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月相(李)

合集下载

2024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月相

2024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月相

2024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月相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2024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教材,涉及第3章“地球和宇宙”的第4节“月相”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月相的定义、月相的形成原理、月相的变化规律、月相与地球、月球运动的关系,以及月相观测技巧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月相的基本概念,理解月相的形成原理。

2. 培养学生观察月相变化的能力,了解月相与地球、月球运动的关系。

3. 激发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月相的形成原理、月相变化规律。

难点:月相与地球、月球运动的关系,月相观测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月球仪、手电筒、月相变化图。

学具:学生用地球仪、月球仪、手电筒、月相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在课前观察月亮,记录月相变化。

(2)课堂上,请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月相变化,引导学生思考月相变化的原因。

2. 例题讲解(1)讲解月相的定义、形成原理。

(2)分析月相变化规律,讲解月相与地球、月球运动的关系。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月相变化图,识别不同月相。

(2)指导学生使用地球仪、月球仪,模拟月相变化过程。

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月相观测技巧。

(2)强调月相观测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月相定义、形成原理、变化规律。

2. 月相与地球、月球运动的关系。

3. 月相观测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月相的定义、形成原理。

(2)画出月相变化图,并解释变化原因。

(3)列举三种月相观测方法。

2. 答案:(1)月相是月球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地球、月球、太阳三者相对位置的变化所形成的现象。

(2)月相变化图及解释见教材。

(3)月相观测方法:观察记录、模拟演示、利用天文软件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月相概念的理解,对月相变化规律的掌握,以及对月相观测技巧的应用。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月相观测活动,提高观察力。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4.4月相(练习)(原卷版+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4.4月相(练习)(原卷版+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4节月相【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2022·浙江衢州·中考真题)今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将再次上演金星伴月天文景观。

这一天的月相是()A.B.C.D.2.(2022·浙江湖州·中考真题)潮起潮落反映了日、地、月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自然变化规律。

当月相是新月或满月时,地球上将出现天文大潮。

出现天文大潮时月球的位置是图示中的()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2022·浙江丽水·中考真题)2022年4月24日(农历三月二十四)清晨,木星、金星、火星和土星与月亮相伴,上演“四星连珠伴月”天象。

这一天的月相接近()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4.(2022·浙江温州·中考真题)当地球、月球和太阳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这天的月相最接近于()A.B.C.D.5.(2021·浙江嘉兴·中考真题)如图为阳光照射地球、月球的示意图。

图中人所在位置的时间及看到的月相为()A.黄昏,上弦月 B.清晨,上弦月 C.黄昏,下弦月 D.清晨,下弦月6.(2021·浙江丽水·中考真题)2021年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五),在我国某些区域能观察到“超级红月亮”,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A.B.C.D.7.(绍兴中考真题)2014年5月4日,木星与月球上演“木星合月”(两者距离达到最近的天象)。

如图表示相关天体的位置关系,地球上的人观察到此次木星合月的景象最接近的是A.B.C.D.8.(浙江丽水·中考真题)2015年10月26日(农历九月十四),天空将出现金星和木星再次紧密相连的天文奇观,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图中的()A.B.C.D.9.(浙江湖州中考真题)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之后月球车开始在月球“背面”的A处巡视探测,如图所示。

浙教版初中科学1-6册考试目录(2015中考金华版)

浙教版初中科学1-6册考试目录(2015中考金华版)

