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加混凝剂活性污泥法优选混凝剂试验研究
污水处理中的混凝剂选择方法

加强混凝剂的工业化生产和推广应用 ,降低处理成本,推动污水处理行业 的可持续发展。
拓展混凝剂在深度处理、微污染水源 处理等领域的应用,提高水资源的利 用效率。
降低混凝剂对环境的影响
01
开展混凝剂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明确混凝剂在污水
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02
探索无毒或低毒的生物混凝剂,利用生物絮凝作用实
污水,如某些工业废水。
生物混凝剂
微生物絮凝剂
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种生物混凝剂,具有无毒、可生物降解等优点。它适用于处理含有较低浓度的悬浮物和有机物 的污水,如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
酶制剂
酶制剂是一种生物混凝剂,通过催化水中的污染物分解而达到净水的目的。它适用于处理含有可生物降解的有机 物的污水。
03
详细描述
该工厂废水含有大量的悬浮物和重金 属离子,通过实验比较,选择铁盐混 凝剂能够有效去除悬浮物和重金属离 子,同时降低处理成本。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
总结词
在某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混凝剂的选择需考虑处理效果和处 理效率。
详细描述
该污水处理厂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选择铝盐混凝剂能 够提高处理效果和效率,同时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需要选择合适的混凝剂来去除这些物质,以防止 水体富营养化。
生活污水处理中,常用的混凝剂包括铝盐和铁盐等,这些混凝剂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胶体和悬浮物。
生活污水处理中,混凝剂的选择还需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应选择环保型的混凝剂,以减少二次污染。
河道湖泊治理
河道湖泊治理的主要目的是改善 水体质量、恢复生态功能,混凝
某河流湖泊治理
总结词
针对某河流湖泊治理,选择安全、环保的混 凝剂至关重要。
混凝实验条件下混凝剂最佳投加量的研究

浊度作为主要考察指标 , 同时兼顾 N H , 一 N、 T P 、 T N 和C O D 等指标 , 在 出水水质符合一级( A ) 排放标准的情况
下, 选择 P AC作 为适 合 污水 厂 出水 的最佳 混凝 剂 。 关健 词 : 混凝; 混 凝剂 ; 最佳 投加 量
中 图分类 号
X 7 0 3
浊度 的 去 除 效 果 为 : P A C>AS>P F S ; 比较 N H, 一 N的 去 除 效 果 为 : P F S>P A C>AS : 比较 T P的去 除 效 果 为 : AS>P F S>P AC; 比较 T N的去 除 效 果为 : P A C>P F S>AS ; 比较 C O D 的去 除 效果 为 : P A C>P F S>AS 。试 验 以
Zh o u F e n g
( C o l l e g e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 S o u t h e a s t U n i v e r s i t y , Na mi n g 2 1 0 0 9 6, C h i n a )
t h r o u g h t h e a d v a n c e d t r e a t me n t . F o r t h e p u r p o s e o f t h e s t u d y o f t h e b e s t d o s a g e o f c o a g u l a n t i n t h e c o a g u l a — t i o n e x p e ime r n t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 t h r e e c o a g u l a t i o n we r e s e l e c t e d, a s e r i e s o f c o a g u l a t i o n e x p e r i me n t s h a v e b e e n
污水处理站操作流程

污水处理站操作流程一、引言污水处理站是为了处理城市或者工业区域产生的废水而建造的设施。
它的主要功能是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或者降低至符合环境排放标准的水质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站的操作流程,包括前处理、主处理和后处理等环节。
二、前处理1. 污水采集:污水处理站首先需要采集来自城市或者工业区域的污水。
采集系统包括污水管网、泵站等设施,确保污水能够顺利输送到处理站。
2. 筛除固体物:污水中可能含有大量的固体物,如砂石、纸屑等。
在进入处理站之前,需要通过格栅或者沉砂池等设备将这些固体物进行筛除,防止对后续处理设备造成阻塞或者损坏。
三、主处理1. 沉淀池:经过前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其中的悬浮物会在静置的条件下沉淀到池底。
