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的国际分类与治疗进展
偏头痛的国际分类与治疗进展-精品文档

黄冈市中心医院
• 先兆指发生在头痛之前或伴随头痛一起发 生的完全可逆的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 • 表现为视觉、感觉、言语、运动等的缺损 或刺激症状。大多数先兆为视觉症状,常 为双眼同向症状,如视物模糊、暗点、闪 光、亮点亮线或视物变形。感觉症状多呈 面-手区域分布。 • 先兆症状一般在5-20 min内逐渐形成,持 续不超过60 min。不同先兆可以接连出现。
黄冈市中心医院
如典型先兆后的头痛不符合偏头痛性头痛的特点, 应诊断为1.2.2伴典型先兆的非偏头痛性头痛; 如典型先兆后无头痛发作,应诊断为1.2.3典型先 兆不伴头痛 ; 如先兆表现为肢体无力,同时其一级亲属中有类 似发作,则诊断为1.2.4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否 则诊断为1.2.5散发性偏瘫性偏头痛; 先兆表现为后循环系统支配的神经受累,如构音 障碍、眩晕、耳鸣、听力下降、复视、双鼻侧或 侧视野同时出现的视觉症状、共济失调、意识改 变、双侧感异常等,而非肢体无力时,诊断为 1.2.6基底型偏头痛;
黄冈市中心医院
• 2019年,国际头痛 学会对第一版进行 了修订,制定了第 二版《头痛疾患的 国际分类》
黄冈市中心医院
头痛疾患的分类
三大组头痛共分为14类: 一、原发性头痛: 1.偏头痛; 2.紧张型头痛; 3.丛集性头痛和其他三叉自主神经性头痛; 4.其他原发性头痛。 二、继发性头痛: 5.缘于头颈部外伤的头痛; 6.缘于头颈部血管病变的头痛; 7.缘于非血管性颅内疾病的头痛;
国际ICHDⅡ偏头痛分型
1.1 无先兆偏头痛 1.2 先兆性偏头痛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常见
1.4 视网膜性偏头痛 1.5 偏头痛的并发症
1.5.1 1.5.2 1.5.3 1.5.4 1.5.5 慢性偏头痛 偏头痛持续状态 无梗塞性持续状态 偏头痛性梗塞 偏头痛诱发性癫痫
偏头痛及其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 0・ 4
《 国 医药 情报 9 0 2年 第 8卷 第 3期 中 20 子 提 取 物 有 缓 解 前 列 腺 炎 与 治 疗 B H 症 的 药 P 理 作 用 。 南 瓜 子 单 独 使 用疗 效 较 差 , 将其 与 但 如 其 它 天 然 植 物 配 伍 使 用 则 对 前 列 腺 病 的疗 效 更
顽 症 。
・4 1・
疗 急 性 偏 头痛 发 作 的 曲 坦 类 药 物 , 1 9 于 1年 2 9 月在 荷 兰 、 麦首 先 上 市 , 已在 3 丹 现 O多 个 国 家
上 市 , 剂 型 有 口服 、 下 给 药 、 腔 给 药 和 直 其 皮 鼻
6 1 。 流 行 病 学 调 查 表 明 , 国 偏 头 痛 的 患 . 我
病 率 为 95 21 8 . / 0万 , 发 病 率 为 7 . / 0万 。 年 971 因 本 病 反 复 发 作 迁 延 难 愈 , 患 者 造 成 极 大 的 给 痛 苦 , 来 被 医 家 视 为 疑 难 病 症 , 偏 头 痛 和 发 历 对
病 机 理 及 药 物 治 疗 研 究 成 为 医 药 界关 注 的热 点
之 一 2 病 因 探 源 ’
有 所 降 低 。 这 些 病 人 体 内 的 含 镁 量 也 是 下 降 之
势 。 体 内 的 含镁 量 一 旦 下 降 , 有 可 能 破坏 神 而 就 经 的稳定 性并 引起头痛 。 第 三 种 理 论 认 为 , 头 痛 是 因 大 脑 中 央 向 偏
关 于 偏 头 痛 的 致 病 原 因 , 今 仍 是 一 个 颇 至
维普资讯
《 国 医 药 情报 } 0 2年 第 8卷 第 3期 中 20 外 围 区 域 供 血 量 减 少而 引 起 的 。这 一设 想 得 到 了调 查 数 据 的 支 持 . 如 花 样 滑 冰 运 动 员 由 于 例 要 在 冰 面 上 不 停 地 表 演 旋 转 动 作 导 致 血 流 量 偏 离 脑 部 中 央 , 一 特 殊 群 体 好 像 更 易 罹 患 这 种 这