浙教版初中科学考试目录(2014金华版)科学七年级上第1章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无考点具体的要求)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分散到各考点中)第3节科学观察第4节科学测量(长度、体积、温度)第5节科学探究第2章观察生物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第2节细胞(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不考)第3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4节常见的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不考)第5节常见的植物第6节物种的多样性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地球大小不考;内部圈层结构限于知道地壳、地幔和地核即可)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不考)第3节组成地壳的岩石(不考)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地壳变动的证明不考)第5节泥石流第6节地球表面的板块(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不考)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1节物质的构成第2节质量的测量第3节物质的密度第4节物质的比热(热量的内容在九上)第5节熔化与凝固第6节汽化与液化第7节升华与凝华(不考)第8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研究性学习课题一收集生物样品,尝试生物分类二观察动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三调查当地主要岩石类型四蒸馏法海水淡化附录常用法定计量单位科学七年级下第1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第1节新生命的诞生(精子和卵细胞;分娩和养育不考)第2节走向成熟(人的成长时期;衰老和死亡不考)第3节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的生命周期不考)第4节植物的一生(芽的发育;花的结构;植物的生命周期不考)第5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第6节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新增)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不考)第2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不考)第3节耳和听觉(不考)第4节光和颜色(光源、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看不见的光不考)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第6节透镜和视觉(凸透镜成像规律、放大镜和照相机、眼睛、人类视觉上的限制不考)第3章运动和力第1节机械运动第2节力的存在第3节重力第4节牛顿第一定律第5节二力平衡的条件第6节摩擦力第7节压强第4章地球与宇宙第1节太阳和月球第2节地球的自传第3节地球的绕日运动(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不考)第4节月相(只需要能识别四种月相)第5节日食和月食(不考)第6节太阳系(只考知道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和名称)第7节探索宇宙(不考)研究性学习课题一青春期的心理及保健二噪声污染及其控制三自行车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措施四观测当地的星空附录常用法定计量单位科学八年级上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1节地球上的水(水资源的分布、水与生命不考)第2节水的组成第3节水的浮力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第5节物质的溶解第6节物质的分离第7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不考)第2章天气和气候第1节大气层(不考) 第2节气温(不考)第3节大气的压强(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不考)第4节风和降水(不考) 第5节天气预报(不考)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不考) 第7节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不考)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人体的激素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信息的接受和传导、信息的处理不考)第4节动物的行为(不考) 第5节体温的控制(恒定的体温不考)第4章电路探秘第1节电荷与电流(摩擦起电不考)第2节电流的测量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第4节变阻器第5节电压的测量第6节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第7节电路分析与应用研究性学习课题一测定本地区的“酸雨”情况及分析原因二太阳黑子活动与本地降水的关系三训练小动物形成某种条件反射四调查在自然界或生命活动中的电现象附录1 常用法定计量单位附录2 部分物质的溶解度表科学八年级下第1章电和磁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磁化不考)第2节电生磁第3节电磁铁的应用第4节电动机(不考) 第5节磁生电(不考)第6节家庭用电第7节电的安全使用第2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粒子的大小与质量不考)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同位素—原子的“孪生兄弟”不考)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元素周期表不考)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第3章空气与生命第1节空气与氧气第2节氧化和燃烧第3节化学方程式第4节二氧化碳第5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第6节光合作用第7节自然界中氧循环和碳循环第8节空气污染与保护第4章植物与土壤第1节土壤的成分(从岩石到土壤不考)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不考)第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植物的根系、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不考)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叶的结构不考)第6节保护土壤(不考)研究性学习课题一设计简单的电磁控制电路二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研究三研究植物的呼吸目标四当地水土状况调查附录1 常用法定计量单位附录2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附录3 相对原子质量表科学九年级上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化学部分重点)第1节物质的变化(渗透到其他内容中)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第3节常见的酸第4节常见的碱第5节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第6节几种重要的盐(盐与化肥不考)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1节金属材料(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不考)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3节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新增)(有机合成材料不考)第4节物质的分类第5节物质的转化第6节材料的利用与发展(不考)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1节能量及其形式第2节机械能第3节能量转化的量度第4节简单机械(滑轮组、机械效率不考)第5节物体的内能(比热容、热量的计算、热机、燃料的热值不考)第6节电能第7节核能(放射性不考)第8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4章代谢与平衡第1节食物与营养(食物与能量不考)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节能量的获得(多样的呼吸器官不考)第5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泌尿系统不考)科学九年级下第1章演化的自然第1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不考)第2节太阳系的形成与恒星的演化(不考)第3节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不考)第4节生物的进化(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不考)第5节遗传与进化(进化理论的发展;育种与优生中的杂交优势等内容不考)第2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不考)第2节种群(种群的特征)第3节生物群落(群落的结构不考)第4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3章人的健康第1节健康(提高健康水平不考)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3节身体的防卫第4节非传染性疾病第5节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具体的人体的骨骼、骨的结构和成分、骨连结、骨骼肌不考)第6节健康生活(注意食品卫生不考)第4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渗透与前面各点中,具体知识点不考。

