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手足口病64例临床分析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分析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分析目的:分析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4月来我院接受重症手足口病治疗的患者34例,将其按照年龄、性别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17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5%葡萄糖加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发热消退时间、神经系统症状好转时间等。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59%,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12%,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发热消退时间以及神经系统症状好转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者,可有效加快患者的皮疹以及发热消退时间,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加速患者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丙种球蛋白;利巴韦林;重症手足口病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5月~2014年4月来我院接受重症手足口病治疗的患者34例,将其按照年龄、性别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17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0.5岁~4岁,平均年龄2.52±1.03岁;病程6天~12天,平均病程8.52±1.01天;试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0.5岁~5岁,平均年龄3.01±1.12岁;病程5天~11天,平均病程8.26±1.12天。
两组患者均排除口蹄疫、水痘以及风疹患者[2]。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5%葡萄糖加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方式,具体方法为:每天注射5%葡萄糖注射液+利巴韦林,利巴韦林注射用量为10mg/kg/日分2次用,滴注超过20min/次,治疗时间为3天~7天。
小儿手足口病80例心肌酶谱临床分析

I
RS I
小 儿 手 足 口病 8 0例 心 肌 酶 谱 临 床 分 析
农 玉芳 林 天云 陈 柱荣
岑溪
1 . 2 方法 : 所有检测对 象 均空腹 采集 血 液 3 ~4 mL。标 本 采集前准备 、 标本采集 、 标本运 送 、 标本 处 理、 分 析 等 过 程 均 严格按 N C C L S操 作 指南 操作 。 1 . 3 仪器 与试剂 : 仪 器 采 用 德 国 MOD UL A R罗氏P 8 0 0型 全 自动 生 化分 析 仪 ; 肌酸激酶 ( c K) 采用连 续监测法 ( 又 称 速
冼新 宁
5 4 3 2 0 0 )
( 广 西 岑 溪 市 人 民 医 院儿 科
关 键 词 手 足 口病 ; 心肌 酶谱 ; 重 症 识 别
中图分类号 : R5 1 2 . 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 9 3 0 X ( 2 0 1 3 ) 0 2 — 0 3 0 4 — 0 2
手 足 口病 ( Ha n d f o o t a n d mo u t h d i s e a s e , HF MD) 是 由多
率法) ; 肌 酸激 酶 同 功酶 ( C K — MB ) 采用免疫抑 制法 ; 乳 酸 脱 氢 酶( L D H)采 用 I F C C法 。试 剂 为 北 京 科 美 生 物 技 术 有 限 公
童, 心、 肺功能正常 。 注: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P d0 . 0 1 , # P d0 . 0 5 2 . 2 3组 心 肌 酶 谱 检 测 结 果 : 两 组 HF MD 患 者 C K — MB 和 L DH 活性 均 明显 高 于对 照 组 ( P d0 . 0 1 ) , C K 活 性 明 显 高 于 对照组( P d0 . 0 5 ) , 但 HF MD重 症 组 和 普 通 组 之 间 比 较 , 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P>O . 0 5 ) , 见表 2 。
《手足口病》课件

01 注意饮食
给孩子多喝水,可以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02 避免传染
避免孩子与其他患病儿童过度接触,注意个人卫生
03 定期监测