偏头痛的诊治进展

偏头痛的诊治进展标签:偏头痛;经颅多普勒;颅脑磁共振;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5-HT偏头痛是一种与大脑神经血管功能失调有关的慢性神经系统性疾病,好发于中青年,以反复发作的中、重度头痛为特点,在偏头痛发作期间,患者活动会加重头痛程度,使患者不得不停止原来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活动,慢性偏头痛患者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往往受到严重限制。
经统计,慢性偏头痛的患病率为5%~10%,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偏头痛列入最致残的慢性疾病,等同于痴呆、四肢瘫痪和严重的精神病。
目前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和内分泌、遗传、代谢等因素有关,现就偏头痛的诊断、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1偏头痛的分型按照国际头痛学会的偏头痛分类方法,偏头痛可分为两大类:即无先兆型偏头痛及有先兆型偏头痛。
1.1无先兆型偏头痛无先兆型偏头痛:以往称普通型偏头痛,其诊断要点为:①至少发作5次;②头痛持续时间4~72h(不治疗或治疗不成功);③头痛的特点至少符合以下4项中的2项:头痛为偏侧;搏动性;中、重度痛(影响日常工作、学习、甚至需卧床);走路、上楼梯或类似活动可加重头痛并且头痛时伴有恶心和(或)呕吐、畏光、畏声。
1.2有先兆型偏头痛有先兆型偏头痛:以往称典型偏头痛,其诊断要点为:①至少发作2次;②具有以下4项中之3项特点:至少有1个或1个以上可逆先兆症状(大脑或脑干的局部症状);至少有1个先兆症状逐渐发展,时间超过4main或2个以上先兆症状相继出现;先兆症状持续时间不超过60min!若有1个以上的先兆症状;其持续时间可按比例延长;出现头痛与先兆之间的间隔时间不超过60min。
2偏头痛的发病机制2.1相关学说在上个世纪60~70年代绝大多数学者提出血管学说,认为:偏头痛是原发性血管性疾病,偏头痛的先兆期是由于颅内血管收缩造成的短暂性脑缺血、颅外血管扩张牵引了血管壁上的神经纤维末梢的伤害性感受器而导致的头痛.但随着诸多高、精、尖技术及仪器的问世,动摇了该学说的地位。
偏头痛分类诊断治疗与预防进展

E.不归因于其他疾患
偏头痛的分类诊断治疗和预防进展
11
1.2有先兆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A.至少2次发作符合标准B B.偏头痛先兆符合1.2.1~1.2.6中一条亚
型之一的标准B和C C.不归因于其他疾患
偏头痛的分类诊断治疗和预防进展
12
1.2.1 有偏头痛头痛的典型先兆
3.每个症状≥5分钟并且≤60分钟
偏头痛的分类诊断治疗和预防进展
15
D.在先兆期或先兆症状随后60分钟之内出 现不符合无先兆性偏头痛的B-D标准的头 痛
E.不归因于其他疾患
偏头痛的分类诊断治疗和预防进展
16
1.2.3 无头痛的典型先兆
A.至少2次发作符合标准B~D
B.先兆包括至少以下一条,伴或不伴语言障碍, 但是没有运动障碍:
偏头痛的分类诊断治疗和 预防进展
偏头痛的分类诊断治疗和预防进展
1
偏头痛是常见病及多发病,根据全国( 除台湾省外 ) 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共调查了3 837 597 人,患病率 985.2/10万,男女比例为 1 : 4 。发病率7 9.7/10 万,男 女分别为 35/10万:124/10万(1:3.5) 。偏头痛的发病率在 日本为 3.5%~8.6% , 在欧美为 15% ~ 20% 。在美国女性 是 15% ~ 20% ,男性是7%~10%.
