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工业废水处理工程》第十四章 化学处理单元
工业废水处理工程-教案

工业废水处理工程-教案《工业废水处理工程》专业:环境工程班级:级主讲教师:教学单位:学院教研室:教研室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一、先修课程本课程在专业基础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环境微生物学》、《流体力学》、《化工基础》和专业课《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础上开展学习。
二、课程简介(主要内容和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本课程针对环境工程专业特点,主要安排了三部分内容:1、工业废水中常见的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等;2、工业废水处理方法的基础理论如化学反应速率、水处理常见反应器分类及特点,工业废水四大处理方法—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物化处理的基本原理、反应器类型、常见药剂及处理对象;3、常见的工业废水行业分类及其废水产生工艺及特点和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国家推荐的处理工艺和设计规范。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得学生掌握工业废水中常见污染物特点、来源,牢固掌握工业废水各处理方法的原理,学习分析污染物物理、化学、物化、生物特性,灵活并合理地选择处理工艺,胜任环境工作的要求。
教学目标即使得同学们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面对已知或未知的行业废水,通过分析污染物特点,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实现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的目的。
三、使用教材及学生需要阅读和参考的学习材料教材选用郭宇杰主编的《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熟悉并善于利用《生态环境部》网站的内容,及时跟踪国家政策、法律和公报,熟悉网站公布的各行业污水排放标准、推荐处理工艺、各工艺设计规范。
通过学校图书馆,经常浏览电子期刊《环境科学》、《环境化学》、《环境保护》、《给水排水》、《环境工程学报》等杂志的科技文献,以及《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杂志内容。
同时认真参考《排水工程》(下)第五版、《给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水污染控制工程》(王郁化学工业出版社)等书。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工业废水是由各种工业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含有各种污染物的水体。
这些污染物可能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主要技术,并探讨其在工业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一、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业废水是指各种工业业务中所产生的含有各种化学物质和物理物质的水体。
这些污染物可能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状态。
通常来说,工业废水较为复杂,污染物种类较多,浓度、流量也较大,且具有一定的难分解性和毒性。
因此,对工业废水进行治理和处理是必要的。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是指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
它主要包括治理前期、治理中期和治理后期三个阶段。
治理前期包括工业废水的收集、分流和预处理等步骤。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对工业废水进行初步处理,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的处理和减排。
治理中期主要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进行处理。
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预处理、主处理和后处理。
预处理主要是通过过滤和沉淀等方法去除颗粒物、泥沙和油脂等物质。
主处理主要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去除可溶性有机物和无机物。
后处理主要是消除残留污染物和保证出水质量。
治理后期主要是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消毒和排放。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保证治理后的水体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并达到排放标准。
