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手足口病病毒分型及临床特征分析
手足口病(课件)

积极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倡导良好的个人卫 生习惯,增强家庭防护意识。报 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做到早发现 、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医疗救治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技术 水平,确保手足口病患者的诊断和 治疗质量。
消毒隔离
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患者 接触过的物品和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防止疫情传播。
手足口病(课件)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手足口病概述 • 手足口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 手足口病治疗与护理 • 手足口病防控与管理 • 手足口病疫苗接种与预防 • 手足口病研究与发展趋势
01
手足口病概述
手足口病定义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 儿童。
病原体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CV-A16)等。
流行病学史:患者在流行季节生活或旅行过手足 口病流行区域,或与手足口病患者有过接触史。
实验室检查:患者的咽拭子、疱疹液、粪便等样 本中可检测到肠道病毒核酸。
手足口病鉴别诊断
与其他出疹性疾病的鉴别
手足口病需要与其他出疹性疾病进行鉴别,如水痘、风疹、疱疹性咽峡炎等 。这些疾病的皮疹特征和发病部位有所不同,有助于鉴别诊断。
04
手足口病防控与管理
手足口病防控策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卫生行政部门
加强手足口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 握疫情动态,为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与教育部门、宣传部门等密切合作,制定防 控政策,加强对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
医疗机构
社区和家庭
提高对疑似手足口病患者的识别能力,及时 诊断和治疗患者,防止病情加重。
对于发热的患儿,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温水浴、 冰袋等。
手足口诊断标准

手足口诊断标准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感染儿童。
下面是根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建议制定的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
1. 主要症状:患者出现以下主要症状之一或多个:发热、口腔溃疡、手脚皮疹、喉
咽炎等。
2. 发热:患者体温超过正常范围(一般以上升至37.5℃或更高)。
3. 口腔溃疡:患者在口腔内出现疼痛性溃疡,通常位于舌头、口腔黏膜和软腭等处,可呈浅表溃疡或小水疱。
4. 手脚皮疹:患者在手掌、脚掌、手背、脚背等处出现红色斑丘疹、丘疱疹或水疱。
皮疹有时可发展为斑丘状或丘疹状,并可能伴有瘙痒或疼痛。
5. 喉咽炎:患者出现喉咽充血、咽部红肿、咽痛、声音嘶哑等症状。
6. 周围病灶: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7. 成群感染:多数患者呈季节性流行,常见于托幼机构或学校,且有明确的传播
链。
以上是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
鉴于HFMD症状与其他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相似,结合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最终确诊还需要医生的综合判断。
若出现上述症状,请尽早
就医,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手足口病》课件

01 注意饮食
给孩子多喝水,可以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02 避免传染
避免孩子与其他患病儿童过度接触,注意个人卫生
03 定期监测
定期测量孩子的体温和观察症状变化
总结与展望
疫情监测
加强手足口病疫情 监测和信息报告
有效干预
提高对手足口病的 干预措施和防控措
施
科学研究
加大对手足口病的 科学研究力度
早期诊断
手足口病特点对比
典型症状
发热 口腔疱疹 手脚皮疹
患病年龄
婴幼儿 学龄前儿童 成人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接触传播 粪-口传播
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 预防为主 隔离治疗
手足口病流行情况
手足口病主要流行在春夏季,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是易感人 群,应加强预防措施和宣传。
● 03
第三章 诊断和治疗方法
临床诊断
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等。结合实验室检 查结果,如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等,可以更准确地诊断手 足口病。早期诊断对于及时采取治疗和隔离十分重要。
● 06
第6章 经验分享和总结
家长经验分享
一些经验丰富的家长分享了他们在孩子患手足口病时的护理经验, 包括如何缓解孩子的不适症状、清洁卫生、饮食调理等。这些经 验对其他家长来说是宝贵的参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患病 的孩子。
家长经验分享
及时就诊
在孩子出现症状时 要及时就医,不要
拖延
多喝水
保持孩子充足的水 分摄入
手足口病与其他传染病的区别
手足口病
主要发生在儿童 口腔疱疹和手足皮疹为主要症 状 易在幼儿园、学校等群体机构 传播
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临床分析

