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线索
世界近现代史发展线索

世界近现代史发展线索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 蒸汽时代资本主义14—16世纪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17、18世纪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18世纪60—19世纪上半期 影响:经济、政治、国际格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①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19世纪70年代开始 资本主义萌芽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第二次工业革命 (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 贸易中心转移 (英法美)影响 海外市场扩大,手工工场生产供不应求 (英 法、美) (美、俄、日)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②自然科学有了新突破电气时代资本主义19世纪70年代开始 影响:经济、政治、国际格局 1914—1918 影响 巴黎和会1919 作用、局限性 1929-1933 美国罗斯福新政(目的、中心措施,作用) 1939-1945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经济危机 二战 (美、德较快)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华盛顿会议1921—1922 矛盾未解决 特点 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战争策源地形成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争夺世界霸权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法西斯侵略和反法西斯斗争的格局信息时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政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干预和指导经济发展 1939-1945 经济: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第三次工业革命(影响) 经济:生产力空前发展,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二战(影响) 国际格局: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占据优势政治:1947年冷战开始,1955年两极格局,美苏争霸20世纪70—80年代:美国采取战略收缩,苏联处于战略优势(资本主义世界中西欧日本的崛起,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20世纪80—90年代: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两极格局 国际政治格多极趋势。
世界近现代史线索

【基本线索】
1、经济方面:
(1) 从14世纪到17世纪早期,欧洲正处于封建社会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阶段。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的一些地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早期阶段――工场手工业已经兴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也逐渐发展起来。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阶段特征】垄断成为这时期社会最基本的特征,并占统治地位。(注意,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点统治地位的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但也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萌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从罗斯福新政开始,二战后广泛被资本主义国家所应用)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垄断资产阶级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生活,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各国先后完善了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政治,资本主义制度进入了成熟,稳定和繁荣时期。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不断向外侵略扩张,到19世纪上半期,亚洲已有许多地区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为了反抗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和民族压迫,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高涨,19世纪中期形成了亚洲革命风暴。其中,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起义把一这一风暴推向了顶点。而这时期斗争大都采取以往农民运动的方式,缺乏近代的新内容(即农民阶级的旧式的武装斗争,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多都以失败而告终。
(2) 资产阶级革命放改革以空前的广度开展起来:19世纪历史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开始的。1815年欧洲各国建立的维也纳体系,企图恢复欧洲封建主的反动统治,但只是一股难以持久的逆流。19世纪20-30年代,欧洲的革命、改革和独立运动已经兴起。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翻了复辟的波帝王朝。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开始掌握国家政权。希腊、比利时通过民族解放战争获得独立。1848年欧洲革命更是继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后又一次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其根本任务是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它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19世纪60-70年代,美国内战,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德意志、意大利统一,形成了空前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
世界近代史线索

世界近代史基本线索1、14—16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萌芽并逐步发展,欧洲开始了一场重大的变革。
手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促进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文艺复兴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欧洲殖民者在美洲、亚洲和非洲的殖民掠夺,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2、17--18世紀,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英国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发生在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为美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北美英属殖民地人民,进行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对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而且动摇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奠定了政治基础。
3、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进行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从18世纪后期起工业革命逐渐由英国向欧洲大陆和北美传播,后来工业革命又扩展到西方世界其他地区,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工业革命后世界产生三大进步潮流:民族解放动;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国际工人运动。
(1)工业革命后,为得到更多的原料、市场,西方列强加大了对殖民地的掠夺,如英国18世纪中后期对印度加强殖民掠夺,面对殖民压迫,殖民地人民奋起抗争,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如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
(2)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就需要更多的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要求扫除发展中的障碍。
表现在美国发生了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使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现固;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中期出现新的一轮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使资产阶级统治得以巩固和扩大。
简说世界近代史图表

