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氮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

第十二章含氮有机物

(Nitrogenous Organic Compounds)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含氮有机化合物(胺类、酰胺、硝基)的结构特点,以及主要化学性质,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性质上的异同点进行鉴别、分离提纯。

2、掌握含氮有机化合物(胺类、酰胺、硝基)分子结构与物理性能、碱酸性的相关性。

3、掌握胺类伯、仲、叔胺结构与伯、仲、叔醇在定义方面的区别。以及季胺类化合物结构与性能。

4、熟练掌握含氮有机化合物(胺类、酰胺、硝基化合物)的性同命名法。

5、熟练掌握含氮有机化合物(胺类、酰胺、硝基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用途。

6、掌握胺类、硝基化合物取代酸结构特征和主要理化性质。

7、掌握重氮化反应、偶联反应特征与应用。

8、了解典型含氮有机化合物(胺类、酰胺、硝基化合物)性能、用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含氮有机化合物(胺类、酰胺、硝基)分子结构与物理性能、碱酸性的相关性,重氮化反应、欣斯堡反应特征与应用。

难点是含氮有机化合物(胺类、酰胺、硝基)分子结构与物理性能、碱酸性的相关性。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学时

(1)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必要的课堂讨论。教学手段以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配合适量的课外作业。

(2)教学学时:4学时

四、教学内容

1、胺

(1)胺的概述

(2)胺的物理性质

(3)胺的化学性质

(4)个别化合物

2、酰胺

(1)酰胺的物理性质

(2)酰胺化学性质

(3)碳酸的酰胺

3、其它含氮有机化合物

(1)硝基化合物

(2)腈和异腈

(3)氰氮和胍

(4)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4、有机化合物的颜色

(1)颜色和光的关系

(2)物质的颜色和其分子结构的关系

(3)吸收光谱

五、总结、布置作业

含氮有机物与生命体的关系极为密切,本章仅讨论胺类及硝基化合物。 许多含氮有机物可看成是无机氮化物的衍生物: NH 3 R-NH 2 Ar-NH 2 NH 4OH R 4NOH NH 4Cl R 4NCl

HO-NO 2 R-NO 2 Ar-NO 2

12.1 硝基化合物(Nitro Compounds)

★ 化学性质 还原反应

R-NO 2

NO 2

NH

2

脂肪属硝基化合物的酸性

R-CH 2-NO 2 + NaOH

[R-CH-NO 2]Na +

-

硝基对芳环 O-,P-位卤原子的影响

Cl

NO 2NO 2

Na

CO

OH

NO 2

NO 2

12.2 胺(Amine)

一、胺的分类及命名

伯胺

CH 3

C

H 3CH 3NH 2N

H 2NH

2

NH

2

仲胺

N

H N

H

叔胺及季铵盐

N

N

C H 3N CH

3

CH

3

C 2H 5

二甲基乙胺 N ,N -甲基异丙基苯胺 碘化三甲基乙铵

二、胺的结构及物理性质

N

原子呈 SP3杂化

H

H

H

H 33

CH 3N H

伯、仲胺能形成分子间氢键(N-H-N) 但比( O-H-O )弱,所以胺的沸点比分子质量相近的烃要高,但比相应的醇或羧酸的沸点低。叔胺的N 原子上没有氢,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因此叔胺的沸点比相应的伯胺或仲胺低。

R N

H H

H

R

N H R N

R H

H

R

N R

伯、仲、叔胺与水皆形成氢键,因此较低级的脂肪胺易溶于水,溶解度的分界线在六个碳原子左右。芳胺则微溶于水。各类胺大多能溶于有机溶剂。

R

N R H

H

O

H

R

N R R

H

O

H

三、胺的化学性质

1、碱性

H

H

R -NH 2

+ H 2

O

R -N +

H 3 + HO

-

NH 3

CH 3-NH 2

CH 3CH 3

CH 3-N CH 3

CH 3

C

6H

5

-NH

2

C

6

H

5

-NH

C

6

H

5

C

6

H

5

-N-C

6

H

5

C

6

H

5

碱性的胺类物质可溶于稀酸而形成盐:

苯胺盐酸盐或盐酸苯胺

可利用此性质分离提纯胺类化合物。

2、氧化

R-CH

2

NH

2

R-CH=N-OH

H

2

O

2

R

2

NH22R2N-OH

(CH

3

)

3

N22C

H

3

N+

CH

3

CH

3

O

芳胺易被氧化成深色物质,芳胺的盐较难氧化

3

C

2

H

5

-Br C

2

H

5

NH

3

+Br-

2

H

5

-NH

2

C

2

H

5

-NH

C

2

H

5

Br

过量的氨可减少多烷基化反应,如:

CH

3

CHCOOH

NH

3

CH

3

CHCOO-NH

4

+

NH

2

4

C

2

H

5

-NH-CH

3

C

2

H

5

-N-CO-CH

3

CH

3

可用以保护氨基,例:

NH

2

NH-CO-CH

3

HNO

NH-CO-CH

3

NO

2

NH

2

O

2

N

5、与亚硝酸的反应

伯胺:

CH

3CH

2

CH

2

CH

2

NH

2

CH

3

CH

2

CH

2

CH

2

-N+

N

N CH

3

CH

2

CH

2

CH

2

+

放氮

CH

3

CH

2

CH

2

CH

2

OH

CH

2

=CHCH

2

CH

3

+ CH

3

CHCH

2

CH

3

仲胺:

(CH

3

)

2

NH + HONO

(CH

3

)

2

-N-N=O

黄色油状液体

叔胺:

R

3

N + HNO

2

R

3

N HNO

2

溶于水

芳胺与亚硝酸的反应

重氮盐的形成与偶合反应

NH

2

N+N Cl-

重氮盐的偶合反应

N+N Cl-N

3

CH

3

N=N N

3

CH

3 N+N Cl-

OH

CH

3

N=N

OH

CH

3

重氮盐的取代反应(放氮)

OH N

2

X N

2

I N

2

CN N

2

N

2

6、芳胺的取代

NH 2

NH

2

Br

Br

Br

如欲得一元取代物,可将氨基乙酰化使苯环活性降低,然后再进行取代。 问:如何完成以下转变?