1.完全可恢复的视觉症状,包括阳性症状(如闪烁的 光、斑点或线)和/或阴性症状(如视野缺损)
2.完全可恢复的感觉症状,包括阳性症状(如针刺感) 和/或阴性症状(如麻木)
C. 至少符合以下2条:
1.双侧视觉症状和/或单侧感觉症状 2.至少一个先兆症状逐渐发展时间≥5分钟和/或不同
偏头痛的国际分类和治疗进展

偏头痛诊疗旳注意事项
➢偏头痛旳诊疗主要根据临床体现,在 问询病史时应注意头痛旳部位、性质、 程度、连续时间、伴随症状、先兆体 现以及活动对头痛旳影响。患者头痛 日志有利于诊疗。
➢在临床中,首先要排除继发性头痛, 然后再考虑是否伴有其他类型旳原发 性头痛。
(1)帮助患者确立科学旳正确旳防治观念和目旳; (2)保持健康旳生活方式; (3)寻找并防止多种偏头痛诱因; (4)充分利用非药物干预手段,涉及按摩、理疗、
生物反馈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针灸等; (5)药物治疗涉及急性发作期和预防性治疗两大类。 中药被广泛应用,但尚需更多旳循证医学证据。
1.急性发作期治疗
A.至少5次发作符合原则B~D
B.反复发生单眼视觉障碍,涉及闪烁、暗点、 失明或视野缺损;
C.伴随偏头痛,头痛一般在出现视觉症状1 小时内发生;
D.发作间期眼科检验正常;
E.不归因于其他疾病。
1.5偏头痛并发症
1.5.1慢性偏头痛:
偏头痛每月头痛发作超出15天 连续3个月或3个月以上 排除药物过量引起旳头痛
➢1991年舒马曲普坦(sumatriptan,英明 格)研制成功是治疗偏头痛旳重大突破。 它是选择性很强旳5-羟色胺受体激动药。
➢随即上市旳有佐米曲坦、那拉曲坦、利扎 曲坦、阿莫曲坦、依立曲坦和夫罗曲坦。 这些药物旳中枢通透性比舒马曲坦更加好。
第1代曲普坦类药物:舒马曲普坦
• 血管学说 • 皮质扩散性克制 • 三叉神经血管学说 • 生化原因 • 遗传原因
偏头痛旳有关概念
• 偏头痛特征 是发作性旳、多为偏侧旳、中 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连续4—72h,可 伴有恶心、呕吐,光、声或活动可加重头 痛,平静环境中休息则可缓解头痛。
偏头痛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有2%~3%的危险性[9],可能的并发症为插管造成的血管痉挛、动脉硬化斑块脱落等。
CTA技术不需要经动脉插管,对无明显症状的患者以及高龄患者更易接受。
而SCTA的优点是能显示血管壁钙化、附壁血栓,并结合横断面及多平面重建图像更清楚地显示管腔、管壁和临近组织;还可进行三维成像,更加逼真地显示血管病变立体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关系;检查方法简单易行,无创伤性,检查时间较DSA短,且费用相对低。
SCTA的缺点是当欲检查的血管范围较大,在对比剂总量和球管容量具有一定限制条件下,只能增加层厚和螺距进行扫描,其结果是信噪比和分辨率下降。
大量事实说明,对大血管的病变,SCTA可作为首选方法之一,可以替代DSA检查。
【参考文献】1 漆剑频,肖明,王承缘.螺旋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放射学实践,1997,12(4):145-148.2 康永军.CT血管造影术及其临床应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6,12(1):12.3 Stechling MK,law rence JA,Weintraub JL,et al.CT angiography:Ex2panded clinical applicati ona.AJR,1994,163:947.4Remy Jardin M,R emy J.Diagnosis of acute pul monary embolism with spiral CT;Comparison w i th pulmonary angi ography and scintigra2phy1Radiology:1996,200:699-706.5 Johnson PT,Heath DG.CT angiography:thoracic Vasoular imagingwith interactive vl oume rendering t eehnique.J Comput Assist Tomogr, 1997,21;110-114.6 Esnol GF1Fisher and the history of carotid artery desease.Stroke,1996,27:559.7 Polak GF,Kalina B,Donsldso MC,et al.Carotid endart erectomy;P re2operative evaluation of candidates with combined doppler sonographyand MR angiography.Radi ology,1993,186:333.8 周定标,程东源,许百男,等.