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点燃语文课堂

合集下载

激情燃烧的语文课堂

激情燃烧的语文课堂

激情燃烧的语文课堂发表时间:2009-06-10T15:01:13.013Z 来源:《现代教育教研》2009年第5期供稿作者:罗玉莲[导读] 语文教学当以情育情。

教师以真情点燃学生的激情,便有了燃烧的焰火,便有了心灵的交融。

行动起来,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

激情燃烧的语文课堂□ 罗玉莲【摘要】语文教学当以情育情。

教师以真情点燃学生的激情,便有了燃烧的焰火,便有了心灵的交融。

行动起来,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

【关键词】激情燃烧;语文课堂The language classroom of intense emotion combustionLuo Yu-lian【Abstract】The language teaching is to teach feeling by feeling.The teacher spark the student's intense emotion by genuine feeling, then had the Yan fire of combustion and then had a blend of mind.The line move, let the language classroom be full of intense emotion. 【Key words】Intense emotion combustion;Language classroom最近听了一节语文课,虽然既找不出执教者知识上的错误,也没发现理解上有什么不妥或表达上有什么明显失误,但是却又说不出有多么好,总觉得像缺少点儿东西。

仔细品味,发现缺少的是激情——教师的激情。

事后在评价这节课时,执教者首先就提到了这个问题,由于当时身体不太好,感情激发不出来,所以教学效果不是很好。

确实,对缺少激情的语文课学生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精神不饱满,劲头不足,听着不过瘾,看着不解渴,语文学习的目标落不到实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点燃课堂激情 绽放语文魅力

点燃课堂激情 绽放语文魅力

中领悟恰到好 处的故都情 , 从《 雨霖铃 》 中体悟“ 执手相看 泪眼 ,
竞无语凝噎” 的离情别绪 , 从《 永遇乐 ・ 京 口北固亭怀古》 中感悟 拳 拳赤 子之情……的确 , 语文教学确实是情意 绵绵 , 这或浓或
涯, 而教无涯。 只要拥有一颗热爱教 育的赤诚之心 , 只要勤于创 新、 永不懈怠 , 就能提高语文课 堂教学的质量 , 绽放语文学科 的
的文章 、 不 同的情景 , 安排其他的节 目进行辅助教学 。 二、 情 与情相通 , 心 与心相容
变换教学策略 , 用新颖的方式呈现教学 内容 。 如: 可以让学生做 小 主持人 , 设计课 文的导入语和结束语 ; 也可 以用 《 百家 讲坛》 的方式 , 邀请学生做演说嘉宾 ; 批改作文可 以采用教师批改 、 学 生 自己批改 、 学生互相批改 、 小组批改等方式。 这样既调动 了学 生的积极性 , 又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学生开始主动同教师讨 论作 文 , 这些教学策 略显然激起了他们 的写作热情 。
越品越香 , 但学生 由于年龄 、 阅历 、 审美 的局 限, 难 以对其感 兴
四、 变换教学策略 。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语文课 堂最忌一成不变。 饕餮盛宴吃多 了, 也会倒 胃口; 再 有效 的教学策略 。 用多了也会让人 生厌 。教 师要根据 实际情况 人 物众 多而 又个性鲜 明, 为
探究学 习的热情。 因此 , 语文课堂教学中 , 教师应鼓励 学生关注 社会、 关心 民生 , 引导学生辩 证地 看问题 , 培 养学生 的批判精 神, 让课堂成为学生 的人生导航标 。例 如 : 语文课堂教学 中, 教
身 的特点 , 考生在高 考中的成绩差距不会很 大 , 因此语 文学 习
新 校 园