Br

Br

NO 2

Fe NH 2

Br 2

NH 2

Br

Br

四、个别化合物:

盐酸克伦特罗

Clenbuterol (瘦肉精)[1~3]

NH

C CH

3CH

3

N

H 2Cl

Cl

CH CH 2OH

底。

在饲料中添加盐酸克伦特罗具有营养再分配作用,可提高饲料报酬,增加瘦肉率。

盐酸克伦特罗在肌肉特别在内脏中有高浓度的残留,对人和动物的肝、肾及神经系统产生危害。 欧盟最早颁布法规禁止其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我国农业部亦有相同规定。

12.3 参考文献

[1] 张清安,范学辉. 动物性食品中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残留危害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9):108-111

[2] 许河峰. 漫谈“瘦肉精”[J].化学世界,2003,(9):503-504 [3] 李杰. 瘦肉精残留危害与动物性食品安全[J].中国饲料,2003,(4):31-32

含氮化合物

第十二章含氮有机物 (Nitrogenous Organic Compounds)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含氮有机化合物(胺类、酰胺、硝基)的结构特点,以及主要化学性质,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性质上的异同点进行鉴别、分离提纯。 2、掌握含氮有机化合物(胺类、酰胺、硝基)分子结构与物理性能、碱酸性的相关性。 3、掌握胺类伯、仲、叔胺结构与伯、仲、叔醇在定义方面的区别。以及季胺类化合物结构与性能。 4、熟练掌握含氮有机化合物(胺类、酰胺、硝基化合物)的性同命名法。 5、熟练掌握含氮有机化合物(胺类、酰胺、硝基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用途。 6、掌握胺类、硝基化合物取代酸结构特征和主要理化性质。 7、掌握重氮化反应、偶联反应特征与应用。 8、了解典型含氮有机化合物(胺类、酰胺、硝基化合物)性能、用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含氮有机化合物(胺类、酰胺、硝基)分子结构与物理性能、碱酸性的相关性,重氮化反应、欣斯堡反应特征与应用。 难点是含氮有机化合物(胺类、酰胺、硝基)分子结构与物理性能、碱酸性的相关性。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学时 (1)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必要的课堂讨论。教学手段以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配合适量的课外作业。 (2)教学学时:4学时 四、教学内容 1、胺 (1)胺的概述 (2)胺的物理性质 (3)胺的化学性质 (4)个别化合物 2、酰胺 (1)酰胺的物理性质 (2)酰胺化学性质 (3)碳酸的酰胺 3、其它含氮有机化合物 (1)硝基化合物 (2)腈和异腈 (3)氰氮和胍 (4)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4、有机化合物的颜色 (1)颜色和光的关系 (2)物质的颜色和其分子结构的关系 (3)吸收光谱 五、总结、布置作业

第12章含氮化合物

第12章 含氮化合物 12-1 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 (1)2-甲基-3-硝基己烷 (2)N-甲基间甲苯胺 (3)3-甲氨基戊烷 (4)N-乙基苯磺酰胺 (5)氯化三甲基对氯苯铵 (6)氢氧化二甲基二乙基铵 (7)氯化重氮苯 N C O COOC 2H 5 2 CH 3CHCH 2CHCH 2CH 3 NH 2NHCH 3N N H 2NCH 2(CH 2)3CHCH 2NH 2 3 (8) (9) (10)(11) (12) 知识点:含氮化合物的命名。 12-2 比较下列各对化合物的酸性强弱。 CH 2NH 3 (1)(3)(2)NH 3 CH 3NH 3 NH 3 NH 3 3 NH 3 2 A. B. A. B. A. B. (1)B >A ; (2)A >B ; (3)B >A 。 知识点:胺的活性。 12-3 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碱性由强至弱的次序排列。 (CH 3)4NOH CH 3CONH 2(1)(2)NH 2 2 A. B. C.D. E. CH 3NH 2 NH 2 SO 2NH 2 (CH 3)3N NH 2 3 NH 2 2 NO 2 (CH 3)2NH A. D. B. E.C. (1)A >C >D >B >E ; (2)E >A >B >C >D 。 知识点:胺的碱性。 12-4 完成下列反应。

(1) HCOOEt NO 2 EtONa CH 3 +NO 2 CH 2CHO (2) NaOCH 3 CH 3OH NO 2 +Cl NO 2 OCH 3 Cl (3) CH 2CH 2NH 2 CH 3COCl (1)LiAlH 4 (2)CH 3OH CH 2CH 2NHCCH 3O CH 2CH 2NHCH 2CH 3 (4) NaNO 2/H 2SO 4 NH 2NO 2 NO 2 室温 N 2HSO 4 2 NO 2 2 2 (5)NaNO 2Ph C CH 2NH 2 OH 3 H 3C C CH 2Ph O (6) N 2 CH 2I +Ag 2O 2CN N CN CH 3 H 3C I N CN CH 3 H 3C OH (7) KOH H 2O,OH, △ NH O O NK O O H 2C PhCH 2NH 2 H N N H (8) H CH 3 H 3C 2N H 3C CH 3 NH 2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教案1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教案 第一课时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一、教学片断 一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护 、教学资源 一氧化氮与诺贝尔医学奖 1998年10月4日,3位美国药理学家在得知他们成为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之后 表现得十分喜悦。他们由于发现了一氧化氮气体在心血管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而共同获得这一殊荣。一氧化氮不光污染空气,它还能使病人起死回生,3名美国科学家因揭开了一氧化氮的 秘密而荣获诺贝尔医学奖。 罗伯特?菲希戈特、路易斯?伊格纳罗和法里德?穆拉德因发现了一氧化氮气体的新 特性而共同分享这笔总额为760万瑞典克朗(97.8万美元)的奖金。 穆拉德1977年在弗吉尼亚大学时就开始研究硝化甘油释放一氧化氮的机理,硝化甘油通常用于为心脏病患者扩张血管。1980年,菲希戈特得出结论说,血管之所以扩张, 是因为血管内壁里的细胞产生一种信号分子。伊格纳罗在自己的独立研究以及与菲希戈特开展的合作研究中均证明,这种分子就是一氧化氮。 菲希戈特和伊格纳罗在1986年发表的这些研究结果,为基于一氧化氮特性的医学研究 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负责授予诺贝尔医学奖的瑞典卡罗琳医学研究院称,最激动 人心的是这种简单而普通的空气污染物(一氧化氮)竟然能够对动物和人的机能产生重要作用。医生常常让特护病人呼吸这种气体,结果发现它的效果极佳,甚至能使垂危病人起死回生。 一氧化氮能减轻胸痛,科学家们一直在利用它研制具有更强效力和更大选择性的心血

