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黄金考点三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无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修建成果
都江堰的修建成功解决了成都平原的灌溉问题,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 之国”,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结构与功能
结构
都江堰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鱼嘴分水堤采用石块砌成, 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飞沙堰采用竹笼装石堆砌而成,用于调节内江水量; 宝瓶口是内江的进水口,控制着内江的水量。
挖掘
坎儿井的挖掘通常采用人工或简单 的机械工具,挖掘过程中需要保持 垂直和水平,以确保井道的稳定和 顺畅。
结构
坎儿井的结构包括竖井、暗渠和明 渠三个部分,竖井用于挖掘和通风, 暗渠用于输水,明渠用于灌溉。
结构与功能
结构特点
坎儿井的结构独特,其竖井深度和数量、暗渠的长度和宽度等都 有一定的规格和标准。
坎儿井的起源时间可以追 溯到公元前7世纪的春秋 战国时期。
地理分布
坎儿井主要分布在中国的 西北地区,特别是新疆的 吐鲁番地区。
历史意义
坎儿井是中国古代水利工 程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 水利工程的奇迹之一。
修建过程
选址
坎儿井的选址需要综合考虑水源、 土壤、气候等多种因素,以确保 能够顺利地挖掘和修建。
功能
坎儿井的主要功能是灌溉和供水,同时还可以调节地下水位、防止 土地沙化等。
影响
坎儿井的建设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 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在施工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些 感人的故事和传说,如“孟姜 女哭长城”的故事就与秦渠有 关。
结构与功能
秦渠全长约300公里,灌溉面积达数十万亩。
该工程采用了一系列独特的设计和构造,如水闸、溢洪道、排水沟等,以 确保灌溉和防洪的需要。

中 国历史上著名水利工程

中 国历史上著名水利工程

中国历史上著名水利工程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修建了众多著名的水利工程,这些工程不仅在当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

它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的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鱼嘴分水堤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

飞沙堰溢洪道在洪水期能有效排泄多余的水量,并能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抛入外江,减少内江的淤积。

宝瓶口则控制着内江的进水量,起到引水灌溉的作用。

这三大工程相互配合,巧妙地利用了当地的地形和水流特点,实现了自动分水、排沙和引水,充分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它开凿于秦始皇时期,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运输军粮和物资,加强对岭南地区的统治。

灵渠连接了湘江和漓江,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对于促进中原地区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灵渠的工程设计非常精巧。

它采用了铧嘴、大小天平、陡门等设施,有效地解决了水位落差和水流速度等问题。

铧嘴将湘江水流一分为二,七分入漓江,三分入湘江。

大小天平则起到拦水和分水的作用,使水流能够平稳地通过渠道。

陡门则类似于现代的船闸,能够调节水位,保证船只的顺利通行。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它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后在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

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有哪些中国古代是世界上水利工程建设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由于受到了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国古代人民长期以来就非常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在古代,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灌溉问题,还包括了防洪、航运和水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水利工程。

一、大运河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

它连接了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全长约1,794公里,横跨了七个省份。

大运河的建设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历经了多个朝代的修建,成为了古代中国最重要的人工运河之一。

大运河不仅解决了南北水运的需求,还起到了防洪的作用。

二、都江堰都江堰是位于四川省的一项著名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工程奇迹”。

这项工程始于公元前256年,由蜀国时期的君主李冰主持建设。

都江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灌溉和防洪问题。

通过灵活地运用水利工程技术,都江堰成功将岷江水引入平原,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农业区域。

三、龙门水闸龙门水闸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之一。

它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初建于公元前214年,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龙门水闸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珠江的水位,防止洪水灾害。

这项古老而精密的水利工程,通过在河道上设置水闸,实现了涨落潮水和洪水的有效控制。

四、渠津工程渠津工程位于江苏省淮安市,被称为古代中国的“水利长城”。

该工程建于公元前495年至公元前486年,是古代中国最早的大规模治理淮河洪水的水利工程之一。

渠津工程主要通过修建堤坝和疏浚河道来解决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有效地保护了周边地区的安全。

五、西湖水利工程西湖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著名湖泊,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

