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出生缺陷医院监测表卡项目数-2018版

合集下载

高危妊娠评分表2018(新版)

高危妊娠评分表2018(新版)

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评估表
未发现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标识为“绿色”(低风险)
所有妊娠合传染性疾病(病毒性肝炎、梅毒、HIV、结核病、重症感染性肺炎、特殊病毒感染)标识为“紫色”,除紫色标识孕妇可能伴有其他颜色外,如同时存在不同颜色分类,按照较高风险的分级标识。

对辖区内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和“红色”的孕
初筛:孕妇初诊建册时,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常规化验等进行高危妊娠初评。

复评:对首次行产前检查的孕妇进行评定,一般在孕28周与37周时常规各复评一次。

产前检查时发现新的高危因素及时评定。

转诊要求:“黄色”20分转三级医院;“橙色”带*的转三级医院,不带*累计20分转三级医院;“红色”直接转三级医院。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人群出生缺陷儿登记卡项目数计算标准

人群出生缺陷儿登记卡项目数计算标准

□□
1.患儿家庭情况 1.患儿家庭情况
父亲 姓名 母亲 姓名 孕次 现住址
3 6
9 12 产次
年龄
4 年龄 7
10
(岁) (岁) 户口
5 民族 8
民族 (11) 11) 邮编 1.本地 13 2.非本地 联系电话 14
2.患儿基本情况
姓名 15 出生日期 18 (周)
16
年 19

日 (克)
性别 1.男
4.生化检查(AFP、HCG、其他
4.生化检查(AFP、HCG、其他
5.辅助诊断材料
28 附上患儿照片 1.有 (张数 ) 2.无 29 其他诊断材料 1.有 (张数 ) 2. 无
6.诊断级别
30 1.省级医院 2.地市级医院 3.区县级医院 4.街道(乡镇)卫生院 5.其他
填 表 人 31
职 称 32
17
2.女
20 胎数 1.单胎 2.双胎(同卵、异卵) 3.三胎以上(同卵、异卵) 21转归 1.存活 2.死胎死产 3.生后 7 天内死亡 4.生后 7~27 天死亡 5.生后 28 天~42 天以内死亡 22产前诊断为出生缺陷后治疗性引产 1.是 (缺陷名称 ) 2.否 23 出生地点 1.医院 2.卫生院 3.家中 4.其他(写明) 3.出生缺陷诊断情况
单位
33
34 填表日期



名称(1) 24 名称(1) 25 临床特征 部位 大小 形状 颜色 26 诊断时间 27 诊断依据 名称(2) 名称(2) 临床特征 部位 大小 形状 颜色 诊断时间 诊断依据 名称(3) 名称(3) 临床特征 1.产前(孕 1.临床 2.超声 周) 3.尸解 2.生后( 月 天) ) 5.染色体 6.其他 1.产前(孕 1.临床 2.超声 周) 3.尸解 2.生后( 月 天) ) 5.染色体 6.其他 4.生化检查(AFP、HCG、其他

医院出生缺陷监测

医院出生缺陷监测

02
出生缺陷监测的重要性
提高人口素质
监测出生缺陷情况
减少家庭和社会负担
通过监测可以了解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类型和分布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预 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可以减轻家庭 和社会的负担,提高整体人口素质。
早期发现和治疗
早期发现和治疗出生缺陷有助于降低 残疾程度,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生 存率。
培训数据收集人员
对参与数据收集的人员进行培 训,确保他们了解数据收集要 求和表格填写规范。
定期核查数据质量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定期核查, 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及时纠正错误和遗漏。
数据分析
数据清洗与整理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清洗 和整理,去除无效和异 常数据,确保数据分析
的准确性。
描述性分析
因果分析
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如计算各类出生缺陷的 发病率、死亡率等指标。
背景
随着环境污染、生活方式改变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呈上升趋 势。因此,对医院出生缺陷进行监测,对于预防和控制出生缺陷具有重要意义。
定义和范围
定义
出生缺陷是指在新生儿出生时即存在的结构或功能异常,这些异常可能会影响宝 宝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
范围
医院出生缺陷监测的范围包括医院内所有新生儿的出生缺陷情况,包括先天性心 脏病、先天性唇裂、先天性足畸形等常见出生缺陷,以及罕见但严重的出生缺陷 ,如唐氏综合征、威廉姆斯综合征等。
监测结果解读
根据分析结果,解读出生 缺陷的发生情况,为制定 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报告的撰写与发布
报告撰写
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撰写出 生缺陷监测报告,包括监测概况、
数据分析、结果解读等部分。

