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合集下载

洋葱根尖观察实验报告(3篇)

洋葱根尖观察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洋葱根尖细胞的结构特点。

2.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掌握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

3. 学会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洋葱根尖细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是进行有丝分裂观察的理想材料。

通过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分裂过程,可以掌握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了解细胞分裂的规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洋葱根尖、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剪刀、显微镜、盐酸、酒精、蒸馏水、染色液(改良苯酚品红或醋酸洋红)。

2. 仪器:恒温水浴锅、显微镜、解剖镜、剪刀、镊子、载玻片、盖玻片。

四、实验步骤1. 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1)取洋葱根尖2~3mm,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的玻璃皿中,解离3~5分钟。

(2)用镊子取出洋葱根尖,放入盛有蒸馏水的培养皿中漂洗7~10分钟。

(3)用镊子取出洋葱根尖,放入盛有染色液的玻璃皿中染色5~10分钟。

(4)将洋葱根尖夹至载玻片上,滴一滴蒸馏水,用镊子轻轻捣碎根尖。

(5)盖上盖玻片,用拇指轻轻按压载玻片,使细胞均匀分布。

2.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1)将制作好的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先在低倍镜下观察细胞结构,找到分生区细胞。

(2)在低倍镜下找到分生区细胞后,切换到高倍镜,仔细观察细胞分裂过程。

(3)记录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核呈椭圆形,染色质丰富,细胞质呈均质状。

2. 有丝分裂过程如下:(1)间期: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开始凝缩,形成染色体,核仁逐渐消失。

(2)前期:染色体进一步凝缩,形成姐妹染色单体,核膜逐渐消失,出现纺锤丝。

(3)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纺锤丝牵引姐妹染色单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4)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独立的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5)末期:染色体到达细胞两极,核膜重新出现,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实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培养:实验前3至4天,待根长到5厘米
装片制作:
1.取材:取根尖2至3毫米
2.解离:
(1)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HCl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1:1)
(2)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分离开
(3)时间:3至5分钟
(4)程度:根尖酥软
3.漂洗:
(1)漂洗液:清水
(2)目的: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
(3)时间:10分钟
4.染色:
(1)染液: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2)目的:使染色体(质)着色
(3)时间:3至5分钟
5.制片:用镊子将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复加一块载玻片用拇指轻压,呈絮状
6.观察
7.绘图
梦想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1。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精品实验教案)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精品实验教案)

高中生物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一、教学目的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

3.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

二、实验程序装片的制作:洋葱根尖细胞培养:实验课前3-4d培养(温暖、常换水),待根长到5cm取材:取根尖2-3mm解离: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HCl溶液和95%的酒精溶液按1∶1体积比的比例混合解离时间:3-5min解离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互相分离开解离程度:根尖酥软漂洗:漂洗液:清水漂洗时间:10 min漂洗目的: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有利于染色染色:染色液: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染色时间:3-5min染色目的:使染色体(或染色质)着色制片: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复加一块载玻片用拇指轻压(使细胞分散开)观察:先低倍镜:据细胞特点找到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后高倍镜:先找中期细胞,后找前、后、末期细胞(绝在多数细胞处于间期,少数处于分裂期。

因为间期时长远大于分裂期。

)【例析】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为利于观察,常采用哪些方法使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开?(解离、弄碎、压片)三、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关注要点分析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是高中教材中几个关键性实验之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本实验有几个需要关注的要点,在此做简要归纳与分析:关注要点一:根尖分生区细胞1、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位置:实验中学生经常犯得错误是,拿来植物根,随意剪一段下来就进行实验,结果往往导致实验失败。

