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造口日常护理
肠造口护理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肠造口护理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肠造口是指经过手术或其他治疗方式,将肠道与腹壁连接的一种人工通道。
肠造口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肠造口护理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肠造口的护理要点:
1.保持肠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和肥皂清洗肠造口周围皮肤,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2.定期更换肠袋:肠袋需要每天更换一次,或者在肠袋内有粪便时及时更换。
3.观察肠袋内的情况:每次更换肠袋时,要观察肠袋内的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4.避免拉扯肠造口:肠造口周围的皮肤很脆弱,避免拉扯肠造口,以免引起感染或出血。
5.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过于油腻或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刺激肠道。
二、肠造口护理的注意事项:
1.注意手卫生:在更换肠袋或进行其他护理时,要保持手部清洁,避免感染。
2.避免使用刺激性物质:避免使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物质清洗肠造口周围皮肤。
3.注意肠袋的质量:选择质量好、无泄漏的肠袋,避免肠袋破裂或泄漏。
4.避免剪刀等工具接触肠袋:避免使用剪刀等工具接触肠袋,以免刺破肠袋。
5.及时就医:如发现肠造口周围皮肤出现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
以上是肠造口护理的要点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肠造口的健康教育

肠造口的健康教育
《健康肠造口护理指南》
肠造口是一种术后特殊情况,需要特别的护理和关注。
为了保证肠造口的健康和安全,患者及其家人需要了解一些关于肠造口护理的基本知识。
首先,保持肠造口周围的清洁至关重要。
每天用温水和肥皂轻柔地清洁肠造口周围的皮肤,然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
避免使用酒精或碘酊进行清洁,因为它们可能会刺激肠造口周围的皮肤。
肠造口周围皮肤的健康对于预防感染非常重要。
其次,定期更换肠袋也十分重要。
肠袋应该每3至7天更换一次,具体根据肠袋的使用情况来定。
在更换肠袋之前,一定要保证肠袋周围的皮肤是干净的,否则有可能引起感染。
更换肠袋的时候,要小心不要让粪便或者尿液触及周围的皮肤,并且要确保肠袋的使用正确,不要漏气或者漏液。
最后,要及时发现和处理肠造口相关的问题。
如果出现发红,肿胀,疼痛,渗液或者其他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自行处理。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肠造口的康复。
通过以上的健康教育,希望大家都能正确的了解和护理肠造口,保证它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也希望患者及家人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情况,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关爱。
肠造口患者健康知识宣教

肠造口患者健康知识宣教
肠造口即人工肛门是因肠道肿瘤、外伤等原因行短暂性的回肠、结肠造口或永久性结肠造口,肠造口的患者自我护理的时间居多,需掌握以下相关的基本知识:
1、保持乐观、自信的心理,克服悲观、焦虑、自悲的情绪,勇敢面对疾病。
2、避免穿紧身衣裤,以免摩擦造口,影响血液循环。
3、注意饮食选择:①造瘘早期以低渣无刺激性食物为主,避免进食容易产气食物,如豆类、水果、啤酒及饮料;避免产生恶臭食物,如鸡蛋、鱼、洋葱及蒜;防止造口阻塞,如芹菜、白菜、蛋果皮等高纤维性食物。
②防止粪便干结,可增加饮水量,适当口服润肠剂。
造口中后期(肠造口后1月左右),大便成形有排便规律后可进食正常饮食。
③生活饮食有规律,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食物,防止消化不良和腹泻,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4、造口者应从事轻体力劳动,以免造成造口旁疝,避免过度增加腹内压的动作,如咳嗽、提重物等,防止肠造口结肠粘膜脱出。
5、肠造口局部皮肤注意保护,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洗净瘘口周围皮肤,防止肠液或稀大便浸渍皮肤出现皮炎及溃烂。
6、换袋方法:由于肠造口无正常肛门的收缩功能,初期排便无感觉,不能控制,袋内积粪积液要及时倾倒、更换,避免感染,减少臭气。
造口袋宜用温开水清洗、凉干备用。
取造口袋时,应从上环轻轻掀起,防止损伤皮肤。
如出现肠造口周围皮肤灼痛、出血、腹痛、腹胀,应及时就诊。
每1—3月门诊随访,以便及早发现病变或异常。
7、肠造口术后3个月可适当行房事并进行心理调控,改善消极心理状态和行为;鼓励重塑自我,增强其自信心。
肠造口的健康教育