管疾病治疗药物。因为这种无色气体具有抵御肿瘤和杀死感染性细菌、真菌和寄生虫 的能力,所以科学家们正在对它进行实验,以确定它是否能用于阻止癌症扩散。一氧 化氮现在不但用于诊断包括哮喘在内的肺病,而且还用于抗细菌感染。如果诺贝尔奖 之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熟悉获奖者罗伯特?菲希戈特、路易斯?伊格纳罗和法里 德?穆拉德的工作,他可能就不会于1896年死于心脏病了。为这位瑞典化学家赢得财 富和声誉的发明物——炸药,是由吸收在硅藻土中的极易挥发的硝化甘油构成。硅藻 土是一种在棕色微小水藻——硅藻壳中大量存在的渗透粉末。 在诺贝尔身受心脏病折磨的时候,医生给他开的药方是硝化甘油。这种化合物也可以用于舒张血管。诺贝尔拒绝服用这种药物,他在一封信中写道: “可笑的是,我的医生现在要我服用硝化甘油。”因为他知道这种药物也会引起头痛。诺贝尔不相信它能有效地缓解胸痛。 100 年之后,三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菲希戈特、伊格纳罗和穆拉德才弄清硝化甘油和其 他血管舒张药物是如何发挥作用的——通过释放一氧化氮气体。血管中缺少一氧化氮分子会引起动脉硬化,这是导致心脏疾病的关键因素。 第二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教学片断: 氮肥的性质和用途 情景设计: 氮肥使用的意义、合成氨工艺产生的历史、氨的应用。T提出问题: 工业合成氨的原理是什么?氨具有哪些性质?氨在生产中具有哪些应用?T收集证据 查阅有关合成氨的历史和原理、氨的应用的资料。做有关氨的性质的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铵盐具有哪些性质?氮肥的种类有哪些?使用氮肥应注意哪些问题?T收集证据做有关铵盐的性质实验。查阅有关氮肥的资料。向有关人员咨询使用氮肥的注意事 项。T形成结论: Cl NM NH A NO> NO2> HNWNH4NO3

有机的化学第十章含氮化合物

第一节 胺 一、分类和命名 1.定义:氨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所得到的化合物。 2.分类:根据氨分子中的一个、二个和三个氢原子被烃基取 代分成伯胺(10胺)、仲胺(20胺)和叔胺(30胺)。相当于 氢氧化铵NH 4OH 和卤化铵NH 4X 的四个氢全被烃基取代所 成的化合物叫做季铵碱和季铵盐。根据氨基所连的烃基不同 可分为脂肪胺(R-NH 2)和芳香胺(Ar-NH 2)。根据氨基的 数目又可分成一元胺和多元胺。应当注意的是: NH 3 → R-NH 2 伯胺 → R 2NH 仲胺 → R 3N 叔胺 NH 4OH → R 4NOH 季铵碱 NH 4X → R 4NX 季铵盐 伯、仲、叔胺与伯、仲、叔醇的分级依据不同。胺的分 级着眼于氮原子上烃基的数目;醇的分级立足于羟基所连的 碳原子的级别。例如叔丁醇是叔醇而叔丁胺属于伯胺。 叔丁醇 (30醇) 叔丁胺(10胺) 要掌握氨、胺和铵的用法。氨是NH 3氨分子从形式上去 掉一个氢原子,剩余部分叫做氨基-NH 2,(去掉二个氢原子 叫亚氨基=NH)。氨分子中氢原子被烃基取代生成有机化合 物的胺。季铵类的名称用铵,表示它与NH 4的关系。 3.命名:对于简单的胺,命名时在“胺”字之前加上烃基的 名称即可。仲胺和叔胺中,当烃基相同时,在烃基名称之前 加词头“二”或“三”。例如: CH 3NH 2 甲胺 (CH 3)2NH 二甲胺 OH CH 3CH 3CH 3C CH 3CH 3CH 3 C NH 2

(CH3)3N 三甲胺C6H5NH2苯胺 (C6H5)2NH 二苯胺(C6H5)3N 三苯胺 而仲胺或叔胺分子中烃基不同时,命名时选最复杂的烃基作为母体伯胺,小烃基作为取代基,并在前面冠以“N”,突出它是连在氮原子上。例如: CH3CH2CH2N(CH3)CH2CH3N-甲基-N-乙基丙胺 (或甲乙丙胺) C6H5CH(CH3)NHCH3N-甲基-1-苯基乙胺 C6H5N(CH3)2N,N-二甲基苯胺季铵盐和季铵碱,如4个烃基相同时,其命名与卤化铵和氢氧化铵的命名相似,称为卤化四某铵和氢氧化四某铵;若烃基不同时,烃基名称由小到大依次排列。例如:(CH3)4N+Cl-氯化四甲铵 (CH3)4N+OH-氢氧化四甲铵[HOCH2CH2N+(CH3)3]OH-氢氧化三甲基-2-羟乙基铵(胆碱) [C6H5CH2N+(CH3)2C12H25]Br-溴化二甲基十二烷基苄基铵 二、物理性质 1.状态:低级脂肪胺,如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等,在常温下是气体,丙胺以上是液体,十二胺以上为固体。芳香胺是无色高沸点的液体或低熔点的固体,并有毒性。 2.沸点:同分异构体的伯、仲、叔胺,其沸点依次降低。这是因伯、仲胺分子之间可形成氢键,叔胺则不能。例如丙胺、甲乙胺和三甲胺的沸点分别为48.7℃、36.5℃和2.5℃。 3.水溶性:低级的伯、仲、叔胺都有较好的水溶性。因为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其水溶性迅速减小。 三、化学性质

