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比较2019尔雅答案

合集下载

2019中西方文化比较尔雅考试答案

2019中西方文化比较尔雅考试答案

、单选题(题数:100,共 50.0 分)1西方文化中的征服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为西方工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

(0.5分)0.0分•A、制造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军事工业我的答案:C2印欧语系的语言特点是()。

(0.5分)0.5分•A、多为单音节,闭音节•B、一字单音或多音,多向性•C、一韵一字,音义象构性强•D、具有规则性,轻重音表语调我的答案:B3中国古代对于官员着装、行为的规定主要是为了()。

(0.5分)0.5分•A、彰显朝廷气度•B、区分官员品级•C、做出表率作用•D、约束官员行为我的答案:C4在年龄较小的人群中适宜采用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的原因是他们()。

(0.5分)0.5分•A、机械记忆能力强•B、理解记忆能力强•C、理性思维能力强•D、感性思维能力强我的答案:A5相较于西方,中文受到语意的影响体现于它更具有()。

(0.5分)0.5分•A、哲理性•B、清晰美•C、定义性•D、综合性我的答案:D6属于Saussure所指概念的是()。

(0.5分)0.5分•A、音响形象•B、对应•C、概念•D、符合我的答案:C7辜正坤教授认为,西方人无法彻底理解气功理论的重要原因在于()。

(0.5分)0.5分•A、翻译的误区•B、文化的差异•C、体质的差异•D、环境的影响我的答案:A8中国近一千三百年来主要的社会形式是()。

(0.5分)0.5分•A、知识分子精英官僚社会•B、家天下谱系官僚社会•C、官僚阶级氏族统治社会•D、家族主义民主共和社会我的答案:A9中国古代政治社会三大制约机制不包括()。

(0.5分)0.5分•A、暴力制约机制•B、法律制约机制•C、血缘制约机制•D、道德制约机制我的答案:C10印欧语系在语义上的特点是()。

(0.5分)0.5分•A、一音多义,多分类义•B、多义字少,模糊义多•C、字义简洁,多综合义•D、多清晰义,可选择的音节多我的答案:D11语言文字最关键的四个方面不包括()。

南开19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中西文化比较(尔雅)》在线作业答案11

南开19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中西文化比较(尔雅)》在线作业答案11

【南开】19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中西文化比较(尔雅)》在线作业-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哪一部不是段玉裁的著作:
[A、]《说文解字注》
[B、]《说文解字》
[C、]《古文尚书撰异》
[D、]《六书音均表》
-参考答案是-:B
2.在语言文字最关键的四个方面中,最最关键的是:
[A、]语音
[B、]语法
[C、]语义
[D、]字形
-参考答案是-:C
3.五四时期,胡适等人对格律诗采取了一棍子打死、彻底否定的态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对阅读格律诗,提倡阅读白话诗
[B、]反对写作格律诗,提倡写作白话诗
[C、]不准阅读格律诗,只准阅读白话诗
[D、]不准写作格律诗,只准写作白话诗
-参考答案是-:B
4.东西方文化的关系不是:
[A、]阴阳循环
[B、]相互作用
[C、]彼此割裂
[D、]互进互退
-参考答案是-:C
5.美国巴姆教授在《比较哲学》中提出的“二极互补相反相成,互为进退”是()的思维。

[A、]西方
[B、]日本
[C、]印度
[D、]中国
-参考答案是-:D
6.不论世界文化,还是中国文化的发展,都是一个:
[A、]直线
[B、]循环
[C、]圆
[D、]三角
-参考答案是-:B。

尔雅《中西方文化比较》章节测试题答案

尔雅《中西方文化比较》章节测试题答案

尔雅《中西方文化比较》章节测试题答案1与文化的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不包括(b)。

A 地形B 地质C 气候D 资源2导致地球10万年左右的周期性冰期变化的是(a)的循环。

A 地球与太阳B 太阳系与银河系本星系团C 本星系团与银河系D 银河系与河外星系3地理环境可能影响到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内部细节等较为细小的方面,对于其生灭的影响不大。