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中华医学杂志,1999,79:816.9 王培军,朱文江,田建明.大动脉病变螺旋CT血管造影研究.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8,14(4):305-306.10R ubin GD.CT angiography of the pel vis aorts to femoral bifure ations.AJR,1993,160:22.11 Napels.CT angiography with spiral CT and maxinum int ensity pro2jection.Radiology,1992,185:607-610.12Cline HE.3D surface rendered MR images of brain and its vascula2ture.JACT,1991,15:344-351.13 Marcus CD,ladam-Marcus VJ,Bigot JL,et al.Carotid arterial ste2nosis;Evaluation at CT argiography with the volume-rendering technique.R adiology,1999,211:775.14Leclere X,Gauvrit YG,Pruvo efulness of CT angiography w ith volume rendering aft er carotic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AJR,2000, 174:820.15 Neri E,Cararnella D,Falaschi F,et al.Virtual CT intravascul ar en2doscopy of the acata.pierced surface and floating shape thresholding artifats.Radiology,1999,212:276.16 鲁晓燕,张挽时,王东,等.螺旋CT血管造影及仿真内窥镜颈动脉.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1,9(3):186-189.17 谭长连,李德泰,刘辉,等.CT血管造影的初步临床应用.临床放射学杂志,1997,16(6):373-375.18 刘均喜.肺循环螺旋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17(5):477-479.19 漆建频,肖明,王承缘.螺旋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放射学实践,1997,12(4):145-148.20 洪震,赵殿辉,耿道颖,等.电子束CT血管造影评价颈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0,6(2):83-87.21 蒲永林,罗德馨,李庆丰,等.双螺旋CT血管造影的初步临床应用.CT理论与应用研究,1995,4(3):1-5.(编辑:石岚)偏头痛的诊断与治疗进展刘志兵1,孙丽华2(综述),闫文明2(审校)【中图分类号】R7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09-6614(2007)01-0036-07偏头痛是以头痛剧烈,或左或右,反复发作,搏动样疼痛,一般持续4~72h为特征的一种临床常见作者单位:1010200内蒙古托克托,托克托县人民医院内科2010050内蒙古呼和浩特,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病、多发病。
偏头痛的临床治疗药物

偏头痛临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摘要]偏头痛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及时对偏头痛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有利于了解偏头痛药物研究的进展,明确偏头痛药物治疗的研究方向。
本文就国内外偏头痛的治疗药物以及预防性药物的文献进行概述和总结。
[关键词] 偏头痛治疗药物偏头痛(Migraine)是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的一组常见头痛类型,为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
发作时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胃肠道功能紊乱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典型的偏头痛有视物模糊、闪光、偏盲、偏侧面部麻木、言语困难、偏侧肢体麻木或轻瘫等前驱症状,情绪激动、睡眠不足、疲劳、饮酒或天气变化、声光刺激均可诱发。
