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之行程问题
中考复习-一次函数实际应用

中考复习专题三一次函数图象的实际应用类型一行程问题命题角度❶单人行程问题(2019·吉林省实验模拟)从甲地到乙地,先是一段上坡路,然后是一段平路,小明骑车从甲地出发,到达乙地后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原路返回甲地.假设小明骑车在上坡、平路、下坡时分别保持匀速前进,已知小明骑车上坡的速度比平路上的速度每小时少 5 km,下坡的速度比在平路上的速度每小时多5 km,设小明出发x h后,到达离乙地y km的地方,图中的折线ABCDEF表示y 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1)小明骑车在平路上的速度为________km/h,他在乙地休息了________h;(2)分别求线段AB,EF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3)从甲地到乙地经过丙地,如果小明两次经过丙地的时间间隔为0.85 h,求丙地与甲地之间的路程.【分析】(1)分别计算出小明骑车上坡的速度,小明在平路上的速度,小明下坡的速度,小明在平路上所用的时间,小明下坡所用的时间,即可解答;(2)根据上坡的速度为10 km/h,下坡的速度为20 km/h,所以线段AB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y=6.5-10x,线段EF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y=4.5+20(x-0.9),即可解答;(3)设小明出发a小时第一次经过丙地,根据题意得到6.5-10a=20(a+0.85)-13.5,求出a的值,即可解答.【自主解答】1.快递员张师傅从快递公司出发骑电动车匀速前往幸福家园小区投送快递,到达小区后将快递投放到快递专柜,然后原路匀速返回快递公司,且返回时的速度是返回前速度的1.5倍,张师傅距离快递公司的路程y(千米)与从公司出发所用时间x(小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问题:(1)合理解释线段AB表示的实际意义________;(2)图中a=______,直线BC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3)出发x小时,快递员距离快递公司10千米,求x的值.命题角度❷双人行程问题(2019·松原模拟)“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概念得到广大群众的接受,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选择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小军和爸爸同时骑车去图书馆,爸爸先以150米/分的速度骑行一段时间,休息了5分钟,再以m米/分的速度到达图书馆.小军始终以同一速度骑行,两人骑行的路程y(米)与时间x(分钟)的关系如图.请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填空:a=________;b=________;m=________;(2)若小军的速度是120米/分,求小军第二次与爸爸相遇时距图书馆的距离;(3)在(2)的条件下,爸爸自第二次出发后,骑行一段时间后与小军相距100米,此时小军骑行的时间为______分钟.【分析】(1)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求得a,b,m的值;(2)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可以解答本题;(3)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可以求得t的值.【自主解答】2.(2019·白山一模)周末,甲、乙两名大学生骑自行车去距学校6 000米的净月潭公园,两人同时从学校出发,以a米/分的速度匀速行驶,出发4.5分钟时,甲同学发现忘记带学生证,以1.5a米/分的速度按原路返回学校,取完学生证(在学校取学生证所用时间忽略不计),继续以返回时的速度追赶乙,甲追上乙后,两人以相同的速度前往净月潭,乙骑自行车的速度始终不变,设甲,乙两名大学生距学校的路程为s(米),乙同学行驶的时间为t(分),s与t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求a,b的值;(2)求甲追上乙时,距学校的路程;(3)当两人相距500米时,直接写出t的值是______.3.(2019·白山二模)为营造书香家庭,周末小亮和姐姐一起从家出发去图书馆借书,走了6分钟,发现忘带借书证,小亮立即骑路边共享单车返回家中取借书证,姐姐以原来的速度继续向前行走,小亮取到借书证后骑单车原路原速前往图书馆,小亮追上姐姐后用单车带着姐姐一起前往图书馆.已知单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如图是小亮和姐姐距家的路程y(米)与姐姐出发时间x(分钟)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小亮骑共享单车返回家所用的时间是______分钟,他骑共享单车从家到图书馆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分钟;(2)求小亮骑共享单车从家出发去图书馆时,距家的路程y(米)与姐姐出发时间x(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小亮追上姐姐时,他距图书馆的路程是____米.类型二 注水问题(2019·吉林名校模拟)游泳池换水清洗的整个过程为“排水——清洗——注水”.一个长方体的游泳池在一次换水清洗的过程中,排水速度是注水速度的2倍,清洗的时间为50 min ,这次换水清洗过程中游泳池水量y(m 3)与时间x(min)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这次换水清洗的过程中排水的速度为______m 3/min ;(2)求“注水”过程中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在该游泳池换水清洗的整个过程中,当池水的水位高度恰好是注满水的池中水位高度的13时,直接写出x 的值.