二、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分类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可以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类。
1、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指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工业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
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和挥发等。
(1)沉淀沉淀是指通过重力作用使固体颗粒沉降到水底或表面,从而去除工业废水中的悬浮物。
在沉淀过程中,需要使用化学药剂或水泥等沉淀剂,以加速沉淀速度和提高沉淀效率。
(2)过滤过滤是指通过滤介物将工业废水中的颗粒物和悬浮物滤出,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过滤介质可以是砾石、沙子、碳、滤布等。
通常情况下,采用多层过滤的方式,以提高过滤效率。
工程类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PPT教学课件

2 UASB反应器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1)特征 在反应器上部设置气、固、液三相分离器,下部为污泥悬浮层区和污泥区, 废水从反应器底部流入,向上流至反应器顶部流出。
(2)基本构造
①进水配水水系统 ②反应区 ③三相分离器 ④气室 ⑤出水系统 ⑥排泥系统和浮渣清除系统
(2)UASB的特点
①床内生物量多20-30g/l ②容积负荷率高一般可以达到10kgCOD/m3.d ③设备不需充填填料,不需设置搅拌装置(为什么?),便于管理。
(3) 颗粒污泥形成的机理
几种假设:晶核假说,类似于结晶; 电中和作用; 胞外多聚物架桥作用。 主要掌握:UASB反应器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反应器内实现污泥颗粒化,从 而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
2 厌氧生物滤池
装填滤料的厌氧反应器。厌氧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态生长在滤料表面, 废水淹没地通过滤料,在生物膜的吸附作用和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以及滤料 的截留作用下,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去除。产生的沼气则聚集于池顶部罩 内,并从顶部引出。处理水则由旁侧流出。为了分离处理水挟出的生物膜, 一般在滤池后需设沉淀池。
3 厌氧生物转盘
(1)构造 由盘片、密封的反应槽、转轴及驱动装置等组成
(2)特点: 1. 微生物浓度高,可承受高的有机物负荷; 2. 废水在反应器内按水平方向流动,勿需提升废水,节能; 3. 勿需处理水回流,与厌氧膨胀床和流化床相较既节能又便于操作; 4. 处理含悬浮固体较高的废水,不存在堵塞问题; 5. 由于转盘转动,不断使老化生物膜脱落,使生物膜经常保持较高的活性; 6. 有承受冲击负荷的能力,处理过程稳定性较强; 7. 可采用多级串联,各级微生物处于最佳生存条件下;
第十四章 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
一、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工业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方案

工业废水处理工程技术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废水排放量持续增加,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必须对工业废水进行有效处理。
本文以一家化工厂为例,提出了针对该工厂废水处理的技术方案。
二、工程概述该化工厂主要生产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化工产品,其废水主要包括酸性废水、碱性废水和有机废水。
根据废水的水质特点,我们将采用酸碱中和和生物处理技术,对废水进行处理。
三、废水处理技术方案1. 酸碱中和处理酸碱中和是对酸性和碱性废水进行中和处理,使其pH值在6-9之间,以便于后续的生物处理。
具体工艺为:将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分别送入中和池中,通过控制加入石灰、氢氧化钠等中和剂的用量,使废水的pH值逐渐升高或降低,直至达到中和要求。
2.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降解成无害的物质。
具体工艺为:将经过酸碱中和处理的废水送入生物处理系统,通过曝气、搅拌等措施,提供充分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引入适量的微生物,实现有机物的降解,最终出水符合排放标准。