简说世界近代史(图表演示):◇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确立与基本定型的历史。
◇资本主义生产在西欧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
◇世界近代史有四条线索: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主线);②殖民扩张及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步形成;③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社会主义运动);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世界近代史有四对矛盾:①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②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
------------------折-----------------------------裁----------------------------线---------------------
简说世界近代史(图表演示):◇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确立与基本定型的历史。
◇资本主义生产在西欧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
◇世界近代史有四条线索: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主线);②殖民扩张及世界殖民体系的逐步形成;③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社会主义运动);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世界近代史有四对矛盾:①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②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
1。
世界近现代史线索

世界近现代史线索世界近现代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它充满了变革、冲突与进步。
从 15 世纪末的新航路开辟开始,一直到 21 世纪的今天,这数百年的历史波澜壮阔,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近现代史的重要开端。
15 世纪末到16 世纪初,欧洲人在对财富的渴望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驱使下,勇敢地踏上了探索新航线的征程。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达伽马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线,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这些伟大的航海成就不仅扩大了人类的视野,还将原本相互隔绝的世界逐渐连接起来。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殖民扩张。
西班牙、葡萄牙率先在美洲、亚洲和非洲建立起庞大的殖民帝国,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和资源。
随后,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家也纷纷加入殖民竞争的行列。
殖民扩张带来了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导致了当地原住民的苦难,但同时也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17 世纪中期到 18 世纪末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相继爆发,这些革命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国家的确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美国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为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法国大革命则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对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工业革命是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18 世纪 60 年代,从英国开始,工业革命的浪潮迅速席卷整个欧洲和北美。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是工业革命的核心标志,它推动了工厂制的建立和机器生产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还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引发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
工人阶级逐渐形成,同时也出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
19 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生产力使得欧洲国家需要更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产地,它们通过殖民扩张和国际贸易,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到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
近代世界史年代尺

酝酿期 14——16世纪
经济:资本 主义萌芽 思想:文艺 复兴 对外:新航 路打开辟、 早 期殖民活动 文艺复兴和 新航路的开辟分 别为资本主义产 生奠定了思想和 经济基础。
产生期 17——18世纪
发展期 19世纪——1917年
英国、美国、 工业革命后,世界出现三股 法国通过资 进步潮流: (1)民族解放运动(如印度 产阶级革命 革命,较早 民族大起义); (2)国际工人运动(如宪章 确立了资本 主义制度。 运动、巴黎公社); (3)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 先进的制度 进一步促进 (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 了经济发展,革、日本明治维新),起作用是 为工业革命 资产阶级统治得到巩固和扩大。 创造了条件。这又进一步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 阶段,争夺殖民地矛盾加剧,一 战爆发。
中外近代化探索比较
西方: 思想解放 政治民主化 资产阶级革 命确立君主 立宪制 政治民主化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经济工业化
文艺复兴
工业革命
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经济工业化 洋务运动
思想解放 新文化运动
原因:近代中国史被迫打开了国门,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西方影响较大。
世界近现代史基本线索概论