(f)4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中国进入(a)时期。

A 母系氏族B 父系氏族C 奴隶制D 封建制5在中国远古时期,如果气候变冷,人类主要向(a)迁移。

A 东方B 西方C 南方D 北方1一万年来,中国的气温明显上升是在(b)年前。

A 9000B 8000C 7000D 60002商末的气候由温暖转为寒冷,农业发展受到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商朝的衰亡。

(t)3元朝前期气候由寒冷转为温暖,有助于农业发展。

(f)4第一次农业革命开始于(c)。

A 第二冰期结束B 第三冰期结束C 第四冰期结束D 第五冰期结束5近5000年中,中国第三个暖期是在(c)时期。

A 夏商B 魏晋C 唐朝D 元朝1《易经》中象数之学的整体规定不包括()。

A 足数则生B 增数则长C 减数则衰D 极数则亡2明朝的文化相较于同时代的其他地区而言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一个因素就是气候温暖适宜农业发展。

(DUI)3中国的文化发展与气候变化关系逐渐脱离是在(D)之后。

A 明朝建立B 清朝建立C 闭关锁国政策确立D 鸦片战争4《易经》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式展示其中道理的方式。

(DUI)5世界各地的文化从大体上看都是()。

A 不断循环的B 横向发展的C 纵向发展的D 相互融合的1日本“和魂汉才”中居于核心的是()。

A 民族血统B 地域特征C 民族精神D 国家领土2日本的历法中,第二个公元纪年是()。

A 明治纪年B 昭和纪年C 平成纪年D 大正纪年3中国的阴历主要契合的是中国传统思想。

()4根据辜正坤老师的观点,中华文化大概存在了()左右。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2019尔雅答案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2019尔雅答案

o o o o ooooooooooo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oooooooooo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1.1丝绸之路1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有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古国的通道被称之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得名是由(D)提出的。

A、张骞B、汉和帝C汉武帝D李希霍芬2“丝绸之路”曾作为连接中西方的重要通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指(B)。

A、贸易作用B、军事作用C外交作用3D文化交流作用3“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没将(B)运输到东南亚、南亚、东非以及欧洲各国。

A 号岂A、瓷器B、茶叶C香料D丝绸4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指陆上丝绸之路,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

对5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人将四大发明传到欧洲;西方人将印度哲学、阿拉伯的历法和医术传入中国,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对1.2东西方文化传播1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

中国历史上就曾修建过许多反映佛教文化的石窟,其中下面那个不是敦煌莫高窟与( A)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A、固原须弥山石窟B、天水麦积山石窟C洛阳龙门石窟D大同云冈石窟希腊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方法论》手稿重写本经美国科学家研究终于在X射线下回复了原有内容。

AA、对B、错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大获成功,受到了汉武帝的称赞,被封为太中大夫。

AA、对B、错4马可?波罗著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一—中国的所见所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

后来这本书在欧洲非常畅销。

错5公元3到13世纪,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羊皮纸书写文件,从14世纪起羊皮纸逐渐被中国的纸所取代,羊皮纸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错2.1文化符号1从下面哪些符号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文化背景? CDE A、头发颜色B、眼睛颜色C语言D饮食E、宗教信仰下面哪些选项为中国符号?BDEA、佛教B、大熊猫C圣诞节D京剧E、长城3下面哪些选项为西方的文化符号?CDEA、茶B、风水D鸡尾酒E、快餐4豫剧是中国的国粹。

2019年度尔雅中西文化比较规范标准答案

2019年度尔雅中西文化比较规范标准答案

【单选题】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看,更具有内在的高度的是()。

•A、白话诗•B、古体诗•C、现代诗•D、格律诗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的排斥态度同时存在。

•A、改革开放时期•B、新生活运动时期•C、文革时期•D、五四时期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判断题】审美递增递减规律的意思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

()我的答案:×审美递增递减律(二)已完成成绩:100.0分【单选题】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

•A、精英•B、个人•C、特定人群•D、大众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错误描述审美改变的是()。

•A、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B、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C、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D、审美是可以改变的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3【单选题】长期来看,()最容易影响人对于事物的喜好。