营造语文课堂高潮,让激情携思想共舞

营造语文课堂高潮,让激情携思想共舞

声, 当师生一起诵读《 残缺也是一 种美》 一诗时 , 学生的情绪 由兴奋
而亢奋 , 发言 踊跃 , 彩迭 出 。 精
能将模 式 当作 套式 与 定式 , 则 , 否
教I 视l 学I 点
◎甘肃 / 平天 唐
学 造语 支 堂 高潮 激ຫໍສະໝຸດ 情 携 粤 想善 雾 ,
这 是 一 次 C I 合 课 的联 A整
片教 研 ,由于 是在 陌生 的班级 上
课 , 动学 生积 极性 、 调 活跃课 堂气 氛成 了每个选 手努 力 的方 向 。一
课堂 教学 高潮 是指 在一 堂课 的 教学过 程 中 , 师通 过 引导 、 教 启 发、 点拨, 使师生产生一种共同的 愉悦 和激情 ,思 维进 入 最活 跃 阶 段 , 而获得 一种 情感 上 的满 足 。 从 语 文课 堂是 美 的历 程 ,好 的 语文课堂往往波澜起伏 ,高潮迭
德 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教 “ 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 的本领 , 而 在于激励、 唤醒、 鼓舞。优秀的教 ” 师善于发掘师生共鸣点 ,激发学 生兴趣 , 发课 堂 活力 。共 鸣点 , 触 如琴瑟和鸣,为师生沟通奏响洪 亮 的前 导音 , 如一石 激起 千层 浪 ,
叩开学 生心 扉 。 《 报任安书》 是一篇激切感人 的至情 散文 ,在 饱含 血 泪的 内心 独白中,浸透着崇高绚丽的悲剧 精神。 预设教 学 时 , 笔者选 择 了从
起, 令学生人情入境 , 欲罢不能 。 既有 如沐 春风 、穿行 于 山荫 道 中 之感 , 能让激 情 与思 想相 融 、 亦 情 趣偕智慧共舞。 那 么怎 样 营造语 文课 堂 教学 高潮?教师应如何引导、把握火 候 、 时点燃学生激情呢? 适


发掘共鸣点 。 触发课堂活力

点燃学习语文的激情

点燃学习语文的激情
人奋进。

2 . 注 意教 态 。教 师 的表 情 、 姿态 , 都 直 接 影 响学 生 的兴 趣 。 倘 若 教 师无 精 打 采 ,恹 恹 欲睡 ,怎 么 可 能 希 望 学 生兴 致 勃 勃 呢?而 且不 能 把 不 愉 快 的情 绪 带 进 课 堂 。课 堂 应该 是 乐 园 , 教 者应该愉快乐观 、 满 怀信 心 、 感情 真 挚 。 我 经 常 告 诫 自己 : 今 天 要 比昨 天 教 得好 , 这 样 便 在 极 累 的 时 候 也 能振 作精 神 , 精 力 充 沛 虽 然 课 堂 上 有 时 也有 紧 张 的竞 争 , 甚 至需 要教 师严 厉 , 而 绝 不 允 许 教 师 把 从 别 处 带 来 的 不 愉 快 的 情 绪 拿 到 课 堂 上 宣 泄。 只要 教 师 真 诚 、 乐观 、 自信 、 认真、 幽默 , 就 一 定 能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热 情 。 3 . 以情 感人 。音 量 、 音调 、 音 速 的变 化 能影 响人 的情 绪 、 兴 趣, 但 这 些都 是 声 音 的形 , 而不是声音的神。 声 音神 的变 化 , 才 具有 最大 的感 染 人 的 力量 。 什 么 是声 音 的 神 呢 ? 那 就 是 说话 的 感情 。感 情 不 同 , 所 产 生 的 效 果 当然 也 不 同 。教 师 经 常 要求 自 己用 不 同 的感 情 读 同一 篇 文 章 , 经过 比较 , 选 择 那 种 自以 为 比 较 符 合 文 章实 际 的感 情 。教 师 给 学 生 上 课 , 对那些重点句子 , 也 引 导 大 家用 不 同 的感 情 色 彩 去 读 。 读 过 之 后 , 大家鉴别 , 哪 种 读 法 最适 合 。 4 . 带入 情境 。教 师讲 课 时 不 必 精 雕细 刻 , 也 不必 逐 字 逐 句 地分析 , 但绝不意味着好的段落不引导学生去仔细品味 、 认 真 理 解 。讲 到 文 章 的妙 处 , 教 师 不 仅 要 让 学 生 把 文 字 变成 画 面 , 而 且 要 力 求将 学生 引入 情 境 之 中 。比如 朱 自清 的《 背影》 中“ 父 亲爬 月 台 ” 这 个 片段 , 我模拟 父亲艰难爬过月 台的情景 , 让 学 生注 意 动 作 描 写 。 这 种 引 导学 生 进 入 情 境 的讲 课 方 法 , 容 易 激 发学 生 的学 习 激 情 . 加 深 对 课 文 内容 的理 解 和 记 忆 , 还 能 培 养 学生 设 身 处 地 地 为 别人 着 想 的 品 质 。 5 . 板 书设 计 。 板 书 是 教 师一 堂 课 的浓 缩 和 精髓 。 板 书 不全 是 为 了让 学 生 抄 。 也 是 为 了 吸 引学 生 的注 意 力 , 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激情 , 加 深 对 教 材 的理 解 。 我 在 上 语 文课 之前 都 要 经 过 认 真 的设计 . 不 仅 考 虑 上 课 的教 学 内 容 精 要 、 全面 , 照 顾 学 生 的 接 受效果 . 更 要 考 虑 激发 学 生 的学 习 热情 。 我 的板 书设 计 具 有 工 整、 精炼 、 新颖 的特 点 , 其 目的 是 先 激 发学 生 的 热情 , 在 此 基 础 上 理 解 知识 。 四、 课 外 多 进 行 一 些有 关 语 文 的 实 践 活动 经过紧张 、 严肃的课堂学习之后 , 语 文 教 师 可 以在 课 后 组 织 一 些 活 泼 、益智 的语 文实 践 活 动 ,既 丰 富 同学 们 的课 余 生 活. 增加语文知识 的积累 , 培养语 文实践能力 , 又 激 发 学 生 学 J ● ● 、 学 习 语 文