青少年时期发病,中年达到发病高峰期。
中国发病率为985.2/10万,25-29岁人群患病率1927.4/10万,对美国1.5万家庭调查显示,女性偏头痛患者有17.6%,男性6.0%。
由于现代社会因素的影响,发病率逐年升高。
偏头痛的病理学机制尚不明确,国际上关于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学说较多,如血管源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学说、神经源学说、生化、免疫和遗传因素学说等。
目前最受重视的学说是三叉神经血管学说。
该学说认为三叉神经所支配的硬脑膜血管在受到刺激后释放神经肽类物质,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lin gene related peplide,CGRP)、P物质(SP)、神经激肽A等,导致硬脑膜血管扩张,促使蛋白外渗,肥大细胞脱颗粒,产生神经源性炎症。
三叉神经因受刺激兴奋性传导,由一级神经元三叉基因神经核尾部冲动传到到延髓化学感受器,引起恶心,呕吐,经二级神经元丘脑传至大脑皮层,此过程如不被中断,即表现典型的偏头痛症状[1]。
如抗偏头痛新药Telcagepant即属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阻断剂(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中外医疗 189
中外医疗 2021 NO.13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张则不会引起偏头痛的发作[4]遥 此外袁使用磁共振血管 造影技术也没有在自发性偏头痛发病过程中观察到颅 脑血管的扩张[5]遥 这些研究结果都对传统血管学说提出 了挑战遥 1.2 三叉神经血管系统
[作者简介] 郭易渊1992-冤袁男袁本科袁住院医师袁研究方向为全 科医学遥
抗尧5-羟色胺 1F 受体激动剂袁 以及非药物的神经调节 治疗等袁 并使得未来针对不同分型偏头痛特定发病机 制的个体化治疗成为可能遥 1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 1.1 血管学说
血管学说是最早用于解释偏头痛发病机制的学 说遥 传统血管学说认为颅脑血管的扩张是引起偏头痛 发病的原因袁但后续的研究发现袁在使用西地那非尧硝 酸甘油尧西洛他唑尧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渊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activating peptide袁PACAP冤 或降钙素 基因相关肽渊CGRP冤诱发的偏头痛发病过程中没有伴 随有显著的颅脑血管的扩张 曰 [3] 而使用血管活性肠肽 (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VIP)诱发的颅脑血管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04年,国际头痛 年 学会对第一版进行 了修订, 了修订,制定了第 二版《 二版《头痛疾患的 国际分类》 国际分类》
黄冈市中心医院
头痛疾患的分类
三大组头痛共分为14类: 一、原发性头痛: 1.偏头痛; 2.紧张型头痛; 3.丛集性头痛和其他三叉自主神经性头痛; 4.其他原发性头痛。 二、继发性头痛: 5.缘于头颈部外伤的头痛; 6.缘于头颈部血管病变的头痛; 7.缘于非血管性颅内疾病的头痛;
黄冈市中心医院
1.3可能为偏头痛前驱的儿童周期综合征 1.3可能为偏头痛前驱的儿童周期综合征
1.3.2腹型偏头痛(新增)诊断标准为: 1.3.2腹型偏头痛 诊断标准为:
A.至少5次发作符合标准B~D。 B.腹部疼痛发作持续1~72小时(未治疗或 治疗不成功)。 C.腹部疼痛具备以下所有特点: ①位于中线、脐周或难以定位; ②性质为钝痛; ③程度为中度或重度。 D.腹痛期间至少有以下2项 ①食欲减退; ②恶心; ③呕吐; ④苍白。 E.不能归因于另一种疾病。
黄冈市中心医院
1.6很可能的偏头痛 1.6很可能的偏头痛
• 如只比诊断标准差一项,但又不符合其他 头痛的诊断标准,可诊断为1.6很可能的 1.6很可能的 1.6 偏头痛。 偏头痛
黄冈市中心医院
13.17眼肌麻痹型偏头痛 13.17眼肌麻痹型偏头痛
归于13.颅神经痛和与中枢疾病有关的面痛 诊断标准: A.至少2次发作满足B; B.偏头痛样头痛发作同时或4日内发生Ⅲ、 Ⅳ和/或Ⅵ脑神经中一条或多条轻瘫; C.排除眼窝和后颅窝组织损伤;
