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危重型早期识别
手足口病的诊断治疗和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

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人肠道病毒感染的一般致病机制
进入途径 先天性感染
口腔/呼吸道
咽喉及下肠胃道
传播 飞沫、接触、饮食. 扁桃体、深层淋巴结、肠道淋巴结
微病毒血症
肝脏、 心脏 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 皮肤及黏膜 肌肉 胰脏、
肾上腺
1、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阶段: 避免交叉感染 适当休息 清淡饮食 口腔与皮肤护理 发热、呕吐、腹泻等对症治疗
2、神经系统受累阶段: 控制颅内高压 注射免疫球蛋白 使用激素 降温、镇静等对症治疗 生命体征监护
3、心肺衰竭阶段: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头肩抬高、插胃管、导尿 建立2条静脉通道 气管插管、正压通气 限制液体入量 生命体征监护、血糖
重型病例应住院治疗。 危重型病例及时收入ICU救治。
门诊治疗
– 对症治疗为主,无特效抗病毒药物 – 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 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 对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家观察,应告知家属在病情变化时随诊
详细交代观察内容
– 持续高热 – 精神差、呕吐 – 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 皮肤花纹、四肢凉
脊髓灰质炎鉴别
–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AFP) 时需与脊髓灰质炎鉴别。
– 后者主要表现为双峰热,病程第2周退热前 或退热过程中出现弛缓性瘫痪,病情多在热 退后到达顶点,无皮疹。
肺炎鉴别
– 重症手足口病可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应与 肺炎鉴别。
– 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呼 吸道症状,一般无皮疹,无粉红色或血性泡 沫痰;胸片加重或减轻均呈逐渐演变,可见 肺实变病灶、肺不张及胸腔积液等。
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

第5期(恢复期)
• • • •
诊断要点为: 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 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 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状。
早期识别重症病例
EV71
肺出血
血性泡沫痰
病毒血症
神经源性肺水肿
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肺动脉压增高
损害脑干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体循环血液进入肺循环
(2)机械通气模式:常用压力控制通气,也 可选用其他模式,有气漏或顽固性低氧血 症者,可使用高频振荡通气。
(3)机械通气调节参数: ①目标:维持PaO2在60-80mmHg以上,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在35-45 mmHg,控制肺水肿和肺出血。 ②有肺水肿或肺出血者,建议呼吸机初调参数:吸入氧浓度 60%-100%,PIP20-30 cmH2O(含PEEP),PEEP6-12 cmH2O,f20-40 次/分,潮气量6-8 ml/kg。呼吸机参数可 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高与降低,若肺出血未控制或血氧未 改善,可每次增加PEEP 2cmH2O,一般不超过 20cmH2O,注意同时调节PIP,确保潮气量稳定。 ③仅有中枢性呼吸衰竭者,吸入氧浓度21%-40%,PIP 1525cmH2O(含PEEP),PEEP 4-5cmH2O,f 20-40次/ 分,潮气量6-8ml/kg。 ④呼吸道管理:避免频繁、长时间吸痰造成气道压力降低, 且要保持气道通畅,防止血凝块堵塞气管导管。
2.呼吸系统危重症表现 • 呼吸浅促、困难,口唇紫绀,口吐白色、 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 • 呼吸节律改变 • 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
3.心血管系统危重症表现 • 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 失 • 四肢发凉,大理石样花纹,指(趾)发绀, 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明显延长 • 面色苍白,口唇发绀 • 血压升高或下降 4.其他系统 消化道出血等
手足口病病情观察表在早期识别危重患儿中的应用

射增 加 肠蠕 动, 肠 腔 内容物 停 留时 间缩 短 , 速 胎便 的排 使 加
出 。新 生J d肠 内 p一葡萄糖醛酸苷酶分解结合胆红素形成 L,
未结合胆红素迅速随胎便排 出, 促进胆 红素排 泄和减 少其经肠 肝循环重吸收 , 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高峰期血清胆红素值 , 以 所
游泳加蓝光治疗 可降低新 生儿血 清胆红素 , 提前 胎便排 出及转
始时问效果最好 , 分解 胆 红素 最有 效 的光波 是 蓝光 ( 波长 4 0 8
n , m) 与血清 中胆红素 的最高 吸收波长 ( 6 4 5a ) 4 0~ 6 / 接近 , n 位 于皮肤 的间接胆 红素 易吸收光 , 经光氧化为水溶性胆红素 , 经胆 汁排入肠道或经尿液 中排 出从而使血清胆红素降低。
・
5 ・ 8
T ODA N Y URS Jn ay 2 1 No 1 E a u r ,0 2, .
