能想到啊,这水就跟发疯了一样,越涨越快,越涨越高。

本来清澈见底的小溪,一下子变得浑浊不堪,就像有人在里面倒了好多泥巴似的。

再看看那周围的山上,因为下大雨,好多泥土都松动了。

一些石头啊、树枝啊,哗啦啦地就顺着山坡往下滚。

朋友中有人喊了一声:“不好,山洪要来了!”这时候我们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大家都吓坏了,赶紧往高处跑。

那场面,就跟电影里演的灾难片似的,一个个屁滚尿流的,只恨自己少长了两条腿。

好在最后我们都安全地跑到了高处,看着那汹涌澎湃的山洪,心里别提多后怕了。

后来我才了解到,琼结县的山洪灾害啊,和这特殊的地理环境脱不了关系。

这里山多,一下大雨,山上的泥土和石头就容易松动滑落。

再加上排水系统可能不是那么完善,这水啊就没地方跑,只能到处乱窜,就形成了可怕的山洪。

这小小的山洪,脾气还真不小啊,能把人吓得够呛。

看来以后出去玩,还真得随时关注天气,不然啊,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遭遇这让人胆战心惊的山洪灾害呢。

篇二《琼结县山洪灾害的“秘密武器”:地形和降水的“默契配合”》琼结县的山洪灾害啊,就像是一个隐藏在角落里的“小恶魔”,时不时地就出来给人捣捣乱。

我国山洪灾害防治现状与防治思路探讨

我国山洪灾害防治现状与防治思路探讨

我国山洪灾害防治现状与防治思路探讨摘要:对于山洪灾害进行有效地防治,有关部门要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加强事前准备,以增强防范和控制的作用。

同时,要强化防灾减灾的有效性,并辅以非工程方法,加强对洪水的响应。

文章从分析山洪灾害的基本特征入手,对其整体控制原理进行了论述,并对其防治思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山洪灾害;防治措施;策略思路引言山洪灾害是由山区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构成的,这些灾害的成因与地形的放射性落差、土壤成分、建设项目等密切相关。

山洪灾害一般发生时间短、破坏力大、危险性大,对财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我国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山洪灾害的紧迫性,尽快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以达到更好的防灾效果。

1、山洪灾害的特点山洪灾害的发生与该地区的降水、地形地质及相关的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其表现空间和时间分布的差异也对其造成的危害有一定的影响。

总之,洪水灾害具有以下特征;①突发性较强和不可预知。

由于山岭地带坡度高,山谷深,在遇到强降雨时,山洪突然暴涨,对山地地质造成巨大的冲击。

因此,从暴雨到山洪的形成,往往持续时间不长,对洪水的监测造成很大的难度。

②广泛分布且发生频繁,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我国山地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多样,容易发生河流洪涝。

我国的山洪灾害一般具有广泛的分布和频繁的特征。

而且,一旦发生洪水,往往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

③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和区域性。

一般说来,山洪和暴雨的出现在时间上存在着一致性,我国每年的5-9月是主要的洪水季节。

在这一时期,我国发生了大量的山洪灾害。

与此同时,江南丘陵地区、秦巴山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地区发生山洪的可能性也很大。

2、我国山洪灾害防治建设现状2.1建设内容2002年,国家水利厅组织编写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2006年国务院正式批准,确定了中国各地区的规模、防治思路、建设目标及工作目标;2010年九月,国家提出了2011-2015年全国范围内的洪水防治工作,涉及2058个乡镇,3860,000km2,其中2010-2012年,已有非工程防洪性措施;2013-2015年度重点加强了调查评价、山洪沟的整治等方面的工作;2013年五月,国家水利和财政部共同发布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

关于我县山洪灾害防治现状及对策分析

关于我县山洪灾害防治现状及对策分析

关于我县山洪灾害防治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山洪灾害的防治对地区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重要作用,做好山洪灾害防治不仅可以保证社会和谐发展,同时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平潭岛是福建省的第一大岛,全国第五大岛,总人口达到413498人;历年受洪水影响很大。

自2009年开始,政府对山洪防治基础设施加大建设投入,山洪灾害对地区的影响逐渐减少。

本文从山洪灾害现状着手进行研究,对平潭县山洪灾害防治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字:原因;现状;对策;分析;地区发生山洪灾害的影响十分广泛,除了影响地区农业和社会生产发展,更加会影响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如果防治措施不当,极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严重威胁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因此,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全面提高山洪灾害防治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一、平潭县基本情况概述平潭古是福建省的第一大岛,全国第五大岛。