•A、蕴含的意义•B、接触的频率•C、他人的喜好•D、事物的外表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4【判断题】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

()我的答案:×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村山节和浅井降在《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为()年一转折。

•A、600年•B、800年•C、1200年•D、300年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2【多选题】《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包括()。

•A、天地•B、阴阳•C、男女•D、日月我的答案:ABC得分:25.0分3【判断题】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出现在欧洲的时间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参考借鉴】尔雅-中西文化比较全部习题答案.doc

【参考借鉴】尔雅-中西文化比较全部习题答案.doc

【尔雅】中西文化比较“国粹”一词是从文革时期开始盛行的。

答案:错关于人对事物的好恶,说法错误的是()。

A、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B、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C、人的好恶是无法被自身控制的D、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答案:C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说,()更具有内在的高度。

A、格律诗B、白话诗C、古体诗D、现代诗答案:A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同时持有排斥态度。

A、五四时期B、改革开放时期C、新生活运动时期D、文革时期答案:D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更加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这样才能更加展示创作的独特性。

()答案:×通过长期的宣传形式,外加上经济的因素、军事的因素等各方面的因素结合,可以转移你的审美观。

答案:√对于审美的改变,说法错误的是()。

A、审美是可以改变的B、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C、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D、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答案:D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是为()服务的。

A、大众B、精英C、个人D、特定人群答案:A长期来看,人对于事物的喜好,最容易被()影响。

A、事物的外表B、蕴含的意义C、接触的频率D、他人的喜好答案:C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来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答案:×世界文化是相互作用、互进互退的。

答案:√《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不包括()。

A、天地B、阴阳C、男女D、日月答案:D村山节和浅井降的《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是()年一转折。

A、300.0B、600.0C、800.0D、1200.0答案:C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往往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答案:√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在欧洲出现的时间要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答案:×解释文化的三把钥匙是:环境、语文、社会。

答案:√中西文化演进的七大律不包括()。

南开大学19秋学期(1709至1909)《中西文化比较(尔雅)》在线作业答案3

南开大学19秋学期(1709至1909)《中西文化比较(尔雅)》在线作业答案3

19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中西文化比较(尔雅)》在线作业-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Willian Jones 认为同源的语言不包括:
A.罗马文
B.梵语
C.拉丁文
D.希腊文
[分析上述题目后,请完成作答]
参考选择是:A
2.属于中国思维模式的为:
A.由宏观到微观
B.由个别到整体
C.分析型
D.二元对立型
[分析上述题目后,请完成作答]
参考选择是:A
3.中国的民主政治是:
A.没钱人操纵的
B.有钱人操纵的
C.小帮派政治
D.大帮派政治
[分析上述题目后,请完成作答]
参考选择是:D
4.中原文化:
A.重商抑农
B.重农抑商
C.礼治为辅
D.法治为主
[分析上述题目后,请完成作答]
参考选择是:B
5.乾嘉学派:
A.提倡无征不信
B.学风华丽
C.反对汉代经学
D.倡导今文经学
[分析上述题目后,请完成作答]
参考选择是:A
6.五千年来,中华文化几乎没有中断,其中最关键的地理因素是:。

南开19春学期(1503、1509、1603、1609、1703)《中西文化比较(尔雅)》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南开19春学期(1503、1509、1603、1609、1703)《中西文化比较(尔雅)》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单选题)1: 中国不受西方列强欺负的方法不应强调:A: 全面性B: 临时性C: 节制性D: 拼合性正确答案:(单选题)2: 儒家价值体系的核心是:A: 礼B: 仁C: 恭D: 孝正确答案:(单选题)3: 中国文字导致的思维方式为:A: 形象思维B: 理性思维C: 概括思维D: 简介思维正确答案:(单选题)4: 中国的民主政治是:A: 有钱人操纵的B: 小帮派政治C: 没钱人操纵的D: 大帮派政治正确答案:(单选题)5: 中国的组阁方式是:A: 皇帝组阁B: 宰相组阁C: 总统组阁D: 总理组阁正确答案:(单选题)6: 象数之学根于足数则(),增数则(),减数则(),尽数则()。