,
手 足 口病病 情 观 察表在 早期 识别 危 重患 儿 中的应用
邱 丽 红
摘要 总结 了《 手足 口病病情观察表》 早期识别手足 口病重症 患儿 的经验体会 。在 3 2例 手足 1病 患儿 中使 用手足 1病病情观 察 , 6 3 3 表, 培训 护理人 员依 照表 中内容 对患儿进行一 系列严 密观察和早期识 别。认为《 手足 口病病情观 察表》 为早期识 别危 重症患儿 , 实
工作单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 10 建瓯 福建省建 瓯市立 医院儿科 33 0
收稿 日期 :0 1— 8—2 21 0 7
‘ 、 、 、 、 0 、 、≯ 、 、 、
心 0 t
、、 、 j j
手足口病毒临床症状和重症识别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 目前认为可能与脑干炎症后植物神经功
能失调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亦有 认为EV71感染后免疫性损伤是发病机制 之一。 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 发花、四肢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 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心脏射血分 数可异常。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 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 病死率的关键。
感染性休克、心肌炎、心衰、呼衰
病 例 (三)
某某某,男,5月22天 主诉:发热、咳嗽4天,气促、烦躁2天,加
重5小时入院。 入院后咳出粉红色泡沫痰,16小时后双下肢
出现散在红色丘疹,双肺呼吸音粗,可闻散在 细湿罗音。
化验:血wbc20.04x109/L 胸片:双肺大片状模糊阴影,以右肺明显
患儿女,6个月 主诉:腹泻数日伴喘息、呼吸困难2日,精神差4
小时
体检发现患儿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呼吸急促, 三凹征阳性,双肺广泛中小水泡音,心率184次。
化验:白细胞总数26.9x109/L 附近医院救治在吸痰时吸出淡红色血性分泌物,
因病情重2小时后转儿童医院途中呼吸心跳停止。 死亡诊断:重症肺炎、肺出血、多脏衰 尸解结果:脑干脑炎、肺水肿、EV71阳性
病 例 (七)
患儿男,11月,因发热2天,腹泻1天伴呕吐, 精神差4小时而就诊。
体检: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呼吸急促,三 凹征阳性,双肺湿罗音,四肢末梢循环差, 肝肋下5cm。
化验:白细胞总数22.7x109/L 胸片:双肺大片实变 抢救2小时后无效死亡。死亡诊断:感染性
休克、肺出血、多脏衰 尸解结果:脑干脑炎、肺水肿、EV71阳性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如何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如何早期识别重症手足口病?*导读:进入夏季以来,各地手足口病持续高发,孩子一旦感染,典型症状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
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专家提醒家长,如果出现了一下这些症状应考虑重症手足口病的可能。
……进入夏季以来,各地手足口病持续高发,孩子一旦感染,典型症状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
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专家提醒家长,如果出现了持续高热不退;末梢循环不良;呼吸、心率明显增快;精神差、呕吐、抽搐、肢体抖动或无力等,且患儿年龄小于3岁,应考虑重症手足口病的可能。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对手足口重症病例早期识别做出明确规定,家长应切记:1 持续高热不退。
2 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3 呼吸、心率增快。
4 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5 高血压。
6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7 高血糖。
具有以上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本病至今尚无特殊预防方法,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
专家提醒家长,预防手足口病的重点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
无论大人、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
疾病流行期间,家长不应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同时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此外,家长应当每天晨起检查宝宝的手心、脚心,还有口腔是否有异常,并注意孩子体温变化。
很关键的一点是,家长切忌把食物嚼碎喂给宝宝。
学龄前儿童或婴幼儿,一旦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手、脚、咽峡和臂部有皮疹或隐形皮疹,家长应当怀疑手足口病的可能性,提早到医院就诊。
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征早期识别的临床意义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完整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1版)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2010年4月,卫生部印发了《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指导医疗机构开展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