生物化学习题-含氮化合物代谢

第八章含氮化合物代谢 一、知识要点 蛋白质和核酸是生物体中有重要功能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它们共同决定和参与多种多样的生命活动。在自然界的氮素循环中,大气是氮的主要储库,微生物通过固氮酶的作用将大气中的分子态氮转化成氨,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也可以将硝态氮还原为氨,在生物体中氨通过同化作用和转氨基作用等方式转化成有机氮,进而参与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一)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酶促降解 在蛋白质分解过程中,蛋白质被蛋白酶和肽酶降解成氨基酸。氨基酸用于合成新的蛋白质或转变成其它含氮化合物(如卟啉、激素等),也有部分氨基酸通过脱氨和脱羧作用产生其它活性物质或为机体提供能量,脱下的氨可被重新利用或经尿素循环转变成尿素排出体外。 (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转氨基作用是氨基酸合成的主要方式。转氨酶以磷酸吡哆醛为辅酶,谷氨酸是主要的氨基供体,氨基酸的碳架主要来自糖代谢的中间物。不同的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所有氨基酸都不是以CO2和NH3为起始原料从头合成的,而是起始于三羧酸循环、糖酵解途径和磷酸戊糖途径的中间物。不同生物合成氨基酸的能力不同,植物和大部分微生物能合成全部20种氨基酸,而人和其它哺乳动物及昆虫等只能合成部分氨基酸,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称为必须氨基酸,人有八种必需氨基酸,它们是:Lys、Trp、Phe、Val、Thr、Leu、Ile和Met。 (三)核酸的酶促降解 核酸通过核酸酶降解成核苷酸,核苷酸在核苷酸酶的作用下可进一步降解为碱基、戊糖和磷酸。戊糖参与糖代谢,嘌呤碱经脱氨、氧化生成尿酸,尿酸是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其它哺乳动物可将尿酸进一步氧化生成尿囊酸。植物体内嘌呤代谢途径与动物相似,但产生的尿囊酸不是被排出体外,而是经运输并贮藏起来,被重新利用。 嘧啶的降解过程比较复杂。胞嘧啶脱氨后转变成尿嘧啶,尿嘧啶和胸腺嘧啶经还原、水解、脱氨、脱羧分别产生β-丙氨酸和β-氨基异丁酸,两者经脱氨后转变成相应的酮酸,进入TCA循环进行分解和转化。β-丙氨酸还参与辅酶A的合成。 (四)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生物能利用一些简单的前体物质从头合成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嘌呤核苷酸的合成起始于5-磷酸核糖经磷酸化产生的5-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合成原料是二氧化碳、甲酸盐、甘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酰氨。首先合成次黄嘌呤核苷酸,再转变成腺嘌呤核苷酸和鸟嘌呤核苷酸。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原料是二氧化碳、氨、天冬氨酸和PRPP,首先合成尿苷酸,再转变成UDP、UTP和CTP。 在二磷酸核苷水平上,核糖核苷二磷酸(NDP)可转变成相应的脱氧核糖核苷二磷酸。催化此反应的酶为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系,此酶由核苷二磷酸还原酶、硫氧还蛋白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组成。脱氧胸苷酸(dTMP)的合成是由脱氧尿苷酸(dUMP)经甲基化生成的。 二、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蛋白酶(Proteinase) 2.肽酶(Peptidase) 3.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 4.生物固氮(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5.硝酸还原作用(Nitrate reduction) 6.氨的同化(Incorporation of ammonium ions into organic molecules) 7.转氨作用(Transamination)

第十四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练习及答案

第十四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1. 给出下列化合物名称或写出结构式。 (CH 3)2CH NH 2 (CH 3)2NCH 2CH 3 NH CH 2CH 3 CH 3 NH CH 3 O 2N NC N + NCl - O 2N N N OH OH H 32H 对硝基氯化苄 苦味酸 1,4,6-三硝基萘 答案: 3-氨基戊烷 异丙胺 二甲乙胺 N -乙基苯胺 3-甲基-N -甲基苯胺 2-氰-4-硝基氯化重氮苯 O 2N CH 2CL NO 2 O 2N NO 2 OH NO 2 NO 2 NO 2 2. 按其碱性的强弱排列下列各组化合物,并说明理由。 (1) a b c NH 2 NH 2NH 2 NO 2CH 3 (2) CH 3C O NH 2 CH 3NH 2NH 3 a b c 答案: (1)吸电子基使碱性降低,供电子基使碱性增强,所以有:b > a > c (2)吸电子基使碱性降低,供电子基使碱性增强,所以有:b > c > a 3.比较正丙醇、正丙胺、甲乙胺、三甲胺和正丁烷的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 答案: 五种化合物中,按形成氢键的可能、能力可推知其沸点从高到低的次序是:

正丙醇 > 正丙胺 > 甲乙胺 > 三甲胺 > 正丁烷 分子间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高,醇分子中的羟基极性强于胺的官能团,胺三级大于二级又大于一级。 4. 如何完成下列的转变: (1)CH 2 CHCH 2Br CH 2CHCH 2NH 2 (2) NHCH 3 O (3) (CH 3)3C C OH O O C (CH 3)3C CH 2Cl (4) CH 3CH 2CH 2CH 2Br CH 3CH 2CHCH 3 NH 2 答案: (1)CHCH 2Br CH 2 NaCN CH 3CH 2OH CH 2CHCH 2CN LiAlH 4CHCH 2NH 2 CH 2 (2) O NH 3+(H) NH 2 CH 3Br NHCH 3 (3) (4) CH 3CH 2CH 2CH 2Br KOH,CH 3CH 2OH CH 3CH 2CH CH 2 HBr CH 3CH 2CHCH 3 Br 3 CH 3CH 2CHCH 3 NH 2 5. 完成下列各步反应,并指出最后产物的构型是(R )或(S )。 C 6H 5CH 2CHCOOH CH 3 (1)SOCl (2)NH 3 (3)Br 2,OH - C 6H 5CH 2CHNH 2 CH 3 S-(+) (-)

