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工程综合能力竞赛内容及方式
北京二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北京市第二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根据市教委《关于印发北京市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的通知》(京教高办〔2008〕2号),决定举办北京市第二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由清华大学承办,竞赛方案如下:2置的障碍物,小车前行过程中完成的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由重力势能转换获得,不可使用任何其他的能量形式。
根据避障数量和小车行走距离进行排名。
除完成小车设计制作外,还要求提交小车结构设计报告,工艺分析报告,成本核算报告,工程管理报告等文字资料。
四、赛制赛程比赛分预赛、复赛、决赛,预赛由参赛单位组织,复赛、决赛由组委会统一组织。
具体日程安排如下:高校联系人信息表附件1:北京市第二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竞赛规则根据《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章程》,为规范北京市第二届大学生“无碳小车”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各项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科学、规范”的原则,特制订本规则。
一、参赛要求,通碳钢)准备,重块铅垂下降落差400±2mm,落下后须被小车承载并随小车一起运动,不允许掉落。
3.无碳小车要求1)预赛小车:设计制作全部在本校完成,具体结构和控制方法不限,参加预赛;2)决赛小车:将上交小车的前轮更换为现场自制轮参赛;3)参赛小车应有方便测量的标记,始终保持与车身相对静止,以便测量小车竞赛行走距离;4)参赛小车除从动力载荷的势能转换能量外,不允许采用任何其他能量。
4. 跑道要求跑道由竞赛组委会提供,赛道为复合地板铺设的地面,宽为2000㎜,设有出发标准线和障碍物中心连线,距出发标准线每间隔1米放置一个直径20mm、高度200mm的弹性障碍圆棒,障碍物的中心连线与出发标准线垂直。
1小(3)小车可在出发线上任意一点出发,小车的测量标记置于出发标准线后;(4)小车须按命题中的“S”路线行走,否则按弃权处理;(5)小车载荷小于规定、重块质量或落差高度大于规定,按弃权处理;(6)每个参赛队只能出一辆小车参加比赛。
工程类大学生比赛方案模板

工程类大学生比赛方案模板一、竞赛内容本次比赛旨在鼓励工程类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结合工程实践,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比赛内容主要包括工程设计、制造、测试与分析等方面的工程技术研究。
二、参赛对象本次比赛面向全国范围内的工程类大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
三、竞赛形式1. 个人赛:参赛者可自行报名,每位参赛者需提交个人简历和参赛作品。
2. 团队赛:以小组形式组队参赛,每个团队由3-5人组成,需提交团队成员名单和参赛作品。
四、比赛流程1. 报名阶段: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参赛申请,包括个人简历或团队成员名单和参赛作品概要。
2. 初赛阶段:评委会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初步评审,评选出进入决赛的作品。
3. 决赛阶段:决赛阶段进行现场答辩和展示,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
五、竞赛主题1. 智能制造与工业4.0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 新能源与清洁能源4. 城市交通与智慧交通5. 医疗器械与医疗技术6. 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7. 工程管理与项目管理8. 机电一体化与智能控制六、参赛要求1. 参赛者需提交符合竞赛主题的原创作品,作品内容应包括设计思路、制造工艺、测试与分析等方面。