沉淀池通常分为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以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
2. 曝气池:曝气池是一种用氧气供应系统供氧的设备,通过曝气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进行氧化分解。
在曝气池中,微生物会利用氧气进行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3.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
在活性污泥池中,通过加入活性污泥和合适的氧气供应,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和去除。
4. 混凝剂投加:为了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可以在主处理过程中投加混凝剂。
混凝剂能够使这些物质会萃成较大的颗粒,便于后续的沉淀和过滤。
四、后处理1. 消毒:在主处理后,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悬浮物已经得到较好的去除。
为了确保出水的卫生安全,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加氯、臭氧等,以杀灭残留的细菌和病原体。
2. 滤池:经过消毒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滤池,通过滤料的过滤作用进一步去除弱小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滤池通常采用砂滤或者活性炭滤料,以提高出水的水质。
3. 出水:经过滤池的处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已经得到有效去除,出水达到环境排放标准要求,可以安全地排入自然水体或者进行再利用。
五、污泥处理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需要进行处理和处置。
污水处理场絮凝剂的选择与投加

污水处理场絮凝剂的选择与投加【摘要】污水处理场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不同种类的絮凝剂及其功能,包括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
然后讨论了如何选择适合的絮凝剂来提高处理效率,以及絮凝剂的投加方式和剂量控制方法。
接着分析了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包括pH值、搅拌速度和污水的性质。
最后介绍了常见的絮凝剂投加设备,如絮凝槽和絮凝槽。
结论部分强调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的重要性,以及絮凝剂选择与投加对水质改善的关键作用。
最后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指出污水处理技术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通过合理选择絮凝剂和有效投加,将有助于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水质水平。
【关键词】关键词:污水处理场、絮凝剂、选择、投加、种类、功能、剂量控制、效果因素、投加设备、水质改善、效率提高、发展方向。
1. 引言1.1 污水处理场絮凝剂的选择与投加污水处理场的絮凝剂选择与投加是污水处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正确选择合适的絮凝剂和科学规范的投加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改善水质。
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起着凝聚、沉淀、过滤等作用,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溶解物质,从而净化水质,保护环境。
为了达到最佳的絮凝效果,需要根据污水的特性和处理需求选择适合的絮凝剂。
常见的絮凝剂包括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它们各具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处理对象。
在投加絮凝剂时,需要注意剂量的控制,过低的剂量会影响絮凝效果,而过高的剂量则会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絮凝效果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水质特性、pH值、温度、搅拌速度等。
在选择絮凝剂和确定投加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确保达到理想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推动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提高水质和环境保护水平,我们需要不断研究创新,改进絮凝剂的选择和投加方式,推动污水处理工艺的进步和提高。
