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这里,荡漾着春意……——《孔子游春》教学实录及互动评课
这里,荡漾着春意……——《孔子游春》教学实录及互动评课_教案教学设计

这里,荡漾着春意……——《孔子游春》教学实录及互动评课本文是关于这里,荡漾着春意……——《孔子游春》教学实录及互动评课,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执教人:南京晓庄学院第一实验小学刘荃点评者: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部,特级教师高林生南京市建邺区教研室主任吴胜平南京市南湖第一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潘文彬【课堂回放】师:(板书:春)同学们,看到“春”,你想起了哪些描绘春天的词语、诗句或者是精彩的片段?……师:春天就是这样生机勃勃、多姿多彩,充满了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听同学们这一说,我不禁想起了一段描绘春天的文字。
(媒体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请大家小声地读一读,把语速放慢,用心去感受、体验、品味这烂漫的春光。
生:(专心致志地小声朗读)师:这段话中有你不认识的字吗?(学生提出“眸子”的“眸”和“广袤”的“袤”不认识。
前者,教师让认识该字的学生领读,并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猜想意思;后者,教师领读并释义。
)师:扫除了“拦路虎”,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把这段话读通得更加通顺、流畅。
但是,老师想给同学们提个更高的要求,行吗?生:(齐答)行!师:好!请大家默读这个段落,一边读一边想象,把这段文字所描绘的美景在你的脑海里显现出来。
注意,读的时候语速仍然要放慢一些。
生:(默读想象)师:看同学们这陶醉的神情,老师知道大家仿佛身临其境,来到了泗水河畔,亲眼目睹了这美妙的景象。
有声有色的朗读有利于表达情感,就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把这段文字朗读一遍,再一次去感受泗水河畔那如诗如画的春景。
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师:欣赏完了泗水河畔迷人的春景,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位伟人(板书:孔子)。
你们了解他吗?生:(略)师:孔子是二千四百多年前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随同孔子一道去那风景秀丽、春光融融的泗水河畔游春(板书:游)。
《孔子游春》课堂实录(通用14篇)

《孔子游春》课堂实录(通用14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篇1《孔子游春》课堂实录江苏省海门师范附属学校宋晓燕 226100设计理念:1.从内容(写了什么)、表达(怎么写的)、方法(怎么学习)三个维度确立教学内容,以内容探究为经、语文基本功训练为纬组织教学,用语文的方式、儿童的需要绽开教学才可能是有效、科学、人本的。
2.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思想家、教育家,对中国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借助文本引领同学查找孔子善施教化的才智,查找学习语文的才智,提高语文素养。
目标预设: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八自然段;2.凭借课文的详细语言材料,体会孔子论水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领悟孔子善施教化的才智。
教学重点:理解第八自然段的深刻道理,有滋有味地读好、背出,感受孔子善施教化的才智。
教学过程:板块一:温故知新,驱动才智师:今日,我们连续学习——生读题:《孔子游春》。
师:孔子有句名言说:温故而知新。
那么,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生: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
师生一起观赏美景,谈论春水,畅谈志向的故事。
(生答师板书:赏景论水言志)师:你概括得真好!泗水河畔,桃红柳绿,草色青青。
谁来美美地背诵其次自然段,让我们再次感受那迷人的春色。
(生背)师:你不仅用声音,还用眼睛、眉毛、脸上的表情背诵,把文字的美全部表达出来了,这可是朗读的最高境界啊!这节课,我们要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课文。
请看大屏幕:(出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需要从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查找才智。
)师:同学们,这是1988年75位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聚首巴黎时,发表宣言中的一句话。
想读吗?(想!)都来大声地读一读。
(生读)师:一种骄傲感从你们的声音里传达了出来。
孔子真是我们中国人的傲慢啊!他是古代宏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那么,他究竟有着怎样的才智呢?今日,我们就到《孔子游春》这篇课文里去查找。
六年级语文下《孔子游春》教学实录