让语文课堂“激情燃烧”

让语文课堂“激情燃烧”

情 感 、态度 、价 值 观和一 般 能力 的 培养 。新课 改 要求 教
师 充 当 指 挥 者 、合 作 者 和 助 手 的 角 色 ,与 学 生 共 同 经 历 知 识 的 探 究 过 程 , 融 入 到 学 生 当 中 ,使 学 生 能 够 充 分 地 交 流 、合 作 ,真 正 体 现 学 生 是 学 习 的 主 人 ,充 分 发 挥 学

更 新 教 学 理 念 。 改 革 教 学 模 式
教 育 理 论 以 及 教 学 实 践 都 表 明 : 学 生 在 学 习 活 动 中 能否 积 极 主动 .在很 大 程 度 上取 决 于 教 师 的 教 学理 念 。 新 课 改 的 基 本 出 发 点 是 促 进 学 生 全 面 础 性 和 发 展 性 ,关 注 学 生 的
生 的 主 观 能 动 性 .让 学 生 主 宰 课 堂 。
容 产 生 了 浓 厚 的 兴 趣 ,就 能 全 身 心 地 投 入 到 学 习 当 中 去 。 那 么 ,怎 样 才 能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呢 ?
1 一 演 。 当 教 学 杂 志 上 介 绍 了 “ 本 剧 ” 之 后 ,笔 . 演 课

文 ,教 师 便 穿 梭 在 各 组 之 间 点 拨 疑 难 ,纠 正 偏 差 ,效 果 比 较 好 。如 笔 者 采 用 这 种 形 式 , 引 导 学 生 学 习 《 松 树 小 和 大 松 树 》 一 课 。 小 组 学 习 后 ,各 组 成 员 争 先 恐 后 上 讲 台谈 对 课 文 的 理 解 ,由 词 到 句 ,乃 至 于 文 章 深 刻 的 寓 意 , 都 讲得 极 为 生 动 又 富有 童 趣 。根 据 自己对 课 文 的理 解 ,
教 海 揉 察 . 堂 内 外 课