有机含氮化合物

1 授课内容 Chapter 9 有机含氮化合物 学时数 6 掌握比较含氮化合物碱性强弱的方法、胺与HNO 2的反应、重氮盐的放氮及偶联 反应; 理解杂环的芳香性及反应活性顺序; 了解生物碱的一般性质。 第一节 胺 Amines (胺的碱性、胺与HNO 2的反应); 第二节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Diazo and Azo Compounds (放氮和偶联反应); 第三节 酰胺Amides (酸碱性、缩二脲反应) 第四节 含氮杂环化合物Heterocycles (反应活性比较) 第五节 生物碱Alkaloids P250/1, 4, 11, 15 教材:《有机化学》张生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文献: 1.《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等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Organic Chemistry 》Stephen J. et al. Academic Press 3.《Fundamentals of Organic Chemistry 》(美)John McMurry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教学目的 (含重点,难点) 主 要 内 容 复习思考题 参 考文献 教 材 教研室意见

2 教 学 内 容 时间 分配 媒体选择 第九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含氮有机化合物 主要指分子中的氮原子和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化合物,也可以看成是烃分子中的一个或几个氢原子被含氮的官能团所取代的衍生物。例如,生物碱、蛋白质、磺胺类药物等。 本章主要讨论胺(amine)、重氮化合物(diazo compound)、偶氮化合物(azo compound)、酰胺(amide)、含氮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alkaloid)。 第一节 胺Amines 一、胺的结构、分类和命名Structures, Classification and Nomenclature (一)胺的结构和分类 胺:可看作是氨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所生成的化合物。 通式:R-NH 2,R 2NH 或R 3N ,其中R 代表烃基,它们分属于伯、仲和叔胺。 官能团: 氨基亚氨基次 氨基-NH 2 NH N R-N-R"R' 叔胺 (3°胺 ) R-NH-R'仲胺 (2°胺 ) R-NH 2伯胺 (1°胺 ) 季铵化合物(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可看成是铵盐或氢氧化铵(NH 2OH)分子中氮原子上的四个氢原子都被烃基取代生成的化合物,它们分别称为季铵盐和季铵碱。 季铵 盐 季铵 碱 R N X 4+-OH R N 4+- 注:伯、仲、叔胺或季铵化合物分子中的伯、仲、叔的含义与卤代烃或醇中的不同,它是指氮原子上连有一个、两个或是三个烃基,与连接氨基的碳是伯、仲还是叔碳原子没有关系。例如,叔丁醇是叔醇,而叔丁胺却是伯胺。 (二)命名Nomenclature 1. 普通命名法:按照分子中烃基的名称及数目叫做“某胺”,基字一般可以省略。如: CH 3-NH 2NH 2 甲胺 苯胺 CH 3-CH 2-NH 2 乙胺 80min 幻灯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1课时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一、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1.氮气 氮气在空气中约占总体积的________。通常情况下,N2不与________反应。在一定条件下,N2能跟O2反应生成不溶于水、无色的________: 2.一氧化氮 NO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______:2NO+O2===______(红棕色气体)。 3.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是__________、有__________气味的________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易______, ____溶于水。 溶于水时生成________和____,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生产硝酸:3NO2+ H2O===____________。 二、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1.SO2和NO2的主要来源 (1)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金属矿物的燃烧或冶炼; (2)________尾气、硫酸厂、硝酸厂的尾气。 2.危害 (1)引起________污染,直接危害人体健康。(2)溶于水形成________。 3.酸雨 (1)概念:________的降水称酸雨,主要是大气中的________和______溶于水后造成的。 (2)形成原理 ①H2SO4的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NO3的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危害 ①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湖泊酸化。 ②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运输工具及电信电缆的腐蚀。 4.防治措施 (1)调整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 (2)研究煤的脱硫技术,改进燃烧技术,减少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排放。 (3)加强工厂废气的回收处理。 (4)改进汽车尾气的处理技术,控制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知识点1氮气的性质 1.氮气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的根本原因是() A.氮气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B.氮气比空气轻,且不溶于水 C.氮分子中两个氮原子结合很牢固,分子结构稳定 D.氮气无氧化性,也无还原性,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第十八章 其它含氮化合物

第十八章其它含氮化合物1.由甲苯、二甲苯或苯及其它适当原料制备下列化合物。 (1) CH3 NH2 Cl(2) H3C CH3 (3) CH3 CN O2N(4) COOH Br Br Br (5) CH3 NH2 NO2(6) NH2 NO2 H2N O2N (7) CH3 Br CH3(8) 2. 以苯或甲苯、萘等为起始原料,经重氮盐合成下列化合物。 (1) CN Br(2) OH NO2 (3) Br Br Br (4) CHO I (5) Br Br(6) H3C N N CH3 HO

(7) N N N H3C H3C OH (8) HO C OH CH3 H (光活性) (9) COOCH3 OCH3 3. 以苯和甲苯为原料,制备: (1) COOH (2) Br O2N (3) (4) COOH (5) H3COOC COOCH3 (6) HO OH Br Br 4. 写出下列反应的产物。 (1) CH3 NO2 NO2 +NH 3 H2O (2) CH3 NO2 +NH 3 H2O O2N

(3) Cl NO2 +KCNS 2 (4) Cl NO2 +C6H5ONa NO2 5. 下列化合物应如何合成? (1) N N N N OH (分散黄,涤纶染料) (2) N N N(CH3)2 NaO3S (甲基橙,一种指示剂) (3) N N N(CH3)2 CO2H (甲基红,一种指示剂) (4) NH2 SO3Na N N N N NH2 SO3Na (刚果红,一种指示剂) (5) N OH N SO3Na (坚牢红A,一种染料)