3. 深度处理针对特定的工艺废水,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度处理,如膜分离、离子交换等技术,以去除废水中的微量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难降解物质,确保出水达到更严格的排放标准。
四、主要设备及工艺流程1. 酸碱中和处理设备:中和池、中和剂投加系统、pH在线监测仪等。
2. 生物处理设备:生化池、曝气设备、搅拌设备、微生物培养系统等。
3. 深度处理设备:膜分离设备、离子交换设备、超滤设备等。
工艺流程:废水→酸碱中和→生物处理→深度处理→出水五、排放标准及控制方案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地方环保要求,明确废水排放标准,制定相应的控制方案,包括实施严格的在线监测、定期抽样分析、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数据管理系统等措施,确保废水排放达标。
六、自动化控制系统立足于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要求,废水处理系统应配备完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监测、控制、报警等功能,以实现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运行成本低的目标。
水质工程学电子课件 第14章 工业废水生物处理1

工业废水处理
第3篇
8.UASB 的布水系统:
为使底物与污泥能充分接触, 布水应尽量,避免沟流,进水 方式分为间歇式,脉冲式,连 续均匀流,连续与间歇回流结 合 9.进水水质的特性: 应考虑是否影响污泥的颗粒化,形成泡沫的浮渣、降解速率等问题。 10.UASB 的有机容积负荷: 确定有机负荷,以及进水流量和进水COD,可确定反应器的有效容积。 11.UASB 的水封高度: 控制一定的气囊高度可压破泡沫, 可避免泡沫和浮泥进入排气系统。
分迅速,各种新工艺、新方法不断出现,包括有厌氧接触法、升
流式厌氧污泥床、档板式厌氧法、厌氧生物池、厌氧膨胀床和流 化床、厌氧生物转盘等。
大家都在为提高生物处理能力和稳定性的途径努力着:
1.提高生物的持有量 2.利用厌氧生物处理中微生物种群的特点,实现相分离。
工业废水处理
第3篇
14.3.2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发展的厌氧生物处理
进入上世纪50、60年代,特别是70年代的中后期,随着世界范围的能 源危机的加剧,人们对利用厌氧消化过程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得以强化, 相继出现了一批被称为现代高速厌氧消化反应器的处理工艺,从此厌氧消 化工艺开始大规模地应用于废水处理,真正成为一种可以与好氧生物处理 工艺相提并论的废水生物处理工艺。这些被称为现代高速厌氧消化反应器 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又被统一称为“第二代厌氧生物反应器”,它们的主 要特点有:① HRT大大缩短,有机负荷大大提高,处理效率大大提高; ② 主要包括:厌氧接触法、厌氧滤池(AF)、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UASB)反应器、厌氧流化床(AFB)、厌氧附着膜膨胀床反应器 (AAFEB)、厌氧生物转盘(ARBC)和挡板式厌氧反应器等;③ HRT 与SRT分离,SRT相对很长,HRT则可以较短,反应器内生物量很高。
工业废水处理工艺与操作规程

工业废水处理工艺与操作规程第一章工业废水处理概述 (3)1.1 工业废水处理的重要性 (3)1.2 工业废水处理的基本原则 (3)第二章工业废水预处理 (3)2.1 废水预处理的目的与意义 (3)2.2 预处理工艺与方法 (3)2.3 预处理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3)第三章物理处理工艺 (3)3.1 格栅处理 (3)3.2 沉淀与澄清 (4)3.3 过滤与筛分 (4)第四章化学处理工艺 (4)4.1 化学沉淀 (4)4.2 氧化还原 (4)4.3 中和与絮凝 (4)第五章生物处理工艺 (4)5.1 好氧生物处理 (4)5.2 厌氧生物处理 (4)5.3 生物膜法 (4)第六章深度处理工艺 (4)6.1 膜分离技术 (4)6.2 吸附技术 (4)6.3 离子交换技术 (4)第七章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4)7.1 常用废水处理设备介绍 (4)7.2 设备选型与配置 (4)7.3 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4)第八章工业废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 (4)8.1 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 (4)8.2 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4)8.3 系统运行与维护 (4)第九章工业废水处理监测与检测 (4)9.1 监测与检测的意义 (4)9.2 常用监测与检测方法 (4)9.3 监测数据的管理与分析 (4)第十章工业废水处理工程案例 (4)10.1 案例一:某化工园区废水处理工程 (4)10.2 案例二:某电镀废水处理工程 (4)10.3 案例三:某食品加工废水处理工程 (5)第十一章工业废水处理运行与管理 (5)11.1 运行管理的基本任务 (5)11.3 安全生产与环保要求 (5)第十二章工业废水处理发展趋势与展望 (5)12.1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5)12.2 行业政策与发展前景 (5)12.3 环保产业的创新与突破 (5)第一章工业废水处理概述 (5)1.1 工业废水处理的重要性 (5)1.2 工业废水处理的基本原则 (5)第二章工业废水预处理 (6)2.1 废水预处理的目的与意义 (6)2.2 预处理工艺与方法 (6)2.3 预处理设备的操作与维护 (6)第三章物理处理工艺 (7)3.1 格栅处理 (7)3.2 沉淀与澄清 (7)3.3 过滤与筛分 (8)第四章化学处理工艺 (8)4.1 化学沉淀 (8)4.2 氧化还原 (9)4.3 中和与絮凝 (9)4.3.1 中和 (9)4.3.2 絮凝 (9)第五章生物处理工艺 (9)5.1 好氧生物处理 (9)5.1.1 活性污泥法 (9)5.1.2 生物膜法 (10)5.2 厌氧生物处理 (10)5.2.1 厌氧消化 (10)5.2.2 厌氧滤池 (10)5.3 生物膜法 (10)5.3.1 生物相丰富 (10)5.3.2 处理效果稳定 (10)5.3.3 适应性强 (10)5.3.4 运行成本低 (11)第六章深度处理工艺 (11)6.1 膜分离技术 (11)6.2 吸附技术 (11)6.3 离子交换技术 (11)第七章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12)7.1 常用废水处理设备介绍 (12)7.2 设备选型与配置 (12)7.3 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13)第八章工业废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 (13)8.1.1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 (14)8.1.2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原理 (14)8.1.3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特点 (14)8.2 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15)8.2.1 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15)8.2.2 控制系统设计内容 (15)8.2.3 控制系统应用实例 (15)8.3 系统运行与维护 (15)8.3.1 系统运行 (15)8.3.2 系统维护 (16)第九章工业废水处理监测与检测 (16)9.1 监测与检测的意义 (16)9.2 常用监测与检测方法 (16)9.3 监测数据的管理与分析 (17)第十章工业废水处理工程案例 (17)10.1 案例一:某化工园区废水处理工程 (17)10.2 案例二:某电镀废水处理工程 (18)10.3 案例三:某食品加工废水处理工程 (18)第十一章工业废水处理运行与管理 (18)11.1 运行管理的基本任务 (18)11.2 运行管理的实施与优化 (19)11.3 安全生产与环保要求 (19)第十二章工业废水处理发展趋势与展望 (19)12.1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19)12.2 行业政策与发展前景 (20)12.3 环保产业的创新与突破 (20)第一章工业废水处理概述1.1 工业废水处理的重要性1.2 工业废水处理的基本原则第二章工业废水预处理2.1 废水预处理的目的与意义2.2 预处理工艺与方法2.3 预处理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第三章物理处理工艺3.1 格栅处理3.2 沉淀与澄清3.3 过滤与筛分第四章化学处理工艺4.1 化学沉淀4.2 氧化还原4.3 中和与絮凝第五章生物处理工艺5.1 好氧生物处理5.2 厌氧生物处理5.3 生物膜法第六章深度处理工艺6.1 膜分离技术6.2 吸附技术6.3 离子交换技术第七章工业废水处理设备7.1 常用废水处理设备介绍7.2 设备选型与配置7.3 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第八章工业废水处理自动化控制系统8.1 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8.2 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8.3 系统运行与维护第九章工业废水处理监测与检测9.1 监测与检测的意义9.2 常用监测与检测方法9.3 监测数据的管理与分析第十章工业废水处理工程案例10.1 案例一:某化工园区废水处理工程10.2 案例二:某电镀废水处理工程10.3 案例三:某食品加工废水处理工程第十一章工业废水处理运行与管理11.1 运行管理的基本任务11.2 运行管理的实施与优化11.3 安全生产与环保要求第十二章工业废水处理发展趋势与展望12.1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12.2 行业政策与发展前景12.3 环保产业的创新与突破第一章工业废水处理概述1.1 工业废水处理的重要性工业废水处理是当今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具有的意义。
工业废水处理课件文稿演示

1.3 废水的排放标准
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要执行的行业标准 (1) 造纸工业执行