是污水处理领域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对于改善环境质量和人们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污水处理场絮凝剂的种类和功能污水处理场中常用的絮凝剂主要有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两大类。
混凝实验条件下混凝剂最佳投加量的选择方法研究

混凝实验条件下混凝剂最佳投加量的选择方法研究摘要:本文通过混凝实验,研究了不同混凝剂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投加量,提出了一种简便有效的选择混凝剂投加量的方法。
关键词:混凝剂,投加量,混凝效果,选择方法1. 引言混凝技术是水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其目的是将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及溶解有机物等污染物质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便于后续的沉淀、过滤等处理。
混凝剂是混凝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物质,其作用是改变水中污染物质的电荷状态,使其聚集成较大的颗粒。
混凝剂的种类繁多,投加量的选择也是影响混凝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通过混凝实验,研究了不同混凝剂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投加量,提出了一种简便有效的选择混凝剂投加量的方法。
2. 实验方法2.1 实验材料实验所用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和聚合氯化铁(PFC),其投加量分别为0.5、1、1.5、2、2.5 g/L。
2.2 实验步骤2.2.1 准备实验溶液取一定量的污染水样,加入适量的混凝剂,搅拌均匀后静置30分钟,待颗粒沉淀。
2.2.2 测定悬浮物浓度取上清液,经过过滤后测定悬浮物的质量浓度。
2.3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不同混凝剂投加量下的悬浮物去除率,绘制出悬浮物去除率与混凝剂投加量的关系曲线,并确定最佳投加量。
3. 实验结果3.1 悬浮物去除率与混凝剂投加量的关系图1为不同混凝剂投加量下的悬浮物去除率与混凝剂投加量的关系曲线。
从图1中可以看出,PAC、PFS和PFC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5、2和2.5 g/L。
在这些投加量下,悬浮物去除率达到最大值。
3.2 最佳投加量的确定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不同混凝剂投加量下的悬浮物去除率,并绘制出悬浮物去除率与混凝剂投加量的关系曲线。
通过观察曲线,确定最佳投加量。
4. 选择混凝剂投加量的方法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选择混凝剂投加量的方法:1. 根据水质特点和污染物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混凝剂。
工厂污水处理中的混凝剂选择及投加量

工厂污水处理中的混凝剂选择及投加量工厂污水处理中的混凝剂选择及投加量是保持工厂污水处理效果良好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剂选择的原则、常见的混凝剂种类及其特点,并提供针对不同污水处理情况的投加量参考。
一、混凝剂选择的原则1. 确定污水特性:首先需要了解工厂污水的特性,包括污水的pH值、有机物含量、悬浮物含量以及其他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等。
这些特性将决定混凝剂选择的方向。
2. 经济性:混凝剂选择时要考虑其成本和使用效果的平衡。
经济合理的混凝剂能够在有效处理污水的同时,降低处理成本。
3. 安全性:混凝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规定,以保证工作环境和人员的安全。
二、常见混凝剂种类及特点1. 铁盐类混凝剂:如FeCl3、FeSO4等,适用于高浊度和高浓度有机物的污水处理。
其优点是质量稳定,沉淀能力较强。
但同时也会增加含铁的溶解物浓度。
2. 铝盐类混凝剂:如Al2(SO4)3、AlCl3等,适用于一般工业废水处理。
铝盐类混凝剂具有凝聚速度快、沉淀固结性好的特点,但在处理高碱度或硬水时其效果较差。
3. 高分子有机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PAC)、聚丙烯酰胺等,适用于低浊度废水处理。
高分子有机混凝剂对低浊度废水能够起到很好的凝聚作用,但其成本较高。
4. 天然有机混凝剂:如凝胶体、藻酸盐等,适用于河流水体的悬浮物处理。
天然有机混凝剂通常对于大量悬浮物能够产生很好的沉淀效果,但其副产物可能对生态造成影响。
三、投加量的确定投加量的确定是混凝剂选择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具体的污水处理情况进行调整。