最新儿童死亡卡和出生缺陷卡

最新儿童死亡卡和出生缺陷卡

儿童死亡报告卡20 年区县□□□□□□ 补卡□住址 街道(乡镇) 居(村)委会 父亲姓名 母亲姓名 儿童姓名 联系电话 户籍:⑴本地户籍 ⑵非本地户籍居住1年以下⑶非本地户籍居住1年及以上 □ 性别:1.男 2.女 3.不明 9.不详 □ 出生日期出生体重 克 (1)测量 (2)估计 □ 孕周 周 出生地点:⑴省(市)医院 ⑵区县医院⑶街道(乡镇)卫生院 ⑷村(诊所)卫生室 ⑸途中 ⑹家中⑼不详 □死亡日期死亡年龄 岁 月 天 小时 分 死亡诊断:(a) 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或情况年月日时 分年月日时 分(b) 引起(a)的疾病或情况 (c) 引起(b)的疾病或情况 (d) 引起(c)的疾病或情况 根本死因分类编号 □□ ICD-10编码 □□□□□ 死亡地点:⑴医院 ⑵途中 ⑶家中⑷其他(请注明) ⑼不详 □死前治疗:⑴住院 ⑵门诊⑶未治疗 ⑼不详 □诊断级别:⑴省(市)⑵区县 ⑶街道(乡镇) ⑷村(诊所) ⑸未就医⑼不详 □未治疗或未就医主要原因:(单选)⑴经济困难 ⑵交通不便 ⑶来不及送医院 ⑷家长认为病情不严重 ⑸风俗习惯 ⑹其他(请注明)⑼不详 □死因诊断依据: ⑴病理尸检⑵临床⑶死后推断 □填报单位 填报人 填报日期_____ _________填报说明:1.本卡由监测县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填写上报,统计范围为户籍和非户籍人口中死亡的5岁以下(0~4岁)儿童。

2.本卡为年报。

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每年10月31日前上报全年死亡卡。

报送方式为妇幼卫生监测系统网络直报和纸质报表并行。

3.根本死因填写详细疾病名称,分类编码填写“儿童死因分类编号”。

ICD-10编码采用4位国际疾病分类代码,由妇幼卫生监测数据直报系统自动生成。

表 号:卫计统60-1表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计生委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5]166号 有效期至:2017年12月儿童死因分类编号0l痢疾02败血症03麻疹04结核05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06白血病07其他肿瘤08脑膜炎09其他神经系统疾病10肺炎11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2腹泻13其他消化系统疾病14先天性心脏病15神经管畸形16先天愚型17其他先天异常18早产或低出生体重19出生窒息20新生儿破伤风2l新生儿硬肿症22颅内出血23其他新生儿病24溺水25交通意外26意外窒息27意外中毒28意外跌落29其他意外30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31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32循环系统疾病33泌尿系统疾病34其他35诊断不明儿童死亡报告卡1.儿童编号:要与“5岁以下儿童花名册”中该儿童的编号相一致,每1个儿童只能有1个编号。