古代的西湖水利工程是中国人民为了治理湖泊周围的湖泊而建设的一个大型水利工程。

该工程起源于公元前726年,历经多次修建和改造,主要通过修建水闸和运河来解决湖泊周围的水循环问题,使得西湖水域的水位得以调控。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众多而且多样化,涵盖了灌溉、防洪、航运等不同方面。

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

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

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水利工程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从古代的引水渠、水道、灌溉系统,到现代的水坝、水电站,水利工程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里,我们将向您介绍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

一、引水渠引水渠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

它主要用于收集降雨和河流中的水资源,然后将这些水资源引到山区或者农田进行灌溉和供水。

在古代,引水渠工程的建设需要精密的计算和细致的规划,涉及到众多的科技技术和工程方法。

唐朝时期,大运河的建设,完美诠释了中国古代引水渠工程的辉煌。

二、水道水道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是指用于蓄水和运输水资源的系统。

在古代,水道的建设多是在山区、干旱且缺水的地区进行。

然而,由于建造所涉及的技术手段和条件有限,所以水道工程常常比较简陋。

在宋朝时期,位于天津的潮白河水道工程,是中国古代水道工程中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三、灌溉系统灌溉系统也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这个系统主要是利用水资源来肥沃农田和生产农作物。

在古代,灌溉系统是国家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四大名井之一乾方井,是中国古代灌溉系统中著名的建筑之一。

四、堰闸堰闸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堰闸的主要功能是控制水的流量,使其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

在古代,堰闸的建设比较困难,需要广泛的物理原理和工程技术知识。

在明朝时期,松江堰闸的建设,所涉及到的锚板、导石和箱闸等技术,成为了中国古代堰闸工程的奠基石。

五、人工湖人工湖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多用途建筑,它被广泛用于蓄水和控制洪水。

在古代,人工湖常用于山区和防御城镇。

明朝时期,将瓮江河培注成人工湖,成为了江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丽水湖,也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中最著名的一座建筑。

总结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遵循着中国工程技术的优秀传统,实现了从径流、蒸发、渗透和降雨等方面的综合利用。

古代人们在坚持节约用水、保护生态、提高农业产品质量等方面,发挥了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作用,这对于维持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良好运转,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古代的三项水利工程

我国古代的三项水利工程

我国古代的三项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新疆坎儿井、北海团城古节水工程,是我国古代的三大著名水利工程。

从中让我们得窥古人用水智慧之一斑。

“独奇千古”都江堰全球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古时属都安县境而名为都安堰,宋元后称都江堰,被誉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

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2200 多年过去仍然连续使用,发挥出巨大效益,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工程。

2000 年11月,青城山———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

每当春夏山洪暴发之时,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

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

秦昭襄王51 年(公元前256 年),李冰任蜀郡太守,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渠首工程主要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目前灌溉面积已达40 余县,超过1000 万亩。

都江堰每年都接待不少外国游人,其中有些是水利专家。

他们仔细观看了整个工程的设计后,都对它的高度的科学水平惊叹不已。

比如飞沙堰的设计就是很好地运用了回旋流的理论。

旱地生命之泉坎儿井素称“火洲”、“风库”,气候极其干旱的新疆吐鲁番,很久以来就出现了大片的绿洲。

奥秘之一就在于吐鲁番盆地上分布着四通八达、犹如人体血脉似的坎儿井群和潜流网络。

新疆大约有坎儿井1600 多条,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南疆的皮山、库车和北疆的奇台、阜康等地,其中以吐鲁番盆地最为集中,达1200 多条,总长超过5000 公里。

坎儿井是一种结构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统。

它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一种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著名水利工程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著名水利工程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著名水利工程展开全文【白起渠】又名武镇百里长渠、三道河长渠、荩忱渠,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战国时期修建的军事水利工程,建设时间比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还要早23年。

这条长渠西起湖北省南漳县谢家台,东至宜城市郑集镇赤湖村,蜿蜒49.25公里,号称“百里长渠”,至今仍灌溉着宜城平原30多万亩良田。

白起渠被列为湖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邗沟】是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作为最早见于明确记载的运河。