【分析】(1)分析图象可得;(2)根据图象及排水速度是注水速度的2倍求解即可;(3)分两种情况讨论.【自主解答】4.(2019·长春模拟)某贮水塔在工作期间,每小时的进水量和出水量都是固定不变的.每日从凌晨4点到早8点只进水不出水,8点到12点既进水又出水,14点到次日凌晨只出水不进水.下图是某日水塔中贮水量y(立方米)与时间x(小时)的函数图象.(1)求每小时的进水量;(2)当8≤x≤12时,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3)从该日凌晨4点到次日凌晨,当水塔中的贮水量不小于28立方米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类型三 费用与工程问题(2019·长春模拟)甲、乙两车间同时开始加工一批零件,加工一段时间后,甲车间的设备出现故障停产维修设备,乙车间继续加工,甲车间维修好设备后提高了工作效率,每小时比出现故障前多加工10个零件,从开始加工到加工完这批零件乙车间的工作效率不变且工作10小时.甲、乙两车间加工这批零件的总数量y(个)与加工时间x(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甲车间每小时加工零件________个;(2)求甲车间维修完设备后,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求加工完这批零件总数量的23时所用的时间.【分析】(1)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即可求出甲车间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2)根据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到甲车间维修完设备后,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先求出零件总数量的23,再根据(2)中的函数关系式,即可得解. 【自主解答】5.(2019·德惠模拟)某快递公司引进A,B两种机器人用来搬运某种货物,这两种机器人充满电后可以连续搬运5小时,A种机器人于某日0时开始搬运,过了1小时,B种机器人也开始搬运,如图,线段OG表示A种机器人的搬运量y A(千克)与时间x(时)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y B关于x的一次函数解析式;(2)如果A,B两种机器人连续搬运5个小时,那么B种机器人比A种机器人多搬运了多少千克?6.(2019·吉林二模)假期小颖决定到游泳馆游泳.游泳馆门票有两种:A种是每天购票进馆,没有优惠;B种是每月先购买贵宾卡,持贵宾卡购票每张可减少8元.设小颖游泳x次,y1(元)是按A种购票方案的费用,y2(元)是按B种购票方案的费用.根据图中信息解答问题:(1)按A种方案购票,每张门票价格为________元;(2)按B种方案购票,求y2与x的函数解析式;(3)如果小颖假期30天,每天都到游泳馆游泳一次,通过计算她选择哪种购票方案比较合算.参考答案类型一【例1】 (1)15 0.1(2)由题意可知,上坡的速度为10 km/h ,下坡的速度为20 km/h , ∴线段AB 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y =6.5-10x ,即y =-10x +6.5(0≤x≤0.2).线段EF 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y =4.5+20(x -0.9),即y =20x -13.5(0.9≤x≤1).(3)由题意可知,小明第一次经过丙地在AB 段,第二次经过丙地在EF 段. 设小明出发a 小时第一次经过丙地,则小明出发后(a +0.85)小时第二次经过丙地,∴6.5-10a =20(a +0.85)-13.5,解得a =0.1,∴0.1×10=1(千米).答:丙地与甲地之间的路程为1千米.跟踪训练1.解:(1)张师傅到达小区后将快递投放到快递专柜(2)3 y =-30x +90(3)分为两种情况:当出发至离公司10千米时,t =10÷20=0.5(h),当回公司至离公司10千米时,10=-30x +90,解得x =83. 【例2】 (1)10 15 200(2)设小军第二次与爸爸相遇时距图书馆的距离为S 米.根据题意得3 000-S 120=15+3 000-S -1 500200, 解得S =750.答:小军第二次与爸爸相遇时距图书馆的距离是750米.(3)704,20或1456跟踪训练2.解:(1)由题意a =9004.5=200,b =6 000200=30, ∴a=200,b =30.(2)9001.5×200+4.5=7.5. 设t 分钟甲追上乙,由题意300(t -7.5)=200t ,解得t =22.5,22.5×200=4 500(米),∴甲追上乙时,距学校的路程为4 500米.(3)5.5分或17.5分两人相距500米时的时间为t 分钟.由题意得1.5×200(t-4.5)+200(t -4.5)=500,解得t =5.5(分);300(t -7.5)+500=200t ,解得t =17.5(分).3.解:(1)2 20(2)∵小亮骑车从家到图书馆用了20分钟,∴点C 对应的时间为30-20=10,即C(10,0).设y =kx +b ,过C(10,0),E(30,3 000),∴⎩⎪⎨⎪⎧10k +b =0,30k +b =3 000,解得⎩⎪⎨⎪⎧k =150,b =-1 500,∴y=150x -1 500(10≤x≤30).(3)2 250类型二【例3】 (1)20(2)1 500÷(20÷2)=150(min),由图可知,150+(75+50)=275(min),∴A(125,0),B(275,1 500).设y =kx +b ,∴⎩⎪⎨⎪⎧125k +b =0,275k +b =1 500,∴⎩⎪⎨⎪⎧k =10,b =-1 250,∴y=10x -1 250(125≤x≤275).(3)50或175.跟踪训练4.解:(1)由图象可知,4点到8点进水20立方米,∴每小时进水量为5立方米.(2)当8≤x≤12时,由图象知,线段过点(8,25)和(12,35).设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代入(8,25),(12,35)得⎩⎪⎨⎪⎧8k +b =25,12k +b =35,解得⎩⎪⎨⎪⎧k =52,b =5,∴当8≤x≤12时,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52x +5. (3)9.2≤x≤16.8.类型三【例4】 (1)60(2)(150+10)×(10-4)+540=1 500.