六年级语文下《孔子游春》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3.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一、复习师:回忆一下刚刚那节课我们学的第十二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提问)生:课文写了孔子到泗水河畔游玩,借河水诱导、教育弟子。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师:刚刚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写春天到了,孔子带弟子到风光迷人的泗水河畔游赏,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2.师:我们现在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第二部分(2~9),谁要做孔子的?谁要做孔子的弟子子路?谁要做孔子的另外一个弟子颜回?旁白齐读。
(板书:看水、议水)同学们读完文中的第八自然段后有什么疑问吗?如果没有那老师要问你们了:为什么孔子最后说:水是真君子啊?(如果不知道)大家再仔细齐读这一自然段,在孔子的眼里,水具有什么特点呢?生:在孔子眼中,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哺育生灵有德行流必向下有情义穿岩凿壁有志向真君子荡涤污垢善施教化师:实际上是谁具有的特点?生:是君子具有的特点。
师:君子就是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的人。
那么孔子和弟子们谈论水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生:孔子是要弟子们做君子那样的人!师:你说的非常好!孔子的目的是要教育弟子们如何做人。
师:大家再看,善施教化的后面有一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生:省略了水的其他特点。
师:是水的其他特点,也是谁的其他特点?生:也是君子的其他特点。
师:是他们两者共有的特点,谁能合理地补充一些其他的特点呢?生:(心地善良、胸怀宽广、博学多才、孝亲敬长)师:同学们想象的很好!孔子教育弟子们做人,却没有直接进行说教,而是用水来打比方,巧妙地暗示弟子,孔子的确是一位充满智慧、和蔼可亲、对弟子循循善诱的好老师。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八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孔子的语气,语调以及语言中蕴涵的深意!生:有感情地朗读第八自然段。
六年级语文下:这里,荡漾着春意……——《孔子游春》教学实录及互动评课

六年级语文下:这里,荡漾着春意……——《孔子游春》教学实录及互动评课师:(板书:春)同学们,看到春,你想起了哪些描绘春天的词语、诗句或者是精彩的片段?师:春天就是这样生机勃勃、多姿多彩,充满了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听同学们这一说,我不禁想起了一段描绘春天的文字。
(媒体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请大家小声地读一读,把语速放慢,用心去感受、体验、品味这烂漫的春光。
生:(专心致志地小声朗读)师:这段话中有你不认识的字吗?(学生提出眸子的眸和广袤的袤不认识。
前者,教师让认识该字的学生领读,并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猜想意思;后者,教师领读并释义。
)师:扫除了拦路虎,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把这段话读通得更加通顺、流畅。
但是,老师想给同学们提个更高的要求,行吗?生:(齐答)行!师:好!请大家默读这个段落,一边读一边想象,把这段文字所描绘的美景在你的脑海里显现出来。
注意,读的时候语速仍然要放慢一些。
生:(默读想象)师:看同学们这陶醉的神情,老师知道大家仿佛身临其境,来到了泗水河畔,亲眼目睹了这美妙的景象。
有声有色的朗读有利于表达情感,就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把这段文字朗读一遍,再一次去感受泗水河畔那如诗如画的春景。
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师:欣赏完了泗水河畔迷人的春景,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位伟人(板书:孔子)。
你们了解他吗?生:(略)师:孔子是二千四百多年前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随同孔子一道去那风景秀丽、春光融融的泗水河畔游春(板书:游)。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师:知道游春的意思吗?生:就是春游!师:对,就是春游!只不过古人把这叫做游春或者是踏青。
那么,《孔子游春》这篇文章究竟写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翻看课后的生字表,要求认真读,读正确,读流利。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孔子游春_苏教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孔子游春_苏教《孔子游春》教学实录一、春意春景,倘徉于浓浓的春情师:透过孔子流传千古的话语,我们仿佛可以触摸到一个伟大的灵魂。
让我们跟随孔子的脚步,来到美丽的泗水河畔游春赏景。
(多媒体出示迷人的春景,学生沉醉其中)师:春天像诗一般美好,让我们用课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描绘春天。