2013年末,全县总户数116686户,总人口413498人。

平潭属南亚热带湿润型气候区,具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

年平均气温19.5℃,年平均降水量1196.2毫米。

洪水防范期为汛期:3-4月的春季梅雨期,5-6月的雨季期,7-9月的台风暴雨期。

二、山洪灾害原因2.1气象水文因素。

山洪灾害的直接来源是山洪本身。

破坏动力是山洪冲击力和泥石流淹埋作用。

平潭山洪灾害形成主要气象因素是暴雨、潮水顶托等因素。

进入主汛期后,持续或集中的高强度降雨,特别是7~9月的台风暴雨,迅速汇集成地表径流而引发溪沟水位暴涨、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并扩大潜在不稳定斜坡。

2.2地质地貌因素。

平潭境内土壤分有砖红壤性红壤、滨海沙土、盐土,分别占陆地总面积的46%、23.3%、3.15%。

共有特点是土层薄、养分含量少,遇水易软化、易崩解,极有利于强降雨后地表径流迅速汇集,一遇到较强的地表径流冲击时,从而形成山洪灾害。

2.3人类活动因素。

过度开发土地,或者陡坡开荒,或工程建设对山体造成破坏,改变地形、地貌、破坏天然植被,均易发生山洪。

浅谈四川山洪灾害的危害、成因及防治对策

浅谈四川山洪灾害的危害、成因及防治对策

浅谈四川山洪灾害的危害、成因及防治对策发表时间:2016-08-16T16:12:32.993Z 来源:《低碳地产》2015年第16期作者:罗英[导读] 山洪灾害是指汛期由于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

罗英内江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长宁水文站【摘要】山洪是山丘区域特殊的洪水,大多数发生于中高山区,由于山区落差较大,坡度较为陡峭,使得山区出现松散的破碎岩石层。

如果遇到雨季,加上缺少植被的保护,那么很容易出现山洪问题。

山洪灾害不同于其他灾害,它具有着突发性、破坏力大的重大特点,一旦发生,会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深重的灾难,直接人民带来生命和财产生的损失。

尤其是对于四川这种山地较多,雨水集中的省份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新时期新背景下,加强对于四川山洪灾害成因及防治对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四川山洪灾害成因,分析四川山洪灾害危害,探讨四川山洪灾害防治措施,为四川省有关部门在山洪灾害监测与预防方面提供思路。

【关键词】四川;山洪灾害;危害;成因;防治对策;分析研究山洪灾害是指汛期由于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

造成山洪灾害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就四川而言,暴雨是造成山洪灾害的根本原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不合理的人为活动等因素,加剧了山洪灾害的形成与发展。

本文主要研究四川山洪灾害成因及防治对策,希望快可以给有关部门带来借鉴意义。

一、四川山洪灾害成因分析笔者认为,四川山洪灾害成因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暴雨。

山洪灾害一般都是由于暴雨或大暴雨引起的,山洪灾害的发生与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但是降雨对四川山洪灾害的形成有着莫大的关联。

第二,特殊的地理环境。

四川省各地的地形存在着以下特点:山丘广布,类型复杂,地形崎岖,高差悬殊,河流纵横,切割强烈。

正是这种地形特点,很容易导致山洪灾害的形成。

第三,人为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洪灾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探讨
目前,山洪灾害已经成为我国防汛抗灾中日益突出的一个问题。

为此,本文结合近年来山洪灾害的发生原因和防御措施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讨。

标签:山洪灾害;形成原因;防治探讨
一、山洪灾害的特点及成因
(一)山洪的特点
首先从季节性来讲,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的主要特点是降水量比较集中,主要在4-6月份也就是河流的汛期来临时发生比较频繁和7-9月份台风雨的影响带来的灾害性的危害;第二,是具有明显的突发性,水流速度比以往快,冲毁力强,并且水量集中,在水流中通常会夹杂着一些碎石与泥沙;再次是具有群发性,由于这时的水流冲击力比较大,地质结构复杂,其冲击力随之增加,破坏性更。

(二)山洪灾害形成的原因
山洪灾害主要发生在地形地质结构比较复杂的山坡或丘陵地区,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分为两个主要因素: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人为因素主要包括有:对植被的乱砍滥伐、地矿开采、涉水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从自然成因出发:①降雨因素:引发山洪灾害的一个直接因素与激发条件就是降雨,根据调查山洪灾害等形成主要原因与降雨的强度以及降雨的历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降雨量大也就意味着强度大、激发性比较强并且降雨的时间集中,在一定的下垫面条件下,极其容易发生溪河洪水灾害、泥石流以及滑坡灾害。

由于降雨强度大,降雨迅速汇聚在地表径流诱发溪河洪水,而泥石流的发生和前10分钟与1小时的降雨的强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其次因为降雨的历时比较长,所产生的径流量比较大,雨水对土地、岩体的侵蚀作用比较大,导致形成的山洪、滑坡以及泥石流比较严重。

