锉削长方体步骤[1]

合集下载

锉削的方法

锉削的方法
锉刀粗细规格
锉刀
1号(粗锉) 2号(中锉) 3号(细锉) 4号(双细齿锉) 5号(油光锉)
适用场合
加工余量(mm) 0.5~1
0.2~0.5 0.1~0.3 0.1~0.2 0.1以下
尺寸精度(mm) 表面粗糙度(μm)
0.2~0.5 0.05~0.2 0.02~0.05
Ra100~25 Ra12.5~6.3 Ra12.5~3.2






分 表






能 游




图例
功用 钢直尺是常用量具中最简单的一种 量具。可用来测量工件的长度、宽 度、高度和深度等。规格有150mm、 300mm、500mm、和1000mm四种。
游标卡尺是一种中等精密度的量具。 可以直接测量出工件的外径、孔径、 长度、宽度、深度和孔距等尺寸。
千分尺是一种精密量具,它的精度 比游标卡尺高,而且比较灵敏。因 此,一般用来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 尺寸。
测 量
左图读数为6+0.05=6.05、 右图读数为35+0.62=35.62
放入专用盒内。

千分尺的读数步骤:

1.读出微分筒边缘在固定套管上主尺

的毫米数和半毫米数。 2.看微分筒上哪一格与固定套管上基

准线对齐,读出不足半毫米的数。
3.把两个读数加起来,即为千分尺的
读数。







直角

图例及有关参数
异 形 锉
钳 工 锉
整 形 锉
基本内容
相关知识

钳工一体化教案之锉削长方体

钳工一体化教案之锉削长方体
读数时,应把卡尺水平拿着,对着光线明亮的地方,视线垂直于刻线表面,避免由斜视角造成的读数误差。
【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图
六、加工步骤
1.粗、精锉基准面A。粗锉用300mm粗板锉,精锉用250mm细板锉,达到平面度0.08mm、要求。
2.粗、精锉基准面A的任一邻面。用90°角尺和划针划出平面加工线.然后锉削达到图样有关要求。
如果条件所限,只能用游标卡尺测量精度要求高的工件时,就必须先用量块校对卡尺,了解误差数值,在测量时要把误差考虑进去。
游标卡尺还有游标深度尺、游标高度尺和齿轮游标卡尺等。其刻线原理和读数方法与普通游标卡尺相同。
四、用游标卡尺测量尺寸的方法测量前,应检查校对零位的准确性。擦净量爪两测量面,并将两测量
面接触贴合,如无透光现象(或有极微的均匀透光)而其主尺与副尺游标的
4.掌握长方体的锉削方法
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巡回指导
教学重点
1.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
2.长方体的锉削方法
教学难点
1.游标卡尺的使用
2.长方体的锉削训练
理论
作业
布置
习题册
课题要求准备内容
教学图样(挂图)
游标卡尺读数原理挂图
器材(设备)
钳台
工、刃、量具
钢尺、划针、直角尺、游标卡尺、铁锤等
实习材料
δ12×100×100(四方铁)
三、游标卡尺的测量范围和精度游标卡尺的规格按测量范围分为:
0~125mm、0~200mm、0~300mm、0~500mm、300~800mm、400~
1000mm、600~1500mm、800~2000mm等。
测量工件尺寸时,应按工件的尺寸大小和尺寸精度要求选用量具。游标卡尺只适用于中等精度(IT10~ITl6)尺寸的测量和检验。不能用游标卡尺去测量铸锻件等毛坯的尺寸,因为这样容易使量具很快磨损而失去精度;也不能用游标卡尺去测量精度要求高的工件,因为游标卡尺存在一定的示值误差。

说课钳工锉削长方体说课课件

说课钳工锉削长方体说课课件

1.1教学大纲对本单元教学要求;
⑴.提高并熟练平面锉削的技能,达到一定的锉削精度。 ⑵.掌握游标卡尺和刀口尺的测量使用。 ⑶.掌握使用锉刀的使用。
1.2根据大纲要求,结合本课题内容确定教学目 标,重点和难点。
课题 课题形式 教学目标
课题四。锉削长方体 理论实训一体化形式教学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学生提问及时解答。教师发现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
让学生在练习模仿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加工过程中勤测量
,避免造成累计误差。
五.总结反思
自我学习
1.独立完成 2.小组讨论 3.教师讲解
自我检测
1.自我学习效 果及工件加工 进度
总体评价
1.个人评价 2.工件自评 3.教师评价
4.3加工长方体
加工长方体
备料
尺寸要求
加工工艺
测量尺寸
4.3.1.加工长方体工件
1)备料 Φ30×105±0.1
成型尺寸 20×20×100±0.1
2)长方体加工工艺
(1)工艺步骤要求 a)粗精锉1面(基准面),达到平面度0.1mm和表面粗糙度
Ra ≤ 3.2 μm要求。 b)粗精锉2面。达到20±0.1尺寸且平面度,垂直度,平行度
陕西国防工业技师学院
说课课题:锉削长方体 (钳工生产实习‘96新版’) 说课老师:刘杨
一.教材分析及作用
本课题‘锉削长方体’选自《钳工生产实习‘96新版’》的第四课 题的4.3节。
锉削是钳工的一项基本的操作技能。是在学生实习掌握锉削 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为了承上启下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锉削 姿势和锉削的熟练程度,并掌握有关量具的使用和测量的技能。 进而让学生进行长方体工件的加工锉削。并掌握长方体的加工方 法和加工要求。