第十四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答案

第十四章含氮有机化合物 1.给出下列化合物名称或写出结构式。 (CH3)2CH NH2(CH3)2NCH2CH3 NH CH2CH3 CH3 NH CH3O2N NC N+NCl- O2N N N OH OH H32 H 对硝基氯化苄苦味酸 1,4,6-三硝基萘 答案: 3-氨基戊烷异丙基胺二甲基乙基胺 N-乙基苯胺N-甲基-3-甲基苯胺氯化-3-氰-5-硝基重氮苯 4-硝基-2,4-二羟基偶氮苯顺-4-甲基-1-环己胺 2.按其碱性的强弱排列下列各组化合物,并说明理由。 (1)

a b c NH 2 NH 2NH 2 NO 2 3 (2) CH 3C O NH 2 CH 3NH 2NH 3 a b c 答案: (1)c > a > b 苯环上存在推电子基团如甲基,可增加N 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使其碱性增强;当苯环上连有拉电子基团如硝基,则降低N 上的电子云密度,使其碱性降低。 (2)b > c > a 在CH 3NH 2中由于—CH3的推电子作用,增强了碱性。在CH 3CONH 2中,由于p -π共轭而降低了N 上的电子云密度,使其碱性减弱。 3.比较正丙醇、正丙胺、甲乙胺、三甲胺和正丁烷的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 答案: 正丙醇 > 正丙胺 > 甲乙胺 > 三甲胺 > 正丁烷 分子间的氢键导致沸点升高。由于氧的电负性大于氮的电负性,因而正丁醇分子间能形成较强的氢键,沸点较高;正丙胺的氮原子上有两个氢可以形成氢键,甲已胺只有一个,而三甲胺氮原子上没有氢原子,因而不能形成氢键;正丁烷是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只存在较弱的色散力,因而沸点最低。 4. 如何完成下列的转变: (1) CH 2 CHCH 2Br CH 2 CHCH 2NH 2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单元练习

高一化学《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单元练习苏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 1.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SO2有关的是()A.臭氧空洞B.酸雨C.光化学烟雾D.温室效应 2.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NO2有关的是()A.臭氧空洞B.水体富营养化 C.光化学烟雾D.温室效应 3.盛有NO 和N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在盛有水的水槽中,过一段时间后,量筒内的气体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O 和NO2的体积比是()A.3∶1 B.1∶3 C.2∶1 D.1∶2 4.实验室中制取的下列气体中,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N2B.SO2C.CO D.NO 5.下列气体中,无色无味的是()A.SO2 B.NO2 C.Cl2D.N2 6、在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气体不能共存的是() A.SO2与O2B.NO2与NO C.O2与N2D.NO与O2 7.下列气体溶解于水,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SO2溶解于水B.NO2溶解于水C.CO2溶解于水D.Cl2溶解于水 8.酸雨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祸,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中可行的是①对燃煤进行脱硫;②对含SO2、NO2等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③人工收集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甲醇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9.右图是化学实验常用装置之一,若气体从右管进入,可用来收集的气体是()A.NO B.NO2C.CO D.SO2 10.上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NO在人体内起着多方面的重要生理作用。下列关于NO的说法错误的是() A.NO是具有刺激性的红棕色气体 B.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 C.NO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 D.NO能够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中毒 11.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 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 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可能是什么气体()A.可能是N2与NO2的混和气体 B.可能是O2与NO2的混和气体 C.可能是NO与NO2的混和气体 D.只可能是NO2一种气体 12.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 、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肯定有SO2和NO B.肯定没有Cl2、O2和NO2 C.可能有Cl2和O2 D.肯定只有NO 13.实验室不需要用棕色试剂瓶保存的试剂是()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

一、氮气和氮氧化物 1. 氮气: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空气中体积分数78%是氮气。常温下氮气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因此,生产上常用氮气作保护气。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放电等),也能跟某些物质(如氧气、氢气等)发生反应。 2. 固氮作用:游离态氮转变为化合态氮的方法。 自然固氮→闪电时,N2转化为NO 生物固氮→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2转化为化合态氮 工业固氮→工业上用N2和H2合成氨气 3、氮氧化物(NO和NO2): 相互转换 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 ①酸型酸雨的产生及危害②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③破坏臭 氧层

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气体,常用碱液(NaOH溶液)吸收。 二、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1、氨的合成: 2、氨气的物理性质: 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0.771g·L-1,比空气小。氨易液化,液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作致冷剂。 氨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大约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氨的水溶液称氨水。计算氨水的浓度时,溶质应为NH3。 3、氨的化学性质: (1)氨溶于水时,大部分氨分子和水分子形成一水合氨分子(NH3·H2O)。一水合氨分子(NH3·H2O)不稳定,受热时分解为氨气和水。 氨水显弱碱性。 比较液氨与氨水:

(2)氨具有弱碱性,可以与酸(硫酸、硝酸、盐酸等)反应,生成铵盐。 (3)与氧气反应(具有还原性) 氨气在催化剂(如铂等)、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并放出热量。此反应是放热反应,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4、铵盐:由铵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盐。 ①铵盐受热易分解: ②铵盐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 ▲铵态氮肥,要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三、硝酸: 1、硝酸的工业制法:氨催化氧化法 原理: 2、硝酸的物理性质: 纯硝酸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较低(83℃),易挥发,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形成硝酸的小液滴而呈白雾状。98%以上的浓硝酸称为“发烟硝酸”,69%的硝酸溶液称为浓HNO3。浓HNO3由于HNO3分

