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挤压事故的发生及预防(正式)
起重作业挤压事故的分析与预防

安全管理起重作业挤压事故的分析与预防于志鹏 陆愈实 何华刚(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 武汉430074)摘 要 分析了起重作业挤压事故的成因,并利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分析了可能造成起重作业挤压事故的具体因素,对导致起重作业挤压事故重要度进行了排序分析。
最后根据挤压事故原因提出了起重作业挤压事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起重机管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环境的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
关键词 起重作业 挤压 事故树分析法Analysis on Squeezing Accidents of Lifting Operation and the PreventionYU Zhipeng LU Yu shi HE Hua gang(Faculty of Engine ering ,China U nive rsity o f Geosciences W uhan 430074)Abstract The squeezing acci dents of the lifting operation can cause tremendous des troyi ng effects.In this paper the contri buting factors of squeezing acci dents are discussed,the concrete factors resulting in the li fti ng operati on squeezing accidents are anal yz ed by using the faul t tree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order of i mportance degree of the basic events is lis ted.Finally so me prevention meas ures are put forward,s uch as lift management,pers onnel management and training,management of working envi ronment and the setup of rules and regulations.Keywords lifting operati on squeezi ng fault tree analysis起重机械是用来对物料做起重、运输、装卸和安装等作业的机械设备,其特点是间歇动作,它在生产中频繁发生,易形成重伤和死亡事故。
起重机械常见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

起重机械常见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起重机械在施工中常见事故主要有以下四类:1。
挤压碰撞挤压碰撞是指作业人员在运行中的起重机械挤压碰撞。
在起重机械作业中很常见的伤亡事故,其危险性很大,后果很严重,往往也会导致人员死亡.起重机械作业中挤压碰撞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a)吊物在起重机械运行过程中摆动挤压碰撞人。
主要原因是:一是由于司机操作不当,运行中机构速度变化过快,使吊物产生较大的惯性。
二是由于指挥有误,吊运路线不合理,致使吊物在剧烈摆动中挤压碰撞人.(b)吊物摆放不稳定发生倾倒砸碰人。
原因是:一是由于吊物放置方式不当,对重大吊物防止不稳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二是由于吊运作业现场管理不善.(c)在指挥或检修流动式起重机作业中被挤压碰撞,即作为人员在起重机械运行机构与回转机构之间,受到运行中的起重机械的挤压碰撞。
原因是:一是由于指挥作业人员站位不当;二是由于检修作业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d)在巡回检查或维修桥式起重机作业中被挤压碰撞,即作业人员在起重机械与建筑物之间,受到运行中起重机械的挤压碰撞.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巡检人员或维修人员与司机缺乏相互联系;二是由于检修作业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2.触电触电是指起重机械作业中作业人员触及带电体而发生触电。
起重机械作业大部分处在有点的作业环境中,触电伤亡事故也是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常见的伤亡事故。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a)司机触碰滑触线当起重机械司机室设置在滑触线同侧,司机在上下起重视触碰滑线而触电。