锉削长方体练习实训教学实践

锉削长方体练习实训教学实践

摘要:锉削长方体练习是钳工工艺课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本课题针对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锉削的基本知识,要求他们把锉削姿势和锉削的技术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与此同时,掌握相关量具的使用,掌握长方体的锉削加工方法。

本文主要从备课、教学策略、教学流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简要介绍教学过程中的教法、学法,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锉削教学策略教学流程锉削是钳工实训中一项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操作技能。

本课题针对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锉削的基本知识。

本课题要求他们把锉削姿势和锉削的技术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与此同时,掌握相关量具的使用,掌握长方体的锉削加工方法。

本课程属于承上启下的内容,是分析锉削加工的基础,对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本课程的重要章节之一。

一、备课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题的教学要求是学生能够达到一定的锉削精度并提高平面锉削的实训技能;学会应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掌握应用游标卡尺的外卡钳对尺寸公差的测量技能;能够熟练应用刀口尺;掌握用250mm(10英寸)细板锉锉削加工,表面粗糙度达到ra ≤3.2μm。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实训课题内容,确定本次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知识目标:巩固锉削姿势,提高锉削熟练程度;正确使用相关量具,掌握相关量具测量方法;掌握长方体加工方法及加工精度。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判断长方体的加工方法;提高动手操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观察能力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知识结构特点,确定了本次课程的教学重难点。

相关量具的测量方法及测量使用和提高锉削的熟练程度为重点内容。

要掌握长方体的精加工方法并对测量尺寸进行准确性分析,需要学生对相关加工方法等知识比较熟悉,所以把这部分知识点定为教学难点。

二、教学策略为了使本课程的教学真正服务于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及维修钳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笔者将教学内容重新组织整理。

项目五任务5锉削长方体

项目五任务5锉削长方体

濉 溪 职 业 教 育 中 心
用900角尺检查工件垂直度的方法
检查前应将工件的锐边倒钝 钳 检查时要掌握以下几点:
工 实 习 锉 削 长 方 体
❶将角尺尺座的测量面紧贴工件基准面,从上逐步轻轻向下 移动,使角尺尺瞄的测量面与工件的被测量面接触,眼光平 视观察其透光情况,判断被测面与基准面是否垂直 。 ❷在同一平面上改变不同的检查位置时,角尺不可在工件表 面上拖动,以免磨损影响角尺本身精度 ❸如果使用活络角尺,因其本身无固定角度,而是在标准角 度样板上定取,再检查工件,因此,在定取角度时应精确, 使用时更要小心,防止角度变动。
定的平面度要求后才能加工其它面。
锉 削 长 方 体
2、先锉大平面后锉小平面 好处: 以大面控制小面,能使测量准确,修整方便。 3、先锉平行面后锉垂直面 好处:1)便于控制尺寸
2)在保证垂直度时可进行比较测量平行 垂直两项误差。
濉 溪 职 业 教 育 中 心
加 工 顺 序 图
钳 工 实 习 锉 削 长 方 体
步 骤 五
内 容 加工面5
锉 削
粗锉:1号纹锉 细锉:2号纹锉 推锉法 顺向锉法
1、保证面5的平面度误差≤ 0.08mm。
检 测
2、用90°角尺检查面5与基准面及面3 的垂直度误差≤0.10mm。 3、倒棱、去毛刺
濉 溪 职 业 教 育 中 心
任 务 加工基准面的较窄邻面 步 内 容 加工面6
划 线
濉 溪 职 业 教 育 中 心


基本技能
濉 溪 职 业 教 育 中 心
项 目 五
锉 削
项目五总体规划设计
项目名称 锉削 内容 任务一 锉削工具 认识 总课时 任务二 锉削姿 势 2 课时 任务三 锉削方法 4 课时 16 课时 任务四 工具保养及锉 削质量分析 2 课时 任务五 锉削长方体 6 课时