设y =kx +b, 把(4,540),(10,1 500)代入得⎩⎪⎨⎪⎧4k +b =540,10k +b =1 500,解得⎩⎪⎨⎪⎧k =160,b =-100,∴y=160x -100.(4<x ≤10)(3)根据题意得1 500×23=1 000, ∴160x-100=1 000,解得x =558. 跟踪训练5.解:(1)设y B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为y B =kx +b(k≠0).将点(1,0),(3,180)代入得⎩⎪⎨⎪⎧k +b =0,3k +b =180, 解得⎩⎪⎨⎪⎧k =90,b =-90.∴y B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为y B =90x -90(1≤x≤6).(2)设y A关于x的解析式为y A=k1x.根据题意得3k1=180,解得k1=60.∴y A=60x.当x=5时,y A=60×5=300(千克),x=6时,y B=90×6-90=450(千克),450-300=150(千克).答:如果A,B两种机器人各连续搬运5小时,B种机器人比A种机器人多搬运了150千克.6.解:(1)35(2)设y2=27x+b,将点(10,470)代入得b=200,即y2与x的函数解析式为y2=27x+200.(3)A种费用为30×35=1 050(元),B种费用为27×30+200=1 010(元).答:选择B种购票方案比较合算.。
完整版)初中行程问题专题讲解

完整版)初中行程问题专题讲解初中列方程解应用题(行程问题)专题行程问题是指与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量有关的问题。
我们常用的基本公式是: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行程问题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类型,在考试中经常出现。
下面我们将行程问题归类,由易到难,逐步剖析。
1.单人单程:例1:甲,乙两城市间的铁路经过技术改造后,列车在两城市间的运行速度从80km/h提高到100km/h,运行时间缩短了3h。
甲,乙两城市间的路程是多少?分析】设甲,乙两城市间的路程为x km,那么列车在两城市间提速前的运行时间为x/80 h,提速后的运行时间为x/100 h。
等量关系式】提速前的运行时间减去提速后的运行时间等于缩短的时间3 h。
列出方程】x/80 - x/100 = 3.例2:某铁路桥长1000 m,现有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该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过桥共用了1 ___,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共40 s。
求火车的速度和长度。
分析】设火车的速度为x m/s,火车的长度为y m,用线段表示大桥和火车的长度,根据题意可画出如下示意图:100060x1000y40x等量关系式】火车1 ___行驶的路程等于桥长加火车长;火车40 s行驶的路程等于桥长减火车长。
列出方程组】60x = 1000 + y40x = 1000 - y举一反三:1.___家和学校相距15 km。
___从家出发到学校,___先步行到公共汽车站,步行的速度为60 m/min,再乘公共汽车到学校,发现比步行的时间缩短了20 ___。
已知公共汽车的速度为40 km/h,求___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2.根据我省“十二五”铁路规划,连云港至徐州客运专线项目建成后,连云港至徐州的最短客运时间由现在的2小时18分钟缩短为36分钟,其速度每小时将提高260 km。
求提速后的火车速度。
(精确到1 km/h)3.徐州至上海的铁路里程为650 km,从徐州乘“C”字头列车A,“D”字头列车B都可直达上海,已知A车的速度为B车的2倍,且行驶的时间比B车少2.5 h。
中考复习之行程问题

1、A、B两座城市之间有一条高速公路,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分别从这条路两端的入口处驶入,并始终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甲车驶往B城,乙车驶往A城,甲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始终不变.甲车距B城高速公路入口处的距离y千米与行驶时间x时之间的关系如图.1求y关于x的表达式;2已知乙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设行驶过程中,两车相距的路程为s千米.请直接写出s关于x的表达式;3当乙车按2中的状态行驶与甲车相遇后,速度随即改为a千米/时并保持匀速行驶,结果比甲车晚40分钟到达终点,求乙车变化后的速度a.在下图中画出乙车离开B城高速公路入口处的距离y千米与行驶时间x时之间的函数图象.2、一列快车由甲地开往乙地,一列慢车由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匀速运动,快车离乙地的路程y1km与行使的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中AB所示;慢车离乙地的路程y2km 与行使的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中线段OC所示,根据图象进行以下研究.解读信息: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km;2线段AB的解析式为;线段OC的解析式为;3设快,慢车之间的距离为ykm,求y与慢车行驶时间xh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函数图象3、如图1,A,B,C为三个超市,在A通往C的道路粗实线部分上有一D点,D与B有道路细实线部分相通.A与D,D与C,D与B之间的路程分别为25km,10km,5km.现计划在A通往C的道路上建一个配货中心H,每天有一辆货车只为这三个超市送货.该货车每天从H出发,单独为A送货1次,为B送货1次,为C送货2次.货车每次仅能给一家超市送货,每次送货后均返回配货中心H,设H到A的路程为xkm,这辆货车每天行驶的路程为ykm.1用含的代数式填空:当0≤x≤25时,货车从H到A往返1次的路程为2xkm,货车从H到B往返1次的路程为km,货车从H到C往返2次的路程为km,这辆货车每天行驶的路程y= .