导语点燃语文课堂教学激情

导语点燃语文课堂教学激情

般。
五、 情感交流、 以情动人 我在 教学 《 泪珠与珍珠 》 , 时 是这样 引入 的 : 同学们 , 我们 都 曾有过流泪的经历 , 有的甚至对写愁 与泪的诗句情有独钟 , 其实 , 我们有多少都是 “ 为赋 新词 强说愁 ”大家处在感性 有余 ,
我在教学( 伟大的悲剧 > , 时 设计 了这样一段导语 :南极 , “

马上闯入经典名作去尽情的浏览 、 享受。接着 , 师就可 以因 老
势利 导 的教学 新 课 了。
二、 设置悬念 、 逐步引入 亚里士多德说 : 思维 自疑问和惊 奇始 。设 置悬念 , 能唤起 学生的注 意力 , 拓展学生思维跨度 , 使学生处在 心求通 口欲言 的“ ”“ 之中。所以设计精妙 的导语 , 愤 、悱” 总蕴含着丰富悬念。
人 入胜 。
知 识宝 库 , 好 的导语 就 是 打 开这 知 识 宝库 的开 篇 钥 匙 。 那
下面 根据 自己多年 的教学 实践列举 下列 几 例常 用的导 语, 供同行们共同探讨 。


生动概 述 、 发 兴趣 激
” 文是 小 说 的 节选 , 要描 写 了鲁 滨 孙 遭 遇 海 难 后 初 陷 课 主 荒岛时 , 由于 孤 独绝 望 而 产 生 的 内 心 矛 盾 , 习本 课 , 学 我们 要
甫、 自居 易、 陆游、 李清照等等这些伟 大诗人的名字 , 们的许 他 多优秀诗句在今天 已是脍炙人 口。饮水思源 , 当我们顺河而上
追其源头时, 便会看到那闪烁着耀眼光辉的起点 , 这起点就是 作为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的< 诗经> 天 , 。今 就让我们一道来
探究一下这源头里 的无穷奥秘吧 ! 这段导语感情真挚 , 既有知识 性 , 有启发性 , 下子把 又 一

用激情“点燃”语友课堂

用激情“点燃”语友课堂
学 模 式 、毫 无 生 气 的 教 学 语 言 ,这 些 都 阻 碍 了学 生
3树 立 大 语 文 观 念 。课 程 的 内 容 、结 构 和 实 施 .
机 制的改革 ,强调语文学 习资源的开发 和利用 ,强
化 了大语 文 观 念 。语 文 教 学 需 要 扩 大 课 内外 的 阅 读 量 ,拓 宽 学 习语 文 的途 径 ,加强 语 文 实 践 。
能 力 、审 美 能 力 和 探 究 能 力 的 培 养 ,促 进 学 生 均 衡 而 有 个性 的发 展
动 .提倡师生 、生生 、师师之问的多边互动。
2学 习 情 境 的 合 作 性 。 强 凋 教 学 中各 种 动 态 因 . 素 之 间 密 切 合 作 的重 要 性 。 3价 值 取 向 的 个 体 性 。 强 调 教 学 方 法 更 加 趋 向 . 于个 别 适 应 ,因 材 施 教 ,更 加 注 意 增 加 个 体 学 习 的 参 与 度 ,更加 注意 发 展 学 生 的 潜能 。
生 需 求 ,努 力 改 革 课 程 的 内 容 、结 构 和 实 施 机 制 。
长期以来 。语文教学受到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 ,
教 学 方 式 模式 化 ,先 是 一 “ ”到 底 ,再 是 一 “ ” 灌 问 到 底 ,还 有 一 “ ”到 底 。语 文 老 师 成 了教 参 的 传 练
声 筒 ,学 生 成 了做 题 的 机 器 。语 文 教 学 缺 乏 灵 活 、 缺乏生机。
与现行 的 《 教学 大纲 》相 比 ,这种理念有 了很大的
变 化 ,这 说 明 《 程 标 准 》 十 分 重 视 学 生 的 学 习 过 课
程 和 学 习方 法 ,强 凋 发 挥 语 文 课 程 和 育 人 功 能 ,全