钳工技能训练第六版课题六锉削

钳工技能训练第六版课题六锉削
测量时的动作 a) 向工件测量表面推动游标 b) 量爪测量面紧贴工件表面
游标卡尺测量面与工件的错误接触
6. 90°角尺检验方法
锐边倒钝方法
用90°角尺检查工件垂直度 a)正确 b)不正确
7. 安全文明生产
(1) 锉刀一般是右手握持的工具, 应放在台虎钳的右面; 放在钳台上 时, 锉刀柄不可露在钳桌外面, 以免掉落地上砸伤脚或损坏锉刀。
1. 步骤
(1)锉削基准面 A。 (2)锉削A 面的对面。 (3)锉削 B 面并与 A 面垂直。 (4)锉削 B 面的对面。 (5)锉削 C 面。 (6)锉削 C 面的对面。
(7)复检,去毛刺。
任务实施
2. 注意事项
(1)基准面作为加工控制其余各面的尺寸、位置精度的基准,必须在达 到规定的平面度/3行程
c)锉削至2/3行程
d)锉削至最后1/3行程
2.锉削力和锉削速度
(1)锉削力 要锉出平直的平面,必须使锉刀保持平直的锉削运动。 (2)锉削速度 锉削速度一般约 40 次/min。
锉平面时两手的压力变化
3.平面锉削
(1)平面锉削方法 1)顺向锉 2)交叉锉 3)推锉
顺向锉
交叉锉
工作任务
作业1. 锉削长方体
长方体
任务实施
1. 步骤
(1)选择最大的平面 1 作为基准面进 行粗、精锉削,同时检查平面度。 (2)按长方体各面的编号顺序划线,依 次对各面进行粗、精锉加工,直至符合技 术要求为止。 (3)复检、去毛刺。
长方体加工顺序示意图
2. 注意事项
(1)养成正确的锉削姿势,要求协调、自然。 (2)锉削长方体各表面时,要先选择最大的平面作为锉削基准面。 (3)在检查垂直度前,应先用锉刀将工件的钝边倒钝。

锉削长方体步骤

锉削长方体步骤

课题四锉削长方体(一)课前指导1.长方体工件各表面的锉削顺序1)选择最大的平面作基准面锉平(达到规定的平面度要求)。

2)先锉大平面后锉小平面。

以大面控制小面,能使测量准确,修整方便。

3)先锉平行面后锉垂直面,即在达到规定的平行度要求后,再加工相关面的垂直度。

一方面便于控制尺寸,另一方面平行度比垂直度的测量方便,同时在保证垂直度时,可以进行平行、垂直两项误差的测量比较,减少积累误差。

2.用外卡钳测量工件尺寸的方法1)测量方法2)a.当工件误差较大作粗测量时,可用透光法来断尺寸的大小。

b.当工件误差较小作精测量时,要用感觉法比较测量时的松紧感觉,来判断尺寸差值的大小,此时,最好利用卡钳的自重由上而下垂直测量,以便于控制测量力。

其控制方法是使卡脚处于测量时感觉最松的位置。

2)外卡钳两测量面间的尺寸调节外卡钳应调节到使卡钳在稍有摩擦感觉的情况下通过。

调节卡钳开度大小的方法:a.要调小时,可在台虎钳上或其他金属上敲击卡钳外侧,使其逐步缩小。

b.要调大时,可在棒料上敲击卡钳的内侧,使其逐步张大。

卡钳量取好尺寸后,要方好,不要碰撞,以防尺寸发生变动。

3.用90°角尺检查工件垂直度的方法垂直度检查前,应先用锉刀将工件的锐边倒钝,检查时,要掌握以下几点:1)先将角尺尺座的测量面紧贴工件基准面,然后从上逐步轻轻向下移动,眼睛平视观查其透光情况。