《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544-92)》 (2) 船舶执行
《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552-83)》 (3) 船舶工业执行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6-84)》
工业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污染的共性 几乎所有物质排入水体后都有产生污染的可 能性,所以在处理废水时不要引入污染物。
污染的个性 不同物质的污染作用和环境容量不同。了解 主要污染物的污染特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2 工业废水污染源调查
控制工业废水污染源的基本途径
减少废水排出量 (1) 废水进行分流; (2) 节约用水; (3) 改造生产工艺; (4) 减少废液排放。
1.3 废水的排放标准
(4) 海洋石油开发工业执行 《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排放标准 (GB4914-85)》
(5) 纺织染整工业执行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28792)》
(6) 肉类加工工业执行 《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45792)》
1.3 废水的排放标准
工业废水处理课件文稿演示
(优选)工业废水处理课件
教学内容
第一章:工业废水处理概论 第二章:工业废水的物理处理 第三章: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 第四章:工业废水的化学处理 第五章:工业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
武汉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市政工程系
课程要求:
掌握工业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典型工业 废水的处理流程和常用方法。
1.3 废水的排放标准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按地面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的分成五类 第Ⅰ类
工业废水处理方案

工业废水处理方案工业废水处理在现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定和实施可行的废水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工业废水处理方案,以期为解决工业废水处理问题提供参考。
I. 废水处理方案一: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一种通过物理手段去除废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的方法。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油水分离和气体吸附等。
沉淀通过重力作用使废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到底部,达到分离和净化的目的。
过滤则通过滤材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
油水分离通过物理分离原理将废水中的油类物质与水分离。
气体吸附则是利用吸附剂去除废水中的气体污染物。
物理处理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中,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II. 废水处理方案二: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一种利用化学试剂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转化、分解、沉淀或吸附的方法。
化学处理通常通过添加化学试剂,如化学沉淀剂、氧化剂或还原剂等,来与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其发生沉淀或转化为无害物质。
化学处理方法适用于处理含有高浓度有机物、重金属或其他难降解污染物的工业废水。
然而,化学处理的副产品产生和化学试剂成本较高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III. 废水处理方案三: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分解、转化和去除的方法。
生物处理一般包括生物降解、活性污泥法以及植物吸收等。
生物降解是利用细菌、藻类和真菌等微生物将有机物降解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活性污泥法则是将废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降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植物吸收则是利用植物对废水中污染物的吸收能力,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吸收到植物体内,并经过植物的生长和代谢而去除。
