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香蕉催熟处理及冷害观察

合集下载

自然催熟香蕉实验报告

自然催熟香蕉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自然条件下香蕉的催熟效果,分析不同催熟方法对香蕉成熟度、色泽、口感等方面的影响,为香蕉的储存和销售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1. 香蕉:选取新鲜、大小相近的香蕉作为实验材料。

2. 容器:塑料袋、纸箱、大米等。

3. 工具:剪刀、温度计、计时器等。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香蕉分为五组,每组10根,分别为:A组:自然成熟组B组:封袋法催熟组C组:苹果催熟组D组:大米催熟组E组:高温催熟组2. 实验步骤(1)A组:将香蕉放入纸箱,置于室内自然成熟。

(2)B组:将香蕉放入塑料袋,密封袋口,置于室内自然成熟。

(3)C组:将香蕉与3个成熟苹果放入塑料袋,密封袋口,置于室内自然成熟。

(4)D组:将香蕉与大米混合放入塑料袋,密封袋口,置于室内自然成熟。

(5)E组:将香蕉放入塑料袋,置于1820℃的高温环境中,密封袋口,自然成熟。

3. 观察与记录从实验开始,每2天观察一次香蕉的成熟度、色泽、口感等方面,并记录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成熟度A组香蕉在第10天达到成熟度,B组在第8天,C组在第7天,D组在第9天,E组在第7天。

2. 色泽A组香蕉果皮由青绿色变为黄色,B组果皮由青绿色变为黄色,C组果皮由青绿色变为黄色,D组果皮由青绿色变为黄色,E组果皮由青绿色变为黄色。

3. 口感A组香蕉口感偏硬,B组口感偏硬,C组口感偏软,D组口感偏软,E组口感偏软。

五、实验结论1. 自然条件下,香蕉可通过封袋法、苹果催熟法、大米催熟法和高温催熟法进行催熟。

2. 封袋法、苹果催熟法、大米催熟法和高温催熟法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香蕉成熟,其中苹果催熟法和高温催熟法效果最佳。

3. 在自然条件下,香蕉的成熟度、色泽和口感受催熟方法的影响较大。

六、实验建议1. 在香蕉储存和销售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催熟方法。

2. 在催熟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以保证香蕉的品质。

3. 建议在催熟过程中适当添加其他成熟水果,如苹果、梨等,以加速香蕉的成熟。

香蕉催熟实验报告

香蕉催熟实验报告

香蕉催熟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果实催熟的原理,掌握果实催熟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大多数果实在采收后可立即食用,但有一些果实在达到采收成熟度后则还不能食用,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熟,其质地、色泽、风味才可达到食用状态,后熟可采用人工催熟的方法,促进其生理后熟和物质的转变,已达到提早上市的目的。

三、实验材料1、植物材料:绿熟香蕉2、试剂:固体乙烯3、仪器:培养箱四、实验步骤1、配置不同浓度的乙烯利溶液。

对照组:乙烯利浓度0mg/kg;处理组1:乙烯利浓度250mg/kg;处理组2:乙烯利浓度500mg/kg;处理组3:乙烯利浓度1000mg/kg。

2、喷施香蕉。

每个处理3个香蕉,4个处理12个香蕉。

将装有不同浓度乙烯利的喷壶喷施香蕉,注意均匀喷施,且喷施到蕉头上,用塑料袋包装后在实验室贮存,并做好标记。

贮藏环境:20℃,湿度90%,每班分成两大组,一组在培养箱,一组在实验室室温,记录温度。

3、观察记录。

每3天观察一次,并拍照记录香蕉外观品质变化,观察4次(第0天,3天,6天,9天)。

4、品尝催熟香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实验结果2、实验分析实验当天,即第0天,各处理组全绿(处于第①级状态),棱角分明,硬度大,蕉柄坚固不易脱落。

第一次拍照记录时,即处理后第3天,各组已出现肉眼可见的变化差距。

对照组(喷施清水)较之前的变化不大,全绿(处于第①级状态),棱角分明,硬,蕉柄不易脱落;处理1(喷施250mg·kg-1乙烯利)由全绿变为黄多于绿(处于第④级状态),棱角变模糊,开始变软,蕉柄不易脱落;处理2(喷施500mg·kg-1乙烯利)只有果柄和果颈处有少量绿色(处于第⑤级状态),棱角模糊不分明,较处理1更软,蕉柄不易脱落;处理3(喷施1000mg·kg-1乙烯利)为全黄(处于第⑥级状态),棱角开始消失,较处理2更软,蕉柄容易脱落。