出生缺陷医院监测分析

出生缺陷医院监测分析
也可能与乡村经济相对落后,乡村户籍孕 妇自我保健意识不强、产前检查率不高,未能
21
及时发现胎儿畸形有关。
*应对措施
✓ 需要整个社会各部门努力,全民参与:
加强城镇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做好
水、食品安全等各方面工作。
✓ 卫计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将出生缺陷
防治科普知识带到城区的各街道、小区、
城中村等,提高城镇居民知晓率,避免孕
2020年 1-6月
全市医院监测围产儿48166例,在 所有围产儿中,农村多于城镇,男 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1.15:1, 25-29岁、30-34岁为生育年龄高 峰,农村围产儿死亡率高于城市。
4
(一)围产儿城乡分布情况
90
80
70
60
50
40
22.71%
30
25853人
20
10
0
城市
77.29%
前及孕期妇女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提高孕
前及孕期检查的自觉性。
22
2.不同性别分布情况
表3 2019年和2020年1-6月不同性别 出生缺陷分布情况
2019年出生缺陷
2020年1-6月 出生缺陷
性别 报告例数 比例 报告例 比例
(人) (%)数(人)(%)
男 2840 57.28 1408 56.41
呈逐年上升趋势。
因受到追求事业、生活习惯的改变
以及更好的避孕措施等因素的影响,越
来越多的女性开始选择将生育期延后、
大龄生育。
10
(四)围 产 儿 死 亡 情 况
相关概念
围产儿死亡:是指妊娠满28周(或出生体重 ≥1000克)至出生后7天的胎儿及新生儿死亡, 包括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但不包括计划 外引产。 围产儿死亡原因主要有:先天畸形,早产, 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脐带胎盘因素、新生儿 窒息等。 围产儿死亡是衡量一个地区围产保健工作开 展情况的重要指标,更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社会 经济发展文化水平和医疗保健水平的主要标志 11 之一。

其他致死致残性单基因病产前诊断工作流程图及病种目录(第一批)

其他致死致残性单基因病产前诊断工作流程图及病种目录(第一批)

其他致死致残性单基因病产前诊断工作流程图及病种目录(第一批)
广东省出生缺陷防控项目产前诊断补助单基因病种目录
(第一批,12种)
病种(发病率)病种(发病率)病种(发病率)病种(发病率)
21-羟化酶缺乏症(1/10000)白化病(1/18000)
高苯丙氨酸血症
(1/10397)
Duchenne/Becker型肌
营养不良(1/3853)
血友病(2.73/100000)脊髓性肌萎缩症
(1/6000)
甲基丙二酸血症
(1/28000)
瓜氨酸血症(1/9200)
非综合征性耳聋(8/10000)原发性肉碱缺乏
症(3.1/10万)
视网膜色素变性
(1/3784)
视网膜母细胞瘤
(1/15000)
备注:病种选取标准:依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罕见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选取121种疾病中中国人群患病率或发病率高于1/50000、基因诊断位点明确且可以进行产前诊断的疾病。

患病率为一范围的取高值。

(完整版)中国出生缺陷人群监测方案

(完整版)中国出生缺陷人群监测方案

中国出生缺点人群监测方案一、背景出生缺点是指胚胎或胎儿发育过程中构造或功能发生的异样。

我国是出生缺点高发国家,预计每年有30~ 40 万例体表天生畸形婴儿出生,加上生后数年才表现出来的缺点或遗传病,天生残疾小孩超出90 万,约占年出生人口的 5.6 %。

出生缺点严重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深重担担,已惹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中国妇女发展大纲(2011~ 2020 年)》、《中国儿童发展大纲( 2011 ~2020 年)》都对出生缺点的预防和控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认识一个国家或地域的出生缺点发生水平往常采纳出生缺点监测。

我国出生缺点监测从1986 年起,向来采纳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监测对象为住院临盆的围产儿。

出生缺点医院监测初步摸清了全国主要出生缺点的发生状况及其变化趋向,但因为各地住院临盆率差异较大,所获取的监测结果拥有必定的限制性。

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点监测,能够比较全面地认识某地域出生缺点的发生状况。

2003 年,天津市城区、辽宁省北宁市、福建省建瓯市、河南省巩义市、湖北省罗田县,实行了出生缺点人群监测试点项目。

中美合作预防神经管畸形国际项目亦在32 个区县成立了人群出生缺点监测系统,累积了丰富经验。

2006 年,原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决定,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在全国30 个省(区、市)选择64 个区县展开人群出生缺点监测。