4.4月相--课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4.4月相--课件-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钱江观潮最著名的有一线潮、十字潮、回头潮。 ( )( ) ( )( )( )( ) ( ) ( )( )
十八、十九 下弦月 4.阅读如图,据此回答问题:
二十七、二十八 二十二、二十三
月相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月相图
日月地位置
大致在一条直线上 (月居中) 大致成直角
大致在一条直线上 (地居中)
( )( ) ( )( )( )( ) ( ) ( )( )
4.阅读如图,据此回答问题:
ABCD
你知道吗?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 )( ) ( )( )( )( ) ( ) ( )( )
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上弦月晚12点,月已落山,或正悬于西方近地平线,由东往西看正是对光,而犯人背光,不可能看清。
②图中大潮出现的日期月相是满月
( )( ) ( )( )( )( ) ( ) ( )( ) 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上弦月 月亮升离地平线不久,离地有一树之高,此时月相应为农历十一、十二的新凸月。 十五、十六 凸月 娥眉月 一嫌疑犯,被证人指证在农历初八晚上12点在草垛东侧往西看,清清楚楚看见疑犯的脸。
第4节 月 相
新知导入 月球的圆缺形态
月相
新知讲解
月相
月相形成的原因:
1、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我们见到的月光其实 是太阳的反射光。 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 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地球上的观测者所看到 的、被太阳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却发生着有规律地 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
金星位于图中( A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阅读下列月相示意图(阴影表示暗部),回答:

第4节月相

第4节月相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咏《雨霖铃》) 农历二十七、二十八的残月。
一嫌疑犯,被证人指证在农历初八晚上 12点在草垛东侧往西看,清清楚楚看见疑犯的 脸。你如何推测?
上弦月晚12点,月已落山,或正悬于西方近 地平线,由东往西看正是对光,而犯人背光,不 可能看清。
一线潮
回头潮
月球影响地球的表现——潮汐
2(2011绍兴中考)2011年3月11日(农历二月初七),日本发生
了9级强地震。地震发生当天的月相与下图中的_____B___(选填 序号)相近。
A
B
C
D
3(2009台州中考)200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初一),在我 省北部将能观察到日全食。当天晚上将出现的月相是 新月 。
4.(2011丽水中考)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人们在中 秋佳节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的月相 是( C )
当晚的月相是 B ;父亲节是六月的第
三个星期天(6月19日)农历的五月十五,
今年父亲节当晚的月相是 。A
3 请将下列月相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A
B
C
D
E
F
G
HH→Leabharlann →A → G → B → D → C → E → H
提高练习: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月亮的佳句, 它们中有的包含了有关月相的科学知识。
§4.4 月相
旧馆中学 赵巍巍
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1
2
3
4
5
6
模拟月相变化
模拟试验方法: 1、假设右侧作为太阳光来的方向。 2、乒乓球当做月球,黄色一面表示被太阳光照亮,要始终
对着太阳光这一面:观察者既是地球上的人们。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章第4节 月相同步练习题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4章第4节 月相同步练习题

第4节月相同步练习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人们在中秋佳节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的月相是(C)图4-4-12.今年3月某晚,大多数地区可看到近十九年来最大的“超级月亮”,即图中近地点月亮。