A: 长衰生亡B: 亡长衰生C: 衰长亡生D: 生长衰亡正确答案:(单选题)7: “外物皆备于我”是()的观点。

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正确答案:(单选题)8: 辜正坤认为,万物的发展有一种自我协调、自我组织、自我补充、()的趋势。

A: 自我完善B: 自我适应C: 自我淘汰D: 自我进化正确答案:(单选题)9: 在语言文字最关键的四个方面中,最最关键的是:A: 语音B: 字形C: 语法D: 语义正确答案:(单选题)10: 中国哲学与()同源。

A: 智行性科学B: 道德伦理C: 宗教艺术D: 文学艺术正确答案:(单选题)11: 哪一位不是宋朝心学派的代表人物:A: 苏轼B: 朱熹C: 陆九渊D: 王阳明正确答案:(单选题)12: 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不包括:A: 环境B: 语言文字C: 社会D: 人口正确答案:(单选题)13: 西方诗歌的特点是:A: 一韵到底B: 从不押韵C: 频频换韵D: 押两到三个韵正确答案:(单选题)14: 日文是:A: 象形文字B: 符号文字C: 二者兼具D: 二者均无正确答案:(单选题)15: 属于中国民主内涵的是:A: 恶欲协调B: 迫不得已C: 因势制宜D: 宗法式正确答案:(单选题)16: 乔姆斯基认为,短语结构规则+()规则组成了所有的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美递增递减律(一)1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看,更具有内在的高度的是()。

D∙A、白话诗∙B、古体诗∙C、现代诗∙D、格律诗2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的排斥态度同时存在。

C∙A、改革开放时期∙B、新生活运动时期∙C、文革时期∙D、五四时期3以下错误描述人对事物的好恶的是()。

B∙A、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B、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C、好恶的原始冲动是可以被控制的∙D、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4审美递增递减规律的意思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错误5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

()错误审美递增递减律(二)1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

D∙A、精英∙B、个人∙C、特定人群∙D、大众2下列选项中错误描述审美改变的是()。

C∙A、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B、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C、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D、审美是可以改变的3长期来看,()最容易影响人对于事物的喜好。

B∙A、蕴含的意义∙B、接触的频率∙C、他人的喜好∙D、事物的外表4审美活动中,效用递减律与效用递增律同时存在。

()正确5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

()错误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1《易经》运用要结合数与()。

B∙A、道∙B、象∙C、规∙D、气2村山节和浅井降在《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为()年一转折。

B∙A、600年∙B、800年∙C、1200年∙D、300年3《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包括()。

ABC∙A、天地∙B、阴阳∙C、男女∙D、日月4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出现在欧洲的时间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错误5从大体上看,中国文化的兴盛通常意味着西方文化的衰落。