定期测量孩子的体温和观察症状变化
总结与展望
疫情监测
加强手足口病疫情 监测和信息报告
有效干预
提高对手足口病的 干预措施和防控措
施
科学研究
加大对手足口病的 科学研究力度
早期诊断
手足口病特点对比
典型症状
发热 口腔疱疹 手脚皮疹
患病年龄
婴幼儿 学龄前儿童 成人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接触传播 粪-口传播
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 预防为主 隔离治疗
手足口病流行情况
手足口病主要流行在春夏季,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是易感人 群,应加强预防措施和宣传。
● 03
第三章 诊断和治疗方法
临床诊断
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等。结合实验室检 查结果,如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等,可以更准确地诊断手 足口病。早期诊断对于及时采取治疗和隔离十分重要。
● 06
第6章 经验分享和总结
家长经验分享
一些经验丰富的家长分享了他们在孩子患手足口病时的护理经验, 包括如何缓解孩子的不适症状、清洁卫生、饮食调理等。这些经 验对其他家长来说是宝贵的参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患病 的孩子。
家长经验分享
及时就诊
在孩子出现症状时 要及时就医,不要
拖延
多喝水
保持孩子充足的水 分摄入
手足口病与其他传染病的区别
手足口病
主要发生在儿童 口腔疱疹和手足皮疹为主要症 状 易在幼儿园、学校等群体机构 传播
手足口病案例分析

①4月15日《阜阳日报》辟谣说明排除 “怪病”属于“小儿非典”“人流禽感” 病,并正式确定其为呼吸道疾病。 ②随着疫情调查的进行,疫情的真相逐步 清晰,根本就不是所谓的呼吸道疾病。
新闻报道不准 确,导致群众 人心惶惶,政 府形象大打折 扣。
4月16 日-5月4 日
①4月16日患病儿童人数开始快速 上升。 ②4月30日,阜阳市肠道病毒感染 病例激增至2477例,其中死亡20 例。仍需住院治疗和观察的有702 例,其中36例为重症病人。 ③5月4日,新发病率减少,大多数 的患儿康复出院,病情得到有效控 制。
①有些家长 把孩子送到 外省亲戚家/ 乡下。 ②板蓝根、 巴氏消毒液 等相关药拼 遭疯狂抢购 ③5月因全 市病情好转, 舆论渐少, 慢慢消失
①4月16日国家卫生部专家到达阜阳市, 并进入调查化验。 ②4月23日,确定该病为“肠道病毒 EV71”感染所致。
①组织临床专家完善救治方案;加强重症 病情缓解,舆 病例的早期筛查;指定定点医院集中救治 论减少,市民 重症病;扩建儿科病房,紧急购置专门设 悬着的心得以 备,提高救治能力,努力降低患儿病死率。 安放。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掌 握疫情动态;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提高防 治能力。 ②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防病意识; 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和饮食饮水卫生监督; 加强托幼机构的预防指导和检查;及时发 布疫情和防控工作信息,全面做好疫情防 控工作。
政府措施:被动应付,未了解相关病情, 未调查病情。
效果分析:未做预防工作,当病情爆发时, 没有救助方案,阜阳市患儿增多,患儿死 亡率升高,家长恐慌,社会不安,舆论肆 起。
危机中的处理阶段
—3月27-5月4日
时间 患病情况
病情舆论 政府上报过程及专家7 日-3月 31日
146例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手足 口病 ( n —fo —mo t ies , MD 是 由 肠道 病 毒 ( Ha d o t u hds ae HF ) 以 柯 萨奇 A组 1 6型 ( o A1 ) 肠 道 病毒 7 C x 6、 1型 ( V 1 多 见 ) 起 的 急性 E 7) 引 传 染病 , 多发 生 于学龄 前儿 童 , 以 3岁 以下 年 龄 组 发病 率 最高 。病 人 尤 和隐性 感 染者均 为传 染 源 , 主要 通 过 消化 道 、 吸 道 和密 切 接 触 等途 径 呼 传 播 。主 要症状 表 现为 手 、 、 足 口腔等 部位 的 斑丘 疹 、 疹 。少数 病 例可 疱 出现脑 膜 炎 、 脑炎 、 脊 髓 炎 、 脑 肺水 肿 、 环 障 碍 等 , 由 E 1感 染 引 循 多 V7 起, 致死 原 因主要 为脑 干脑 炎及 神 经源 性肺 水肿 。