(引背第一自然段)大自然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生:是她宽广的胸怀!师:茂密的森林——生:是她飘逸的长发!师:温暖的太阳——生:是她明亮的眸子!师:和煦的轻风——生:是她甜蜜的絮语……【点评:轻柔舒缓的音乐,桃红柳绿的春景,富有诗意的语言文字和谐相融,成功地触摸到了学生的情感之弦,为学生铺设了一条入情之路】二、论水悟道,震撼于教育的无痕师:浪漫的泗水春景让人赏心悦目,久久地师:是啊,用岁月将三尺讲坛写就,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生:我想到了母亲,因为母亲把爱无私地给了孩子。
师:是啊,世上最美丽的名字,是妈妈;世上最无私的爱,便是母爱啊!通过联想,我们真正理解了“德行”一词的深刻含义。
(师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探究了水的其他三个特点)师:在孔子眼中,水好像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所以,孔子说水是真君子。
水本无情,孔子却赋予它人的情感,与其说孔子在论水,不如说孔子在论真君子。
你能学着孔子,由水联想到君子其他的品行吗?四人学习小组讨论讨论,按照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出示句式:水__________,它好像______________)生1:水清澈透明,它好像有纯洁的心灵。
生2:水追风逐浪,汹涌澎湃,它好像有力量。
生3:水缓缓流淌,它好像很从容。
生4:水无边无际,它好像有宽广的胸怀。
师:君子品德高尚,成为君子,是多少人想要追寻的啊!孔子的一生都在践行着他的君子之梦。
如今,在泗水正涨春潮的时候,引领弟子们将目光聚焦于活泼欢快的泗水,原来是想借水——生:(异口同声地)教育弟子们做一名真君子!【点评:领悟孔子论水蕴含的深意,是教学的难点。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3孔子游春_苏教版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3孔子游春_苏教版《孔子游春》教学纪实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德行”、“情义”、“志向”、“善施教化”、“真君子”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孔子关于“水”的一番话蕴涵的道理,体会课文借物喻理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8自然段。
4.教育学生做一个有道德、有情义、有志向的人。
教学重点:理解孔子关于水的一番话中蕴涵的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借物喻人、喻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1.导入。
师:今天这节语文课,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画。
(出示文中主题图。
)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小燕子。
生:我看到了碧波荡漾的流水,看到了桃红柳绿的美丽景色,我认为春天到了。
生:我想问问:图中的老人是谁?青年人又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师:图中的老人是孔子,他正带着弟子在泗水河边游春。
2.介绍孔子。
(师介绍孔子生平。
)师:游春是什么意思?就是在春天里去游玩。
师:当孔子游春4个字映入你眼帘的时候,你脑海中闪现出一些什么问题?生:孔子到哪里去游春,和谁去的?生:他们游春时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说了什么?生:他们玩得高兴吗?二、探究新知师:同学们,刚才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为了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生:应该认真去读课文。
生:要边读边想。
生:边想边做圈点批注。
1.初读课文。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自由读文吧。
(生读。
)师:同学们,谁能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生:我读懂了春天到了,泗水河边的景色很美,所以孔子带着弟子到泗水河边去游春。
生: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孔子看到水时和他的弟子说了一番关于水的话。
生:我明白了弟子们分别讲述了自己的志向,一看就知道弟子们都很有理想。
生:我知道了孔子和弟子的师生关系很融洽,玩得也很高兴。
2.品读课文。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那么哪几个自然段写游春,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孔子谈水,哪几个自然段又是写弟子们讲述各自志向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孔子游春》课堂实录

《孔子游春》课堂实录《孔子游春》是苏教版学校语文12册中的一篇美文,文章说理透彻,浓浓的师生情意宛如清水缓缓地流淌字里行间。
尤其是论水一段,叙物明理,内涵非常丰富、厚重。
笔者曾多次倾听多位老师执教《孔子游春》这一课,发觉执教老师在教学时,在引导同学体会、领悟孔子论水的宏论时,对水和真君子间的联系把握不够精确,有的老师甚至引导同学偏离了孔子论水的目的。
请看下面一段课堂实录:师:孔子说的有道理吗?你由此想到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生1:由水是培育一切生灵的乳汁,我想到了黄河;由水和顺温顺,我想到了桂林山水,由水穿山岩,凿石壁,我想到了瀑布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生2:我觉得孔子论水很片面,水流必向下,只能说明水没有远大的志向,人们不是有句常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吗?可见,这不是君子的行为。