2. 个人赛参赛者需提交个人简历和参赛作品概要,团队赛参赛者需提交团队成员名单和参赛作品概要。
3. 所有参赛作品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按要求提交相关资料。
七、评选标准1. 创新性:作品设计符合竞赛主题,创新思维明显。
2. 技术性:作品制造、测试和分析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手段与方法。
3. 可行性:作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4. 完整性:作品设计、制造、测试与分析环节齐全,成果展现完整。
八、奖励设置1. 一等奖:3名,奖金10000元/人2. 二等奖:5名,奖金8000元/人3. 三等奖:10名,奖金5000元/人4. 优秀奖:若干名,奖金2000元/人九、组委会与评委会1. 组委会负责竞赛的组织与管理工作,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
大学生工程专业竞赛方案

大学生工程专业竞赛方案一、竞赛项目概述本项目致力于设计和制作一种新型的智能家居系统,以解决现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诸多问题。
通过智能家居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其他智能设备,对家中的电器设备进行智能控制,并实现家居设备的自动化管理和智能化控制。
本团队将在此竞赛中提出一种全新的智能家居系统,并设计并制作出相应的原型产品,以验证该系统在实际使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竞赛项目研究内容1.项目背景与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家庭电器设备的日益普及,智能家居系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传统的家居设备控制方式,如开关灯、调节空调温度等都需要人工操作,不仅麻烦且不智能。
而通过智能家居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其他智能设备,实现对家庭电器设备的远程控制。
此外,智能家居系统还能实现家居设备的自动化管理,比如可以根据用户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自动调节家中的照明、温度等,从而提高生活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2.研究目标我们的研究目标包括:(1)设计一种简单易用、功能丰富的智能家居系统,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2)通过合理的技术和设备选择,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性能稳定性。
(3)针对现有智能家居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
3.研究方法(1)需求分析: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调查,了解用户对于智能家居系统的需求,包括功能、性能、价格等方面。
(2)技术研究:通过对当前主流的智能家居系统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选取合适的硬件和软件方案,并对系统的通信、控制、智能化等技术进行详细设计和研究。
(3)系统设计:结合需求分析和技术研究结果,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统方案,包括硬件设计、软件开发、通信协议、用户界面等。
(4)系统实现:根据系统设计方案,制作出实际的智能家居系统原型,并进行功能验证和性能测试。
(5)系统优化:根据实际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完善系统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第四届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规则