现卫生部手足口病临床专家组制定了《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作为《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的补充,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参考使用。
一、临床分期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将EV71感染分为5期。
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期痊愈。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少数EV71感染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症状体征。
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
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见异常。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
目前认为可能与脑干炎症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亦有认为EV71感染后免疫性损伤是发病机制之一。
本期病例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
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手足口病危重型早期识别

神经源性肺水肿. 胸片
辅助检查
心电图 无特异性改变; 少数见Q-T延长, ST-T改变。
脑电图 弥漫性慢波, 少数可见棘慢波。
胸片 双肺纹增多、 网格/斑片状阴影、 部分单侧为著。
头颅MRI 脑干、 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危重型 先兆
高热 持续不退; 精神差、呕吐、无力、肌阵挛、抽搐; 呼吸或心率增快; 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高血压/低血压; WBC明显增高 高血糖
↓
脑干脑炎→频繁抽搐 昏迷
↓ 中枢性ɑ-肾上腺素N兴奋
↓
儿茶酚胺大量释放→ 循环衰竭→休克
↓ 短时内大量血涌入肺循环
↓ 神经源性肺水肿 呼吸浅促/困难
↓ 肺出血
EV71感染 分期
2011年将EV71感染分为5期: 1.手足口出疹期;
2.神经系统受累期--重型; 3.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危重型; 4.心肺功能衰竭期--危重型;
心率、呼吸增快; 发绀、出冷汗、皮肤发花; 高血压、高血糖; 外周血白细胞升高。
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皮肤发花
心肺功能衰竭期
发病机制:
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 心动过速/过缓; 呼吸急促、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 进行性低血压或休克. 频繁抽搐、昏迷、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等。
重症 诊断标准
重型
精神差、嗜睡、易惊、谵妄;头痛、呕吐; 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
无力/急性弛缓性麻痹、眼球运动障碍;惊厥; 脑膜刺激征可见,腱反射减弱/消失。
危重型 诊断标准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① 频繁抽搐、昏迷、脑疝; ② 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罗音等; ③ 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5.恢复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率增快>140~150次/分(按年龄),血压升高;
外周血WBC明显增高>15×109/L; 高血糖 血糖>8.3mmo/L
早期识别
• 紧紧抓住三个系统表
现神经系统、循环系
嗜睡惊跳精神差
高热呕吐手脚凉 抽筋瘫痪呼吸快
统、呼吸系统
• 将主要表现做到病历
里打勾
20
早期识别的缺憾
• 遗漏的症状/体征/检查
发 病 机 制
EV71感染 分期
2011年将EV71感染分为5期:
• 1.手足口出疹期;
• 2.神经系统受累期--重型; • 3.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危重型; • 4.心肺功能衰竭期--危重型; • 5.恢复期。
重症EV71 各期表现
• 神经神经系统受累期
– 无菌性脑膜炎改变 脑干脑炎 – 急性迟缓性麻痹
鉴别诊断
• 暴发性心肌炎
– 无皮疹,
– 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阿斯发作;
– 心肌酶谱多明显升高; – 胸片/心脏彩超提示心脏扩大, – 心功能异常恢复较慢。
初期救治-抗病毒
存在问题:部分医院以更昔洛韦治疗EV71。
• EV71系小RNA肠道病毒
– 利巴韦林 – 热毒宁 抗病毒 退热
脑水肿 救治
– 肢体抖动、间歇肌阵挛、眼球震颤 – 急性肢体无力、麻痹 – 尿储留
• 脑脊液呈无菌性脑膜炎 • 脑/脊髓CT可无阳性发现, • 脑,脊髓MRI检查常异常
心肺功能衰竭前期.
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症状
极少数病例可被发现本期表现:
心率、呼吸增快; 发绀、出冷汗、皮肤发花;
高血压、高血糖;
– 哭闹、不安;
– 呛咳、声嘶;乏力、排尿困难; – 面色、眼球运动; – 肺、膀胱; – 胸片、血糖。
早期识别的缺憾
• 漏诊/误诊
– 多重皮疹;
– 咽反射、眼球运动、深浅反射; – 单瘫; – 斜颈; – 冷汗。
重症 诊断标准
• 重型
– 精神差、嗜睡、易惊、谵妄;头痛、呕吐; – 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 无力/急性弛缓性麻痹、眼球运动障碍;惊厥; – 脑膜刺激征可见,腱反射减弱/消失。
外周血白细胞升高。
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皮肤发花
心肺功能衰竭期
发病机制: 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
心动过速/过缓; 呼吸急促、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
进行性低血压或休克.