下列有关“超级月亮”说法正确的是(A)图4-4-2A.那天晚上的月相是满月B.暗区是月球表面的高地C.太阳光在亮区发生的是镜面反射D.“超级月亮”是由于那天月球体积变大【解析】A.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由图片可知,月球几乎全部是光明的,这时的月亮叫做满月,正确;B.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C.月球本身不发光,它反射太阳光,地球上不同的角度都能看到月球表面的亮区,所以月球表面发生的是漫反射;D.超级月亮是指月亮距离地球近距离的状态,由于近,视觉效果变大,但月球体积没变。

故选A。

3.关于月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视形状B.“月有阴晴圆缺”,是由于周围气候在变化才产生月相变化C.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地球运动无关D.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解析】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视形状,月球形状并没有变化,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地球运动有关。

4.月相的成因(D) A.太阳、月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B.太阳、地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C.地球、月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D.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解析】月球是一颗不发光、不透明的天体,我们能看到月球的圆缺变化,是因为月球环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发生有规律的变动。

人类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

据此分析,选项A、B、C是错误的,故正确答案是D。

5.当日、地、月大致一线,且地球处于月、日之间时,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D)A.新月 B.上弦月C.下弦月D.满月6.月相是指(D) A.月球的面貌B.月球的表面起伏状况C.月球的形状D.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7.判断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是上弦月的是(B)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C.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解析】上弦月傍晚上中天,后半夜下落。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4节月相同步练习A卷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4节月相同步练习A卷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4节月相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2014.宁波)今天是2014年6月14日(农历五月十七),月球位置大致在图中的()A . 1~2之间B . 3~4之间C . 5~6之间D . 7~8之间2. (2分)元宵节(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吃元宵、猜灯谜是必不可少的活动。

元宵节那天晚上的月相最接近的是()A .B .C .D .3. (2分)2016年3月9日是农历正月三十,一场精彩绝伦的日全食现身天宇。

当天的月相对应下列哪幅图()A .B .C .D .4. (2分)2018年7月28日凌晨天空上演了本世纪最长月全食,也叫“血月”。

宁波市民观看了这次“最小满月+月全食+火星伴月”的天文奇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当天是我国的农历初一B . 当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地球的北半球C . 月全食时月亮处于地球和太阳之间D . “血月”是因为火星照射引起的5. (2分)2017年4月4日(农历三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目——清明节,这天月球的位置大致在图中的()A . 2附近B . 4附近C . 6附近D . 8附近6. (2分)日、地、月是人类最熟悉的三个星球,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B . 地幔运动的表现形式有火山和地震C . 月球上的环形山都是陨石撞击形成的,且月球没有大气听不到撞击声D . 当日、地、月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月相可能是新月,也可能是满月7. (2分)我们“嫦娥工程”计划进展顺利,“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已成功发射。

假如有一天,你乘上我国的“嫦娥N号”飞船登上月球,当日、月、地三者位置如下所示时,在A点你能看到地球的地相是:()A . 上弦地B . 满地C . 下弦地D . 新地8. (2分)2013年8月13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当天晚上的月相是()A .B .C .D .9. (2分)土星是太阳系的第二大行星,2013年4月28日发生了土星“冲日”现象。