【 图 分 类 号 】R 5 1 中 7 . 2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1 7 - 7 2 1) a- 0 9 0 文 4 0 4 ( 0 11 () 0 9 — 2 6 2 2
手 足 口病 (a d fo n uh dsaeHF ) 发生 于 学 h n , ta d mo t i s , MD 多 o e 龄 前 儿 童 , 以 3 以 下年 龄 组 发 病 率 最 高 , 夏 季 易流 行 , 一 尤 岁 春 是 种 儿童 传 染 病 。 引起 手 足 、 可 口腔 、 部 等 部 位 的斑 丘 疹 、 疹 ; 臀 疱 个 别可引起脑膜炎 、 炎 、 脑 脑干 脑 炎 、 经 源性 肺 水 肿 、 吸 循 环 衰 神 呼
14 转 归标 准 . 痊愈 : 发病 7 以上 , 温 正 常3 以上 , 疹 消 退 和( 干 燥 、 d 体 d 皮 或) 结 痂, 口腔 溃 疡 愈 合 , 常 规 中 自细 胞 计 数 正 常 , 其 它 系 统 合 并 血 无 症 ; 转 : 病7 以上 , 好 发 d 体温 正 常 2 d 皮 疹 隐 退 和 ( ) ~3 , 或 口腔 溃疡
控 制颅高压 ( 甘露 醇 、 尿 、 制 入 量 ) 酌情 静 脉 注 射 免 疫 球 蛋 速 限 白 ( 量 2 /k 分 2 给 予 ) 应 用 糖 皮 质 激 素 : 强 龙 1 总 a g, d 和 甲 5~ 2 mg ( g d ,d; 测 控 制 血 压 ( 力 农 、 妥 拉 明 、 普 钠 ) 0 /k -)3 监 米 酚 硝 ; 监测 血 糖 及 对 症 治 疗 。 症 病 例 危 重 型 ( 3 、 4 ) 出现 呼 重 第 期 第 期 : 吸 衰 竭 、 水 肿 及 时 给 予 气 管 插 管 正 压 机 械 通 气 ( 据 血 气 随 肺 根
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和治疗

查体时注意皮疹、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及心
肺体征
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年龄:3岁以下 症状: 持续高热不退 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 易惊、肢体抖动、肌阵挛 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 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应仔细检查
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体征
呼吸浅促、心率增快
肢体抖动,眼球震颤、共济失调 末梢循环不良
重症手足口病治疗原则
早发现、早治疗最为关键
对症处理,(降温、降血压)无特效抗病毒药,
可给利巴韦林和中药制剂。 保持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 降低颅内压。 呼吸支持。
循环支持。
酌情应用激素 酌情应用丙球
神经系统受累治疗
控制颅内高压
限制入量 甘露醇降颅压
每次0.5~1.0g/kg
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
血压升高或下降
• 呼吸系统表现
– 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
– 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 性泡沫样痰液
– 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是关键
发病机制——神经源性肺水肿
EV71 肺出血 血性泡沫痰
口腔疱疹 皮疹发热 精神差 嗜睡 易惊
监测血糖变化,高血糖时可应用胰岛素
剂量:负荷量 0.1u/kg,维持量 0.05 ~ 0.1u/kg.h
注意防止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危险
抑制胃酸分泌
西咪替丁 奥美拉唑
继发感染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预后
重型病例预后尚好 危重型病例预后差 可留长期后遗症
吞咽功能紊乱 颅神经瘫痪 肺换气不足 肢体无力和萎缩
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与治疗

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
血压升高或下降
重症病例表现
重症最显著的临床征象 神经源性(重症脑炎,特别是脑干脑炎) 中枢性a-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体循环血管收缩, 短时大量血液涌入肺循环 尸检:不支持心源性和肺炎引起的肺水肿
诊断关键
从大量普通病例中识别出重症 积极监护和治疗重症 防止重症进展成危重症
七、 治疗
(一)普通病例
1.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
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治疗: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重症病例
(二)重症病例
1. 神经系统治疗
(1)控制颅内高压:限制入量,给予甘露醇每次0.5-1.0g/kg, 每4-8小时一次,20-30分钟快速静脉注射。根据病情调整给 药间隔时间及剂量。必要时加用速尿。
实验室检查
(三) 血气分析 呼吸系统受累时可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血氧饱和度下降 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酸中毒
实验室检查
(四) 脑脊液检查 神经系统受累时可表现为:外观清亮,压力增高, 白细胞计数增多,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正常或 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实验室检查
(五) 病原学检查 CoxA16 、EV71等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或 分离到肠道病毒。
物理学检查
(三)脑电图 部分病例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 少数可出现尖慢波
物理学检查
(四)超声心动图 左室射血分数下降 左室收缩运动减弱 二尖瓣或者三尖瓣返流
物理学检查
(五)心电图
无特异性改变 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Q-T间期延长,ST-T改 变。
六、鉴别诊断
(一) 其他儿童发疹性疾病
二、病原学
手足口病临床分类