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司机室位置不合理;二是由于起重机在靠近滑线端侧没有设置防护板,致使司机触电。
(b)触及高压输电线主要原因:一是由于起重机械在高压电线下作业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二是由于指挥不当,操作有误,致使起重机带电,导致操作人员触电.(c)电气设施漏电主要原因:一是由于起重机械电气设施不及时,发生漏电;二是由于司机室没有设置安全防护绝缘垫板,致使司机因漏电而触电。
建筑起重机械事故的分析和预防

建筑起重机械事故的分析和预防随着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建筑起重机械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应用也更加广泛,但生产厂家在产品的质量稳定性、生产效率、自动化水平、安全装置灵敏可靠程度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而且还有诸多问题一时适应不了起重机械发展的需要,因此发生在建筑起重机械作业中的伤亡事故屡见不鲜。
发生在起重机作业中常见的伤亡事故及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挤压碰撞人是指作业人员被运行中的起重机械挤压碰撞。
起重机械挤压碰撞人也是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常见的伤亡事故,其危险性也很大,后果也很严重,往往也会导致人员死亡。
起重机械作业中挤压碰撞人主要有以下几种状况。
〔1〕吊物〔具〕在起重机械运行过程中摆挤压碰撞人。
发生此种状况原因:一是由于司机操作不当,运行中机构速度变化过快,使吊物〔具〕产生较大惯性;二是由于指挥有误,吊运路线不合理,致使吊物〔具〕在剧烈摆动中挤压碰撞人。
〔2〕吊物〔具〕摆放不稳发生倾倒碰砸人。
发生此种状况原因:一是由于吊物〔具〕放置方式不当,对重大吊物〔具〕放置不稳没有采用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二是由于吊运作业现场管理不善,致使吊物〔具〕突然倾倒碰砸人。
〔3〕在指挥或检修流动式起重机作业中被挤压碰撞,即作为人员在起重机机械运行机构与回转机构之间,受到运行〔回转〕中的起重机机械的挤压碰撞。
发生此种状况原因:一是由于指挥作业人员站位不当〔如站在回转臂架与机体之间〕;二是由于检修作业中没有采用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致使司机在贸然启动起重机械〔回转〕时挤压碰撞人。
〔4〕在巡检查或修理桥式起重机作业中被挤压碰撞,即作业人员在起重机械与建〔构〕筑物之间〔如站在桥式起重机大车运行轨道上或站在巡检人行通道上〕,受到运行中的起重机械的挤压碰撞。
发生此种状况原因:大部份在桥式起重机检修作业中,一是由于巡检人员或修理作业人员与司机缺乏互相联系;二是由于检修作业中没有采用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将起重机固定在大车运行区间的装置〕,致使在司机贸然启动起重机时挤压碰撞人。
起重机挤压事故的预防(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起重机挤压事故的预防(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3691-12 起重机挤压事故的预防(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起重机挤压事故的发生及预防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起重机机体与固定物、建筑物之间的挤压。
这种事故多是发生在运行起重机或旋转起重机与周围固定物之间。
如桥式起重机的端梁与周围建筑物的立柱、墙之间,塔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旋转时其尾部与其它设施之间发生的挤压事故。
事故多数由于空间较小,被害者位于司机视野的死角,或是司机缺乏观察而造成的。
因此,在起重机与固定物之间要有适当的距离,至少要有0.5m间距,作业时禁止有人通过。
第二种情况,吊具、吊装重物与周围固定物、建筑物之间的挤压。
对此,首先应合理布置场地、堆放重物。
货物的堆放应有适当间隙,巨大构件和容易滚动及翻倒的货物要码放合理,便于搬运。
其次,应选择适合所吊货物的吊具和索具,合理地捆绑与吊挂,避免在空中旋转或脱落。
禁止直接用手拖拉旋转的重物,信号指挥人员要按原定的吊装方案指挥。
第三种情况,起重机、升降机自身结构之间的挤压事故。
如检查维修人员在汽车起重机转台与其它构件之间发生的挤压事故。
起重机挤压事故的发生及预防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63620起重机挤压事故的发生及预防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起重机挤压事故的发生及预防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起重机械挤压事故的发生及预防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起重机械机体与固定物、建筑物之间的挤压。
这种事故多是发生在运行起重机械或旋转起重机械与周围固定物之间。