师:有道理!生3:孔子说水能荡涤污垢,我认为应当是藏污纳垢才对,它包庇、隐蔽污点,莫非是君子的行为吗?4:水不像孔子说的那样完满,比如说,泛滥的洪水曾埋没了多少农田,又让多少老百姓无家可归!生5:为什么会有洪水?我觉得人类应当好好反省,假如不是你们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又怎么会有洪水?在上述片断中,同学把水的德行仅仅理解成黄河,把水的不同形态和相对应的景物联系起来,又在洪水的问题上有了争议,谈到了环保;显着,同学的这种建立在自己生活阅历和体验上的理解与感悟,已经脱离了文本主旨,甚至违抗了文本主旨。
面对这种浮浅的、片面的自由发挥,老师假设不适时地正确引导,课文教学那么失去了对同学正确的情感、立场、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更无法继续深入下去,由于文中的第三部分弟子们各言其志就是在建立在论水的层面上的,子路之所以悟到应当有福同享,颜回之所以悟到应当做不为自己表功的人;都是悟到了孔子论水的主旨:即要做一名像水一样的真君子!由于上述案例中的老师忽视了文本内容的价值取向,所以导致下一环节的教学走入了误区,可以说,这节课看似表达了生本理念,实那么是失败的。
6下23《孔子游春》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孔子游春》第二课时课堂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孔子游春》教学过程:一、敲开读的大门,张开听的翅膀,感受泗水春景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跟随着孔子的脚步,来到了绿草如茵的泗水河畔,现在仍然清晰地印在你脑海中的是哪几幅画面?生: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言志。
【新课开始,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既串起了课文的脉络,又让课文所描绘的图景在孩子们的心中鲜亮起来。
然后通过一段极富感染力的引语,一段优美抒情的音乐,让孩子们在齐读中张开了心灵的翅膀。
】师播放音乐,生配乐朗读。
二、扬起读的风帆,开启思的航程,感悟孔子论水师:请大家快速读一读课文第二部分(3-9自然段),看一看哪几个段落集中地写出了孔子对水的情义?生:(浏览课文,思考)生:第八小节写出了孔子对水的感情。
师:这一小节写的是什么内容?生:孔子从泗水河中看出的道理。
师:你从孔子论水中看出了他对水的情谊,对吗?生:对。
生:我从“孔子的心情很不平静,就像他眼前的泗水波澜起伏……”这一小节看出了孔子对泗水有很深的情义。
师:如果说第八小节写的是孔子论水,那么这一小节写的就是孔子—生:孔子看水。
师:你从孔子看水中读到了他的情义。
还有补充吗?生:第七自然段也可以看出孔子对水的情谊。
子贡说:“老师遇水必观,其中一定有道理,能不能讲给我们听听?”师:哪一个词语让你体会到了孔子对水的情谊?生:遇水必观。
师:在这几个部分中,你觉得最能表达孔子对水的情谊的是哪一段话?生(齐说):第八自然段。
师:一起来看看这一段。
同学们,看看孔子的这段话是围绕其中的哪一句话展开的?生:水是真君子啊!师:孔子认为,水是—(真君子)(板书:水,真君子)师:孔子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在“真君子”前加问号)请大家再读这一段,根据你的理解,从中找出有关的词语。
生:我从“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这些词语中看出水是真君子。
(板书: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师:孔子认为水是真君子,是因为他觉得水—生(齐读):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这里,荡漾着春意……——《孔子游春》教学实录及互动评课师:(板书:春)同学们,看到春,你想起了哪些描绘春天的词语、诗句或者是精彩的片段?师:春天就是这样生机勃勃、多姿多彩,充满了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听同学们这一说,我不禁想起了一段描绘春天的文字。
(媒体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请大家小声地读一读,把语速放慢,用心去感受、体验、品味这烂漫的春光。
生:(专心致志地小声朗读)师:这段话中有你不认识的字吗?(学生提出眸子的眸和广袤的袤不认识。
前者,教师让认识该字的学生领读,并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猜想意思;后者,教师领读并释义。
)师:扫除了拦路虎,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把这段话读通得更加通顺、流畅。
但是,老师想给同学们提个更高的要求,行吗?生:(齐答)行!师:好!请大家默读这个段落,一边读一边想象,把这段文字所描绘的美景在你的脑海里显现出来。
注意,读的时候语速仍然要放慢一些。
生:(默读想象)师:看同学们这陶醉的神情,老师知道大家仿佛身临其境,来到了泗水河畔,亲眼目睹了这美妙的景象。
有声有色的朗读有利于表达情感,就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把这段文字朗读一遍,再一次去感受泗水河畔那如诗如画的春景。
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师:欣赏完了泗水河畔迷人的春景,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位伟人(板书:孔子)。
你们了解他吗?生:(略)师:孔子是二千四百多年前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随同孔子一道去那风景秀丽、春光融融的泗水河畔游春(板书:游)。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师:知道游春的意思吗?生:就是春游!师:对,就是春游!只不过古人把这叫做游春或者是踏青。