手足口病临床分类文章目录*一、手足口病临床分类*二、手足口病可以吃鱼吗*三、手足口病可以洗澡吗手足口病临床分类1、柯萨奇病毒A型:感染儿童多见,成人感染占21.7%。
临床表现除上述外,主要特点为急性发烧、皮疹。
脑膜脑炎伴有Guillain-Barré综合征和急性病毒性心肌病。
1.1、肠道病毒Cox A16型手足口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
一般来说柯萨奇A16型后遗症比EV 71小。
2、柯萨奇病毒B型:感染引起特征性传染性胸肋痛(epide-micpleurodynia)即所谓Bornholm′s病。
可合并脑膜脑炎、心肌炎、发烧、Guillain-Ba-rré综合征、肝炎、溶血性贫血和肺炎。
3.1、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发热是婴幼儿EV71感染的常见临床症状,患者绝大多数是小于6个月婴儿。
急性呼吸道疾病是EV71感染的又一常见临床症状,它包括一些常见呼吸道症状,如咽炎、哮喘、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发病年龄一般为1~3岁,需要住院治疗。
手足口病可以吃鱼吗手足口病患者是可以吃鱼的,但是烹调的时候应注意几点事项:1、不吃辣的鱼。
辛辣的食物手足口病患者是不宜多吃的,因为辛辣食物属热性,吃了很容易上火,手足口病患者会出现口腔溃疡的症状,吃辛辣的食物会加重病情,所以辛辣食物不能吃。
2、不吃生冷的鱼。
特别是在夏天,天气炎热,大家都会选择冰冷的食物,比如鱼生,但吃生冷食物是会影响手足口病患者的肠胃健康,导致本来就没有什么食欲的患者更加吃不下东西,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
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
手足口病可以洗澡吗手足口病可以洗澡,但要积极做好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要注意将自己的用品与亲人的分开,有必要的话进行隔离,对对被污染过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应消毒处理,对患者的粪便以及排泄物都要进行处理,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
危重型手足口病59例临床治疗及病原学分析