因为分生区细胞的位置在距根尖2~3毫米的位置上,所以要注意取材的位置。

2、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形态:即使取材位置合适,但此处细胞也不全是根尖分生区细胞,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时,一定要注意观察细胞的形态,只有呈正方形(有的并不是十分规则的正方形),排列紧密的细胞才是分生区细胞。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改进及反思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改进及反思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改进及反思作者:朱昊来源:《中学生物学》2018年第06期摘要针对“观察根央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成功率低、效果不佳等问题,通过查阅文献,摸索实验条件,总结出一套用一节课时就能完成且实验效果较好的改进方法:选择豌豆为实验材料,取材时间为10:00~12:30,用12孔细胞培养板进行解离和漂洗,解离液为体积分数为37%盐酸和95%酒精按体积1:1混合,室温解离6~8min,漂洗1min,用0.005g/mL的龙胆紫溶液作为染色剂,染色2~3min,利用“拇指指央推压”法进行制片。

关键词根央分生组织有丝分裂实验改进中图分类号 Q-33 文献标志码 B“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的实验内容。

该实验内容的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丝分裂过程的特点和变化,锻炼学生的操作、观察和思考能力;学会在显微镜下分辨有丝分裂各个不同时期的特征;训练根据镜下图像绘制有丝分裂简图的技能,培养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按照教材中的方法、步骤、耗时较长,成功率低,观察效果不理想。

笔者在参考了不同研究者的改进措施的基础上,不断摸索实验条件,优化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验方法,运用该方法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能得到较好的分裂相。

1实验材料的改进1.1材料的选择众多研究者对大蒜、洋葱、水仙、枸杞、风信子、蚕豆、吊兰、小麦等这些材料进行了尝试。

这些研究所采用的实验材料各有优点,都很有效,适合教学。

笔者通过预实验发现,洋葱、大蒜、蚕豆、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好处在于容易获得、生根数量多、染色体数目合适。

如要在整个年级开展这个实验,须从成本、生根快慢、休眠期等角度考虑。

大蒜、洋葱有休眠期,蚕豆侧根生根慢,而豌豆没有休眠期、成本低、生根快、染色体数目为14条,因此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1.2材料的处理将当年新收获的饱满豌豆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浸泡24 h。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的培养:实验前3 d~4 d,培养洋葱根尖,待根长到约 5 cm 取材:取根尖 2 mm~3 mm 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 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 的酒精混合液(1∶1) 解离 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分离开 时间:3 min~5 min 程度:根尖酥软 装:约 10 min 染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或0.02 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染色 目的:使染色体着色 时间:3 min~5 min
龙胆紫溶液 清水 15% HCl+95% 酒精1:1 根尖 洋葱根尖
制片: 用镊子将根尖取出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将根尖弄碎, 盖上盖玻片,再加一片载玻片,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
观察 绘图
先低倍显微镜:根据细胞特点找到分生区细胞 后高倍显微镜:先找中期细胞,再找前、后、末期细胞

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1:器材用品
洋葱,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刀,镊子,滴管,盐酸,龙胆紫溶液
2:过程
培养洋葱根尖:
取洋葱一个,内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使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

待根长约5 cm时,取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
2:制作装片: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1:将根尖放入解离液中浸泡5分钟
2:再将根尖取出,用清水漂洗十分钟
3:将漂洗好的根尖放入龙胆紫溶液中染色
4:制片,用镊子将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按压载玻片,压烂根尖,有助于观察。

结果分析:
第四列从上往下:前期,中期,后期
分析:
前期:核仁和核膜逐渐消失。

核内染色质逐渐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每一染色体含有两染色单体,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着丝点;两级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

中期: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各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纺锤丝与染色体的着丝点相连。

后期:各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为二,其每条染色单体也相应地分开,并各自随着纺锤丝的收缩而平均移向两极,每极有一组染色体,数目和原来的相同。

(完整版)【实验报告】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完整版)【实验报告】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commercial use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班级:高二三班第三小组姓名:久违丶漠2012.10.【实验目的】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2.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在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3.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实验原理】1.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

2.细胞分裂具有独立性:同一时刻,同一组织的不同细胞,可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分裂时期。

在高倍显微镜下,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3.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能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实验用具】洋葱(可用葱、蒜代替)。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刀,镊子,滴管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 的酒精,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将龙胆紫溶解在质量分数为2%的醋酸溶液中配制而成)或醋酸洋红液,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固定装片。