基础有机化学第12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习题答案 1. 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构造式 (1)(2) (3) NHCH 3 CH 3 (CH 3)2CHNH 2 NHCH 2CH 3 (4)对硝基苄胺 (5)2,4,7-三硝基萘酚 (8) β-苯基丙胺 解: (1) 异丙基胺 (2) N-乙基苯胺 (3)N-甲基间甲苯胺 CH 2NH 2O 2N OH NO 2 NO 2 O 2N CHCH 2NH 2CH 3 (6) (5) (4) 2.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乙醇、乙醛、乙酸、乙胺 乙醇乙醛乙酸 乙胺 NaHCO 3 气泡 乙酸 无气泡 银氨溶液 银镜 乙醛 无银镜乙醇 乙胺 乙醇 乙醛乙胺 NaNO 2乙胺 无气体 HCl 气体 乙醇 3. 按碱性强弱次序排列下列各组化合物 (1) A. 苯胺 B. 对甲基苯胺 C. 对甲氧基苯胺 D. 对硝基苯胺 (2) A. 苄胺 B. 间氯苄胺 C. 间甲苄胺 D. N 甲基苄胺 (1) C>B>A>D (2) D>C>A>B 4. 完成反应式。 (1) CH 3 (CH 3CO)2O CH 3 NO 2混酸 ,60℃ Fe +HCl CH 3NH 2 CH 3 NHCOCH 3 HNO 3 + H 2SO 4 CH 3 NHCOCH 3 NO 2 OH -/H 2O CH 3 NH 2 NO 2 CH 3 N 2+Cl -NO 2 CH 3 NO 2 NaNO 2/HCl 0-5℃ H 3PO 2 (2)CH 3CH 2CN (1)OH -/H 2O (2)H + CH 3CH 2COOH SOCl 2 CH 3CH 2COCl CH 3CH 2CO-NH(CH 2CH 2CH 3)2LiAlH 4(CH 3CH 2CH 2)2NH CH 3CH 2CH 2NH(CH 2CH 2CH 3)2 O 2N Cl Cl CH 3ONa/CH 3OH (3)O 2N Cl OCH 3 5. 完成下列转变

高一化学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练习题

高一化学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练习题 课时 1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至两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是:() A. 二氧化硫 B. 氮氧化物 C. 二氧化碳 D. 悬浮颗粒 2.常温下,在密闭容器中将物质的量相同的下列各组气体混合,完全反应后容器中压强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H2S和SO2 B.NO和O2 C.HI和Cl2 D.H2S和Cl2 3.在体积为V升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molNO和bmol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 4.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 下列各组物质:①Cu和HNO3溶液②Cu和FeCl3溶液③Zn和H2SO4溶液④Fe和HCl溶液,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5.图示为合同一种元素的a、b、c、d、e五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单质,b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e是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则a不可能是( ) ①F2②N2③C ④S A.只有①B.②和④C.③和④D.①和③ 6.将体积为V mL的试管充满NO气体,按右图进行实验.当通人相同条件下O249 mL时, 液面仍在原来位置,则试管体积V为 A.49mL B.28 mL C.30mL D.24.5mL 7.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将下列气体等体积混合于四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①NO和NO2;②NO和O2;③NO2和O2;④SO2和NO,将四支试管倒立于水中,各试管中水面上升高度应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 8、下列除去杂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NO中有少量的NO2:用水洗涤后再干燥 B、食盐中有少量的NH4Cl:加过量的烧碱溶液后加热蒸干

含氮化合物

第十四章含氮有机化合物 一基本内容 1.定义和分类 分子中含有氮元素的有机化合物统称为含氮化合物,可看作烃类分子中的一或几个氢原子被各种含氮原子的官能团取代的生成物。含氮化合物的类型很多,主要有如下类型的化合物: (1)硝基化合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NO2取代而成的化合物,其通式为R-NO2或Ar-NO2,如硝基甲烷、硝基苯等,其中芳香族硝基化合物较为重要。 (2)胺:氨分子中的部分或全部氢原子被烃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称为胺,根据分子中氮原子上所连烃基的数目,可分为伯、仲和叔胺;根据分子中氨基的数目,可分为一元胺、二元胺和多元胺。根据烃基的种类,可分为脂肪胺和芳香胺等。伯、仲和叔胺的通式可表示如下:RNH2R1R2NH R1R2R3N 伯胺仲胺叔胺 (3)烯胺:氨基直接与双键碳原子相连(也称α,β-不饱和胺)。烯胺分子中氮原子上有氢分子时,容易转变为亚胺;若烯胺分子中氮原子上的两个氢都被烃基取代,则是稳定的化合物,在合成上很有用途。 (4)重氮化合物和重氮盐:重氮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重氮基(=N≡N)的化合物。脂肪族重氮化合物的通式为R2C=N2,如重氮甲烷CH2=N≡N;芳香族重氮化合物符合Ar-N=N-X,如苯基重氮酸C6H5-N=N-OH。重氮盐是重氮化合物的一类,以芳香族重氮盐较为重要,可用通式Ar-N+≡NX-表示,如氯化重氮苯C6H5-N2+Cl-等。 (5)偶氮化合物:分子中含有偶氮基-N=N-,并与两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通式为R-N=N-R1,如偶氮苯C6H5-N=N-C6H5。 (6)叠氮化合物:叠氮化合物的通式为RN3,纯粹的叠氮化合物,特别是烷基叠氮化合物容易爆炸,但却是有用的合成中间体。 (7)肟、腙、缩氨脲和脎:醛或酮与羟胺作用生成的具有>C=N-OH结构的化合物称为肟,如乙醛肟CH3CH=N-OH;醛或酮与肼(或取代肼)作用生成的具有>C=N-NH2结构的化合物称为腙,如丙酮苯腙(CH3)2C=N-NHC6H5;缩氨脲为醛或酮与氨基脲作用生成的具有>C=N-NHCONH2结构的化合物,如甲醛缩氨脲HCH=N-NHCONH2等。脎是α-羟基醛、α-羟基酮或α-二酮与苯肼作用而生成的衍生物,如丁二酮脎。 (8)季铵盐和季铵碱:铵盐分子中四个氢分子都被烃基取代,则生成季铵盐,通式为R4N+Cl-(R是四个相同或不相同的烃基,X为卤原子或其他酸根,如氯化四甲基铵(CH3)4N+Cl-等;季铵碱是具有通式R4N+OH-的化合物(R是四个相同或不相同的烃基),如氢氧化四甲基铵(CH3)4N+OH-等。

【高考复习】2020版高考化学复习课时规范练13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苏教版(含答案)

课时规范练13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9浙江绍兴月考)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如图表示。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氧化 B.海洋中的氮循环中属于固氮作用的是③ C.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一定有氧气的参与 D.向海洋排放含N 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N 的含量 2.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文献对KNO 3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3.(2019湖北武汉华科附中周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H 3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NH 3遇到挥发性强酸就能产生白烟 C.硝酸应放在棕色的细口瓶中保存 D.NO 和NH 3均可用排空气法收集 4.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的铵盐都能与烧碱共热生成氨气 B.浓硝酸不论与铜反应还是与碳反应,均体现其酸性和强氧化性