教师用激情点燃语文课堂

教师用激情点燃语文课堂
生与作者的感情相沟通。这样既有助于理解 , 又有利于学生情 感的发展。魏巍小学的老师蔡芸芝是“ 温柔和美丽的人” , “ 爱 用歌唱的音调教 我们读诗” , 使学生“ 直到现在” 还记得她读诗 的音调 , 背诵她教的诗 。韩麦尔先生在敌军 占领祖 国后 的最后 堂法语课上,“ 感情激动, 连声音都发抖 了… ‘ 哽住 了… ‘ 说不
EXA M I NATI O NS
考试
教 师 用激 情 点燃 语 文 课 堂
田凤 云
( 鲁东 大学文学院在 职教 育硕士 山东 潍坊 2 6 1 0 6 1 )
摘要 : 激情是语 文教 师必备的素质。那 么, 如何做一 个激 情飞扬 的语 文教 师?笔者认 为做到 : 博 览群 书, 学识 “ 激” 情; 精 神饱 满, 状态“ 激” 情; 精彩设计 , 导入激 情 ; 抑扬顿挫 , 语 言“ 激” 情; 融入角 色, 表 演“ 激” 情; 方法灵活, 变化“ 激” 情。 关键词 : 激情 ; 学识 ; 状态 ; 语 言; 方法 中图分类号 : G 6 3 3 .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5 9 6 2 ( 2 0 1 3 ) 0 2— 0 1 3 3一 o l 4 抑扬 顿挫 。 语言“ 激” 情
计 满 含 深 情 的导 入 语 , 不失 为一种 重要 的 、 也 是 行 之 有 效 的
师, 要时而是狂放孤傲 的李 白, 时而是婉约 凄伤 的李清 照 , 时 而是悲愤犀 利 的鲁 迅 。教 师在 课堂 上 的语 言 , 有 时娓 娓道 来, 犹如 涓涓细流 ; 有时激情澎湃 , 犹如滚滚 长江。有时旁征 博引 , 犹 如渊博的智者 ; 有时主观描绘 , 犹 如善感 的诗人 。从 某个角度讲 , 这时的语 文教 师就完全 是一个 天才的艺术表演 家, 伟大 的浪漫 主 义 诗人 。教 师 的这种 极 富魅力 的激 情表 演, 才可 能“ 征服” 学生 , 使学 生受 到感染产 生共 鸣 , 让学生体 验语文学 习的愉悦 , 给学生的思 维和想象 插上快乐 的翅 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情,点燃语文课堂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激情,点燃语文课堂郝梅摘要:激情是文科类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是使讲课具有感染力的重要因素。

激情来源于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和对教学内容的自信。

激情培养的基本方法有:注意调节自我情绪;平时或课前注意改变自己;养成站着讲课、大声讲课的习惯。

关键词:教师激情;感染力;培养方法
一、激情是使讲课具有感染力的重要因素
没有激情的讲课淡而无味,无法吸引学生,也就不能使学生欢迎你、信任你、敬佩你。

众所周知,激情是演讲的生命,是朗诵能打动人心的法宝。

同样,激情也是语文教师讲课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老师讲课最忌平淡乏味,一定要投入巨大的热情,认真对待,决不可糊弄学生,敷衍塞责,而要把课讲得生气勃勃、引人入胜,不能像一杯白开水,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味道。

多次听课发现有的老师上课,虽然声音响亮、字正腔圆,内容科学准确、条理明晰、板书规范,但学生却是一双双冷漠的眼睛,一张张板着的面孔,总觉得不感人,觉得教师缺少激情,因而也就不能被吸引和感染。

教师仅讲得清楚明白还远远不够,讲得动人,讲得绘声绘色,能深深地吸引、打动和影响学生,才是教师追求的目标。

如果教师只会“念教案”或“背教案”,没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那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声音的机械传送,它绝不可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教学语言不同于日常口头语言或
广播员的播音语言,它是一种艺术语言,应该具有感染力。

教师应当用自己的语言,激情四溢地把课上起来,而不是始终用一种平淡的语调讲下去。

闻一多的弟子、着名演讲学家伍大希曾经说过,没有感情是上不好语文课的,因为语文课不像数学课中的x、y、z 不带任何感情,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是极其丰富、复杂的。