肠造口的健康教育
肠造口是一种通过手术在腹壁上建立的人工肠道通道,用于排泄体内的废物物质。
为了保证肠造口的健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肠造口周围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和非刺激性肥皂轻轻清洁造口周围的皮肤,然后用干净柔软的毛巾轻拍干燥。
2. 定期更换肠袋:肠袋是盛放排泄物的袋状物,应定期更换,避免满溢和感染的风险。
根据医生或护士的建议,可选择合适的肠袋类型。
3. 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肠造口的患者应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合理安排饮食。
避免摄入过多油脂、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以免引起腹泻或造成肠造口损伤。
4. 注意体位:在上下床或转身时,尽量避免对肠造口施加过大的压力,以防止其脱垂或难以清洁。
5. 视察肠造口周围情况:注意观察肠造口周围有无红肿、渗液、异味、疼痛等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或护士报告。
6. 定期随访: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检查肠造口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得到解决。
请根据以上要点,合理撰写肠造口的健康教育内容。
肠造口术护理常规及记录表

肠造口术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及既往史。
2、评估患者腹壁情况,术前肠造口初步定位。
二、护理措施1、造口开放前的护理:用凡士林或生理盐水纱布外敷结肠造口,外层敷料渗湿后应及时更换,防止感染。
注意观察有无肠段回缩、出血、坏死等情况发生。
2、保护腹壁切口:结肠造口开放后给予粘贴造口袋,保护切口,避免切口被大便污染而导致感染发生。
3、正确使用造口袋,保护造口周围皮肤:①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一件式或二件式造口袋;②定时更换造口袋,避免渗漏,观察造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破溃等现象。
并对症处理;③教会患者或家属造口袋的使用方法及技巧,鼓励自我护理。
4、饮食指导:①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油腻饮食以防腹泻;②避免进食胀气性或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③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防止便秘。
少吃芹菜等粗纤维食物,防止阻塞造口。
5、预防人工肛门狭窄,扩肛每天1-2次,每次5-10分钟,直至正常。
6、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可逐渐适应造口并恢复正常生活,参加适量运动和社交活动,消除其顾虑。
三、健康指导要点1、教会患者或家属造口袋的使用方法及技巧,讲解造口产品的类型及使用方法。
2、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观察造口并发症及如何处理。
四、注意事项1、做好造口周围皮肤的准备。
2、应用温水或温和的清洗剂清洗造口及其周围皮肤,不宜使用消毒液。
3、裁剪底盘时,注意大小适宜,一般比造口大1-2厘米。
4、粘贴造口袋前要保证造口周围皮肤干爽,将皮肤撑平后粘贴,然后按压粘胶数分钟以加强黏附力。
5、造口周围皮肤若存在凹陷、瘢痕或皱褶,可用防漏膏或防漏条将凹陷或瘢痕填平,再粘造口袋。
贴袋后平卧30分钟,待粘贴牢固后再活动。
6、避免频繁更换造口袋或强行剥离造口袋粘胶而造成皮肤机械性损伤。
7、避免穿紧身衣裤,以免压迫、摩擦造口,影响血液循环。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肠造口的护理方法

肠造口的护理方法肠造口是一种外科手术,将腹部一部分的肠道与皮肤结合,形成一个人工的肠道出口。
这种手术通常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创伤或癌症等情况下的需要肠道引流的患者。
肠造口需要特殊的护理方法,以确保患者舒适度和健康状态的维持。
首先,正确的清洁是肠造口护理的关键。
每天定期清洁造口周围的皮肤区域是必要的。
可以使用清洁剂和温水轻轻擦拭造口周围的皮肤,避免使用含有酒精或香精的清洁剂,以免皮肤过敏或刺激。
清洁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直接用水冲洗造口,以免感染。
其次,保持肠造口周围的皮肤干燥和通风也非常重要。
造口周围的皮肤可能容易受潮湿和污垢的侵害,增加感染的风险。
使用吸湿及保护性的贴片或皮肤屏障液可以保持干燥和通风,并保护皮肤免受尿液、粪便或其他分泌物的侵害。
注意更换贴片或皮肤屏障的频率,避免长时间的湿润状态。
其次,正确的肠造口袋管理也是重要的。
选择合适的肠造口袋对于患者的舒适度和康复至关重要。
肠造口袋分为一次性和可重复使用的两种类型。
一次性袋需要每天更换,而可重复使用的袋子需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在更换袋子时,应该彻底清洁肠造口周围的皮肤,确保贴附袋子的黏贴面清洁干净。
此外,应注意观察肠造口的状态和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如疼痛、肿胀或渗液等,应及时咨询医疗专业人员。
同时,保持适当的营养和水分摄取也很重要,以帮助患者恢复和预防肠道问题。
最后,心理支持和教育也是肠造口护理的重要部分。
患者和家属需要接受相关护理知识的培训,包括如何正确清洁和更换肠造口袋、如何妥善处理意外渗漏或脱落,以及注意事项等。
提供情绪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身体变化。
总之,肠造口的护理方法包括正确清洁、保持干燥通风、正确管理肠造口袋、观察和监测状况、适当的营养和水分摄取、心理支持和教育等。
这些方法的正确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困惑,应及时咨询医疗专业人员。
小儿肠造口术后的家庭护理指导