如桥式起重机械的端梁与周围建筑物的立柱、墙之间,塔式起重机械、流动式起重机械旋转时其尾部与其它设施之间发生的挤压事故。
事故多数由于空间较小,被害者位于司机视野的死角,或是司机缺乏观察而造成的。
因此,在起重机械与固定物之间要有适当的距离,至少要有0.5m间距,作业时禁止有人通过。
第二种情况,吊具、吊装重物与周围固定物、建筑物之间的挤压。
对此,首先应合理布置场地、堆放重物。
货物的堆放应有适当间隙,巨大构件和容易滚动及翻倒的货物要码放合理,便于搬运。
起重机械五种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起重机械五起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起重机械五起事故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如下:1.挤压并与人碰撞是指作业人员在运行中的起重机械挤压碰撞。
在起重机械作业中很常见的伤亡事故,其危险性很大,后果很严重,往往也会导致人员死亡。
起重机械作业中挤压并与人碰撞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a)吊物在起重机械运行过程中摆动挤压并与人碰撞。
主要原因是:一是由于司机操作不当,运行中机构速度变化过快,使吊物产生较大的惯性。
二是由于指挥有误,吊运路线不合理,致使吊物在剧烈摆动中挤压并与人碰撞。
(b)吊物摆放不稳定发生倾倒砸碰人。
原因是:一是由于吊物放置方式不当,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以防止主要起重物体失稳。
二是由于吊运作业现场管理不善。
(c)在指挥或检修流动式起重机作业中被挤压碰撞,即作为人员在起重机械运行机构与回转机构之间,受到运行中的起重机械的挤压碰撞。
原因是:一是由于指挥作业人员站位不当;二是由于检修作业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d)在巡回检查或维修桥式起重机作业中被挤压碰撞,即作业人员在起重机械与建筑物之间,受到运行中起重机械的挤压碰撞。
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巡检人员或维修人员与司机缺乏相互联系;二是由于检修作业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2.触电触电是指起重机械作业中作业人员触及带电体而发生触电。
起重机械作业大部分处在有点的作业环境中,触电伤亡事故也是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常见的伤亡事故。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a)司机触碰滑触线当起重机械司机室设置在滑触线同侧,司机在上下起重视触碰滑线而触电。
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司机室位置不合理;二是由于起重机在靠近滑线端侧没有设置防护板,致使司机触电。
(b)触及高压输电线主要原因:首先,起重机械在高压电线下工作时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二是由于指挥不当,操作有误,致使起重机带电,导致操作人员触电。
(c)电气设施漏电主要原因:一是由于起重机械电气设施不及时,发生漏电;二是由于司机室没有设置安全防护绝缘垫板,致使司机因漏电而触电。
典型吊装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学习

典型吊装事故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学习资料)宝冶建设机动分公司安环部2006-10-26一、脱钩事故案例一、未挂牢脱钩,硒人死亡1981年8月29日17时15分,某市烟厂发酵室使用桥式起重机吊叶包进行发酵,未挂牢,在吊高至2米时脱钩,将技术员路××砸伤后死亡。
直接原因:未挂牢脱钩。
这次事故发生的时间正值盛夏,气温高,大脑条件反射的潜伏期延长,注意力不易集中,再加上发酵的气味,一般人很难接受,生理心理状态都会受到影响,这些显然是不利因素。
主要原因:司索工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工作态度不够端正。
其次受害者自我保护意识差。
预防措施:今后有关部门加强对司索工的安全思想教育,端正工作态度。
管理部门应切实掌握工人的心理、生理状况,以便合理地安排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加强管理工作,如吊运区域内,禁止无关人员工作和逗留。
案例二、挂钩脱落1985年5月4日8时,某市运输公司起重大队司索工李××在装木料时,因挂钩脱掉,木材砸在李身上而死亡。
直接原因:吊挂不牢脱钩。
这次事故的时间是早上8时,一般来说人经过一夜的休息,此时应是精神状况最好的时期,但事故还是发生了。
其原因,还是安全意识不强。
吊装木料一次能吊多少,事先应心中有数。
木材形状是圆形还是方形,在吊装前,应考虑吊装方式的安全性、科学性。
司索工在操作时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应站在什么地方安全起吊,挂钩吊物应确认挂牢方可起吊。