院 。入 院查 血 wB 8 2 ×l 0 L G c . 5 0 / , RAN7 . 1 。肝功 正 常, 酸脱 氢 4 0 乳 酶及 a 丁酸 增高 , 素 氮及 肌酐 下 降 , 羟 尿 空腹 血糖 升 高 。心 电 图示窦 性 心动 过速 。入院后 持 续高 热 , 于人 院 当晚 吸氧 下突 然 出现 发绀 、 促 、 气 呼 吸 困难 、 颈抵 抗 、 部 大量 中细 湿罗 音 及 腱 反 射活 跃 。胸 片示 点 片及 条 肺 片状 影 、 中下肺 透亮 度增 高 。予 C AP后 血气 提示 过度 通气 。考虑 神经 P 系统 受 累 , 发生 了神 经 源性肺 水 肿 。 2 8 治疗 与转 归 : 一例 患儿 入 院 后予 头 孢 呋 辛及 利 巴韦 林 控制 . 第 感染 。考 虑发 生多 系统 受 累后 采取 了 以下措 施 : 吸氧 ; 加 强 抗感 染 ① ② 治疗 : 改用 罗 氏芬 、 阿昔 洛 韦及 干扰 素 控 制感 染 , 强局 部 护理 ; 加 ③脱 水 降颅 压 ; ④使 用 氢化 可 的松 减轻 炎 症 反 应 ; 静 脉 丙球 使 用 过 三 天增 强 5 机体抗 病 能力 ; ⑤使 用 血管活 性药 物 。经 以上 治疗 , 儿精 神有所 好 转 , 患 体温 正常 两 天后 又 出现高 热 , 转上 级 医 院 治疗 , 之后 使 用过 舒 普 深及 干 扰素 , 甲基强 的松 龙 , 脉丙 球再 次 使 用 了 三 天。 患儿 体 温逐 渐 降至 正 静 常 , 情明显 好 转 出院 , 病 随访 皮 疹及 溃疡 手起 病后 二十余 天 逐渐 消退 , 余 无 特殊 。欠 缺 的是 该例 未 做 C x 6 E 1 原 学 检 查 。第 二例 患 儿 o A1 、 V7 病 人 院后 予 头孢 曲松 及氯 唑西 林控 制 感 染 , 降温 、 防止 惊 厥再 发 及 支持 治 疗 。考 虑 发生神 经 源性 肺水 肿后 采 取 了 以下 措施 : P ①C AP正 压 通气 ; ② 加强 抗 病毒 治疗 : 用 干扰 素 ; 应 ③脱 水 降颅 压 ; ④使 用 甲基 泼尼 松龙 减 轻 炎症 反 应 ; 5静脉 丙球 增 强 机体 抗 病 能 力 ; 使用 磷 酸 二 酯 酶抑 制 剂 ⑤ 改善心 肌 收缩力 。经 以 上 治疗 , 儿 病 情 明 显好 转 出院 , 患 随访 无 特 殊 。 粪 便 E l 酸 阳性 。 V7 核
重症手足口病155例临床特点分析

心肌 、 呼吸支持等综合治疗 。结果 : 1 5 5例重 症患儿多发生在 3岁 以内( 9 1 . 6 %) , 其 中 1~ 2岁 占 6 0 . 6 %; 以男孩 多见 , 男女 比 例1 . 5 : 1 ; 农村患儿 1 2 1 例( 7 2 . 2 %) ; 均有易惊 、 皮疹 , 其 中发热 1 4 7例 , 嗜睡 、 精神 差 1 1 0例 , 肢 体抖动 3 2例 , 恶心呕 吐 1 4例 , 出冷 汗 3例 。血 常规 WB C升高 7 5例 , 肌酸激 酶同工 酶升高 6 8例 , 血糖 升高 4 5例 , C反应蛋 白升高 3 7例 , 血 压升高 3 3例 , 心 率增 快 1 6例 。1 5 0例患儿行脑脊液 检查 , 其 中异常 1 4 8例 。治愈 1 5 3例 , 其 中 1例 曾出现急性 迟缓性 麻痹 ; 2例死亡 。 结论 : 针对临床手足 口病患儿尤其是年龄 < 3岁 , 伴有发 热、 嗜睡 、 打惊 等精 神症状者 , 要高度重视 , 密切观 察血压 、 血糖 、 心率等 生命 体征变化 , 早期识别 重症 手足 口病 , 早期 干预治疗是 降低 病死率 、 减少后遗症 、 改善患儿预后 的关键 。 [ 关键词 ]手足 口病 ; 早期 ; 临床分析 ; 治疗 体会 [ 中国图书资料 分类法分类号 ]R 7 2 5 . 1 [ 文献标志码 ]A
Me t h o d s : T h e c l i n i c l a d a t a o f 1 5 5 c h i l d r e n wi t h s e v e r e h a n d — f o o t - mo u t h d i s e a s e we r e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 . Al l p a t i e n t s w e r e t r e a t e d w i t h i n t r a v e n o u s g a mma g l o b u l i n, me t h y l p r e d n i s o l o n e b a s e d o n a n t i — i n f e c t i o n a n d s y mp t o ma t i c t r e a t me n t , a n d r e d u c i n g i n t r a c r a n i a l p r e s s u r e, i mp r o v i n g c i r c u l a t i o n a n d my o c rd a i u m a n d s u p p o r t i n g r e s p i r a t o r y a c c o r d i n g t o p a t i e n t S c o n d i t i o n .Re s u l t s :Amo n y
重症手足口病神经系统损害105例的临床分析

重症手足口病神经系统损害105例的临床分析梁冰汤华波包增兰(广西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南宁市530011;E-mail:1115024313@qq.com)【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神经系统损害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手足口病神经系统损害105例患儿(观察组)临床资料,并与无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手足口病210例(对照组)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EV71核酸