()正确万物五象选择律1()是解释文化的三把主要钥匙。

D∙A、环境、传统、社会∙B、语文、传统、社会∙C、语文、环境、传统∙D、环境、语文、社会2事物的发展倾向的发展方向有()个。

C∙A、三∙B、四∙C、五∙D、二3中西文化演进有七大律,这当中不包括()。

B∙A、互抗律∙B、互助律∙C、互证律∙D、互根律4莱布尼茨对于中国的文化主要集中于太极,其他了解不多。

()错误5从世界文化的角度看,中西文化保持拼合互补的发展方向。

()正确中西地理与文化关系比较概述1在中国远古时期,人类主要向()迁移,以寻求温暖的气候。

D∙A、西方∙B、南方∙C、北方2中国在最近一次冰期结束后进入()时期。

D∙A、父系氏族∙B、奴隶制∙C、封建制∙D、母系氏族3()的循环导致了地球10万年左右的周期性冰期变化。

A∙A、太阳系与银河系本星系团∙B、本星系团与银河系∙C、银河系与河外星系∙D、地球与太阳4()是与文化关系特别密切的地理环境要素。

ACD∙A、地形∙B、地质∙D、资源5地理环境对文化生灭的影响不大,只会影响其发展方向和内部细节等较为细小的方面。

()错误文化的兴衰与地理气候变迁1近5000年中,()时期是中国第三个暖期。

B∙A、魏晋∙B、唐朝∙C、元朝∙D、夏商2()是第一次农业革命开始之时。

B∙A、第三冰期结束∙B、第四冰期结束∙C、第五冰期结束∙D、第二冰期结束3一万年来,中国在()年前出现了气温明显上升的情况。

A∙A、8000年∙B、7000年∙C、6000年∙D、9000年4元朝前期的气候由寒冷转为温暖,这是有助于农业发展的。

()错误5商朝衰亡的原因之一是,商末的气候由温暖转为寒冷,农业发展受到了阻碍。

()正确中西气侯变化与文化关系比较1以下正确描述世界各地的文化的是()。

D∙A、横向发展的∙B、纵向发展的∙C、相互融合的∙D、不断循环的2中国的文化发展在()之后逐渐脱离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C∙A、清朝建立∙B、闭关锁国政策确立∙C、鸦片战争∙D、明朝建立3《易经》中象数之学的整体规定有()。

ABC∙A、足数则生∙B、增数则长∙C、减数则衰∙D、极数则亡4《易经》展示其中道理是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式。

()正确5明朝的文化领先于同时代的其他地区,气候温暖适宜农业发展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错误中西纪年方式与文化关系比较1()是日本的历法中的第二个公元纪年。

C∙A、昭和纪年∙B、平成纪年∙C、大正纪年∙D、明治纪年2根据辜正坤老师的观点,中华文化的存在时间大约为()。

B∙A、5000-7000∙B、7000-9000∙C、9000-10000∙D、3000-50003()是日本“和魂汉才”的核心。

B∙A、地域特征∙B、民族精神∙C、国家领土∙D、民族血统4在朔日,人的自身状况会受到影响,是因为此时地球处于月亮和太阳之间,地球的引力发生较大改变。

()错误5中国的阴历与中国传统思想契合。

()错误中西地形特点与文化关系比较1地球上()之间,是环境变迁最敏感的地带。

D∙A、南纬30°-40°∙B、北纬40°-50°∙C、南纬40°-50°∙D、北纬30°-40°2针对于西方来说,分析地形对文化的影响时,应该选取()的产生区域。

D∙A、日耳曼文化∙B、希伯来文化D∙C、基督教文化∙D、古希腊罗马文化3以下正确描述中西方文化核心区域的地理环境的是()。

B∙A、西方的北部开放而南方屏障较大∙B、中国整体地理环境较为封闭∙C、西方北部屏障较多而南方较为开放∙D、中国东方和南方较为开放4西方地理环境的隔绝机制造成这个区域的民族难以互相交流,只能形成比较小的民族群体。

()错误5在分析地形对文化的影响时,该文化影响到的全部区域的地理环境都应该考虑进来。

()错误古代中国资源及经济文化取向1从《尚书·禹贡》中了解到,()是当时土壤等级最高的地区。

D∙A、山东、江苏、安徽交界区域∙B、河南大部及湖北山东一部∙C、湖北湖南大部∙D、陕西甘肃一带2中国中原一带的文化是()。

C∙A、针叶林文化∙B、落叶林文化∙C、阔叶林文化∙D、硬叶林文化3从气候角度来说,()使中原一带的土壤变得肥厚。

B∙A、副热带高压带∙B、西伯利亚冷气流∙C、温带季风∙D、太平洋暖湿气流4地形因素会对民族文化和民族共同心理都造成影响。

()正确5中国土地肥沃适宜农业耕种,在某种程度上对商业的发展有抑制作用。

()正确西方资源及经济文化取向比较1以下正确描述中国家族主义的是()。

D∙A、家族主义提倡限制王权∙B、家族主义的发展有利于遏制家长制的产生∙C、家族主义容易产生党派∙D、家族主义反对帮派2中国较强的农业文化倾向促进了中华民族性格中()的形成。

C∙A、追求安居乐业,提倡人定胜天∙B、追求进取精神,提倡帮派主义∙C、追求天下太平,提倡家族主义∙D、追求安居乐业、提倡个人主义3西方较强的商业文化倾向促进了西方民族性格中()的形成。