那么,《孔子游春》这篇文章究竟写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翻看课后的生字表,要求认真读,读正确,读流利。
生:(自由读课文)师:同学们刚才读书非常用心,非常投入,读书就应该这样。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笔来,迅速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稍后)现在,老师想请几个同学来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能满足老师的这个愿望吗?生:(略)师:同学们,会读书的人往往善于抓住要点,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把一篇文章读成很短的几句话。
下面请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谁能把文章读成很短的几句话?生:这篇文章写春天到了,孔子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他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悟出了一个深奥的道理,并把它讲述给弟子们听的事。
师:说得不错!谁能说得再具体些?生:这篇课文讲述了孔子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畔游赏春景,借水引导弟子们要做真君子,随后与弟子们弹琴唱歌,在听了子路和颜回的志向后竟手舞足蹈起来的事情。
师:(微笑着)你说得很具体!照你所说,你认为这篇文章当中哪一段最为重要?为什么?生:我认为第八自然段最重要。
因为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游春论水,其实是在引导弟子如何做人。
师:大家同意吗?同意的举手!生:(纷纷举起手来)师: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第八自然段正是全文的核心语段。
哪位同学给大家读读这一段?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想,看看这段话主要说了什么?生:这段话主要说水是真君子,因为它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师:同学们,孔子论水的这一番话语蕴含哲理,水的这四个特性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让我们齐声把这段话读一遍。
生:(齐读)师:同学们,这段文字我特别喜欢,读完一遍,我就忍不住读第二遍、第三遍,每读一遍感受就更深一层。
其实,文章许多地方都与水的这四个特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我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找到了这种联系,那么,对于课文的理解就会更深入,感受也一定会更全面的。
下面就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全篇文章,细细地去探求,去挖掘,把你的发现和感受及时地圈划、记录下来。
生:(静心阅读,边读书边圈画有关语句,写下自己的感受,时间长达10分钟。
)师:好的,请大家停笔。
刚才,教室里是静悄悄的,这是课堂上最美妙的风景。
我真不忍心打破这般沉静!同学们刚才紧紧围绕水的四个特性于全文当中去找联系,大家静心默读,边读边思,边思边写,相信感受一定很多。
下面就让我们把自己的读书收获拿出来和大家一块分享。
发言的时候,首先要告诉大家你是把水的哪个特性和哪个词语、句子或段落联系起来思考的,然后说说你的理由。
生:我是把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这句话与第二自然段联系起来思考的。
水是生命的源泉,如果没有水的浇灌和滋润,泗水河畔的景色能这么美丽吗?大自然又怎能妙不可言,令人心驰神往呢?这都是水的功劳哇!师:(兴奋地)理解得多深刻啊!同学们,我提议,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
生:(由衷地鼓起掌来)师:还有谁也是把水的德行与这一段联系起来思考的?请你来补充。
生:我同意她的说法,但我想补充一点,我觉得水的德行不仅仅是表现在它滋养万物、造福万物,还表现在它不求回报。
师:(高兴地)你真善于思考,补充得多好哇!是啊,水源源不断地流淌,润泽沿途中的万物但不求回报,它德高盖世。
同学们,读书就应该像这两位同学一样,要瞻前顾后,联系着去阅读思考。
老师奖励你,请你邀请一位同学来读书,一个先读德行句,然后另一个读第二自然段,好吗?生:(邀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读了起来)师:(面对读第二自然段的同学)你现在读第二自然段,和起初读时的感受一样吗?生:不一样。
起初读我觉得这段文字很美,现在读不仅感觉到美,还体会出其中蕴含着的对水的赞美之情。
师:(微笑着面向大家)老师再请两位同学读一读,不过顺序调一下,一个先读第二自然段,然后另一个读德行句。
你们再去细细地感受一番。
生:(动情地读了起来)师:你们的感受是否跟刚才的那位同学差不多?生:(异口同声)是的!师:下面,我请男生读德行句,女生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听边想象,脑海里要出画。
我想,此时画面的主体应当是那哺育众生、有如乳汁的水。
生:(略)师:刚刚交流得很好,让我们继续。
生:我把水的有情义与第12和13自然段联系起来思考的。
子路愿意与朋友有福同享,颜回希望成为一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这都说明他们是有情有义的人。
师:(满意地点头)你很聪明,思考得很深入。