检测阳性率占91.1%(72/79),3岁以下占92.3%(97/105);观察组体温≥39ħ、热程≥3d、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多、血糖升高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而典型皮疹、C-反应蛋白、CK-MB、谷丙转氨酶升高比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EV71病毒为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高;T≥39ħ、热程≥3d、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多、血糖升高患儿要警惕神经系统损害,早期发现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关键词】手足口病;神经系统损害;小儿【中图分类号】R51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253-4304(2012)12-1737-02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近几年来在我国大陆广泛流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倍受民众和政府的关注[1]。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轻者多在1周痊愈,重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危及生命,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及早诊断并积极治疗,对降低该病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本文分析重症手足口病并神经系统损害的相关因素。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手足口病1032例,其中并发神经系统损害105例(观察组),男73例,女32例,男女比例为2.28ʒ1,年龄<1岁21例,1 3岁76例,>3岁8例,年龄(3.21ʃ2.05)岁。
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

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的恢复情况。
方法:对2010年-2012年在某市进行治疗的手足口病儿童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这些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状况。
结果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对比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78例患病儿童全部康复,无死亡病例出现。
结论:手足口病患病人群以儿童为主,病变部位集中在口腔、手和足,平时要做好儿童的卫生健康工作,勤洗手、室内勤通风、勤晒衣被等,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就医,避免传染其他儿童,也避免病情的恶化,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关键词:儿童手足口病临床特点预后【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072-01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病原菌为多种肠道病毒,儿童发病多见[1]。
手足口病的临床变现主要是口腔、手和足的小水疱以及皮疹等,一般儿童发病轻,预后也比较好,但是如果发生肺水肿、脑膜炎等并发症,则预后比较凶险,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本病需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2]。
本文就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2012年在某市进行治疗的手足口病儿童78例。
其中男43例,女35例;年龄4个月-9岁,平均年龄为3±1.2岁。
1.2诊断标准。
普通手足口病:患儿口腔、手和足等部位出现小水疱以及皮疹、溃疡等,体温升高,可以同时有消化道或者是呼吸道感染[3]。
重症手足口病:开始出现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出现脑膜炎或者是肺水肿等,血常规白细胞升高,腰穿脑脊液性状改变以及影像学检查出现明显的改变等[4]。
1.3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叮嘱患儿要多休息,食用营养价值比较高的食物,多饮水。
给予抗病毒和解热药物对症治疗,如果出现并发症要请相关科室会诊治疗[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