预防措施:今后加强现场管理,有经验的同志应对青年工人多进行工作方法的指导,加强对青年工人的安全思想教育,使他们养成工作认真、仔细的工作作风,克服冒险蛮干、急于求成、不讲究方式方法的错误思想,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吊索断裂事故案例一、吊索断裂,摔坏机床事故1981年11月11日?点30分,某市石油加工厂装卸队工人在装卸站台吊运4吨机床,当时用两条3分的钢丝绳吊索起吊,当试吊离地时,有一条吊索松一点,机床开始倾斜,工人用木垫格,垫上后又继续起吊,吊起后,机床还是倾斜,司索工用手将机床扶正,但将要放下时,两条钢丝绳吊索突然全部断开,机床掉下,机床底座和主轴摔坏,损失价值36万元。
起重机械事故原因及预防

起重机械事故原因及预防深入调查分析各类起重机械事故的成因,能够发现个案中都有其共性,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各地区、各行业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的伤亡事故,约占全部伤亡事故的25%左右。
积极探讨其预防措施,对减少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起重机械事故种类及发生的原因1.1 挤压碰撞(1)吊物(具)在起重机械运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运行中机构速度变化过快,使吊物(具)产生较大惯性力;或指挥有误,吊运路线不合理,致使吊物(具)剧烈摆动。
(2)吊物(具)旋转方式不当,对重大吊物(具)旋转不稳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或吊运作业现场管理不善,致使吊物(具)突然倾倒。
(3)指挥作业人员站位不当;或检修作业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巡检人员或维修作业人员与司机缺乏相互联系,致使司机贸然启动起重机械(回转)挤压碰撞人或发生其他事故。
1.2 触电(电击)(1)操作室设置不合理,在操作上下起重机时碰触滑触线而触电;或起重机在靠近滑触线端侧没有设置防护板(网),致使司机触电。
(2)露天作业的流动式起重机在高压输电线下或塔式起重机在高压输电线旁侧,在伸臂、弯幅和回转过程中触及高压输电线,使起重机械带电,致使作业人员触电。
发生的原因:①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加装屏护隔离);②指挥不当,操作有误,致使起重机触电带电。
(3)起重机械电气设施维修不及时,发生漏电;或操作室没有设置安全绝缘垫板,致使设施漏电而触电。
1-3 高处坠落(1)检修吊笼坠落。
造成的原因:①检修吊笼设计结构不合理(如防护杆高度不够,材质选用不符合规定要求,设计强度不够等);②检修作业人员操作不当,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系安全带),致使检修吊笼作业人员坠落。
(2)跨越起重机时坠落。
造成的原因:①检修作业人员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系安全带、挂安全绳、架安全网等);②作业人员麻痹大意,违章作业,致使发生高处坠落。
(3)安装或拆卸可升降塔身(节)式塔式起重机塔身(节)作业中,塔身(节)连同作业人员坠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起重机挤压事故的发生及
预防(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686-18 起重机挤压事故的发生及预防(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
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起重机械挤压事故的发生及预防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起重机械机体与固定物、建筑物之间的挤压。
这种事故多是发生在运行起重机械或旋转起重机械与周围固定物之间。
如桥式起重机械的端梁与周围建筑物的立柱、墙之间,塔式起重机械、流动式起重机械旋转时其尾部与其它设施之间发生的挤压事故。
事故多数由于空间较小,被害者位于司机视野的死角,或是司机缺乏观察而造成的。
因此,在起重机械与固定物之间要有适当的距离,至少要有0.5m间距,作业时禁止有人通过。
第二种情况,吊具、吊装重物与周围固定物、建筑物之间的挤压。
对此,首先应合理布置场地、堆放重物。
货物的堆放应有适当间隙,巨大构件和容易滚
动及翻倒的货物要码放合理,便于搬运。
其次,应选择适合所吊货物的吊具和索具,合理地捆绑与吊挂,避免在空中旋转或脱落。
禁止直接用手拖拉旋转的重物,信号指挥人员要按原定的吊装方案指挥。
第三种情况,起重机械、升降机自身结构之间的挤压事故。
如检查维修人员在汽车起重机械转台与其它构件之间发生的挤压事故。
物料升降机中以建筑升降机问题较多,主要是防护装置不全,如无上升限位器,无防护栏杆或无防护门等。
防护措施是:操纵卷扬机的位置要得当;没有封闭的吊笼,其通道应该封闭,不准过人;通道入口应设防护栏杆;检修接近上极限装置时,要注意防止撞头;底坑工作时,要注意桥箱和配重落下,避免事故发生。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