1. 污水特性:根据污水的浑浊度、悬浮物含量等确定初步投加量。
一般情况下,浑浊度和悬浮物含量较高的污水需要较多的混凝剂。
2. 试验确定:通过小规模试验确定最佳投加量。
在试验中可以逐步增加混凝剂的投加量,观察其效果,并在达到最佳效果时停止试验。
3. 经验参考:根据前期处理经验和类似工厂的处理方案,参考投加量的范围进行调整。
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

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包括确定水质、确定投加量、确定投加方式、确定反应条件、确定助剂、确定操作顺序、确定处理时间、确定后续处理等方面。
1. 确定水质------在进行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前,首先需要了解污水的水质情况,包括COD、BOD、SS、pH值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混凝剂,并确定混凝剂的投加量。
2. 确定投加量-------混凝剂的投加量需要根据污水的水质和试验确定。
不同的混凝剂有不同的最佳投加量,需要通过试验确定。
通常,混凝剂的投加量需要根据污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和悬浮物浓度来确定。
--------混凝剂的投加方式可以分为干投法和湿投法两种。
干投法是将混凝剂直接加入污水中,而湿投法则是在水中溶解混凝剂后再加入污水中。
两种投加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污水的水质和处理工艺。
4. 确定反应条件--------混凝剂与污水中的污染物和悬浮物发生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需要确定反应条件。
反应条件包括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等。
反应时间和搅拌速度需要根据污水的水质和处理工艺来确定。
5. 确定助剂------为了提高混凝剂的净化效果,有时需要添加助剂。
助剂的类型和投加量需要根据污水的水质和处理工艺来确定。
常用的助剂包括酸、碱、氧化剂等。
--------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需要按照一定的操作顺序进行。
一般来说,首先需要将污水进行预处理,然后根据污水的水质和处理工艺选择合适的混凝剂,并按照规定的投加量加入到污水中。
接着需要控制反应条件,使混凝剂与污水中的污染物和悬浮物充分反应。
最后需要进行后续处理,包括沉降、过滤等步骤。
7. 确定处理时间--------混凝剂与污水中的污染物和悬浮物发生化学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需要确定处理时间。
处理时间需要根据污水的水质和处理工艺来确定。
一般来说,处理时间越长,净化效果越好,但也会增加处理成本。
环境工程概论课外习题及参考答案

<环境工程概论>课外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空白处)1.废水处理的最终目标同该厂所在地区整体的环境目标紧密相关。
2.按作用原理,废水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基本类型。
3. 格栅按清渣方式分为人工格栅和机械格栅两种。
4. 利用重力沉降原理来完成固液分离目的的常见构筑物有沉砂池、初沉池、二沉池和重力浓缩池。
5. 影响废水中悬浮颗粒体沉淀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固液密度差、颗粒大小、水的动力学条件及水的粘度。
6. 沉砂池分为平流沉砂池和曝气沉砂池两种类型。
7. 按池内的水流方向,沉淀池通常有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和辐流沉淀池三种。
8. 设置淹没潜孔、穿孔墙或导流窗的目的在于整流。
9. 斜板(管)沉淀池不适合于分离生物污泥。
10.从内部过程看,化学混凝分为凝聚和絮凝两种。
11.无机型混凝剂主要起凝聚作用,有机型混凝剂主要起絮凝作用。
12.聚合氯化铝的英文缩写是PAC。
13.聚合硫酸铁的英文缩写是PFS。
14.聚丙烯酰胺的英文缩写是PAM。
15.按离子型来分,聚丙烯酰胺有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三种。
16.影响废水的化学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废水水质、混凝剂类型、混凝剂的配置和投加方法、混合和反应条件。
17. 往往以药液的均匀性(是否有未溶解的粘性团块)及药液的粘度对聚丙烯酰胺的配置效果进行初步判断。
18.化学混凝系统的日常操作管理内容有混凝剂保存及药效分析、混凝药液配置、混凝条件控制与絮体性状观察、混凝效果测定及设备维护保养等。
19.石灰的投加方法有干法和湿法两种。
20.工业液碱中NaOH的有效浓度一般为30%左右,液碱投加前需配制成5%~15%的稀溶液。
21.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白云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CO3。
22.采用石灰石作为中和滤料时,要注意预防和消除滤料表面结壳和附着碳酸气。