第4节 月相

第4节 月相

新月与满月的日、地、月位置
• 新月: 日---月--地
• 满月: 月---地---日
上弦月与下弦月的日、地、月位置
• 上弦月:日 地月成直角。
• 上弦月:日 地月成直角。
上弦月与下弦月
• “上上上西西”是指上弦 月上半月上半夜出来。从 西面出来,月面朝西。 • “下下下东东”是指下弦 月下半月下半夜出来,从 东面出来,月面朝东。
• 在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 地、月排列在一条直线上,产 生的引潮力达到最大。 • 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 时,喇叭口的河口形状使江面 迅速变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 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 相叠。
钱江观潮
一线潮
十字潮
回头潮
练习:
• 1. 月相周期性变化的形成原因 日、地、月 三者的________ 相对位置 是_________ 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 2. 新月出现在农历每月的 初一 __________ ,满月出现在农历 十五或十六 每月的_____________ 。
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月球对地球转速的影响
由月球造成的海洋潮汐每时每刻 都抚摸着陆地,亿万年来,亿 万次的摩擦,终于使地球的转 速逐渐的从每天10个小时的昼 夜交替,减慢成24个小时。
月球对人的情绪的影响
人体80%以上是水,故而会象地球 上的海洋那样受月亮影响产生潮汐; 另外人体细胞会受磁场影响,月球 磁场会作用于人体细胞,月亮的引 潮力与磁场影响着人的精神活动。 当满月涨潮时,精神病人发作更为 频繁,社会治安问题更多。
农历
• 阴历在天文学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 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以 太阳为参照物,实际月球运行超过一周) 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 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 • 在农业气象学中,阴历俗称农历、殷历、 古历、旧历,是指中国传统上使用的夏历。 而在天文学中认为夏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 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弦月
初一 ,满月出现在农历每 2.新月出现在农历每月的 _____ 上弦 月,二十二、二 十五 。初七、初八为______ 月的 _____ 下弦 月。 十三为_______ 3.观测当天月相并画出形状,估计一下当天是农历 初六 形状介于峨眉月与上弦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查一查农历一个月有多少天?算一算一个公历年 是否恰好能安排 12个农历月? 30天或29天; 不能,有的年份有13个月(闰月)
请你画出几幅你所看到的月亮的形状图。 请你欣赏几幅月亮的照片。你见过吗?
1.月亮是透明的吗?会发光吗? 月球和地球一样,不透明也不会发光。 2.我们为什么在晚上可以看见皎洁的月亮? 月球的一面对着地球,太阳把半个月球照亮。
月球公转同时自转
3.对着我们地球的月亮面是否在不断更替? 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在地球上 是看不到月球背面的。
4.为什么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看不 到月球的背面?
月球除了绕地球公转外,本身还在自转。 月球自转的周期恰好等于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
转动周期为27天7小时43分11.47秒,因此,任何时间, 我们在地球永远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另外半个球总 是背向地球,所以我们看到的月球表面总是相同的。 从图可以看出,当月 球绕地球转动一定角 度之后,如果月球没 有自转的话,那么月 球将不可能是以同样 一面朝着我们,所以 月球应当在这段时间 之内绕相同的方向转 动了相同的角度。 ∠1 = ∠2
1 P 2 地球 自转方向
公转方向
5.我们看到的月球形状为什么有圆缺变化?
月相模拟简化实验: 1.打开灯,观察者面 朝灯,把球置于观察 者和灯之间 (最好使 用黑颜色的球。如果 没有灯,可用一个一 半涂黑、一半涂白的 球代替 )。
2.分别按 A→H 的逆时针方向观察球被光照亮部分的形状 3. 在右图的空心球中用铅 笔画出不同方位球光亮部 分的形状。 4.你观测到小球的光亮部 分的形状和下面的哪一 种月球圆缺形态相似? 把观察记录中的字母填 入下面相应的括号中。
② 月球自转同时绕地球公转运动,使太阳、 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 有规律地变动。
月相成因
4、月相变化规律: ① 四个特殊的月相
上弦月
满月
新月 下弦月
月相名称 月相图 日月地位置 新月 上弦月
大致在一条直 线上(月居中) 大致成直角 大致在一条直 线上(地居中) 大致成直角
位置图
视觉形 状 不可见
重阳节九月初九;(凸月)
钱江潮 钱塘江大潮是我国最著名的海潮。每年农历 八月十八,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钱江 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 蔚为壮观”。钱江潮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和 杭州湾喇叭口河口地形的作用下形成的。在农历 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地、月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月球和太阳产生的引潮力达到最大。当大量潮水 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喇叭口的河口形状使江面 迅速变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 前浪,层层相叠。 钱江观潮最著名的有一线潮、十字潮、回头潮。
“上上西西,下下东东” 或者“上西天,下东海”
5、月相变化规律的应用: 我国农历中,阴历月份的确定,是以月相变化 周期(朔望月)为依据。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 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日、月、地 三者 1.月相周期性变化的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 相对位置 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的_________
一线潮
回星月(约27.3天)
而月相变化的周期等于一个朔望月(29.53天) 月相变化的周期是29.53天,月球的自转 周期是27.3天,差距如何来?
当地球运行到B点时,此时地月 连线与地球在A点时地月连线平 行,也就是说月球此时已绕地 球公转一周。从A到B所花时间 即为27.32166 天,亦即月球公 转周期。
出现时间 初一
半圆 亮面朝西 初七、八
满月
下弦月
圆形
十五、六
半圆 亮面朝东 廿二、三
上弦月
满月
新月
下弦月
1.在上图的四个空白的圆中用铅笔画出在地球上观察到的 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月相(用斜线画出暗部) 2. 总结月相的变化周期规律。
② 月相变化周期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 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A
B
C
D
E
F
G
H
A
1、月相:
在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 的各种圆缺形态, 即月亮位相。
满月
新月
上弦月
下弦月
娥眉月
残月
上凸月
下凸月
2、月相变化:
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在不断地 变化着。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
3、月相变化成因:
① 月球是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反射光。
5、请把下列图形排列成一次完整月相的过程。
E→A→G→B→F→C→H→D→E 6、请你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月相名称 月相图 日月地位置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大致在一条直 线上(月居中) 大致成直角 大致在一条直 线上(地居中) 大致成直角
位置图
视觉形 状 不可见
出现时间 初一
半圆 亮面朝西 初七、八 圆形 十五、六 半圆 廿二、三 亮面朝东