【实验步骤】1.洋葱根尖的培养在实验课前3~4天,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

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

待根长约5?cm时,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

2.装片的制作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3.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1)把制成的装片先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扫视整个装片,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再换成高倍显微镜仔细观察,首先找出分列中期的细胞(原因:因为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更为清晰和固定),然后再找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注意观察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最后观察分裂期间的细胞。

(2)如果自制装片效果不太理想,可以观察洋葱根尖固定装片。

4.绘图绘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简图。

【讨论】1.在观察结果中,处于那一个时期的细胞最多?为什么?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因为间期持续的时间最长(见右图),其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教学设计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教学设计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教学设计一、实验目的1、观察什么是根尖分生组织的特征2、了解什么是有丝分裂3、观察有丝分裂的具体过程。

二、实验背景有丝分裂是植物的繁殖方式之一,它是子囊的单个细胞的分裂过程,使其分裂成两个对等的细胞,一个细胞称为母细胞,一个称为子细胞,母细胞和子细胞相等。

根尖分生组织指在萝卜等植物的根尖处形成的非正常组织,形成一列包裹着母细胞的细胞,这些细胞呈连锁状,它们可以继续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和分支的发生。

有丝分裂是根尖分生组织的一部分。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烘干的萝卜根,显微镜和染色液。

2、将萝卜根切开,将其表面反射放入染色液中染色,然后将染色的萝卜根用显微镜观察,以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的特征,是否形成一列包裹着母细胞的细胞。

3、如果观察到根尖分生组织,取一处细胞,放大观察,观察是否有母细胞分裂。

4、如果发现有母细胞分裂,大致记录分裂的过程,如母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壁变薄,细胞器出现分裂,母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等。

5、当有丝分裂结束时,观察有丝分裂完成后细胞结构是否会发生变化,细胞形状发生变化,有什么变化等。

四、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观察到的根尖分生组织的特征是一列包裹着母细胞的细胞,放大观察后,发现母细胞在染色液的影响下开始分裂,其中细胞体积变小,细胞壁变薄,细胞器出现分裂,母细胞中心的质芯移动,最终母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有丝分裂完成后,细胞结构出现明显变化,细胞形状发生变化,有什么变化等。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了解根尖分生组织的特征和有丝分裂的过程,特别是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有丝分裂中母细胞体积变小,细胞壁变薄,细胞器出现分裂,母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等具体的过程,它们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使我们明白植物的生长的过程以及有丝分裂的重要性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班级:高二三班第三小组姓名:久违丶漠.
【实验目的】
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2.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在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3.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
【实验原理】
1.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

2.细胞分裂具有独立性:同一时刻,同一组织的不同细胞,可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分裂时期。

在高倍显微镜下,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3.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能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实验用具】
洋葱(可用葱、蒜代替)。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刀,镊子,滴管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 95% 的酒精,质量浓度为ml或ml的龙胆紫溶液(将龙胆紫溶解在质量分数为2%的醋酸溶液中配制而成)或醋酸洋红液,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固定装片。

【实验步骤】
1.洋葱根尖的培养
在实验课前3~4天,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

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

待根长约5 cm时,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

2.装片的制作
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1)把制成的装片先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扫视整个装片,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再换成高倍显微镜仔细观察,首先找出分列中期的细胞(原因:因为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更为清晰和固定),然后再找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注意观察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和分布的特点,最后观察分裂期间的细胞。

(2)如果自制装片效果不太理想,可以观察洋葱根尖固定装片。

4.绘图
绘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简图。

【讨论】
1.在观察结果中,处于那一个时期的细胞最多?为什么?
处于间期的细胞最多,因为间期持续的时间最长(见右图),其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

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结论】
前期:核仁和核膜逐渐消失。

核内染色质逐渐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每一染色体含有两染色单体,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着丝点;两级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

中期: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各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纺锤丝与染色体的着丝点相连。

后期:各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为二,其每条染色单体也相应地分开,并各自随着纺锤丝的收缩而平均移向两极,每极有一组染色体,数目和原来的相同。

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分开在两极的染色体各自组成新的细胞核,在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壁,使细胞分裂为二,形成二个子细胞。

这时细胞又进入分裂间期。

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