IV. 废水处理方案四:高级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利用氧化剂(如过氧化氢、臭氧等)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氧化降解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氢氧化物沉淀法而言,废水的pH值为沉淀过程的重要
条件,必须选择最佳pH值来控制沉淀过程。
3.
盐效应 在弱电解质、难溶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水溶液 中,加入非同离子的无机盐,能改变溶液的活度系数, 从而改变离解度或溶解度,这一效应称为盐效应。如果 在废水中有其他可溶性盐类存在,将增加难溶化合物的 溶解度。溶液的离子强度越大,沉淀组分的离子电荷越
氧化物共沉淀,银离子浓度可以进一步降低至0.1 ppm。
但必须注意不要使氯离子过量,生成可溶的络合物。
2.4卤盐沉淀法
1.2.3 过滤中和
过滤中和是利用难溶性的中和药剂作原料,让酸或碱 性废水通过,达到中和目的。采用此法时,要注意以下 问题: 首先须对废水中悬浮物、油脂等进行预处理,以防堵塞; 滤料颗粒直径不宜过大,越小则滤料的比表面积越大, 和废水接触越充分; 失效的滤渣要及时清理或更换; 滤料的选择与中和产物的溶解度有密切关系,因为中和 反应发生在滤料颗粒的表面,如果中和产物溶解度很小, 在滤料表面形成不溶性硬壳,阻止中和反应继续进行。
1. 2. 3. 4.
1.2.3 过滤中和
• 盐酸和硝酸的钙盐、镁盐的溶解度较大,因此对于含有盐酸 或硝酸的废水,可用大理石、石灰石、白云石等粉碎到一定 粒度作为滤料; • 碳酸盐的溶解度都较低,在中和含有碳酸的废水时,则不宜 选用钙盐作为中和剂; • 硫酸钙的溶解度很小,硫酸镁的溶解度则较大,因此,中和 含硫酸的废水最好选用含镁的中和滤料,如白云石等,或含 镁的废渣。
• 与絮凝相结合。细小的硫化物沉淀困难 • 常见处理对象。Hg2+ ,Cu2+,Zn2+,Cd2+, Pb2+
2.3碳酸盐沉淀
• 这种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给水的硬水软化处理中。
•
在废水处理中,主要用于去除重金属离子,根据处理对象 不同,分别有以下两种应用方式:
1. 投加难溶碳酸盐,如碳酸钙,利用沉淀转化原理,使废水 中重金属离子,如Pb2+,Cd2+,Zn2+,Ni2+等离子,生成溶解 度更小的碳酸盐而沉淀出,从而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 2. 投加可溶性碳酸盐,如碳酸钠,使水中金属离子生成难溶 性盐析出,这种方式用于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 在给水中碳酸盐硬度的去除也是采用这种处理方式的。 • 由于碳酸钙,碳酸钠,氧化钙等比较便宜,此法应用也较 为广泛。
2.1 氢氧化物沉淀法
表13-1 某些金属氢氧化物的溶度积 化学式 Ksp 化学式 Ksp 化学式 Ksp
AgOH Al(OH)3 Ba(OH)2 Ca(OH)2 Cd(OH)2 Co(OH)2 Cr(OH)2
1.6× 10-8 1.3× 10-33 5× 10-3 5.5× 10-6 2.2× 10-14 1.6× 10-15 2× 10-16
2.4卤盐沉淀法
• 某些金属离子的卤化物如氯化物、氟化物的溶度积很小,
工业上往往利用此法回收废水中的银和去除废水中氟离子。
• 氰化银镀槽废水中含银浓度高达13000~45000 ppm,在 首先使用电解法回收废水中大部分银后,将银离子浓度降 低至100~500 ppm,再用氯化银沉淀法,可以将银离子 浓度降低至几个ppm,如果在碱性条件下,与其他金属氢
n
,即:
lg[M ] lg Ksp npKw npH
2.1 氢氧化物沉淀法
n lg[M ] lg Ksp npKw npH 可知: 由式 1. 金属离子的浓度相同时,Ksp越小,开始析出 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越低。 2. 对于同一金属离子,其浓度越大,开始析出沉 淀时的pH越低。 3. 对于两性金属如Zn2+,Al3+,Fe2+,Cd2+,Hg2+
综上所述,氢氧化物沉淀法中pH是非常关 键的控制因素。
2.2 硫化物沉淀法
• 大多数过渡金属的硫化物都难溶于水,因此可用硫化物沉
淀法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各种金属硫化物的溶度积
相差悬殊,同时溶液中S2-离子浓度受H+浓度的制约,所 以可以通过控制酸度,用硫化物沉淀法把溶液中不同金属
离子分步沉淀而分离回收。硫化物沉淀法常用的沉淀剂有
p-药剂有效成份的百分含量
1.2.2加药中和
• 某钢铁厂在洗钢过程中,采用稀硫酸洗去 钢板表面的铁锈,最终排放的洗钢废水的 pH值为3,排放量Q为500m3/天,现需要与 其他废水混合,进入生化处理工艺,由于 生化工艺要求进水pH为7,废水需首先进行 中和处理,拟采用有效成份为74%的石灰 作为pH调节剂,问每天需要多少石灰,才 能满足处理要求?
Ksp的大小有很多影响因素,分析和认识这些影响 因素,对控制沉淀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化合物的本身特性 不同的药剂与废水中的污染物生成
的沉淀物溶解度大小不一,因此,对于某种污染物,要 选择能生成Ksp尽量小的化学药剂作为沉淀剂,要在不 同的化合物中加以选择。
2.