当25<x≤35时,这辆货车每天行驶的路程y= ;2请在图2中画出y与x0≤x≤35的函数图象;3配货中心H建在哪段,这辆货车每天行驶的路程最短4、张家港市校级模拟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A,B两地,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摩托车从B地到A地,到达A地后立即按原路返回,下图是甲、乙两人离B地的距离ykm与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解答以下问题:1请直接写出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千米;甲骑自行车的速度是千米/时,乙骑摩托车的速度是千米/时.2求出乙离B地的距离ykm与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若两人之间为了信息的及时交流,规定:当两人的距离达到3km时,就必须用无线对讲机联系一次,请求出甲、乙两人用无线对讲机联系时的x的值.5、武进区一模某景区的三个景点A,B,C在同一线路上,甲、乙两名游客从景点A出发,甲步行到景点C,乙乘景区观光车先到景点B,在B处停留一段时间后,再步行到景点C.甲、乙两人离开景点A后的路程S米关于时间t分钟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乙出发后多长时间与甲相遇2若当甲到达景点C时,乙与景点C的路程为360米,则乙从景点B步行到景点C的速度是多少6、甲、乙两车从A地驶向B地,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比乙车早行驶2h,并且甲车途中休息了0.5h,如图是甲乙两车行驶的距离ykm与时间xh的函数图象.1求出图中m,a的值;2求出甲车行驶路程ykm与时间xh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3当乙车行驶多长时间时,两车恰好相距50km.7、甲、乙两人匀速从同一地点到1500米处的图书馆看书,甲出发5分钟后,乙以50米/分的速度沿同一路线行走.设甲、乙两人相距s米,甲行走的时间为t分,s关于t的函数图象的一部分如图所示.1求甲行走的速度;2在坐标系中,补画s关于t的函数图象的其余部分;3问甲、乙两人何时相距360米8、如图1,A、B两地相距90km,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出发向B地行进,甲以高于乙10km/h 的骑车速度前行,行驶一段时间后因某些原因又往回骑行在往返过程中速度不变,与乙汇合后,二人继续以各自的速度向B地行进,设两人骑行的时间为t,与A地的距离为s,s与t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1甲、乙两人骑行的速度;2若乙从A地出发小时后,丙以35km/h的速度由B地向A骑行,则丙经过1或小时后,与乙相距15km.9、甲、乙两观光船分别从A、B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两船在静水中速度相同,水流速度为5千米/小时,甲船逆流而行4小时到达B港.下图表示甲观光船距A港的距离y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A、B两港距离千米,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千米/小时;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乙船距A港的距离y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3求出发几小时后,两船相距5千米.10、甲开汽车,乙骑自行车从M地出发沿一条公路匀速前往N地,乙先出发一段时间后甲才出发,设乙行驶的时间为th,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为ykm,y与t的函数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点C的坐标为,请解决以下问题:1甲比乙晚出发h;2分别求出甲、乙二人的速度;3丙骑摩托车与乙同时出发,从N地沿同一条公路匀速前往M地,若丙经过h与乙相遇.①设丙与M地的距离为Skm,行驶的时间为th,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用写自变量的取值范围②丙与乙相遇后再用多少时间与甲相遇.。
行程问题 九大题型 与 五大方法 附行程问题典型例题

行程问题“九大题型”与“五大方法”。
很多学生对行程问题的题型不太清楚,对行程问题的常用解法也不了解,那么我给大家归纳一下。
1、九大题型:⑴简单相遇追及问题;⑵多人相遇追及问题;⑶多次相遇追及问题;⑷变速变道问题;⑸火车过桥问题;⑹流水行船问题;⑺发车问题;⑻接送问题;⑼时钟问题。
2、五大方法:⑴公式法:包括行程基本公式、相遇公式、追及公式、流水行程公式、火车过桥公式,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其实也有很多技巧,使用公式不仅包括公式的原形,也包括公式的各种变形形式,而且有时条件不是直接给出的,这就需要对公式非常熟悉,可以推知需要的条件。
⑵图示法:在一些复杂的行程问题中,为了明确过程,常用示意图作为辅助工具。
示意图包括线段图、折线图,还包括列表。
图图示法即画出行程的大概过程,重点在折返、相遇、追及的地点。
另外在多次相遇、追及问题中,画图分析往往也是最有效的解题方法。
ps:画图的习惯一定要培养起来,图形是最有利于我们分析运动过程的,可以说图画对了,意味着题也差不过做对了30%!⑶比例法:行程问题中有很多比例关系,在只知道和差、比例时,用比例法可求得具体数值。
更重要的是,在一些较复杂的题目中,有些条件(如路程、速度、时间等)往往是不确定的,在没有具体数值的情况下,只能用比例解题。
ps: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复杂的行程问题经常考,而且要考都不简单。
⑷分段法:在非匀速即分段变速的行程问题中,公式不能直接适用。
这时通常把不匀速的运动分为匀速的几段,在每一段中用匀速问题的方法去分析,然后再把结果结合起来。