频繁抽搐、昏迷、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等。
神经源性肺水肿. 胸片
辅助检查
心电图 无特异性改变; 少数见Q-T延长, ST-T改变。 脑电图 弥漫性慢波, 少数可见棘慢波。 胸片 双肺纹增多、 网格/斑片状阴影、 部分单侧为著。 头颅MRI 脑干、 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 EV71比率大;重症多、死亡率高; • 年龄;
• 不典型、无口腔疱疹;结痂后病情加重;
• 散居儿童病例增多;
• 以苏北、安徽、江浦、浦口等地危重型居多。
• 病情加重突然;早期识别较难。
典型疱疹
不典型疱疹
病原学
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肠道病毒, 无外壳、正20面体、20-30nm单链RNA。 EV71 嗜神经性 脑炎 脑脊髓炎 是最常见的引起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的非
手足口病危重型早期识别
定义
•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一
组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学龄前尤其<3岁儿童的急 性传染病。
• 手、足、口及臀部疱疹;
• 危重型:频繁抽搐、昏迷;神经源性肺水肿;中枢
性呼吸、循环衰竭
• 死因: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
手足口病 特征
危重型 先兆
– 高热 持续不退; – 精神差、呕吐、无力、肌阵挛、抽搐; – 呼吸或心率增快; – 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 高血压/低血压;
– WBC明显增高
– 高血糖
重症 EV71感染 早期识别
下列指标多提示可能发展为危重型病例
• • • • • • •
持续高热(39℃)>3天; 精神萎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冷汗,皮肤发花,四肢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2”; 呼吸增快,减慢/节律不整;安静状态>30~40次/分;
– 无皮疹;
– 意识障碍、脑膜刺激症明显; – 循环衰竭少见; – 乙型脑炎病毒特异性抗体IgM阳性。
鉴别诊断
• 脊髓灰质炎
– 无力,急性弛缓性瘫痪;
– 双峰热,病程第2周退热前/退热过程中出现 弛缓性瘫痪;
– 病情多在热退后到达顶点;
– 无皮疹。
鉴别诊断
• 肺炎
– 发热、咳嗽、呼吸急促;
– 一般无皮疹; – 无粉红色/血性泡沫痰; – 胸片加重/减轻均逐渐演变; – 可见肺实变病灶、肺不张及胸腔积液等。
危重型 诊断标准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① 频繁抽搐、昏迷、脑疝;
② 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罗音等;
③ 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鉴别诊断
• 其他出疹性疾病
– 水痘;
– 不典型麻疹;
– 幼儿急疹;
– 意识障碍及循环衰竭少见;
– 皮疹形态及部位最为重要。
鉴别诊断
• 乙型脑炎
– 流行季节一致,高热及脑症状相似;
脊灰肠道病毒(NPEV)。
EV7I 致病过程
EV71 ↓ 病毒血症→咽-疱疹 ↓ 侵入N系统 ↓ 损害脑干 ↓ 神经源性反应 ↓ 肺水肿 中枢性循环衰竭
EV71
↓ 病毒血症 → 疱疹、发热 ↓ 侵入神经系统 → 精神差 嗜睡 惊跳 ↓ 脑干脑炎→频繁抽搐 昏迷 ↓ 中枢性ɑ-肾上腺素N兴奋 ↓ 儿茶酚胺大量释放→ 循环衰竭→休克 ↓ 短时内大量血涌入肺循环 ↓ 神经源性肺水肿 呼吸浅促/困难 ↓ 肺出血
• 心肺功能衰竭前期
– 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 心肺功能衰竭期
– 神经源性肺水肿 – 循环呼吸功能衰竭
神经系统受累期
手足口患儿 神经、精神症状加重:
• 表现为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
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
• 症状
– 精神差 – 颅压高
– 嗜睡
昏睡
易惊
神经系统受累期
• 脑干受损/急性迟缓性麻痹
• 在维持血压稳定的前提下,限制入量 • 强力脱水
– 甘露醇 + 甘油果糖 0.5-1g/kg.次、交替; – 速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肾上腺皮质激素
– 甲强龙
– 地米
神经系统受累 救治
脑炎、脑膜脑炎、脑脊髓炎、 肢体无力/急性弛缓性麻痹、高热持续不退
• 丙种球蛋白 冲击剂量
– 总量 2g/kg – 1g/kg.d×2d 给予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