2012 年,进一步伐整、优化了监测表卡和报告流程,形成了本实行方案。

二、目的1.逐渐获取正确、靠谱并能反应监测地域实质状况的主要出生缺点基本信息。

2.动向察看主要出生缺点发生状况。

3.为拟订出生缺点的预防举措及评论干涉成效供给依照。

4.为政府部门拟订预防出生缺点的卫生决议供给依照。

三、监测点确实定在全国妇幼卫生监测点中,按以下原则选用部分区县。

1.城市以区为单位,乡村以县为单位,原则上每省(区、市)城市和乡村各选 1 个;监测区县总人口一般应在40~50 万之间。

医疗机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

医疗机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

医疗机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表号:卫统44表制表机关:卫生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0]5号有效期至:2012年人:职称:填表日期:年月日医院审表人:职称:审表日期:年月日省级审表人:职称:审表日期:年月日填报说明:1.本卡由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填报。

统计范围为在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内住院分娩且被确诊为出生缺陷的患儿。

2.本表为季报,每年2月28日上报上年第4季度报表,5月28日上报本年第1季度报表,8月28日上报本年第2季度报表,11月15日前上报第3季度报表。

总人口数、1~4岁儿童数为年报。

报送方式为网络报告。

《出生缺陷儿登记卡》说明一、制表目的:了解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内发生的出生缺陷情况。

二、统计范围:出生缺陷监测医院为单位填报。

三、统计对象:在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内住院分娩且被确诊为出生缺陷的患儿,无论其胎龄大小均须上报,但不包括计划外引产者。

四、上报机构:每确诊一例出生缺陷,须由专人进行调查后填写个案卡,按季度逐级上报。

五、统计起止时间:统计年度为前一年的10月1日至本年的9月30日。

六、报送日期: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区(县)、市、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妇幼保健机构按中国妇幼卫生监测方案规定的时间上报卫生部妇社司。

七、填写说明:1.填报单位:请在本卡上方详细写明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县以及监测医院或妇幼保健院(所)的名称。

在10个方格中请填写指定的医院编码。

2.填报对象:凡在监测医院、妇幼保健院(所)内出生或引产的所有缺陷儿(无论孕周大小,排除计划外引产)均需填写此卡。

若双胎或多胎均为缺陷儿,则请每例各填一张登记卡。

3.填报方式:带有下划线“”的项目,请在“”上直接填写数字或文字;带有方格“□”的项目,则请在相应项目前的代码上直接画圈,不必在“□”内填数字。

“□”仅供录入计算机前编码而用。

4.常住地:产妇常住县辖乡者属“乡村”;其余属“城镇”(包括市辖区、街道、市辖镇、县辖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产儿数季报表
20
年 季
备注:
填 表 人: 职称: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医院审表人:
职称: 审表日期: 年 月 日 省级审表人: 职称: 审表日期: 年 月 日 填报说明:1.本卡由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填报。

统计范围为在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内住院分娩的围产儿。

2.本表为季报,报送方式为妇幼卫生监测系统网络直报和纸质报表并行,但纸质报表只报送至省
级妇幼保健机构。

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每年5月28日网络直报本年第1季度报表,8月28日直报本年第2季度报表,11月28日直报本年第3季度报表,下年1月31日前直报本年度第4季度报表。

表 号:卫计统61-2表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计生委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5]166号 有效期至:2020年12月
表 号:卫计统61-1表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计生委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5]166号 有效期至:2020年12月
医疗机构出生缺陷儿登记卡
省(自治区、直辖市) 区县 医院(保健院、所),医院编码□□□□□□□□□□
填 表 人: 职称: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医院审表人: 职称: 审表日期: 年 月 日
省级审表人: 职称: 审表日期: 年 月 日
填报说明:1.本卡由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填报。

统计范围为在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内住院分娩且被确诊为出生
缺陷的患儿。

2.本卡为季报,报送方式为妇幼卫生监测系统网络直报和纸质报表并行。

区县级监测机构每年5月28日网络直报本年第1季度登记卡,8月28日直报本年第2季度登记卡,11月28日直报本年第3季度登记卡,下年1月31日前直报本年度第4季度登记卡。

出生缺陷 医院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