小儿肠造口术后的家庭护理指导小儿肠造口术是用于抢救肛肠先天畸形,肠坏死合并休克,腹腔广泛感染的暂时性粪便改流术。
一般在小儿肠造口术3~6个月后再行二期关瘘手术。
由于患儿年龄小、易发生多种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患儿痛苦及家长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还可影响患儿二期手术的按期进行和手术效果。
因此,良好的家庭护理指导对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院自2010年10月~2014年6月对小儿肠造口术后实施家庭护理指导,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标签:小儿;肠造口;护理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2010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我科行肠造口手术共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天至7岁,肠造口持续时间:三个月造口原发疾病:先天性肛门畸形18例,肠套叠肠坏死4例,胎粪性肠梗阻3例,严重粘连性肠梗阻5例,小肠多发性穿孔4例。
造口部位:结肠造口18例,回肠末端造口14例,造口均为双腔造口,出院时伤口皮肤无感染,一期愈合,肠管粘膜红润,造口无狭窄,排便通畅。
术后发生造口周围皮炎20例,造口回缩2例,造口脱垂2例,对发生肠造口及周围并发症的患儿,在造口专科护士的悉心护理及家庭护理指导下均能安全施行二期关瘘手术。
2.护理方法1)心理护理患儿父母对造口存在多种共同的心理问题:如缺乏造口知识,对手术带来的护理难度没有思想准备,感到难以应对,甚至产生厌烦心理。
对此,应向家属耐心解释及指导,使他们彻底明白手术的必要性及疾病的性质,向家长讲解肠造口只是暂时性的,当造口闭合后可恢复正常排便方式,使他们有勇气面对现实。
有计划的安排与已手术的患儿家属进行交流,让他们明白患儿在完成造口回纳手术后可以正常生活,鼓励父母将患儿当正常孩子一样对待,造口绝对不会影响婴儿的身体和智能发育。
另一方面,安排父母在造口专科护士的指导下学习照顾患儿的技能,共同参与造口护理,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2)造口的护理我们向家长示范造口产品的使用、更换方法及护理技巧并监督家长亲自操作,使其熟练掌握。
造口患儿术后护理措施