又名渠水、韩江、中渎水、山阳渎、淮扬运河、里运河。

邗沟南起扬州以南的长江,北至淮安以北的淮河。

【鸿沟】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

战国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1)开始兴建。

修成后,经秦、汉、魏、晋、南北朝,一直是黄淮间主要水运交通线路之一。

西汉又称狼汤渠。

它在今河南省荥阳北引黄河水,东经中牟北,开封北而折向南,经尉氏东、太康西、淮阳,再分两支:南入颍水,东入沙水,二者皆入淮河。

【引漳十二渠】又称西门渠,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

在魏邺地,即今河北省临漳县邺镇和河南安阳市北郊一带。

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

引漳十二渠是中国战国初期以漳水为源的大型引水灌溉渠系,灌区在漳河以南(今河南省安阳市北)【芍陂】由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春秋时期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年~公元前591年)由孙叔敖创建(一说为战国时楚子思所建)芍陂引淠入白芍亭东成湖,东汉至唐可灌田万顷。

隋唐时属安丰县境,后萎废。

1949年后经过整治,现蓄水约73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2万公顷。

迄今虽已有2500多年,但其一直发挥着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

【鸿隙陂】是位于今淮河干流与南汝河之间的今河南省正阳县和息县一带的古代大型蓄水灌溉工程。

据《水经注》记载,陂水自淮河分出,经鸿隙陂蓄积调节后,与淮河支流慎水上的各小陂塘汇合,再回归淮河。

中国历史上著名水利工程

中国历史上著名水利工程

中国著名水利工程- 中国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
中国著名水利工程- 中国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
此外,还有内外金刚堤、人字堤及控制水量 和泥 沙的建筑物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增建了 外江闸、沙黑河闸和工业 取水口等工程。鱼嘴建 在江心洲顶端,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为 引水总干渠,由飞沙渠、人字堤和宝瓶口控制泥 沙及对水量进行再调节。外江为岷江正道,以行 洪为主,也由小鱼嘴分水至沙黑供右岸灌区用水。 工程结构 古代都江堰以竹笼、木桩和卵石为主要 建筑材料。以竹编笼内填卵石,用来建造鱼嘴、 飞沙堰、内外金刚堤和人字堤等工程。
中国著名水利工程- 中国著名水利工程-邗

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中国最早见于明 确记载的运河。又名渠水、韩 江、中渎水、淮扬 运河、里运河。邗沟南起扬州以南的长江,北至 淮安以北的淮河。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北上争霸, 于公元前486年筑邗城(今扬州市),开通邗沟。最 初南端自长江引水北流,向北绕经一系列湖泊, 以较短的人工渠道相连接,航道弯曲,到末口入 淮河。东晋南北朝时,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江 水已不能引入运河,于上游开支河从今仪征引江 水通航,并在运河口建堰埭、水门节水,河上亦 建有多处堰埭。
中国著名水利工程- 中国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
工程改建与灌区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都江堰工程进行了较 大改建,灌区有了大规模的发展。加固了鱼嘴、 飞沙堰、宝瓶口三大工程;调整和改建了内外江 几条大干渠的引水口;新建了外江闸、沙黑河闸 和工业取水口;在老灌区修建了50余座重要分水 枢纽;改造了3万多条旧渠道。都江堰 灌区由 1949年的288万亩发展到80年代的近1100万亩, 并在新灌 区相应建造了黑龙滩、三岔、鲁班、继 光等10座大中型水库,300余座小型水库,以及许 多渠系建筑物、中小型水电站和扬水站。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一、引言中国古代是水利工程发展的重要阶段,有许多著名的水利工程留存至今。

这些工程在当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解决了水资源问题,还促进了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进行详细介绍。

二、大运河1.大运河概述: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全长1794公里,连接了长江和黄河流域,河道宽深,可通航大型船只。

2.起源与建设历史:大运河的建设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真正形成和发展是在隋唐时期。

3.功能与作用:大运河不仅是一条重要的交通干线,也是灌溉农田的重要水源,对东方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都江堰1.都江堰概述:都江堰是中国古代一座著名的水利工程,位于四川成都市都江堰市境内,被誉为世界水利工程的奇迹。