⑸方程法:在关系复杂、条件分散的题目中,直接用公式或比例都很难求解时,设条件关系最多的未知量为未知数,抓住重要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常常可以顺利求解。
ps:方程法尤其适用于在重要的考试中,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行程问题公式目录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路程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速度和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问题(直线)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相遇问题(环形)甲的路程+乙的路程=环形周长追及问题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速度差=路程差追及问题(直线)距离差=追者路程-被追者路程=速度差X追及时间追及问题(环形)快的路程-慢的路程=曲线的周长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解题关键船在江河里航行时,除了本身的前进速度外,还受到流水的推送或顶逆,在这种情况下计算船只的航行速度、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叫做流水行船问题。
初中数学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基本关系式】(1)行程问题中的三个基本量及其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2)基本类型①相遇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②追及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③航行问题: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顺速–逆速 = 2水速;顺速 + 逆速 = 2船速顺水的路程 = 逆水的路程注意:抓住两码头间距离不变,水流速和船速(静水速)不变的特点考虑相等关系。
常见的还有:相背而行;环形跑道问题.例1.甲、乙两站相距480公里,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90公里,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140公里。
(1)慢车先开出1小时,快车再开。
两车相向而行。
问快车开出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2)两车同时开出,相背而行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600公里?(3)两车同时开出,慢车在快车后面同向而行,多少小时后快车与慢车相距600公里?(4)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的后面,多少小时后快车追上慢车?(5)慢车开出1小时后两车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后面,快车开出后多少小时追上慢车?例2.有一火车以每分钟600米的速度要过完第一、第二两座铁桥,过第二铁桥比过第一铁桥需多5秒,又知第二铁桥的长度比第一铁桥长度的2倍短50米,试求各铁桥的长.一、行程(相遇)问题1.两村相距35千米,甲乙二人从两村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5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甲先出发1小时后,乙才出发,当他们相距9千米时,乙行了多长时间?2。
A、B两地相距360千米,甲车从A地出发开往B地,每小时行驶72千米,甲车出发25分钟后,乙车从B地出发开往A地,每时行驶48千米,两车相遇后,各自按原来的速度继续行驶,那么相遇后两车相距120千米时,甲车从出发一共用了多少时间?二、行程(追击)问题1.甲、乙两人从同地出发前往某地。
甲步行,每小时走4公里,甲走了16公里后,乙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2公里的速度追赶甲,问乙出发后,几小时能追上甲?2.、敌我两军相距25千米,敌军以5千米/时的速度逃跑,我军同时以8千米/时的速度追击,并在相距一千米处发生战斗,问战斗是在开始追击几小时发生的?3、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步行去B地,5分钟后,甲返回A地去取东西,没有停留,继续步行去B地,如果从两人同时出发起计时,那么35分钟后两人同时到达.已知甲每分钟所行路程比乙每分钟所行路程的2倍少30米。
2024学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行程问题(一次函数的综合实际应用)(提升篇)(含答案)

2024学年九年级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行程问题(一次函数的综合实际应用)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图中的折线表示两车之间距离()kmy与慢车行驶时间()h x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请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回答:(1)快车的速度是______km/h.(2)求线段BC所表示的函数关系式.(3)若在第一列快车与慢车相遇时,第二列快车从乙地出发驶往甲地,速度与第一列快车相同,直接写出第二列快车出发多长时间与慢车相距200km.2.A、B两地相距60km,甲从A地去B地,乙从B地去A地,图中12,分别表示甲、乙l l两人离B地的距离y(km)与甲出发时间x(h)的函数关系图象.(1)求点A的坐标,并说明其实际意义;(2)甲出发多少时间,两人之间的距离恰好相距5km;(3)若用y3(km)表示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请在坐标系(图3)中画出y3(km)关于时间x(h)的函数关系图象,注明关键点的数据.3.