(1)帮助患者确立科学的正确的防治观念和目标;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3)寻找并避免各种偏头痛诱因; (4)充分利用非药物干预手段,包括按摩、理疗、 生物反馈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针灸等; (5)药物治疗包括急性发作期和预防性治疗两大类。 中药被广泛应用,但尚需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
黄冈市中心医院
黄冈市中心医院
典型偏头痛临床表现
1、前驱期:精神症状、神经症状和其它等 2、先兆期:视觉先兆、感觉先兆和运动先兆等 3、头痛期: 部位:一侧或扩张到全头部; 持续时间:4-72h,儿童2-8h; 伴随症状:消化道症状和畏光、声等; 与头颈部活动症状加重;睡眠后减轻。 4、头痛后期:常有疲劳、倦怠、烦燥等精神症状。 。
典型先兆性偏头痛 伴典型先兆的非偏头痛性头痛 无头痛的典型先兆 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 散发的偏瘫性偏头痛 基底型偏头痛
1.3 可能为偏头痛前驱的 儿童周期综合征
1.3.1 周期性呕吐 1.3.2 腹型偏头痛 1.3.3 儿童良性发作性眩晕
1.6 很可能的偏头痛
1.6.1 很可能的无先兆性偏头痛 1.6.2 很可能的先兆性偏头痛 1.6.3 很可能的慢性偏头痛
黄冈市中心医院
1.4视网膜性偏头痛 1.4视网膜性偏头痛
A.至少5次发作符合标准B~D B.重复发生单眼视觉障碍,包括闪烁、暗点、 失明或视野缺损; C.伴随偏头痛,头痛一般在出现视觉症状1小 时内发生; D.发作间期眼科检查正常; E.不归因于其他疾病。
黄冈市中心医院
1.5偏头痛并发症 1.5偏头痛并发症
黄冈市中心医院
1.3可能为偏头痛前驱的儿童周期综合征 1.3可能为偏头痛前驱的儿童周期综合征
1.3.3儿童良性阵发性眩晕诊断标准: 1.3.3儿童良性阵发性眩晕诊断标准: 儿童良性阵发性眩晕诊断标准 A.至少应在5次以上; B.无先兆多次严重眩晕发作,数分钟到数小 时后自行缓解; C.发作间期神经系统检查和听力、前庭功能 正常; D.脑电图正常。
偏头痛的国际分类与治疗进展
李钢 黄冈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黄冈市中心医院
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IHS)颁布了《头 痛疾患、脑神经痛及颜面痛的分类和诊 断标准》对主要的头痛疾患类型绐出了 描述性定义和可操作性的诊断标准。该 分类和诊断标准推出后便被广泛接受, 并为世界卫生组织所采用,成为头痛疾 患分类和诊断的国际规范。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IHS)断的头痛; 9. 缘于感染的头痛; 10.缘于内环境紊乱的头痛; 11.缘于头颅、颈、眼、耳、鼻、鼻窦、牙、口或 其他头面部结构病变的头面痛; 12.缘精神疾病的头痛。 三、脑神经痛、中枢和原发性颜面痛及其他头痛: 13.脑神经痛和中枢性颜面痛; 14.其他类头痛、脑神经痛、中枢或原发性颜面痛。
1.5.4偏头痛性梗死 1.5.4偏头痛性梗死
极少数情况下在偏头痛先兆症状后出现颅内相应供血区域的缺血 性梗死. 此先兆症状常持续60分钟以上,而且缺血性梗死病灶为神经影像 学所证实.称为偏头痛性梗死。
1.5.5偏头痛诱发的痫样发作 1.5.5偏头痛诱发的痫样发作
极少数情况下偏头痛先兆症状可触发痫性发作,且痫性发作发生 在先兆症状中或后1小时以内。
黄冈市中心医院
黄冈市中心医院
黄冈市中心医院
ICHDⅡ偏头痛分型 国际ICHDⅡ偏头痛分型
1.1 无先兆偏头痛 1.2 先兆性偏头痛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常见
1.4 视网膜性偏头痛 1.5 偏头痛的并发症
1.5.1 1.5.2 1.5.3 1.5.4 1.5.5 慢性偏头痛 偏头痛持续状态 无梗塞性持续状态 偏头痛性梗塞 偏头痛诱发性癫痫
黄冈市中心医院
1.3可能为偏头痛前驱的儿童周期综合征 1.3可能为偏头痛前驱的儿童周期综合征 1.3.1周期性呕吐 诊断标准: 1.3.1周期性呕吐(新增)诊断标准:
A.至少5次发作符合标准B和C。 B.周期性发作,个别患儿呈刻板性,强烈 恶心和 呕吐持续1小时至5天。 C.发作期间呕吐至少4次/小时,或至少 1小时。 D.2次发作间期症状完全缓解。 E.不归因于其他疾病。 此症多见于2岁以下儿童
黄冈市中心医院
偏头痛诊断的注意事项 偏头痛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在 询问病史时应注意头痛的部位、性质、 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先兆表 现以及活动对头痛的影响。患者头痛 日记有助于诊断。 在临床中,首先要排除继发性头痛, 然后再考虑是否伴有其他类型的原发 性头痛。
黄冈市中心医院
偏头痛诊断的注意事项
黄冈市中心医院
偏头痛的有关概念