第二次拍照记录时,即处理后第6天,各组较第三天时的变化不大。

常见蕉类(十二):香蕉催熟周期及冷害表现

常见蕉类(十二):香蕉催熟周期及冷害表现

常见蕉类(十二):香蕉催熟周期及冷害表现香蕉 属于典型热带性水果之一,在储存温度上有着较严格的要求,对于进口香蕉 而言,它的储存与催熟温度均控制在13-21℃之间,过低会发生果实冷害,过高则会催熟速度较快,影响香蕉 的口感及风味。

一般情况下,每批次香蕉的催熟,从入库到出库整个周期需要5d 左右,并催熟环境温度控制在13-21℃之间催熟期间的蕉体色号转化与催熟时间的联系:开始入库24小时,香蕉色号维持在1.5-2号色,全青色时期。

在入库48小时后,维持色号在2-2.5号色,全青色时期。

在入库72小时后,维持色号在3-3.5号色,青色慢慢开始转黄。

在开始闭库96小时后,维持色号在4-4.5号色,半青半黄时期。

在开始闭库108小时后,保持在4.5-5.5号色,两头青中间黄时期,在香蕉催熟时,入库催熟头3天,是香蕉由青起黄时期,第3天后进入快速转色期,若想加快缩短催熟的时间,一般在第3天开始时提高香蕉的催熟温度,在合适温度范围(13-21℃)适当提高。

对于香蕉的冷害,一般发生青蕉储存的时候,对于进口香蕉青蕉的储存时间上,有长有短,长的1-2个月出库转入催熟,短的一个星期就出库转入催熟了,当香蕉受到轻微冷害时,如在9℃和10℃下贮藏30d,青蕉果皮轻微剥开时里面的皮层的颜色有呈褐色丝带时,则说明果实受到冷害了,轻微受冷果实催熟后甜味香味还算正常,食用品质并不显著降低,但催熟后果皮黄中带灰,不如适温贮运下的鲜艳,商品价值有所下降。

此外,由于冷害干扰了果实正常的新陈代谢作用,从而导致对病原菌抵抗力的减弱,因此,冷害后的香蕉易发生其他侵染性病害。

香蕉冷害的表现主要表现在外观上,冷害果催熟后,果皮颜色呈灰灰色,暗淡,但香蕉颜色成灰色,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冷害,一种是气体伤害。

冷害: 如果剥开蕉皮,见维管束发褐,则是典型的冷害表现,很可能是由于催熟时成熟度超过预计的速度,技术员为了快速降低果实温度,将催熟库的温度降低的太快和太低,或将果实拉到温度低于10度的冷库中降温,靠近箱把手的蕉就会果皮发灰,而有发泡保护垫阻挡的蕉体部分,则表现正常色泽。

香蕉的催熟方法及效果探究

香蕉的催熟方法及效果探究

表1研究性学习最近妈妈的同事送来一些进口香蕉,可都是全青的,为了早日吃到美味的香蕉,我开始了关于香蕉的催熟研究。

哪种水果对香蕉的成熟度有影响?不同环境对香蕉的成熟度是否有影响?空气的流通对香蕉有影响吗?为解开这些疑惑,我通过3个实验探究哪种方法最容易使香蕉成熟。

一、实验材料青香蕉若干,橘子1个,冬枣1个,苹果1个;塑料袋若干;装满米的米桶1个;标签若干。

二、研究过程实验1:不同水果对香蕉成熟度的影响(1)准备青香蕉5根,橘子1个,苹果1个,冬枣1个,标签4个。

(2)先将香蕉分成5份,每份与一种水果搭配。

第一根香蕉和橘子配,编号为No.1;第二根香蕉和苹果配,编号为No.2;第三根香蕉和冬枣配,编号为No.3;第四根香蕉和第五根香蕉配,编号为No.4。

隔天记录实验现象,如表1: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No.1微微泛黄,多处黑色烂痕。

尾部多处烂痕。

尾部严重腐烂。

头尾腐烂较严重。

No.2多处泛黄,有淡淡的香味。

捏上去有点软。

大部分开始泛黄。

大部分泛黄,出现烂痕。

No.3绿色。

无变化。

无太大变化。

有一点软。

出现一点烂痕。

No.4泛黄,香味较浓。

出现烂痕。

较浓的香味。

多处烂痕。

2476235*************_2.tifn ot exist!香蕉的催熟方法及效果探究文浙江省温州市第十四中学朱妍儒经过七天的观察发现:香蕉和苹果放在一起(No.2)的效果最好。