快车甲和慢车乙分别从A、B两站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快车到达B站后,停留1小时,然后原路原速返回A站,慢车到达A站即停运休息.下图表示的是两车之间的距离y(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的函数图象.请结合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快、慢两车的速度及A、B两站间的距离;(2)求快车从B返回A站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出发几小时,两车相距200千米?请直接写出答案.4.甲、乙两人从相距4千米的两地同时、同向出发,乙每小时走4千米,小狗随甲一起同向出发,小狗追上乙的时候它就往甲这边跑,遇到甲时又往乙这边跑,遇到乙的时候再往甲这边跑…就这样一直匀速跑下去.如图,折线A B C--,A D E--分别表示甲、小狗在行进过程中,y与甲行进时间x(h)之间的部分函数图象.离乙的路程()km(1)求AB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2)小狗的速度为______km/h;求点E的坐标;(3) 小狗从出发到它折返后第一次与甲相遇的过程中,求x为何值时,它离乙的路程与离甲的路程相等?5.甲、乙两地高速铁路建设成功,一列动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列普通列车从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均匀速行驶并同时出发.设普通列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千米).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图像.求:(1)甲、乙两地相距______千米;(2)求动车和普通列车的速度;(3)求C点坐标和直线CD解析式;(4)求普通列车行驶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1000千米.6.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先相向而行.途中乙车因故停留1小时,然后以原速继续向A地行驶,甲车到达B地后,立即按原路原速返回A地(甲车掉头的时间忽略不计),到达A地后停止行驶,原地休息;甲、乙两车距B地的路程y(千米)与所用时间x (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请结合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乙车的速度为千米/时,在图中的()内应填上的数是.(2)求甲车从B地返回A地的过程中,y与x的函数关系式.(3)两车出发后几小时相距120千米,请直接写出答案:时.7.甲、乙两人从A地前往B地,先到终点的人在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30s后,乙才出发.在运动过程中,甲、乙两人离A地的距离分别为1y(单位:m)、2y(单位:m),都是甲出发时间x(单位:s)的函数,它们的图象如图①.设甲的速度为1v m/s,乙的速度为2v m/s.(1)12:v v=______,=a______;(2)求2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在图②中画出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s(单位:m)与甲出发时间x(单位:s)之间的函数图象.8.小明从学校出发,匀速骑行前往距离学校2400米的图书馆,小明出发的同时,同学小阳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从图书馆沿同一条道路步行回学校,两人距离学校的路程y(单位:米)与小明从学校出发的时间x(单位:分钟)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点C的坐标为_________;(2)求直线BC的表达式;(3)若小明在图书馆停留7分钟后沿原路按原速返回,请补全小明距离学校的路程y与x的函数图象;(4)在(3)的基础上,小明能否在返校途中追上小阳?若能,请计算此时两人与学校之间的距离;若不能,请说明理由.9.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经过点A(﹣2,﹣2),点B是第二象限内一点,且点B的横、纵坐标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36=0的两个根.过点B作BC⊥x轴于点C.(1)直接写出k的值和点B的坐标:k=;B(,);(2)点P从点C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轴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若△BPO 的面积是S,试求出S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当S=6时,以PQ为一边向直线PQ下方作正方形PQRS,求点R 的坐标.10.甲、乙两车从A地出发,匀速驶向B地.甲车以80km/h的速度行驶1h后,乙车才沿相同路线行驶,乙车先到达B地并停留1h后,再以原速按原路返回,直至与甲车相遇.在此过程中,两车之间的距离y(km)与乙车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乙车行驶小时追上了甲车.(2)乙车的速度是;(3)m=;(4)点H的坐标是;(5)n=.11.已知矩形ABCD中,AB=4米,BC=6米,E为BC中点,动点P以2米/秒的速度从A 出发,沿着△AED的边,按照A→E→D→A顺序环行一周,设P从A出发经过x秒后,△ABP 的面积为y(平方米),求y与x间的函数关系式.12.某兴趣小组利用计算机进行电子虫运动实验.如图1,在相距100个单位长度的线段AB 上,电子虫甲从端点A出发,匀速往返于端点A、B之间,电子虫乙同时从端点B出发,设定不低于甲的速度匀速往返于端点B、A之间.他们到达端点后立即转身折返,用时忽略不计.兴趣小组成员重点探究了甲、乙迎面相遇的情况,这里的“迎面相遇”包括面对面相遇、在端点处相遇这两种.