• 偏头痛特征 是发作性的、多为偏侧的、 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h, 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或活动可加重 头痛,安静环境中休息则可缓解头痛。
黄冈市中心医院
• 先兆指发生在头痛之前或伴随头痛一起发 生的完全可逆的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 • 表现为视觉、感觉、言语、运动等的缺损 或刺激症状。大多数先兆为视觉症状,常 为双眼同向症状,如视物模糊、暗点、闪 光、亮点亮线或视物变形。感觉症状多呈 面-手区域分布。 • 先兆症状一般在5-20 min内逐渐形成,持 续不超过60 min。不同先兆可以接连出现。
黄冈市中心医院
1.1无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1.1无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A.符合B-D项特征的至少5次发作 B.头痛发作(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持续4~72h C.至少有下列中的2项头痛特征: (1)单侧性, (2)搏动性, (3)中或重度疼痛, (4)日常活动会加重头痛或头痛时避免此类活动 D.头痛过程中至少伴随下列1项: (1)恶心和(或)呕吐, (2)畏光和畏声 E.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
黄冈市中心医院
如典型先兆后的头痛不符合偏头痛性头痛的特点, 应诊断为1.2.2伴典型先兆的非偏头痛性头痛 1.2.2伴典型先兆的非偏头痛性头痛 1.2.2伴典型先兆的非偏头痛性头痛; 如典型先兆后无头痛发作,应诊断为1.2.3典型先 1.2.3典型先 1.2.3 兆不伴头痛 ; 如先兆表现为肢体无力,同时其一级亲属中有类 似发作,则诊断为1.2.4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 1.2.4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 1.2.4家族性偏瘫性偏头痛,否 则诊断为1.2.5散发性偏瘫性偏头痛 1.2.5散发性偏瘫性偏头痛 1.2.5散发性偏瘫性偏头痛; 先兆表现为后循环系统支配的神经受累,如构音 障碍、眩晕、耳鸣、听力下降、复视、双鼻侧或 侧视野同时出现的视觉症状、共济失调、意识改 变、双侧感异常等,而非肢体无力时,诊断为 1.2.6基底型偏头痛 基底型偏头痛; 1.2.6基底型偏头痛
黄冈市中心医院
1.2.1典型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1.2.1典型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A.符合B-D特征的至少2次发作 B.先兆至少有下列的1种表现,没有运动无力症状: (1)完全可逆的视觉症状,包括阳性表现(如闪光、亮点 亮线)和(或)阴性表现(如视野缺损), (2)完全可逆的感觉异常,包括阳性表现(如针刺感)和 (或)阴性表现(如麻木), (3)完全可逆的语言功能障碍 C.至少满足下列的2项: (1)同向视觉症状和(或)单侧感觉状, (2)至少1个先兆症状逐渐发展的过程≥5min,和/或不 同先兆症状接连发生,过程≥5min, (3)每个症状持5~60 min D.在先兆症状同时或在先兆发生后60min内出现头痛,头 痛符合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B-D项 E.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
1.5.1慢性偏头痛: 1.5.1慢性偏头痛: 慢性偏头痛
偏头痛每月头痛发作超过15天 连续3个月或3个月以上 排除药物过量引起的头痛
1.5.2偏头痛持续状态 1.5.2偏头痛持续状态
偏头痛发作持续72小时以上,其间可有短于4小 时的缓解期,与紧张性头痛、焦虑或抑郁伴发; 患者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常增加药物剂量解 除头痛,但只能暂时缓解; 常见麦角胺类中毒症状或安眠药成瘾;
黄冈市中心医院
1.5偏头痛并发症 1.5偏头痛并发症
1.5.3无梗塞性持续先兆 1.5.3无梗塞性持续先兆
无梗塞性持续先兆,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难区分。 当先兆性偏头痛患者当前发作的一种或更多先兆症状持续超过1 周,且与以前典型发作相同时,可考虑诊断。 但在临床上,若难以区分时应首先考虑TIA,以免耽误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