②地质地形因素:山洪灾害形成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不利的地形地质因素,在我国山丘的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以上,其次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以阶梯状分布。

自西向东呈现出三级阶梯,在各级阶梯的过渡的地带以及拥有大山系和边缘地带,山地的坡度从30度到50度,并且河床比降陡,容易形成山洪灾害。

由于我国的地质结构比较复杂,断裂发育,主要以纵向的构造和歹字型的构造比较突出,对泥石流的形成和活动有着控制作用。

而软硬相间的岩石分布地区更加容易受到风化作用,遭受的侵蚀会更加强烈,这样的地质构造特别有利于形成山洪灾害。

从人类活动角度出发:山洪形成的第二大原因是人们后天活动所形成的,由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对自然界的物质的索取与日俱增,过渡的滥砍乱伐和对一些开荒、工程建等活动导致原有的地质构造发生了变化,改变了地形、地貌造成了某些地区极其容易发生山洪灾害。

首先植被的滥砍乱发破坏了生态环
境,降低了其覆盖率,由于植被对水源具有很好的涵养作用,没有节制的砍伐导致一些地区对水源涵养的作用大大降低甚至丧失了这种作用,其次人类的开荒和一些工程建设如:开山建路工程等,致使某些河道被侵占,山体脆弱、地质结构比较松动水土流失严重,淤塞严重、泄洪的能力不断缩减,比较容易发生山洪灾害。

二、目前防治中存在的缺陷
长期以来,人们对山洪灾害的认识比较单一,不够全面在意识上仍然将山洪灾害归类到天灾中,这样导致欠缺严重的有效的防御措施和手段,在一些河道边、容易发生涝灾的区域、坡度较陡的山丘下,乱挖、乱建,挤占河道,导致河势不稳定,河道拥有的泄洪能力严重下降,出现小洪水有灾难,大洪水严重泛滥的现象以及带来严重的后果。

三、山洪灾害的防御措施
1 落实山洪灾防御预案
山洪灾害具有突然爆发性,且防御的难度较大。

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和以防为主的方式认真对山洪的发生规律进行科学有效的统计,并制定合理的防止计划和防御方案,实现科学模式下的自然灾害防治。

因此,必要的山洪预警方案就成为防止山洪灾害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雨季来临时,对区域的气象、水利和水文地质等对山洪发生存在影响的各项因素指标进行有效的评估,并综合评估结果对山洪存在的爆发可能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

根据山洪预测的需要,国家众多部门需要齐心协力,整个多方资源,从雨水量、河流量的众多信息资源中结合适当的山洪预警模型对预防山洪灾害发生进行综合、有效的预报、预警。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尽早通知相关事业单位、人民群众和当地政府,做好险情征兆前的转移准备,以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自然灾害山洪所造成的损失。

2 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的防御措施有山洪溝、泥石流沟和山体滑坡治理,水土保持等防御措施工作。

(1)山洪沟的治理
对于容易受到山洪灾害且比较严重的村镇、县城、大型的矿工企业、重要基础设施、面积大的农田的山洪沟进行工程防御措施治理。

这种治理措施主要是加固护岸和堤防,疏通堵塞的沟道等工作。

对堤坝与护岸的加固能够有效提升对山洪洪水的抵御能力,而疏通堵塞沟道则能保证水流的畅通,防止因水流拥堵、堆积而造成的洪水灾害。

(2)受灾地区的滑坡治理
结合受灾地区的山体滑坡的危险性,当地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如:排水、削坡、减重反压、抗滑桩、抗滑键以及锚固等防护措施,对受灾地区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进行治理。

受灾区域的滑坡治理,就是集合各种先进技术对各处边坡的有效防护。

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治理受灾地区,才能保证受灾地区对山洪灾害的抵御能力得到一定的强化。

总结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一些比较容易的受到山洪灾害的地区,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对居民进行科普和宣传工作,使其在意识上对山洪灾害的成因和带来严重的后果有充分的认识,并且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结合容易发生山洪灾害的地区的不同状况采取有效的工程和非工程防御措施,以及对环境加大力度的保护,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许柯.浅谈山洪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2):76—77.
[2]张涛.山洪灾害成因分析及防治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2012(23):159—160.
[3]刘福新,樊建军.隰县山洪灾害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J].山西水利科技,2013(1):81—83.
[4]李庆林,杨荣鑫.水文气象预警技术在山洪灾害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5,(3):230-230.
作者简介:缪丹,女,(1981.07—),辽宁沈阳人,毕业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硕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