2.建设过程与技术:都江堰的建设始于公元前256年,历经多次扩建和维修。

其技术包括渠道设计、水利灌溉系统等。

3.功能与影响:都江堰解决了成都平原旱涝问题,提供了灌溉水源,保障了农业发展和人民的生活。

四、龙门水库1.龙门水库概述:龙门水库位于中国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人工水库之一。

2.建设背景与目的:龙门水库的修建在公元前256年左右,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河南地区的水患问题和提供灌溉水源。

3.水利工程特点与意义:龙门水库以其巨大的规模和精湛的技术成就,为古代水利工程发展树立了典范,对水利工程的后续影响深远。

五、成灌渠1.成灌渠概述:成灌渠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灌溉工程,位于陕西兴平市境内,是世界上最早且规模最大的灌溉工程之一。

2.建设历史与规模:成灌渠的建设可追溯到公元前256年,全长1000多公里,涵盖了多个地理区域,规模宏大。

3.功能与效益:成灌渠通过引水灌溉的方式,解决了陕西地区的极端干旱问题,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六、文档结束1.本文档涉及附件:通过附件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的具体历史、建设图纸和相关文献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聚焦考点☆温习理解
一、都江堰:
1.时间、人物:战国时期,秦国的李冰。

2.作用(意义):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二、灵渠:
1.开凿原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进一步统一岭南,派大军南征.但湖南和广西交界处的道路崎岖,湘江和漓江又互不相连,这给行军运粮带来极大的不便.为了解决运输问题,秦始皇命令史禄在湘江上源和漓江上源之间修筑一条运河,这就是灵渠.。

2.作用:灵渠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对发展南北路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很大作用.当然,今天灵渠的主要功能已转为农田灌溉.
三、隋朝大运河: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随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根本目的)。

2.三点: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3.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4.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5.在位皇帝:隋炀帝
6.四段和五河:隋朝大运河是在已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上开通的。

它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四、启示: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不仅造福了古代人民,它们今天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造福两岸人民。

【知识拓展】今天大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
隋朝大运河与今天的京杭大运河是有所区别的,因为隋唐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的,而今天的大运河已经离洛阳很远了,今天的大运河是元朝的时候的原来的基础上,把大运河改直了,原来是不经过山东省的,现在就经过了,再由于历史上黄河几次改道,使得原来的运
河已经大部分被掩埋了,今天的大运河主要是清朝的时候修建的,而且今天的大运河比隋朝大运河要短很多,它在山东济宁以北的河段现在已经不能通航,只有以南的这段还能通航.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伟大工程之一.大运河的长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而且河道的水深和宽度及通航能力也是最大的.它的完成,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和我国古老的长城一样,大运河千百年来饮誉世界.运河开通以后,“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朝文学家皮日休说,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皮子文薮·汴河铭》)他还在《汴河怀古》一诗里赞颂这条大运河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运河的开通,还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另外,运河的开通,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了促进作用。

都江堰
【图解】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建于公元三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名师点睛☆典例分类
类型一、都江堰
【例1】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

通常认为,该水利工程修筑于()
A.春秋时期秦国B.春秋时期楚国
C.战国时期秦国D.战国时期楚国
【举一反三】在四川成都平原上有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

下列历史人物中,主导修筑这个“了不起工程”的是()A、禹B、李冰
C、商鞅
D、李春
类型二、隋朝大运河
【例2】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运河的中心在()A.长安 B.洛阳 C.余杭 D.涿郡
【举一反三】苏州作为大运河重要的文化古城,是运河沿线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大运河苏州段水道属于()
A.通济渠 B.江南河 C.永济渠 D.邗沟
课时作业☆能力提升
1.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得益于()
A.治理黄河
B.兴修灵渠
C.大禹治水
D.都江堰
2.如图所示工程修筑于战国时期,至今仍碧水长流。

如果一睹这一古代工程的风采,你应该到()
A、浙江绍兴
B、湖北随县
C、四川成都
D、河南洛阳
3.某同学举办“中国古代重大工程”图文展览。

“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这首诗与下列哪幅图片搭配最合适?()
4.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

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A.大运河
B.赵州桥
C.长城
D.故宫
5. 下图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

下列对它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①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②开凿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
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