B∙A、追求安居乐业,提倡人定胜天∙B、追求进取精神,提倡帮派主义∙C、追求天下太平,提倡家族主义∙D、追求安居乐业、提倡个人主义4西方的土地较为贫瘠,不适于农业耕种,在某种程度上对商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正确5若想促进家族的发展壮大,就要通过考量智商来选择家族中的家长。

()错误中西资源与政治文化取向比较1下列哪一项是西方的帮派主义不提倡的?()C∙A、契约精神∙B、党派分立∙C、以民为本∙D、限制王权2中国通常采用()的形式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

B∙A、以道规范∙B、礼法结合∙C、道法结合∙D、以礼规范3下列哪一项是中式民主强调之处?()B∙A、以德为本∙B、以民为本∙C、以法为本∙D、以礼为本4中国古代王权的强化体现出了中国文化中家长制。

()正确5古代西方主要采用均分制来处理遗产。

()错误中西资源与价值观取向比较1()因素在西方文化中排名首位。

B∙A、利益∙B、勇敢∙C、博爱∙D、理智2中华文化中的“爱”的根源从()而来。

A∙A、孝∙B、仁∙C、义∙D、忠3中国儒家价值系统包括()。

ABC∙A、智∙B、恭∙C、廉∙D、德4西方文化强调法治为主,礼治为辅;而中原文化则是强调礼治为主,法治为辅。

()错误5辜正坤教授认为促进世界文化进步的方法之一,是文化先进的民族征服文化落后的民族。

()错误中国如何不受西方列强的欺负1从逻辑判断的角度来说,()能够避免鸦片战争的悲剧。

D∙A、提倡技术之上∙B、降低道德文化∙C、增强武化程度∙D、以上都是2中国应强调()来免受列强欺负。

B∙A、整体性∙B、节制性∙C、强制性∙D、长期性()接纳利用了马克思主义,而后成为了拯救中华文化的方法之一。

A∙A、理想西化派∙B、现实西化派∙C、激进派∙D、国粹派4理想西化派彻底批判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实西化派相比,契合度大大减少。

()错误5戊戌变法时期强调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抵抗侵略,全盘西化派由此产生。

错误对“进化”概念的中西讨论1人因为有了(),所以能与动物相区分。

D∙A、智慧∙B、力量∙C、合作∙D、伦理2严复确定翻译出版《天演论》的主要原因在于()。

B∙A、作品流传广泛∙B、社会情况需要∙C、译者专业所在∙D、内容逻辑严密3赫胥黎认为,伦理上最好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宇宙自然过程是()。

A∙A、对立的∙B、互相促进的∙C、毫不相干的∙D、一致的4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的过程中,自行添加了关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论同样适用于人类的内容。

()正确5《天演论》中提出的关于反抗西方列强武力侵略的方法至今看来依然具有积极意义的。

()正确西方奴隶制度发达的原因1()成为西方工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取决于西方文化中的征服精神。

C∙A、轻工业∙B、重工业∙C、军事工业∙D、制造业2()是古希腊罗马创造文明的主要群体。

C∙A、统治阶级∙B、市民阶级∙C、奴隶阶级∙D、贵族阶级3辜正坤教授根据传统中国历史记载的考证,商朝属于()。

C∙A、氏族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原始社会4“文明”一词在西方文字的意义上主要强调()。

C∙A、物质成就∙B、思想成就∙C、技术成就∙D、道德成就5辜正坤教授认为,德行的发展会受到超过人类正常生活需要的技术发展的阻碍。

()正确中国古代的奴隶制度几千年来,中国皇帝都需要解决()问题。

D∙A、科举与举荐的平衡∙B、权力与制约的平衡∙C、政治与经济的平衡∙D、分权与集权的平衡2东汉时代的奴隶与西方古代的奴隶的不同之处是()。

B∙A、是否有隶属关系∙B、是否有较高收入∙C、是否有劳动创造∙D、是否有人身自由3大体上看,秦朝以后的朝代对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封建持()的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