一、概述造口患儿是指因某些疾病(如肠癌、克罗恩病等)而进行肠造口手术的儿童。
术后护理对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造口患儿术后护理措施,以帮助家长和医护人员更好地照顾患儿。
二、术后护理措施1. 病房环境术后病房应保持安静、清洁、舒适,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控制在50%-60%。
定期通风,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24小时内,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3. 伤口护理(1)术后伤口敷料保持干燥,如有渗血或渗液,及时更换敷料。
(2)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红肿、疼痛、发热等感染迹象,及时通知医生。
(3)指导家长正确换药,保持伤口清洁。
4. 肠造口护理(1)造口周围皮肤清洁:每日用温水、肥皂清洗,保持清洁干燥。
如有腐蚀,可涂氧化锌软膏。
(2)造口袋更换:根据造口大小、形状和排泄物量选择合适的造口袋。
一般建议每日更换一次,如有污染或破损,及时更换。
(3)造口脱垂处理:若造口脱垂,用奶嘴塞住造口,固定于底板上,避免肠管损伤。
(4)定期观察造口周围皮肤,预防皮肤并发症。
5. 饮食护理(1)术后1周内,给予易消化、低渣饮食,如稀饭、面条等。
(2)术后1-3周,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刺激性食物。
(3)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4)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细嚼慢咽。
6. 排便护理(1)术后1周,观察患儿排便情况,如有便秘或腹泻,及时调整饮食。
(2)术后15天,指导患儿进行结肠造口灌洗,帮助建立规律排便。
(3)训练患儿定时排便,每日早餐或晚餐后1-2小时进行。
7. 心理护理(1)了解患儿及家长的心理需求,给予关爱和支持。
(2)指导家长正确面对造口,消除心理负担。
(3)鼓励患儿参与社交活动,增强自信心。
8. 康复锻炼(1)术后1周,指导患儿进行床上活动,如翻身、深呼吸等。
(2)术后2周,鼓励患儿下床活动,预防肠管粘连、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肠造口日常护理
小儿肠造口是抢救肛门先天畸形、肠坏死合并休克以及腹腔广泛感染等危重急腹症的常见的一种手术形式。
造口患儿的年龄比较小,自我护理的能力不足,如果护理不当,患儿很可能会由于多种造口以及周围皮肤的并发症增加患儿的痛苦,影响患儿疾病的恢复和正常的生长发育。
一、什么是小儿肠造口?
造口手术是将肠管的一端或者两端引出体表外形成一个开口,或者是形成一个袢,用于患儿进行排泄粪便,减轻肠梗阻的现象,保护远端肠道口的吻合或者是损伤,促进肠道疾病的痊愈,减轻肠道压力。
二、小儿造口的日常护理
(一)对肠造口彻底清洁
在患儿居家的护理过程中,需要及时的对造口进行清洁和护理。
在实际的清洗中,可以使用不含有酒精的婴儿湿巾或者是棉球在蘸水之后进行擦拭,不需要使用专门的消毒剂进行处理。
一定要切记不可以使用含有奶油、羊毛脂的产品。
这样才可以确保在擦拭的过程中不会对造口造成损伤,有利于患儿加快恢复的速度,这样才可以为后期的康复工作奠定基础。
(二)正确佩戴造口袋
造口袋佩戴的时间一般为新生儿2-3天,不超过4天,如果有渗漏,需要立即进行更换。
根据患儿造口根部实际的大小,对造口底盘剪孔的尺寸进行合理的调整。
在造口袋三分之一满的时候,就需要倾倒大便。
婴儿的大便多并且肠道产气多,所以需要增加排便的频率。
在婴儿躺下的时候,造口袋排放口需要偏向一侧,对于幼儿或者是年龄比较大的儿童,需要垂直佩戴口袋。
尿不湿不宜对造口袋的包裹过紧,这就需要选择比较柔软且宽松的内衣。
(三)对造口进行观察
1.观察造口肠管颜色
正常的造口颜色为红色或者是粉红色,在婴儿哭闹的时候,肠管的颜色会加深,会呈现出牛肉色,但是不可能出现发黑、发紫等现象。
如果出现了发黑发紫的现象,这就说明肠道可能存在着缺血、嵌顿的现象,需要立即前往医院就医。
2.观察造口周围的皮肤
造口周围的皮肤会呈现出与正常皮肤一样的颜色,性状也会相同,如果周围出现了轻微的红肿,可以使用造口粉、皮肤保护膜、水胶体敷料。
但是不建议使用油剂软膏,因为油剂软膏会造成造口袋粘贴效果不好。
如果红肿到无法控制或者是面积增大,出现溃破等情况,需要立刻联系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3.观察造口排便情况
回肠造口排便应当为黄稀或者是稀糊状,横结肠造口以及乙状结肠造口大便应当为糊状或者是呈便型,如果大便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能够闻到腥臭味,需要带领患儿立即就医,并且按照医嘱用药。
(四)科学饮食
患儿的发病原因不同、手术方法不同、造口类型不同等都需要遵循医嘱进行
科学的喂养,如果需要特殊奶粉喂养更换,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再进行更换。
如果需要对患儿添加辅食,则需要严格地遵循辅食添加原则为患儿进行合理的添加,每次一种,少量添加,如果在进行辅食阶段的患者出现了不适的症状,则需
要立即停止这种食物的添加。
较大的儿童需要避免使用一些容易产气和不容易消
化的食物。
(五)造口袋的购买以及储存
首先家长需要了解患儿的造口类型以及排便形状、造口肠管的大小、有无并
发症、年龄等各方面综合的进行造口袋的选择。
造口袋并不是价格越贵越好,而
是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以及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如果造口袋的储
存方式不正确也会影响到造口袋的使用,造成经济损失和浪费。
造口袋需要储存
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避免高温潮湿或者低温和重压。
(六)洗澡时的注意事项
患儿在居家的时候可以进行沐浴。
在更换造口袋之前可以佩戴着造口袋直接
进行洗澡,在洗完澡之后再更换新的造口袋。
也可以去除造口袋之后洗澡,洗完
澡之后对造口进行护理,粘贴新的造口袋。
在洗澡时清水可以接触肠造口,但是
水温不可以过烫,也不可以用喷头直接对着造口。
小结
肠造口可以直接的挽救儿童的生命,使儿童的生命得以延续,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对造口进行科学的护理是十分的重要的,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避免对儿童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