C.一氧化氮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一氧化碳还强,更容易造成人体缺氧 D.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N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NO2支持燃烧 5.(2019宁夏银川模拟)废水脱氮工艺中有一种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过量NaClO使N完全转化为N2,该反应可表示为2N+3ClO-N2↑+3Cl-+2H++3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氯元素被还原 B.还原性:N>Cl- C.反应中每生成1 mol N2,转移6 mol电子 D.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可以直接排放 6.(2019河南平顶山质检)“封管试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列四个“封管试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时,a上部聚集了固体NH4Cl,说明NH4Cl的热稳定性比较好 B.加热时,发现b中I2变为紫色蒸气,在上部又聚集为紫黑色的固体 C.加热时,c中溶液红色变深,冷却后又变浅 D.水浴时,d内气体颜色变浅,e内气体颜色加深 7.(2019湖北武汉外校周测)用图中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现象与预测不一致的是( ) 8.(2019山东青岛模拟)下列图像表示铁跟一定量硝酸反应时,铁和硝酸铁物质的量(mol)之间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应用

课题 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应用 学情分析 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目标与 考点分析 1.了解氮气及其重要含氮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某些含氮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能综合应用氮及氮的化合物知识 教学重点 难点 含氮的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方法 根据重难点给学生讲解例题,辅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1、本考点知识结构: 2、氮的循环: 3、氮及其化合物的衍变关系:

(1)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玻璃管2一段时间后,挤压1中打气球鼓入空气,观察到2中物质呈红热状态;停止加热后仍能保持红热,该反应是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为保证在装置4中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装置3应装入_________;若取消3,在4中仅观察到大量白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实现氨催化氧化,也可用装置5替换装置_________(填装置代号);化合物X为_________(只写一种),Na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氨的催化氧化。(1)NH3和O2氧化生成NO。(2)该反应为放热,故不加热后仍能保持红热状态。(3)产物中有NO和NH3,NO会被O2氧化生成NO2,在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HNO3,而HNO3与NH3会产生白烟。(4)装置5与1均产生科产生NH3。NH4Cl加热分解可得NH3和HCl 而HCl与Na2O2可生成O2。 【答案】 (1)4NH3+5O24NO+6H2O;(2)放热 NH4NO3。 (3)浓H2SO4;生成的NO与O2反应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NH3与HNO3反应生成 (4)I;NH4Cl与HCl反应生成氧气(合理答案均给分) 【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河南省内乡一高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区别NO2和溴蒸气应当选用的试剂是() A.淀粉碘化钾试B.硝酸银溶液C.石蕊试液D.酚酞试液 【答案】B 2.(湖北省荆门市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三氟化氮(NF3)是一种新型电子材料,它在潮湿的空 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产物有:HF、NO 和HNO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NF3在空气中泄漏时不易被察觉 C.若NF3泄漏,可以用NaOH溶液喷淋的方法减少污染 D.若反应中生成1.0mol HNO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6.02×1023 【答案】C

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应用

课题 含氮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应用 学情分析 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目标与 考点分析 1. 了解氮气及其重要含氮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 了解某些含氮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 能综合应用氮及氮的化合物知识 教学重点 难点 含氮的化合物的性质 教学方法 根据重难点给学生讲解例题,辅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1、本考点知识结构: L 氮在自然畀中的jg 环—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氨气] ---- 由氧气辰血] —常稳定性| |与靦的反应 |实脸室制氟1 氮 及 的 化 ?訂 I 瓯汽I - |氮的固定| -自然固氮与人工固氮 氮氧化物 ——与水前酸的艮应 雷电固氮 化合物 —I 液化I NO 丈气污染 强氧化性 氮的循环: 2、 人真对自撚界 慎循环的影响 酸雨

⑥冷的浓硝酸在常温下使铁、铝等沽泼金属发生钝化—(在其表面因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常温时,常把浓硝酸存放在铁质、铝质密闭容器里。但若加热,则会剧烈反应。 ⑦王水: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合物,其体积比为1:3。可溶解金、铂、钛等金属。 6、氨、液氨、氨水、铵之间的区别: 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氨分子是一种呈三角锥形的极性分子,极易溶于水,易液 化。液氨是氨气液化的产物,仍然是氨分子,属纯净物。 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是混合物:NH+HO —NH3 - H2O—'' NH++OH。氨水中微粒有:NH、HzO NH ?H2O' NH+、OH、极少量的H。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铵(NH+)是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离子,不能单独存在,只能在铵盐或氨水中与阴离子共存。凡是含NH+的盐叫铵盐,铵盐易溶于水。铵盐不稳定,加热易分解。 + H +、 氨与铵可相互转化:NH + OH NH+, NH+与强碱反应放出NH, 7、NH+的检验方法: ①检验固态铵盐不必加热,只需取少量晶体与石灰拌和有氨的特殊气味即可; ②若是铵盐溶液,为了使更多的NH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必须加热。 ③铵盐溶液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三种写法: а、浓溶液不加热写成:NH++OH=NH+ H2O; b、稀溶液不加热写成NH++OR== NH ? H2Q c、不论浓、稀,只要加热则写成:NH++O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H f +H2Q 铵盐与碱共热都能产生氨气:(NH4)2SQ+NaOH4|Na2SQ+2NH f +2H2Q实验室常用加热铵盐和碱的混合 物制取氨气,反应生成的氨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8、光化学烟雾: 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合物(HC在大气环境中受到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后,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主要生成光化学氧化剂(主在是Q)及其他多种复杂的化合物,这是一种新的二次污染物,统称为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主要发生在阳光强烈的夏、秋季节。 【实例分析】 【例1】(2010浙江卷25)(14分)洗车安全气囊是德国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 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 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Na Fe、N、O四种 元素。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 取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б.72L。单质乙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和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为,丙的电子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