表 1 手足 口病 神 经 系 统 受 累期 ( 并发 脑 炎 ) 要 表 现 主
右 下肢瘫 痪 1例 . 右 膝 反 射 消 失 及 右 下 肢 肌 其 力 Ⅱ级 。全 部 病 例 均 有 精 神 差 、 食 差 、 肢 凉 ; 饮 下 呼 吸增快 I4 m n 最 快 6 > 07 i . .  ̄/ 6次/ i ; 率增 快 ≥10 mn 心 5
【 关键 词】 危重型 , 手足 口病 ; 高血压; 神经源性肺水肿 ; 治疗
中 图分 类 号 : 7 29 R 5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d i1 .99 ji n 10 — 30 2 1.5 0 1 o:0 36 /.s . 02 1 1.0 2 0 . 1 s
~
手足 口病 ( adf t n o t dsae F h n o a dm u i s ,H MD) o h e
~
下患儿 4 (30 % ) 9例 8.5 。男 3 , 2 。病人来 自 3例 女 6例 昆明市城镇 2 , 3例 农村 1 ; 6例 专州县城镇 5例 , 农村 1 3 例 ; 2例分别为北 京 、 另有 南京 旅游 者。全部 病例 均有 口腔黏膜疱疹 或溃疡 , 手心 、 可见斑丘疹 、 足心 疱疹 。同 时并有臀部 、 膝部斑丘疹 、 疱疹 1 ; 斑丘疹 、 3例 臀部 疱疹 6 : 例 膝部斑丘疹 、 疱疹 7例 。全 部患儿 均有发 热 , 体温
高 为 3 .5 g L 治疗后 复查 均 正常 。心 电 图检查 5 95m / , 8 例 均为心动 过 速 。5 均 做 了肝 、 9例 肾功能 、 肌酶 检 心 查 : 2例 A T C 除 S 、 K轻度 增 高 , 心 肌酶单 项轻 度增 3例
1 2月收治 的 5 9例危 重型 H MD病 例报 告如 下 。 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手足口病病毒分型及临床特征分析
发表时间:2013-01-23T09:05:46.7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7期供稿作者:吴艳琴袁萍[导读] 综上所述, EV71感染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肢体抖动、无力及呕吐对早期发现重型病例有提示意义
吴艳琴袁萍(新疆巴州人民医院 8410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病毒分型与临床特征,及早发现重型病例,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巴州人民医院2010年5月至11月收住院的26例重症手足口病的病毒分型与临床特征。
结果病原学检查EV71阳性70.37%;死亡1例占2.06%,发热发生率为100%,肢体抖动或无力占80.8%;呕吐占46.2%,白细胞(WBC)﹥15×109/L占80.8%。
结论 EV71是导致重症手足口病主要类型的病毒,高热、肢体抖动对临床早期发现重型病例有提示意义,白细胞增高是患儿短期内病情可能恶化、加重的重要参考指标。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
【中图分类号】R7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7-0023-01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
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脊髓膜炎、脑炎等并发症[1]。
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为让临床及早发现重型病例,能够及时对症处理以防止病情恶化,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现就我院2010年5月至11收治的2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毒分型与临床特征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10年5月至11月收治确诊为重症手足口病的26例。
1.2 诊断标准根据我国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的诊断标准。
1.3 研究方法查阅相关病案,回顾性分析:①病毒分型特点;②发热、皮疹、严重表现等;③WBC、血糖、心肌酶等辅助检查结果;
④治疗及转归等。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统计学分析均运用SPSS13.0 软件进行。
2 结果
2.1 2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采集粪便进行病毒学检查,采用肠道病毒通用引物的RT-PCR方法,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阳性20例(76.9%),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阳性4例(2
3.1%)。
2.2 临床表现 (1)发热26例100%),其中发热时间<48 h的有8例(30.8%),>72 h的有14例(5
3.8%)。
(2)全部26例患儿均有皮疹(100%)。
皮疹分布:①手足口部6例(23.1%)。
②手足口+臀部例22例(8
4.6%)。
皮疹特征:为椭圆形或圆形的斑丘疹或疱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黏膜呈疱疹或小溃疡。
皮疹平均消退时间为(7.81±3.13)d。
(4)严重表现,肢体抖动或无力21例(80.8%),呕吐12例(46.2%),抽搐6例(23.1%),肺部湿啰音10例(38.5%),血压下降2例(7.6%),肝大4例(1
5.4%)。
2.3 辅助检查(1)WBC>15×109/L 21例(80.8%)。
(2)血糖,正常20例(76.9%),升高4例(15.4%),低血糖2例(7.6%)。
(3)心肌酶,CK-MB升高24例(92.3%),升高2倍以上14例,占检测者的5
3.8%。
2.4 治疗根据卫生部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进行临床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并做好隔离、控制措施。
①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总量2g/kg,分2-5天给予,②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甲基泼尼松龙1mg-2mg/kg?d;3-5天;③控制颅内高压:限制入量,积极给予甘露醇降颅压治疗,每次0.5-1.0g/kg,每4-8小时一次,静脉注射。
根据病情调整给药间隔时间及剂量。
必要时加用呋噻米。
④对症治疗。
转归治愈20例(76.9%),好转5例(19.2%),死亡1例(3.8%)。
3 讨论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儿童,最早发现的手足口病的是柯萨奇病毒A16(CA16),后来发现柯萨奇病毒A组4型、5型、9型、10型、B组2型和5型肠道病毒也可引起本病。
[2]自1969年首次分离到肠道病毒71型(EV71)以来,学者们逐渐意识到肠道病毒71型(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且此病毒较凶险,除引起手足口病以外,更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其中以脑损害表现最多见[3]。
有研究认为[5]EV71与Cox A16所致手足口病在临床症状上难以区别,但EV71感染易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和神经源性肺水肿等,危害性更大,而Cox A16可能就是单纯的手足口表现多一些。
我国从六十年代以来,EV71与Cox A16的感染交替出现,本组资料中26例重症患儿进行了病原学检查,EV71感染占76.9%,柯萨奇病毒Cox A16占26.3%,死亡1例为EV71感染,重症病例以EV71感染为主。
重症患儿26例中,发热26例(100%),发热时间长,发热时间>72 h的有14例,占53.8%,根据指南的诊断标准,发现高热持续不退或反复时,应考虑到重型病例的可能。
重型病例肢体抖动、无力,呕吐发生率较高(分别占80.8%,40.6%),临床发现患儿肢体抖动多表现为四肢不规则抖动或颤动、无力,见于安静状态下及睡眠。
因此,肢体抖动、无力可能是神经系统病变的早期症状,是患儿发展为重症病例的早期特征,值得临床重视。
我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已提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15×109/L)、血糖明显升高(>9mmol/L)是诊断重症病例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研究认为:白细胞增高及血糖升高是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表现之一[4],本结果显示重症患儿白细胞增高及血糖升高的比率高达80.8%及15.4%,与指南参考指标相符。
综上所述, EV71感染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肢体抖动、无力及呕吐对早期发现重型病例有提示意义;白细胞增高、血糖升高是患儿短期内病情可能恶化、加重的重要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李兰娟.手足口病.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9
[2]蒋心华,潘孝彰,王岱明.现代感染病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642-656
[3]蒋栩栩,刘春峰,邢艳玲,等.重症手足口病:附3例报告〔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6):556-558
[4]王中林.肠道病毒71感染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 01,28(6):31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