设甲、乙第一次迎面相遇时,相遇地点与点A之间的距离为x个单位长度,他们第二次迎面相遇时,相遇地点与点A之间的距离为y个单位长度.(1)请直接写出:当x=20时,y的值为_________;当x=40时,y的值为________;(2)兴趣小组成员发现了y与x的函数关系,并画出了部分函数图像(如图2中的线段OM,但不包括点O,因此点O用空心画出)①请直接写出:a=_______;②分别求出各部分图像对应的函数解析式,并在图2中补全函数图像,标出关键点的坐标;(2)小黄在距离学校多少米处遭遇堵车?从小黄遇到堵车到小吴追上小黄用了多少时间?(3)小吴和小黄何时相距520m?15.甲、乙两人计划8:00一起从学校出发,乘坐班车去博物馆参观,乙乘坐班车准时出发,但甲临时有事没赶上班车,8:45甲沿相同的路线自行驾车前往,结果比乙早1小时到达.甲、乙两人离学校的距离y(千米)与甲出发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点A的实际意义是什么?(2)求甲、乙两人的速度;(3)求OC和BD的函数关系式;(4)求学校和博物馆之间的距离.16.甲乙两人沿相同的路线同时登山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y(米)与登山时间x(分钟)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甲距地面的高度y(米)与登山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甲.(2)若乙提速后,乙的速度是甲登山速度的3倍,登山多长时间时,乙追上了甲?此时乙距A 地的高度为多少米?答案:21200 430v=15 6v∴=⨯30 a∴=⨯。
行程问题九大题型初中公式

行程问题九大题型初中公式
在解决行程问题时,初中阶段主要涉及到的公式主要包括以下九大题型:
1. 相遇问题:
公式:总路程 = (甲速度 + 乙速度) × 相遇时间
2. 追及问题:
公式:追及时间 = 追及路程 / (快速 - 慢速)
公式:追及路程 = (快速 - 慢速) × 追及时间
3. 环形跑道上的相遇与追及:
公式:外圈路程 - 内圈路程 = 快者速度× 时间 - 慢者速度× 时间
4. 行程问题中的正反比例关系:
公式: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5. 航行问题:
公式:顺水速度 = 静水速度 + 水流速度
公式:逆水速度 = 静水速度 - 水流速度
6. 火车过桥问题:
公式:车长 + 桥长 = 火车速度× 火车过桥时间
7. 流水问题:
公式:船速的(1 - 水速/船速)× 时间 = (顺水路程 / 顺水时间)× 时间
8. 行程问题中的比例关系:
公式:路程一定时,时间和速度成反比
9. 行程问题中的线性关系:
公式: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在解决具体问题时,需要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同时,理解和掌握这些公式的含义和应用方法,对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行程问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行程问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行程问题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问题类型,通常应用于时间、速度、距离等方面。
解题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解题技巧:
1. 建立方程
在解决行程问题时,可以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条件,建立相应的方程式,来求解未知数。
例如,当我们知道两个物体在同一方向上移动时,可以运用公式:距离=速度×时间,建立方程,进而求出未知数。
2. 画图辅助解题
有些行程问题,尤其是多个物体同时移动时,画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题目意思,并且有利于我们找到解题的方法。
因此,在解题时,可以根据题目要求,画出相应的图形,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题目。
3. 分析速度、时间、距离之间的关系
在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距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我们知道任意两项,都可以通过公式求出另一项。
因此,在解题时,可以尝试从速度、时间、距离之间的关系入手,找到解题的方法。
4. 求平均速度
有些题目中,物体在行程中可能有多个速度。
此时,我们可以求出平均速度来解决问题。
平均速度的公式是: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在求解平均速度时,我们需要注意速度的单位应该统一。
总之,解决行程问题需要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灵活运用解题技巧和方法,精准地分析题目,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复习之行程问题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1、A、B两座城市之间有一条高速公路,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分别从这条路两端的入口处驶入,并始终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甲车驶往B城,乙车驶往A城,甲车在行驶过程中速度始终不变.甲车距B城高速公路入口处的距离y(千米)与行驶时间x(时)之间的关系如图.
(1)求y关于x的表达式;
(2)已知乙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设行驶过程中,两车相距的路程为s(千米).请直接写出s关于x的表达式;
(3)当乙车按(2)中的状态行驶与甲车相遇后,速度随即改为a(千米/时)并保持匀速行驶,结果比甲车晚40分钟到达终点,求乙车变化后的速度a.在下图中画出乙车离开B城高速公路入口处的距离y(千米)与行驶时间x(时)之间的函数图象.