总之,教师讲课特别需要有感情投入,该释放激情时绝不可吝啬。

一堂精彩的课,除了要求内容的科学性之外,艺术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情绪是否饱满,精神是否振奋,感情是否真挚、浓烈,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假定有两个教师知识水平和其他素养相当,讲课时一个感情淡薄,而另一个善于动用感情,效果显然有别。

二、激情来源于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和对教学内容的自信。

激情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有扎实的思想基础和形象内容的。

1. 激情来源于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爱。

(1)教师的激情,源于对真理的热爱,源于对职业的自豪感和工作责任心,源于对工作的执着追求。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如果教师能体会到这些,就会体味到快慰与满足,就会爱岗敬业并倍加珍惜,就会全心全意、满腔热忱地倾注于教学工作。

同时,还应热爱生活,否则,生活中懒懒散散的教师,上课时也会松松垮垮;对外界冷漠的教师,讲课时也会毫无激情。

(2)激情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挚爱。

学生们满怀理想踏进学校的大门,目的是希望自己学业有成,成为可用之才,以便将来能报效祖国和人民。

如果教师能够设身处地,认识到这一点,就绝不会辜负学生,不会让学生失望,而是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学到真本领,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

即使教师生活或工作遇挫或不如意,也不要把情绪带到课堂上,因为学生是无辜的。

2. 激情来源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自信。

如果教师平常注意主动学习教学理论,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培养实践能力,讲究教学艺术,并且对自己准备的教学内容信心百倍,讲课时也就自然能做到激情迸发、绘声绘色。

因此,教师在讲课前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学生现有的水平、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然后再备课教案,并且将教学内容烂熟于心,在教学过程中就能做到脱稿讲述,信心也必然倍增。

相反,如果教师准备不充分,上课照本宣科,甚至对自己所要传授给学生的观点都没有把握,那必然闪烁其词、断断续续,也就不可能酣畅淋漓、激情洋溢。

三、激情培养的基本方法。

1.注意调节自我情绪。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有不少学生显露出厌学情绪。

这就要求教师正确认清形势,积极组织、开展教学,严明上课纪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也要求教师豁达大度,宽厚待人,笑对人生。

具备了这种审时度势、笑对人生的平常心态,教师自然能
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学生,不至于因学生开小差而大发雷霆、影响情绪。

如果教师受学生厌学情绪的影响而导致厌教,上课只是为了勉强完成任务,没精打采,给人一种带病授课的感觉,学生对你的课就更会产生厌倦情绪。

这样的课,对师生双方都是一种无奈、一种负担,也就不可能达到教师“乐教”与学生“乐学”有机结合的效果了。

教师该如何调节情绪呢?方法有很多,例如,暂时回避,学会宣泄,培养幽默感,善于从光明的一面看问题等。

2.平时或课前注意改变自己。

平时或课前,同事之间开些玩笑,亦可调节自己的情绪,消除孤独感。

同时,适度的体育运动,如打打球、跑跑步等,可以使人精力充沛,增强应付现实生活中种种困难的能力,使人忘记不快,消除精神紧张、焦躁烦闷、忧郁沮丧等不良情绪。

此外,教师平时还要多读有益的书,不断地充实自己,避免生活空虚。

3.养成站着讲课、大声讲课的习惯。

教师应站着讲课,这是一个起码的要求。

站姿有利于交流,有利于反馈。

大声讲课容易调动教师的情绪,学生也容易感受到教师魅力四射的激情,一节课也就能在师生双方兴奋、收获、欢乐中结束。

总之,激情是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是当好教师的先决条件。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要压抑自己的天性,而要让情感流泻,该笑则笑,该惊则惊……从而拨动学生思想感情的琴弦,课堂就不至于死水一潭。

教师的情绪与学生是互相流通的,教师情绪高涨,学生也
会受到感染。

而一旦学生感到兴奋,受到鼓舞,进入境界,听得入神,教师也会忘情,因为学生听课的状况也会影响教师情绪,双方是互动、交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