其他香蕉只是有一点黄,多处烂痕,而No.2却只在香蕉尾部有一处较大烂痕,颜色变化比其他香蕉突出很多。

实验2:不同环境对香蕉成熟度的影响(1)准备青香蕉3根,装满米的米桶一个,标签3个。

(2)先将香蕉分成3份。

第一根香蕉放在米桶里,编号为No.1;第二根香蕉放在阳台上,编号为No.2;第三根香蕉放在室内,编号为No.3。

隔天记录实验现象。

如表2:可以看出,香蕉放在阳台上(No.2)成熟得最快。

其他香蕉几乎多烂痕,而No.2虽然也有烂痕,但颜色与其他两根香蕉有较强的对比,No.2是黄的,其他却是绿的。

香蕉催熟的技术及方法

香蕉催熟的技术及方法

contents •香蕉催熟概述•香蕉催熟的技术•香蕉催熟的方法•香蕉催熟的注意事项•香蕉催熟的应用场景•研究展望与未来发展趋势目录香蕉催熟是指通过人工干预,使未成熟的香蕉加快成熟过程。

催熟香蕉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其品质、口感和营养价值。

香蕉催熟的定义香蕉催熟的重要性缩短货架期提高经济效益提高香蕉的品质和口感传统方法现代方法香蕉催熟的历史与发展使用乙烯使用催熟剂化学催熟使用温度使用湿度使用成熟的果实将成熟的果实与未成熟的果实放置在一起,可以促进未成熟果实的成熟。

这是因为成熟的果实会释放出乙烯,而乙烯可以促进果实的成熟。

使用微生物一些微生物可以分解香蕉中的有机物质,并释放出乙烯,从而促进香蕉的成熟。

可以使用一些微生物菌剂来加速香蕉的成熟。

使用催熟剂030201通过提高温度来加速果实的成熟,通常将果实放置在温暖的室内或使用加热设备。

降低温度低温可以延缓果实的成熟,将果实放置在阴凉处或使用冷却设备。

提高温度改变温度VS调节湿度提高湿度降低湿度使用紫外线照射1注意安全使用催熟剂23在选择催熟剂时,应选择对人体无害的化学物质,避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避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在使用催熟剂时,应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造成安全问题。

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在使用催熟剂时,应根据香蕉的数量和品种来确定催熟剂的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香蕉熟过头或者产生有害物质。

注意催熟剂的用量香蕉催熟过程中,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香蕉的成熟度和口感。

因此,在催熟过程中,应将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

控制温度湿度也是影响香蕉催熟的重要因素。

过干或过湿都会导致香蕉表皮失去水分而变得干燥或者容易腐烂。

因此,在催熟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湿度。

控制湿度注意保持温度和湿度的稳定注意避免紫外线照射过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制作香蕉干催熟后的香蕉能够为面包增添浓郁的香蕉风味,提高面包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香蕉催熟过程中的观察方法与记录表

香蕉催熟过程中的观察方法与记录表

香蕉催熟过程中的观察方法与记录表香蕉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它们通常在采摘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成熟。

观察香蕉催熟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成熟的标志以及如何控制催熟的速度。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提供一个全面详细的方法来观察香蕉催熟的过程,并提供一个记录表,以便您记录观察结果。

1. 实验材料准备- 5个未成熟的香蕉- 尺子或测量工具- 记录表(下文会提供)2. 观察香蕉外观在开始催熟过程之前,先观察未成熟香蕉的外观特征。

测量每个香蕉的长度、宽度和重量,并记录在记录表中。

3. 储存条件设置将这些未成熟的香蕉分别放置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催熟观察。

可以选择以下几种常见方法:- 室温:将一个香蕉放置在室温环境中。

- 冰箱:将一个香蕉放入冰箱中。

- 纸袋:将一个香蕉放入纸袋中,然后将纸袋封闭。

4. 每日观察每天定时观察每个储存条件下的香蕉,并记录以下信息:- 香蕉的颜色变化:观察香蕉的颜色是否有变化,从绿色逐渐转变为黄色。

- 香蕉的质地:轻轻触摸香蕉,记录其质地是否变软。

- 香蕉的气味:闻一闻香蕉,记录其气味是否有增加。

- 香蕉的重量:使用尺子或测量工具称量香蕉,并记录其重量。

5. 记录观察结果在记录表中创建以下列来记录每天的观察结果:- 日期- 储存条件(室温/冰箱/纸袋)- 颜色变化(绿色/黄色)- 质地(硬/软)- 气味(弱/浓)- 重量(以克为单位)6. 观察期限与分析继续每天观察并记录数据,直到所有香蕉都完全成熟。