子路乐善好施,与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颜回温文尔雅,谦逊沉稳,正如水的和顺温柔。
这不正是有情义的一种具体表现吗?咱们班谁是急性子?谁又温文尔雅?(经推荐请了两位学生分别读子路和颜回的话。
)师:读得真好!对于有情义这一点,还有谁要补充的?生:第十自然段写到孔子弹琴,弟子们围在他的身边跟着唱歌,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多么融洽和谐啊!情谊是多么深厚啊!师:说得好!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师生间浓浓的情谊相互交融,令人叹为观止。
大家找找,文中还有一段也具体写出了师生之间的情谊。
生:(读第十六自然段)师:你们看,身为老师的孔子没有正襟危坐,而是与弟子们同娱共乐,唱歌跳舞,讲求平等,使弟子们不仅沐浴在春风中,更是沐浴在师爱的阳光里,沐浴在美好的人生里。
所以课文的结尾才会说生:(齐答)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师:让我们齐声来读读这几个自然段,去感受师生之间这种浓浓的情谊。
生:(感情朗读)师:读得太好了。
相信同学们都已弄明白了有情义的真正意思。
下面让我们围绕有志向继续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生:我从子路、颜回所说的话语当中,觉察出他俩已经明白师父论水的目的,立下了人生的志向。
师:是的!立下了志向,就得认定目标走,咬定目标行。
还可以联系哪个句子来理解?(见无人举手)老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第三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其余的同学注意听,看看能否有所发现。
生:(读)活泼欢快的泗水从大山滚滚而来,又不知疲倦地奔腾而去。
师:发现了吗?生:我认为这句话实际是说水的志向始终如一,它锲而不舍,勇往直前,再累再苦也要往前奔流。
师:是的!立下了志向,就算明知山有虎,也得偏向虎山行啊!你真有悟性!这两段话让我想起了孔子在泗水观澜曾经说过的一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意思是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逝,日夜不停。
同学们,你们由这句话想到了孔子心情不平静的原因了吗?生:可能孔子觉得时光匆匆而逝,自己到现在还未实现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生:也有可能是孔子觉得,人应该胸怀大志,但是人生短暂,应该用这有限的时间做出无限的努力。
师:(动情地)是啊!人生苦短,譬如朝露;光阴似箭,年华易逝。
我们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春天,更应该好好把握这宝贵的时光,立下壮志,勇往直前,去播种、耕耘,收获美好的理想。
否则,就会追悔莫及。
让我们齐声读读这两句话,好吗?生:(齐读)师: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这句话和文章哪儿有着联系?生:我是把这句话和意味深长这个成语联系起来思考的。
意味深长的意思是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那么,孔子论水的这段话究竟有什么含义呢?他真正的目的不是在谈水,而是借机教育弟子们,要他们学习水的品性,做真君子。
孔子真是善施教化!师:(惊喜地)同意他的见解吗?生:同意!师:给他掌声啊!看来,大家都是孔子的知音。
大师就是大师,他善施教化,没有居高临下地空洞说教,而是循循善诱。
做他的弟子,聆听他的教诲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一段好好地读一读,牢记孔子的教诲,把握真君子的标准,学做真君子。
生:(齐读)师:同学们,学到这,不知你们想起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哪两篇课文?生:我想起了《最大的麦穗》和《哲学家的最后一课》这两篇课文。
师:是啊!苏格拉底巧借捡麦穗让弟子们悟出要把握住人生的机遇,不要让眼前的机会白白丧失;那位哲学大师妙用除草一事,让弟子们悟出立德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而孔子以流水为喻,引导弟子们做真君子。
他们都善施教化,不愧为大师!看看课文,善施教化句还和课文哪些地方有着联系?生:文中第七、第九自然段有这样的两个词语,遇水必观和司空见惯。
正因为孔子遇水必观,他才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深奥的道理。
孔子善于向身边的万物学习,从平平常常的现象当中悟出道理,这种做法本身就给弟子们树立了榜样。
我觉得这也能够算作是善施教化。
师:你很有灵性!同学们,孔子的这一发现充满了人生的大智慧,这不仅使他的弟子,也使我们得到了启发:天地间有两种书,一是有字书,二是无字书。
无字书的内容十分广博、深奥。
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川湖海、风云雷雨都是无字之书,都是活的知识宝库。
这部宏大、深邃的无字书,需要我们去勤奋努力地阅读,仔细深入地思考,从中获得种种教益。
你们说,是吗?生:(齐答)是!师:继续交流。
(全场寂静)请同学们去读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
生:(小声读)春天到了,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
师:发现了吗?生:(高兴地)我知道了!孔子带着学生外出游玩,实际上玩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只要我们注意观察,用心感受,用智慧去发现,就能获得许多课文本得不到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