2、一列快车由甲地开往乙地,一列慢车由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匀速运动,快车离乙地的路程y
(km)与行使的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中AB所示;慢车离
1
(km)与行使的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中线段OC所示,根据图乙地的路程y
2
象进行以下研究.
解读信息:
(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km;
(2)线段AB的解析式为;线段OC的解析式
为;
(3)设快,慢车之间的距离为y(km),求y与慢车行驶时间x(h)的函数关系式,并
画出函数图象
3、如图1,A,B,C为三个超市,在A通往C的道路(粗实线部分)上有一D点,D与B 有道路(细实线部分)相通.A与D,D与C,D与B之间的路程分别为25km,10km,
5km.现计划在A通往C的道路上建一个配货中心H,每天有一辆货车只为这三个超市送货.该货车每天从H出发,单独为A送货1次,为B送货1次,为C送货2次.货车每次仅能给一家超市送货,每次送货后均返回配货中心H,设H到A的路程为xkm,这辆货车每天行驶的路程为ykm.
(1)用含的代数式填空:
当0≤x≤25时,货车从H到A往返1次的路程为2xkm,货车从H到B往返1次的路程为km,货车从H到C往返2次的路程为km,这辆货车每天行驶的路程
y= .
当25<x≤35时,这辆货车每天行驶的路程y= ;
(2)请在图2中画出y与x(0≤x≤35)的函数图象;
(3)配货中心H建在哪段,这辆货车每天行驶的路程最短?
4、张家港市校级模拟)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A,B两地,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摩托车从B地到A地,到达A地后立即按原路返回,下图是甲、乙两人离B地的距离y (km)与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解答以下问题:
(1)请直接写出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千米;甲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千米/时,乙骑摩托车的速度是千米/时.
(2)求出乙离B地的距离y(km)与行驶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若两人之间为了信息的及时交流,规定:当两人的距离达到3km时,就必须用无线对讲机联系一次,请求出甲、乙两人用无线对讲机联系时的x的值.
5、武进区一模)某景区的三个景点A,B,C在同一线路上,甲、乙两名游客从景点A出发,甲步行到景点C,乙乘景区观光车先到景点B,在B处停留一段时间后,再步行到景点C.甲、乙两人离开景点A后的路程S(米)关于时间t(分钟)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乙出发后多长时间与甲相遇?
(2)若当甲到达景点C时,乙与景点C的路程为360米,则乙从景点B步行到景点C的速度是多少?
6、甲、乙两车从A地驶向B地,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比乙车早行驶2h,并且甲车途中休息了0.5h,如图是甲乙两车行驶的距离y(km)与时间x(h)的函数图象.(1)求出图中m,a的值;
(2)求出甲车行驶路程y(km)与时间x(h)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
(3)当乙车行驶多长时间时,两车恰好相距50km.
7、甲、乙两人匀速从同一地点到1500米处的图书馆看书,甲出发5分钟后,乙以50米/分的速度沿同一路线行走.设甲、乙两人相距s(米),甲行走的时间为t(分),s关于t的函数图象的一部分如图所示.
(1)求甲行走的速度;(2)在坐标系中,补画s关于t的函数图象的其余部分;
(3)问甲、乙两人何时相距360米?
8、如图1,A、B两地相距90km,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出发向B地行进,甲以高于乙10km/h的骑车速度前行,行驶一段时间后因某些原因又往回骑行(在往返过程中速度不变),与乙汇合后,二人继续以各自的速度向B地行进,设两人骑行的时间为t,与A地的距离为s,s与t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
(1)甲、乙两人骑行的速度;
(2)若乙从A地出发小时后,丙以35km/h的速度由B地向A骑行,则丙经过1或
小时后,与乙相距15km.
9、甲、乙两观光船分别从A、B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两船在静水中速度相同,水流速度为5千米/小时,甲船逆流而行4小时到达B港.下图表示甲观光船距A港的距离y (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A、B两港距离千米,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千米/小时;(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乙船距A港的距离y(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
(3)求出发几小时后,两船相距5千米.
10、甲开汽车,乙骑自行车从M地出发沿一条公路匀速前往N地,乙先出发一段时间后甲才出发,设乙行驶的时间为t(h),甲乙两人之间的距离为y(km),y与t的函数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点C的坐标为(),请解决以下问题:
(1)甲比乙晚出发h;
(2)分别求出甲、乙二人的速度;
(3)丙骑摩托车与乙同时出发,从N地沿同一条公路匀速前往M地,若丙经过h与乙相遇.
①设丙与M地的距离为S(km),行驶的时间为t(h),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用写自变量的取值范围)②丙与乙相遇后再用多少时间与甲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