第四届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规则根据《第四届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命题》,为规范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各项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科学、规范"的原则,特制订本规则。
一、参赛要求1。
赛前工作1)比赛报到后,参赛队以抽签形式获得竞赛序号,均按竞赛序号由小到大依次进行。
所有竞赛环节需用数据及安装工作台等都在竞赛开始前采用抽检产生,2)各参赛队在竞赛报到时,提交设计说明书 1 式 3 份,并同时提供电子版(存储设备不再退还),用档案袋装好;档案袋上均应注明参赛队编号,由工作人员与参赛队当面检查点清,并签字。
3)在比赛过程中,参赛学生有问题可举手向工作人员示意。
2.小车要求每个参赛队只能有一辆小车参赛。
小车要求符合第四届省赛命题说明及实施方案》的要求,采用三轮结构,具体结构设计及材料选用均由参赛队自主完成;小车行走能量只能来自给定的重力势能,具体结构自行设计;小车在行走过程中完成前行动作所需的能量只能来自给定重力势能所转换的能量外,不允许获得任何其他形式的能量。
3.砝码要求砝码质量(1kg)由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在小车行走过程中,砝码不允许掉落.4。
赛道要求由竞赛组委会提供符合命题要求的赛道。
15.现场竞赛要求1)比赛前工作人员检查参赛小车是否符合命题要求,不允许小车存储任何其它形式的能量;2)比赛顺序按照各参赛队抽签的竞赛序号从小到大进行;3)参赛队进入赛道后,在裁判规定时间内开始比赛,超出时间为放弃;4)小车必须从出发线规定位置出发,出发后前轮至出发线记入成绩;5)各个环节竞赛需检查所用电池是否符合竞赛要求;6)小车只能在规定的赛道内行走,超出赛道边界线、撞倒障碍物和碰赛道边界挡板均结束比赛;7)每个参赛队的小车行走有二次机会,取二次成绩中最好的成绩作为此项最终成绩,由裁判员测量小车行走距离、上下坡和绕障碍物数量,跑完全程的小车需记录砝码剩余高度.8)有参赛队身份的任何标识(学校、姓名等)、没有按照规定提交材料都将会分.9)比赛期间允许一位队员跟着小车行驶,预防小车跌倒时扶住小车。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命题二说明1 竞赛命题本项竞赛题目为“智能物料搬运机器人竞赛”。
自主设计并制作一款能执行物料搬运任务的智能移动机器人。
该机器人能够在规定场地内自主行走,通过扫描阅读二维码领取任务,自主寻找、识别任务指定的物料,按任务要求的顺序将其搬运至指定的存放地点,并按照要求的位置和方向摆放。
根据现场抽签决定抓取物料的类型,现场设计机器人末端抓取装置(手爪),使用3D打印或激光切割设备完成制造,安装于参赛机器人手臂末端后进行现场运行比赛。
本项目参赛所要求的实物和文件均由参赛学生自主完成。
2 题目要求2.1 参赛机器人的功能要求应具有场地目标位置识别、自主路径规划、自主移动、二维码读取、物料颜色识别或形状识别、物料抓取和搬运等功能;全部竞赛过程由机器人自主运行,不允许使用遥控等人工交互手段及除机器人本体之外的任何辅助装置。
2.2 参赛机器人的电控及驱动要求主控电路采用嵌入式解决方案(包括嵌入式微控制器等),实现二维码读取、自主定位、物料识别、以及路径规划及运动控制等功能,所用传感器和电机的种类及数量不限。
自行设计制作主控电路版,其上须带有电机驱动电路及任务内容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能够持续显示二维码任务信息直至比赛结束。
机器人驱动电源供电电压限制在12V以下(含12V),电池随车装载,场内赛程中不能更换。
2.3 参赛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要求自主设计并制造机器人的机械部分,该部分允许采用标准紧固件、标准结构零件及各类商品轴承。
机器人的行走方式、机械手臂的结构形式均不限制。
机器人腕部与末端抓取装置(手爪)的连接界面结构自行确定。
除末端抓取装置(手爪)在竞赛现场设计制作外,其他均在校内完成,所用材料自定。
2.4 参赛机器人的外形尺寸要求进入场地参赛的机器人(含末端抓取装置(手爪))应能够通过一个尺寸与一张A4纸相当的门框方可参加比赛。
“A4门框”横向或竖向放置均可。
允许机器人结构设计为可折叠形式,但通过“A4门框”后应能自行展开。