根据您的数据,您可以分析不同储存条件对香蕉催熟速度的影响。

- 比较不同储存条件下香蕉的颜色变化、质地、气味和重量的变化。

- 确定哪种储存条件下香蕉最快成熟,哪种最慢成熟。

- 分析可能的原因,例如温度、湿度和氧气水平等因素对香蕉催熟速度的影响。

通过以上方法,您可以全面观察并记录香蕉催熟过程中的变化,并进行分析。

以下是一个示例记录表,供您参考:日期 | 储存条件 | 颜色变化 | 质地 | 气味 | 重量(克)-----|---------|---------|-----|------|---------Day 1| 室温 | 绿色 | 硬 | 弱 | 150Day 2| 室温 | 绿色 | 硬 | 弱 | 150Day 3| 室温 | 黄色 | 软 | 浓 | 160Day 4| 冰箱 | 绿色 | 硬 | 弱 | 155Day 5| 冰箱 | 黄色 | 软 | 浓 | 165Day 6| 纸袋 | 绿色 | 硬 | 弱 | 152Day 7| 纸袋 | 黄色 | 软 | 浓 | 170通过记录表的数据,您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储存条件下香蕉的催熟过程,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香蕉的采后处理和催熟和逆境观察

香蕉的采后处理和催熟和逆境观察

香蕉的采后处理和催熟香蕉的逆境观察摘要本次实验对香蕉进行1000ppm乙烯利处理,分别置于在5℃、20℃、30℃下贮藏一周,与初始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得出乙烯利能有效催熟香蕉,但是在冷害和热害的逆境下都表现出不同的状况。

所以在果蔬后熟过程中,对温度、乙烯利的控制很有必要。

关键词:香蕉乙烯利逆境1前言有些果蔬如香蕉、洋梨、柿子、番茄等,为了提早上市,以获得更好的经济利益,或者为了运输中的安全原因,在果实还尚未成熟之前就采收。

这时采下的果实青绿、风味欠佳、缺乏香气,不受速度很慢消费者欢迎。

经过自然后熟,虽然也可以达到果实固有的风味和品质,但速度很慢,达不到提早上市的目的。

目前结局果蔬有效后熟的有效措施是人工催熟。

果实催熟的原理,是利用适宜的温度和其他条件,以及某些化学物质及气体如酒精、乙烯、乙炔等来刺激果实的成熟作用,以加速其成熟过程。

本实验利用乙烯来催熟香蕉。

乙烯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植物衰老激素。

植物对它非常敏感。

空气中及其微量的乙烯(0.1~1.0ul/L)就能显著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的许多方面,尤其对果实的成熟衰老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香蕉是呼吸跃变型果实,呼吸跃变高峰值时鲜食品质最佳,施加外源乙烯可使呼吸跃变高峰值提早出现。

香蕉的最适储存温度是20摄氏度左右,在低温下(13摄氏度以下)容易发生冷害,在高温下(25摄氏度以上)容易发生热害,如香蕉“青皮熟”现象。

2 药剂和材料乙烯利(二氯乙基磷酸)、未经催熟的香蕉7/8成熟。

落梳刀、砧板、水盆、PE袋等。

3 实验方法3.1挑选无机械损伤、无病害的香蕉,去轴落梳。

3.2去残花、修整,并清洗。

3.3杀菌:置于杀菌水中2min。

3.4浸乙烯利(量取12.5ml乙烯利溶于5L水中)2min。

3.5把香蕉晾干,PE袋包装,每个放三根香蕉,在PE袋上做标记,适当封口。

3.6每三袋分别放于(用清水浸泡的香蕉,至于20℃下贮藏作对照)。

3.7 24小时后开袋:在呼吸高峰开袋,释放香蕉产生的二氧化碳。

香蕉催熟的实验报告

香蕉催熟的实验报告

香蕉催熟的实验报告香蕉催熟的实验报告引言:香蕉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水果,但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购买回来的香蕉还未完全成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探究不同方法对香蕉催熟的效果。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比较不同催熟方法对香蕉成熟的影响,以找到最有效的催熟方法。