2)在同一平面上改变不同的检查位置时,角尺不可在工件表面上拖动,以免摩损影响角尺本身精度。

3)使用活动角尺时,应做到测量精确,使用时要小心,以防角度变动。

4.工件的倒角与倒钝锐边1)一般对工件的各锐边需倒角,如图样上注有0.5×45°倒角,表示倒角深0.5mm且与平面成45°角。

2)如图样上没有注倒角时,一般可对锐边进行倒钝,即倒出0.1~0.2mm的棱边。

3)如图样上注明不准倒角或倒钝边,则去毛刺即可。

得大于0.20mm。

3)各锐边倒角0.5×。

钳工一体化教案之锉削长方体

钳工一体化教案之锉削长方体
4.粗、精锉基准面A的另一邻面。先以相距对面96mm尺寸划出平面加工线,然后粗锉,留0.15mm左右的精锉余量,再精锉达到图样有关要求。
5.全部精度复检,并作必要的修整锉削。最后将各锐边均匀倒棱。八、注意事项
1.工件夹紧时,要在台虎钳上垫好软金属衬垫,避免工件端面夹伤。
2.在锉削时要正确掌握好加工余量,认真仔细检查尺寸要求等情况,避免超差:要采用顺向锉,并使用锉刀有效全长进行加工。
生产实习课教案(首页)
共页
科目
钳工生产实习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第周至第周
20年月日至20年月日
课题名称
总课题:课题五锉削
总学时
其中
理论
课时
4学时
分课题:§锉削长方体
24学时
实操
课时
20学时
授课
教材
《钳工工艺学》和《钳工技能训练》
是否用一体化教学

教学目的
1.掌握正确锉削姿势和动作
2.提高平面锉削技能
3.掌握游标卡尺的测量方法
4.掌握长方体的锉削方法
教学方法
讲解、示范、巡回指导
教学重点
1.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
2.长方体的锉削方法
教学难点
1.游标卡尺的使用
2.长方体的锉削训练
理论
作业
布置
习题册
课题要求准备内容
教学图样(挂图)
游标卡尺读数原理挂图
器材(设备)
钳台
工、刃、量具
钢尺、划针、直角尺、游标卡尺、铁锤等
实习材料
δ12×100×100(四方铁)
§5.2长方体锉削
【工艺知识】一、游标卡尺的结构游标卡尺是一种中等精度的量具,可以直接量出工件的外径、内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四锉削长方体(一)
课前指导
1.长方体工件各表面的锉削顺序
1)选择最大的平面作基准面锉平(达到规定的平面度要求)。

2)先锉大平面后锉小平面。

以大面控制小面,能使测量准确,修整方便。

3)先锉平行面后锉垂直面,即在达到规定的平行度要求后,再加工相关面的垂直度。

一方面便于控制尺寸,另一方面平行度比垂直度的测量方便,同时在保证垂直度时,可以进行平行、垂直两项误差的测量比较,减少积累误差。

2.用外卡钳测量工件尺寸的方法
1)测量方法
2)a.当工件误差较大作粗测量时,可用透光法来
断尺寸的大小。

b.当工件误差较小作精测量时,要用感觉法比较测量时的松紧感觉,来判断尺寸差值的大小,此时,最好利用卡钳的自重由上而下垂直测量,以便于控制测量力。

其控制方法是使卡脚处于测量时感觉最松的位置。

2)外卡钳两测量面间的尺寸调节
外卡钳应调节到使卡钳在稍有摩擦感觉的情况下通过。

调节卡钳开度大小的方法:
a.要调小时,可在台虎钳上或其他金属上敲击卡钳外侧,
使其逐步缩小。

b.要调大时,可在棒料上敲击卡钳的内侧,使其逐步张大。

卡钳量取好尺寸后,要方好,不要碰撞,以防尺寸发生变动。

3.用90°角尺检查工件垂直度的方法
垂直度检查前,应先用锉刀将工件的锐边倒钝,检查时,要掌握以下几点:
1)先将角尺尺座的测量面紧贴工件基准面,然后从上逐步轻轻向下移动,眼睛平视观查其透光情况。

2)在同一平面上改变不同的检查位置时,角尺不可在工件表面上拖动,以免摩损影响角尺本身精度。

3)使用活动角尺时,应做到测量精确,使用时要小心,以防角度变动。

4.工件的倒角与倒钝锐边
1)一般对工件的各锐边需倒角,如图样上注有0.5×45°倒角,表示倒角深0.5mm且与平面成45°角。

2)如图样上没有注倒角时,一般可对锐边进行倒钝,即倒出0.1~0.2mm的棱边。

3)如图样上注明不准倒角或倒钝边,则去毛刺即可。

得大于0.20mm。

3)各锐边倒角0.5×。

45°
7:工件的测量及结束指导
(2). 示范加工测量方法,指导安全文明生产。

8.结束指导
(1).加工前应检查备料件尺寸,了解误差及加工余量情况,然后进行加工。

(2).锉削时注意正确姿势动作的养成训练。

(3).加工平行面,必须在基准面达到要求后进行;加工垂直面,必须在平行面加工好后进行。

(4).在检查垂直度时,要注意角尺从上向下移动的速度、压力不要太大,否则易造成尺座的测量面离开工件基准面,导致测量不准。

(5).在接近加工要求时,锉削要全面考虑逐步进行,以免造成塌角、不平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