山东大学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第三届山东大学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结构设计报告总 6 页第 1 页产品名称:无碳小车编号S071、设计概述根据比赛的要求以及小车运行的效果,结构设计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1.结构简单,减少制造、装配环节,易于保证传动及运行精度;2.传动效率高,采用各种提高效率措施;3.可调性高,调节方便灵活;4.能量损耗小,能将重力势能充分转化成动能;5.传动合理、精确、平稳,,保证小车运行轨迹和距离;6.选材合理,易于加工,降低制造成本。
2、设计方案1.车体:车底板制作成三角梯形,与整体结构大致形成流线型,将空气的湍流转化成层流,能减少行进过程中的摩擦阻力,有利于能量的保存。
选取8mm铝合金板作为制作材料,设立基准,在加工过程中不易变形,能保证垂直度,在具有一定重量的情况下无需增加配重,能保持车体的平衡性,且易于加工,在各种材料中优势明显。
车宽较小,车的转弯十分灵活;车长较长,能使运行更加平稳。
2.减速机构:小车前进过程中一定要控制速度。
速度太快会使能量衰减过快,而且容易偏离正弦轨迹;速度太慢会加大能量损耗,且在场地遇到凹陷或者凸起易使小车无法继续前行。
因此,小车应采用合适的减速机构来使小车速度适中。
通过一定滑轮连接重物,细线的另一端缠绕足够的圈数在一剖面为梯形的转轴上作为绕线轴,当重物下落的时候,首先带动大端放线以便在小车启动开始提供足够大的力矩使小车运动;在小车运行过程中,小车小端放线,能有效减慢小车速度,确保小车运行轨迹不发生变化。
支架选用角铝,在减轻重量的同时也能很好的固定住重物使其不会左右太过晃动而影响到整个小车的前进。
定滑轮直径大小以保证绕线垂直为最佳,使重物下落不会产生偏移力矩使小车运行不平稳。
3.传送机构:大齿轮与一小齿轮啮合,小齿轮与主动轮同轴。
小车应采用双轮差速驱动,转动轴一端与主动轮固定,另一端与从动轮连接但不固定,这样可以保证在转弯的时候外轮的速度与内轮的速度不同,从而减小滑动摩擦(因为双轮驱动会使其中一轮与地面打滑,滑动摩擦比滚动摩擦损耗能量大,且轨迹无法确定,所以不拟采用双轮驱动)。
黑龙江地区首届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方案

附件5
“直线”轨迹前行的自行小车竞赛规则
1.竞赛内容
本次竞赛为现场赛道竞赛,竞赛项目为:“直线”轨迹前行的无碳小车。
2.赛前工作
⑴参赛队以抽签形式获得组号;
⑵参赛队负责准备本队需用的所有工具,种类、规格不限,比赛时带入现场;
⑶竞赛组委会提前一天开放比赛场地;
⑷在集中竞赛阶段的现场竞赛过程中,参赛学生不得与本参赛队之外的人员进行交流,也不可以与指导教师交流。
3.重锤要求
竞赛时的重锤由竞赛组委会提供。
4.小车要求
小车的设计制作在赛前完成,小车应有方便测量的标志点,始终与车身保持相对静止。
5.赛前制作
按照命题要求,参赛时携带完成并调试好的“无碳小车”进行现场赛道比赛。
6.跑道要求
跑道由竞赛组委会提供,赛道为硬质水平地面。
“直线”轨迹前行的无碳小车赛道宽为1.5米,设有出发标准线。
7.现场竞赛要求
⑴比赛前工作人员检查参赛队小车,小车需释放所有储能,不允许有其它给小车蓄能装置;
⑵比赛顺序由各参赛队抽签的序号从小到大进行;
⑶小车出发前,小车测量标志点置于出发标准线后;
⑷每个参赛队只能出一辆小车参加比赛,比赛时每队有二次机会,取二次成绩中最好的成绩作为比赛最终成绩;
⑸参赛队进入赛道起,10分钟之内完成比赛。
8.成绩评定
根据小车前行距离(小车标志点与出发标准线的垂直距离)的远近来评定成绩,最后根据得分确定排名成绩。
第五届上海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规则

第五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规则根据《第五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命题》,规范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各项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科学、规范”的原则,特制订本规则。
一、参赛要求1.赛前工作1)所有竞赛环节及安装工作台等都是采用抽检产生,参赛队以抽签形式获得竞赛序号,均按竞赛序号由小到大依次进行。
2)各参赛队在竞赛报到时,提交设计说明书1式5份,用档案袋装好;档案袋上均应注明参赛队编号,由工作人员与参赛队当面检查点清,并签字。
3)在比赛过程中,参赛学生有问题可举手向工作人员示意。
2.小车要求每个参赛队只能有一辆小车参赛。