世界近现代史基本线索概论近代部分(1640-1917)世界近代史上起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下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前夕,共约270余年的历史。
它是世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渐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世界近代史共讲述一种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三条基本线索,即资本主义发展史、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史、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史;四对基本矛盾,即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被压迫民族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还有四个发展阶段:及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14~16世纪)、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16~18世纪)、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前)、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19世纪70年代~一战)。
下面分阶段分别予以介绍。
一、资本主义的幼年时期(14~16世纪):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对外关系等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经济领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先后在城市和农村产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早期的资产阶级为了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开始了征服世界的活动,他们开辟了新航路,人类从以前的彼此隔绝到逐渐走向融和,由分散的世界渐渐成为一个初见全貌的整体世界;在思想领域,新兴资产阶级从维护自身经济、政治利益出发,要求在思想上摆脱封建神学的束缚,文艺复兴作为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首先在意大利兴起,随之出现了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天主教会的宗教改革运动;在政治方面,尼德兰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这一时期突出的时代特征是:欧洲正处在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兴起阶段;世界由分散逐渐走向整体;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开始兴起。
二、资本主义的童年时期(17~18世纪):这是资本主义的童年时期,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北美开始确立的时期,封建制度的衰亡和资本主义的成长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中心内容,这一时期又被称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基本线索简介-模板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基本线索简介一、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世界近代史可划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机时代和电气化时代三个阶段。
1.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代(16世纪—19世纪初)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人类社会走向融合统一。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及海外殖民和贸易,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引起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封建自然经济走向瓦解,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一趋势首先在西欧明显表现出来。
16世纪尼德兰革命后,出现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潮流。
英、美、法三国先后用革命的手段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又用法律手段巩固了革命成果,初步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俄、普、奥等国进行的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在美洲。
美国独立战争首先打破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民族独立。
在资产阶级革命潮流的推动下,拉美人民进行了反对西班牙、葡萄牙殖民统治的艰苦斗争,最终取得独立,基本形成了今天拉美的政治格局。
这一时期,欧洲殖民国家间进行着激烈竞争。
英国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在18世纪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法国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援美抗英,英俄等国组织“反法同盟”和拿破仑对外战争,都体现了欧洲争霸的特点。
2.资本主义的蒸汽机时代(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18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始,到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法国、美国、俄国、德意志、日本等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国家也进行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欧洲封建势力打败拿破仑之后,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恢复了旧的统治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单元世界近现代史线索
二、世界近代史的四条线索
1.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
2.国际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
3.民族解放运动
4.世界走向全球化★
三、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
1.工场手工业时期、机器大生产时期
2.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3.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
四、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1.从空想(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1848年《共产党宣言》)
2.从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到实践(1871年巴黎公社)
3.从理想(社会主义)到现实(1917年十月革命)
4.从一国(苏俄、苏联)到多国(二战后中国等十几个国家)
5.从一种模式(斯大林模式)到多种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五、14-16世纪
1.资本主义萌芽(14、15世纪,意大利)
2.文艺复兴(14-16世纪,意大利-西欧)
3.新航路开辟(15-18世纪,西葡-西欧)
4.宗教改革(16世纪,德意志-西欧)
5.近代自然科学产生(16-17世纪达·芬奇伽利略)
六、
1.16世纪三大发现(古代世界的发现、人的发现、世界的发现)
2.17世纪两大革命(科学革命(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英国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和1689年《权利法案》)
3.18世纪双元革命(美国革命、工业革命)
4.19世纪三大思潮(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
(自由主义:经济:亚当·斯密;政治:革命、改革
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民族主义:欧洲:德意志、意大利
亚洲:中国和日本)
5.20世纪上半期战争与革命
6.20世纪下半期和平与发展
七、附录1:主要国家的史事
英国:17世纪英国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工业革命、日不落大帝国(世界殖民霸权)、1832年议会改革、19世纪30-50年代宪章运动、1993
年欧洲联盟
美国:北美独立战争、《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第二次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两极格局
法国:启蒙运动、大革命、《人权宣言》、拿破仑战争与拿破仑帝国、1871年巴黎公社、1875年宪法、1967年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洲联盟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1917年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两极格局、二战后改革、苏联解体
德国:德意志统一、德意志帝国宪法、1967年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洲联盟日本:明治维新、甲午战争、全面侵华、二战后重新崛起
八、附录2:社会转型
转型的内容: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工业化)
从乡村社会到都市社会(城市化)
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市场化)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改革开放)
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三大改造)
从宗法分封社会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社会(春秋战国)
从专制制度到民主制度(《权利法案》)
八、转型面面观
转型词语
新生、转折、跨越、过渡(梁启超《过渡时代论》)、近代化、城市化、工业化
民主化、市场化
转型时期
中国:春秋战国、唐宋变革(城市、科举、市民、教育、商业等)、明清时期(经济、思想等)、1840-今
世界:日本明治维新、英国革命(政治转型)、工业革命(经济转型带动全面转型)、俄国农奴制改革、土耳其凯末尔改革、美国罗斯福新
政、福利国家制度
转型类型
成功转型、失败转型、经济转型、政治转型、全面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