23.通过降低进水中硫酸浓度和提高废水的水流速度,可以有效地消除中和时石灰石表面结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 加 混 凝 剂活 性 污 泥 法优 选 混 凝 剂试 验 研 究
王 琳 娜 , 若静 吴
(. 1 河海大学 环境工程与科学学 院 , 江苏 南京 2 0 2 2 伊犁师范学院, 104;. 新疆 伊宁 8 5 0 ) 3 0 0
摘
要: 选取五种常 用无机混凝剂 , 活性污泥与生活 污水按 一定 比例混合后 , 把 进行 混凝 试验 , 结果表 明, 三氯
维普资讯
第3 3卷第 4期 20 0 8年 4月
环境科学与管理
ENVI RONM ENTAL SCI ENCE AND MANAGEM EN T
V0 . 3 4 13 N0 . Ap .2 0 r 08
文 章编 号 :6 3-1 1 ( 0 8 0 17 2 2 2 0 }4-0 0 1 9一o 4
关键词 : 学除磷 ; 化 混凝剂 ; 混凝试验 ; 除率 去 中图分类号 : 7 35 X 0 . 文献 标识码 : B
Ex e i n s Su y o a ua tAd i o n te Co v n in lAciae l d e p rme t t d n Co g ln dt n i h n e to a tv t d S u g i
T e xe m n r u s r hl u tcos r h ca l ti t ovnoaata d l go nr s t m v c ny h pr ete l e e f o gt og a snh cnetnl cvt u c ae e oa e i c. e i s ta p lo h e i u n e i i e s d ti e r l f e h e i
化铁去 除 T P的效果最好 , 在投加 量为 9 9m#l , 时 可去除 污水 中 8% 的 T 。三 种混凝 剂 F C3P S P C与 8 P e 1、 F q ̄
P M 复合 进行参 数优化的正交试验 , r A 对 r P有最佳处理效果的絮 凝条件 为: 投加 FC3 投加量 为9 s 1投加 e1, 9m /, 顺序 为 F C 先投加 1r n 以污 泥恰搅起 不分层 的速度搅拌 ( 10rmn 3 i。试 验结果对投加混凝剖 活 el i, a 约 6 i)0m n / 性污泥法选择合适的混凝 剂有借鉴作 用。
Ke r s c e c lp o p o o s r mo a ;c a l n ;c a l t n e p rme t ;rmo a f c e c y wo d : h mi a h s h r u e v l og a t o g a o x e u u i i ns e v le i n y i
Wa gLn a ,WuR o n n in uj g i
( . o eeo ni n e t cec n nier g 1 C l g f vr m na S ineadE gn e n ,Hea nvri ,N nig2 0 2 C ia l E o l i hl i s y aj 10 4, hn ; U e t n 2 Y lN r l nvmi . i oma U e  ̄,Ynn 3 0 0 hn ) i i iig8 5 0 ,C ia
磷是水体 富营养化 的主要限制因素 , 因此城市
污水 厂 出水 的磷 含 量 必 须 达 到一 定 标 准 , 国 《 中 污 水综 合排 放标 准 》 G 87 ( B 9 8—19 ) 9 6 的一级 标 准 为磷 酸盐 ( P计 ) . / , 级标 准磷 酸盐 ( P计 ) ≤0 5mgL 二 以
Ab t a t Fie i o g n c c a u a t a e c o e o te tmi t r f wa t w t r a d a t a e l d e i o g lt n e p r- s r c : v n r a o g l n s r h s n t r a xu e o se a e i n ci t d su g n c a u a o x e v i i me t .Th e u t d c t h t e 3i t emo tp we u h s h r sr mo a . ns e r s l i i a e t a C1 s h s o r li p o p o u e v 1 Wh n t ea d t n o e 1 i 9 mg L,t e r ‘ sn F f n e d ii f C 3 s / h o F 9 h e mo a f c e c fT s a o t8 % . h e two k n r c d r n p o p o u e v 1 i p o e n o b a o o x e me t v e i n y o P i b u 8 l i T e b s r i g p o e u e i h s h r s r mo a s r b d it y o h d x e p r n . i
情下 , 污水 除磷 仍 以成 本 较 低 的生 物 除磷 为 主 。生 物法 除磷 是利 用活 性 污泥 中 的微 生 物 ( 主要 是 聚 磷
菌磷 的。其基本原理是 : 在厌氧条件下 , 聚磷菌将体 内 ≤10m / 。污水 中的磷主要来源于粪便 、 . gL 洗涤剂 储存 的高能磷 酸 健 打 开 释放 出磷 , 同时 产 生 能量 吸 收污水中溶解性 的小分子有机 物合 成 P B储存在 H 体内, 以维持 聚磷菌 的生 存 , 厌 氧放 磷 ” 在好 氧 即“ ; 条件下 , 聚磷菌又能将体 内储存的 P B分解获得能 H 量用 于超 量 吸收污水 中的溶 解性 磷 生成 聚磷 存 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