(望 ) 十五 (朔 ) 初一
阳 光
初七、初八 十二、 十三 初三、 初四
凸月 望
十五、 十六
上弦月
娥眉月
shuò
满月 凸月
新月 残月
朔 初一
十八、 十九
下弦月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二、二十三
③ 上半月、下半月 月相特点
东 西
“上上西西,下下东东” 或者“上西天,下东海”
东 西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下弦月
连续一个月观察月相,记录月相的变化。
月相 新月 上弦月
满月
观察时间
初一 6:00—18:00 初七、初八 12:00—24:00 十五、十六 18:00—6:00 二十二、二十三 24:00—12:00
特点 晚上看不见
上 上 上 西 西 比太阳落后6个小时 全夜可见 下下 下 东 东 比太阳提早6个小时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5、月相变化规律的应用:
我国农历中,阴历月份的确定,是以月相变化 周期(朔望月)为依据。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 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现在我们过的春节、端午、中秋和重阳等节日 都是根据农历确定的节日。
春节正月初一;(新月) 端午节五月初五; (蛾眉月) 请你说出这些 节日的月相? 中秋节八月十五;(满月)
1、月相: 在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 的各种圆缺形态, 即月亮位相。
2、月相变化: 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在不断地变化着。 3、月相变化成因: ① 月球自转同时绕地球公转运动 ② 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 中有规律地变动。
4、月相变化规律:① 四个特殊的月相
② 月相变化周期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 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③ 上半月、下半月月相特点
下弦月
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 在西(侧)的天空,而且是月亮的西(侧)半边亮。 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 在东(侧)的天空,而且是月亮的东(侧)半边亮。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间。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朝西面。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顺口溜” 帮助记 忆
月球公转周期之所以 与朔望月不一致,是 由于日、月、地三者 的相对运动造成的。
B点时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有一个夹角,所以此时在地 球上看并非第二个“朔日”。只有月球、地球继续运 行到C点所示位置,日、月、地连线再次成一条直线, 地球上才迎来第二个“朔日”。我们平时所说的一个 月,指的就是两个朔日之间所经过的天数,这才是 29.5306日。(现实中B、C两点相距要比A、B两点近 得多,图中是为了方便观察,才让B、C离得很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