废水pH值 pH为生成物取得最小溶解度的外在条件。对
第十四章 工业废水的化学处理
概述
• 在水处理的过程中应用化学原理和化学作 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成份转化为无害物质, 使得废水得以净化。
• 污染物在经过化学处理后,改变了化学本 性。 • 常见的过程有中和,沉淀,氧化,还原, 焚烧等。
① 初步降解。改变原始化合物的结构; ② 降低毒性。使原始化合物结构发生变化从 而达到降低其毒性的目的; ③ 完全降解(矿化)。使有机碳转化为无机 物CO2; ④ 不可接受的降解(有害化)。氧化过程使 原始化合物结构发生变化,毒性增大。
H2S,Na2S,NaHS,(NH4)2S、MnS和FeS等。 • 在金属硫化物沉淀的饱和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M2Sn
2M nS
n
2
Ksp [Mn ]2 [S2 ]n
2.2 硫化物沉淀法
• 受pH影响较大。硫化物在废水中会发生水 解,而水解程度与废水的pH密切相关 :酸 性条件、碱性条件、酸碱调节分离不同金 属离子;
2. 各自投加碱性或酸性药剂;
3. 通过起中和作用的滤料过滤。
1.1 中和过程机理及过程分析
• 酸+碱=盐+水
• 所用反应器由处理方法不同而异,如对酸碱废水 互相中和,要求混合均匀,用完全混合反应器较 好,也可用较大长宽比的活塞流反应器,使其有 足够长的时间互相接触而混合均匀;对投药中和, 必须采用完全混合反应器;对过滤中和,则要采 用沸腾床而提高处理效果,当然亦可以采用固定 式或流动式填充床,但效果不如沸腾床好。
1.2.2加药中和
• 中和药剂的选择,不仅考虑药剂本身的溶解性、 反应速度、成本、是否产生二次污染以及使用方 法等因素,而且还要考虑中和产物的性状、数量 及其处理费用。 • 此法的优点是能中和处理任何性质、任何浓度的 酸碱废水,允许废水中含有较高的浓度的悬浮物, 中和剂利用率高,过程易调节控制,缺点是建筑 投资大,产物呈沉淀时处理麻烦,操作中劳动强 度大,条件差,维护管理麻烦。
1.2.2加药中和
酸性废水投药中和流程图
1.2.2加药中和
中和剂的投加量计算如下:
G ( K / p)(QC1a1 QC2a2 )
式中:Q-酸或碱性废水流量 c1-废水中酸或碱的含量 a1-中和1公斤酸或碱所需的药剂量
c2-废水中与试剂反应的杂质的浓度
a2-与1公斤杂质反应所需药剂量 K-考虑反应不均匀性或不完全的药剂过量系数
其中:
Ksp [Mn ] [OH]n
Kw [H+ ] [OH- ] 1014
2.1 氢氧化物沉淀法
• 则废水中氢离子浓度为:
Kw [H ] [OH ] Nhomakorabea10
-14 n 1 n
K
sp
/[M ]
对等式两边取负对数得:
1 pH 14 lg[ M n ] lg K sp n
高,盐效应越明显。理由如下:即溶液中的离子总数增
大,离子之间的静电斥力增强,沉淀表面碰撞的次数减 小,使沉淀过程速度变慢,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 故难溶物质溶解度增加。在废水中存在杂质盐类十分普 遍,这对采用沉淀法处理废水是不利的,因此,在投加
沉淀剂时要考虑到盐效应的影响。
4.
同离子效应 在难溶化合物饱和溶液中,如果加入有同 离子的强电解质,则沉淀-溶解平衡向着沉淀方向移动,
2.0× 10-15 1.2× 10-15 6.3× 10-27 4.0× 10-45 1× 10-40 7.1× 10-18
2.1 氢氧化物沉淀法
• 采用氢氧化物沉淀法时,对于溶度积为Ksp 的氢氧化物M(OH)n来说,在废水中存在以 下平衡关系:
Mn nOH- M(OH)n
H+ OH- H2O(aq)
概述
• 通常把溶解度小于100mg/L的物质称为不溶物,确切地说 应称为难溶物。用溶度积常数Ksp的大小来表示某化合物 的溶解度大小,Ksp越小,表示该化合物溶解度越小。化 合物在水溶液中存在以下溶解平衡:
xM y yN x-
MxNy(固)
• 则: Ksp [M y ]x [N x ]y • 当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时, [My+ ]x [Nx ]y Ksp 时,表明溶 液中该盐处于过饱和状态,超过饱和的部分离子将以沉淀 形式析出。而在 [My+ ]x [Nx ]y Ksp 时,表明该盐在溶液中 尚未达到饱和,则盐从固体形态向溶液中转移,如果没有 沉淀形式的盐,则溶液保持平衡。
• 也有利用酸性或碱性的废渣作为滤料的。例如用酸性废水喷 淋锅炉灰渣,就能获得一定的中和效果。
• 过滤中和常用的设备有升流式膨胀床(流速在60~70米/时)。
第二节 化学沉淀
概述
• 化学沉淀是向废水中投加一种药剂,使其 与废水中的污染物生成一种或几种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