实验材料:1. 5根未成熟的香蕉2. 5个塑料袋3. 1个纸袋4. 1个苹果实验步骤:1. 将5根未成熟的香蕉分别放入5个塑料袋中,每个塑料袋中放入一个苹果。

2. 将5个塑料袋密封,确保香蕉和苹果不会受到外界空气的影响。

3. 将1根未成熟的香蕉放入纸袋中,然后将纸袋密封。

4. 将所有袋子放置在室温下,避免阳光直射。

实验结果:经过3天的观察,我们得出以下结果:1. 塑料袋催熟方法:- 第一天,香蕉的颜色没有明显变化。

- 第二天,香蕉开始变黄,但还未完全成熟。

- 第三天,香蕉变得更加黄熟,口感也变得更软糯。

2. 纸袋催熟方法:- 第一天,香蕉的颜色没有明显变化。

- 第二天,香蕉开始变黄,但变化较塑料袋催熟方法慢。

- 第三天,香蕉的颜色变黄更多,但仍未完全成熟。

结论: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塑料袋催熟方法相对于纸袋催熟方法更加有效。

这可能是因为塑料袋可以更好地封闭香蕉和苹果的气体,从而加速果实的成熟过程。

2. 苹果作为催熟剂具有一定的效果。

苹果中含有乙烯气体,可以促进香蕉的成熟。

然而,纸袋催熟方法相对于塑料袋催熟方法来说,苹果的催熟效果较为有限。

进一步讨论:虽然塑料袋催熟方法在本实验中表现出更好的效果,但我们也要注意到塑料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塑料袋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塑料垃圾,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考虑使用纸袋催熟方法,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此外,本实验只涉及了苹果作为催熟剂的效果。

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其他水果或物质也可以用于催熟,例如番茄、橙子、土豆等。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催熟剂对香蕉成熟的影响,以及寻找更环保的催熟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香蕉催熟处理及冷害观察
一、实验目的和原理
香蕉是典型的高峰型果实。

香蕉的人工催熟就是根据果实成熟过程的理化特性,使用乙烯利等催熟剂,并通过调控催熟温度和湿度,刺激香蕉的生理活性,缩短果实后熟过程,促进呼吸高峰的出现,加快果实的变黄变甜变香,使果实熟度一致,达到色香味俱佳的食用品质。

如果香蕉饱满度为8-9成,乙烯利使用浓度为500-1000ml/kg, 在18-20℃,湿度为80-90%的催熟条件下,果实经4-6天黄熟。

如果香蕉饱满度为8-9成,乙烯利使用浓度为500ml/kg左右,在20-25℃,湿度为80-90%的催熟条件下,果实经5天左右黄熟。

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催熟前期采用高湿(90-95%),催熟后期采用中湿(75-80%),催熟效果更佳。

香蕉是热带亚热带水果,贮藏时不能耐受低温,在13℃以下便会出现冷害,表现的症状为果皮变黑,后熟不良。

因此,香蕉贮运应采用适温避免冷害的发生。

二、材料、用具、试剂
1、材料 8成左右饱满度的未黄熟香蕉
每组3梳蕉,每梳为5条。

一梳用于处理,一梳作为对照,熟度要求一致,以便对比。

另一梳(3-5条)用于冷害观察
2、用具聚乙烯薄膜袋(0.08mm)、温度计、冰箱(调温至8℃)
3、试剂乙烯利水溶液
三、实验步骤
1、乙烯利催熟
催熟流程:采收运输整理挑选催熟药物处理入催熟室黄熟运销
操作方法:将乙烯利配成浓度为500mg/kg的水溶液,共10kg。

经挑选,各组用于催熟的香蕉(8梳)在该催熟液中浸片刻,随即取出,自行晾干,装入薄膜袋中,并写上记录标签,后置于室温环境(温度20-25℃,湿度85-95%)中,观察香蕉的后熟,直至处理的香蕉基本黄熟为实验结束。

实验期间,每天记录香蕉贮藏温度及香蕉外观色泽的变化。

催熟前和催熟结束时各称重一次。

[注]外观色泽的描述:青绿、绿、微黄、黄绿、绿黄、全黄等。

催熟对照:用同样成熟度的香蕉,不加处理,置于相同温度环境下,写好标签,观察其后熟及外观色泽的变化
2、香蕉冷害的观察
每组将用于冷害观察的香蕉放于8℃的冰箱中,观察香蕉在冷害温度下冷害的症状,每
四、作业
1、观察记录香蕉催熟效果及冷害情况,进行简要分析,针对试验结果,面向市场,提出商业性香蕉催熟技术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