小车要求采用三轮结构,具体结构设计及材料选用均由参赛队自主完成;小车行走能量只能来自给定的重力势能,具体结构自行设计;小车在行走过程中完成前行动作所需的能量只能来自给定重力势能所转换的能量外,不允许获得任何其他形式的能量。
3.砝码要求砝码质量(1kg)由竞赛组委会统一提供。
在小车行走过程中,砝码不允许掉落。
4.赛道要求赛道由竞赛组委会提供。
5.现场竞赛要求1)比赛前工作人员检查参赛小车,不允许小车存储任何其它形式的能量;2)比赛顺序按照各参赛队的竞赛序号从小到大进行;3)参赛队进入赛道后,在裁判规定时间内开始比赛,超出时间为放弃;4)小车必须从出发线规定位置出发,出发后前轮至出发线记入成绩;5)各个环节竞赛需检查所用电池是否符合竞赛要求;6)小车只能在规定的赛道内行走,超出赛道边界线、撞倒障碍物和碰赛道边界挡板均结束比赛;7)每个参赛队的小车行走有二次机会,取二次成绩中最好的成绩作为此项最终成绩,由裁判员测量小车行走距离、上下坡和绕障碍物数量,跑完全程的小车需记录砝码剩余高度;二次行走在不同赛道上进行。
8)有参赛队身份的任何标识(学校、姓名等)、没有按照规定提交材料都将会扣分。
9)比赛期间允许一位队员跟着小车行驶,预防小车跌倒时扶住小车。
队员触碰小车比赛就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工程综合能力竞赛内容及方式竞赛内容
1、竞赛命题
竞赛主题为“无碳小车越障竞赛”。
竞赛命题为“以重力势能驱动的具有方向控制功能的自行小车”。
设计一种小车,驱动其行走及转向的能量是根据能量转换原理,由给定重力势能转换而得到的。
该给定重力势能由竞赛时统一使用质量为1Kg的标准砝码(φ50×65 mm,碳钢制作)来获得,要求砝码的可下降高度为400±2mm。
标准砝码始终由小车承载,不允许从小车上掉落。
图1为小车示意图。
图1 无碳小车示意图
要求小车在行走过程中完成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由此给定重力势能转换
而得,不可以使用任何其他来源的能量。
要求小车具有转向控制机构,且此转向控制机构具有可调节功能,以适应放有不同间距障碍物的竞赛场地。
要求小车为三轮结构。
具体设计、材料选用及加工制作均由参赛学生自主完成。
2、竞赛项目
完成一台符合本命题要求的可运行的机械装置,进行现场竞争性运行考核。
竞赛分为“S”型赛道场地赛和“8”字型赛道场地赛。
竞赛时经现场公开抽签,在700~1300mm范围内产生一个“S”型赛道障碍物间距值,在300~500mm范围内产生一个“8”字型赛道障碍物间距值。
(1)“S”型赛道场地赛
竞赛小车在前行时能够自动交错绕过赛道上设置的障碍物。
障碍物为直径20mm、高200mm的多个圆棒,沿直线等距离摆放。
以小车前行的距离和成功绕障数量来综合评定成绩。
见图2。
图2 无碳小车在重力势能作用下自动行走示意图
赛道宽度为2米,出发端线距第一个障碍及障碍与障碍之间的间距均相同,具体数值由开始时的抽签产生。
小车有效的绕障方法为:小车从赛道一侧越过一个障碍后,整体越过赛道中线且障碍物不被撞倒或推出障碍物定位圆;连续运行,直至小车停止。
小车有效的运行距离为:停止时小车最远端与出发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2)“8”字型赛道场地赛
小车在半张标准乒乓球台(长1525mm、宽1370mm)上,绕两个障碍物按“8”字型轨迹运行。
障碍物为直径20mm、长200mm的2个圆棒,相距一定距离放置在半张标准乒乓球台的中线上,该距离由比赛开始时的抽签产生,以小车完成8字绕行圈数的多少来评定成绩,见图3。
图3 “8”字型赛道竞赛所用乒乓球台及障碍设置图
一个成功的“8”字绕障轨迹为:两个封闭图形轨迹和轨迹的两次变向交替出现,变向指的是:轨迹的曲率中心从轨迹的一侧变化到另一侧。
比赛中,小车需连续运行,直至停止。
小车没有绕过障碍、碰倒障碍、将障碍物推出定位圆区域、砝码脱离小车、小车停止或小车掉下球台均视为本次比赛结束。
3、竞赛程序
竞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
(1)初赛
初赛以结构方案设计为主。
结构设计方案文件要求如下:小车装配图1幅、要求标注所有小车零件(A3纸1页);传动机构展开图1幅(A3纸1页);设计说明书1-2页(A4);有条件的同学可适当进行三维设计仿真。
格式见附件2。
(2)决赛
所有参赛作品经过初赛选拔后进入决赛,进入决赛的队伍独立制作出可运行装置,进行现场竞争性运行考核。
(小车制作所需的材料费、加工费由竞赛组委会承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